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修复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道路边坡固坡工程处理技术:道路挖方边坡是土石相间的山体边坡。坡面极易受暴雨冲刷,产生强烈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复杂地形、地质结构区,具有裂隙和节理发育,坡体岩土层不完整,存在潜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必须进行工程加固或支挡,确保沿线坡体稳定和行车安全。研究表明[10],框架锚杆或混凝土骨架梁支护技术适用于结构面发育、岩体风化破碎、坡体中元不良结构面和土质的路堑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梁加固防护技术适用于裂隙和断层发育的岩石路堑高陡边坡及易滑坡地段、软硬质岩互层路堑高边坡;易坍塌滑坡的土质、软岩或顺层高边坡,宜将抗滑桩与框架锚索防滑加固工程结合使用;风化较严重边坡和坡面稳定的较高土质边坡、路堤边坡,宜采用格子梁护坡。此外,铺挂镀锌铁丝网和锚杆技术,抗拉力强度大,能有效地防止坍塌和碎石掉落,确保道路安全。在满足边坡稳定性和安全性下,宜将边坡工程防护与土壤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尽量避免混凝土封盖、浆砌石护面,以影响生态景观。(2)道路边坡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山体边坡具有土壤剖面的完整性。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应根据岩土层次和边坡高度,选择不同的土壤生态修复施工技术。表1说明,低矮土质边坡或填方边坡,可直接喷播灌草种;高陡土质边坡挂EM3(三层三维土工网垫)网喷混植生;强风化层挂三维网客土喷混植生;弱风化层或局部岩石层,采取锚杆挂铁丝网、客土喷混植生技术。坡面喷射植生基材前,采取挂三维网、EM(三维土工网垫)网、铁丝网(镀锌或过塑)、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以及铺CF(椰丝纤维)网或植被草毯等,并用锚杆固定。(3)植物选择与种群配置技术:植物种群结构是道路边坡土壤修复重要环节[11,13-14]。经研究,植物种类选择及种群配置的成熟技术主要有:①按气候地带性规律选择植物品种,北方以落叶树种为主,如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穗槐(Amorphafruticos)等;南方以常绿树为主,如银合欢(Acaciaglauca)、美国刺(Leucaenaleucocephala)、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等(表2),以充分利用南方水光热条件。②南方土壤生态重建应坚持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以灌木为主,乔灌草藤结合。③针对路域土壤实际,应以豆科植物为主,多科属配置,以维护低肥力下种群植物养分的常态循环。④以地方植物品种为主,以适应当地生物气候环境,提高成活率。⑤植物应立体配置,形态共生互补,并与周边生态景观相协调。2002年云南元(江)磨(黑)高速公路,我们以坡柳(Dodonaea)、银合欢等为主,灌草结合,第一次做出了乔、灌、草混植示范样板,现与周边热带雨林融为一体,为扭转全国高速公路单一草被生态作出了贡献。(4)可规模化、机械化施工的喷混植生创新技术:路域工程土壤生态修复规模大,工程量多,时限紧。我们自主研发的喷混植生技术,从质量、速率和效益上,适应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需求,已在全国推广。其主体技术优势:①灌草种多品种混合喷播;②添加有机基材、营养物质、粘结剂、保水剂,有利于维护种苗安全生长环境;③增厚客土层,对缺少表土的风化层或母质层更适用。喷混物料厚度10~15cm,每天喷混500~800m28h-1。(5)道路边坡土壤植被后养护技术:“两高”道路建设是国家重点工程,要求土壤生态修复养护期长,一般达2~3年,待植被层稳定后方能工程验收。多年工程实践表明,节水浇灌是后养护主要技术。因此,①在500m内找好固定水源,否则宜打井,寻找地下水源;②配装高压抽水和灌溉机械,抽水系统是固定的,排灌可移动;③前期勤浇,后期间歇。出苗期一天两次,齐苗后一天一次,嗣后逐步减少;④南方湿暖气候下,前期灌溉量3kgm-2左右,后期灌溉量2kgm-2左右,养护2年约需水量800kgm-2,若1×104m2工作面,即需水8000t。一般养护1~2年即可依靠自然雨水维护水分和养分循环。(6)道路边坡土壤生态修复效果的后观察:近两年,对15年来已完成的2000×104m2南方道路边坡土壤生态修复多项工程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定点抽样观测(表3),表明:①生物群落的演替总趋势。植物群落是由草本植物群落—灌草混生群落—乔灌草立体群落演变。植物群落立体配置技术,是保持边坡人工植被群落可持续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②草被生态的演替过程。