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89页《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与实践”的第1-6题。
教材学情分析:
《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教材上分为两个部分,“整理与反思”部分主要复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让学生通过举例和写出字母表达式的活动自主整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教材虽然没有呈现有关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具体内容,一是为了给学生的自主交流和整理留下空间,二是考虑到上述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应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认识、加深理解。“练习与实践”部分的1-3题主要练习四则混合运算,4-5题是需要用整数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练习与实践”第1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巩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并促使学生形成必要的技能;“练习与实践”第2题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有利于学生巩固对相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理解;“练习与实践”第3题,教材没有明确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每个式题的自身特点,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水平;“练习与实践”第4、5题都是需要用整数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方法,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有关运算律的内容,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
⑵进一步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形成,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明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有关运算律的内容,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练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⑵自主练习。
教师谈话:用5-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89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与实践”1-5题。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整理运算律。
同桌检查填表情况,反馈“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情况;再举例,特别是乘法分配率,矫正交流举例的经验。
⑵整理运算顺序。
呈现“练习与实践”第1题,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让学生说说四则运算顺序,并归纳整理,整理的方法是根据有括号和没有括号分成两大类。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分两小类,一小类是有两级运算的,先乘除,后加减;另一小类是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⑶整理简便计算。
呈现“练习与实践”第1题,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让学生说说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律或性质,引导学生减法和除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学习观察算式的方法:根据算式联想运算律或性质;掌握运用运算律或性质的方法,养成检查、验证的良好学习习惯。
⑷灵活进行计算。
教师谈话:四则混合运算中,有些题目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但题目本身不会告诉你,需要你去观察寻找出能简便计算的题目。请同学们在第1、3题中找出可以简便计算的题目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预设:260-49-156;(5.9+1.65)÷2.5;0.4×(12×2.5);
1/4×4÷1/4×4;8/13÷7+1/7×5/13;
⑸解决实际问题。
交流“练习与实践”第4题的答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交流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列式情况,讨论怎样完成计算?
预设:计算情况可能会利用除法的性质展开,还会运用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交流“练习与实践”第5题的答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理解题目意思的情况,检查解答过程是否合理;交流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列式情况,讨论怎样完成计算?
预设:学生会交流到乘法分配律,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率的意义,体验计算是否一定可以简便计算?
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89页《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与实践”的第6-10题。
教材学情分析:
《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根据教材上内容的安排了三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是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还包括了练习用计算器探索运算规律。
“练习与实践”第6练习用计算器探索运算规律。通过探索规律的活动,既先让学生体会一些有趣的运算规律,感受有关运算在运算中的作用,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计算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应用运算规律,不断提高运算能力;“练习与实践”第7题是让学生根据“应到人数”和“缺勤人数”计算相应的出勤率,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练习与实践”第8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目的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练习与实践”第9题让学生用百分数的知识分别解决求和与求差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探索规律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一些有趣的运算规律,感受有关运算在运算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练习计算的兴趣,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应用运算规律,不断提高运算能力
⑵进一步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形成,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形成,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练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
⑵自主练习。
教师谈话:用5-8分钟的时间完成“练习与实践”6-10题。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复习“求百分之几”。
呈现“练习与实践”第7题,交流答案,矫正答案;观察:哪一格可以直接填出?预设:六年级100%和五年级的98%。思考:整理计算五年级出勤率的思考方法和书写形式。板书:(100-2)÷100=98÷100=98%,1-2÷100=1-2%=98%;说说98%和2%的意义;理解数量关系,形成解答方法:出勤人数÷应到人数=出勤率,100%-缺勤率=出勤率;比较计算方法是否简便。
呈现“练习与实践”第8题,交流答案,矫正答案;理解“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增加了百分之几”的意义,由意义推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差÷单位“1”的量=多(少)百分之几。理解“比八月份呢”的意思,用“补充法”理解。
⑵复习“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呈现“练习与实践”第8题,交流答案,矫正答案;交流得到答案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形成解答方法:先用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用乘法解决,再求和或求差;列综合算式解答,呈现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引起计算的变化。
⑶比较“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异同。
呈现“练习与实践”第10题,交流答案,矫正答案;交流三道题目的异同,体会思考方法的不同和计算方法的不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⑷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四则混合运算(二)》-单元测试2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5和3相加的和,再乘6,算式是(
)
A.5+3×6
B.(5+3)×6
C.3+5×6
2.(本题5分)在下面算式中,与算式240÷6÷4的计算结果相同的是(
)
A.240÷(6×4)
B.240÷6×4
C.240×6÷4
3.(本题5分)480加上67,再减去67,结果(
)
A.大于480
B.小于480
C.等于480
4.(本题5分)下面(
)一道题,最后一步算乘法.
A.45÷5+10×3
B.45÷(5+10)×3
C.45÷[(5+10)×3]
5.(本题5分)14-14÷2的结果是(
)
A.0
B.7
C.14
D.20
6.(本题5分)70×5÷70×5=(
)
A.1
B.0
C.25
7.(本题5分)计算54÷(3+6)时,应先算(
)
A.54÷6
B.3+6
C.54÷3
8.(本题5分)30×(70-50÷5)的运算结果是(
)
A.120
B.2000
C.1800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在计算(2000-36×47)÷44时,要先算____法,再算____法,最后算____法.
10.(本题5分)39的6倍是 ___ ,35的5倍减20得 ___ .
11.(本题5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都要按从____的顺序计算.
12.(本题5分)在计算(200-36×47)÷44时,先算____,再算____,最后算____.
13.(本题5分)325-147+153=325-(147+153)____(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甲数为38910,比乙数多6900,甲数和乙数一共是多少?
