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个人发展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生涯规划意识与职业发展
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职业生涯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选择”的时代,大学生要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没有周全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找工作时就会比较随意,目的性不强,甚至把“工作报酬”作为就业时最重要的参数,这对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也是对社会教育投资的一种浪费。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则认为“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这里的“欲”就是指努力成长的欲望。在职业发展咨询中,作为咨询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这种“欲”,而不是形式上、程序上的一些知识、技巧。有了这个“欲望”,在个人职业规划前进的过程中,就能够保持一个向心力,促使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型个人,即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二、专业学习、发展与职业路径的选择
如今社会已经发展为一个专业化的时代,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专业能力是职业人士不可或缺的能力,它构成了职业人士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许多在校大学生在自身的专业学习、发展与路径选择方面却存在着许多困惑,如专业兴趣取向不够,专业发展的训练、知识更新问题无从解决,专业发展与职业路径不协调等等。我认为在生涯咨询中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1、生涯咨询内容遵循向“问题”靠近、向“实际”贴近的原则,通过咨询内容的针对性,解决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的问题。
2、采取“自助餐式”的生涯咨询,由咨询师引导学生围绕专业发展列出生涯发展的“配餐”,一起探索学生个体最优的发展路径。
3、建立生涯发展论坛、生涯发展培训等辅助形式,丰富学生发展的体系和模式,使学生从中找到自己内心所关注的发展需要。
4、在生涯咨询形式上,突出学生互动学习的特点,增加专业毕业生个体案例咨询体验,以增加咨询者间的交流互动。
5、增加对生涯咨询效果的跟踪和后续服务,把生涯发展咨询延伸到校外,使生涯咨询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形式,希望学生能明确生涯发展的路线,并保持专业发展路线的不动摇,这样每个学生个体才能在专业发展上由浅入深、厚积薄发,形成独特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与资源。
三、个人发展环境基础与职业机会的把握
一个人的生涯发展如果脱离了个人发展的环境基础,它的生涯发展就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假设是建立在生涯发展基础上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因此,在生涯咨询过程中,“如何帮助生涯个体有效评估生涯发展环境”、“如何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有效发展自己”、“怎样及时把握生涯发展机会”等问题就成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解决:
1、分析生涯环境中的不变与可变因素。
2、澄清这些因素中,哪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地改变并为己所用,哪些是必须调整心态、需要自己主动适应的。
3、提出针对性的适应与变革方案。
在21世纪,只有主动适应社会的改变、积极调整自己人生航标的人,才能把握职业发展的机会,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不为社会所淘汰。
四、职场情商与职业核心竞争力
在美国企业界,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智商使人得以录用,而情商使人得以提升。”在当今的中国,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因此要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职场情商。
在生涯咨询中关于职场情商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学会将情绪与事情本身区分开来,不要带着情绪做事;二是当与他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要学会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并有效地达成一致;三是要学会化解负面情绪,在特定情况下,善于将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让情绪成为职场上工作的动力。
五、行动力与职业目标的实现
许多大学生经过努力,绘制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蓝图,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却仅此而已,并没有付诸行动。当然,每个生涯发展个体都是不同的,每个个体亦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生涯发展模式,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作为生涯发展的主体怎样才能获得生涯发展的成功呢?成功的首要因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首要因素不是个人技能和业务知识,而是行动力。然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过程中,职业发展行动力欠缺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在这方面,我认为应重在与大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沟通:
1、科学的时间管理。要协助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在时间管理过程上,使大学生形成时间概念,并能掌控时间,以促进生涯行动力的产生。
2、定期的反思与总结。要形成定期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咨询教师要时常提示学生反思并发现自身的弱点,并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出一系列措施进行有效的调整,这样就会产生行动力的效益。
关键词:创业精神;培养路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
一、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概念界定。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以“创业精神和大学生”为主题进行搜索,检索到相关度较高的文章826篇(包含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并且随着时间推进而逐年增多。研究的学科涉及较广的是哲学、心理学及行为学等。
对“创业精神”概念的研究,国内学者多从各自学科背景出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在借鉴前人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将其定义为:大学生创业精神(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寻找、利用机会,在自主创业的过程由认知、意识、个性、意志和行动力构成的一种精神力量。[1]
(二)特点。(1)自觉能动性。自觉能动性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实施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创业知识的储备、创业意识的觉醒、创业意志的坚定、创业行为的实施,以及对创业环境与趋势变化的发现与追求,特别是尚未被人们所关注的环境与趋势,都必须发挥自觉能动性。[2] (2)思维创新性。创新性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实施的重要支撑。大学生进行创业往往受到资金、经验、人脉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突破思维的局限,通过创新、变革、转换、引入新的产品、服务或新的方式,满足其潜在需求者的需要就成了创业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3)实践操作性。操作性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实施的重要保障。大学生通过发挥自觉能动性,寻找到的创业机会是能够为创业者所用的,可以真正实施的机会。(4)业绩追逐性。对业绩的追逐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大学生创业个体在创业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而是对事业的发展、业绩的增长充满激情与渴望。也正是这种对事业增长的追逐,促使了大学生创业个体克服遇到的困难,保持创业热情,实现创业的目标。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要素分析