20世纪末,多种草种单纯喷播工程,有海南西线、昆玉、玉元、漳龙早期参与的高速公路,人工草被寿命短,3~5年后逐渐被芒箕(Dicranopterispedata)侵化,夹有少量山苍子(Litseacubeba)、黄栀(GardeniajasminoidesEllis)、野茉莉(Styraxjaponicus)丛。可见,道路边坡不宜单纯植草,草本植物水光热利用率极低,植被易退化,延长向自然立体生态演替过程。③乔、灌、草立体生态模式的稳定性。后期考察的相关工程有广惠、开阳、揭普、元磨、昆石、福宁、成南、粤赣粤北段、宁杭、清平等高速主干道,采用乔、灌、草混喷,乔灌木生长茂盛,林下草退化无几,外来侵入种极少。特别提及的种群组合中的金合欢(Acaciafarnesiana)、银合欢、山毛豆(Tephrosiacandida)等强结实植物,种子成熟后散落地面,产生了多代演替,已成永久性植被。
2城镇化建设中山体土壤生态修复问题
2.1采石过程破坏城市生态景观
2012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均在95%以上,美国是97%,中国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但当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对石料、石材、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的大量需求,在城市周边山体,形成了大量废弃采石场和巍耸的高陡岩石边坡。以深圳为例,城市化初期1953km2的国土面积一度拥有669家采石场,其中3000m2以上456座,边坡总面积超过1000hm2。无序开采曾对城市生态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城市和人居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海南省三亚市是旅游岛建设的重点城市,目前周边有49个废弃的采石场,总面积达250×104m2,其中荔枝沟Ⅱ号采石场面积6.3×104m2,正处于城市发展中央区,边坡高陡,岩石,曾给当地城市景观和生态文明带来严重破坏。这些采石场亟需政府整治和覆绿,但城市岩石边坡,土壤破坏彻底,缺乏水肥土等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土壤生态修复难度极大[12,16],已成为我国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热点和工程难点[15-20]。
2.2城市山体岩石边坡特征
(1)城市岩体边坡成型特征:从城市岩体边坡成型特征看,①城市房建工程需用大量石料耗材,考虑运输成本,以就地取材为主的采石场,大多以城市中央为轴心,散乱分布在城市近郊或城乡结合部,地势较陡峭、岩体外露的高丘或山地。②采石场石壁、山体宕口多为爆炸成型,采用垂直开采方式,自上而下挖掘,机械与人工结合环形开挖,石壁坡面凹凸不平。边坡坡度在80~90°之间,形成巨大的高低不平的断崖层面,甚至倒坡,岩体相对高度多在80~130m。③为方便石材、石料运输,废弃采石场多呈半环形边坡。坡面受炸药震力作用,局部多有裂痕或节理,但整体岩层结构并未破坏,石壁稳固和安全。(2)岩体边坡立地环境:从边坡环境特征看,采石场立地条件恶劣,高陡石壁坡面缺少平台或平台窄小,残存土壤极少,原生植被破坏,缺乏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必须从工程措施上,多途径解决回填种植土问题。同时,采石场环形开采的微地形环境,造成石宕内小气候差异性,形成阴阳坡,坡面温度、蒸发量、辐射热等差异显著,石壁阳坡夏季温度可达50℃以上,阴坡低5~10℃。在南方亚热带气候生物循环旺盛条件下,应利用采石场生物小气候特点,在土壤生态修复和种植养护技术上,加以优势利用。(3)水土流失趋向:从水土保持学特征看,采石场选址确定后,首先采用大型推土机和挖掘机,将土层推平运出,直见结实的岩石层。因此,岩体边坡早期存在水土流失,并出现高峰,但土层清场后,随着采石深度的下移,水土流失趋势减弱。而废弃采石场即使暴雨也只有水的流失,几乎没有土的流失。而且环形盆底容量很大,遇渍水也可通过周边渗漏,对下游区域不构成水土冲刷威胁,保障了下游农田和人居安全。(4)岩体边坡剖面形态:从土壤发生学特征看,采石场边坡不具有完整的剖面特征,腐殖质层(O层)、表土层(A层)及淋溶淀积层(B层)基本被机械铲除,只剩残余的弱风化层(BC)和母岩层(C层)。我们从深圳和三亚观察到由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城市岩体边坡,其周边残留体剖面乔灌植被覆盖良好,表土层(A层)深1~1.5m,风化层(B层)厚度3~4m,母岩层(C层)埋藏在5~6m以下。现状岩体边坡,90%为C层,BC层很薄。因此土壤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靠外来土源输入,既要修接纳槽体,又要全面挂网锚固,工序复杂,工程成本较高,现市场价格达350~400元m-2。但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技术市场需求仍然广阔。(5)岩体边坡力学性质:从岩体结构力学特征分析,采石场岩体多为近直立的花岗岩高边坡,岩体强度较高。受爆炸及开挖等外力卸荷作用影响,岩体内产生大量节理、裂隙,原生或构造节理张开。在各种节理裂隙作用下,岩体被切割成大块状,坡面岩体结构较破碎,具有危岩落石发生的可能。岩体破坏模式主要为倾倒、坠落及局部崩(滑)塌破坏,造成边坡局部失稳,形成大面积碎石流,采用工程防护措施时应注意这一特点。这增加了城市环境安全治理和生态施工的技术难度。因此,相对于其他山体边坡,特别是道路创伤边坡,采石场岩石边坡生态修复的难度更大。
