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教研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22―01
一、让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规范化
1.建立健全校本教研机构。强化分级管理,构建“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四级管理体系;明确教研制度,层层落实,形成校长亲自抓,教导处主任、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主动参与的教学研究制度。
2. 确定校本教研主题。对全校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困惑、发展中的疑难、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培训方式及教师关心的一切问题。通过调研提炼出以新课改为核心的关于师、生成长的主要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小课题和主要内容。
3. 完善校本培训规划。学校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内容、有层次的研修,想老师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4. 建立校本教研考评制度。应根据各类人员教研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记分。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制定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年度考核细则,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过程的督导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形成领导带头,抓实过程的良好局面。
二、让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常态化
1. 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落实开发校本课程。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教案复查”的备课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2. 落实规范的公开课制度。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让老师们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教学。
3. 落实例会制度。为了更好地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学校建立起相应的校本教研管理长效机制,落实“思、评、讲”教研活动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组长例会制度。由分管副校长牵头,由教科室组织,各教研组长参加的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例会制度,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教学情况。
4. 构建激励机制。发挥学校服务导向功能,构建“五到位”保障机制,即组织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激励到位;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实验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学校专门出台校内绩效奖与科研奖实施办法,用于奖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贡献的教师,鼓励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5. 调控过程管理。为保证校本教研有序进行,要加强对教研活动过程的调控。 “定方向”即在校本教研总目标的框架内,根据自己教学教育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定时间”即教师在学校教科室的总体安排下,确定完成目标的时间。“定目标”即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制定完成学科教研目标。 “抓过程”即抓校本教研过程实施、抓过程管理、抓过程调控、走好每一步。“抓成果”即积极创造条件,抓校本教研成果的形成,要求每学期均有校本课题成果生成,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抓量化”即以学校教师素质评价为考核依据,对教师的教研成果进行量化考核。“查实施”即每学期对校本教研情况进行检查,查实施情况是否正常;“查进展”即不定期地对校本教研情况进行督导、抽查,看进展是否顺利,是否有困难需要解决;“查记载”即看教研研究活动记载是否详实,资料收集是否完善、是否在积极开展。
三、让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专业化
1. 进行课例研究。举行理论讲座,让教师逐步熟悉“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教研组集体备课时对单元重点、典型、传统课例进行重点研讨,采取“中心发言人”重点准备,其他成员合作研究的办法。对各级公开课、研究课、竞赛课列入课例研究的重要形式,形成范例;举行说课、教育教学课例设计活动;开展课例评价、品析活动。
2. 关注课堂研究。课堂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成员及共同体通过各种研究载体重点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教研组内每期进行随堂课的听、评交流活动。
3. 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形成反思记录。反思记录要及时、真实。教师要逐步养成反思记录的习惯,学校提供的教学设计表增加一个反思札记栏目。
校本教研关注的是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意在构建新型的教研制度,形成民主、开放的教研氛围。“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重在推动工作。
校本教研制度应该是学校教学研修活动的规范性实施与创新活动的产物,通俗地说:校本教研制度=规范+规则+创新。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校本教研制度的编制是有一定的规范或规则的,即结合学校研修的实际,按照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的本质规律;另一方面,编制的过程又是制度的创新过程,即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校本研修中实施创新的方法或原则,进而形成制度。
近年来,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对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唤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推进课程改革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从我们调研和对面上情况的了解来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时,还需要注意和把握其中的若干关系,不要陷入其中的误区。
1.经验提炼与制度文本