(一)个体自身要素。(1)创业知识。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对所从事行业的知识的储备和对创业本身内涵及相关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储备程度越高,对与创业相关规范的理解越全面与深入,其越有可能获得成功。(2)创业意识。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对自主创业行为的自我觉醒程度。这也就要求大学生个体要有敏锐的对环境与趋势的观察力,能及时的发现机会;此外还要有创新的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最终实现对创业意识的觉醒。(3)创业意志。指的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为实现创业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4)创业者个性。指的是大学生自身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心理特征在创业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5)创业行动力。指的是大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的支配下,实际进行的创业行为的执行力。它是创业精神的外在体现和综合反映。
(二)客观环境要素。(1)家庭方面。1)家庭对个人创业的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家庭的情感支持,表现在家人对创业是否持积极的态度;二是家庭的经济支持,表现在家庭是否提供经济方面的资助。2)家庭对个人发展的期望。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更多的是家庭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如果家庭对子女的个人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家庭的教育风格。如果大学生的家庭开放强、鼓励挑战自我,或者注重对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自主决策能力的培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2)学校方面。1)学校创业氛围的营造情况。学校创新创业文化的营造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志、创业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2)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的条件。具体包括: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以及在学生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否及时的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解决方案等。(3)社会方面。1)国家在创业政策、环境方面的支持力度。这些包括: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经济政策及其氛围等。2)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包括: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便利条件等。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1)创业知识储备不足。现今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对旅游社、旅游饭店、旅游商品、旅游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的不够;还因为缺乏社交智能,不善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创业意识觉醒较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人生阅历不足、旅游相关行业相对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自我觉醒较晚。(3)创业意志不够坚定。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受课程较紧,学校、同学、家庭的不认同,创业初期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家庭溺爱和包办现象的突出,“眼高手低”现象的存在,吃苦精神、挫折教育的相对缺乏,还有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等原因的影响,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很难继续坚持下去。(4)个性与职业的不匹配。根据霍兰德的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可能存在自身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与所从事的工作不匹配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业效果。(5)创业执行力不足。虽然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创业意识、兴趣有所提升,但真正付诸行动的力度明显不足。
(二)客观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1)专业管理方面。1)创业教育认识的误区。虽然学校认识到了创业精神、创业教育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多将之作为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手段。表现形式也多以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大学生创业园区为主。这在本质上是创业实务教育,不是真正的创业教育。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失。我国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开设跟专业相关的创业课程,即使有也多是依托学校开设的选修课进行的,与专业衔接性不大。而且这些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课程之间不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实操性,这就要求授课老师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人才,但因我国旅游管理管理专业教师的经历多为“从学校到学校”,大多缺乏专业的实践经历,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有效融合。4)创业实习基地建设落后。虽然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已意识到实习基地的重要性,但要么因为学校资源紧缺导致校内实习基地缺失,或因资金紧缺、教学人员不够,校内实习基地沦为摆设;要么因为管理经验不足或与校外沟通不够,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生打工的场所,不能发挥其实习、培训、创业的功能。(2)社会方面。1)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已出台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政策的执行情况、审批制度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企业因经营成本等因素,专门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指导、兼职实习机会较少。2)传统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影响。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害怕竞争等思想的影响,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创业精神的形成和创业行为的产生,稳定的工作岗位仍是首选就业方向。(3)家庭方面。1)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家长多希望学生毕业后能找例如政府、国有企业等稳定的行业或部门。2)对行业认知存在偏颇。部分学生家长对旅游管理专业存在认识的偏颇,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就是服务人的行业,选择从事与专业相关的酒店、旅行社、旅游餐馆、旅游商品经营等工作,有失体面或特别辛苦,因此对学生的支持不大。
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路径
(一)加强创业精神教育,增强学生创业素质。高校应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大创业精神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加大创业所需知识的积累,加强对旅游行业相关行业规则的了解;通过校园创业文化营造,加大课堂讲授创新创业内容的比例,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挫折教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抗挫抗压能力;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对其进行指导,提升学生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度。