2.3城市高陡岩石边坡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1)城市岩体边坡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实践表明,岩体边坡视角景观特别是俯视景观太差,生态修复技术难度太大。主要采取:①应以生物遮挡为主,辅以全面覆盖;②以种植苗木为主,结合灌草种子坡面混播;③充分利用边坡及坡底平台,种植高大乔木,以促早成林,发挥绿色遮挡效果;④坡面纵向间隔2m沿等高线设置植生槽,回填营养土;⑤充分利用槽内土壤资源栽植大苗木,建好植生带。(2)V型槽+挂网喷混技术模式:针对80~90°坡度和土肥水皆无的城市高陡岩体边坡的特殊性,单用挂网喷草或喷混植生技术效果很差。采用V型槽技术加挂网喷混植生技术模式,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在垂直坡面上创造植物生长的微环境或植生带。V型槽的作用:①V型槽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深度约80cm,面宽约70cm,并与坡面成45°,2m间距等高线布设,主要功能是接纳回填土和营养土;②分层切割坡面铁丝网和喷植层重力下垂拉力,减少灾害性拉力崩塌;③充分利用V型槽有限土壤资源,种植大苗,建立多层次植物生长带。(3)V型槽技术模式的工艺流程[12]:包括:坡面乱石清理挂铁丝网锚杆固网构筑钢筋混凝土V型槽(搭设脚手架钻孔锚杆制作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槽内回填种植土喷混植生(种植基材配置喷基底土层喷播种子无纺布覆盖)V型槽栽种大苗植物带建滴灌系统养护。(4)垂直岩体坡面喷混植生关键技术:南方80~90°岩石坡面推广喷混植生,宜采取:①挂双层铁丝网,并用长、短锚杆固网;②在有机基材混合料中添加粘结剂,为降低成本,粘结剂可用国产胶粉,甚至可用硅酸盐产品替代;③在网下垫草把或喷PE(聚乙烯)丝,可增加喷植层孔隙度和粘结力;④保障喷混层厚度10~15cm,可分2~3次喷基底,待物料凝结后再喷,以避免泻底;⑤在喷播灌草种过程中,宜加入少量藤本种子,以加快覆绿,并攀缘局部倒岩。(5)V型槽种植带建植技术:根据深圳、广州南沙、海南三亚8个岩体边坡治理工程实践认为:①在回填土中加入营养基质,由腐殖质土、禽畜有机肥、复合肥、蘑菇肥及保水剂等组成,创造良好的根际土壤肥力环境;②针对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特点,种植带建植坚持生物多样性,强调以豆科、灌木、常绿及乡土植物为主的原则(表2),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③加大藤本植物配置比例,组成乔、灌、藤、草人工生物群落;④提倡高密度种植,大苗、袋苗移栽。槽内分两排进行种植,内侧种植爬藤类,间距20cm;外侧间隔50cm栽植灌木袋苗,每米段栽植苗木株数5~7株,主栽苗木为台湾相思、小叶榕(Ficusmicrocarpa)、勒杜鹃(Bougainvilleaglabra)等,藤本植物包括爬山虎(Parthenocissusplanch)和葛藤(Puerariaphaseoloides)。(6)节水滴灌养护技术:水肥管理是V型槽及边坡植物生长的安全保障。V型槽种植和喷混施工完成后,原工作台、架拆除,养护工作困难,且不安全。因此,采用节水滴灌技术势在必行。节水滴灌系统由高压抽水泵站,蓄水池,PC(聚碳酸酯)主管、分管及滴水支管组成。蓄水池多设在山顶,以增加下泄压力,或自流灌溉,直接将水滴送入植物根际。必要时可添加水溶性复合肥,水利用率高、工作方便,非常适合采石场边坡水肥调节。同时做好缺苗修补、雨后追肥、防治病虫鼠害等。养护2~3年,即可依靠自然雨水维护植被生长。
3结论
摘要:本文主要对带压堵漏技术及煤气管道的在线修复技术进行分别的介绍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的以一个实例的形式展示此两项技术联合运用所达到的效果。其中堵漏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泄漏,直观地说堵漏技术就是专门研究原密封结构失效后,怎样在泄漏缺陷部位重建新的密封体系的一门技术;而后者是为了解决低压管道因长期运行,管壁腐蚀减薄而出现蜂窝状大面积泄漏的难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而最终成功开发的采用增强型复合材料对管道进行整体包覆,提高了管道的密封性和整体强度的一门新兴技术。
关键词:带压堵漏 煤气管道 在线修复
第一部分 带温带压堵漏技术简介
一、技术起源与发展
