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上网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复杂混和而成的。
1.自身方面的问题。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期,这个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中,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乐于尝试,并且容易上瘾。
2.社会方面的原因。一些网吧老班为了赚钱,根本不管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学校管理不严格,对学生的要求不到位。文化稽查部门对黑网吧的管制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网吧钻了空子,大肆接纳未成年人。
(二)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三)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应该承认,网络对学生还是有诸多好处的,主要表现在:可以拓宽知识面;网络世界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打字速度快,盲打水平高;经常玩游戏的同学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中学生上网存在很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影响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为了打游戏聊天和点歌等,这些娱乐方式对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有的上网时间过长(有的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很好地休息,上课无精打采,有的即使上课时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增多,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大好前途。
2、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
3、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吸烟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还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费,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易导致心理疾病,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4、诱发中学生犯罪。为了解决上网费用欺骗家长钱财或者抢劫小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学生浏览不健康的网站,都容易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中学生上网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呈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是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之中,他们上网弊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予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及对策:
1、加强各方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关键词:解读;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CNNIC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03-05
自2008年3月开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年都会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上年年底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针对6~24岁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目前已经发表了五份报告。这些《报告》提供了青少年网民上网的基本数据,是我们深入研究“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基础和背景。本文基于CNNIC五年《报告》数据,描述了中国青少年最近五年的上网行为发展变化的情况,并丰富了原报告对数据的背景解读和分析纬度,有助于相关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一、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
在2007年底,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人数是1.07亿,到了2011年底,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32亿,占总体网民的45.1%,是所有青少年人口的64.4%。这里所说的青少年包括处于该年龄段的非学生青少年。
从图1可以看出青少年网民人数逐年上升,相对于全国网民上升趋势而趋于平缓,仍是主要的网民群体。城乡青少年上网人数增长的幅度在2008~2009年度曾经有所接近,但最近两年又拉开了距离(见图2),且有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不知道是否与农村集中在县城办中学有关。对照图3地区青少年网民比例图,可以看到最近两年中西部青少年网民比例有明显提升,这也许与国家重视中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关。青少年网民的男女性别比例五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51:48左右。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最近几年里,低龄网民人数在增加,尤以十几岁的网民增加为多。截至2011年底,12岁以上的青少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比例的92.8%(见图4)。因此,了解青少年在哪里上网,花多少时间上网,以及在网上都在做什么,对于学校和家庭的因势利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分析
随着宽带入户等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可以在家上网了,加上国家要求网吧不允许接受未成年人上网,导致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逐年有明显的减少(见图6),但是仍旧有39.3%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且网吧始终是农村青少年第一上网场所。
2007年的调查数据揭示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只有14.5%,在2010年达到42.9%,其增幅明显超过在家上网的增幅,这表明最近几年学校信息化环境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地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有接近九成的青少年使用台式机上网,同时有近五成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2009年因为3G技术的发展,手机变成了中国青少年第一上网工具,2011年底有80%的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中学生(12~18岁)手机网民占47.5%,大学生(19~24岁)有49%。相对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农村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过城镇青少年,从2008年的51.9%到2011年的81.6%,都领先城镇青少年网民2.2个百分点。2011年的报告比较了各地区青少年上网的设备,发现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接近或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的人。
2010年苹果iPad,随后不少厂家都推出了平板电脑类产品,图7中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也在提高,这大概是平板电脑普及的缘故。
从每周上网时长来看,小学生基本上在6小时左右,中学生在10小时左右,大学生在19小时左右,非学生的青少年上网时间较多,在22小时左右,五年数据变化不大,也就是2小时/周的增量,这大概与学生学习压力有关,能够支配的上网时间是有限的。
三、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析
青少年在网上主要做些什么事情?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网上参与的活动是否具有明显的成长阶段特征?城乡青少年网民以及中西部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行为方面有什么差异吗?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的网络应用,这些青少年网民的吸纳普及速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1.小学生网民的网络行为特点
CNNIC2007年的《报告》没有单列小学生,而是将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归为一个群体进行分析。在2008年后开始将小学生单列。
几年来,小学生排名第一的网上活动都是玩游戏(86.3%),明显超过中学生和大学生(见图8)。这点也容易理解:许多低龄儿童对计算机的认识就是从玩游戏开始的,特别是iPad普及后。另外,不少中小学生平时上网会受到限制,上网打游戏往往是家长对其辛苦学习的奖励。
对于小学生网民来说,排列第二位的活动是搜索信息(76%)。使用搜索引擎在大中小学生网民中都是排列在第二的网络活动。从图9中可以看到,中小学生网民使用搜索引擎的比例上升很快,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要求,而且中学似乎先于小学两年左右。
小学生网民排名第三的网络活动是使用即时通讯(74.3%),近七成的小学生都是即时通讯用户,有个人空间/博客的小学生网民达到五成,三分之一的人会上社交网站,使用电子邮件的人逐年减少,在论坛发帖的比例变化不大,一成左右(见图10)。
比较意外的是有近一成的小学生网民会在网上购物,有3%有网上银行,5%有网络支付行为。考虑到CNNIC的调查数据有一些来自网络用户自愿填写,也许其中有人乱填?
