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言文版辞职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盲人女教师刘芳:用爱为山村点亮烛火 盲人女教师刘芳的精彩人生 盲人女教师刘芳:“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退休女教师难舍山村留守儿童 超越血缘,女教师为爱坚守谎言22年 山村女教师的传奇人生 大剧院听主创讲《山村女教师》 王梅香:山村最美女教师 英女教师为自己策划葬礼 拨亮乡村“烛火”,女教师不畏艰辛铸造另类“希望工程” “最美乡村女教师”:我用所有报答爱 刘芳岭 以心予爱,润物无声 女教师为研究生前夫征婚:爱他,就放了他 “十字辞职信”女教师为爱停留:你就是我的世界 《山村女教师》教师节二轮复演 用爱点亮希望 用爱点亮奇迹 用爱点亮人生 用爱点亮心灵 女教师与惯偷:爱的拯救不放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盲人女教师刘芳:用爱为山村点亮烛火 盲人女教师刘芳:用爱为山村点亮烛火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海戈")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刘芳在给学生讲课
患重症眼疾坚强面对,黑暗中教出单科中考状元
1997年7月初,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刘芳,一放假就直奔医院。以前她只是在晚上看不清东西,白天还算正常,可那段时间,她的双眼视力一直在下降,原本清晰的世界在她眼前变得模糊起来。她意识到有些不妙,决定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主治医师神情凝重地对刘芳说:“你患的是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病的发病概率为百万分之一,你的视力会慢慢减退,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医生的话对26岁的刘芳来说就像一声炸雷,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才当了4年老师,难道会因为这个病离开心爱的学校吗?那岂不是要了我的命!
刘芳心情郁悒地走出医院,看着眼前这个多彩的世界,她的泪水不由得恣肆流淌。回到家里,一向坚强、达观的她扑到床上哭了起来。经过3天的痛苦挣扎,刘芳调整好了心态:既然无法改变厄运的到来,那就坦然接受它,趁自己还有残存的视力,赶紧多学些有用的东西。
接下来的3年里,热爱文学的刘芳,一有空就阅读文学名著,通过写诗歌和散文来抒发内心世界。刘芳在办公室养了两条鱼,一条叫“欢天”,另一条叫“喜地”。刘芳也像这两条鱼一样,开开心心地生活着。她的视力不可遏止地下降着,而她也在和疾病争抢着时间。
2001年,刘芳读了最后一本纸质书《笑傲江湖》。2006年,她看到的最后两个字是课本封面上的“语文”。2007年,刘芳眼前的世界完全被黑暗包围……
从明眼人到被无边的黑暗包围,刘芳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好强的她,不想让自己在别人眼里变成废物,凭着失明前的感觉,她仍像往常一样扫地、洗衣服、倒开水、冲咖啡等。毕竟是在黑暗中摸索,她不知被绊倒、磕伤、烫伤过多少次。
失明后的一段时间里,刘芳绝望、沮丧,甚至想到过放弃。经过痛苦的思索,她这样开导自己:既然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为什么不笑着度过每一天呢?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心态调整后,刘芳又变得自信起来。经过大半年的磨炼,她做家务的动作熟练得几乎与正常人无异,甚至能在跑步机上锻炼。借助盲人软件,她发短信比很多明眼人还快。
刘芳的视力急剧下降时,有人建议她病退或休息,刘芳婉拒了:“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如果让我离开讲台,我的生命真的就终止了。”为了教好书,刘芳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全部背下来,书中的重点、难点也一一记牢,把几大本厚厚的讲义都装在了心里。有一次上课,刘芳讲授文言文《桃花源记》,同学们发现,她把课本拿反了,照样侃侃而谈,这才知道老师根本没有看书,而是在背诵课文。
因为看不见,刘芳板书时只能凭感觉,她常常把字写歪,有时还会重叠到一起。一次,刘芳没留意走到了讲台边,一脚踏空,摔倒在垃圾桶上。同学们急忙跑过去扶她,还对她说:“老师,最后两个字写到墙上去了!”那次事故后,刘芳成了学生们的保护对象。上课时,同学们怕她摔倒,或者字写得重叠到一起,就会及时提醒她:“老师,往左一点!”或者说:“往右一点!”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刘芳说、学、逗、唱样样都行,几乎变成了相声演员,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刘芳觉得,自己眼睛看不见,但讲课一定要生动,这样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她这边来。
学校领导和同事劝刘芳量力而行,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可刘芳坚持要带完那一届毕业生。眼睛看不清楚作业,她就当面批改,学生读,她听;备课时,她就请同事一遍遍地讲给她听;不能使用电脑,她就自己口述请其他老师帮忙录入。直到学生们毕业,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讲台。虽然她失明了,但她带的班成绩不仅没有退步,还出了两名语文单科中考状元。
为青春期学生打开心门,盲教师成为学校的财富
由于受到视力的影响,从2008年起,刘芳接受学校的安排,转型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刘芳读大学时学过教育心理学,也参加过贵州师范大学的心理课培训,担任心理辅导老师正好能发挥她的特长。
2009年6月的一天,年轻的初三班主任章玉嘉跑来向刘芳求助,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刘老师,我们班有个姓张的女生昨天又割腕了,被救了下来,你帮帮她吧!”
