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范文第1篇

一个特别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这位教授有点像我爸爸,我的爸爸长的有点像小田鼠,钱文忠教授长的脸圆圆的,比我爸爸更要象田鼠,还有些像老鼠,我把田鼠归到老鼠类里,所以我叫他“老鼠爸爸”。钱文忠教授还有一双小老鼠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戴一副眼镜,很逗人的样子。

有一次,他讲孟母三迁的故事,他在制作背景时,制作了一个这样的背景:“孟母象绑架一样,用一只胳膊拦住小孟子,另一只手则捂住小孟子的眼睛,坐在马车上正离开市场,市场上一个屠夫在杀鸡,孟母所在的马车车厢上有四个大字,就是‘搬家公司’。”我当时坐在床上,一看到这一幕就笑翻在床上了,然后我飞快地跑到妈妈身边问她:“妈妈,在孟子的时候就有搬家公司了?!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吗?”妈妈说:“你脑子有问题呀!”我说:“‘老鼠爸爸’讲的三字经上面画的就是那样啊!”妈妈说:“我去看看。”我和妈妈飞快地跑进屋里,妈妈回放了镜头,真的是这样,我又一次笑翻在床上,妈妈也笑了,而她是笑翻在椅子上了。

钱文忠教授每当要讲到重点时,他就会突然停住,瞪着他的“贼眉鼠眼”,停几秒钟他就开始讲重点。

这就是搞笑的钱文忠教授。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范文第2篇

《三字经》里的故事很多,每一个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品鉴心得与体会2022,更多阅读心得点击“读书心得”查看!

《三字经》品鉴心得与体会1我们要珍惜自己的黄金时间,用功读书;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礼仪,不能成才;从小学会尊老爱幼,知道父母的甘苦,孝顺父母……这一个个道理都来自于“道理的宝库”——《三字经》。你看过《三字经》这本书吗?可好看了!三字一句,六字一行,像顺口溜似的,便于谨记,真有趣!

里面的一言一语都蕴含着一个个道理,都成了我的座右铭。正因为《三字经》这本书陪伴了我的童年,现在,我的见识不断增长,视野不断开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也是我们要学会做人的第一个道理。是啊!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的,但如果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自然就会变坏。有些父母从小就宠坏孩子,等孩子长大后却嫌弃父母,渐渐误入歧途。学好难,可学坏就容易了!我也不禁摇头叹息。现在那些坐牢的犯罪分子们,难道一生下来就注定是犯罪的命运吗?不是。因为他们从小不会区分善恶,恶渐渐侵蚀了他们的灵魂,令他们丧失了人性,迷失了自己,才会成了他们永远的罪过。才会造成现在不堪设想的后果。读了这句话,我感触很深,脑子里刻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学会辨别是非,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才!

我曾看过这一句:稻粮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读着读着,我不禁脸红了,还真想挖个洞钻进去。这句话就像一块抹布,把我心里的污迹抹得一干二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谁都会说,甚至都背厌了。可行动呢?我也常斥责自己:农民伯伯千辛万苦地种稻温饱每一个人,我们却若无其事地浪费粮食,这对得起农民伯伯吗?回忆起农民伯伯,他们无论天气多么严热,不论多么寒冷,他们都日夜不停地耕种着的那种滋味,让我无比惭愧。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中午在家里吃饭,我吃饱了,可许多菜还在碗里动也没动。我瞧四周没人,便把饭偷偷地倒进了垃圾筒里,还不以为然地走开了。现在认真地想想,哎,还真不应该。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可别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伯伯。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三字经》可真是一本好书!“道理的宝库”这个光荣称号给予它可真没错!我们要牢记《三字经》中的大小道理,并读中思考,把书里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此,我就赠大家一句我读《三字经》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吧:海有边,山有路。学无涯,不停步!

