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色文化传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梦是自强梦、复兴梦,对凝聚人们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红色音乐文化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凝聚人们力量,提高人们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做好中国梦与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人们综合素质
红色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展现革命前辈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体现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不畏艰辛、追求理想的时代价值和追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播工作,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红色音乐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例如,《我爱你,中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就是力量》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精神,《不怕远征难》体现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红色音乐文化节奏明朗欢快,主题积极向上,能为人们日常生活注入生机与动力,具有教育指引作用,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构建和谐社会,为日常生活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南泥湾》《延安颂》等革命歌曲,不仅吸引游客,还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具有积极作用。例如,江西电视台举办的“中国红歌会”,将红色音乐注入时尚元素,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
二、中国梦与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对策
新形势下,中国梦与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相关资源开发不足,传播机制不健全,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为转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对策。
(一)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注入红色音乐,让广大师生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并将其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起来,有效的对红色音乐文化进行渗透,让广大师生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重视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展示红色音乐文化,给人们以更为直观的感受。在生动活泼的画面、激情燃烧的红色音乐文化当中,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感悟到红色音乐的魅力和特征。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红色音乐的欣赏,例如,欣赏《东方红》《春天的故事》等作品,并评价其艺术价值,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大众化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内容。
(二)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提高红色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最终要将其有效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使其成为大众化文化,有效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红色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增加红色音乐文化的科技含量,应用现代营销方式包装红色音乐文化,推动红色音乐文化品牌建设。并创新传播路线,例如采用“中国红歌会”等方式,增进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推动传播机制创新,促进红色音乐文化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三)进行地方音乐文化建设规划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应该做好规划工作,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当地文化建设活动中,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树立当地文化品牌,拍摄红色电视剧和红等,扩大红色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四)发挥网络的传播作用
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便捷和高效,更好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对革命历史、英雄事迹、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等开展宣传,为中国梦建设,凝聚人们力量提供精神动力。
(五)注重红色音乐文化挖掘并加大资金投入
当地政府要挖掘红色音乐文化,加强科研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注重政策优惠,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重视红色音乐文化网站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让更多人们接受教育,受到感染和熏陶,促进人们综合素质提升。
三、结束语
电视媒体承载的不仅仅是大众娱乐,更应该作为一种文化引导、普及和交流的平台来彰显传播的价值。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省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收视和经营的单纯竞争,它被扩大到舆论和话题的范畴,从一个娱乐八卦的传播者,慢慢变成了制造者,这其中媒体责任的缺失无不令人隐忧。
从2008年至今,重庆广电集团以重庆卫视为平台,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主流文化的探索之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电视媒体的文化转型。虽然这条文化回归之路我们走得有些孤独和悲壮,时常要面临文化传播与经济收入的博弈、媒体的传播意志与市场意志的博弈,但是我们还是要矢志不渝地把这条路走下去。
责任与需求推动电视文化的转型我们为什么要在探寻主流价值观、传播红色文化的回归之路上坚持,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当代媒体的责任,更是当下时代的需求,是当今国家的战略。
电视是现代传媒的主载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平台,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承担主流文化建设的责任。但是纵观中国的电视我们有时不免失望——全国卫视竞争愈演愈烈,低俗化之风、泛娱乐化之风,一风高过一风。
2008年,当时的重庆卫视虽然提出了英雄频道的定位,但在内容上也主要是靠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支撑。尽管在市场竞争中排在前位,但是我们仍深深地感到失职。如果中国的媒体都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谁来承担国家文化建设的责任?谁来承担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责任?在由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等人提出的“第三极文化”构建研讨会上,我们深刻地感觉到了整个社会对于文化传承和塑造的追求。国家正处于一个向小康目标迈进的社会转型期,需要强大的智力和精神力量支撑,特别是在有国际文化竞争的前提下,我们中华民族应当有自己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操守。
于是重庆广电集团在书记提出“坚持主流、提高品位、别开生面、异军突起”的要求中,不断地向文化回归之路进取。
