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科市场营销

本科市场营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本科市场营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科市场营销

本科市场营销范文第1篇

1.课程结构理论化严重。

通过对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理论化,即时设置了实践教学周,也依然偏理论化。比如市场调研实训、营销策略实训等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会偏向理论化些,学生的实践效果难以得到有效评价。

2.课程体系结构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需要对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即操作应用。所以在设计教学课程体系的时候要根据从事营销工作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托研究性高校和高职型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忽视了研究型高校生源素质高的特性和高职院校生源的对口单招型特点,课程结构不合理。

3.课程体系结构中专业实践课程比例不足。

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和理论教学连贯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前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需要实践什么”,要明确实践目标,进而将其有效分解,最终形成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并紧密结合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去。

二、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一个合格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它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知识是个人能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营销人员需要的知识,既包括宽泛的营销理念、法律知识以及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等;也包括销售业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等。所以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市场营销实务、现代推销技术、商务礼仪等专业知识,以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问题。

2.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包括专业技能,是对具体动作的理解,它以行动方法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专业技能是个人能力形成的实践基础。销售人员需要的能力,既包括对销售业务中涉及的对机械、设备等的演示、操作技能,也包括处理销售业务中涉及的交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

3.素质结构。

销售人员在社会角色中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所以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不同的人际关系,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面对不同的客户能够机灵地应对,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承担较大的压力和较长的工作时间,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制定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征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企业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对就业的贡献率较低,但同时,良好专业能力的养成又与求职信心密切相关。因此,根据本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独特的专业培养目标,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培养道路而非大众化道路是该类学校的必然选择。同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独立学习能力。

2.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目前的现状是大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校外实习且大部分是发传单等简单的体力劳动,校内实训又偏向理论话,针对某一特定题目写出策划方案,流于形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评价。另外有些学校虽然有一些挂牌的实习基地,但大多数流于形式。在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突出实践实训的课程及具体的安排,确保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由系里或是辅导员牵头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课程设置不应太多,应给学生留出一些自学的时间;完善图书馆建设,丰富图书馆藏书。

4.课程体系的构建说明。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就业进行系统的设计。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一般可分为三个模块: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学生修读的课程体系可分为四个模块:通识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任意选修课模块。通过以上分析,通识课程一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式与政策、体育、军事理论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英语、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其中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的两门课程能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为学生开设职业规划指导的课程,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资源和兴趣进行职业规划。学科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实务、物流基础、经济学基础、商品学基础、采购管理实务、现代推销技术、中国人文地理、有效沟通实务、营销策划与实务、运筹学基础、网络营销实务、商务谈判实务。专业课程的开设都包含了四周实训周,学生能够在相对连续的时间里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市场调研能力、创意策划能力、产品销售技巧等,能够针对不同的企业产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四、总结

本科市场营销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本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产生了两个方向性需求:执行和策划。同时,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行业背景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人才层次。在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背景条件下,我国人力资本市场对市场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层次有了较为明确的区分。根据营销岗位不同职位的能力需求,可以把营销人才区分为两个层次:执行型人才和策略型人才。其中执行型人才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基层的销售和营销策划执行人员;中层的销售部门的各级主管。策略型人才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中层的企划专员、企划经理、产品经理和市场部经理等;高层次的市场总监和营销总监等决策型高级经理人才。目前,市场营销策略型人才是人力资本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紧缺型人才。

2.行业实践经验。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不仅不同行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同时,由于同一行业之间竞争加剧,同一行业间的市场细分也越来越明显。在市场实践过程中,市场存在三种类型: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非盈利组织市场。这三类市场对营销人员的行业实践经验要求各不相同。即使面对的是消费品市场,在这一产业链条上,消费品的制造企业和消费品的销售流通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行业实践经验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营销人员来讲,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就必须具备较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具备把握市场快速变化的能力。