《三字经》品鉴心得与体会2本学期,学校科研处组织全体老师观看百家讲坛视频: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并发了相关学习资料,这次学习,是我真正走进了《三字经》。看视屏之前,《三字经》的内容我知之甚少,只会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后面是什么内我并不知晓。看了钱教授的解读之后,我对《三字经》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自己太孤陋寡闻了,我要补上这一课。

《三字经》是故人智慧结晶的经典,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它采用叙事和伦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典故,从上古社会到清朝结束,把各个年代都列出来了,文路清晰、流畅。《三字经》的内容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体现出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蕴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使人看了受益匪浅。从《三字经》中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既能用来教育学生,又能启迪心智,既是一本难得的幼儿启蒙读本,又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好书。

我比较欣赏这几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人尚且知道,教育孩子受环境、方法、时间、恒心的影响,我们现代教师更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人师、为人母的我感到惭愧。我知道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我要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作为一年级的数学老师,不单单是教学生会做题就行,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成长中的学生走正确的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要教的东西很多,要教学生懂理,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要交学生懂得谦让,互相帮助,宽以待人;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倾听他人;要教他们做到彬彬有礼,井然有序……

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作为教师,要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多读一些经典书籍,在教育学生时,就会引经据典,同时运用圣贤的智慧,教书育人。让我们认真学习《三字经》,继承发扬它吧!

《三字经》品鉴心得与体会3我读过《三字经》之后,有一句话让我记忆很深,而且也让我感到有些后悔,那就是“融四岁,能让梨”。这是个小故事,孔融的爸爸每次买梨回来,哥哥们总是一哄而上,你争我夺,都想挑的吃。只有孔融不争也不抢,每次都排在后面挑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买了梨回来,让小孔融先挑。可他还是拿了最小的梨。爸爸问他:“有那么多大梨,你为什么偏偏拿最小的呀?”“大的应当留给哥哥吃,我是弟弟,当然该吃小的啦!”那一年,孔融只有四岁。读过这句话,了解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后悔莫及,因为我知道,每次父母买回好吃的,他们总要第一个先想着我,但我如果有好吃的却怎么也想不起他们来,而且每次我吃的好东西最多,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却吃坏的、酸的、不好的。现在我都十岁了,怎么还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家里,每个人都让着我。吃饭时,把吃的让给我;看电视时,想看哪个频道也是我说了算;过年买新衣服,给我买得的最多……每一次,我都会欣然接受。一家人围着我团团转,就连奶奶也一直关注着我,盼望我更加聪明懂事。

但那一次,我拒绝了。奶奶年纪大了。过年时,许多亲戚朋友来看望她,总会给她带许多水果、补品等。

待客人都走了后,奶奶就向我招招手:“来,来,给你吃!”边说,她边拿起身旁的某样东西塞到我手里。原来,不懂事的我每次都拿了后便“噌——”跑开了,去享受美味。可是,今年我已经十岁了,我抢过饼干就往奶奶房里跑,我要把它让给奶奶。“奶奶,奶奶!”我大声呼道。奶奶见我捧着刚才的饼干来到房里,很疑惑:“孩子,你怎么了?这饼干不好吗?”“奶奶,这饼干很好吃,但我要让你吃。”“为什么?”“你是长辈,晚辈要孝顺长辈!”“孩子,奶奶不爱吃才给你的。”奶奶笑道。“胡说!”我大喝一声,“你爱吃的,你一定要吃。”说完,我跑出了门外。关门时,我听到奶奶小声说了一句:“我孙子长大了!”我站在门外,做了个鬼脸,笑着说:“奶奶,我要学会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其实谦让也能使人感到快乐。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家庭中,让出的是亲情;在校园里,让出的是深深友谊……同时,我也觉得《三字经》这本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和道理,我一定要向孔融学习那种精神,把好的先让给别人,多一份谦让,也就多一份关爱。读过我的感受,你们难道没有这种想法吗?

