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1篇

启示。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启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精彩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序幕”。好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彩的导入,为学生创设情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课堂导入的重

要性。

营造课堂氛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能找准学生的最爱、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可以得到“净水投石”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兴趣导入,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播放歌曲,渲染气氛

历史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但它不是干瘪枯燥的文字,它是有血有肉充满活力的,为了体现历史的真实性、生动性,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自然把学生带入事件发生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我播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歌曲将学生带入抗美援朝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中,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观看图片,形象导入

历史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历史课堂中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图片进行导入,就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我在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就采用了图片导入法导入新课,出示《德国妇女清理废墟》《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和漫画《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实力变化》请学生仔细观察,前两幅图片和漫画内容形成巨大反差,学生自然想知道其中原因,自然便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导入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又符合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

三、生动讲述,故事导入

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精力比较分散。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故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能恰当讲述故事便能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到课堂情境中。讲述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我课前搜集了林肯的生平事迹,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课文学习,而且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学生由此对林肯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学起来知识来更加兴致勃勃。

四、设置悬念,问题导入

正所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课堂教学教师如能精心构思,巧设问题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将学生带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以便学习新知。教学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它席卷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么这场大世界战因何而起?交战双方到底是谁?大战的结果怎样?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呢?利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学生心里充满了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尽快知道究竟,从而形成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

课程导入方法很多,重在精益求精。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效课堂令人心驰神往,每一节课都精心设计导入便可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在瞬间就呈现出生命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真正体会到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能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坚持做一名“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不断进步,赢得

成功。

参考文献:

[1]逯彩霞.初中历史作业创新设计新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5).

[2]刘思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2.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2篇

一、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历史学科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力争做到统筹规划,适时调整。

1、统筹规划,灵活调整。历史学科在初三年级要完成两本书的新课学习。按照既往经验是上学期赶新课,下学期专门复习。但去年受制于国家教材修订的政策影响,定版的下册教材迟迟未能面世,而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又是五花八门,难以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备课组经过集体协商后,一致决定九年级上学期,赶在11月中旬先完成上册书新课学习任务。剩余时间,即着手复习中国古代史内容。待到来年新学期开始,新教材正式下发后,再结合我省当年《中考说明》的要求,对九年级下册内容再展开学习。此时新课学习与复习提高一遍过。《中考说明》中不做要求的内容,学生自学,《中考说明》中的次要内容、简单学习,《中考说明》中的重点内容,注意拓展广度,加强深度,重点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为毕业复习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及早动手,抢占先机。我们在九年级上学期新课学习时,为学生选择配套习题时,就直接选择符合中考要求,难度较深,能力要求较高的中考试题。力争做到一步到位。

二、精讲精练,提高实效。“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历史学科力争在复习中将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内容上,精讲精练。

1、研究考题,区分考点。整个初三复习中,历史学科可能是复习任务最艰巨的学科,面对6本书,200多个大小考点,但每周只有四节课,而且随着后期各项考试的展开,课时又减少不少。在讲课过程中,重点讲分值高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常规讲分值小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简略讲选考考点。这样既保证了复习的广度深度,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讲解时主要抓阶段特征,进行纵横对比,中外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相互勾连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能提纲挈领的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精选作业,限时完成。整个初三学年,我们历史学科只选择了《试题研究》一本复习资料,但力求把它用好用实。在每次布置课后作业时,并非全面撒网,而是根据当日所学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目,学生回家后限时独立完成。

3、习题讲评,注重方法。习题讲解时,将选择题分成不同类型,反复讲解各种类型选择题的具体解法。讲解非选择题时,要求学生先判断该题所考知识点以及具体的考察方式,再针对具体的考察方式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甚至将这些方法总结成顺口溜,如“原因找前影响后,政经思文相结合,影响注意点线面”等等。注重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4、重视卷面,树立典范。历史学科是书写量较大的文科学科之一,学生的卷面呈现对阅卷人的赋分评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前几次模考试卷讲评时,老师都要向学生展示一张自己手工书写的答题卡,做到字迹工整,层次分明,序号排列,分点结合;后期电脑阅卷后,我们都会精心挑选得分较高、答题规范的学生答题卡,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答题的习惯,提高得分率,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组内协作,齐心合力。“民齐者强”。在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组内几位老师齐心合力,相互协作。

1、合作命题,精益求精。每次月考命题时,一位老师主命,其他老师负责审题,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争力求命题的质量达到中考的要求,提高考试的效率。

