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组合作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学生的参与程度不足

分组讨论式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的参与度要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然而,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基础以及学习心态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些成绩较好,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往往很快能够投入到讨论活动中,而那些成绩相对较差或者学习心态较为被动的学生则很难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因此,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少数几个讨论思考,其余在旁边“看热闹”的情形,由于参与度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分组讨论中获得共同的发展。

(二)小组成员间缺乏互动性

分组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并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互动,培养合作能力。然而,在现实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常常缺乏互动性,很多时候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小组成员之间很少有人愿意认真聆听队员的观点,仅仅是想着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种貌合神离的小组合作的效果往往也不会很理想。

(三)讨论的时间不足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进行备课,把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到了课堂上,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这些知识点输送给学生,而讨论式教学是在只提供一定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探究来获取知识,在时间上,显然讨论式教学要更长一些,而课堂教学时间只有短短地四十五分钟,很多时候,讨论的时间都显得不足,再加上一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总是说不到点子上去,从而让很多的讨论活动都显得虎头蛇尾。

二、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前进行合理的分工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过程中有人积极有人“搭便车”的情况,在小组合作之前,就要把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工作分配好,明确地指出每个成员需要扮演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务,这样,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每个人才能积极尽心地参与到合作探究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节的内容时,采用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的课题以当前热门的房地产开发为背景,让学生围绕着房地产开发对生物的影响为课题进行探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题的探究中发挥作用,笔者对每组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地方政府行政人员、房地产开发商、农林牧渔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环保局工作人员,围绕着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应当承担的义务、责任,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资料搜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辩论。通过这种角色扮演,不但明确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同时也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二)制定小组活动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要想顺利的开展,制定合理的小组活动规则必不可少。笔者在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就制定了这样的规则:讨论开始前,小组成员先进行独立思考,把自己思考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把自己的思考结论说出来,当同组成员发表看法的时候,要求小组内其它成员做记录,然后把其它组员的观念同自己的观念进行比较,指出异同之处。这样的活动规则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潜能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小组成员之间的争论和交流,使得同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有效。

(三)安排合理的探究时间,提高课堂探究效率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间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探究时间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第一,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教师可以把生物课程调整成连堂,让学生能够拥有充分的探究时间;第二,提高课堂探究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做更多的工作了。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合理的膳食》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在活动开始前,笔者先给学生设计了一份课前导学案,让学生通过预习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还要求每个学生记录一下自己一周的食谱,然后把食谱拿到课堂上来,并综合所学过的知识,同学之间交换食谱,评价一下食谱是否健康合理。由于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课堂时间,每个学生都能迅速进入思考和讨论的状态。接下来,再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份自己认为最健康的食谱,从而有效纠正学生过去不合理、不健康的膳食习惯。就这样,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高效率的合作探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三、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教师将自身地位估量过高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有近三成的教师根本不参与进学生小组合作当中,而是完全置身于学生之外,总觉得学生此阶段的学习和自己无关。实际上合作学习是一种具体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要想完全组织好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那么就不能充分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丝毫不差进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不可同时扮演“导”和“演”两种角色来维护自身的权威性,若是这样学生就只能成为“跑龙套”的配角。如果长期下去,学生便会对数学学习失去积极性,教师片面认为自己是为了学生好,但殊不知这样却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1.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准备不充分

1.2.1学习过程形式化经实践研究发现,多数数学课堂的学习小组都是按照学生的座位来划分,并在组内设有组长。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无特殊情况不会变化,更谈不上组员之间的角色轮换。这样的划分原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若长时间进行下去势必会使学生更加懒惰。这便说明数学教育对于小组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1.2.2合作之前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之前,数学教师通常都会划分小组,并任命组长一职。但由于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师对合作学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始终处于无管理、无指导的状态。此过程中,学生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在一起“合作学习”,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也不清楚自身的职责,小组内无任何明确分工,致使在合作学习伊始,小组内便无人发言,还有一些小组根本无人记录。

1.3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设置不合理

1.3.1所选教学内容不合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已在实践中证明其具有优势,然而实际教学中却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切不可遇到问题就运用此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深入分析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应选择那些最适合的内容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其自身具有的优势。

1.3.2小组合作学习所确定的目标不明确在绝大多数数学课堂中,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很多老师都会片面的认为只要向学生汇报出最终答案便完成了学习目标。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制定教学目标太过复杂,只要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就好。这样的现实状况,主要是由于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教师给出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根本不费力气,而对于有些学生则耗费再大力气也无法得到。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学生势必会对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和学生应明确小组合作目标,进而使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2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

