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的幸福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教师“幸福感指数”与年龄有关。中老年教师的“幸福感指数”普遍高于中青年教师。
中老年教职工的心态是知足常乐。他们说得好:“工作30年了,前10年,月工资是40元,想吃点红果酱都要计划很长时间;中间10年,月工资是400元,家里开销要三思而行;现在月工资是4000元,消费上心想事成。”与同龄人比,他们感到很知足,认为是这份工作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幸福与快乐。
这说明生命的愉悦和幸福与价值感相关,同样的生命历程如果价值得不到体现,就不会有幸福感。
当然,中老年教职工也有困惑:财富在不断增加,但是幸福感却在不断下降;拥有的越来越多,但快乐感越来越少;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有人说,他老人家那个时代多好,家里穷得丁当响,但心情特别好;现在家里啥都有,就是心情不好。但中老年教师毕竟经历丰富,在与已往生活的比较中,能感受到幸福,也能紧紧抓住眼前的幸福。
在老教师眼中,现在的青年教师应该是幸福的,他们拥有了前人不可企及的物质条件。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青年教师并没有很强烈的幸福感。我们分析了原因,感到青年教师虽然有更多的追求和梦想,但没有珍惜手中已经拥有的东西。生在这样一个幸福的环境中,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真谛,那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第二,教职工的“幸福感指数”是动态的。学校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管理,引领教师提高把握幸福的能力,帮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
1,送给教师感受幸福的“钥匙”。通过优秀教师事迹学习、演讲、读教育名著、交流教育随笔等方式,提高教师感受幸福的能力,使他们拥有幸福的心态――一种平常的心态,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心态,一种没有嫉妒和抱怨的心态。
一、坚持体育锻炼塑造健康体魄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耳聪目明,声音响亮,才能具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反应,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基础。由于身体长期衰弱,久病不愈而引起心理失调,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常见的。有的因身体衰弱,经常失眠,情绪烦躁,对学生发脾气;有的表现为记忆不佳、思维迟钝、注意力分散及意志懈怠等等。因此,教师要想心理健康,首先就要塑造健康的体魄。目前,许多教师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导致身体素质不佳,如熬夜、久坐、不参加运动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是保持健康的前提条件。
二、培养积极心态确定人生目标
上世纪初,两位日本年轻人来到东京,看到有人卖水。一个认为“连水都要钱,看来活下去成问题”,而另一个则认为“连水都能卖钱,看来要活下去不成问题”,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日本水泥大王浅野一郎。还有一个故事,某鞋业公司派两个推销员到非洲某地去搞市场调查,其中一个推销员到非洲之后,第二天就给公司拍电报说:“这里的居民都不穿皮鞋,我明天就回公司。”而另—个通过深入调查给公司拍电报说:“太好了!这里的居民都没有穿皮鞋,我建议在这里建立最大的销售网。”结果,前者受个人责任心的影响和制约,只满足于“是什么,不是什么”,最后空手而归;后者则在“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考中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结果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说明:有什么样的责任心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这两个人在表现的形式上是责任心的问题,其实它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前者抱着消极的心态,应付了事;而后者具有积极的心态,积极思考,认真对待。不同心态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印证了走向一切成就的起点是积极的心理态度和确定的目标。
积极心态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爱心、自信心、热情、乐观、不抱怨。目标,成功的人与不成功的人只差一点点——成功的人为目标实现找方法,不成功的人为不实现目标找借口。爱心,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的内心也一定温暖。人要从内心深处创造幸福。心理学研究显示,一个感激他人、宽容和乐观的人要比别人更幸福。
那么,教师怎样培养积极的心态呢?
