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化工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工程成本控制责任不够明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先计算成本就开展施工作业,以致出现成本超出预期的现象。有些企业通常情况下边干边做,注重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而忽视了对成本的把控。其实对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的控制更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做好预算。如果预算、核算不到位,就容易让施工现场出现脱节的现象,以致没法按照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完成项目。1.2工程成本控制制定不到位。很多企业没有制定一定的成本预算,在施工工程开展中,并没有考虑到施工的成本、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器材。因此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成本。园林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往往是阶段性的,很多项目负责人并不知道他们所负责的这个工程预算成本以及现在的实际成本,没有制定成本计划。
2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首先园林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可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可以降低成本的手段。无论是施工进度的安排,还是种苗种植环节所需要的成本运输,都要进行严格的成本计算。施工准备前、施工准备中和竣工阶段都要进行施工成本的研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把握施工部门控制的责任和权力,实施奖惩制度。2.1形成科学的施工设计。在工程落实时,施工设计师要充分发挥现场人员的能动性,结合实际的情况,根据施工的范围、施工的规模、施工的质量、施工的方法做好合理的施工安排。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资源,制定节约、有效的资源利用方案。制定良好的施工工程预期和施工顺序,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不断加强施工建设,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工程施工,避免重复施工和工程施工拖沓的现象。2.2设置合理的种植时间。种植时间影响工程的进度,同时也影响种植的质量和种植的成本,设置最佳的工程时间不仅仅可以构建美好的绿化,同时也可以保证施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植被的种植往往选择时间是春季3~4月,秋季9~10月。在这个期间进行工程,必须保证工程开展时间,不然就会提高工程的预计成本。在施工中保证植被的存活,就可以减少施工造成的损失和植被的伤亡。2.3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费用。施工成本的预算,不仅仅是受前期的策划影响,同时还要受环境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是掌握施工工程开展的一部分。工程材料在施工中占60%的成本。因此,施工成本的材料要符合要求,选购材料时要价格实惠、质量高。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预算员要及时对施工现场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费用进行合理的预算,制定一定的费用采购单。根据费用进行定时、定额、定量,从根本上控制成本的增长。对于项目的开展阶段,项目工程负责人应该严格监督,保证工程的落实。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费用占了7%,要合理使用机械。工程施工展开时,不能出现流水工程,也不能影响到施工机械作业的运转和机械设备的使用。2.4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减少返工的现象出现,从而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充分利用人员尽可能保证施工工程作业的完成,及时重视植被的养护,要制定合理的控制计划。细节中的问题及时反馈施工质量,避免细节出现问题,造成返工的现象。2.5加强账目预算。在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把控项目成本控制,加强财务的管理,避免合同中存在不必要的损失。从合同的角度出发,做好工程的招标工作,并充分利用人力、财力和物力,及时了解市场的价格进行采购,按照合同的管理规定执行,同时也要及时核对施工项目的建设成本,并落实到施工工程中。
3结语
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代表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城市建设的质量。历史经验和总结教训告诉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园林工程的开展现象越来越多,只有对成本的控制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降低成本,做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武建.园林施工中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关键词: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纷纷提出创建园林城市,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随着园林绿化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应该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1目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理论的认知和运用不够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管理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质量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在实际施工中运用这些理论、程序、方法和技术,使质量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3]
1.2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不专业
一些质量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资质、知识、技术和经验。一些园林工程施工中,甲方建设单位及乙方承包公司都存在非专业人员实施质量管理的现象。还有一些大型园林工程由非专业政府官员实施质量管理,完全忽视质量管理是一门专业。一些园林工程公司由非专业管理机构直接运作质量管理的实施。非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如行政机构、工程承包后临时组建的领导小组等。这些非专业机构没有规范的质量管理程序、方法和技术,缺乏配套的质量管理专业人员,必然会违反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导致质量管理实施的无序性,降低工程质量。
