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成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产业;联产承包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指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保持长期不变,在这一大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如何扬长避短,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变化的需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首先,从生产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单靠农民个人力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其次,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阻,或是卖不出预期的价钱,有时甚至出现丰产不增收或是丰产减收的情况。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农户分散性的小生产融入到大市场之中。

第三,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制,难以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行政干预风险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体制,可以使少数头脑灵活,市场预测较为准确的农户富裕起来,率先步入小康行列。但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之下,很难规避无时不在的各种风险,从较长时期来看,必然会出现大量生产难以维持甚至破产的农民,形成两极分化。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增强广大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方面,通过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农户的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统合起来,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形成有机整体,并与市场联通起来,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减轻市场波动、突发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产业的各链条和各环节结为整体,形成合力,在产业链中构建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系统,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马上会引连锁效应,迅速做出应对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化解风险,降低损失;另外,行政性干预对于农户来说也是引发风险的因素之一。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实、巩固和完善联产承包制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农业产业化赋予了联产承包制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在统分结合的双层体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分”的优势,在保障农民生产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利益诱导,充分调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衔接以及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确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整体上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又统一起来。这种“统”,不是行政上的管理,而是经济上的,以利益为目标的“统”。这种统分结合,可以在农业产业上各环节给农民带来丰厚利益。仅以农产品加工环节为例,价值1元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以增值3.75元,日本可以增值2.2元,而我国只有0.38元。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潜力巨大,农民可以从中获取相当可观的收益。

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第2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江津市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取得了“组织最佳化、产品最优化、经营市场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的效果。2003年12月1日,《重庆日报》头版头条以《“江津模式”的启迪》为题,报道了在重庆农业结构调整中“给人以全新的启迪”的“江津模式”。何谓“江津模式”,《重庆日报》指出,“就是引进城市工商资本,用企业化的方式进行结构调整,使农产品的生产真正变成企业化的生产方式”,简而言之就是“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

江津是一个农村比重较大的县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八五”时期起,江津的粮食、肉类、水果、淡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产量都进入了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但是随着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大县(市)的优势逐渐丧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江津曾经进入全国农业百强县(市)行列,但是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卖难问题十分突出;农户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缺乏有机联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业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双重压力,投入大、周期长、成本高;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依然突出。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市从“十五”期间就提出了“跳出农业抓农业,创新思路调结构”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和重庆市“三百工程”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调整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用工业化理念狠抓了“四大农业”和“一个目标”:“四大农业”就是业主农业、特色农业、商品农业和科技农业,“一个目标”就是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实施业主农业,实现组织最佳化

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龙头企业管理办法,成立了江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大户,广泛推行“公司+农户”、“业主+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业主制农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分户经营的落后模式。目前,以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企业已达到72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55家,重庆市级龙头企业9家;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58个,带动全市约70%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是在经营形式上,以农业企业、业主经营、合作经营为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目前种植经营花椒50亩以上的企业、业主达350多户,带动了全市22万农户、61万农民从事花椒产业,分别占全市农户和农民总数的58%、56%。现已种植的3.14万亩优质晚熟柑橘,全部实施业主制经营,其中企业、业主31家,种植面积1.65万亩,占总面积的53%;专业合作社18家,占总面积的47%。二是在用地问题上,以业主转包租赁等规模流转为主,突破产业发展用地制约。2004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22万余亩,其中13.8万亩转包出租给农业企业和业主,占流转总面积的63%。三是在资金投入上,近三年来,全市由国家投入农业资金1.2亿多元,由民间资本投入7亿元以上,其中企业、业主投入资金达5.6亿元,约占民间资本的80%,有效缓解了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

二、实施特色农业,实现产品最优化

我市坚持实施非均衡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优势特色产业区和产业带,合理布局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做到产品最优化。