>> 职业学校女生性知识、性态度、的调查分析 当前大学生性态度及婚前心理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性知识与性态度现状及其关系 安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与性相关行为研究 广州市医学院校学生性态度与性教育状况调查 中职女生性知识、性观念、性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成都市大学生性态度特点及其与恋爱关系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医学生性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苏州市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青年官兵性态度与艾滋病预防知识现状调查 对中职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研究 女大学生性知识与性健康综合调查报告 中学生性知识的来源及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军队医学院校学生性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上海高职学院女生性态度调查分析报告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营养知识、饮食态度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张蒙,吴冬梅,王应平.中、高职护生性健康知识教育干预效果的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5):40-42.
[7]人口研究编辑部.羞答答的玫瑰如何开?——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人口研究,2002,26(6):21.
[8]代玉文.女大学生性知识与性健康综合调查报告.中国性科学,2012,21(2):37-38.
[9]蒋芳,刘松青,韦先超,等.高职院校学生性教育现状的性别差异及对策探讨.中国性科学,2012,21(9):64-66.
[10]刘薪.青少年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的研究综述.中国性科学,2012,21(5):43-44.
[11]陈昌霞,张洪峰.家庭早期性教育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4):45-51.
[12]沈莉.大学生性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6):45-49.
[13]魏寒冰.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4):58-61.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中学生 科学素质 科学能力
2006年国务院下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为了提高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新课程里的一门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占15个学分。在2008~200年度我校在高中一年级开设这门必修课,真正进入学生的课表,并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课程目标。
笔者有幸成为我校第一个专职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和评价阶段,每一阶段都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现就我校开展该课程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成果介绍如下。
一、指导学生如何选题――问题情境阶段
该课程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选题。选题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学生课题实施的过程、最后活动成果的质量和课程的目标是否能达到等一系列问题。在学生选题阶段应着重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要让学生知道课题的基本类型,为选题做好准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社会调查型,即是学生对某种现象或是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创造发明型,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认真进行科学发明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最高层次;知识探究性,指学生就某一方面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宽学习的方位,获得学习体验,最后形成学习报告,这是研究性学习中的较低层次。第二,学生明确选题的原则,主要有自主性,选题一定要自主自愿,以自己的兴趣和较为擅长的方面为出发点,所选的课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样学生完成课题的成功性就有了保障;同时学生的选题一定要考虑可行性,包括课题进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基础、时间和精力等各个不同的方面,不能只考虑兴趣,如果学生的选题太难或条件无法满足,这样的课题只能停留在选的基础上,而根本就谈不上继续往下发展,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就是考虑课题开展过程中学生都学到了什么,不要一味的追求创新性、科学性和严密性,课题只是载体,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获得某种学习方法,掌握某种学习技能,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等等方面。第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课题开展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所以要解决好小组协作问题。
在课堂上笔者主要采取两大类不同的选题实践,第一大类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即笔者先在班内介绍和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这门新课程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出发不确定范围自由的选题,然后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相应课题。选题内容包括课题的题目、选题的原因、选题的意义或实用价值、创新点和课题实施的可行性等5个不同的方面。然后给每个学生到讲台说课题的机会,下面的同学充当评委给其提出问题和建议,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修正和丰富学生的想法,有利于课题的立项。这种方式我选择高一年级的一半班级进行实践,效果很好,发现有些学生的想法确实很独特,最后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商议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课题进行实施阶段。例如,高一(1)班的刘超逸是全班第一个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发言的同学,题目是《方便大型重物运上楼梯的装置》,当看到同学和老师一起快速转动大脑为他提供建议、议论层出不穷的时候,他有种自豪的感觉!于是这样的动力指引着他在今后的课堂中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很多想法一个个出炉了,算是个高产“发明家”。