制度是“由有限理性和具有反思能力的个体构成的社会的长期经验的产物”。校本研修制度以规范性的文件形式,系统地总结和固化了人们长期以来在研修活动和相关方面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教研活动中的先进经验。这些规范性文件所建制的监督制度规范,对于保障教研活动的有效展开,防范、抑止以至杜绝研修中的消极因素,当会生发有效且久远的功用。
校本教研制度是对实践中研修活动经验的提炼、升华,有“概要”与“信息浓缩”的特征,以简略形式传递着相关信息。从经验到制度文本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要体现一定的客观规律,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有科学价值,要克服随意性。在实践中,我们要切忌“抓入篮子即是菜”,将所有的经验都变为文本化的制度。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以校本教研制度来说,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和教师会不断寻求一种有活力的新策略,替代旧策略,于是便会引发“制度危机”。当然,有活力的新决策、新制度并不是以随机的方式进行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选择中不断演进和更新的。
2.制度的多样性与制度间的相互关联
为保障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展开的制度是多样的,但富有活力的制度安排应该是整体的、统筹安排的,各种制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相互支持的。这意味着“只有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制度才是富有生命力和可维系的,否则,精心设计的制度很可能是高度不稳定的”。实践中,我们要谨防“勤于出台各种制度,而疏于考量制度的有机整合与统筹”。
【实例】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实行教研员选聘制度,打破教研员终身制,努力将教研员队伍打造成为教学业务的精英团队;之后出台政策,将全体教研员聘为政府督学,赋予了教研员对教学的评价指导权,切实增强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监控保障力度;同时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门成立“潍坊教师教学成果评价鉴定中心”,具体负责对全市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的评价鉴定等等。
仔细揣摩的话,立即发现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或者说出台绝不是随意的,恰恰体现了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嵌套,有着极强的内在一致,因为所有具体制度都指向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并主要依靠教研员的专业支持提升地区的教学质量。
3.制度的制定与制度的执行
【实例】上海北郊学校拥有非常完备的校内规章制度,六年来形成了39万字的制度文本,并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些规章,书名定为《三本手册管学校》。校长在校内成立专门的执法监督机构,专注于文本制定的执行力,但一年来,校长感觉收效并不明显。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仔细分析其中的缘由,很值得我们在教研制度建设时引以为鉴。首先,“制度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却忽略了权力与义务间的均衡。换言之,当我们要求老师履行某些义务时,应先赋予他们以相应的权力。很难想象,教师的各项权益都没有得到保障,居然会自动积极地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要充分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惟有如此,才能焕发起教师参与研修,主动发展的热情。研修制度不能只是向教师提要求,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教师在行使权力时,自觉地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因为这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的要素之一。
其次,“制度通常采取自发秩序的形式,如习俗、惯例、文化信念或来自自发秩序的规则,如规范、自我实施合同和道德律”,我们将这种类型的制度称为自主性制度;“作为另外一种可能性,制度化也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具体到校本教研制度,前者源于学校实践,是对研修活动有效经验或做法的归纳和提升,并将之文件化成为制度,是自下而上、草根型的;后者则是自上而下的,可能是为实现理想状态的,但极可能产生的效果是使教师望而生畏,无所适从。实践中,我们并不排斥自上而下的制度,只是在制度文本制定时,值得我们掂量的是,这些制度中,有多少是尊重了教师成长的规律,遵循了地区、学校的传统,又有多少是领导一厢情愿或拍脑袋定下来的。制度的制定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互动,要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尽力提高教师对制度的认同度,这是无疑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教研制度中是否有足够的“关联性”制度保证诸多“本体性制度”的启动与落实。本体性制度是关乎校本教研本身的,而关联性制度是保障和支撑本体性制度落实的,是本体性制度的条件、支持和保障。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地区和学校出台了很多教研制度,很充分很详尽,但却束之高阁,仔细分析原因,发现这些制度中缺乏关联性制度支撑,结果是使得执行、评估、奖惩都落空。
4.制度的规范与制度创新
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基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良性的循环关系是两者保持统一、和谐、互相促进的关系,非良性的关系则是两者割裂甚至矛盾的关系。
作为校本教研制度来说,应该努力使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呈良性关系,也就是说规范性的因素是创新的产物,现行的教研制度里规范性的因素是前期校本教研制度创新的目标,同时又是下一轮创新的基础。只有这样,教研活动才能在规范实施与创新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完善、不断发挥其保证与促进校本教研活动有效进行的作用。
【实例】“开放课堂,老师间相互听课”似乎很普通,但要真正做好,做到位,并不容易。青浦一中的“听课评课”制度有严格的规范,但在制度的制定中,却创造性地用了这样几个步骤:
①“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学校创设条件让老师们外出听课学习。外出前,校长要求教师既看别人的课堂,又要思考别人课堂中的亮点。学习回来后,每位教师写成书面体会。
②“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学校再次组织全校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出发前,校长要求明确要带着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去听。回来后,先把学到的东西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实践两周后,结合学习和实践,每人写成书面体会。
③“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审视自己的课堂,老师们的教学视野开阔了,心态逐渐开放了,对课堂开放这一形式不再排斥。