一是制定江津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打造“三大特色农业区”:都市农业区(观光农业、旅游、花卉、无公害蔬菜等)、浅丘现代农业示范区(优质稻、花椒、晚熟柑橘、蚕桑、生猪、橄榄等)、南部山区特产区(金银花、苎麻、笋竹、草食性牲畜等);构建9个优势产业带:即30万亩优质稻、10万亩晚熟柑橘、10万亩无公害蔬菜、100万头生猪、12万亩蚕桑、10万亩橄榄、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苎麻和10万亩笋竹优势产业带。二是培植特色农业产业。经过几年努力,我市成功建设了全国最大的花椒基地和出口柑橘基地。目前全市种植“九叶青”花椒面积达50万亩,超过了陕西韩城24万亩、山东莱芜15万亩的规模,一跃成为全国三大花椒生产基地之首,并建设绿色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多亩。江津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九叶青花椒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林业标准化栽培示范项目”和“中国花椒之乡”。引进跨国公司——恒河果业集团,大力实施柑橘品种改良战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业主和农民大力发展优质晚熟柑橘。目前已引进优新晚熟柑橘品种71个,建成生产示范园、品比园600亩,完成容器育苗470万株,建成标准化柑橘园3.1万亩。到2009年,10万亩优质晚熟柑橘园的产量将达到20万吨,初步形成国内最大的出口柑橘生产基地。三是培育特色农产品。从重庆引进渝欣牧业公司,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柏林镇发展优质金银花5万亩,改直生苗为嫁接苗,改原始栽培为现代栽培技术,改原有的晾晒干燥为蒸汽杀青烘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苎麻由原来的川苎2号老品种改为中国麻研所引进的湘苎2号新品种,单产由1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纤维指数由老品种的1500提高到1800以上。

三、实施商品农业,实现经营市场化

我市十分注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一是参加国内外的展示展销活动。先后组织企业和业主参加了香港美食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绿色食品交易会、韩国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会,日本经贸洽谈会,每年一度的重庆农展会、高交会和北京高交会、深圳高交会、上海香精香料博览会和广交会等。二是举办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我市举办了四面山旅游节暨农产品展示会、花椒品牌推介会、中国首届花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江津花椒公司与重庆餐饮名厨协会联谊活动等等。三是培养大批中介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全市培养中介组织78个,农产品经纪人2万多人。四是大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我市先后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中省市媒体来我市采访报道,向海内外宣传江津农业和名优特农产品。五是规范市场管理。为了加强江津农产品市场管理,维护江津农产品的良好声誉,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农产品市场管理工作会,了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的通告。设立市场管理办公室,市场所在镇的分管镇长现场值班,工商、公安等联合执法,加强商贸流通监管。工商、质监等部门还在交易市场设立质量监控站,印发农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参考,加大执法力度,严把质量关。设立了农产品贸易公开举报电话,对各种不法行为,及时应诉,立即查处,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四面山花椒公司在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促销窗口,恒河果业公司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100余个二级批发商及水果物流系统。江津花椒出口日本、韩国,榨菜出口马来西亚,曲木板产品出口美国,蚕丝出口印度,柑橘出口亚洲、中东地区和港澳台地区……

四、实施科技农业,实现成本最低化

我市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农业科技队伍,坚持用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来规范和要求农产品。

一是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我市于1999年建立江津市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用现代农业新观念、新科技、新信息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头脑,已累计培训镇村干部、企业法人和农村科技骨干15840人。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工程,向全市30000多农民颁发了绿色证书。积极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12000多农民喜获农民技术职称。组织50多个企业参加在重庆工商大学参加世界银行举办的无公害农产品远程培训。聘请中科院和西南农大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和教授来我市开展培训工作。二是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制发了农业标准化知识和花椒、晚熟柑橘、金银花、蔬菜、蚕桑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5万多份,举办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初步解决了农民生产管理农产品无标准可循的问题。采用绿色花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花椒公司自建的双福示范园,栽后一年半就开始试花挂果,2年半投产,平均亩产鲜椒357公斤,最高达806公斤,单株最高产量达4.9公斤。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科研。为提高花椒产业的质量,重庆市四面山花椒公司的两个深加工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成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并与中科院地化所、西南农业大学、美国G&F生物科技公司等合作,建立了花椒研究所,研发花椒系列产品20多个,其中获得6项国家专利,花椒申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已通过国家质监局专家评审。优质柑橘项目列入国家“948”计划,重庆市恒河果业入驻江津以来,已引进世界名优、专利保护柑橘品种71个,并于2004年6月加入国际育苗者协会,享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水果技术及营销网络,成为我国唯一加入这一农业国际俱乐部的会员企业。锦程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成柑橘工厂化无病毒育苗基地750亩,采用意大利温室育苗智能控制系统,每年为重庆市柑橘产业化项目培育优质苗木400万株。柏杉丝绸有限公司引进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对原缫丝机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一机多用,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逐步探索出一条推进江津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正在实现江津农业的“九大转变”。一是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标准化农业的转变。二是由“产、供、销”向“销、供、产”的转变。三是由常规农业向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转变。四是由农民分散经营向企业、业主集中经营的转变。五是由催种催收型向产前、前中、前后服务型的转变。六是由小、散、多、杂型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的转变。七是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八是由内向型农业向外向型农业的转变。九是由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发展型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九大转变”带来“三大效益”:

一是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去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84亿元,粮食总产量68.05万吨,农民纯收入323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5%、4%和13.8%;农业产业化产值占农村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7%;在农民纯收入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约占40%;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达457万美元,同比增长165%。

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第3篇

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帮助龙抬头企业开发潜在低碳需求,应对食品安全危机后的市场萎缩、赢回市场信心和信任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化、信息化、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抢抓国际国内市场机遇,打造安全低碳的竞争优势,突破碳税和碳标签等新的绿色壁垒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和消费者选择机制的作用

1.发挥低碳生活、低碳消费对安全低碳需求和生产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全社会加大安全低碳知识宣传普及,倡导低碳生活、低碳品味和低碳文化,提高消费者对安全低碳技术与产品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巨大附加价值的认同,让安全低碳成为消费者主要选购标准,优先选购,引导低碳消费和需求。需求导向和市场选择会产生巨大持久市场压力和动力。加强农村和农户普及低碳知识和低碳技术,激发农民低碳生活和,开发农村低碳需求,引导农户的低碳理念。

2.塑造低碳需求市场。

激发全体居民潜在的低碳生活和低碳需求,提高低碳商品的附加价值,是消费者愿意为低碳水平支付较高的价格。通过巨大的低碳需求来刺激农业产业化主体采用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

3.建立碳汇交易市场体系。

通过自愿性碳市场交易,生产者同容易通过碳汇交易实现生态价值,在金融市场上融资。健全了碳交易市场规则,了碳排放标准、碳足迹核算标准、碳汇标准、低碳水平标准,完善低碳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和机制,低碳和高碳产品的市场鉴别与选择机制。美欧日等国家实施的森林碳汇、地质碳汇的自愿碳市场交易来引导农业产业化采用低碳技术与模式。

4.实行推荐性或强制性的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制度,让消费者很容易识别低碳水平和高碳商品,让消费者优选选择低碳商品,刺激低碳生产

三、建立最严厉的多层次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监管体体系

构建行政监控、司法监督、龙头企业监督、消费者监督、公民监督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全社会全面全程监管体系。一要建立严密行政监控体系。着力根除质量安全监管、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监管上的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渎职、弄虚作假、腐败行为。明确职责,增加检验检测次数,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水平,提高监管水平和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低碳农业综合评价体系,根据碳足迹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和监控体系,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提供客观依据。食品安全和碳减排列入政府任期目标和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实行县区长负责制。二要完善司法监督。增加环境法庭和环境法官,立案并及时审理重大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和政府的渎职和腐败性为,审判质量安全侵权、污染侵权的民事案件,从重从快判处重大公共案件违法犯罪分子,时刻保持高压势态。探索构建惩罚性赔偿制度面,让质量侵权和污染伤害责任人破产绅士倾家荡产。三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导的全面全程自查监控体系。在农业产业化价值链和供应链上实施全社会全面全程监管体系,首要的是落实龙头企业主体责任。将质量安全责任和碳减排目标合理落实到农业产业化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内部自查自纠,将质量安全隐患和污染消灭在萌芽状态。实施“减量化”的目标管理,农业碳汇效应为考核指标,根据碳足迹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和监控体系。建立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全员全面全程的质量与碳排放监管与保证体系。四要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完善食品源头可追溯制度,开通网络微信、微博、手机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消费者有质量疑虑,让消费者方便快捷查到质量、产地和市场信息,增加发现几率,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建立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公开各食品监管部门、环保局、公安和纪检监察部门举报电话、微信、E-mail;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举报奖励金额不设上限。赋予举报者请求司法保护权。广泛聘请义务监督员。五要发挥网络媒体曝光和监督作用。公布黑名单企业,使其无法获得贷款、和财政补贴。列入重点污染企业名录的企业也必须公开相关信息和数据。