2、题型讲解,各展所长。初三复习,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说是放两头抓中间。前面的好学生,不需要教师太过费心,他们会主动跟着老师认真学习。而后面的一些学困生因基础太差,欠账太多,跟不上,老师费力再多也成效不大。真正需要教师费力用心的则是那些有一定潜能的中等生。历史学科由于受限于课时较少、内容较多的客观条件,无法独立开展抓中等学生的专门教学活动。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统一的补差课时,开展提升中等生解题能力的专题教学。我们在补差教学中,以往年中考真题为素材,精心编制练习资料,并且在习题讲评时,打破常规,一改往年每位老师选择一个题型,并将该题型下的所有题目全部讲完的做法。而是积极创新,要求三位老师每种题型都要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评,这样虽然加重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但能让不同老师的学生能够从其他教师那里学到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书写程序,实现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个人风范。学生反馈,反响不错,效果良好。

3、评卷收获,及时共享。在试卷评卷过程中,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及特殊性问题,不同题组的老师之间相互沟通,及时通报。以便其他两位老师能够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注意此类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改正提高。

四、搜集信息,扑捉热点。方向决定对错,方法决定成败。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不仅要埋头拉车,时时还需要注意抬头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广集信息,认真鉴别。通过参加交流群,以及同学群,中考阅卷群的微信交流,及时获取各方面有关中考历史改革的信息,并对复习计划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当然有时有些信息也是真伪难辨,令人无所适从。我们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甄别。此后一些学校立即着手让学生把相关笔记,往课本上誊写,但这样做必然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这个措施在中考进场检查时难以操作,可行性不大。

2、关注现实,紧扣热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的考察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复习中高度重视周年大事,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将考点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重点强化。

3、考点预测,最后一搏。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3篇

随着冬天的到来,这一年也即将过去,大家除了关心2022年节假日的安排,也关心着2022年放寒假的时间安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河南2022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河南2022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一年级到九年级于1月22日、高中于1月26日进入寒假,都于2月20日准备开学。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注意事项1、饮水机的热水键要注意

冬天的话热水用得比较多,但热水的温度很高,如果孩子自己去倒水的话很容易被烫伤的,所以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热水会烫手。

2、打火机/火柴不要放在孩子可接触到的地方

有关火源的问题也要着重注意,比如打火机和火柴,这个是比较细小的东西,相对于其他大的物件来说,小物件比较容易被家长忽略,放在抽屉等地方,很容易被孩子找到。

3、热水器要记得关

热水器同样是有热水出现的,如果你的热水器没有关,那么24小时都是有热水的,孩子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放水,不小心就会被烫伤。所以热水器不用就立即关掉,不但安全还省电。

假期学习计划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寒假已经开始,也是时候制定一个寒假目标了。为了防止之前大多数假期中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情况再次发生,特制定此假期目标。

语文:在语文上,我要付出更多努力,以弥补自身原有的缺陷和不足。每天练半张字,争取在一个假期内是自己的字体得到较大的改善,改正写字的不良习惯,把因为作文而失的不应失的分争回来,每天坚持随笔上传,预习下册课本。

数学:预习下册内容,争取做到对知识点熟练掌握,在开学前做到自学完整本书。同时对上册内容重点与薄弱点进行复习。

英语:除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也要制订一些额外目标。把下册单词记完之后,再把接下来的单词记几个单元,多多益善,同时加强阅读多阅读英文书籍,多积累词汇,让英语积累本发挥起自己的作用,学唱几首英文歌曲。对上册内容要进行总结

政治:多看《新闻联擂》,了解国家大事;提前预习,通读课本了解课本主要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学习。

历史:对历史来说,任务主要是复习,因为历史可以看作我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科目,在假期中,我要进行复习,背记知识点;多做题以此来锻练自己的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力。

地理: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开始对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的所有内容进行复习,争取不落下一个知识点,备战中考。

生物:有选择性的完成作业,对自己薄弱点进行回顾,同时对四册内容进行复习。

信息技术:利用软件多做题,确保操作题与打字题不失分。将题库中的选择题与判断题熟记于心。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设计历史复习提纲使用

包头市将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以来,引起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重视。对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值小、内容多、复习时间紧的特点,做好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我就教学中的摸索,针对复习提纲在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谈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通过对这几年中考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历史考试绝非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是分层次进行三个维度的考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中考备考中做大量的工作。