(二)依托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创业氛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将专业特性、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依托校园文化强大的无形的引导培育功能,营造有利于创业精神的校园氛围。
(三)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课程实践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大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适应性与竞争力。具体可通过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创业教材,编写适用的、体现本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材;改革教学考核机制,加大专业实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专业成绩的比重。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在保证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创业内容、创业精神方面的教学水平,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具体为:一是提高新进教师的准入门槛,优先选择具备专业创新精神、行业实操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的教师;二是定期选送教师到相关企业培训、学习,或是参加行业间会议,提高专业创新能力;三是聘请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
(五)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构建“校内校外”两个创业基地。要重视“校内校外”两个基地的建设。具体可通过:一是加强校内创业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通过校内实践基地、校办企业、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大赛等方式,为学生的校外创业打下基础;二是重视校外创业基地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孵化的成功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和支撑平台。
(六)提高社会关注度,争取创业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关注,争取更为宽松的社会氛围与政策支持力度。具体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持续加大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并将之不断落实与完善。例如完善财税和信贷政策、融资渠道、投资体制等;二是争取企业对大学生实习、创业的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学习 自主授课
[作者简介]王光秀(1963— ),女,广西桂林人,武汉大学在读博士,桂林医学院人文社科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湖北 武汉 430072)陆柳营(1990— ),女,壮族,广西崇左人,桂林医学院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护理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外比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新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XKS03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50—02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更全,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已不能满足社会大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倡导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它由大学生充当课堂教师,对选定的部分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教学,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的“教与学”。这种学生上讲台、教师成导师的新型教学方式,将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和支配权交还给大学生,打破了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传统局面,开创了自主学习的新格局。
一、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实施的客观背景
(一)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与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授课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是独立学习、自我设计、自我展现的过程,更是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个性、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学与教,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真正符合国家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二)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心理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无论哪种类型的大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体验的空间,旨在让大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主观能动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挖掘自身潜力。此外,自主授课给大学生带来很强的新鲜感,使其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三)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实施条件成熟
其一,教学环境提供授课平台。在多媒体网络的现代教学环境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多样媒体,为学生查找第二手资料提供了广阔信息来源。其二,大学生能力具备。大学生应该具备或已经具备自学和驾驭自己专业知识的能力,潜力需要激发。其三,实施成本小。只要大学生和老师都认可该授课方式,即可试点实施。其四,现行研究结果证明,本文倡导的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在多个专业,如工程学、检体诊断实训、生理学、旅游管理、基础护理学、口腔材料学等专业尝试成功。
二、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实践效果
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基本流程是授课计划—建立团队—任务分配—学生授课—教师疏导—总结评价。笔者在桂林医学院2008级护理学(国际交流方向)专业的“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这一教学模式。自主授课教学结束后,学生们普遍对这种“学生上讲台,教师成导师”的新型教学模式表现出极大的信心和强烈的参与意愿。可见,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理论分析
(一)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突出的优势
1.提高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备课过程本身就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授课团队要通过查阅文献、书籍、浏览网页等方式把知识点串联起来,使课堂内容逻辑分明;还要把讲课内容用幻灯片、图片、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使课堂内容形式丰富多彩,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增强了分析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2.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授课是综合素质的展现,它需要具备较好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创新、探究和团结协作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和谐、民主、轻松的角色转换中,学习、沟通、表达、应用、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立足和发展。