堵漏技术的对象就是泄漏。直观地说堵漏技术就是专门研究原密封结构失效后,怎样在泄漏缺陷部位重建新的密封体系的一门技术。堵漏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在没有泄漏介质干扰的情况下,对已经存在的泄漏缺陷进行有效修复,称为静态堵漏,或静态密封;其二是指在泄漏已经发生,并且泄漏介质不断外泄的情况下,为了有效地减少泄漏所造成的损失,采取特殊的手段进行再密封,称为带压堵漏,或带压密封,而学术上的规范叫法则应是“动态密封技术”。
1978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开始对带温带压堵漏技术进行自行研究与开发。该技术在我国兴起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在减少生产物料流失、避免停产及保护环境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设备维护、管道维修不可或缺的应急技术手段。
二、技术适用范围及其特点
1、带压堵漏技术适用范围
(1)适用工艺状况
①适用温度:-180℃~800℃。
②适用压力:400Pa(绝压)~30MPa(表压)。
③适用介质:水、蒸汽、氮、氢、氧、煤气、氨、液化石油气、油品、酸、碱、醇、醛、酮,各种热载体及多种化学介质。
④应用范围:这项技术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电力、供水、供热、油品及燃气输送等各种流程装置泄漏的封堵。
(2)适用封堵泄漏的结构和部位
①各种静密封结构的泄漏:带压、带温系统内的法兰连接、管道、阀门填料函、设备等发生的泄漏,以及孔板流量计、波纹管补赏器、低压供热的各种活联接接头泄漏。
②封堵漏点所处位置: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在地面、高处作业或深埋地下管线的各种原密封结构失效造成的泄漏都可以应用。
2、带压堵漏技术特点
(1)作业过程可保持工况不变,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2)简便快捷,泄漏部位不需要做任何处理,操作简便。
(3)保护原密封结构不进一步受损伤,新建立的结构易于拆卸。
(4)安全可靠,对设备缺陷部位予以增强保护,不产生新的附加应力。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节省维修费用,避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引起恶性事故发生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第二部分 动力管道动力煤气管道在线修复技术
煤气管道所含煤气是一种毒性大、危险性高的介质,故煤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如若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灾难性的事故。为了解决煤气管道因长期运行,管壁腐蚀减薄而出现蜂窝状大面积泄漏的难题,堵漏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最终成功开发了管道在线修复新技术,新技术采用增强型复合材料对管道进行整体包覆,提高了管道的密封性和整体强度。
一、主要研究结论
1、从对动力煤气管道腐蚀严重程度的调查可知,煤气管道的腐蚀既有全面腐蚀,又有局部腐蚀。不同区域内的管道腐蚀速率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现场厚度测试和计算,煤气管道的平均腐蚀速率在0.06~0.1mm/a之间。
2、以直径4000mm厚度为10mm跨距16m的管道为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该管道在重力和不同压力水平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结果表明:管道中的应力主要来自于弯曲应力,内压产生的应力水平较低,对管道的强度影响较小;管道的支撑方式对管壁上的应力有一定影响,简支状态较固支状态下的应力水平为高。
3、为了研究管道修复后再破坏可能性,根据修复工艺提出了五种可能的破坏形式,即重力主导下的弯曲破坏,以及内压主导下的整体爆破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局部鼓胀破坏和局部撕裂破坏。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可知:采用三布四胶修复后的管道不具备发生局部破坏的条件;管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会达到整体破坏和弯曲破坏的临界条件;考虑到管道所受重力和内压的联合作用,且内压的波动大于重力的波动,可以采用一个较大的内压来取代目前管道压力来分析和计算管道的修复参数,得到的修复工艺参数是偏于安全的。
第三部分 技术运用实例