2.1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正确角色

2.1.1教师应是良好氛围的创设者数学教学需要自由、平等、信任的学习气氛。教师应做学习的促进者,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同时更好地与同学互动。而当前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充满焦虑和不安,进而造成学生根本不喜欢学习,严重时还会出现厌学、逃学以及辍学等情况。这些问题虽有社会、家庭的影响成分,但是教师却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1.2教师应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作出调整。教师承担的组织者角色,就是要将预先的设想切实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与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式实现有机结合,为学习搭设起基本框架,从而使学生在此框架内进行自由合作与探索。

2.2小组合作学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2.1合理选定小组合作学习规模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小组人数设为4至6人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智慧,小组内的人际沟通与协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一般规模较小的小组能够有效降低彼此之间协调难度,确保组员承担起个人责任。组内互动相对较多,彼此也能更好了解,随之凝聚力也会增强。合作小组人数越多,为保证交流的充分性,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这样小组内的责任就会相对分散,久而久之还会引起相互推诿工作和责任的问题。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小组合作更适合应用较小的规模。

2.2.2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相对科学应按照一定比例划分小组,组内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学习知识。这一过程的帮助绝不是单纯将书本知识原封不动的传授,而是经过学生充分理解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规模为4人的学合作小组内,学习水平高、中、低可按照1:2:1的比例来划分。

2.3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2.3.1学习目标的确定针对学习成功目标,不但要求个人达到学业目标,还必须使合作小组达到相应标准,只有这样才算成功。在制定合作学习成功标准时,应尽最大努力使每位学生作出努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若是选用进步的计分方法,那么不论是任何水平的学生,都需要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一种锻炼。

2.3.2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一方面,教学应按照教学内容特点来选择合作学习的方式,另一方面,若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决定使用小组合作方式时,应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选择小组合作方式应先充分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进行,然后再按照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熟悉程度来选择具体方法。

3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91-01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是教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增进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教学形式。这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归宿。

一、理论依据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①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式。”②这为新时期语文教改指明了方向,为语文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特点

1、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囿于单一的讲授中,学生的学成为机械的吸收,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讨论式的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直性,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对语文学习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与书本对话,与他人合作研讨,与客观世界对话,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他们能亲自去思辩、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他们的合作讨论就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

2、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多维性、全员性、创新性,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既让学生始终以自主的独立的合作的情趣投入到小组讨论学习中去,更让学生在现实的追求与假想的结合中,满足他们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好奇心,满足他们虚荣爱模仿的强烈愿望,当讨论中的问题始终能赢得学生兴趣时,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欲望就处于,他们不仅时时急于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是为自己的观点认识展开多角度的争论。这时,知识的分享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不同程度、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在知识的均等分享面前获得了满足,他们更在满足中进一步地构建着自己未来美好的人生。教师能捕捉良机施以引导、点拔,既能促进讨论学习质量的提高,更能使学生从讨论学习中掌握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方法,最终成为“会学”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能手。

3、合作讨论或教学具有社会属性,适应了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教育不仅要教给每位学生生存的本领,而且要使他们成为良好的社会关系的拥有者和建设者,使他们成为社会生活中高品位的人。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合作讨论式教学,立足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真诚合作,心胸宽广,善于交流沟通的品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从合作讨论中掌握社会人际交往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学习的技能,从学生时代,就善于为营造一个和谐竞争健康的班集体努力,由此成长为一名善于营造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优良的社会品质属性的新型的社会公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其他教学方式所少有的优势。

三、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的原则

这种教学方法,以施行对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为目的,将语文学习的各项目整合进入小组合作讨论中去,在知识的获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有“序”有“度”的,而非放任的混乱的。它要求注意和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以教师的指导保障讨论的有序性,以教师充分地“导”、“放”与“控”结合,保障“学生为本”以落实,从而使课堂教学处在可控的状态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减少盲目性,体现科学性。

2、有的放矢,善于联系的原则

小组合作讨论,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自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讨论,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讨论的对象虽然可以是多方面的,但都必须以课文教学核心问题为中心,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性的讨论的同时,尤其要考虑到思维的同质性和语言表达的模糊性,注意使学生的思维轨道运行,保证讨论的方向,最终达到讨论的目的。