随后,刘芳找到了那个姓张的女生,通过谈心,她才弄清楚,这个女生的身世较为特殊:父亲去世后,母亲再嫁,她跟着姑姑生活。因为财产纠纷,姑姑和表姐经常向她传递错误信息,让她认为妈妈并不爱她,她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人。也正因如此,她产生了轻生念头。
刘芳决定先打消女孩的轻生念头,她用一块布蒙上女孩的眼睛,说:“你跟我一天,体验一下我是怎样生活的。”在那一天里,刘芳摸索着起床、去卫生间,然后做饭、烧水,摸索着到学校上班。一天里,刘芳被开水烫了一次,被障碍物绊倒两次,炒菜时差点被火烧着衣服。对于这些,刘芳都笑着面对。
第二天,刘芳问那个女孩:“我容易吗?可我天天都是这样生活的。我都能好好活着,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完全可以比我活得更精彩,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呢?”刘芳的话深深触动了那名女生,她表示以后再也不走极端了。
为了彻底打开那个女孩的心结,刘芳给她的姑姑打电话,没想到对方很不友善地说:“你就是那个瞎子吧?我们家的事情你少管!”刘芳耐心地给对方做工作:“由于你的挑唆,她们母女的关系受到了很大影响,现在她已经自杀几次了,如果不是抢救及时,早就离开人世了……”
随后,刘芳决定带女孩到她的母亲那里家访。因为看不见路,她只能让女孩的班主任章玉嘉牵着她走。天黑了,她们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坑洼不平的乡间小道,数着电线杆,才找到那个偏远的村子。从女孩的母亲那里,刘芳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母亲为女儿留了一个房间,房间的墙刷得白白的,有席梦思床垫,有书桌,桌子上还有个造型别致的台灯,这在农村是很少见的。刘芳对女孩说:“你母亲把你的房间收拾得这么漂亮,说明她是爱你的。”说完,她告诉女孩的母亲:“孩子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爱!”她把女孩母亲的手放到女孩手腕的伤疤上说:“你不爱女儿吗?”“爱!”质朴的农家妇女一辈子都没有这样表达过感情,当“爱”字出口时,女孩尘封已久的心门终于打开了,母女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那时,贵州农村学校的心理辅导基本是空白,刘芳所任教的白云三中地处城乡接合部,青春期与社会转型期交织,千余名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刘芳认为,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心胸狭窄是长年困扰农村学生成长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在社会、家庭中遇到各种矛盾以后,如果内心的不良情绪无法排遣,累积起来就会造成隐患。于是,一批批学生悄悄走进了刘芳的咨询室,向她打开了心扉。刘芳用爱去认真倾听,耐心感受他们内心的变化。 刘芳在给学生做心理辅导
袁凤梅读初三时父亲病逝,她成了孤儿,亲戚们也都很穷。无奈,袁凤梅决定辍学。得知这个消息后,刘芳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袁凤梅继续求学。每逢双休、节假日,刘芳就把袁凤梅接到家里,给她做好吃的增加营养。每当袁凤梅有心事时,刘芳都会对她循循善诱。中考前,刘芳搂着袁凤梅问:“还有什么困难吗?”袁凤梅说:“有了您的爱,有困难我也能克服!”随后,袁凤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中学的宏志班。3年后,她以62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现在,袁凤梅每次给刘芳写信,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刘妈”。
初三(4)班的周开心瘦弱得像个10岁的孩子,贫穷和疾病使得她性格孤僻,没有哪个班愿意要她。刘芳向她伸出了友爱之手,帮助她增强了学习信心,顺利读完了初中。刘芳的努力使得白云三中的孩子们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观。校长何代乾这样评价刘芳:“一个眼睛失明的老师,自己不但没有消沉,还用她的人格魅力以及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感染、鼓舞着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不但没给学校添负担,反而成了学校的一笔财富。”
心系贫困生,坚持创作 被誉为“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2007年,刘芳最后一次看清儿子的脸,那时儿子还不到10岁,现在儿子已经读大学了。10多年来,关于儿子的记忆,刘芳都伴着甜美和刺痛。儿子从小就学会了关心视力越来越差的妈妈。去幼儿园接儿子回家,刘芳蹲下想背他,儿子却说:“妈妈,我自己走!”后来,视力下降的时候,儿子牵着刘芳的手,左右张望着过马路。有车驶来,儿子就说:“妈妈不要动,有车危险!”待车驶过了,他又对妈妈说:“可以过了,妈妈快跑!”
