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范文第1篇

日前,在市场宽松政策预期及利率下行的影响下,信托收益有所下滑。然而近期房地信托出现显着回升,主要因素是在售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增多而且普遍伴随着高收益的特征。

根据普益财富最新的的数据显示,虽然8月份市场上发行信托产品的总体数量下滑了近50%,但是房地产信托当月发行17款,占比由上月14.29%的比例提高到了15.60%。此外,房地产信托依然占据着集合信托收益率的榜首,前8个月房地产信托各月收益率均在10%以上。

房地产信托数量的回暖是在今年发行低迷和存量大幅降低的背景下出现的,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持续调控和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风险的不断提示和收紧的情况下,在经过二季度的兑付高峰和部分信托的提前清盘后,房地产信托发行量和存量开始快速下降。如今,迎来反弹,数量开始增加。集合资金房地产信托和单一房地产信托反弹力度明显不同,单一资金房地产信托反弹明显强劲。

目前,机构普遍看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从数据上,上市房地产公司情况确实大幅好转,半年报显示,2012年中期整体主营收入增长28.3%,净利润增加13.2%,且2012年中期销售回笼资金增2.8%。

但是监管部门仍对集合信托把控较严,这使得新发房地产信托项目的质量明显提高。在上半年新增的房地产项目中,融资方多为一线上市地产商或者地方龙头,融资方质量明显好于去年。6月份以来,房地产行业整体无论是债务结构还销售状况均明显好转。

虽然房地产信托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降的情况下有所回升,融资质量明显好转,但由于房地产整体调控目标尚未实现,房地产税呼之欲出,房地产信托发行量回暖的力度可能有限。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房地产信托产品时,应注意考察融资方的社会活动和对项目的考察,警惕部分风险的传递。

普益财富研究中心介绍说,他们总结出了一个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测评体系,投资者可以借鉴使用,从而评判一款信托产品是否值得投资。

这一测评体系,具体来说,是从信托产品的收益水平、融资项目的还款能力、信托产品的风险水平和信托公司的理财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信托产品的收益水平

由于目前固定收益类集合信托产品在设计上以债权模式或者“物权+反购”模式为主,收益一般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故可以用其预期收益率来评判其收益水平。为剔除期限结构对收益率的影响,测评体系用预期EI值(预期收益率/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衡量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能力。

融资项目的还款能

目前的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基本上为项目融资模式,借款人或者项目本身的现金流或者利税前利润(EBIT)已知,测评体系用项目或者借款人的EBIT/信托产品兑付资金需求衡量项目还款能力。

信托产品的风险水平

虽然目前固定收益集合信托有刚性兑付文化,但产品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风险水平较低的产品通常收益较低,风险水平较高的产品通常收益较高,投资者应该规避风险高收益低的产品,以及风险不可控的产品。对信托产品的风控水平从两个方面评价,第一,项目或融资人自身是否有风险,包括政策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第二,信托公式为控制这些风险采取的风控措施或者产品设计是否得当,是否有效。

信托公司的理财能力

信托公司的自身实力不仅代表了信托公司对项目的把控能力,而且涵盖了信托公司开发集合产品的经验、在产品出问题之后信托公司处置资产的能力、信托公司股东对其业务的支持等。所以,一家公司的综合实力如何,从某种层度上可以影响到信托产品的设计、运行、清算。

普益研究员范杰以湖南信托-天房大寺新家园保障房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例,分析了信托产品的投资价值。

按照公开信息,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天房投资流动资产,投入名下天津天房瑞诚置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大寺新家园127地块保障房项目。投资期限为2年,认购参与起点为100万,认购2000万起,年化收益率为10.8%,是同期存款利率的2.88倍,单纯从收益率来看很是可观。

其还款来源为所投项目的销售收入,预计销售收入18.93亿元人民,扣出投资成本后用于还款的资金约为信托本息的1.94倍,范杰认为虽然能覆盖信托本息,但覆盖倍数不高,不过由于增信措施到位,有效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天房集团为信托利益的实现提供差额补足义务,其净资产为92.06亿元,同时天房集团还将所持的天房信诚(净资产11.98亿万元)的100%股权质押给;房瑞诚差额补足义务的实现提供保证担保,其总资产为4.85亿元。另外,湖南信托派专人进驻天房瑞诚:系列措施能有效地控项目的风险,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 风险管控