四、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加大侵权主体的民事与刑事责任

一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是以司法手段维护质量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法器,对食品安全违法和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环境污染的龙头企业起到潜在震慑效果。关键是通过法律制度设计消除对诉讼成本过高的担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应减免诉讼费,将原告承担的诉讼成本转嫁给败诉的被告,增加惩罚性赔偿责任,提高原告诉讼收益。修订行政诉讼法,列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条款,比如明确规定政府部门环境信息不公开,社会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企业排污超标,要求其公开排放信息而置之不理,社会组织可请求行政机关去撤销其环评许可等等。支持设立民间环境监测机构,为环境公益诉讼收集污染证据提供最大支持。二要加大民事和刑事责任,提高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产生足够强大的威慑。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加大对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刑事责任,实施最高刑惩,让其破产;加大民事承担责任,根据科学研究对人体危害来判定对身体潜在伤害的损失处以几百万、几千万的伤害赔偿。建设食品安全信用系统,不良企业和责任人终身禁入。

五、建立健全碳财税支撑体系

即是在充分考虑安全低碳的公益性和正外部性,以安全低碳为标准,着眼于优化整个低碳农业产业化价值链上价值与财政再分配,采取低碳农业产业化的碳税和低碳补贴政策。目前,一要完善能源税,加大龙头企业、种养加储运环节上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能源的生产成本,迫使采用低排放清洁能源。二要逐步实施低碳补贴。(1)政府应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原料与设备进行财政补贴。(2)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使其低碳产品降价、减少价格劣势,促进消费者购买。(3)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研发成本,提高低碳技术的收益。(4)公共采购安全低碳技术专利,无偿地转让农户和龙头企业使用。(5)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价格补贴,抵消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增加差价。(6)推广沼气等新能源的财政补贴,推进沼气发展。(8)为减少田间农作物秸秆燃烧带来雾霾和二氧化碳,提高回收农作物秸秆的财政补贴金额。今后,在建立ISO14067碳足迹国际标准和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开证碳税。对内销的高碳农产品征收碳税,提高种养加碳排放的生产成本、提高高碳农资成本和高碳技术成本,迫使其放弃高碳农业生产资料和高碳生产技术。对出口产品征收碳税以免国外在征收碳税,将税收留在国内。碳税要专款专用,用于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企业奖励,并支持低碳技术研发。

六、建立健全碳金融支撑体系

探索适合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碳汇金融市场和交易。无论是农业环境改善、还是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采用,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投入往往是基地种养殖专业户和龙头企业难以承受,需要碳财税和碳金融的支持。低碳农业技术风险高,难度大,只有加大和碳财税和碳金融支持力度,才能激发农产品出口企业采用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的积极性。为此,构建碳为核心的汇碳金融市场体系、低碳农业碳金融组织体系、低碳农业碳金融产品体系和低碳农业碳金融政策体系。在总结碳汇交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扩大碳金融市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和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碳金融市场,包括森林碳汇、农作物碳汇扽远期碳汇期货为主体的农业碳汇交易市场。碳金融就是根据碳足迹核算的生态经济价值为依据,以低碳产品为抵押的、以碳汇预期价值为依据,在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融资的行为活动。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积极推进低碳金融服务创新,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引导低碳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以及农业碳汇市场建设,建立我省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

七、健全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体系

低碳技术对农业产业化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与增值、成本节约和质量环境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增强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构建一个强力的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是保证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支点。健全安全低碳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利用科教大省和科技优势,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攻克关键的重大的安全低碳技术。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组建安全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研发,尽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低碳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健全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技术保障体系与技术服务体系,完善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龙头企业根据安全低碳需求研发安全低碳产品,开发安全低碳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八、发挥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和模式的组织作用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的示范、带头和组织作用。质量安全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受损最大的是龙头企业,事实上第一责任人,承担了所有风险和责任,同时龙头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理应成为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的龙头,在选择安全低碳技术、模式和路径,建设安全低碳基地、优化整合价值链和供应链管理等起示范、带头和组织作用。充分利用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扶大扶强一批安全低碳型龙头企业。建立一个能够促使龙头企业选用安全低碳技术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合同机制、责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等机制的制度安排,促使龙头企业在充分考虑其成本收益的基础上,选择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帮助龙头企业提升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能力,积极扶植种养加的安全化、低碳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保证农业产业化安全低碳发展。龙头企业要转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走低碳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龙头企业要提高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安全低碳技术嵌入农业产业化模式

九、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安全低碳产业化基地

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安全低碳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建安全低碳基地,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建基地,围绕开发项目建基地,推动安全低碳标准、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推广低碳作物品种、低碳耕作制度、低碳施肥养地和低碳栽培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等。在积极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和碳排放分级标准。要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发挥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十、引导基地农户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模式