《三字经》品鉴心得与体会4教室里传来了“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一阵阵朗读声。没错,这就是《三字经》。而《三字经》的前几句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循循善诱,《三字经》也成了我们喜爱、理解的一部“经书”。开始只是觉得尽是些大道理,直到学完了之后,才更深层地了解了其中的含义。

“彼既老,忧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句话是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苏洵小时候不读书,浪费了许多时光,在长大后才后悔小时候的不努力,只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荒废时间也不是苏洵个人的悔迟,我也是如此,什么事总是想着明天做,明天学。虽然心里明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但身上的懒虫似乎是_了这个真理,在脑子里始终根深蒂固的盘踞着。可是我也知道在这个社会里不努力读书,长大后一定会比现在苦无数倍。要想将来不苦,不如在现在把该学的学完、学好。我想出人头地,不好好刻苦学习是肯定行不通的。“尔小生,宜早思”,不错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撒播种子是永远都得不到果实的。而这里的果实,就是成功。想成功必须读书懂更多知识和道理,而读书必须早读。

好不容易挖掉了那棵“懒树”,接着要干的无非是播撒种子、浇水、施肥,让它能更快更健康的在脑中成长。等待它长成苍天大树后,就能在最终摘得沉甸甸的果实,希望这一天可以快点到来。

《三字经》品鉴心得与体会5春假,我在家闲得无聊时,又把以前看过的三字经拿出来细细品味。

我特别喜欢看“孟母择邻”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闹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但是如果不自己努力,不管有多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徒劳,这又让我想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如一块玉,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成大器。

“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一定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肯定是没有作为的。一读这句话我就想起一个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爱学习。一天,他逃学去玩,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棒干嘛用啊?”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铁杵一定会磨成针。”李白听了,后悔自己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后来成为了大诗人。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范文第3篇

一、感受“素读”,起航

还清楚地记得陈琴老师带领着一群四年级的学生,以她最喜欢的一首《橘颂》开启了她的“经典素读教学”。尽管这群孩子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只见陈老师“依字行腔,平长仄短”脱口吟唱,其音律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孩子们顿时如着魔般跟着吟唱,学习情绪激昂高涨,诵读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十分钟,这样长的一首古诗,所有的孩子不仅能吟咏,更是能背诵下来,在场的所有老师都被震撼了,这可是我们平时教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教学奇迹啊!原来,一种愉悦的教学形式能让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地揣摩“素读”教学法的绝妙,对此教学法逐渐产生了好感与痴迷。一个个字符如一条条清澈溪流萦绕耳畔,仿佛那不再是文字,而是一个个小生命,在以他特有的情感和韵律拨动着我的心房。是啊,“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橘树坚贞不移的品格不正如陈琴老师推行经典“素读”的坎坷经历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陈琴老师以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得到的真经――“素读教学”,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在教育事业中有着不懈追求的有志之士。我终于明白“素读”的无穷魅力来自于一种自然、朴素的情感流淌,它以其特有的韵律之美、情感之真、气势之壮让我为之倾倒,为之着迷……也就在此时,我决定要从“经典教育”中起航。

二、徜徉经典,生命如歌

早晨,我成了校园中最早的身影。我知道,要想把经典文化的种子撒向孩子们的心田,就得践行“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教导。中规中矩的《弟子规》,通情明理的《三字经》,了解生命来源的《百家姓》,帮助识字习文的《千字文》……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面对圣贤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开始了由外及内的蜕变,由刚开始抵触它们的生涩与深奥,到后来被其中的智慧和感人故事所吸引,再到为掷地有声地深情吟诵所倾倒,一次次被触动、被警醒,之后便是水到渠成地去学以致用。经典文化如春雨润物之势慢慢浸润孩童的生命。自从我采用了经典“素读”教学这一朴素的模式后,我的课堂有了往日所没有的灵动与活力,每一个孩子身上仿佛总能散发出一种温文尔雅的大气、贤淑明理的秀美。现在,经典“素读”成了我和孩子们每日的无声相约,我更愿用自己平凡的生命偕同无数个生命徜徉经典,奏响那经久不衰的生命之歌!