课堂打开了,怎样进一步地确保开放的质效?学校的接下来工作是:以听课质量为抓手,在课堂开放从活动化走向制度化中,实现由形式走向内涵的转换。
5.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有学者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种类型,并指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等)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等)组成。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校本教研活动中,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具有同等重要的力量,两者共同构成了学校的教研文化。相比于正式的教研制度来说,非正式制度不一定像正式制度那样要借助一定的实施机构和实施细则,而是依靠行动者的自我约束发挥作用的,是自我实施的,因此所需的时间更为漫长,但它却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因为非正式研修制度集中体现了教师对于创建制度与遵守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等等,是研修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以文本形式出现的正式制度,而且要关注非正式的教研制度,因为制度文本不是我们追寻的目标,新教研文化的形成光大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
6.普适性与校本特色
【实例】求知小学是所百年老校,在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过程中,校长室将着力点放在了对管理评价机制的变革上,即采用“协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评价机制”。这种评价的出发点是:人人参与评价;人人协同别人参与评价。以一次教研活动为例。
按语文组轮流主持计划,第一次备课考评的负责人是汤老师。在接受了任务之后,汤老师仔细地制定了评价方案,并邀请组内其他三位老师协同她共同完成此项任务。四位评价小组,制定了每位语文教师备课情况评价的指标,每项指标之下的细目,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在语文大组的活动中,汤老师结合课改理念对每位教师的备课评价作了详细的反馈,并且将四人小组精心选出的组内老师优秀备课的实例,和全组老师做了分享和交流。最后,语文大组长点评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也通过由教导处制定的评价量表对汤老师组织的这次教研活动进行评价,同时汤老师根据老师们的反馈意见修改评价方案,最后由教导处存档,为以后其他老师开展此项活动做个基础。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绝非是思想游戏,它必定会通过具体的现实制度来加以体现。一方面,校本教研制度具有普适性,因为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是有规律的,因为迎接课程改革的挑战是我们共同的行动;另一方面,导源于不同学校的教师具有主动求知精神和智慧发展的不同诉求,校本教研制度应该是有本地区、本学校不同的特色。上面例子中,求职小学的制度是适合他们一所百年老学校的特点的。
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明确提出要加强校本教研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基础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近年来,伴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校本教研在上海中小学的实践出现了喜人的形势,不少学校卓有成效的探索,为校本教研的诠释提供了案例,为实现教育理念的可操作化提供了范例。
这里刊登一组示例,从中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理论探索之河:校本教研面面观
何谓“校本教研”
“校本”(school-based)这一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当时的理论依据是放权给学校带来的自主权力会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校本”的理念引入我国,与国家对教育的权力重心的转移有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由此而来的各种校本形式,诸如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校本培训也就接踵而至,校本教研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方法性支持系统,贯穿于其他各种校本形式之中。所谓“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的特色为本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和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研究为纽带,通过专业引领、行动跟进和实践反思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形成扎根于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教师发展的新型教研文化;加强由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的学习型教研团队建设,逐步创建教研团队的活动制度、交流制度、评价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
关键词简析
关注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对教师的着眼点已从课堂教学扩展为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甚至生活方式。校本教研,要为所关注的方面提供帮助。
研究纽带研究为纽带,是说教研以研为重点,研究,既是问题解决的“中介”,也是提高能力的“台阶”,研究深入一步,就能提高一步。
专业引领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大概念,是指实现教育目的的能力,而并非仅指学科教学能力。专业引领,有专家、同行及一切有真知灼见人士引导的意思。
行动跟进研究的实现,行动是必须的,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行动跟进,是注重实践环节。
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就是把过程当作研究过程,把经验甚至教训作为宝贵的财富。反思,是在深层次研究问题。
新型教研文化把教研提到文化的层面,这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教育人文化的体现。新型教研文化,更多地是遵循教育规律,更多地体现教育关怀,更多地落实教育和谐。
学习型教研团队教学,从某堂课看,是一种教师的个体行为,而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会形成学校的教育文化品质和程度。学习型教研团队,以汲取各种有益于教育和教学的文化为载体,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学、互助和互励,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校本教研种种
“自下而上”教研
“互动式”教研
“参与式”教研
“实战式”教研
“案例式”教研
“专题式”教研
“诊断式”教研
“跨学科”教研
友情提示
问:校本教研与教研组教研有何不同?