1.3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园林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目前我国多数园林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体系。许多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都存在随机、随意的现象。随机即没有计划,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随意就是决策不遵守规律和程序,杂乱无章。引起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1.4监督质量管理实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促进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但是由于园林工程公司及工程建设单位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园林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阻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
2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绿化施工有别于建筑工程,只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即可,绿化施工过程是又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因此,图纸交底异常重要,要求设计单位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如:树丛栽植时,哪株直,哪株斜,倾斜的角度,如何让其搭配和谐而又顾盼生姿,生动有趣,这从施工图纸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2.1.2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工程既然包括了多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往往涉及到各项园林工程项目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统一领导,各部门、各项目要协调一致,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这也就是常说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特点,园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取得工程施工项目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为工程开工做好施工场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队伍等方面的准备。②根据对施工工期的要求,组织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计划好工程进度,保证能连续施工。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2.2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2.2.1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
2.2.2定点放线的处理
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m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外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2.2.3种植穴、槽的挖掘
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来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些,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客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2.2.4把好苗木质量关
(1)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2)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
(3)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cm~3cm。
(4)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重量、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发芽率达90%以上方可使用。
2.2.5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裸根的,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填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种植带土球树木时,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浇定根水苗木栽植后24h内必须浇定根水,且要浇透。以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北方地区种植后浇水不少于3遍。黏性土壤,宜适量浇水;根系不发达树种,浇水量宜较多;肉质根系树种,浇水量宜少。固定支撑5cm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固定物应整齐美观。
2.3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行业。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2.4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
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可缺少的部分。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也是保证合同,提高质量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竣工验收,全面综合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因此,竣工验收必须有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通过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整理,既能总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提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项目经理部必须重视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确保工程圆满结束,质量合格。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行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变得愈为重要,是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抓好的重要工作。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相关参与者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王峰.综述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