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对下属成员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问题,经常困扰着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层。企业集团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控制模式,不能生搬硬套成功企业的管控模式,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巨化集团正在推行中的集团管控“1+3+3”模式,主要借鉴了中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经验,以及白万纲等专家有关集团治理与管控的思想,结合企业未来管理变革要求而提出的集团管控模式,即: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及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和强化三大风险控制环节(前、中、后台相互制衡的业务风险控制环节、信息化系统控制环节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环节),实现财务管理的三个统一(会计核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主管人员管理的统一)。

一、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及绩效评价体系

(一)创新预算编制方法,实现财务预算与战略规划的有效衔接

集团公司每年滚动修订战略规划,并把规划头一年的具体措施细化为可操作的年度经营计划,进而数字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因素分析,形成财务预算。预算编制采取由上至下、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组织程序,并由集团公司预算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一起对各经营单位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及财务预算进行对话质询,最终确定各经营单位预算,并签订绩效考评责任书。

(二)加强预算的过程监控,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1.建立预算实时跟踪系统

运用ERP信息系统,实时提取数据加以处理和反映,由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比预算,跟踪重点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日常的实时监控。

2.建立预算定期质询纠偏制度

财务部门每月要有运行月报,分析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实施差异的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每季度召开绩效评价会议,由公司所有高层以及各经营单位领导参加,点评各单位业绩,提醒注意问题,要求改进;半年和全年开全体关键岗位会议进行评价,半年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同时提出要求下半年进行整改的内容,全年作出正式的评价,包括评分、奖励等,出一份绩效评价报告。通过不间断的过程管理和分析评价,促使经营者自觉追求高业绩,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3.严格预算外审批程序

严格审核追加资源预算的申请,重点是资金,预算管理具有严肃性,各单位无权进行预算调整,必须经过集团公司的批准。

(三)绩效考核要体现科学、合理性

全面预算是否得以有效实施,绩效评价起关健作用,总体而言,绩效考核既不能搞大锅饭,无为而治,也不应鞭打快牛,挫伤先进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制定平衡记分卡,从上至下逐级考核,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绩效管理责任链;二是客观评价绩效成果,并作为相关资源调整的依据。如调整机构,清理、调整绩效不佳的企业或业务单元;调整人员配置,“能者上,庸者下”,根据业绩好坏,调整经营者;强调薪酬配置,根据业绩配置薪酬等。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企业经营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查差距,找原因,在后续的经营中予以改进,追求业绩健康、快速、可持续成长。

二、完善和强化三大风险控制环节

(一)前、中、后台相互制衡的业务风险控制环节

1.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形成集团管控的组织保障

组织架构,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治理结构主要要明确各级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对子公司的委派董事、监事要建立定期述职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便集团公司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议设立外派监事组,每个组监管3-4个分、子公司,加强分、子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监督,规范企业管理、纠正违规经营、防止资产流失等。

内部机构设置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发展战略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并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2.优化业务流程控制,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风险管控体系存在于企业集团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业务流程是支撑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保障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提供可靠支撑,是实现解决企业风险管控问题的基本途径。业务流程要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决策功能,业务流程要勾勒出企业业务走向,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能够有效分辨企业业务的主次关系,为企业把控重点提供先决条件;二是协调功能,业务流程要清晰表达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间的相互传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的间接工具;三是业务作业指导功能,业务流程内容应当是细致的、明确的,即明确了企业业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问题;四是岗位职责分离功能,业务流程要解决风险管控体系中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的重要内容;五是绩效考核衡量功能,业务流程能够为具体岗位人员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提供衡量标准。

企业集团要重点围绕采购、销售、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内容,分析各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优化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防范和化解各项业务中存在的重要风险。

3.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强化执行

结合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要求,制定集团内部控制有关的规章制度,健全客户资信管理、逾期应收款管理、期货套期保值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薪酬管理、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存货管理、审计稽核等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管理约束机制的规范化。同时,集团公司要通过审计稽核、绩效评价等多种手段加强监控,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维护制度的尊严和权威。另外,在讯息万变的环境中,还要密切关注制度执行的效果与反馈,不断审视制度的合理性,及时修订完善,以永葆制度的先进性。

(二)信息化系统控制环节

信息化是集团管控必不可少的手段。集团管控侧重两点。第一,流程优化。企业管理的好坏主要看流程是不是科学、合理。流程优化本身是人为的东西,要把它们固化下来,仅仅靠书面制度是不够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固化流程和提高流程效率的手段。第二,风险管控。业务上有很多风险,资金、财务、人员的风险等。信息系统不是替人去控制风险,而是为控制风险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有了信息系统,才能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真正做到前台(业务)、(风险管理)和后台(财务)的统一管理。