多想一下积极的人生目标。人总是应该不断地向前看,任何时候都给自己前方留一片充满阳光的天空。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二十多岁刚刚工作时,就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光荣退休”,那么面对漫长的几十年我们的心理能不倦怠吗?如果我们以“三年规划”为单位,每三年给自己定一个可达到的积极的发展目标,那么近10个三年下来,我们自身获得的发展将是何等地惊人,而这样的教师生涯又是多么充实幸福而有意义。
希拉里-克林顿1947年出生,18岁进入大学,22岁就读于耶鲁大学法学院,2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28岁与克林顿结婚,并两次当选全美百名杰出律师,46岁成为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第一夫人,53岁当选为国会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62岁竞选美国总统,63岁出任美国国务卿。在中国许多人已经黯然退休的年龄,希拉里却选择竞选总统,可见积极的人生目标,足以让人青春常在,芳华永驻。
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缓解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首先可以调整认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世界。情绪放松训练可以采用:(1)放松训练。即通过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的练习,从而使人体验放松的快乐,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神经的放松,尤其是大脑的放松对于消除紧张情绪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转移注意力。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紧张情绪是由于他们过分注意那些令他们担心的事物或情境所造成的。由于他们的注意和紧张构成了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不断增强。因此,转移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如经常进行体育训练,适当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劳动,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为社会或他人做一些好事等等。(3)与人交谈。因为教师工作的方式是相对独立的,容易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交往范围的狭小,所以,当教师出现压力和心理紧张时,应与人交谈,以排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取得家人、朋友、同事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消除紧张情绪。(4)情绪对比。就是使两种对立情绪发生冲突,使正面的积极情绪战胜消极的反面情绪。具体做法就是当教师感到紧张、压力过大时,找来一些极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来听或看,并从内心发出开怀大笑。因为人在笑时,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厌烦、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况。
三、学会交流善于交流
教师要学会与人交流,善于与人交流,将自己和谐地融入到各种人际关系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更好地教书育人。其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尤为重要。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成为与学生沟通的“高手”,知晓学生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学生想象成“天使”,避免使用易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不当语言。
心理专家给教师开出了“四个一”的药方:一种观念(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一种方式(有效沟通,和谐你我)、一种角度(积极思维,健康乐观)、一种保障(主动宣泄,寻求平衡)。事实上,每个教师都是心理专家,每次教学活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心理学,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就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学会沟通,学会化解,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与时俱进 评价机制 冲刺联考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141-02
做有幸福感的教师,是每位教师的愿望,也是其教学生涯为之努力的动力。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执教做到了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从教恰好二十年了,对今年刚刚毕业的2013届学生,笔者刚接触他们时曾说过:你们将是我教学二十年的骄傲,让我们共同努力奋斗!我们都没有食言,学生们顺利毕业给了我极大的幸福感。
回顾教学的点点滴滴,令我感想颇多。
一 让每位学生联考合格
刚接触这届学生,觉得他们很顽皮,文化课也一般,但也有很多优点,有上进心,基础薄弱但肯下工夫,对老师的教学没有排斥。有这些基础,我们就有成功的希望!每学期开始我都会把一年的教学计划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基本做到校考联考内容统一练习,三周一循环。高二下学期放暑假前,我把所有要学的科目开设一轮:如静物素描、色彩、速写、头像素描。重点放在静素和色彩上。暑假中,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学不足科目,基本完成二轮学习,九月、十月基本完成三轮学习,十一、二月大部分时间备战联考,加以头像练习等作为调节。
教学中,打造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课堂上巡回检查,我每天拿出一节课讲评作业:把画架摆成一排,每个架上放两三块画板,先让学生互相观摩评比。学生的作业水平高低,一目了然。教师要注重指导方向,教师的眼光一定要有先进性,不能用老眼光看待。静物素描作业要有一些基本要求:(1)俯视构图。(2)桌面空大些,增强空间感。(3)物体塑造立体感要强。(4)灯光效果要强。(5)画面中,上边可以不空边,物体顶到边,遇到红酒瓶等高大物体可以把它细脖部分省略,但不能省掉整个细脖部分,以免改变其特征。左右两边最好空出2厘米,不要画到边,下边留出3~5厘米较好,以增强画面效果。
色彩教学。分有“美院路子”和“山东路子”,目前流行的是“国美路子”,“国美路子”色彩丰富,但也有局限性,形体塑造欠缺。结合实际,我要求学生学习美院色彩的同时,加强立体感的塑造。
速写教学。需要把握几种画法,线的运用讲究抑扬顿挫,线面结合法是结合央美画法,讲究线和调子的结合运用。每年学生校考结束,就有发感慨的:得速写者得天下。因为速写的得分差距太大了,为抓联考有很多学生只能联考前放弃速写,联考结束再仓促练习,而很多重点院校都考查速写,只能与这些院校失之交臂。
头像教学。每年的十一月份,基本上是抓联考的时间,因而一定放在前面,在高二时就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在十月前能达到画得像,在联考后的一个月里,能达到默画的水平。在头像教学中,抓效果、抓塑造、抓结构。
评价机制的合理运用,始终服务于教学。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评价中始终把握好一个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适度地表扬学生,即使学生没有多大的进步,也要综合考虑,及时表扬;有些学生则需要适当挫一下傲气。在对比评价过程中,看到每个同学的优缺点,再结合临摹的资料书的优点,改掉作业中的不足。
在接近联考的一个月,是冲刺联考的最佳时间,学生的文化课也停了,全力冲刺。从第一张默画练习,看出学生的基础,白天我们备题磨练,晚上再有针对性地临摹,到拉练半月后,命题默画水平已基本达到日常写生水平。
联考成绩出来,画室47名同学全部联考过关。
二 让每位学生拿到校考证
联考后到校考还有20多天的时间,要把头像素描、速写练好,需要更多的训练,期间难度很大。经过前面三轮的练习,默画与写生、临摹并举,结合往年的校考考题,进行有效训练。在校考初期,作为应届的学子们,都掩饰不住兴奋,因为我们的训练很有效果。
在指导学生报考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不盲目跟风,要有保底院校,报考数量实行4、3、3原则:“211”等重本院校考4个,省级普本考3个,地市级普本考3个,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院校,相对偏远,录取率高,要考个保底学校。考试中做到:常规题目要牢记,构图原则多俯视,虚实疏密讲技巧,画面效果要响亮。
事实证明,校考成绩如意:80%以上学生获有效证,很多学生取得6个证以上,三分之一的学生有重本证。
三 学生们的文化课都过关
在近三个月的文化课学习中,我每天到班上指导,激励学生: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也为了今天的成功,我们彼此记住对方,感恩父母、感恩学校……学生们是努力的!学生大多文化课较差,基础薄弱,高考有近三分之一失利,唯一能补救的是,为文化课过关的学生当好报名参谋。
四 让更多的学生金榜题名
【关键词】教师 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一、教师幸福感的概念及意义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一种主观感受。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特点,是个体对自身生活评价的具体化。[1]