2莫旭芬、郑娴.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
传统化学工程使用处理工艺对有毒污染物的处理滞后性较强,通常是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再另外做针对性处理,不仅增加了处理成本,且治标不治本。比如传统工艺烟气除尘,虽然净化了气体,但是污染物直接转化为废渣废水,还需要另一道工序做清洁处理,无疑工序和成本的增加都使得效果不那么理想。绿色化学工艺的介入,可以直接在生产或排放阶段就完成清洁使命,通过化学反应达到预防、控制和消毒污染的目的。
化学原料是化学工程的源头,原料决定了生产流程和工艺的选择,绿色工艺的介入可以从源头上改变原料生产带来的各类化学污染,同时绿色工艺与化学工程的结合还可高效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实现深度开发利用,兼顾无污染、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必然会掀起一轮新的工业革命。绿色原料的典型开发应用比如甘蔗渣、稻草、麦秆以及木屑、树枝、芦苇等可加工成为酮类、酸类与醇类化学品。
在化学反应中使用选择性高的试剂也是绿色工艺应用的一个途径。以石油化工为例,生产过程中烃类选择性氧化反应较为普遍,作为一种强方热性反应,具有生成物不稳定、易进一步氧化等特征,所以,催化反应中此反应并非最佳选择,生成物的不稳定也不利于提取最终产物,所以,为改善这种情况,使用选择性高的试剂是最佳途径。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还能够降低分离产品的难度提升纯度,无疑实现了提升效益和减少污染的双赢,所以,绿色化学工程在这方面的研究实践也非常热门。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催化剂对提升反应速率效果显著,所以目前化学工艺领域积极研究无毒无害的高效催化剂成为主流发展方向不一,不仅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化学分子深入研究也有助益,分子筛催化剂和烷基化固相催化剂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
2.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应用
分析绿色化学工艺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工艺的重视与开发也彰显了当前世界范围内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长达两百余年的工业化路程,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尤其中国作为当前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三废”问题十分突出,PM2.5问题也成为了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问题等推到了台前更加显著的位置。大型化工企业作为与人们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企业,石油化工与煤炭除去提供能源之外,还提供多种衍生化工产品为人们衣食住行服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消耗的大量原材料都警示着当前必须积极发展绿色化工工艺,以达到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目前而言,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主要以下几种:研发新科技、新工艺全过程控制污染;利用先进清洁工艺从源头控制污染;利用技术和工艺创新打造可循环绿色生态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等。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作为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就目前来说,主要以三种表现为主,分别是清洁生产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及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使用生物技术服务可再生能源的合成,像有机化合物原料的应用经历了从动植物到石油煤炭的发展过程,现如今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各类再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在绿色化工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多以工业酶和自然界中存在的酶,酶与其他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成物优良、污染少等优势,对于当前化工领域而言,生物酶的利用和研发就成为了绿色化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像丙烯酰胺的制备,最早使用丙烯晴,在环城生物酶催化后,不仅能耗与成本大幅度减低,且反应完全无副产物,对工业生产而言有多重积极意义。
除此之外,绿色化工工艺还广泛应用于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领域,生活中有众多具体应用实例。比如空调制冷多使用氟利昂,会造成臭氧层空洞、紫外线增多、温度升高,目前正积极寻求替代品且朝着低能耗方向发展,无磷洗衣粉减少对河流水域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可降解塑造制品对土地、水源危害都将进一步减轻,清洁汽油的使用可对大气污染降低,以上种种尝试都说明了在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领域,绿色化工工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无污染汽油的研发与应用,像低硫柴油、乙醇、二甲醚等,不仅经济环保,发展前景好,且制备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危害都不断降低,证实了绿色工程化工应用的优越性。
3.总结
1.1材料的问题
材料的质量问题是整个园林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所以在施工中保持质量过关则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如果材料出现了问题,则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复合苗木的规格以及其他的养护问题,所以在采购时一定要具有苗木的知识,这样才能采购到质量良好的苗木,员工在种植苗木中一定要操作恰当,这样可以减少苗木的死亡率,对于缺少经验的人员或者是新手则因为不够专业导致苗木死亡并且有些很难生长起来。
1.2管理的问题
社会以及经济和气候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园林的绿化工作,园林的绿化还会影响到许多部门的利益问题和其他的管理问题。如果施工不能正常有效的进行,则不能很好的监控并保证其质量,所以在园林的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则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由于在施工中不能做到良好的管理,所以会造成一些施工慢以及树木的成活率低和返工率高的现象多次出现等。
2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解决对策
2.1强化人员之间的配合