15.(本题7分)列式计算:20乘18再乘5的积是多少?
16.(本题7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36×17÷51
(2)48×125
(3)84×184-84×84
(4)10000-(59+62)×21.
17.(本题7分)脱式计算
344-44×6
56×(62-37)
365÷5+48.
18.(本题7分)列式计算.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1
转眼的时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
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担任跨年级初二和初三的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
生的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接手这两个班的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
三、考勤纪律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本科和积极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
总之,在这一年我担任的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成绩,为学校争光!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2
在学校领导的热心关怀下,在全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本期顺利地完成了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总结经验,特将本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工作坚持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为宗旨。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达成教学目标
本期完成了对称、平移和旋转,小数乘法,统计与可能性,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土地面积,分数的再认识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使学生知道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会了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
3、能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事件发生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4、使学生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在计算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5、认识测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
6、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进行互化。认识通分,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进行异分母分数的通分、大小的比较。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7、使学生经历了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会了用这些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8、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本期坚持了教学“五认真”
1、认真钻研了教材、新课标,研究了班集体情况
开学之初,认真地学习、研读了教学新课标、教材,仔细研究了新课标的知识技能的要求用语及目的要求和重难点,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的编排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思想善,家庭情况及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情况。
2、认真撰写了课时教案
针对了解的情况内容情况,本期教案作了各章节的分析,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写上了课后反思,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
3、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
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
4、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
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习题,对学生的作业,我作了认真的批阅。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评语,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5、认真作了学生的单元测验
本期教学工作,做到了教学一个阶段,就立即捕捉信息反馈,对学生学习知识情况进行了单元测验,测验中,对学生进行了认真对待考试的思想教育。
四、本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本期,针对学生间时的思想波动,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如: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了解时代特征的教育、使全班同学均能正常发展。
五、本学期做得不足之处
1、课改的实践力度不够。
2、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
3、与学生家长的联络不够,缺乏教学合力。
总之,本期的工作有得有失,也就有长进,我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3
初三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完全结束了,作为初三数学教师的我回想起教学工作中的努力自然是令人感慨的,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目送着这届初三学生的毕业都是令人难忘的,但随着这学期工作的结束也要做好相应的总结才行,无论是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还是往后的职业规划都要有所准备,通过经验的积累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往往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初三下学期知识难点的传授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初三下学期的知识难点有很多自然要予以重视才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我在学期初便针对教学工作的展开做好了规划,无论是备课期间的努力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着想,而且对于各类题型的讲解也是为了防止学生在考试期间尽量少出错,而且我对全校性展开的模拟考试也很重视从而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话也能够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着重回顾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除了新知识的传授以外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也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并经常和班主任讨论这方面的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从而让学生的成绩获得全面性的提升,即便是些许的提升也能够帮助班上的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只不过也有部分数学成绩差的偏科学生需要着重进行辅导,所以我也很重视后进生转化的工作并通过自身的教学使得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有所改善,尤其是和他们的家长进行联系以后能够在教学工作方面得到积极的配合。
关键词:教学目标;整体性与全面性;共同性与差异性;显性与隐性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大的弹性,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需要适当展开或补充,如何取舍增补,都需要教师去深入探讨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提出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
二、注意教学目标制订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注重结论与过程的有机融合,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情感体验、道德生活的整体关怀。
如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五册“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参拟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可见,这样的目标设定主要是放在学生能计算,一堂课下来,要求学生达成的目标无非是会做一些这类的计算题。这样进行设定是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的,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我们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通过比较、讨论,感悟出竖式计算的优越性,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注意教学目标制订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由于每位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思维水平不同,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共性要求,还要关注学生个性需求,要注意柔性设计,即教学目标的制订要留有适当的余地,弹性化地将目 标落实。
如苏教版义务教材第九册“商的近似值”的教学,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需要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而对于“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一教学目标则不能一刀切,要求人人达到同一尺度。
四、注意教学目标制订的显性与隐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隐性的。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对抽象的目标结果给予明确的界定,引导教学的展开,同时关注学习的过程性与体验性、隐性与潜在性,使之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教者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过程使用了“经历”“体验”等词语。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隐性要求通过这些词语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来。将隐性目标显性化,形成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并且具有可监控性。
五、注意教学目标制订的思维性与思想性
课堂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它的广度,还要注意它的深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具有思维内涵,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思维因素,要使学习材料的功能最大化,富有丰富的内涵,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如苏教版义务教材第九册“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其中有一条就是:通过比较第一、第二小组平均每人包饺子的个数,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统计抽样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并能根据数字特征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应用题。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空间,富有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激起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渗透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触摸数学的本质。
六、注意教学目标制订的现实性与逻辑性
数学教材是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小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进行编排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而每一个地方又具有地域性与差异性,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根据教材的逻辑体系,还要更多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使学习内容更富有问题性与挑战性。
比如在苏教版实验版第九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学生在学习了小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已经没有一点障碍,可以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问题,比较解决的方法和结果,初步渗透运算定律,体会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不同运用,熟练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计算 算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8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性。”计算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当前实现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讲清算理,掌握计算的法则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要使学生理解24×13的计算过程,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训练思维,探究计算的方法
(一)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计算教学虽然以“算”为主,但也要强调算的“思路”。必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说出运算方法。
(二)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如240×300,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可引导学生探究:100×78+2×78=7800+156=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端正态度,培养计算的习惯
1.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3.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四、加强训练,提高计算的能力
(一)突出重点
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打好基础
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也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组织一系列的训练,持之以恒,逐步熟练。教师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
(三)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四)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从教学目标出发,精心设计教案、因材施教,就会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取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