3.知识结构。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从而提高本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人员除了拥有专业的营销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与其相关的商务英语、国际法律和不同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其次,随着行业分工越来越深入,对面向生产资料市场的营销人员产品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手段带来强烈冲击。对于现代企业的营销人员来说,要想把握“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营销和主动式服务营销,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这种全新的网络营销理念,就必须掌握网络营销方法、网络信息技术及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

4.学习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培养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指针和现实选择。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识在不断地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市场产品更新不断加快,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变化,就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创新思维。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产品没有创新就可能逐渐退出市场,企业就可能丧失持续竞争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除了产品的创新外,还有市场的创新、营销方法的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和盈利模式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往往能比产品的创新带来更为直接的效果,在短期的竞争中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企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求营销人员具有创新思维,以提高企业的营销创新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营销人才培养定位错误。营销实践表明,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目前,虽然很多高等院校把自己定位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但几乎所有院校都把“应用型”本科教育错误地理解为就是加强实践教育。事实上,应用型教育和实践型教育并不是同一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本科教育、实用技术型教育而言的,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

2.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同时人才供求的环境也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大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并没有结合实际定位进行相应调整,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过去精英化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没有本质区别,仍然以系统的营销理论课程为主,辅以与理论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虽然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呈现出宽口径的特点,但这种宽口径也仅仅是管理学科内的宽口径,并没有和现在人力资本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结合。人力资本市场需要的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和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同时,这种宽口径教育是一种典型的“通才”教育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营销理论的指导下什么都能营销,这不仅与当今市场行业分工越来越深入的现实相脱节,还忽略了营销专业人才不同层次的能力需求。

3.实践型教师资源匮乏。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几乎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他们具备较深的理论研究能力,但实践能力几乎为零。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大部分高校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都是由理论课程的教师兼任,实践型教师的资源十分匮乏,这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严重失衡。虽然,由于人才需求环境的变化,很多高校注意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但受限于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实质性帮助。

4.教学模式认识存在误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本科的专业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辅以案例讲解和课堂案例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过多注重教材的选择,而忽略了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导致理论教学与现实的市场实践脱节。另外,“多媒体”的误区使得很多高校把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来看作教学手段的变革。事实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除了对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方面有所帮助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来讲最多是手段的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课堂教学手段的科学性。

5.考核评价方法不合理。市场营销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营销的创新能最直接地体现出企业的市场创造能力,并可能在更大程度上直接为企业赢利。几乎所有高校现行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都是以命题试卷或课程论文形式考核为主,再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测评。这种考核评价方法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考核评价结果不仅脱离了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且其人才培养的结果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该根据人力资本市场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资源状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

1.基于学校资源的人才培养定位。对于高校市场营销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校自身的资源,包括专业资源、教师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一般来说,实践型教师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相对薄弱的普通类型的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基层的执行型人才,主要满足市场对基层的销售和营销策划执行等人才的需求;而实践型教师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相对丰富的重点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层的执行型和策略型人才,主要满足市场对销售部门的各级主管、企划专员、企划经理、产品经理和市场部经理等人才的需求。

2.构建基于市场需求的实践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目标的依托,唯有构建如图所示的基于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实践型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市场营销“应用型”的本质内涵。

3.建设专兼结合的实践型师资资源库。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质师资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专兼结合的实践型教师资源库。(1)内部实践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轮流选派任课教师到企业的相关营销部门参加为期至少半年的连续实践工作。在实践工作期间,应该以定期的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和具体工作的实际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以保证参与者能够真正地提高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导师团队,通过与校外具有创业背景和能力的企业家共同指导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提高内部教师的实践技能,并且把创新创业成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团队进行绩效考核。(2)外部兼职教师的引进。通过聘用来自业界和市场的专业人才和营销专家来担任兼职教师,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但在聘用校外兼职教师时不能陷入这样的一个误区:谁的名气大,就找谁。国内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虽然搞市场很在行,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误导学生。咨询管理公司的资深顾问是比较适合的群体,因为这部分人不但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而且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