3.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意味着学生们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的“受体”,而是参与并掌握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为获得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而兴奋,从而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学生授课打破了固定的教师授课在授课方式、思维逻辑、授课特点等方面一成不变的传统,不同的学生授课将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这更容易引起听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缓解听课疲劳。此外,相对教师而言,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更接近,这有利于听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促进了教学相长,师生互益。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之间角色互换改变了传统课堂单向传授的模式,拉近了师生感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对教师而言,一方面,学生们五花八门的授课方法或技巧以及各具特色的图片及语言都是平时不易得到的教学资源,教师可有选择性地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自身授课水平;另一方面,角色的互换可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而言,通过授课准备中与导师讨论教学材料、授课思路等,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良好人格熏陶。
(二)实施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可能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能力和素质水平不一,需要教师恰当处理。相对教师而言,大学生知识面较窄,如授课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则可能因授课者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准而影响授课效果。此外,大学生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
2.学生授课准备工作量大,学习负担重,需要教师妥善安排。在实践教学中,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单向传授教学观影响,大部分学生已习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被动式教学,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学改革中广泛运用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教学,加重的学习负担可能使他们对该方式的开展产生抵触等不良情绪。
3.考试模式改革滞后,需要教师合理改革。考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近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快速推进,但考试模式改革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考核内容死板、考试方式单一,导致学生仍需死记硬背才能应对考试,只有考试才能督促学生学习。在新的教学方式下,考试模式改革的滞后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甚至会使整个教学模式改革失去意义。
(三)完善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多角度思考
1.落实教师指导,突出团队力量,做足课前准备是保证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实施效果的有效手段。其一,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意识的指导下,授课前的各项准备过程,既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获取信息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学生授课前,教师应给予学生主动积极的引导,分析他们所讲的内容,协助其查缺补漏;学生授课后,教师可通过恰当的评价分析、补充和总结来巩固或提升学生的授课效果。其二,自主授课任务的完成过程通常是团队协作的结果。队员们群策群力,共同整理和收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大量资料,共同制作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课件,共同指导主讲者试讲,帮助其形成清晰的授课思路。因此,在教师有效指导和团队协助下,因授课学生知识面窄或个人能力不足而影响授课效果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强化学生个人发展意识,营造先进带动后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环境氛围是保证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首先,老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协助对学生个人成长来说毕竟是外因,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成长的期待以及愿意为此持之以恒努力的个人意志才是减少或解决逆反心理的内因,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沟通引导和教育工作,以强化学生个人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发展潜能。其次,将该授课方式形成制度,从大学入学开始就让学生形成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课程意识,有利于营造先进带动后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环境氛围,如果后进生在优秀生的带领下勇敢尝试,不气馁,长此以往,先进带动后进,一切自然水到渠成。最后,在大家都认可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大环境里,课堂氛围自然更民主更和谐,大学生自主授课的角色互换使学生在平等的师生、生生共鸣中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动力十足的学习干劲又使学生在自我实现中更加强化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课程意识和我要成长成才的个人发展意志。如此良性循环有效地避免了因学生不愿接受加重的学习负担而导致的对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积极性不高的不良情绪。
3.认清教学过程本质,完善考试评价体系,积极配合教学改革的推进是保证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的前提条件。在新的教学方式下,考试改革是大势所趋。首先,在认识上要超越以往狭隘的课程观,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不仅是“教”师,更是“导”师,其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于考试模式改革的推进和主导作用上。 其次,在实践中要遵循考试内容全面化,考试方式多样化,知识考核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考试内容方面,主观型试题和综合应用型试题比例不应少于一半,加大考核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内容比例。在考试方式方面,除传统的笔试考试外,可适当应用实践操作考核,写小论文或综述,自主授课效果评价,各种学习性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多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最后,在期评成绩比例方面,降低笔试考试成绩在期评成绩中所占比例,适当提高学生自主授课等自主学习成绩的比例。通过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将学生引导到教学改革中来,以保证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在适当的指导下,已成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大胆突破现行的填鸭式教学,促使大学生更加自主地关注学习的细节和享受学习的过程。当然,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它需要学生内心对知识和自我成长的渴望和持久有效的努力,需要和谐的团队协作和共同进步的环境氛围,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导和坚定的教学改革信念。只有这样,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这朵奇葩才能在教学改革的春天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华川,黄尚猛,张群生.基于学生本位的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法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10).