(三)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环节

审计稽核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单位,而且独立于集团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主管公司领导,只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在强化内审独立性的同时,审计方法主要是风险导向型审计,重点监督检查内控执行,促进制度建设;审计对象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中心,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业务、重点问题的审计,检查关键岗位人员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审计范围要求涉及多方面的内部控制,关注业务,重视制度建设,评估风险,促进管理。

三、实现财务管理的三个统一

(一)会计核算管理统一

企业做得怎么样,只有通过财务方面准确的会计核算才能够拿到这些数据。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为集团公司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必须在集团范围内统一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核算标准,执行统一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

(二)资金管理统一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一方面集中融资权,加强分、子公司对外融资和担保的审批,防范乱贷款和乱担保,更重要的是,通过资金集中,加强对各单位业务运行的监控;另一方面,突出集团公司资源配置功能,集团公司按照投入产出原则和收益风险匹配原则核定各单位资金预算,并跟踪资金流向和占用状况,严格审核超预算资金配置,使资金配置向核心经营能力强、投入产出水平高、成长性高的企业倾斜。

(三)财务主管人员管理的统一

向分、子公司委派财务主管来实现日常的财务监控。委派的财务主管,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在集团公司,割断与所在经营单位的利益瓜葛,减少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被委派的财务主管,应组织和监控分、子公司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参与分、子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把集团公司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资、技术发展等重大决策贯彻到分、子公司的预算中去,对分、子公司各类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审核分、子公司的财务报告,负责对分、子公司所属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定期向集团公司报告分、子公司的资产运行和财务情况。集团公司通过委派财务主管来监督、控制分、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活动和全部财务收支过程,不但使集团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和目标可以在分、子公司得到较完全的贯彻和实现,而且能监督分、子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国钢.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中化集团内控体系[J].财务与会计,2009(20).

[2]蓝俊.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业务流程、ERP系统的相互关系[J].行业研究,2012(7).

[3]白万纲.集团管控110――企业帝国的构建路线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6).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范文第3篇

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发展现状

电机电器产业是福安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列入福建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2008年相继获得“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称号。目前拥有大小各类电机电器企业约800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拥有企业集团6家,产值上亿元的企业32家(6亿元以上的1家,5亿元至6亿元的1家,3亿元至5亿元的4家,2亿元至3亿元的3家),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0多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上百家。2008年集群产值130亿元,增长27.5%。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福建省机械工业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现象,其产值约占全省电机电器行业产值的20%。它生产的中小型电机及出口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占福建省的80%以上;在福安工业经济中地位十分突出,电机电器集群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上缴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5%以上;产业、产品结构比较齐全,全市800家电机电器企业中,电机、水泵整机企业占200家左右,电子医疗保健器械企业40家,配件及贸易企业560家,生产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较高。

二是占有稳定的国内外市场。有近百家企业通过IS09001、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70多家企业通过欧共体国家CE、GS、TUV认证,8家企业通过美国UL认证,130多家电机电器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和出口质量许可证,12家企业成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70%的产品销往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0%的产品自营出口,30%的产品异地出口或卖断出口,30%的产品销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国内大中城市。2008年,全市电机电器产业规模企业完成出货值超过51.6亿元,其中企业自营出口5.25亿美元。有13家企业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其中3家企业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1家企业出口超过1亿美元。

三是拥有一批知名品牌。有2件“中国驰名商标”,2家企业获得“国家产品质量免检资格”,14家企业的25种产品获得福建省级名牌产品称号,17家企业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品牌,4家企业列合国采购供应商。世界电机百强企业台湾东元机团与福安市政府签定合作意向,计划在福安建设电机企业开展技术、销售等合作。但是,企业类型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大部分企业销售额亿元以下的小企业。

金融危机对福安电机电器产业的影响

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08年福安电机电器产业产值,其中9月份完成8.84亿元,10月份完成7.14亿元,11月份完成6.6亿元;10月份同比增长11.9%,月环比下降19%;11月份同比下降16.8%,月环比下降7.5%。据宁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以来,福安电机电器出口订单急剧减少,尤以发电机、电动机为甚,11月份福安电机电器产品出口货值1572万美元;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15.6%;其中发电机同比下降53.6%,环比下降53.9%;电动机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32%;发电机组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31%。据部分规模以上电机企业10月份用电数据显示,电机企业用电量环比下降17%,行业实际用电量环比下降25%。在调研中,已有一些小型企业特别是配件生产企业选择停产或压缩生产规模,一些大中型重点企业表示已准备好裁员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当前一些企业维持生产主要是完成原有订单及长期合作客户的部分订单,企业普遍预计今后5至6个月生产订单会严重不足,对发展前景十分茫然。分析其主要原因:

一是世界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以出口为导向的电机电器产业,直接影响终端客户投资信息导致电机电器产品市场需求低迷,出口订单下降。

二是商和中间商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当前主要以消化库存产品为主,对下订单持更谨慎态度。

三是近期原材料如铜、生铁、矽钢片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客户认为原材料价格未来还会下跌,并没有形成筑低盘升的局面,等待观望气氛浓厚,不敢轻易下订单。

四是货币汇率变化较大,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导致出口的欧元区订单减少,福安电机企业以往大多以美元为结算货币,从第三季度开始改为欧元结算,近期欧元大幅度贬值,且银行也没有欧元远期汇率结算风险控制产品,企业难有采取与客户协商的汇率变化风险控制机制,导致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出口企业单独承担汇率损失,银行专业人员预测欧元对人民币可能还会继续贬值,也使企业对以欧元结算的客户失去兴趣。

五是企业风险控制手段缺乏或单方面考虑生产成本和追求盈利,没有形成与客户双方共赢的风险控制协商机制,有些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会与客户讨价还价,在当前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时,只考虑履行原有订购单,保持企业较大利润空间,没有主动下调产品价格,缺少诚实经营观念,导致客户流失。

六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高端产品,同类型同质量重复生产的产品较多,在客户选择和市场开发方面,持短期效益的想法较为普遍,新销售渠道开拓投入不足,遇到客户订单或区域需求下降,出现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导致行业性恶化竞争。

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措施

剧烈的经济波动,产业面临着严重危机,同时,也蕴含着重大的战略机遇,只要应对正确,就能化“危”为“机”,促进产业升级。

1.强化市场开拓,多方争取订单。研究各国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组织引导、大力支持企业高管、营销人员到国外寻找新的客户和新的市场,重点是欧美市场外的客户;抓住国家投入4万亿刺激计划的机遇,开拓国内市场销售渠道,多方争取产品订单,促进企业生产接续,尽力避免停产、减产损失。

2.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确保企业生产资金需求。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带来的机遇,为福安市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协调财政、金融部门继续扶持担保机构业务发展,及时兑现上级担保行业风险金补助,研究制定扶持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适当减轻企业税负,尽力满足有产品订单企业的生产资金要求。

3.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生产技术装备水平。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获得产品更大的定价权,增加产品附加值。

4.推进产业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产业资源整合,淘汰一批产品质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树立龙头企业形象,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形成1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电机电器企业,提升主导产业集群规模实力和集聚能力。

5.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确保经营正常运转。一是加强担保机构的管理,督促担保机构强化风险评估,在尽力满足企业生产、项目资金的同时,严密预防担保对象停产倒闭,引发失偿风险。二是引导企业强化营销管理,谨慎对待客户订单,充分考虑原材料价格、汇率等不确定因素,尽力预防客户弃单违约,造成企业经营损失。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产品价格,提升对客户下订单的吸引力。三是强化行业内部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引导企业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诚信经营”,以质论价,避免出现互相刹价,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

6.加强部门协调,落实优惠政策。切实加强与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尽力帮助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争取出台扶持出口企业优惠措施,加大国外客商货款预付金外汇兑现额度,简化结汇手续,尽力减少企业受汇率变化和客户弃单违约损失,支持企业资金周转。

福安电机电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协作网络,现已与中科院电工所、广州电器研究所、上海电器研究所、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成立了福建省电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宁德福安电机工程研究院及6个研发中心、福安市电机产品研发中心、福建省电机产品检测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培训服务,6家企业列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品研发中心。技术进步已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十五”以来,电机电器企业投入技术改造、技术研发资金20多亿元,建立了一批电机流水生产线、自动喷漆烘干生产线、数控模具加工生产线等,开发新产品150多项,其中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产值平均达到30%以上。骨干企业装备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逐年提高。2006年以来,技术含量、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发电机组等产品出口欧美高端市场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融资创新,创建企业担保公司。1999年4月,全省首家专门为民营和产业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机构――福安市恒实担保有限公司成立。随后几年,以船舶修造企业为主体并为船舶修造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福安市恒顺担保有限公司;以冶金铸造企业为主体并为冶金铸造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福安市兴融担保有限公司;以机电配套企业为主体并为机电配套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福安市信和担保有限公司,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并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恒泰担保有限公司等担保机构相继成立,并不断增资扩股,担保能力和融资规模不断提升。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担保机构7家,注册资金92209万元,其中注册资金超亿元的6家,累计为500多家企业,担保贷款4000多笔,担保总额近百亿元。其中2008年担保总额516219万元,在保责任总额231342万元。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范文第4篇