4.注重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将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及专业技能。(1)虚拟经营实战模拟。虚拟经营实战模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实战模拟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通过特定的教学模拟软件或模拟网站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商业关系中的不同角色来模拟完成现实市场中的一系列商业操作行为,从而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2)情境案例讨论。教师选择当前的营销热点问题和典型的营销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角色换位的方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抽象的市场营销问题情境化的情况下做出分析、讨论和决策,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3)情境角色模拟。情境角色模拟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互动式体验教学手段。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例如商务谈判、推销学等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仿真的商业训练情境,由学生或老师扮演特定的情境角色,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展开专业技能训练。

本科市场营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级人才。对于商科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企业和市场更是需要他们除了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企业产生效益。因此,除了加强实训试验,如何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搭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学生真正地提高综合思考和执行能力是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一直都在探求的问题,而实施有效的案例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的指导思想

由于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大专生甚至是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胜任一些一线营销工作,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一些本科营销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不可否认,营销需要大量的基层人才,而且工作经验非常重要,然而中高级营销人才却是短缺的。具有系统的营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营销技能,并具有较强分析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的综合性营销人才是未来企业对高级营销人才的要求。因此,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始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学生需要在面对某一具体问题时知道如何进行推理,作出合理假设,并且能够有力表达。

首先,专业教师需要认识到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从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获得学习能力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把教师的单向教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而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简单的课堂讨论,多让学生发言而已,而是系统地设计课堂过程,让学生愿意参与、积极学,之后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其次,专业教师要考虑如何将现实的企业问题带入课堂、融合到教学中去。案例教学在这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案例教学已引入我国多年,尤其在MBA教学中应用得较为广泛。然而,在本科阶段的商科,尤其是市场营销专业,虽然很多教师也意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运用过案例教学,学生也参与到案例教学的活动中,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存在很多问题。在实施案例教学时,除了讲授经典案例,教师还应该采编与地方经济和企业相关的特色案例。当然这一点如果缺乏高校的大力支持,授课教师在推行上是存在很大难度的。

基于以上问题,案例教学目前仍然是提高营销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授课方式,但要真正提高其效果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而且创新应该建立在结合高校的专业定位和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二、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也是困扰很多授课教师的一个问题。首先是案例来源的问题。据相关调查,目前拥有自由案例库的学校还较少,有案例的学校数量和质量也参差不齐,市场营销案例教材也比较有限。有些高校会向国内外知名商学院购买案例,投入也是比较高的。到行业去采集资料,自行编写案例的就更少了。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用到的案例都是在互联网上搜集改编的,互联网相对而言信息量大而且获取较方便,但是也会有信息超载和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从专业建设和教学体系来说,拥有综合性的电子案例库或者案例教材是最佳的选择。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渠道获得案例都需要耗费授课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们积极的付出背后离不开高校和系部的支持。高校需要重视案例教学,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给予资金投入。比如可以考虑将教师参与企业实地案例的采编纳入教师工作量的核算中;将水平较高的原创性案例视为科研成果,赋予以学术论文同等地位,作为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的指标。

其次是案例内容的选择。案例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又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案例的顺序安排要符合这门课程的框架结构,案例的内容要结合理论知识点,在编写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有一定的综合性能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此外,案例的编写一定要体现冲突性,这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辩论,并且提出假设,根据信息作出决策。

从学生兴趣角度而言,应尽量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企业案例,这包括知名企业的案例或者本土企业的案例。对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学生来说,这可以拉近他们和现实的距离。熟悉的因素包括案例发生地、涉及的企业、产品、品牌和管理者等等。这样不仅增加了案例的可读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探讨企业的营销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决策人该怎么办。从应用型角度来说,教师在选择和编写案例的过程中应该加大本土案例的比例,尤其是对那些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高校营销专业。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企业的品牌推广,营销人才在这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案例的采编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深入企业了解信息、主动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帮助营销学生了解地方企业和行业环境,为其以后的就业提供很好的参考。学生可以把案例的讨论结果,例如营销策划方案反馈给企业,这也是一种双赢的校企合作的方式。当然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比如企业是否愿意公开信息,这就需要高校的支持和当地政府的鼓励了。