为了统一员工的素质,我国规定了园林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才能进入团队,所以公司在员工上岗之前做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这样可以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园林师和技术人员等,企业不仅要有一支自己的园林绿化和养护的队伍,在员工上还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在员工上,员工应该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来适应与时俱进的知识与科技发展,这样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企业的完整培训与管理的推动下,员工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那么这一定会进一步促进园林业的不断发展。
2.2加强管理
园林施工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这对于园林施工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让每一个程序上都有负责人,这样便于加强与统一管理,进而推进工程的进度。园林公司内部也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这样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工程的项目。此外,在有些程序的管理上还要考虑到天气的情况,然后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并请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天气原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加强园林施工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施工人员的利益,并且还会保障公司的利益,完善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还可以进一步确保施工的安全。
2.3提升技术
园林的施工图纸对于工程师来说应该加强重视,因为园林的施工图纸是整个工程施工的蓝图和模板,面对整个施工之前,应加强分析它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和完善,然后再进行施工,这样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万无一失,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也可以更改图纸和施工的计划等,这对于整个施工的统一管理是非常有效的,另外,设计师应该多去现场进行指导,并与员工进行恰当有效的沟通,从而进一步规范施工的过程,并且设计出完美的图纸,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让政府和官方加强投资,这样也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节省资源并且减少因为突发状况所造成的损失。
3结语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供应链中供应方和需求方为对象,分析了在政府在强弱不同的监管力度下,供应链企业中供应方和需求方因为实施绿色化而带来成本转移及其利益分配的问题。“限塑令”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绿色经济提出了更新、更具体的要求。物流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强有力推动者更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这样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政府监管供应链绿色因素
“限塑令”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绿色经济开始提出了更新更具体的要求。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强有力推动者,物流活动更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而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则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于2008年6月起国家限制超市、农贸市场等地的塑料袋使用,要求消费者必须进行购买,目的是通过减少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
自1996年绿色供应链(GSCM)在美国提出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陈蓝荪(2007)认为物流活动中的绿色因素有外部和内部之分,外部主要指绿色环境包括“生态环保和降耗利废”等;而内部主要指的是绿色产品。李静芳(2008)提出在循环经济下绿色供应链有三种形态,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主导,以行业为主导和以地区为主导。Sarkis(2003)认为将环境改善和企业战略、日常运营集成才能解决政府的直接控制与市场的辅助调节的冲突。Nagurne(2003)借助博弈论分析了各行业中的制造商、一级分销商与顾客的特征。Baumann(2002)研究了德国和荷兰的政府政策对供应链的推动作用,认为政府政策对供应链的绿色化有改变消费需求,关闭产品链和使产品设计绿色化的功能。可见国内外学者的对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性因素,而绿色因素及其成本收益的转移问题研究较少。
本文主要以供应链中供应方和需求方为对象,分别分析了在政府在强弱不同的监管力度下,供应链企业中供应方和需求方因为实施绿色化而带来成本及其利益分配的问题。
1传统供应链企业间的绿色因素分析
在国际社会环保的影响和我国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国家制定了企业环保标准并以法律作为保障来执行。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大或者时管时不管等,再加上企业实施“绿色”的成本高于不实施的,治污的成本要高于不治(也包括被罚)的成本以及市场机制中绿色观念尚未形成,供应链中企业对实施绿色化持消极态度,政府监管严厉时强调一下,稍有松懈便置于脑后,绿色流通往往流于形式。本文分别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外部性特征和供应链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供应链企业间的绿色因素外部性特征
从总体来看,在物流活动中供应方的压力大于需求方,需求方要求供应方用更多的物流资源保障自己,而对于供应方,在满足需求方的前提下,自己会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由于政府的监管不是特别的严格,供应方为需求方提供能达到其要求的最低价格的原料,这样可以节省自己的成本也能争取到了客户,其他供应链上的企业也这样做,则在流通的过程中,把实施绿色的责任随之转移,直到流通的消费端,这样就会造成了整个社会成本的上升。
更严重的是政府所提出的绿色要求可能只是针对供应链中的某些关键企业,但其他的企业却不一定遵守,导致绿色供应链的目标难以实现。并且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废弃物和排放物的处理、回收和再利用没有被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权责不清晰,企业之间互相推委,对整个社会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与此同时,遵守绿色要求的企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在共同分享市场蛋糕的时候却造成了其他企业“搭便车”的现象。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外部性会使不实施绿色要求的企业获益大于实施绿色要求的企业。这使得实施绿色要求的企业成本增加,如果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能始终如一的话,这类企业也会极力寻求“搭便车”,使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恶化。