加强对农民的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教育和知识宣传,既是政府责任,也是龙头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普及低碳知识和技术,培育农民低碳生产和生活意识,引导基地农户采用安全低碳技术与经营模式,促进从高碳种养殖想低碳种养加模式转变。为基地农户提供可行安全低碳技术方案和模式。包括:种养加环节采用新型能源和清洁技术;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培育优良品种,延长减排链条;改进施肥、用药、饲养、养殖、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实施保护耕作,减少碳素流失;推行秸秆过腹还田;整治养殖污染技术等等。帮助基地农户因地制宜选择安全低碳模式,提高种植养殖的碳汇效应。向农户推荐低碳种养加组合模式、绿色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技术的综合植保模式、观光休闲种养加模式等等。

十一、加强安全低碳标准建设,优先对出口产品实施低碳认证制度

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第4篇

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的可行性

一般性环境技术的产业化为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提供了经验。当前,国内外针对工业污染的环境技术基本都已经产业化,并行成庞大环保产业。1990年11月,原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了《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规定》,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尤其是“十五”以来,环保产业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拉动环保产业快速提升,大规模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环境保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研发、生产、运营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也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一批有实力的环保公司开始采用市场化模式操作环保项目。目前,我国环境产业已形成门类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达8800亿~10000亿元左右,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据预测,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0年更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3]。环境技术产业化促进了我国工业污染的有效治理。在环境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下,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污染的有效治理。根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局和农业部三部门于2010年2月2日联合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4],在工业三废的最终排放量只占产生量很小的份额,绝大部分三废在产生后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置。

发达国家农业环境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发展。发达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采用源头控制的对策。源头治理技术包括两类,一类是能够以产品、仪器、设备设施或咨询服务等形式存在的技术,例如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有机农业生产配套技术等,这一类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另一类是以方法和知识形态存在的技术,例如农田最佳养分管理技术、高线条带种植技术、农业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等。这一类技术由于无法进行排他性使用,农业经营者既不需付费,技术提供者也无法收费,所以无法实现产业化。当农业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末端治理时,环境治理一般就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从而环境治理的受益就具有排他性,这就形成了环境治理的市场需求,并进一步促成治理技术的产业化。末端治理技术包括环境问题的监测、检测,污染物回收、处置以及环境修复等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都能够以产品、仪器、设备设施或咨询服务等形式存在,相关技术在发达国家基本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2003》(简称SEEA),是经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由联合国、欧洲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联合,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最新权威文献。SEEA对环境产业的分类,反映了发达国家环境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列出了SEEA中与农业环境相关的产业。[5]这些产业实际上就是农业环境技术的产业化结果。

我国农业环境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市场化主体参与农业环境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还非常少,农业环境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缺乏有效支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0)没有农业污染源的治理情况,就反映了这一现状。2007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公报中数据显示工业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源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缺乏农业源污染的治理情况。我国农业环境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导致农业源污染无法有效治理,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环境问题从行为开始到危害结果的显现,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不像工业和城市环境问题来得猛烈,而等到危害结果显现时,其治理的难度又相当大,另外农业环境技术的应用短期效应并不显现,再加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小,致使农业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其技术的产业化也难以有所进展。

对农业环境技术产业化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农业环境技术就如其他农业技术一样,被认为技术推广的主体是政府,并且由于农业环境问题具有更强的外部性,这一倾向得到了加强。事实上,技术的推广和问题的解决,市场比政府有更强的力量和更高的效率。这一点在一般性环境产业的迅速增长得到验证。部门职责真空导致产业支持不足。对农业环境问题负有监管责任的主要有环保部门、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由于三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和问题解决方式不同,导致农业环境问题的解决存在真空。基于环境责任,环保部门重点关注必然会影响环境的污染行为和导致重大生态退化的行为和事件。那些只是有可能造成微观环境问题的行为和事件,不在环保部门关注的范围内。农业部门的主要责任在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部门主要从生产技术的改进上去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投入,其推动的环境技术一般是依附于农业生产技术。基于卫生部门的责任和工作内容,卫生部门只能按照卫生和疾病标准从检测、监控、隔离和治疗的角度去解决这一问题,发展起来的技术也只能是在人群聚居区域和食品环节的检测、监控、隔离技术和疾病治疗技术,对于生产环节基本上无能为力。我们发现,农业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资源循环技术缺乏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