三、走进经典,生活如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似乎也是一种恩赐,让我有机缘跟随全国特级教师张庆华一起在美的学校进行《国学蒙读》校本教材课题的研究。我再一次倾心走进国学经典,进一步领悟到了经典中的文化精髓。张老师的一番话让我铭记于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起码要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作为一名教育者,最起码要传承祖国的经典文化。”从此,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的重任。龚鹏程的《国学入门》领我初见国学的倩影,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带我初揭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朦胧面纱,王力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大开眼界,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展现给我的是或悲、或喜、或真、或幻的五味俱全的生活情趣,钱文忠的《解读三字经》《解读弟子规》引经据典,侃侃道来,把我推进了一个文明殿堂,陈琴以20年的教育实践谱写成的《经典即人生》召唤着我的教育使命不断升华……走进经典,我的生命不再有叹息和纠结,在生活中我变得更为释怀。

我们是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把祖国五千年的国学文化传承给我们的学子,我们的后人。在张庆华老师的带领下,美的学校的一线教育者开始思考把国学教育堂堂正正地带进课堂,把经典美文当作小学学习阶段修身养性的精神食粮,就这样一本《国学蒙读》校本教材应运而生了。教材中,我负责了古诗文部分的编写。《答人》中呈现的一种超脱,诗人追寻的自由无羁、闲淡无忧,唤起了我对生活的一种满足,学会了享受内心世界里无拘无束的恬雅之境。《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范成大带给我的田园生活长卷,让我品味到的是一种现代人所向往的精神佳肴。“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仿佛回到了孩童对代,再次捕捉到了那份童真童趣;“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大自然公平地把其恩泽洒落人间,这让我也明白了活着不应该有抱怨,而更多地要常怀感恩之心。在这样纯美的诗篇下还隐藏着诗人那么一段几经“被杀”的遭遇,诗人却不被挫折所屈服,仍把守着善良和恬淡,这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超脱至善!诗经《木瓜》让我读出了人与人交往的真谛:情感的建立不是物质的等同,更是一种情谊的交流,一种“饮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怀。岳飞的《满江红》回荡着经久不灭的浩然正气,如灵芝仙丹滋养了我的一片赤诚……

我时常让自己的心灵长河流淌诗意,内心不再孤独,不再忧虑;远离世俗的喧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便更加陶醉。走进经典,我的生活如画!

四、经典伴随,起航

自从有了经典文化的传诵,美的学校的老师们一边加强自身学习,一边努力探索恰当、合理、科学的经典文化教学新方法;自从有了经典文化的浸润,美的学校的老师们变得热爱传统文化,乐于传授经典,还开创了可读、可吟、可演、可玩、可画的课堂模式,唤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改变了家长们对经典教育的认知;自从有了经典文化的教学,我们的教育理想插上了翅膀,向着更高的目标飞翔。去年9月,我们通过五年的实践编写而成的校本教材《国学蒙读》正式更名为《中华国学课本》,已被中华书局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这一套教材承载了我们传承经典的教育梦想,如今它终于走出了我们的校园,一步步迈向全国。当汗水有了回报,努力获得了肯定,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做好经典文化传承的决心与信心。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范文第4篇

文化传承的责任。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以天下兴亡的大事,呼唤平民百姓的责任心。他说的责任是指文化传承的责任。他认为,天下不同于国家,亡天下与亡国不同,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是政治家的责任;亡天下是指仁义充塞、德风败坏,是每个平民百姓都有的文化责任。他认为,道德风气浸染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影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道德精神败坏其实是文化根基的败坏,“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所以“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那么,文化根基何以兴盛或者衰亡?在很大程度上,这依赖于文化传承的生命力,人们传承自己文化的责任心。我们讨论的儿童读经中的“经”,是指中国文化经典,它负载着中国文化根基,也负载着中国道德精神。儿童读经,是从娃娃开始的文化传承,也是从摇篮里开始的道德教育,教育者肩负着传承文化和启蒙道德的责任。