宝钢厂区动力管道经过三十余年的运行,由于管道中各种介质对管壁的不断腐蚀,相当一部分管道的管壁已经发生了麻面状、蜂窝状泄漏点。宝钢集团梅山化工煤气管道泄漏即属于此类泄漏,通过技术人员研究,已不能单纯运用带压堵漏技术进行逐点封堵。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技术创新,技术人员决定综合应用带温带压堵漏技术及动力煤气管道在线修复技术,进行“先堵漏后包覆”,两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得到很好的效果。不仅在施工后的几年时间未出现过新的漏点,同时管道外部的美观度也大为改观。从该工程可以总结出一点,即由于酸、碱介质的特殊性,会对管壁有相当程度的腐蚀作用。基于这个事实,企业应在管道未遭严重破坏、甚至是在新管道安装之初,就提前对其采取防腐措施,如此可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胡忆沩.堵漏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014年7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研究员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分别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和《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连续发表了两篇重要研究论文,在确证现有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创建了新型高效的人类遗传突变修复工具,并将其应用于镰刀形细胞贫血患者致病基因的靶向修复;同时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和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揭示了范可尼贫血的致病机理,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其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C)的出现,促进了人类基因组靶向矫正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核酶介导的DNA同源重组技术(如ZFN、TALEN及CRISPR/CAS9等)和不依赖于核酶的大片段DNA同源重组技术(以第三代腺病毒载体HDAdV为代表)。经遗传修复的自体干细胞具有治疗自身疾病的潜力,因此在个体化医学和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Cell Stem Cell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研究者首次综合运用HDAdV、TALEN和CRISPR 3种不同的方法,靶向矫正镰刀形细胞贫血患者iPSC中发生的血红蛋白基因(HBB)突变,发现这3种方法具有类似的打靶效率。同时,全基因组深度测序结果显示,TALEN和HDAdV在基因矫正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患者基因组的完整性,提示了这些方法的安全可靠。随后研究者整合TALEN和HDAdV作为基因组靶向修饰工具的独特优势,创建了效率远高于传统技术的新型人类疾病基因原位修复载体telHDAdV,为开展基于干细胞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再生医学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该研究打消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领域针对疾病基因靶向修复安全性的忧虑,同时,新型基因矫正载体的问世也将有助于加速干细胞临床转化的步伐。Cell Stem Cell杂志同期发表的了题为“What’s Changed with Genome Editing?”的Preview评论:“这些发现无疑会鼓舞将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
另一方面,范可尼贫血属于先天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研究者成功突破技术瓶颈,首次利用体细胞重编程获得患者体细胞来源的非基因组整合型iPSC,随后利用HDAdV介导的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在患者iPSC中原位矫正了致病基因,并证明了该技术体系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的是,研究者首次在人组织干细胞水平阐释了范可尼贫血的新型病因学基础,即不仅归因于造血干细胞的过早衰竭,还与骨髓造血微环境间充质干细胞的加速衰老密切相关。在疾病治疗方面,该研究利用干细胞疾病模型首次筛选得到了可抑制范可尼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过早衰竭的小分子化合物,为实现该病的药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上述两项研究工作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973”计划资助。
关键词:图像差值;稀疏表示;增强图像;剖面曲率
中图分类号:TP391.41