[2]谢琦,王凛,韦莹珏,等.学生自主授课在酶工程教学中的尝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3).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价值取向 实证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当前错杂复杂的经济形势,总理强调“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大学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对于自身能否成功就业、人生价值观形成及社会核心价值构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社会政经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处于时代洪流中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又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探究,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重庆某高校2011年-2015年连续五年针对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的调查研究,力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进行梳理,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进行一些探索。
一、数据来源的描述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看法、行为及心态等,包括就业前的准备阶段,此时的就业价值取向是基于之前学生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经历的实践、家庭的影响及自己的判断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主观意识较强烈,对就业行为的指导性较强。就业过程中的就业价值取向因为受到毕业生在就业实践不断碰撞、与用人单位不断博弈、社会资本(主要为父母等亲朋好友)持续作用的影响,会处在动态调适的过程中,从而较难进行定量测量分析。而就业完成后的就业价值取向则是对就业前序行为的总结和梳理,其更多的是职业观的前身和雏形,对于分析解释就业行为作用偏弱。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即将进入就业季实战的“准”应届毕业生,力求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对价值取向变化趋势的定量梳理。
本次调查自2013年开始,连续3年对重庆交通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进行“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调查采用无记名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及回收样本数如下表:
表 问卷样本回收情况
问卷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解为若干显性维度的表达,主要核心包括地域、薪酬、单位性质、影响择业的因素、自身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变化趋势。
对就业方式的意愿(见图1)调查结果显示,整体看毕业生就业方式的选择比较务实,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较为严峻的态势下,毕业生选择“在毕业前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近三年来一直保持60%左右的比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反映了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的特征。而在2015届毕业生中间,选择“若无理想单位,则暂不就业”的比例达9.47%,较前两年有明显增长,可见随着“90后”逐渐成为毕业生主力,就业中的理想诉求被重视,这个现象值得重视。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和“一直考研并放弃找工作”两个选项的同学均超过了20%,这部分学生其实均将考研列为首要选项,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考研决心尚不够坚定,现实中因为这种想法而先签单位后违约的也不在少数,而一直考研的学生在失败后也会继续“二战”。“自主创业/出国/其他”选项在2015届毕业生中出现增长,根据调查,主要来自于学校创业学生人数逐年增长。
图1 毕业生就业方式选择情况
(二)择业时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表明(见图2),近三年来,毕业生在对自身的工作待遇越来越重视的同时,对于个人的发展机会也是愈发重视。将“个人发展机会”列为择业考虑前①三位因素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在2015届超过60%,并在2013届和2014届学生中选择此项的学生比例最高,可见个人发展仍然是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调查展示,工作地点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而薪金与福利则成为2015届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学生择业的考虑因素更务实。
图2 毕业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情况
(三)就业地域选择分析。
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调查情况显示(如图3),重庆地区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且人数比例逐年增长。一方面,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吸附力逐年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校毕业生就业本土化倾向日益明显,给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多元化带来挑战。除重庆外,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仍往学生就业选择的前三甲,可见传统的经济发展高地仍然对毕业生有较强吸的引力,而这与来我校招聘企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我校主干专业同学就业的主渠道主要是国有大型工程单位,这些单位的布局以上述三个地区为主。同时我们发现选择西部地区的比例稳重有升,展现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
图3 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情况②
(四)薪酬待遇的分析。
从连续三年的调查情况分析,毕业生对于毕业起薪的期望值近年来逐年提高,这与经济发展趋势也较为吻合。从图中可以看出,起薪期望值3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在2015年超过了毕业生整体人数的一半,这与学校以工科为主,近年来国家基础投资建设热点层出不穷有直接关系。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学生起薪期望值起到了助推作用,而城市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学生起薪期望值逐年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调查显示能够接受低位值1000元~1500元起薪的学生比例由2013年的6.46%下降到0.88%,学生起薪期望值更趋于理性现实,完全忽视报酬的情况几乎不再成为毕业生的选择,付出和收获相对合理的匹配水平成为大家的共识。
图4 毕业生期望起薪情况