3、要求明确,准备充分

合作讨论有“序”有“度”,“控”与“放”结合,只有在明确的合作讨论要求和充分的准备下才能得到保障,让学生动手动脑,发挥想象,运用才智,自读自疑,明确讨论对象的重难点,勾画评点,做卡片、摘要、写读书笔记,都是合作讨论前每名学生应做的基本准备,激活知识储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多角度思辩,是合作讨论深入的准备。教师要精讲少讲,留有余地,有明确的讨论对象,信任学生,这是合作讨论成功的关键。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重视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讨论学习中的合作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而非结果,强调学生完全主动地投入到讨论学习中去。讨论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知识的学习同能力的锻炼,个性得到协调发展,真正做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团队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从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看,应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小组合作的概念,其基本形式是异质小组,注重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采取的评价依据是小组集体成绩。小组合作学习提倡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是通过明确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与责任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互学习方式,注重通过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来完成个人的任务。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被人们称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二、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定问题,如有些学生不愿在公众面前发言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应关注这些问题,不断地提高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合理分组、合理分工、合作交流

首先,合理分组学习小组。划分小组成员时要注意学生能力及个性的差异,使各小组能够均衡地开展学习。合理分工小组内部成员时,应明确个人分工,做到互相配合、相互帮助。此外,组内分工在使小组成员完成的共同任务外,尽可能实行轮流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担当每个角色如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最后,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事应注意合作交流。小组应该交流组内的不同想法和意见以致达到融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拥有看法一致或相互认同意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质疑与评价的能力、倾听他人想法的能力,尤其是能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注意点拨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放在重点、难点上,注意内容的开放性、可行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追求表面形式而不管实际效果,教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合作学习的进程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只当旁观者,而当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一些鼓励性的语句如Trustyourself、Nevergiveup等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质疑,让学生能对知识充满渴望和好奇,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大胆得表现自己。

(三)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

在合作学习中,一种常见的极端是把讨论变成少数几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同学们都对小组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奇,每个人都会踊跃发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随着这种教学形式的不断开展,一些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致使部分表现相对差的学生渐渐地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不断受到排挤,最终导致小组讨论变成了以某个或某几个同学为中心。另一方面要避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热烈的学习气氛,对教学形式开始放宽显现,更加的民主,任凭学生大喊大叫,这样下去必然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合作学习的评价

以下三个方面来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一)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应注重发挥成员的相互激励和帮助作用。小组成员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合作小组中个人的参与意识、合作习惯、学习态度和合作效果等。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中,要注重自我评价的因素,结合自身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其成功的一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熟记所学语言及各种语言运用技巧,也促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同伴,提高小组团队精神。

(二)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小组对自己组表现的评价即小组自评,主要包括评价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合作的质量及表达组员独特的想法,。通过小组自评来锻炼学生的公正评判。另一个方面是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评价即组际评价。组际评价是将竞争变成小组间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组际评价主要是学生对其它合作小组做出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反映学生个人或集体的素质情况,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此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进行小组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使学生学会全方位的看待周围的人。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分组单一或随意;有的组内分工不明确;有的问题没必要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甚至放任的态度等等。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呢?

一、营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独立学习和竞争,而是让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他人当作合作对象。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与别人的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能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合作中能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往;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趣盎然。其次教师既是组织者,也要“蹲下身”,有时不妨把自己当作普通一生参与讨论,营造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气氛。最后制定合作规则。如: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不懂就问;提出不同意见要注意措词与礼节;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却不要代替别人去做;少说或不说与合作讨论内容无关的话等等。

(二)要关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关系。很难想象,如果教师高高在上,怎么处理好师生关系?怎么可能使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的动力呢?只有与学生建立比较平等的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近学生,并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多多鼓励学生,要为学生的不断进步而喝彩,――教师在课间和课余时间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博大的公平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溺爱不是真正爱,放任不是爱,对学生要严而有度,严慈结合,对学生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的爱应当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发自内心都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应当撒向学生都是爱。

二、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文中结尾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件事主要怪谁?”接着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全班分为三组:一认为主要怪父母,二认为主要怪“我”,三认为主要怪万芳。然后要求三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再每组选出三位辩手,参加辩论赛。这种以学生观点或兴趣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虽然打乱了学生的座位,有点乱,可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的合作学习,每组以4-6人为宜。而分组方案最快也最常用的是学生与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往往是前后4人一组。还有让学生选择任务分组,学生自主挑选搭档,随机分组和混杂分组等形式。尤其是混杂分组,由于学生与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有其他分组所没有的一些优点,譬如:因不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会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与他们不同的人,特别是并不想与之合作的人一同学习的技能;和较生疏的人在一起会约束自己,纪律会变好;优生会更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此分组方法若分工明确,组织得当,效果很好。

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还可以不定期进行重组,并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可由口才较好的学生担任,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三、优化内容

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学生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地方安排小组讨论;有的一堂课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在适合全班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地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