答:首先,从观念上看,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可持续发展,追求整体教育质量最优化为基点,而不是仅局限于某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其次,从范围上看,校本教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为半径,而不局限于少数几个骨干教师的发展。这种研究是教师全员参与的,不是个别教师研究,不是特级教师或者骨干教师的专利。新课程的顺利推进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每一个教师的热情投入。
再次,从组织形式上看,从学科教研走向全校跨学科教研,从以某个年级或某门学科为依据的部门教研走向全校性的教研。
第四,如果说以往教研组的教研集中在“备课”,那么现在校本教研则致力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应该说,校本教研并非一个全新的事物,它是在原来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诞生的。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校本教研有了新的内涵,并被赋予新的使命。显然,校本教研与原来的教研组教研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问:校本教研是否在校内进行的教研活动?
答:校本教研,更多指的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从组织结构上说的,并非只有在校内举行的教研活动才是校本教研。如果某所学校在非学校的地方举行了一个教学研讨活动,或联合他校共同举行教研活动,这样的教研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校本教研。
问:校本教研是否意味着教师今后培养以校为本?
答:教师成长过程伴随着教育生涯,相对的成熟是指拥有基本的教育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校本教研,只是强调教师培训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从教师工作的基本场所考虑教师的长远发展,其实教师培训,从政府组织的层面上说渠道是多方面的,从个人角度说更是途径广泛。
实践摸索之舟:校本教研竞帆游
各校成功范例:有益启示
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抓重点三个基本组室
学校组建了教研组、年级组和学习组三个最基本的组室单元。教研组以学科研究为主,让教师获得最好的专业发展;年级组通过整合,形成相互协调的班级教师组队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学习组则是教师们政治学习和开展凝聚力活动的基本单元。三个组室互相支撑,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证。
如学校的数学组,通过每周定时开展的集体备课,共享教学经验,形成了倡导良好师德、善于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教学作风严谨、全组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虹口区北郊高级中学综合性教研组实施联合作战
建设综合性教研组、强化跨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将人(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潜能看作是有待开发的一种资源,激励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习与教学的综合。
集聚学校在教研管理层面上,增设了四个综合性教研组,即:科学与生态综合教研组,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人文与社会科学综合教研组,含语文、外语、历史、政治学科;数学与信息技术综合教研组,含数学、信息技术学科;艺术与体育综合教研组,含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综合教研组的建立,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加强教研组“小基地”建设
学校教研组在学校发展目标引领下,实现自我要求、自主发展,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四小基地”。
一是校本教研小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二是青年培养小基地,通过扶、帮、带、传,为青年教师成长与进步创造条件;三是教育科研小基地,将组室创建为教育科研的场所;四是活动开展小基地,由教研组策划、组织学生活动和组室外活动。
点评: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研活动载体,如何重组与构建、运行值得研究。
静安区上海市一师附小网络教研红红火火
“新空气”——一师附小教科研网站,也是该校的教科研平台。在主页Flash动画中醒目地滚动播放着倡导的教科研理念——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全员参与、交流分享、伙伴互助、共同成长。网站分为两大功能模块,一是由“聚焦新视点”、“走进新理念”、“透视新课程”、“打造新品牌”四大版块组成的资讯平台;二是以“有话大家说”教科研论坛形态出现的互动平台,它分虚拟教研、网络科研、教海随笔三大专区,每个专区又下设四个分区。备课集约化、教研主题化、思维风暴化、专业引领化成为网络教研的显著特点。
网站自2003年9月正式开通运行至今,初步形成了附小的网络教研特色。以数据为例,截至2005年3月底,教导处、科研室提供上传的教育教学资讯共计258条,教科研论坛中教师主题2603帖,其中仅以“教海随笔”中的“新思维”一区为例,讨论主题95帖,回复2921帖,点阅计数24514人次。
普陀区甘泉外国语中学“青蓝工作室”
“青蓝工作室”,有50多个教师经申请筛选成为会员,“青蓝”两字,取自“青出于蓝”,顾名思义,这个工作室的目标是组织有质量的活动,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该校“展示成果,分享经验——青蓝阶梯讲坛”为题的校本培训活动,把校本教研的理念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主持人以访谈的形式引出全国首届“和谐杯”新课程理念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获得者陈君的话题:“山不过来,我过去”,在鲜花点缀的雅座里,轻松地谈论着教学的过程,反省、思考、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点评:教研的时空可以因校而异,尽可创造。
闸北区宝山路小学为每位教师课堂教学录像
宝山路小学全校40多位任课教师都有一“部”自己课堂教学的录像片,然后自己和同行用新的教育理念对“镜头中的我”在教研活动的“显微镜”下进行“过堂”,找到能够活跃教学开发学生潜能的“细胞”,必要的话做“手术”,从而使教学“活龙活现”。
微格教学就是用现代化视听设备将教师课堂教学录制下来,通过事后的“定格”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团队学习高效教研
在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课后做笔记时常用一种叫“左手栏”的方法:在一张纸的右侧记录笔记主人与同事们对话的内容,左侧则记录交谈的每一个阶段自己心中想说而未说的话,然后将隐藏的假设摊出来,并显示这些假设如何影响行动的因素。教师通过这种个人与群体柔性“碰撞”的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该校在校本教研中十分注意运用团队学习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和谐高效的教研之路。