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一般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精神满足,是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主观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能影响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高低。体验不到幸福感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往往也得不到关爱。所以说,教师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只有教师感受到了幸福,学生才会感受到幸福。因而,无论从教师的自身健康还是从教育的发展角度来看,关注并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国外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个人气质、认知方式、人格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内在追求主观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受人格、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1.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陈学金等总结了国内有关教师幸福感的研究,[2]归纳出以下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婚姻状况、职称、年龄、学历、地域等,与教师的幸福感都存在相关性。虽然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对教师幸福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外因。
(1)社会环境因素。教育是一项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活动,担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使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教师是教育功能的体现者,教育能否达到目的主要依靠教师的工作,因此,教师工作意义重大,尤其是当前的社会环境使教师备受瞩目。国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倡导“减负”,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却向教师要实实在在的成绩。如果教师不能实现社会和家长期望,社会就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不满意的态度传递给教师。社会给予教师的过度期待和舆论压力让教师长期工作在被动与不安的精神状态之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因为工作而苦恼,从而体验不到工作带来的快乐,使幸福感降低。
(2)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的相对落后,以严管为突出特征的管理机制将直接导致教师的幸福感降低。学校管理注重量化考评,缺少以人为本的意识,将教师束缚在评估体系的各种项目和规则之内,使得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机械、呆板、枯燥和乏味,这就严重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教师终日围绕着学生的分数、各项检查、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聘用、升职等琐事,人为地加重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迫使教师对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中,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还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的情绪状态,导致其幸福感降低。
(3)经济收入。Bradburn(1969)研究证明,高收入者有较多的正性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会产生较多的负性情感。这与当前的很多研究结论一致,即经济收入与SWB呈正相关。其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幸福感较高。[3]当前,虽然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但没有达到与其他职业相提并论的层次;在经济落后地区,教师的经济收入低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幸福程度。
3.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内因。
(1)人格与自尊。环境状况、个人行为和个体人格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主观幸福感。早期研究者注重考察一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客观变量,如外部事件、生活情景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对幸福的影响。然而大量的研究却表明,个人的幸福体验比较稳定,外部客观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较小。[4]Diener认为,外部因素与个体的幸福感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只能解释幸福感不足20%的变异,外在环境也只能解释幸福感变异的15%,而内部因素――人格,是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自尊也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当前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非常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工作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其付出经常得不到合理的认可,导致教师缺乏社会认同感,人格和自尊受损,慢慢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导致主观幸福感降低。
(2)认知方式。外部因素对教师造成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所有教师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这与教师自身因素有很大关系,包括教师的认知方式、信念、价值观、承受力、意志品质、个性等方面。其中,教师的认知方式、信念起着很大的作用。在面对繁重的工作、身心俱疲时,以积极心态看待与工作有关的事,就会乐在其中;当教师认知不良时,则会以消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工作、生活了无乐趣,从而体验不到幸福感。
(3)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压力情境下产生的身心反应,表现为职业满意度低、丧失热情、身心疲倦、缺乏成就感等。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育幸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5] 教师是精神回报大于物质回报的职业,如果教师的长期付出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将导致教师的心理严重失衡,出现焦虑、烦躁、抑郁、职业倦怠等情绪反应,会降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极大地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提升教师幸福感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建立合理的社会期望。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取决于该职业的吸引力。从事具有较高职业声望的个体,更易受到人们的羡慕、尊敬与优待,个体本身也会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从而获得更强的主观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经济收入提高了,就会避免教师在进行社会比较时产生失落感。建立合理的社会期望,减轻教师的额外压力,避免产生职业倦怠,有助于教师体验到幸福感。
2.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学校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场所,只有在和谐环境中工作的教师才能体验到幸福感。学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幸福氛围,对教师实施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使教师能获得作为“教师”的职业尊严和人格尊严,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
3.确立职业认同感,促进专业发展。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客观的认识,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及特点,认同并愿意从事这一职业,才能将自己的成长与工作的进步结合在一起。教师要从长远角度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设计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自我调整。教师只有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才会对其有所投入,同时赋予其一定的个人期望,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形成相对优势上的满足感,就能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Diener.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3):542-575.