在实践摸索中我认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有效的使用复习提纲,对提高中考历史的复习效率非常有效。因为时间有限,用提纲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把握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这种复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上听课有依托,课下复习有笔记,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听课和复习,可以说一举多得。但是要设计好提纲、使用好提纲也绝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下面我就提纲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作简单的阐述。

一、设计好提纲是前提

1、立足课标,研读考纲

在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历史命题中,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说明为大纲,因此,老师在设计复习提纲前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读考试说明,这样才能在设计复习提纲时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有效地把握好考点,找准方向,才能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运用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复习提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在老师掌握课程标准的情况下,也应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设计复习提纲时先将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点的清单列出,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所考查的知识点了然于胸,增强学生复习的目标性,增强复习效果。

2、立足基础知识是关键

按考试说明中中考历史试题的难中易比例为 2 :5 :3 ,从中可以看出中考试题体现出的基础性原则,所以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基础知识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在设计中考历史复习提纲时要立足基础知识。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的设计中要按照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去设计,尤其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要做细致的分析设计。比如九年级下册“文艺复兴”一节内容我作如下设计:

1)、(理解)了解文艺复兴的史实,认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课本P2-3)

简况

①时间:__

②背景:___扼杀人性

③兴起国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___

④传播: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__所有的国家。

⑤主要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

⑥实质:___

⑦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___,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示:①思想进步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识记)文艺复兴的先驱:__(1265―1321,)意大利,代表作品

《___》被认为是欧洲___的标志。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___)

2)、(识记)知道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课本P4--6)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被称为___ 。代表作是《___》和《___》。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四大悲剧:

《___》、《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清晰准确的把握文艺复新的相关知识点,记忆时也比较直观明了。

3、知识整合要重视

在中考中历史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部分,内容很多很细,为了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盲目性,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提纲时重视对知识的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能清晰明了的掌握基础知识。

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采用单元线索的方法,即以单元知识为框架进行整合,在复习提纲的前面列出本单元的线索,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和动荡》列出如下的框架:

生产力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近代社会确立

工业革命 对外扩张民族解放运动 近代社会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国际工人运动 的动荡

然后在单元知识框架下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具体的整合,可以从时间、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

当然在设计单元知识框架时,还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一定的扩展,或横向的,或纵向的。在提纲中通过对知识纵横对比的设计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以填空形式设计提纲

在设计提纲时有一个误区,就是老师把提纲完全设计好拿给学生使用,如果这样容易抹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调动复习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采用填空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脑、耳、嘴、手,从看、想、听、说、写几方面强化对提纲的把握,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5、精练习题别放松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通过练才能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提纲篇幅的限制,我认为应该在复习提纲的最后面针对相关知识点有选择的设计练习题,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才能做到高效减负。通过设计习题既可以对前面提纲中的基础知识点做巩固练习,也可以做相关的拓展分析或总结,或者在提纲的最后面介绍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二、提纲在课堂运用

复习提纲设计好之后关键在于课堂上的运用,只有应用到课堂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老师在讲解提纲时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完全照着提纲宣读,因为照本宣科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效果,也不能对提纲知识点做过多的分析讲解,因为分析过多对初中学生来说,会增加学习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复习提纲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即为学生“授之以渔”。

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和谐、有亲和力的氛围,学生在轻松不压抑的氛围下才会敢说、敢问、敢讨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复习提纲的效用,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评价。

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我也是初步开始尝试使用提纲复习法,对提纲的设计和使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以上的阐述只是个人的一点粗略见解,而且还存在许多瑕疵,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这一方法。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包头市中考说明(历史学科)》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题式教学;微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4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17

一、课题式教学的内涵

课题式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课题式教学的特征是借助于一系列的课题项目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学习、研究、讨论和设计,将教、学、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二、课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课题式教学是研究式教学的一种,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不断探索、大力提倡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中等教育中探索运用得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等教育更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中等学校学习普遍面临升学压力,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也侧重理论的教学更甚于实践,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动手体验生活的机会较少。

(2)中等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践者,虽然新课程改革呼唤更多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但教师每天要应对各种考核压力,教学任务繁重,创新意识淡薄,缺乏自我觉察的能力,不注重自我的发展。

(3) 课题式教学实践周期长见效慢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人才学上的“蓄电池理论”告诉我们,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可持续地释放能量。那种一次性“充电”即可受用终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因此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的人,这不应仅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应是中等教育努力践行的育人理念。

