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玉米须的药用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范文第1篇

不要丢弃鱼眼、鱼鳞

鱼眼含有相当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有增强大脑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防止记忆力衰退、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对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疾病患者也有辅助食疗作用。鱼鳞也是好东西,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尤以钙、磷较多。吃鱼时,最好不要丢弃鱼鳞。可将鱼鳞洗净,用水煮食,用葱姜蒜调味。放入冰箱后做成鱼鳞冻,食用也很方便。

骨头熬汤更有营养

研究发现,猪骨含蛋白质12%、脂肪9.5%,牛骨含蛋白质11.5%、脂肪8.5%。骨头中的蛋白质90%为胶原、骨胶原及软骨素,有加强大脑细胞代谢和防止衰老的作用。骨骼中含有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而且氨基酸比例均衡,属于优质蛋白。鲜骨中还含有大量钙磷盐、生物活性物质等,钙磷比例接近2∶1,是人体吸收钙磷的最佳比例;吃骨头最简单的办法是炖煮骨头汤,如羊骨头汤、猪骨头汤、牛骨头汤等。先把骨头砸碎,按1份骨头配5份水的比例,用文火熬煮1~2 h,使骨头中的营养物质尽量溶解、释放出来。然后把溶有骨髓液的汤稍加过滤,再加上蔬菜,就做成了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效的骨头汤了。

苹果最好连皮一起吃

苹果皮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酚类、黄酮以及二十八烷醇等,这些活性物质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防止血压升高,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发病。同时,还有抗疲劳、增强体力的功效。此外,苹果皮较果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

不丢弃菜叶子

有些菜叶子的营养价值往往大于根、茎,丢弃实在可惜。如辣椒叶,含有丰富的钙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其味甜,口感很好,既可单独做菜,也可与肉同炒,还可煮汤。常食辣椒叶能起到驱寒暖胃、补肝明目、减肥美容的作用。窝笋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作为素菜“蒜蓉”添加到肉类菜肴中,也可清炒。常吃些青笋叶,有助减肥和通便。

不要把橘络撕得一干二净

不少人吃橘子时,在剥去橘皮之后,总要将橘瓣外表的白色经络撕得一干二净。其实,橘络中含有一种名为“路丁”的维生素,具有通“脉络”的作用,能使血管保持正常弹性和密度,减少血管脆性和渗透性,防止毛细血管渗血。有出血倾向的人,特别是有血管硬化倾向的老年人,常食橘络有益健康。

玉米须:慢性病患者的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范文第2篇

我国古代,还有折柳枝送别亲友的习俗,有人说源于《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也有人说因为“柳”和“留”读音相同,后也常以“折柳”作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由此还产生了抒发游子情思《折柳》曲,李白的诗里就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名句。据传,公元605年,随炀帝杨广下令开挖通济渠,并在大堤两岸栽植柳树,还御笔亲书把自己的姓赐了柳,这样,柳树就有了“杨柳”的称号。

人们爱柳,缘于其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将它栽于河堤,可以护岸防洪;栽于沙滩,可以固沙防风;栽于道旁屋后,可以美化环境。科学试验表明,柳林地的蓄水量比无柳林地多20倍,使土地大大增强了抗旱能力。柳树能净化大气,吸收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亩柳树,一周内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放出的氧气足够65人的呼吸需要。柳树生长很快,一般三五年就可成材,十年左右便成大材。柳木质轻而坚韧,可用于建筑及制作家具、农具;柳条纤细柔韧,白晰光滑,可编织箕、篓、筐等日用品和工艺美术品;柳树皮还是造纸的上等材料,也可提炼制胶。

柳除除具有上述的功用外,其药用价值也很高。柳的各个部位均可入药。在我国古医书中,多有对柳的记载,《本草纲目》论柳:性苦寒无毒,煎服可治黄疸和白浊。用酒煮熨诸肿痛,祛风止痛消肿。特别是柳蕊,《中国药学大辞典》介绍它有驱风、聪耳、乌发、驻颜、坚齿、健力、益寿、轻身壮骨等作用。在两千多年前,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建议,可通过咀嚼柳树皮治疗分娩痛和产后热。1763年,英国斯通产向皇家学会报告说,他发现柳可治疗疟疾。1800年,科学家果然从柳中提炼出了水杨酸盐,这就是世界上应用最广并被称为“奇妙的药物”的阿司匹林(APC)的主要成分。现代药理分析,柳树的根、枝、叶都含有丰富的单宁、柳酸和水杨糖苷,有一定的抑菌和收敛作用。