普陀区华东师大附小共营小组合作共赢
在华东师大附小,活跃着10支非学校行政安排,由志同道合的教师自由组合起来的非正式组织——“合作共营小组”。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扎营在教育第一线,努力营造和谐互助的氛围,齐心经营共同的教育理想,尽情地发展各自的专长,赢得彼此的友谊,赢得前进的动力,赢得成功的喜悦。
如:“FZ”合作组由4个年龄相近的教师组成,她们又各有所长——音乐、美术、朗诵、演讲、舞蹈,互补的特长使她们把语文与形象艺术、语文与表演艺术、语文与音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并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学科活动。
点评:着眼于每一位教师成长,是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课改研究基地:成果一览
校本研训,要构建管理体制、机制和模式。
普陀区延河中学:在学校的行政组织建设中融入学习型管理理念,构建决策层面、组织层面、实现层面三级管理体制,保障校本研训的实施。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学校:初步实现制度化,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的内涵得到发展。
关键词:新环境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艰巨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校的扩招,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在新环境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现阶段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以院校领导或者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管理制度服务性差在传统教学管理理念中从来都是以院校领导为中心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高校的各项工作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然而我国大部分的本科院校依然沿用这些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模式下就使的院校领导与学生的关系不对等,基层教师和和院校领导之间不平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其一,在教学计划方面,从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过程检查直到评价总结阶段,整个的过程链中,院校领导都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主要作用,而广大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缺乏客观民主性;其二,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中只注重宣教学生应当遵守或履行的各种义务和违反相关管理规定要如何接受处罚,却很少提到广大学生理应享有的各项权利与自由;其三,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以院校领导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官本位”固有思想的影响,导致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不能发挥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自主选择权,体现出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服务性。2.以高校本部为中心的院系管理缺乏活力我国大部分的本科院校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面,教务处集中掌握了主要权力,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估等多项管理职能的落实。具体院系相对于整个院校,各院系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单纯的起到“执行者”的作用。大多数本科院校所采用的“大教务”管理模式,教务处从本质上分析,其实就是在校长或副校长与各院系管理领导之间的权力集体,这样就导致各院系对招生、教学和相关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上缺乏必要的自。3.传统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控制”方面缺少弹性第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在的课程表现与教学计划方面缺乏弹性。教学大纲、课程、教材等一致性较强,导致学生对授课教师、专业课程和学习时间方面的选择缺乏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尽管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已经实行学分制和学生自主选课的教学模式,而且增加了一些可供选择的科目,但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动权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第二,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评估得模式过于陈旧,高等教育的考试不能过分强调“统一考核”、闭卷答题和笔试模式,甚至依旧像传统义务教育那样用一张试卷一个数字来评定学生最终成绩。这种强调“统一”的评定方式显然已不足以体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也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第三,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太过死板和强硬。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学生数量的大幅增加也导致的需求变得多样化,这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跨专业、跨系别、双专业制、双主辅修制、学位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缺乏制度保障。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将学生旷课数量与考试资格挂钩,并且没有重修补考的机会,用这种方法迫使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取得学分,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警告、处分甚至退学等严厉处罚。
二、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策略