三、课堂授课

除了案例本身的质量,课堂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对成功的案例教学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案例素材。在平时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迷你案例,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阅读,快速头脑风暴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在辅导课或习题课上(有的高校设有专门的案例分析课程)如果用到较长的案例,最好是让学生在课前提前认真准备,包括阅读案例、查找资料、回答问题和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提交方案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报告式的、或者是ppt演示等)。接下来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学生的讨论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立思考个人表述,另一种是分组讨论团队表述,这两种形式可以视情况结合使用。学生人数少的小班应尽量采用教师点名或者自愿发言的形式让每一个人都开口发言;如果是大班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更高些,组员人数最好在6人以下,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分组讨论,在一个学期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都应尽量让小组中每一个组员都有一到两次的发言机会。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讨论,其过程都是不同思想碰撞的过程,实现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比如在营销策划的案例讨论课中,一位学生或者一个团队提出自己的策划方案,其他同学可以就此方案提出异议或者建议,提出方案的学生再给予相应的解释或反驳,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相互学习,并给大家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和总结非常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情况顺藤摸瓜的提问,把学生的思想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回应,鼓励冒险和不寻常的想法。利用案例素材中的矛盾点和争议性引导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评。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分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师也不要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需要提供给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案例的细节并不是讲授的重点,而是要从宏观上带领学生思考案例背后的原因和问题。除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提升,教师还需要花心思去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驾驭案例教学的课堂。

四、反馈与评价

首先,许多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了课堂反馈这一环节,然而系统的反馈机制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更深入学习以及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方式。课堂案例讨论过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写一份“案例学习小结”,内容为该学生所理解的该案例所涵盖的理论知识点及其应用,以及通过此次课堂讨论自己的体会,或者提出新的想法以及建议。教师可提供与案例理论知识点相关的书单或参考文献目录,让学生通过写“案例学习小结”巩固理论知识,还可激发学习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学习小结应在课堂讨论课后就布置下去,让学生在下次讨论课前就上交,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除了正式的“案例学习小结”,教师还需要建立课下沟通渠道,例如利用邮件或者即时聊天工具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课堂上可能有些学生滔滔不绝占用了过多的时间资源,而另有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主动发言,这些由于害羞未能在课堂上勇于表达的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课下沟通提出自己对解决问题的不同看法或者建议。教师可以在下一次的课堂上点名公布这样的学生好的创意,供大家讨论和分享。在得到教师认可后,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会增强,慢慢的就敢于在课堂讨论时发言了。

其次,关于学生案例学习的评价问题。含有案例讨论的课程可以把学生的成绩分为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讨论课程这两部分的比例是各占50%。如果不是专门的“案例分析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来分配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所占的比例。那学生的课堂讨论又如何给予评价呢?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勇气、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其中平时的课堂发言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要依据学的发言次数和质量、是否有独到的见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分。评分依据需要公开透明,当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分反馈给他们,并给出一些建议。除了教师评分,也应该让学生互评。到期末的时候学生互评则换成评分制和教师的评分结合一起算入课堂讨论部分的总分中。

五、总结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营销人才是未来的企业营销管理工作者。这样的营销管理者担当着企业品牌管理与制定营销策略的重任。要适应市场需求,教学方法就必须改革,需要从传授式向能力获得式转变,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案例教学虽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对很学生和教师而言其效果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教师需要从学校定位和学生特点出发,围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等综合能力,因地制宜地对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创新的背后也离不开高校和专业系部的支持,只有共同的投入才能让培养出来的营销人才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奚红妹:营销策略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7).