刘芳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在母亲搬来同住之前那些年,刘芳都是独自带孩子,因磨砺而早熟的儿子,对刘芳有着更深的爱。在作文中,儿子这样写道:“我妈妈是个很平凡的人,但她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她的眼睛看世界是黑暗的,可她的心在什么地方都能发光……”
当初,刘芳视力渐渐下降,但仍钟爱着三尺讲台,她遭到了不少非议:“一个盲人,还教什么书,这不是误人子弟吗?”“眼睛看不到了,再教下去只能为难自己,何苦呢?”面对外界的种种议论,刘芳有一种倔强的自尊心――压力越大,越要站得直!而来自身边的爱和支持,则是她力量的源泉。很多同事都当过刘芳的助手,他们帮她打印资料、整理教案,领着她去吃饭、逛街,陪她聊天。只要刘芳需要,他们都会出现在她身边。学生们都争着搀扶刘芳,把她牵到讲台上,把粉笔、黑板擦放在固定位置,这样她一伸手就能拿到。刘芳的善良、乐观、坚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个同事的女儿要做手术,血浆不够,刘芳第一个报名献血。一个年轻男同事结婚,这个同事家在外地,经济状况不好,怕他举办婚礼那天急用钱,刘芳把自己的存折给了他,让他缺钱时直接去取。
白云三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和进城务工家庭,贫困生很多。很多孩子没有喝过牛奶,刘芳就把工会发给她的福利――每天一包牛奶省下来,送给学生喝。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都喝到了一包刘芳送的牛奶。刘芳清楚,一包牛奶虽不能改善孩子们的营养状况,却可以温暖他们的心灵。有个男生向刘芳透露,他从小到大从来没尝过月饼是什么味道。后来,刘芳买了一个大月饼送给这个男生。此后,这个男生彻底改头换面,生活和学习变得主动、热情了。
有个叫钟玉明的学生,小时候因车祸失去一条腿,家里很困难,刘芳替他交了3年学杂费。看到钟玉明走路不方便,刘芳就想拿出自己的积蓄给钟玉明安装假肢。贵阳假肢厂一位姓徐的医生告诉她,贵州省有个“安康工程”,可以免费给贫困的残疾孩子安假肢。经过刘芳的奔波努力,钟玉明终于免费安装了价值5万元的假肢。戴上假肢的第二天,钟玉明就慢慢挪到刘芳的办公室,拉着刘芳的手,让她摸摸自己的腿。然后,钟玉明眼睛红红地提了个要求:“刘老师,我能喊你妈妈吗?”刘芳高兴地答应了。
失明前,刘芳看过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女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让人感动,同时也令人深思。刘芳酷爱文学,更喜欢读书。失明后,她也常去逛书店。打开一本书,把脸埋进去,深深吸一口气,墨香弥漫胸腔,让她沉醉不已。
电脑装了盲人软件后,写东西就成了刘芳最大的乐趣。失明后,她写了一首小诗叫《点亮心灵》:我这一生/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但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则是我的心灵……
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刘芳创作了17万字的小说《石榴青春》。这本书讲的是一群“70后”年轻教师坚守西部农村教育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故事。2014年9月10日,刘芳在白云区政府举行了《石榴青春》一书的签售会,她签名的第一本书进行了现场公益拍卖,所得善款5000元,全部捐赠给白云三中,用于资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