有学者考察世界四大古国的文字演变,发现它们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传承。现在其中三个国家的古文字都消亡了,唯有中国的汉字传承到现今,依然洋溢着笔墨芬芳,显示着它坚忍的文化传承生命力。那么,汉字记录的华夏五千年文化,文化凝成的中国文化经典,该如何传承下去?在多元文化冲突的现时代,我们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儿童们天真无邪,教育者有责任为他们找到合适的路径,铺垫他们的文化根基。教儿童读经一直拷问着教育者的责任良心:如何在读经中,“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中国儿童们的中国心?

有教育者倡导儿童“亲近母语”,这份责任良心让人感慨,但是也让人滋生出一缕凄楚:中国儿童为什么会疏远母亲的话语?是谁蒙昧了孩子们的童心,诱导他们厌弃自己的母亲?事实上,当代中国的青少年不能写规范的汉字,不能用规范的汉语写文章,读不懂中国文化经典的越来越多了,教育者该负什么责任?有西方哲人说过,两代人不读民族的书就可以毁灭这个民族。那么,我们有多少年轻人读过多少民族的书?时下有些年轻人写文章,以引用外语文献为时尚,究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自欺欺人?我们不能不怀疑,他们中或许有人还没读过自家之“玉”,不能正确引用中文文献吧?我们逼迫儿童学习许多东西,唯独置他们的中国文化根基浅薄于不顾,这是否是真正的蒙昧?教儿童读经,哪怕他们一时还不能深懂,但毕竟是本根本土的血脉传承。

引导践行的责任。儿童读经不能深懂,但依然可以悟得一些道理,依照道理学着做人做事,教育者应该负起引导践行的责任。经典不只是束之高阁的典籍,它是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参天大树,读经的要义是读出它的内在精神,它的鲜活生命力,学可以致用,学可以践行。我们引导儿童读经,不是要他们“半部论语治天下”,更不是要他们“一举成名天下知”,而是修身、养性、知书、达理的启蒙,礼、义、廉、耻、孝、悌、诚信的启蒙,让他们知道做个中国人的起码的道理。有些乡里的前辈长者,只读过几年乡塾,但能写规范的毛笔字,能有儒雅的谈吐,懂得“里仁为美”的人际伦理,这不能不让人敬佩。所以儿童读经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引导他们践行于当下的生活。

务实质不能务形式。教儿童读经,形式上可浅可深,但实质必须清楚。就经典本身来说,经典读起来音韵抑扬,阅读起来可能艰涩难懂,这是形式;但经典中蕴涵的道理,教育者必须弄清楚,这是实质,否则就会教儿童死读书。就读经活动来说,是模仿古人读经形式,讲究古代礼仪,还是采用适合当代儿童生活的形式,讲究当下的礼仪,这是形式;陶冶儿童的中国文化人格,培养他们中国人的德性素质,这是实质。这其中的道理,类似于孔子用“绘事后素”解释仁义与礼仪。他说衣服上那些漂亮的花饰(绘)是因为有洁白的底色(素),讲礼仪是因为有仁义。如今有些读经活动,把这种关系颠倒了,不问是否养育了儿童的仁义之心,只是让儿童穿古代衣服行古代礼仪,这必然异化读经的实质,甚至会产生演绎封建文化的负面影响。