本科市场营销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有效性 

所谓应用,“应”就是反应、适应,“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显然,人才培养目标是在课程体系的编排、课程单元的设计下实现的。因此,以课程有效性评价、指导课程实施是一种必然途径。 

一、课程有效性的相关概念 

(一)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把课程理解以社情为依据、学情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和完整的学校文化,具有动态性对话性情境性生长性特征。换句话说,课程就是一种活动,一种整合资源、创设情境的活动。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利于学生迅速地从校园人转变成职业人。 

(二)课程有效性。学习上的“有效性”,指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考量学生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1]。 

二、课程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曾有学者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提出有效教学的衡量指标为以下几点。 

(一)符合教学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自己的心智,培养能力是辩证统一的。教师不能单纯地抓知识传授或只重视能力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简捷地获得全面知识,避免重复前人的错误和曲折,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应当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而共同活动。 

(二)教学有效果。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及数理分析能力等。 

(三)教学有效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入获取较好的学习收益。 

(四)教学有效益。教学效益是教学活动获得的收益、教学活动产生的价值。对社会而言,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人才,人才创造出社会价值,那么教学应该是产生效益。对个人而言,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学会做人、做事,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产生学习效率。 

(五)教学有魅力。在有效的课堂中,教学氛围应该是和谐、融洽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是愉悦、轻松的,同时是乐于接受挑战的。学生与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互动能力,对问题进行由浅到深层次的探讨、交流。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发展自己的持续学习能力[2]。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措施 

(一)有效调查。为设计出更具有效性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之前应当对“社情”、“学情”进行调研。“社情”即社会需求、学生职业发展情况。“学情”即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入学成绩、实习经历、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等。“社情”与“学情”的调研是课程设计的依据,既要使课程符合社会需求,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有效设计。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计体现在专业整体课程设计、分科课程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活动设计三个方面。 

1.专业课程设计。就专业整体课程而言,应当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专业核心能力。以此为目标将整体课程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领域的重构。依据调研及对营销管理行动领域的重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面向营销岗位群把专业核心能力定为策划、调研、销售。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分科课程的设计与安排应当突出以上三种能力培养。 

2.分科课程情境创设。分科课程的设计,应当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确定情境名称及项目。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情境教学设计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推销技术》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推销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等。为此,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法,通过选取推销工作的两个典型的工作情境——上门推销和柜台推销,分别以保险产品和家电产品作为推销的客体引导学生进行推销实践。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有效的课程设计,应当强化情境教学设计。情境是指对学习新知识和新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它包括学生内部的情况和学生外部的情况[3]。有效的情境教学设计是结合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和实际工程任务需要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化理论知识、体认专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在完成工程任务,客观上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化为生产管理行为,取得一定的学习结果。 

3.情境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实现学习与行动的同一性。每个学习情境以明确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围绕该学习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序化,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于工作过程中,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如上述《推销技术》这门课程在设计时应当在情境中不断重复步骤,达到强化、体认的目的。通过对不同情境下推销活动的分解,学生在从事职业技术活动时系统地考虑问题,了解完成推销工作的意义,明确工作步骤和计划,具备独立计划、实施、检查的能力,进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学做合一”。这种课程设计的理念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有效实施。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有效的设计需要有效的实施,而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真实的职业环境。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以齐齐哈尔齐工商贸有限公司为依托,对外承揽工程任务。市场营销专业实施以项目带动课程,以课程促进项目的“两化”教学。市场营销专业以专业公司和环宇创业团队为载体,对外承接项目、工程任务,以融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在部分课程标准中体现出以齐工商贸的工程任务如小商品营销、化妆品营销、农产品营销和营销策划、调研等工程任务。 

(四)有效评价。有效的评价,不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评价目的。有效的评价,应当促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职业兴趣和探究兴趣。因此,为了加强课程的有效性,应实施多元评价,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 