近年来,随着稀疏分解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稀疏分解的信号处理技术为图像去噪和图像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相比起传统的图像修复方法,只要字典选择合适,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修复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图像修复技术中所存在的诸如修复缺损区域较小、修复后的图像存在边界模糊和图像不光滑、修复后的图像比较模糊等问题;只要字典选择合适,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去噪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区分开投影后信号与噪声,得到很好的图像去噪效果。此外,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去噪和图像修复具有实现方法规范统一、计算量明确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围绕基于稀疏分解的图像修复和图像去噪技术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基于稀疏分解的增强图像处理技术还可以很简单地推广到图像识别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因此深入、系统地开展基于稀疏分解的增强图像去噪和图像修复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图像变换域去噪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某种变换,将图像变换到变换域,再利用变换域以及噪声的非相思特征然后在通过变换系数进行合理处理,从而达到有效去除噪声的目的。傅立叶变换是一类比较经典的变换域分析方法,但图像信号与噪声的频域特征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重叠,因此频域滤波在抑制噪声的同时,也会模糊图像、破坏图像的细节信息。除了频域变换分析方法,将空域图像变换到其他变换域的图像去噪方法成为图像去噪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与傅里叶变换相比,小波变换具有低熵性、多分辨率、去相关性和选基灵活等特点。Donoho和Johnstone提出了基于小波阈值萎缩的图像去噪方法。
在图像修复问题中,待修复区域内信息完全丢失,只能根据周围图像信息对待修复区域的内容进行预测、估计和填充,使之在视觉上达到完整。从数学角度来看,数字图像修复是一类病态问题。由于没有足够信息可以保证能唯一正确地恢复出被损坏的部分,它是一个不确定问题,没有唯一解存在,解的合理性取作为一类重要的变换域特征,图像信号在某些专门构造的变换域上的投影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稀疏表示特征,而噪声或干扰在这些变换域上的投影则没有明显的稀疏特征,显然利用图像信号在变换域上的稀疏特征为图像去噪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思路。以小波变换与超小波变换为代表的变换域分析方法尽管具有普适性好的优点,但往往难以充分地刻画和反映信号稀疏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是,通过图像样本训练所确定的过完备字典往往能够更好地刻画图像信号内在的稀疏特征。
基于图像分解和稀疏表示的图像去噪修复方法是一种新颖的图像修复方法。如前所述,图像在过完备字典下的稀疏特征与图像信号本身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只要图像在空域的污损投影到过完备字典下不影响到对图像信号的稀疏特征,那么就可以从已知信号在完备字典下的稀疏表示重构出原始的图像信号,进而完成图像修复任务。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修复是一种新颖的图像修复方法。如前所述,图像在过完备字典下的稀疏特征与图像信号本身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只要图像在空域的污损投影到过完备字典下不影响到对图像信号的稀疏特征,那么就可以从已知信号在完备字典下的稀疏表示重构出原始的图像信号,进而完成图像修复任务。
参考文献:
[1]李长洋.基于稀疏性的图像分层修复[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
[2]赵辉.应用于图像处理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
[3]赵慧民,倪霄.压缩感知的冗余字典及其迭代软阈值实现算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3,02,15.
[4]王建英,尹忠科,张春梅.信号与图像的稀疏分解及其初步应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9-139.