农业环境治理的主要技术及其产业类型

农业环境问题与农业环境技术类型。农业环境问题关注的是如何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如何避免农业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以及促进农业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因此,农业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三类问题:外源污染、对内和对外有害,对外有利。相应的农业环境技术主要包括三类:控制外源污染的技术,避免和减少农业对环境(包括对内和对外)有害影响的技术,促进和放大农业对环境有利影响的技术()。技术属于广义的农业环境技术,其中针对生活需求环节的新产品技术,更主要属于产品生产技术,一般不列入农业环境技术研究领域。外源污染的环境技术中针对污染物的形成和排放的技术属于一般性环境技术,也不列入农业环境技术的范畴。因此,从具体内容上讲,农业环境技术主要包括六大类技术:①污染和有害物的监测、预警、检测和评价技术,以及农业对环境有利的检测和评价技术。②清洁农业技术。主要包括改进农业生产方法和使用环境友好投入品。③循环农业和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技术。由于农业副产物大多数都可以循环利用,而无需无害化处置,因此主要是循环农业技术。④农业生产环境以及农业影响的环境的修复技术。⑤农产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要么不是特别紧迫、要么在环境修复后自然恢复,因此主要是农产品安全恢复技术。⑥通过农业生产实现非农业的循环、环境修复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技术。农业环境技术产业的主要类型。农业环境技术总要以知识或实物等形态存在和被利用,而技术形态决定了农业环境技术能否以产品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一般来讲,实物形态的技术都可以以产品的形成出现在市场上。知识形态的技术要分两种情况:对于那些简单的、容易学习的、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知识,一般会作为公共知识而不进入市场;对于那些复杂的、不易被学习的,具有排他性的知识可以以服务的形式进入市场。另外,有些实物形态的技术,由于一次性投入大,追加成本低,也会以服务的形式进入市场。列出了每一类农业环境技术的典型技术,并根据相应的技术形态,分析了这些技术形成产业的可能性。凡是能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的,都具有发展成产业的潜力。#p#分页标题#e#

推动农业生态环境技术产业化的基本路径

农业环境技术需求与技术研究投入来源。技术研究投入是支撑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技术研究投入来源一般有两种,来自于市场的收益和非市场的投入(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如果技术存在足够的市场需求,那么市场利益将激励技术研究主体不断地投入,市场需求又分为自发性需求和引致性需求。自发性需求就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需求者带来直接的利益;引致性需求就是因外在原因促使需求者应用这些技术。如果技术是公共产品或存在一定的外部性,市场利益就不足以激励技术研究主体不断的投入,如果技术对于社会很重要,这就需要第三方即政府或非营利性组织的投入。展示了不同的农业环境技术需求决定了不同的技术研究投入来源。发达国家农业环境技术产业的支持政策。基于农业地位的重要性和农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各发达国家都将农业环境问题作为战略性问题来对待,从而也诱导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通过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政策,形成环境技术需求。美国的《综合环境污染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是针对土地受污染后责任认定的法律。根据该法规,如果在任何“设施”上发现“危险物质”的“排放”或“可能发生的排放”,则“有关责任方”应当对清除污染承担连带严格责任。这就表示如果土地受到了污染,一旦被发现,政府有权要求造成污染事故的责任方治理土壤污染或者支付土壤污染治理的费用。任何团体或个人在使用土地时都要对土地环境的保护,一旦造成了污染,就可能面对巨额的治理和赔偿费用。[6]

农业产业化论文范文第5篇

新的生产方式立足于绿色、高效、特色的生态农业。农产品的生产以优质、精品为依托。县域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能忽视对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循环再利用。对有助于改良区域生态环境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小农经济和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调和化解。保障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人翁地位。但是农户一直以来分散经营的方式,无法对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准确判断,再加应变能力较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传统的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间突显出“小农户”和“大市场”无法融合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以龙头企业为主,能够有效地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及时为农业生产反馈市场信息,更有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还能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服务,有助于农产品品种改良,丰富产品种类,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倡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为县域地区农产品搭建一条通向市场的桥梁。

(二)农业产业化推动了县域经济规模效益的实现市场经济本质上还是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县域地区经济相对发展缓慢,与当地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困境不无关系。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首先是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大规模的投入。而招商引资能够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得到有效的改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挥主导产业发挥领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大型龙头企业的建立,吸引先进技术和外资的投入。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追求规模经济的良好效应。

(三)农业产业化推动了县域经济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域地区农业产业的主导地位无可取代,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优势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可行的发展战略,也是县域经济增长快速有效的最现实的战略选择。县域地区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国民经济唤醒区域经济的重新分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选择也应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特色的资源产业。才能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