重庆卫视的实践之路重庆卫视在坚定文化回归这一信念后,在编排结构和传播内容上发生的变化,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增大新闻传播力度在原来只设一档新闻联播的基础上,增开了早间、午间、晚间新闻,《特别关注》和经济类新闻、新闻评论等节目。新闻传播总量达到了205分钟,占播出内容比例由原来的6%增加到14%。
增大文化节目规模从2008年7月开始,重庆卫视开办了《唱读讲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记忆》、《纵横天下》、《龙门阵·现场》、《爱行中华》、《中国红·青春中国心》等栏目,文化专题类节目的播出量达到23%,在全国卫视中高居第一位。
降低电视剧的播出电视剧由过去占传播总量的68%,下降到现在的40%,包括晚间《雾都剧场》,仅保留了三个影视剧栏目,其余时间全部是自办节目。电视剧的比重在全国卫星频道中数量之少,位居第一。
[关键词]文化 软实力 提升策略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不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决定力量,而且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Soft Power)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关键词,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州是国际历史文化名城,先辈们在开拓赣州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是当前赣州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坚持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大力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是其必然选择。
一、赣州文化软实力现状
虽然赣州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相比还相对落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与赣州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相比还不相匹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具备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
赣州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然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没有转化成现实影响力,没有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赣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还尚有差距。赣州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赣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强、文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比较突出。2010年,赣州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6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57%,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实现程度偏低,这已成为提升赣州文化软实力的重大瓶颈。
二、提升赣州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1.科学确立和实施赣州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整体规划和战略
现阶段,很多省市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努力发展壮大本地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纷纷提出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战略构想和文化兴市、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赣州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文化发展对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在全市树立“文化兴市”和“文化强市”理念,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扶持和投入,引导文化建设健康发展。要以规划为龙头,统筹考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构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平台。
2.积极培育有赣州特色的文化产业理念
文化理念支配着文化行为。从总体上看,赣州缺乏内生的文化发展理念。根据清华大学的研究,他们将中国各地区文化活跃程度划分为高活跃地区、一般活跃地区、不活跃地区和沉寂地区四类,而赣州属于不活跃地区。作为江西第二大城市,赣州有必要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更应该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3.倡导改革创新,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动赣州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的转变,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文化产业,增强赣州文化总体实力,精心培育具有赣州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脐橙文化和民间文化等赣州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4.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推进文化发展
科学技术是文化创新的技术基础,开发和掌握一批对文化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品牌,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技术在网络报刊、电子出版、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中抢占先机,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电子化、网络化。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和展示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表现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5.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为赣州文化发展提高人才保证
文化人才是文化创意的源泉,是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资源。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培养、选拔、引进、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机制,突破文化发展的人才瓶颈,吸引国内外文化名人和优秀文化经营人才前来发展文化事业和兴办文化产业。
6.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宣传,增强赣州文化的影响力 (鄱阳湖)
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文化传播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市政府应加大投入,运用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高新技术,不断提高赣州各色文化的影响力。互联网是新型的传播手段和载体,具有高新、快捷、形象、受众面广、影响范围大等特点。我们应加强互联网建设,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赣州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熊扬勇.论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战略路径[J].理论导刊,2010,(2):26-29.
[2]睿.南昌文化软实力基础分析与途径选择[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6):112-114.
[3]杨忠华,唐勇.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9,(10):76-78.
[4]温焜.以文化软实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J].农业考古,2011,(6):6-8.