1.加强服务性教学,促使服务与管理的结合统一目前阶段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属于教学类的综合院校,所以这些本科院校的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应该围绕教学工作这个中心,正确树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理念。服务性教学的必然性,同时受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以及来自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的高等教育管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为了使得服务型教学管理制度得以建立和健全,就要求高等院校的决策者摒弃传统落伍的旧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服务职责的全面落实。总之,本科院校要坚决树立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并且要不断加强教学工作服务性,顺应当代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和必然要求。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建立良性的教育沟通机制。在现阶段的人才市场,许多招聘企业通常以各种证书来确定的能力结构,尤其是应届或者刚毕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加上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忙于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书的考试,奔波在诸多培训机构之间,不得不忽略一部分高校的课目,这必然对教育沟通机制造成冲击。所以,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需要作出一些具体规定,保证学校、学生以及各类培训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第二,建立科学的学习指导制度。目前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正在大多数的高校广泛进行,因此,学校有必要也有义务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督促以及顾问的作用,构建导师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如何选择等问题提供专业指导,预防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出现盲目性。指导老师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并制定个人的培养计划,同时帮助学生获取有兴趣的学习资源。2.激发各院系教学管理的活力许多本科院校希望院校可以创建一个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而这种方式与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同时对于本科院校融入时展的浪潮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科院校要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适度调整。院系是本科院校执行人才培养的一线单位,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本院系的特点优势以及学生情况都极为了解。本科院校应大力支持院系的主要职能充分发挥,但也要注意及时的监督管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产生负面影响。3.建立以师生为根本的教学管理平等理念本科院校要遵循客观教育规律,要坚持“依法治校”的管理原则的基础,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有效的调整,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重新建立。第一,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求,推动学分制度核心程序的顺利执行,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要优化的教学评价制度。一是通过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优化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效果评估模式的优化改革;二是,以专业课的具体情况视角和人才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专业考试制度的优化改革。第三,学籍制度要不断跟进和完善。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刚性在学籍管理上也有所表现,所以学籍管理制度也应以人性化的充分体现为改革目标,创造一个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结束语
教育的改革是推进国家发展的根本,本科院校又肩负这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艰巨任务,因此,在新的环境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顺应时展的选择,本科院校既要把握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又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只有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大学生学有所成,最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军.普通高校两级教学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林区教学,2010(11)
一、职业性教育与教养性教育的辨析
“从古到今,基本的教育类型大致为两种基本倾向:一是教养性的教育,一是职业性或者生存性的教育,前者重在生命人格的完满,后者重在个体现实生存的适应。当生存的竞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个体发展的现实境遇,并把教育越来越多地裹挟其中,我们的教育就会越来越多地远离教养性的教育,而更多地成了一种职业性的、生存性的教育。”①就在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显示出职业性教育在目前社会背景下旺盛的生命力。
职业性教育的必然性在于中国现实社会所趋,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是由此而带来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高涨,以及作为人的完整和谐的失落。当我们通过职业性、生存性的教育,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之时,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是否也有家园,心灵是否也有安顿之所,他能否成为一个具有生命激情、生活情趣的具有独立自由精神与完善人格的人,还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工具人或囿于狭隘的专业技术与职业范围中的片面人。所以,在职业性教育蓬勃发展的境遇下,我们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将担负起使学生人格完善、人性和谐的重要使命,在高校应用转型的生存性教育过程中,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平衡兼顾教养性与人格完善。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任意性选修课程包括:作品赏析类,如《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等;艺术史论类,如《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艺术批评类,如《当代影视评论》《现代艺术评论》等;艺术实践类,如《合唱艺术》《DV制作》等。