第二大类,笔者首先在班级内营造一种问题情境,确定研究大的方向,学生自己提出和选择相应子课题。比如“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从现在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在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晚上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以及一些实例等。让学生分析原因。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他们有来自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压力。他们被4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来气,这样一下子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了解更多学生的眼里以及怎么解决或缓解压力等问题成为学生讨论的焦点,最后在这个班里成立“关于中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和解决”课题组。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那些方面进行研究,班里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最后定下7个子课题分别是:对在校的初、高中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网上、图书馆查找如何缓解学生的压力;请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到学校作相关内容的报告;请校内心理辅导教师成立“调节学生压力办公室”长期给学生咨询;征文活动;寻找校内部分同学介绍亲身体验给其他同学以帮助:可以在校广播时间定期给学生讲故事以缓解其压力。确定子课题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组,选好组长之后就可以进行实施阶段了。
第一轮选题结束后,全校高一年级12个班的选题结果涉及到调查报告50多项,最后立项进行研究的有39项;涉及到小发明和小制作120多项,最后综合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最后留下来进行立项研究的有98项,其中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63项,需要寻找相关科技辅导员的项目35项。在这一阶段由于笔者事先给学生
大量的例子,包括以前学生获奖的项目・、以前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资料、在外听专家讲座的例子、从专利之家网站下载的大量作品图片等,这些资料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选出质量高的课题。
二、课题实施阶段
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研究过程,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要研究的问题等等。这样学生选好课题后就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且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2)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3)小制作和小发明。这些课题的研究过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较强,根据自己的设想先是画出原理图。并不断的修正。然后根据设计的需要寻找材料,此处我们提倡废物利用,不主张学生花钱购买材料。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体现创新。(4)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在具体指导学生课题时,由于课题数量比较多,难易程度又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实际情况,笔者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调查报告一类的课题,我的出发点就是学生在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占95%以上的工作,即是在选好课题、清楚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的情况下,由小组成员自己商量起草调查问卷的内容。之后在课堂上由该小组派出代表给全班同学分析问卷,让班内所有的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以及优缺点,集思广益,最后我再提出参考意见,小组成员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内容修改,直至最后定稿。根据学生自己的要求印制问卷数量,一般在500~2000之间不等,之后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发问卷、收问卷和统计数据等基本工作。最后,根据课堂上所讲的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相关内容,小组成员商量如何分配任务,最终提交成文的调查报告。根据学生撰写的情况,笔者对学生的作品提出相应修改意见,让其逐一进行修改,直至大家最后都满意为止。写好调查报告后还要把它转化成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论文答辩。
小制作和小发明这一类课题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笔者把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比较简单的小制作,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例如。3班姚怡颖同学制作的“防哈气的口罩”,4班李品一同学“家用防臭型方便垃圾桶”,5班曹友霖同学“DIY墙上自定义挂袋”,12班蒲禅姝同学“盲人倒水器”,7班葛奉天同学“简易单词杯”,7班梁秋实同学“遥控自动窗帘”等等。另一大类就是有一定难度,涉及到物理和劳技等学科内容,据此情况。笔者找到相应学科的科技辅导员。让他们认领自己领域且感兴趣的课题,以便协助学生完成课题。例如,10班冯晨同学“鱼的自动喂食器”,1班刘超逸同学“方便大型重物运上楼梯的装置”,2班武嘉臻“感应式洗手液瓶”,9班武磊同学“环保手动充电的小风扇”等等,还有很多课题目前正在进行中。对于学生已经做好的作品我们要给其充分课堂展示的机会,使其具有成就感。
三、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以及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善于申辩。
四、综合评价阶段
对活动的评价,主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步。所以,在评价阶段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
1 过程评价
建立小组的活动手册,学生把每一活动后的感受、收获、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创新的想法等都记录在册,用照片和录像做好过程记录,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即兴评价。
2 定量评价
成果评价,学生最后的宣传册,材料、倡议书、漫画等等。
3 总体定性评价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