课题式教学尽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核心理念,但教学实践周期长且见效慢,难以适应中等学校紧凑的教学进度和追求升学率的教学目标。

三、课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困惑

学生在九年级才开始学习化学,学习周期短不说,一年之后还要面临升学考试。借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得不面临两难的抉择。

1. 传统的课题式教学模式与现实教学的冲突

传统的课题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包括确立课题、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总结五个环节。实践证明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搜集资料也往往受家长不允许上网的限制而不能实现。

2. 自我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其将来投身社会实践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也在此。学习不再只为应付一时的升学考试,更是学生觉察自我,反思自我,最终发展成为自我主动学习的过程。

四、 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践课题式教学

由于上述的两难抉择,笔者尝试探索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课题式教学的新模式――基于微课设计与制作的课题式教学。

微课,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一个知识点或围绕一个主题或为解决一个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而开展的,主要以视频为呈现形式的教学活动,时间多为3~5分钟,短小精悍,主题性强烈,可循环播放。

1. 基于课堂知识点延伸的课题式学习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沪教版《化学》上、下册都有配套的视频学习库,教师在课堂教学外挑选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定期在QQ平台或微信公众账号上,供学生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随堂提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基于物质性质辨析的课题式学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中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鉴于这两种盐的生活化色彩较浓,在习题中出现的几率较高。教师将这两种盐的性质实验探究化为课题式教学的形式制作成微课,既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图1)。并针对学生的微课学习笔者设计了配套练习。

3. 基于学科观念养成的课题式学习

初中化学课程对知识点的挖掘度不深,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片面化的现象屡屡发生。譬如学生通过认识大气污染物和酸雨才了解了二氧化硫,学生在教师课堂演示实验中发现二氧化硫气味难闻,有毒,于是二氧化硫的负面性逐渐作为一种模式被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地看待物质及其性质。为了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学科观念,笔者利用Prezi设计并制作了微课《二氧化硫的自白书》。

为使学生的学习延伸拓展到更多的物质,笔者设计了课题反馈《我来品评物质》。

开放性的课题反馈设计旨在提升学生对物质的认识,防止绝对化和片面化。客观地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的重要途径。

4. 基于关注现实生活的课题式学习

化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现实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若能运用于实践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保护好学生可贵的求知欲望,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选取与教材知识有关的现实生活题材,如选取合适的新闻素材引出课题。譬如笔者在向学生讲解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时选取了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设计并制作成微课。

微课学习之后,学生通过完成下列习题进一步认识灭火弹的灭火原理。

试一试:2006年3月底,邻近昆明市郊的安宁突发森林大火,在灭火中消防官兵们使用了各种灭火措施,其中在山高坡陡的火场使用了灭火弹。灭火弹是一种无雷管、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以超导材料引燃,使用时,揭开上端封皮,使超导热感应材料外露,用力投入火场,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灭火剂的有效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受热即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有碳酸钠和水生成。

(4)消防队员在灭火中常被烤得难以忍受,需要不断往身上浇水。“浇水能降温”的道理是 。

5. 基于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的课题式学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有些实验被安排在拓展视野和练习与实践中,如“自制酸碱指示剂”和“自制叶脉书签”。教师通过开展学生兴趣实验微视频大赛活动搜集微课素材,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课题的设计、申报、动手操作、拍摄和展示交流过程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至课外,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6. 基于试题评讲的课题式学习

很多学生在初三总复习阶段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复习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师要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成效,可以为学生私人定制专属于不同程度学生的复习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iebook软件设计并制作一本《×××的难题册》,教师在综合考虑知识点难度分布的基础上,将平时收集的学生错题整理成错题集,以每日一题的形式制作成微课在微信公共平台或QQ群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和需求选取合适的复习课题进行再学习。

实践证明课题式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借助微课形式开展初中化学课题式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度,为学生度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乔虹、陈丫丫.代数研究中课题式教学探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128-129

[2] 杭艳.课题式教学在高职精细化工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2012,(7):27-28

[3] 苏青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题式教学的探索[J]. 教育论坛,2009,(2):107-108

[4] 胡振林等.课题式教学在基因工程药物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29-31

[5] 姜明.关于课题式教学的探讨,交通高教研究[J]. 2004,(4):69-70

[6] 陈广余.微课,让化学教学更具个性化[J]. 化学教学,2014,(5):25-28

[7] 张鸿雁.微课在初中化学创新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7):31

[8] 严晓玲.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2015,(9):43

[9] 李学文.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4,(4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