(五)单位性质的选择情况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如图5),我校近三年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企业性质的要求呈现了由国企向民企的转变过程,2013届毕业生中首选企业性质仍然为国有企业,但在2014届、2015届毕业生中首选的企业性质已经转为民营企业,体现毕业生择业观念的积极转变。同时由于我校专业特色及行业背景,20%左右的毕业生每年还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有10%左右的毕业生每年选择的仍然是科研设计单位。但是,随着此种类型单位人才招聘标准的逐年提高,将对他们的就业工作带来挑战。
图5 毕业生单位性质选择情况
(六)对自身就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关于自身因素对于就业时的影响(见图6),认为个人能力最重要的同学比例逐年增长,并在2015届毕业生中达到了峰值,这凸显了多数毕业生相信就业成功的关键仍然是个人内因。学习成绩则成为毕业生认为重要性下降最明显的因素,体现了学生对于个人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不再一味追求成绩优异而转向综合发展。专业的因素一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学生对专业在就业中的作用是保持者统一的认识。
图6 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影响的认知情况
三、就业价值变化的趋势及建议
(一)就业价值取向整体趋于务实,“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特征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毕业生更加看重个人发展机会、工资与福利等,对于个体利益的诉求日趋显著,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群体就业利益诉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愈加紧密的显示,又是毕业生群体及家长对教育投资后收益期待的表达。然而,“90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也呈现出显著特点:一是个体逐利性与职业稳定性的求职矛盾。在职业回报中工作稳定性往往与工作收入成反比,然而“90后”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希望这两者兼得,虽然也有成功者,但绝大多数就业毕业生最后只能舍弃其中的某一点,这也导致了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毕业生的幸福指数不高,甚至还有部分毕业生因此而就业失败;二是信息收集全面与使用效率低下的矛盾。一方面,处于当下的信息时代,毕业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在面临就业时,大多数毕业生对相关的就业信息收集比较重视,收集的信息内容繁多而全面。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信息收集完之后,却很少去使用这些信息,或者错误地使用信息,如用人单位在企业网站公布招聘信息之后很多毕业生也关注到了,但是持续跟踪使用的却很少,而这与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招聘的趋势正好相悖。三是城市打拼与乡村发展的摇摆不定。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近年来出台不少鼓励毕业生到乡村就业任职的配套政策,其优惠力度对求职中的大学生群体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城镇化速度加快、大城市综合优势不断加强,城镇就业虽然竞争较大但仍然让更多的毕业生向往,在这个中间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仍然面临考验。四是自主创业知易行难。当前创新创业群起潮涌,大学生成为创新热潮中的主力军,然而虽然绝对人数较多,但相对整个大学生群体选择创业的学生人数比例仍然较少,多数毕业生仍然是有创业愿望而没有付诸实践。
(二)着力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行动特质,努力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科学合理的内生动力。
当前大学生思想行动的特质可以归纳为:思想上开放活跃,呈现出显著的多元性,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易受外界压力所强迫改变;在行动上敢说敢做,但与思想有差距,知易行难的特点尤为突出。鉴于此,需要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形成就业价值取向趋好变化的内生动力:首先要将当前就业形势的利弊以客观准确的多种形式告知大学生,这中间既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汇总和分析,让大学生首先对就业有准确的认识;也需要灵活多样的载体和渠道,让学生乐意接纳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思考;其次,要有让大学生感知就业、深度接触就业的渠道和机制,从而使得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反促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只有让大学生真正地参与就业实践,感知将来可能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对于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形成才能有更现实的帮助;第三,着力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硬实力。就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高低息息相关,整体上呈正比关系。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外部机制,形成塑成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良性循环。
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除了需要毕业生自身不断的努力之外,更需要由学校、家庭、社会及政府组合而成的外部大环境有机联动,形成促进就业价值取向趋良发展的合力。首先,学校要担负起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和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出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生成的内生需求。其次,由于大学生活的特征,家庭已经不是毕业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大学毕业生由于与社会接触较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判断尚未定型,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往往承袭了家长们的就业价值,如当前不少毕业生仍然认定企业是否国有性质的观点,多数就是沿袭家长的传统理念。因此,家庭应加深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进而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并传递给毕业生。社会和政府可以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他们都是毕业生就业整体大环境的塑造者,社会舆论虽然不能在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中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会润物细无声,如各个不同阶段社会会树立起不同身份的英雄,而这种舆论的引导往往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起到重要作用,而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和制度,也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一方面社会舆论要充分发挥正能量的激励作用,多用典型力量弘扬主流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因势利导,在毕业生个体追求和政府倡导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务实的举措引导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