一、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欠佳小微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已举足轻重,但其拥有的真实地位和所能获得的资源与政策待遇并不与之匹配,更与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不可同日而语。现实中,政府看重的、要扶持的仍然是国企、央企和大中型企业。每当遇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银根紧缩时,首先受到冲击和挤压的是处于弱势的小微企业,从历次宏观调控的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虽然2011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国九条”、“银十条”等政策,浙江也相继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落实情况不理想,使企业难以感受到政府的“善意”和政策的实惠。同时,政府对小微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小微企业对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了解不多、不深,他们急切希望在税费减负、政策信息和申请等方面得到帮助。政府对小微企业这个庞大群体的信息掌握不多,现行的企业统计监测系统也没有覆盖到所有小微企业,人员配置和可以动用的资源与手段十分有限。

(二)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1.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小微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来为自己筹措资金。总的来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为迟缓,结构比较单一,产品种类不多,中小板和创业板虽然已创立运行,但总体规模较小、门槛高,同时对小微企业上市审核较为严格,程序繁琐,能够上市募集到资金的企业极其有限,小微企业能够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融资的也只是少数。民间借贷在浙江有一定的市场和规模,但其融资成本过高,易演化为高利贷行为,风险较高。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制度体系和金融服务主要还是按照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来设置的,“门槛”较高,不符合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使其贷款成功率大大降低。此外,小微企业贷款笔数多、单笔金额小,导致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经营成本高,不如大中型企业般能为银行带去大量存款和中间业务收益,加上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低,风险大且回报不稳定,所以银行总是“抓大弃小”、“嫌贫爱富”,对小微企业表现出明显的“惜贷”甚至“压贷”倾向。3.担保、评估等信贷中介服务跟不上。小微企业融资离不开担保、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但目前浙江省内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与银行分担风险的机制不完善,普遍既设有苛刻的条件和要求,又收取高额的担保费用,所以小微企业寻求担保成功的几率不是很高。目前,民营担保公司费用收取率一般为2到3个百分点,高的甚至达到5个百分点。据调查,2013年只有12%左右的小微企业是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得到贷款的。

(三)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可以说一直是小微企业和银行双方都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我国缺少银行与小微企业信息沟通的平台,人民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社会上也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机构,加上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完整、不透明,银行很难通过企业以外的渠道去了解获得企业生产经营、资信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多数小微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财务顾问,对银行推出的信贷产品缺乏了解,不清楚产品的内容,不熟悉申请的流程和审批的过程,不知道申请要提交哪些材料,加之银行也不知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如此就大大降低了银企双方信贷合作成功的几率。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浙江小微企业大多起步于农村家庭工业,以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为主。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员工基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企业经营者大多缺少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却过于依赖自身的经验和常识,在管理决策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往往不太重视企业内部建章立制工作,管理松懈薄弱,尤其是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费用开支和现金管控不严格,缺少必要的财务预测、决策、控制、监管、分析等程序和环节,较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收入、成本、利润等进行有效分析,往往财务报表不齐、不细,财务信息不完整、不透明,对外披露不及时。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薄弱是影响企业融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五)税负重、成本高、利润低影响企业融资还贷能力,又缺少抵押担保小微企业的税负种类繁多,有资料显示,2012年浙江小微企业缴纳税费共计14项,平均每家小微企业缴纳8.2种税。《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摘要)》显示,自2013年8月1日国家出台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起,仍有56.9%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享受到优惠。浙江省近年来减税优惠政策涉及更多的是出口和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企业没有真正享受到此类政策,很多企业反映税收的减少还跟不上企业生产经营中成本的增加。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一季度调查显示,样本企业中认为生产总成本增加的小微企业占37.09%,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占23.08%,认为人工费上涨的占49.55%。人工费用和原材料价格的刚性上涨,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还贷能力,加剧了融资难。还有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少有符合抵押条件的物品,又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合格的担保人,导致银行不予融资。缺少抵押担保成为小微企业融资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优化政策环境,改进政府公共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取决于小微企业地位的确定和提升并做出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以切实改善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首先,政府应对小微企业从信贷、财政、税收、收费及服务等全方位给予支持,制定出实质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可以为小微企业划定合理的信贷比例,让更多小微企业能获得贷款支持。对有条件的、成熟的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以及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企业,政府可以出台特殊的政策鼓励其在国内或者海外上市融资,推动和扩大其股权融资。可以按照中央“推进结构性减税”的要求,为小微型企业制定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要进一步清理和缩减涉企收费,对于行政性收费可以取消或者降低收费标准。其次,政府应更多地担当起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责任,特别是为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改变重大企业、轻小微企业的倾向。①加大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让小微企业经营者能主动发出申请或获得政策优惠,防止政策被架空。②积极搭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让小微企业了解帮扶政策的内容、申请及操作方式。通过项目推荐、融资对接会和开设小微企业金融超市等形式,帮助银企双方沟通信息,找到双方的对接点,增进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对接几率。③建立一套科学的、涵盖面广的小微企业统计监测体系,创立符合浙江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逐渐形成小微企业的信息库,供金融机构参考,增加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