邓超予
中国新生代民歌代表。土家族,出生于昭君故里。擅长琴棋书画、散文诗歌,被誉为民歌才女。国学大师季羡林与当代声乐大师金铁霖的弟子。其人融民族声乐与古典文化于一身。现担任北大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爱心大使,保护母亲河公益大使。曾获文化部全国艺术新人声乐金奖,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奖,古典舞金奖,主持人金奖。
最近,因偶然的机缘,我读到青年歌唱家、被称为“古典美女”邓超予的诗集《予香袅袅》。又翻阅了介绍她的一本图文集《新生代民歌的代表――邓超予》,起初我并未在意,只觉得她是个美丽的女孩,而她的诗作,也只不过女孩子家闲情偶发、附庸风雅罢了。殊不料,随手翻开打印稿前两页,《醉红楼》中摘录的四句就先让我一愣:
今夕何夕,明月几时能有。
爱上层楼,多少新愁旧愁。
青梅煮酒,数尽千古风流。
醉了芍药,醉了梦中红楼。
霎时,一股浓郁的古典文学情味扑面而来。诗中巧妙地化用了古典诗词及人文掌故,其遣词造句和行文节奏都是那么流畅自如,这绝不是偶涉笔墨的小女子所能为。我开始对邓超予刮目相看。待我重新审看书稿封面上那幅风情万种的作者照片,脑海里忽地浮现出两句古诗来:梅花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为女人,她具备梅花那般的美艳,但她的美,又是那么清雅脱俗,别具一段馨香。这馨香是什么呢?那就是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文化底蕴。而且这一段馨香来得并不浓烈,它是细细的,袅袅的,绵绵散发,不绝如缕,那么,以《予香袅袅》命名诗集就再恰当不过了,可谓诗如其人。至此,我已不把她视为演艺界明星,而是作为一个诗友来看待了。
我恍然记得曾听到过她的歌声,那大约是一种新民歌韵调,我不懂音乐,只觉得听起来清新甜润、大气简约,内里还隐隐有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古典之美,叫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历来仰慕各种各样的“家”,总以为,能被称为“家”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邓超予擅歌,进而成为“家”,这不能不叫我另眼相看。不错,以她的音乐成就及社会地位,她的这个“家”应当说是实至名归吧。她现任世界和平大使、中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公益总会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负责人、予乐天下文化品牌创始人。音乐方面更是本色当行,曾获第三届全国艺术新人声乐类金奖、第七届全国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金奖、第三届全国校园才艺大赛古典舞金奖、第三届亚洲青少年文化艺术展主持类金奖。看过这些辉煌成就,我惊讶于她的多才多艺,单说她的艺术,就涵盖歌、舞、器乐及主持,且不说还有斩获各类奖项的诗词歌赋以及具有相当造诣书画琴棋。而她上述的那些“大使”、“创始人”等颇为响亮的社会头衔,我相信也是她实力的展现,绝非浪得虚名。
在诗言诗,还是说她的《予香袅袅》。她的诗和她的人一样风情婉约,充满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怀。就说那首《等花花不开》中的一节吧:
等雨雨不来,等花花不开。
人来人往里,我等你不来。
是景语,更是情语。短短数行,把一个情思满怀的女子那种踯躅徘徊、柔肠百结的哀怨写得曲尽其妙,加之叠字的灵活运用,读起来颇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当然,这是我的解读,诗有别解,作者或许另有寓意也未可知。
从邓超予的诗中可以看出,她读过不少古典诗词,而且是认真去咀嚼、消化、吸收的。然而,她对自由风格的新体诗也有着相当的功力,读下面这首《思念三味》中的几句就可见一斑:
思念是一把小刀一寸一寸切割我的肉体,
思念是一只虫子一口一口啃噬我的灵魂,
思念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
这头系着我那头在你手中。
诗中的比喻很是贴切,想象又是那么的丰富,完全具备一个成熟诗人的潜质。我在想,假如邓超予不去从事音乐等艺术事业,而是操笔作诗句,那么她绝对会成为一个才华四溢的优秀诗人。予谓不信,盍试为之?只是,邓超予所钟情的是那样一个有声的艺术世界,而她的歌声、她的舞姿、她的一切一切的艺术才华,又何尝不是建立在诗意的丰厚土壤之上?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欣慰了――哦,原来,邓超予从未离开过诗,她的人生就是一首风情万种的诗篇啊。
总体来说邓超予的诗的调子是欢快明丽的,到处可见女孩子的聪颖、细腻,正如我喜欢她《飞花如蝶》中的结尾两句:
飞花如蝶蝶恋花来花恋蝶,
阑珊处灯火明灭星月洒遍。
也许有人说,这句诗有点曲终人散的消沉感,但我却以为,这恰恰是邓超予在艺术人生之旅中奋力跋涉、历经沧桑的诗意的写照。
关键词:齐齐哈尔;红色旅游;红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2-0081-02
DOI:10.16654/23-1464/d.2016.12.034
新世o以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旅游成为很多人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产业,能够带动食、住、行、购等产业共同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旅游业当做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口号、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后,红色旅游发展较快。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红色旅游发展,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开始成为国内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齐齐哈尔市的革命历史和建设历史,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条件。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红色旅游以我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内容为重点,将1840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红色旅游发展范围。由此可见,红色旅游主题性较强,它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物质依托,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信仰精神力量为主要内容的一种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体验活动。
据统计,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下,全国红色旅游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加至2015年的10.27亿人次。发展红色旅游能够使游客更直接地感受到自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增强游客爱国主义感情教育,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也是挖掘、开发红色文化,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手段,对扩大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助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齐齐哈尔市红色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一)齐齐哈尔市红色旅游资源及优势分析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有3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省会史,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在抵御外敌侵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有在庚子之变中为抗击沙俄而壮烈殉国的清末将军寿山将军、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将军、顺利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英雄翟志刚、刘伯明等。