资料介绍,采新鲜柳叶150克,剪成小段,放入药煲煎煮。第一次煎20分钟,第二次煎25分钟,两煎药液混合,待温度稍降后加入适量槐花蜜,搅匀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份,连服3剂。可治愈风湿、类风温性关节炎、经络疼痛和高血压等症状。重症者或久患者,可增加一个疗程。

取柳枝、桑枝各一小把,用水煎煮3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可治腰腿痛,尤其是由风寒引起的腰痛。据说这是40年代冀中解放区应用的方子。

近代研究发现,用柳入药,防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膀胱结石、痔疮、痛风、外伤出血、无名中毒、脚癣等症状都有显著的疗效。其用法如下:

治急性传染性肝炎:①用嫩柳枝100克,白糖适量。先将柳枝水煎,再加糖调匀,每日1剂,分2次服。②用3cm以内的嫩柳枝6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服。

治慢性支气管炎:柳枝120克,洗净切碎,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一个疗程。

治膀胱结石:柳叶、赤小豆、玉米须各30克,滑石粉、黄柏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痔疮:柳树根150克,水煎至沸后加皮硝10克,再煎4~5分钟,倒入罐中,熏。

治痛风:柳树花、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紫花地丁(又名犁头草)、生大黄各30克。加水适量,煮沸后连续煎30分钟,待适温时浸洗患处。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治外伤出血:柳树花适量,焙干研末,撒敷伤口,外用纱布包扎。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10)09-0347-0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植物成分,具有C6-C3-C6基本构型,为植物体多酚类代谢物。主要分为黄酮及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黄烷醇类、异黄酮及二氢异黄酮类、双黄酮类,以及查尔酮、花色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对哺乳动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有重要的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性,例如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又有抑制酶活性、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症、抗过敏、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药理作用,且无毒无害。黄酮类化合物还是茶及黄芩、银杏、沙棘等众多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进展很快。

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且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余者则无。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营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系非平面型分子,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小,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溶解度稍大。

2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1抗肿瘤活性

黄酮类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信号转导、影响细胞周期、影响血管生成、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等方面。

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黄酮类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结肠癌细胞、骨髓样非白血性白血病细胞、胃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及某些肝癌和胃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作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能强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中的Akt活性,也可取消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NF-rd3的活性,这可能是因它能抑制Akt信号通路所致。

研究发现黄酮类能诱导HCT2116结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包括激活caspase.2,3,8,9,10和减少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其中caspase―10是通过caspase一1诱导激活的。黄酮类还能诱导释放线粒体凋亡诱导因子(AIF)而触发easpase非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引起细胞凋亡。研究证实,黄酮类无论在体外或体内都能诱导结肠直肠癌HT29、COL0205、COL03202HSR细胞凋亡,其中涉及胞内ROS(活性氧簇)产生,caspase-3激活及p21蛋白表达增加,而抗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抑制黄酮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此外,黄酮类如儿茶素(catechin)、毛地黄黄酮(1uteolin)在细胞内有促氧化作用,造成氧化压力,损伤生物膜、DNA和其它生物大分子并诱导细胞凋亡。黄芩苷元(baicalein)能强烈抑制3种肝癌细胞株拓扑异构酶II活性,且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从银杏叶提取的槲皮酮(quercetin)、另一种四羟基黄酮(kaempfer01)、紫杉双黄酮(sciadopitysin)、银杏黄素(ginkgetin)、异银杏黄素(isoginkgetin)除能抑制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外,还能提高胶原和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含量。

2.2抗心血管疾病

黄酮类有调血脂以及抑制血栓和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嗯烷释放。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总黄酮组TG、TC、LDL明显低于对照组,HDL明显高于对照组,呈剂量依赖性,表明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一定的调脂作用。草药毛冬青根在临床己广泛应用,黄酮苷类是其有效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并直接作用于外周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2.3抗氧化、抗衰老

黄酮类化合物为酚酸类,某些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其结构易被氧化,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保护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免于氧化。玉米须总黄酮有较好的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肼基(diphenyl picryl hydrazyl,DPPH)自由基的作用。甘草的乙醇提取物也有清除DPPH和HO自由基作用,研究发现,甘草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能力,能保护正常细胞免受氧化损害。金银花黄酮类可去除猪油中的过氧化物,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用量越大纯度越高,其抗氧化效果越好。抗氧化是目前研究黄酮类最多的领域,而且许多黄酮类的抗氧化活性远高于维生素c,且毒性低。

荷叶黄酮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或减少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而实现抗衰老作用。山核桃叶中总黄酮能使衰老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活性降低,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具有延缓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的作用。研究表明,鸡冠花具有拮抗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全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2.4抗茵、抗病毒

木犀草素、黄芩苷、黄芩素等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近来还有报道槲皮素、桑色素、二氢槲皮素及山奈酚等有抗病毒作用。周锡钦等研究发现,从黄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用麻鸭作为疾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结果显示,荔枝总黄酮(TFL)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以及明显的抗炎、保肝作用。