一、研究内容:
基于Unity制作的《绿野仙踪》冒险类游戏,游戏的视觉方面采用3D的游戏视角,剧情是在奥芝国的基础上新改编的童话故事剧情,画风为独特的低多边形画风,配合上轻松的游戏玩法,力求制作出一款精美的独立小游戏。其主要的制作内容为以下几点:
1.参考原著《绿野仙踪》,以其中的人物为原型,重新设计一个主角桃乐丝在奥兹国历险的新故事剧情,剧情内容是通过击败游戏内的女巫解除翡翠城周围的封印,分别解救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三个伙伴,最后在翡翠城通过大魔法师的帮助实现了桃乐丝众人的愿望。
2.游戏的角色场景设计是依据童话原著里描述的人物、地形、地貌等特征,使用Maya、Cinema 4D等建模软件制作,游戏的场景和角色均采用独特的Low Poly艺术风格。
3.游戏的玩法是通过自己设计的NPC对话展开游戏剧情,使用虚拟按钮控制主角在游戏中移动,主角在游戏内可以触碰部分环境生物,完成相应的目标并拯救游戏中的三个伙伴,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4.游戏的功能方面是使用Unity编写C#脚本,完成游戏角色行走、碰撞检测、场景交互等内容。
5.游戏的UI是力求美观简洁,风格蕴含童话气息。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分析同类型的游戏,整理出游戏制作的大致方案和步骤。
2.分析研究文献《绿野仙踪》童话故事,并依据文献部分内容改编成游戏的故事情节。
3.分析文献内的插图绘本,通过想象确立一个游戏中场景模型的大致方案,使用 Maya、Cinema 4D等三维软件,通过软件内的减面、置换等技术进行游戏场景、模型的制作,将所有模型资源导入Unity,利用Unity完成场景搭建。
4.参考和筛选UI制作相关资料,在Unity中完善游戏界面。
5.利用Unity编写人物角色控制、碰撞检测、场景对话等脚本,使角色在游戏场景中达成相应的目标,完成游戏剧情内容。
6.游戏制作完成后,利用Unity运行并多次测试,修复出现的BUG,使游戏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三、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对比同类型的游戏,总结这些游戏的优点,整理出游戏设计的整体流程和设计方向。通过查阅文献《绿野仙踪》,将其中的部分故事剧情改编成本游戏的剧情,并依据文献提供的文字描述、插图等内容,设计出大概的场景和角色形象,将完成的资源导入Unity进行场景搭建、角色动作调试,然后通过编写C#脚本实现游戏功能,最后通过不断调试修复BUG,完成游戏制作。
主要创新点:
1.基于《绿野仙踪》原著故事,改编成一个适合开发成游戏的新故事剧情,让玩家在游玩时可以一边回味童话故事情节,一边又可以体验轻松新奇的游戏内容。
2.作品使用了Low Poly低多边形艺术风格,设计上更加富有童话气息,增加游戏的美术吸引力,增强玩家的游戏体验。
3.游戏在玩法中加入了场景交互功能,可以与场景中的NPC、物体、树木等进行交互,丰富游戏内容,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总体安排和计划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一、总体安排
1.完成角色和场景的设计,并导入Unity完成场景搭建。
2.完成游戏UI的制作,实现游戏的基本功能并编写C#脚本。
3.在Unity中运行并测试游戏,完善游戏内容并修复BUG。
4.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二、计划进度
2018年11月1日至11月21日:完成毕业设计选题;
2018年11月22日至12月12日:查阅搜集分析材料并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8年12月13日至2019年3月15日:完成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初稿;
2019年3月16日至4月11日:完善毕业设计,完成论文修改稿,形成定稿;
2019年4月12日至4月19日: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等资料,论文评阅与修改;
2019年4月20日至4月26日:答辩。
准备情况(查阅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实验仪器设备准备情况等):
[1]时代印象.新编中文版Maya入门与提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7.
[2]姜洪侠,张楠楠.Photoshop CC图形图像处理标准教程:微课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3.
[3]完美动力.Maya动画[M].海洋出版社.2012.7.
[4]刘国柱.Unity3D/2D游戏开发从0到1(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2017.
[5]陈嘉栋.Unity3D脚本编程:使用C#语言开发跨平台游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9.
[6](美)莱曼·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插图本)[M].译林出版社.2012.5.
[7](英)3DTotal.com公司.想象的魔力—全球先锋概念设计师的手绘图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
[8](美)Tina O’Hailey.Maya动画角色绑定技术解析[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4.
[9]矫桂娥,王国豪,李萍.Maya动画设计与制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