(二)供应链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由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外部性作用,供应链各企业争相“搭便车”,以便成为供应链中获益最大者,从而导致这种趋势发展的恶性循环。对于供方来说,既可以提供绿色原料或服务,也可以提供一般原料或服务,但是提供绿色原料或服务的成本高于提供一般原料和服务的,所以在政府监管不是很严的情况下,供方更愿意提供一般原料和服务,以降低自己的成本。而需方也乐意使用这些原料和服务从而节约自己的成本。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企业不再进行创新,整个供应链企业转而寻求投机的机会。
供应链上各企业看似在追求自己利润的最大化,但由于整个供应链都在寻求投机,所以这种共同的“短视”行为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越来越低下,供应链及其组成的各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低下,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而且也必然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大力推广绿色经济的环境下,这种传统的企业及供应链组织正处在被淘汰的边缘。2政府监管下的供应链企业间绿色因素分析
世界各国均加强了环保的要求,政府也加大了监管力度,供应链企业之间“搭便车”的可能性下降,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供应链结点各企业的绿色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供应链中绿色因素对供应方和需求方有了新的影响。
(一)类牛鞭效应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的制造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绿色因素带来的成本压力,但在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下,供方企业却不能实现“搭便车”了,这是因为在现代物流活动中,需方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在政府要求它们必须实施绿色化的时候,它们会对自己的原料供应商提出相应的要求,由于需方的有利地位,所以供应商会相应地改善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努力达到绿色化的要求,因此“搭便车”现象得到了遏制。需方促使供方实施绿色要求,但是需求方的优势地位却很容易造成绿色要求(这里也可能包括其他要求)沿供应链逐级放大,形成一种类“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原本是指供应链中需求波动的放大现象,此处的表现为:在政府监管不严格时,为了降低成本,需方并不要求供方提供绿色原料或服务。随着政府对最终产品或服务监管力度的加强,需方对从供方提供的原料或服务中提出了更高的包含绿色要求在内的许多要求,使得供方面临更大的压力,而供方又向自己的供应企业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原料或服务的供应方因要保证实施绿色化而付出更大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政府只对最终需方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使它们利用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向供方企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原料供应商就处于供应链中比较被动的地位。以农产品为例,在消费端对于供应的水果有了更高的绿色要求,于是销售商将市场中对水果的绿色要求传达给供应方即果农(假设只有供方和最终的销售商),果农则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果品的绿色化,如采用绿色肥料,少喷施含有化学物质的农药等,而这必然导致自己的种植成本的上升。但政府只是对最终的水果做出了绿色要求却没有给果农一个绿色种植的要求,从而导致最终的实施绿色化的成本由果农来承担。
(二)政府规范监管下的供应链企业间利益分析
在政府对供方和需方都采取强制性措施时,供方和需方都会按照具体要求去实施,在政府的强制性要求下当绿色的市场观念树立起来之后,这时不实施绿色化的企业将不能在市场中生存,所有的企业都会努力实施绿色化以便赢得市场份额。供方和需方企业都将只承担自己的成本,不会发生将实施绿色化带来的成本的转移现象。
以上述农产品为例,如果政府对于果品在生产端和最终和销售端都有绿色要求时,在果品生产时按照绿色化的要求进行,在将产品转运到需方(销售方)时进行相关检测,则在最终的消费终端,如果超出了绿色化的标准,比如销售方为了保鲜存储等原因使用了某些药剂等致使超出食用绿色化要求的范围,则能比较明确地界定责任,而不是由销售方将这种责任转移给果农。
在各节点企业均实施了绿色化后,对供应链中绿色因素带来的利益分配就成为各企业要考虑的问题了。供应链企业利益分配主要是通过在各个节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定价来实现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讲除了能在本行业中占领市场之外,最直接的表现为供应链各企业产品价格的提高,但这种由于实施了绿色化而给整个供应链带来的收益因为企业在供应链中地位的重要性不同而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均。这种利益的分配不可能像其他类型的合作利益分配的那样,根据最后得到的、看到的利益进行分配,而只是通过供应链企业间的相互不断协商和谈判,并通过产品定价而在企业之间实现利益的分配。
这种分配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每个企业都能够从这种分配方法中得到合适的利益,从而积极参与维护整个供链的稳定,以提高自己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整个供应链企业的价值,减少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以及体现公平性。常用的供应链企业间利益分配的方法有夏普利值法(shapley法),MCRS(Mimumuncost-Remainingsaving)和群体重心模型等方法。
3结论
在现实中,由于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政府的监管比较困难,实施绿色化带来的成本及收益也难以度量。产业的规范化,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加强,绿色化市场的形成以及政府的有效监管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绿色经济的目标。
通过本文分析,在政府监管力度强弱不同,供应链中绿色因素带来的成本和利益发生了相应的转移,在以往情况下,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和政府监管的不充分,出现了供应链上某些企业“搭便车”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当政府只对需求方进行强力监管时,由于需求方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会将实施绿色化带来的成本逐级转移,使得供应方在供应链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当政府监管力度在供应链各节点均加强时,各企业明确了自己的绿色化责任,通过产品或服务定价等方式分配绿色因素带来的收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