务德行不能务教条。教儿童读经,不能只读教条,要重视道德践行。有种误导是为读经而读经,把读经做成了精英教育的新特长,桎梏儿童天性的新枷锁,人们简单地训练儿童口若悬河地背诵读不懂的经典,让儿童们在人前炫耀他们的记忆力,这实在是在鞭笞教育者的平庸!这里有个责任指标:经典中的浩然之气与读经儿童的日常德行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就是庸俗的教条。还有种误导是教儿童“做秀”,如读《弟子规》学敬师,读《孝经》学感恩父母,这原本不错,但让儿童模仿古人行拜师礼就太迂腐,泊来洋人的母亲节、父亲节,教给儿童写几句空话感恩父母,则与中国人的孝道太不沾边。更有甚者,让儿童回家为母亲洗一次脚,为父亲擦一次车,把照片贴在橱窗里,写上“弘扬传统美德”,这是美德吗?教育者难道不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道理吗?

选择合适经典的责任。有一种办法是把零散的经典填充在现代课程框架里,在学科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加儿童读经的内容。这样选择的随意性较大,教学没有一定的规矩,儿童们只能浮光掠影地接触经典。还有一种办法是依照古代学子读经的顺序,列出一系列经典,从中精选篇章,组合成基础性的经典精华,单独设置一门读经课程。这样的办法不随意,也有规矩,但值得疑问的是,当代儿童读得了这种跨跃式精选的经典吗?我们是否考证过古代儿童循序渐进读经的艰难?这种艰难是否正是19、20世纪之交,我们批判读经、废除以读经为内容的考试制度的一个依据?是否也是当下人们质疑儿童读经的一个依据?

不凌节而施的选择。儿童读经很艰难,古人因此发现了循序渐进的路径,用经典的序和儿童心理成长的序,制约“不凌节而施”的教。但古今文化环境不同,人们对教育和教学的理解不同,儿童肩负的学习责任也不同,所以当代儿童读经,有个同必不同、不同未必不同的道理,套用古代儿童读经的“序”很可能造成“凌节而施”。譬如,某小学根据古代“蒙学、小学、大学”的序,确立低年段(1、2年级)为蒙学阶段,学习《三字经》《千字文》;中年段(3、4年级)为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声律启蒙;高年段(5、6年级)为大学阶段,学习《论语》《大学》经典古文欣赏等。这看上去秩序井然,但是把它放到必须统一实施国家课程、还得应对考试竞争的大环境里,就让人担忧了,低年段是否真能读得懂?高年段是否真能辨得清?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选择。经典历尽沧桑,儿童读经应当进行去粗取精的选择,但选择还必须尊重历史,去伪存真,不能弄成故事新编。有些牵强附会的现代解读,我们挡不住它们媚俗成人,但要拒绝它们误导儿童。所以,选择经典宜浅显不宜艰深,当代儿童能读点儿启蒙经典已属不易。依照古代读经的“序”来选的话,小学生读读“蒙学”经典就可以了,“大学”经典留给大学生研究生们读比较合适。如果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序”来选,也可以让小学生读些古诗词、经典美文。同时,选择经典宜启蒙不宜精专,能让儿童对古典语文有接触,对传统道德有体悟,对读经有直接兴趣,我们就已经功德无量了。试图让当代儿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迂腐的浪漫主义想法;如果以培养“国学大师”招摇儿童读经,这不仅有悖于我们的教育目的,也不利于真正的未来“国学大师”的健康成长。

选择合适方法的责任。教儿童读经,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中国文化经典中就有许多精华方法,取之于经典用之于读经,不失为一种优化选择。但值得解释的是,这里同样存在着古今文化的差异性,应用经典中的方法,不可以僵化只能活化,教育者的责任,是要领悟它的方法论思想、它的精神、它的教学之道。譬如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朱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读书法,《学记》“教学相长”的学与教的关系论等,如果能悟得其中的教学之道,它们就不仅是源远流长,而且是长流长新的大智慧的方法。