但在很多高校,这些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质量都不是很理想。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也没有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缺少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所需的专用教室和器材,这些现实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独特价值的凸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只有通过艺术与人文的教育,才能避免人被作为机器或工具的悲剧。所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与境遇下,我们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得到凸显。
1、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性的提升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但所有道德思想观念中对于美善事物的追求是其更为普适和本质的东西,所以,对美善事物的追求应是一个健全主体的德性体现。
纵观历史,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德性的提升与人性的和谐整全都曾经是古典时期教育的终极目标,现代社会的教育则转向了为适应世俗化生活做准备。“当整个社会被嵌入到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为最显著特征的市场之内的时候,教育迅速地从旨在使每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每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②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离德性的提升与人性的和谐整全越来越远。
艺术及其教育的价值,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首先被认识到和加以利用的就是它的道德感化作用。在中国,古代关于艺术与道德关系的言论比比皆是。艺术教育能促进德性的提升,一方面在于艺术与道德一直以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凭借其难以抵御的巨大魅力更是道德观念的绝好载体。另一方面,艺术求美,道德求善,美与善往往相互统一并能相互迁移。在先秦典籍中,“美”与“善”两个字在不少情况下是同义词,美即善,善即美,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感染作用,是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十分显著的特点。我国近代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也指出:“道德与艺术殊途同归。所差异者,道德由于意志,艺术由于感情。故‘立意’做合乎天理的事,便是道德。‘情愿’做合乎天理的事,便是艺术。”③道德的形成与提高往往与情感有关,与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关。艺术对人精神美善的陶冶和提升,本身也是道德教育追求的目标,两者殊途同归。
2、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促成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全面发展首先体现为人格的完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定义也多种多样,简单说来“人格是指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完善的人格就是指人的各种心理机能能够和谐一致,彼此平衡协作,而在性情、气质、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健康状态。”④
人们早就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人格完善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讨论了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认为工业文明捣毁了人性的和谐,带来了人的异化现象。职业分工把人限制在一种固定位置上,人性也发生了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心与身、本能与意志等方面的分裂。面对人的异化,席勒提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活动的情感性、主动性和完整性能对现代社会分工造成的片面与偏狭进行有效的弥补,能使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自由,灵与肉、意志与本能、感性与理性等对立的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⑤席勒认识到了艺术教育对人的完整、人性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艺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他认为人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异化劳动关系阻碍了全面发展。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劳动成为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强制劳动使人变成了机器,丧失了主体精神,也就失去了审美愉悦。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自由的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是维生的手段,只有这时,人才能从社会分工中逃离出来,自由自在地进行审美活动——劳动者和艺术家不再分离,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因此,艺术教育对于促成人格的完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四、结语
一个人,只有当树立起对美善事物的追求,取得德性与德行的完满,达到人性与人格的和谐完善,我们才说这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而艺术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正在于让人成为和谐发展的真正的人,使人能够谋求现实人生的幸福与完满,找到通达人性卓越的路径。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下,进一步重视和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提升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比率与教学质量,才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至于本末倒置,丧失掉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