目前齐齐哈尔市内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的历史遗迹较多,如龙沙公园内的寿公祠、明月岛上的将军府等。同时,齐齐哈尔境内爆发了有组织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战――江桥抗战。日军侵华的遗址、遗迹较多,其中较为著名且重要的,有江桥抗战遗址、日军化学毒气战部队遗址、日伪电话电报大楼、齐齐哈尔老火车站、侵华日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部遗址5处。这些资源是日本侵略罪行的有力证据,同时也是反映中国将士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教材。
1948年4月正式落成的西满革命烈士陵园是我国东北解放区的第一座烈士陵园,它以建园早,规模大,安葬烈士较多而闻名于世,是国家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个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为纪念1945年8月苏联帮助我国东北解放的牺牲烈士而建的昂昂溪苏军烈士陵园;2005年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于嫩江江畔修建的和平广场以及泰来江桥抗战纪念馆等;第二机床厂以马恒昌为代表的马恒昌小组在全国首先实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岗位责任制并倡议开展劳动竞赛,展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的大无畏英雄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国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外,由亲自选址的老军工企业华安公司开辟了军工旅游线路,集各种武器装备和实弹等多品种产品展示、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战争展示、军事训练、民兵训练、国防教育多项目于一体,使广大游客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军工知识。这些纪念场馆及相关企业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抵御外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基地、世界反法西斯的宣传阵地和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综合看来,齐齐哈尔市红色旅游资源品位较高,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余处,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另外齐齐哈尔市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较为理想,红色旅游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二)齐齐哈尔市红色旅游发展劣势分析
但是也要看到,黑龙江省其他城市同样具有优秀的红色旅游资源,齐齐哈尔市红色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与周边城市的红色旅游市场竞争中不具备绝对优势。
一是开发层次较低。目前齐齐哈尔市红色旅游资源展示手段较为单一,仍然以游人自主参观为主,展示的内容多为雕塑、图片、实物、文字,与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展馆形式相近,对于红色旅游景点的打造缺乏创新,对红色资源的深层魅力缺乏充分展示,没有能够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现实价值,缺乏旅游的独特性、娱乐性、体验性,对游客吸引力较小。如和平广场,仅有纪念墙、纪念碑等展示,游客仅能在有限的纪念墙碑文中获取和平广场的相关资料。由于没有专人讲解,不能为游客创造足够的体验空间,游客对和平广场所蕴含“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加快振兴、开创未来”的文化内涵难以深入了解,以单调地走一圈的形式参观广场之后,也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旅游体验层次较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不够突出。
二是分布地点较散。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市各区都有分布,地点较为分散,景点之间距离较远,景点规模较小,游客如专门进行红色主题的旅游,耗费在路上的时间要多于参观时间。各景点特色不明显,且与其他旅游产品组合不够,单一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足。各个景点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协调与联系,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景c之间互相竞合、热门景点带动冷门景点的良好态势。
三是营销力度不足。目前,与齐齐哈尔市所开发的扎龙湿地生态游等优势旅游产品相比,红色旅游宣传营销的力度不够,宣传营销的经费和技术投入不足,营销宣传的范围不广,针对l生较差,网络等新型营销方式尚未得到充分的运用,在官方旅游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上有关红色旅游的介绍较少。景区所接待的多是本地单位组织的集体参观教育,景区知名度低,散客及外地游客较少,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三、齐齐哈尔市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思考
1.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分析我国红色旅游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较快的原因,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而红色旅游除具备一般旅游项目的特征外,还具有独特的政治教育及文化传播功能,这种严肃性也要求政府必须在其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但要推动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不能仅靠政策及财政投入的支持,必须创新旅游投入机制,解决好旅游产品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兴办旅游项目,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提升红色旅游景区自身的造血功能,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