(二)加快企业改革创新,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固然需要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的努力,但小微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有大的改变,而能变或者说需要改变的更多的是金融机构。所以,加快金融创新改革势在必行。1.督促各大商业银行建立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并投入实质性运作,严格执行两个“不低于”的政策规定,保证有足够的信贷资金投向小微企业。银行应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降低贷款门槛,取消与贷款有关的各种不合理的“搭车”收费等。同时,要建立一套银行监管和考核制度,对银行小微金融机构设立情况、信贷金额、服务满意度、收费项目等进行监测评估和考核,督促和鼓励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放下身段”为小微企业服务。2.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服务方面有天然优势,能更好地为其服务。国家应适当放松金融管制力度,允许和鼓励地方金融创新,放宽地方创立发展中小银行的条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地方银行。也可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全国性或区域性政策性银行,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3.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服务。银行金融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量身打造一些信贷产品,并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近年来,浙江省先后推出了以林权、商标权、海域使用权等为抵押品的信贷产品;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为网商创业者们批量发放具有“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特点的小额贷款。这些创新的小微信贷产品和服务,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4.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及体系,突破融资“担保难”。可由政府建立政策性的融资担保机构,或政府部分出资并吸收社会资本共同创立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融资实行担保或再担保,以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现有的担保公司,要支持其扩充资本、做大规模,提高担保实力,并规范运营。要加快建立和发展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企业的财务、产权、团队进行评估,提供第三方更具公信力的评估报告,帮助小微企业融资。5.规范民间借贷使其健康发展。浙江民间资本丰厚,对民间资本要给予“出路”,宜疏不宜堵,堵只会激发更多问题和矛盾。政府应尽快出台规范民间借贷的政策性意见,确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经济实体、重大项目建设和参与地方金融发展。

担保风控部季度总结范文第5篇

半年时间内,泰禾耗资79亿元,接连拿下7块土地。其中3块在北京,1块在上海。搏杀于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此成果殊为不易。

要知道,泰禾上次在北京有所建树还是在2004年。其当时在通州打造的别墅产品“运河岸上的院子”已成闪亮标签,但10年过去后,泰禾在北京也只有这一个标签。

再度归来,泰禾心境已迥异。当年进京或是偶然,但此番泰禾在土地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则是其扩张战略的必然选择。

“北京哪个区域我看都可以,北京什么项目都可以做。”泰禾董事长黄其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对一线城市市场看好,这是泰禾突然发力的逻辑起点。在商业地产上的一系列成功尝试,也让泰禾杀入一线城市决心更坚定,“赶超万达”已成为其商业地产目标。

“我们的策略是进中求稳。”黄其森说。确是如此,“进”是泰禾如今的第一战略。2012年,泰禾的房地产营收为64.45亿元,而其上半年用于拿地的资金已远超这一数字。为缓解资金压力,泰禾正全力为下属子公司提供高额担保。

这几乎可称为一出悬疑剧。但对熟稔金融圈的黄其森而言,这个挑战或许不会比昔日借壳上市更难,这家横跨地产、金融、矿产、医药等产业的福建民企,会带来怎样一条扩张之路?