黄酮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和枯草杆菌等的抑制作用较明显。其抗菌机制主要有: (1)破坏微生物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胞内成分释放而引起膜的电子传递、营养吸收、核苷酸合成及ATP活性等功能障碍,从而微生物抑制生长; (2)黄酮呈弱酸性,能使部分蛋白质凝固或变性,有杀菌和抑菌作用: (3)使微生物菌体扭曲变形,进而细胞壁破裂,内容物外漏,直至成为空壳或分解为颗粒状残渣。

黄酮类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甘草香豆素等多种甘草黄酮类可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诱导的巨细胞形成;金莲花醇提取物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从紫草科紫草属植物东方紫珠草中分离所得的3.甲氧

基黄酮类有明显的抗科萨奇病毒B3的能力;阿福豆苷和槲皮素3-O-a-D-吡哺阿拉伯糖苷有非常强的抑制单纯疱疹病毒(HSV-I)的活性;金莲花总黄酮对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槲皮素体外具有很强的抗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穗花杉双黄酮也有很强的抑制RSV活性:南方贝壳杉双黄酮对肝炎B型病毒有强抑制作用。

2.5免疫调节

黄酮类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蕨菜黄酮提取物能显著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陈浩等研究白花蛇舌草中多糖成分及总黄酮成分对小鼠机体免疫活性的作用,发现黄酮类成分仅略微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多糖类成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显著。

黄酮类提高免疫功能的机制有: (1)直接作用于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或细胞(各种免疫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 (2)调节垂体生长激素或催乳素分泌,通过生长激素和催乳素间接发挥作用: (3)降低体内生长抑素水平,解除其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促进垂体生长激素分泌,明显提高免疫机能。

2.6抗炎镇痛

高良姜总黄酮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以及乙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乙酸、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抑制作用,提示高良姜总黄酮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㈣。

芦丁及其衍生物羟乙基芦丁(hydroxyethylrutin)、二氢槲皮素(taxifolin)以及橙皮苷.甲基查耳酮(HMC)等对角叉菜胶等诱发的大鼠足水肿、甲醛引起的关节炎及棉球肉芽肿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7抗糖尿病

近年分子水平研究胰岛素受体,发现黄酮醇有抗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作用,激活胰岛素受体,刺激糖原合成,发挥拟胰岛素作用。

卫矛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黄酮)的降糖机制可能与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葡萄糖摄取和氧化应激有关。韩国民间用杜仲叶来治疗糖尿病,从杜仲叶分离到的槲皮素-3一O-a-L-D比喃阿拉伯糖基-(1―2)-a-D-II比喃葡糖苷、黄芪苷、异槲皮苷等3种黄酮苷均有抑制糖基化的作用。国内文献报道,葛根素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有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基底膜和基质膜增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8抗辐射

电辐射作用于生物体产生自由基从而损坏细胞结构和功能,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抗自由基从而抗辐射。房岩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不同程度地加速小白鼠恢复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表明具有抗辐射作用。大豆异黄酮抗辐射损伤的机制有抗氧化,抑制膜的脂质过氧化,抑制细胞凋亡发生,调节细胞基因表达等几个方面。

2.9酶抑制剂

黄酮类可以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如水解酶、氧化还原酶、DNA合成酶、RNA聚合酶、磷酸酶、蛋白磷酸激酶、加氧酶以及氨基酸氧化酶等,多数都是变构抑制(变构的分子不是直接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而是结合于其他位点并引起酶结构改变而抑制酶活性),还有一些是竞争抑制。

黄酮类作为a-葡糖苷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手段,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研究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金花葵总黄酮对酪氨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有美白功效,有潜在的美容价值。

2.10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黄酮类还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包丽芹等研究表明,芹菜黄酮具有良好的中枢神经保护作用,芹菜素的抗氧化、抗炎、镇静、抗惊厥、抗抑郁、保护神经元及认知的作用使其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溴化四唑蓝(MTT)法检测表明,蒿属植物中的5,4’.二羟基-6,7,3’一三甲氧基黄酮能阻碍a-淀粉样蛋白(Abaa)诱导的PCI2细胞氧化反应,从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CI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2.11激素样作用

染料木素(gcnistein)、金雀花异素(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大豆素(daicLzcin)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均有雌激素样作用,可能是因其结构与己烯雌酚相似。用放免分析等方法研究菟丝子的黄酮类提取物对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增加成年大鼠腺垂体、卵巢、子宫重量;增强卵巢人绒毛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受体功能及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促进离体培养的人早孕绒毛组织促性腺激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