四、提升课程有效性的保障 

(一)转变师生角色。提升课程有效性,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即变知识的传授者为资源的整合者。本着课程即是活动的设计思想,将教学任务与企业实际的销售、管理、策划任务相结合,进行资源整合。其次,要转变学生的角色,即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运用者。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可以完成各种经营管理的项目。 

(二)创设职业环境。真实的职业环境可以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外在保障条件。市场营销专业实施以项目带动课程,以课程促进项目的“两化”教学改革,大大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市场营销专业公司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扎实有效地落实“教学任务工程化,工程任务课程化”的两化教学,培养营销管理、服务一线的营销人员,提升与锻炼关键技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课程的有效性,使学生迅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 

参考文献: 

[1]张诗亚,周谊.震荡与变革一20世纪的教育技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32. 

[2]黎纪东.提高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档案管理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3]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91. 

本科市场营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132―D2

应用型本科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有效地提升。特别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更加重要。本文立足于调查结果,结合自己学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探讨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不同学科和专业对应的职业不同,需要的能力也有差异,要培养学生能力必须首先了解学生需要哪些能力。我们对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共约300家企业和相关专家就营销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进行了调研。约70%的企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视,在能力与学历这两方面要求上,更加偏重能力。另外,对营销人才职业发展调查显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主要遵循两条路线,其不同发展阶段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具体情况见图1所示:

二、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内容分析

结合上面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岗位分析和能力分析,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本能力包括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应用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能力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销售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产品销售能力等。除了以上能力,还应具有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应变能力、不断学习、创造性工作和思维能力。

为了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必须根据以上能力从多角度构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能力培养可以单独设立实践课程,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体系和方法体系两个方面。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各个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环节组成:

(1)课内实验(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实验(设计)是指理论课程中的实验或设计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这些课内实践环节是为了增加对重要知识的感性认识而设计的,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能力培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市场调查与分析》等,都应有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文献查阅和整理能力、口头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对各种专业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营销认知能力。该环节可有论文、实验、设计、实习等表现形式。

(2)集中实践教学(专项活动实践)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指集中几周时间对某一专项内容进行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集中实践培养学生专项营销能力或营销策划能力等专业能力。另外,在进行集中实践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基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如《市场调查实习》,学生通过设计问卷、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环节,锻炼问卷设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3)校内顶岗实践教学环节

顶岗实践教学是指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校内全真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顶岗实践在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生的实践成绩和自己的营销业绩挂钩。公司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个项目的全真运作,让学生在有挑战的营销环境中实践、思考、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4)相关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如营销策划大赛让学生对企业实际项目进行营销策划,最后结合每个营销策划的真实业绩对参赛队进行评价。我们在教学计划有相应的学分要求,保证了学生的参与率。从效果看,学生每次竞赛都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专业实习。另外,专业还鼓励学生参加其他同类竞赛和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

(5)课证一体化教学环节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职业证书考试内容是根据职业实践中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确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职业证书考试培训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直接对接的。将职业能力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课证一体化。达到课程的要求即达到职业证书的要求,课程学完就可获得证书,使课堂教学和职业实践高度协同。这部分教学主要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基础。

(6)毕业实习(校外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

该环节是对大学生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验,也是大学生由学校跨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中毕业实习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总检阅,可以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毕业论文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为了让学生在四年中不断接受实践能力的训练,我们还对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用实践教学方法。本专业几乎90%以上的课程都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在理论课讲授中根据情况适当使用实践教学方法,我们使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案例,让学生扮演成案例中的角色,以表演的方式,来体验教材中知识。可提高对书中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扮演角色可以在任何情境中进行,不需要特别的安排和设备。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按照书本表演角色;复杂的方法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发挥角色。如在讲授小组座谈调查方法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议题召开座谈会,让学生体验小组座谈法的一些基本要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情景教学法

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可直观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知识是如何应用的,在什么样情况下应用什么知识等,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是一种交互式探索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或对别人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内化。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在别人成功的经验中学习使用营销管理技巧。

(4)项目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