京沪掠地凶猛

泰禾咄咄逼人的发力态势,从年初一直持续到现在。

1月24日,泰禾击败龙湖,拿下北京朝阳区孙河地块。从那时开始,泰禾几乎月月进账。

5月20号,泰禾以11.25亿元竞得北京通州区台湖镇地块,溢价率48%,成交楼面价达1.9万元/平方米,这也是通州今年的新地王。至此,泰禾今年已在北京拿到三块土地。

“泰禾太猛了。”见证泰禾拿地的首开人士感慨。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则在微博上写道:黄总有点疯。

地价之高确实出乎很多人意料:如位于通州同一区域的楼盘东亚印象台湖售价为1.6万/平,而泰禾若要赚钱,这个项目至少应卖到3万/平——但限价令却悬在头上。

住建委主任杨斌回近期公开称,项目售价“不能明显高于周边同类品质商品房的价格”或高于二手房价。若该政策不放松,泰禾如何定价将成最大考验。

半个月后,6月5日,泰禾集团再斥6.48亿元在上海闸北入手一块商办土地,溢价率高达106.49%。

“京沪会战。”成功在上海拿地后,泰禾集团总裁助理沈力男在微博上如此总结。近半年时间里,泰禾以地毯式的“扫地”,在北京参加了10场土地招拍挂,相当高调。

黄其森的底气来自城镇化。“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所以泰禾要抢抓住,快速扩张。”黄说,泰禾近期的重点是高端商业地产和高端住宅。“北京现在2000万人口,我看很快要到3000万,大的市场没问题,我们只需要细化到具体项目怎么做。”

业内对北京土地市场的看法已经出现分歧。2012年融创中国业绩突出,同为高端项目开发商,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就认为北京土地市场“太疯狂了”,所以他将重心暂时放到上海。“有多少钱的现金就买多少钱的地,这是一个财务纪律,能保证公司安全。融创有100亿现金,2013年就要花100亿买地。”

“也不能太绝对。”银行出身的黄其森认为,自己对风险的管控能力更强。“我们财务上比较稳健,每家拿地要考虑每个企业的战略和对市场的判断。像北京、上海土地付款方式不同,有的要一次性,有的可以分期,为什么不能利用后续销售的回笼来补?当然土地市场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的心态是合适就拿,不合适也并不是非拿不可。”

在黄看来,当前一线城市比三、四线城市要好,“大大好于大家原来的预期”。从长远看,“1万多的楼面价也不算高”。

当前国内房企融资套路大同小异:短期融资多,强调高周转,这种融资模式更依赖于近期政策环境及自身财务状况。泰禾如何规避风险?

黄其森说,泰禾的策略有两个,其一,布局更广泛。北京周边、长三角和福建大本营,“稍微打开一点,抵御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强”;其二,业态上更加丰富,从住宅到商业地产。今年要做8到10个城市综合体。

在内部人士看来,泰禾快速扩张是时势使然。“泰禾的快,是建立在高端产品上的快而精,这与龙湖走过的轨迹类似。”

商业,超越万达?

与住宅相比,泰禾在商业地产上野心更大。

“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学习万达,超越万达。”黄其森说,“我们在福州已经超越了。凭什么?凭对这个市场和当地消费习惯的了解。”

泰禾的“院子”系列住宅已很有特色,但它的商业地产目标更高——造就“泰禾模式”。这意味着,泰禾的目光要瞄准一线城市,打品牌,做口碑。

黄其森的安排是,将集团的设计研发中心设于北京,将招商中心设在上海,加大对一线城市的拓展力度。他认为,城镇化的结果是拉动内需,在这一大背景下,商业地产价值更为凸显。“泰禾计划在3-5年内全国布局20-30座泰禾广场,打造泰禾自己的商业地产模式。”

泰禾加码商业地产的最直接推手,则是住宅政策的不确定性。“首先是商业不限购、不限贷,万达这些年把握住了机遇,如果单做住宅,它做不了这么大。”

黄其森认为,商业地产核心问题是招商运营,“最核心的是金融!现在大家都知道商业地产能有效抵御风险,但为什么不是人人都能做,原因就在这里。”

尽管政策风险小,但商业地产对地产商的考验难度并未降低。很简单的例子,一座城市的住宅市场可以共生共荣,但对小城市而言,这类似于零和游戏。这个地方万达做,可能泰禾生意就没有了;从城市的布局来讲,也不是遍地开花都能做商业。

泰禾的优势在于船小好调头。受限于房企高周转的要求,万科的商业地产试水异常谨慎,甚至只做不说。“万科掉头再做很难的,如果今年业绩掉下来就不好交代了。”黄其森认为,商业地产布局的早或晚,并非单纯时间的概念,而与企业规模有关联。从这个角度说,泰禾的商业地产布局并不晚。