注释:
①因择业影响因素较多,此处只列出毕业生选择较多的前三位因素.
②生源地指非前列地域的生源地.
参考文献:
[1]何露霞.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动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8(9):78-79.
[2]盖世洲.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62-64.
[3]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23-125.
[4]杨集梅.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嬗变及引导[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10-112.
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这一层次的学生全面就业。从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水平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但在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课堂知识转换为有用技能、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为此,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为学生提供平台、营造氛围等方式,打通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育人通道,把学生培养成为毕业后就能上岗,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14年学院以信息管理系为示范院系,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厂,搭建了学风建设育人载体,建立了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并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学风建设“工厂模式”。通过发挥学院校企合作资源优势,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厂与行业企业在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上的初步对接,从而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工厂里,能够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经过企业工程师现场指导,学校指导教师全程管理,在生产实践中了解企业岗位标准,补充课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形成若干个创业团队,完成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工厂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强调人多力量大,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实现以创新创业工厂为依托开展学风建设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的辐射。二是项目简单,容易上手,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从基础做起,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实现岗位技能的转化。三是强调生产实践,目标驱动,要通过同学们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在保证时间和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目标任务。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气在悄然发生改变,并影响和带动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同学。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被点燃,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就业创业的信心和对自我的认识与了解,使大多数学生在“工厂”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少部分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创业准备。事实证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厂已经成为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是适应新形势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需要。
二、学风建设“工厂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教育的对象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学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风建设“工厂模式”是新时期学风建设工作的有益补充,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风建设平台,突出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参与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通过对创新创业工厂组织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沟通、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每个学生将创新创业工厂的集体目标转化为个人的追求,把个人发展与工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目的。摆脱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对辅导员、班主任产生依赖心理,学生个人的能力逐渐被弱化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学风建设“工厂模式”,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化。一是学生向准员工身份的转化。二是课程向职业能力的转化。三是个人素质向职业素养的转化。进入工厂的每一名学生将去掉“天之骄子”的光环,脱掉一身娇气的外衣,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接受创新创业工厂的锤炼。在此过程中,实行职业学分制,通过把企业的工作岗位标准量化成为德、能、勤、绩具体的职业素质和工作任务,对每个人加以考核,加快推进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化。最终通过学风建设“工厂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行为养成、职业生涯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了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些素质与能力的形成,是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和课堂教学工作中难以实现的,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本科生、研究生同台竞技提供了基本保证。
三、完善校企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