[2]陈学金,邓艳红.近年来国内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09,(3).
[3]苗元江.幸福感:研究趋向与未来趋势[J].社会科学,2002,(2).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学生数的剧增,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已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已高达一半以上,是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精神状态等都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居多,虽体现了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充满活力,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层次的提升。而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青年教师对高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还未完全适应,虽然满腔热情,踌躇满志,但由于能力水平有限,缺乏经验,常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感到信心不足,甚至焦虑不安,无所适从。而经过一两年后他们可基本熟悉工作环境,进步较快,再往下几年,会出现暂时“吃老本”的现象,工作按部就班,但迫于自身的成长需要和学校社会的压力,他们开始对现状不满,思考自己进一步成长的问题,而这也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的专业成长。总的来说,青年教师职业生涯是高“投入”、“低产出”阶段:在教学上,他们大都只具备粗浅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却往往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力量,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到教学上;科研上,虽然大部分青年教师接受过一定的科研训练,但科研压力迫使其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积累成果;生活上,青年教师处于恋爱、结婚、生子等急需开销的时期,但这时工资待遇又相对较低,就导致他们有较大的生存压力。可见,青年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岗位考核、学术成果发表、生活负担、上升空间等,而这些都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而青年教师的幸福感,不仅涉及自身发展,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整个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衡量教师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高校青年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需要获得满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自身成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及其职业生活质量的高低。近年来,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的研究逐年增加,研究的共识是青年教师幸福感普遍不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幸福感,笔者认为高校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第一,改善教师的物质条件。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做基础,只空谈精神上的幸福是不现实的。因此,高校应努力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提供温馨的办公室、舒缓心灵压力的休闲娱乐室、宜人的阅览室,使青年教师觉得工作的过程是一种享受,进而更爱工作。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奖罚分明,使每位青年教师体现自己的价值。此外,高校还应着力下功夫提高青年教师的工资收入,使其获得物质生活的安全感。
第二,创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在校园中,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人际氛围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校长信箱、教代会等形式来接受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另外,高校应组织教师参加各式各样的教学竞赛包括说课比赛、优质课比赛、技能比赛和课件制作比赛等,引导教师全员参与,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竞争中提高,让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工作。
第三,关注教师的成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其事业成就的高度和幸福感的强度。因此,高校要尽可能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在青年教师中实行分层培养,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目标:对工作3 年以下的新教师,应通过一对一的指导使其逐步成为合格教师;对工作3年以上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应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专家讲座或示范课等活动使其逐步成为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对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可组织各种培训,培养其成为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第四,提高教师幸福感受力。幸福感受力与教师个性、品味以及德行、审美素养等有直接关系。因此高校一方面应多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多种多样的趣味活动、拓展运动等,培养教师积极的人格心理。另一方面,可以多途径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首先,引导教师去了解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使教师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的工作是有前途的;其次,通过亲情化教育、榜样教育以及师生共同参与等方式,使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提高其对学生的包容能力,在平凡而又忙碌的工作中寻找乐趣,感受幸福;最后,常组织青年教师参与读书沙龙,引导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幸福。
总之,只要广大青年教师在生活中得到了保障,工作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理解,实现了价值,其幸福感必会得到提升,高校的学生素质、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等才能得到提升,高校的发展才有动力和希望。
【参考文献】
[1]霍姆斯.教师的幸福感[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6
[2]路童.大学教师,你幸福吗[J].河南教育(高教版), 2007(7)
[3]苏善生.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培养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冯向东. 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大教育评论,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