目前泰禾的商业项目主要集中在大本营福建。“目前进入的几个区域,我们考虑到经济活跃程度。主要是福建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比如泉州,经济总量是福建省第一。”黄其森说,福建的传统是藏富于民,不少县级市的购买力都已很惊人,“有人嫁女儿就给1亿多嫁妆”。

泰禾在大本营的试水较为顺利,比如在福州,泰禾广场就比万达广场更为成功。“万达是千店一面,但南北方的商业消费习惯完全不一样,市场需要细分。”沈力男说。

那泰禾在福建的成功可否如万达广场般复制?黄其森认为双方差异很大:万达重视速度,土地成本低,销售物业为主而持有为辅,符合地方政府的GDP需求。这些优势目前泰禾并不具备。

“泰禾的长处在于平台资源的整合。”黄其森说。

在五年时间里打造30个项目,在黄其森看来已经比较慎重。万达作为探路者,已经对泰禾有所启示。“比如像满洲里或唐山,地方很小,做万达这么大规模体量肯定有问题。没考虑人口、经济的支撑因素。”

被黄其森看好的企业是恒隆。“恒隆广场走进去你会感觉不一样,这是自己持有的品牌。”

商业地产在黄其森的版图中,已经与住宅齐头并进。从2012年开始,泰禾开始大规模招揽商业地产人才,沈力男说,目前团队的200多人分别来自中粮、万达、龙湖、凯德,以及香港的多家公司,甚至有某地产巨头的一个团队集体加盟。

黄其森表示,在住宅市场过500亿的企业比比皆是。泰禾并无优势。但在商业地产里面,“我们不敢讲老二,但假以时日,前几名肯定有我们的位置”。黄认为,作为上市公司,持有物业对今后业绩是稳定的增长,能够不断享受物业增值红利,泰禾的商业地产战略并非只为眼前。

由于内地企业做商业地产起步较晚,不少房企选择和香港企业合作。比如远洋地产与太古的合作。黄其森认为这种合作要么是财务投资,否则从投入和产出的速度会很慢。他以福州为例,2012年,万达与泰禾均在福州大获成功,单盘签约都超过50亿。“但在香港公司眼里,厦门都比福州要好,他们不会选择这样一个二线城市。说明他们对市场的分析不够透彻。”

扩张挑战

“多区域、多项目、多业态”的泰禾,2012年地产销售收入首次冲过百亿大关。医药、化工和矿业亦“表现不俗”。黄其森在2013年3月的全集团大会上说,2013年,泰禾集团的销售目标是翻一番,并且进入全国更多区域。

与昔日龙湖主打重庆牌一样,泰禾的百亿销售中,福州大本营贡献超过五成。龙湖的高速扩张发生在2004年全国化战略之后,随后借助上市契机及一线城市的高端项目迅速壮大。(北京公司是龙湖首个过百亿的分公司,凸显一线城市重要性)。泰禾也试图走出相同的扩张轨迹。比如高端产品定位,比如一线城市的激进拿地等。

对此,质疑声并不小。

任志强在微博上对泰禾拿地的一声感叹,不少业内人士深以为然。2013年第一季度,黄其森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土地市场一番搏杀后,泰禾的负债率已有不小提升。

从泰禾集团2012年年报可以看出,黄其森的财务纪律比较严格。其当时的公司短期借款4.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97%,长期借款58.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2.84%。泰禾集团的惯例是,短期贷款比例一直控制在3%以下。

进入2013年,泰禾的作风趋向于激进。6月5日其公告显示,公司实际对外担保总额为87.4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88.91%,全部为对下属控股公司提供的担保。比如“为满足下属公司福州泰禾新世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开发的融资需求,同意为福州泰禾新世界追加提供36亿元额度的连带责任担保,期限3年”等。

部分行业人士认为,如此高的担保额,泰禾此举隐含风险。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表示,押宝商业地产后,商业综合体的出租和运营将考验泰禾。“潜在风险或许将在三年后的集中还款期出现。”

泰禾内部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解释,泰禾对风险的管控比较灵活。“有的走现金流,有的走利润,有的持有,有的是销售。项目要放在整个公司的层面考虑。”

黄其森也表示,调控对泰禾的影响尚在可控范围内。2010年宏观调控最严厉的时候,泰禾能够借壳上市,含金量不言而喻;另外,调控加速了泰禾的产品调整,将泰禾的商业地产潜能发挥出来。另外,泰禾集团的多元化产业布局,也让其抗风险能力强于一众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