批判继承传统方法。教儿童读经,如果只是呆读死记硬背,让儿童先囫囵吞下去再慢慢消化,这在古代也是不足取的读书法,所以这从总体上说是不合适的。可能正是这种不合适的方法,招致了读经蒙昧而非启蒙之论,读经扼杀童真童趣童心之说,论说得虽然有些杯弓蛇影的意味,但就方法而言,这多少是有些道理的。但值得解释的是,稍有些教育常识的人就该知道,不理解的背诵在儿童生活中一直是存在的,只凭借着经典文字的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儿童们也可能会喜欢读它背诵它。所以,我们只要不把读经弄成儿童的负担,弄得像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上千位那样无聊,让他们适当地背诵些经典文字并无大碍。中国儿童背诵他们的母语经典,这至少比让他们背诵外语经典合情合理吧?小狮子模仿老狮子的吼叫固然嫌早,但比起让他们模仿豹子叫来说,这毕竟还应该算是母语启蒙。

慎重借鉴现代方法。教儿童读经,当然可以选择现代方法,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契合,应该慎重选择,不能滥用。有人主张儿童读经不能跪着读,不能盲目崇拜,但是还应该补充一句,儿童读经必须敬着读,不可不敬。教儿童读经要有历史唯物的基本立场,要尊重经典本来的生命状态,尊重历史文化事实,尊敬先贤的道德智慧,否则在启蒙意义上就是失败的。而我们主张慎重借鉴现代方法,是因为如探究法、发现法、创造性学习等,不适合用来教儿童读经,如果把儿童读经弄成大批判,就违背读经的原意了。所以教儿童读经典,宁可选择读不懂慢慢体悟,也不能倡导存疑思维,泛滥褒贬,鼓励创新,这可能是个误区,这种读经的方法,比较适合在读高中或大学或研究生以后采用。

教儿童读经,能唤起儿童的兴趣和热爱,是最理想的事。这不是指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而是以儿童体验为依据的教学思想。激活儿童积极的心理倾向,让读经与他们的直接兴趣与热爱相伴,让读经与他们的求真向善悟美的精神相融,这应该就是教儿童读经的启发式。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儿童读经应该呵护童心童趣,适合儿童的可接受性,可接受性是读经受益的前提。选择教儿童读经的方法,应该考虑它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应该有青少年读经、成年人读经的未来愿景。

率先垂范的责任。教育者的存在就是教育,它比教育者的言说、奖惩有更深刻的影响力。师范是教育活动的责任、教育道德的良心、道德教育的法则。教育者是儿童身边的镜子,教育的责任、良心、法则,就在这镜子与儿童之间,拷问、鞭策、激励着教育者。如果说,在儿童读经中,真有一种唯一有效的途经和方法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只能是教育者的率先垂范、以身立教。遗憾的是在如今的教育中,这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许多教育者经常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不识庐山真面目。事实上,成人不读经只是想着法儿地琢磨儿童读经,的确有些自嘲意味,那些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唠叨读经的人,竟然听不到孩子们心里的疑问:你们为什么不读经?

这是一份悬念的责任。教育者们有多少知道《五经》《四书》,能够说起《三字经》或《千字文》像说十以内的加减法一样轻松,这让人生出一份悬念。如果不论那些高校里专门从事中国史学、哲学、文献学、古典文学的学者,不论那些资深教授,还有多少人研读过《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儿童读经,的确有个“师在何方”的问题。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正在“百家讲坛”讲《三字经》,敢问时下人文社会学科的博士硕士们,有多少人能教小学生读《三字经》?他们中有多少人读过《五经》《四书》?小学里的语文教师,《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小学生的家长们,有多少人扪心自问无自责之忧?近年来,“从娃娃抓起”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也让中国儿童们瘦弱的肩膀,担起了成人们太多的欲望,成人该负些什么责任?如果说体育运动金牌、音乐舞蹈大奖,成人们有借口不能以身作则,那么认真看书学习,成人们也不能躬亲吗?教育者率先垂范,是否是一份有悬念的责任?

相关期刊更多

社会福利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钱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银行

西北园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