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住建系统论文

住建系统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住建系统论文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1.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城市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日趋复杂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要保证工程质量,体现施工企业的优良服务,如此庞杂的项目想要全方位的做好各项工作,就需要工程项目管理向着更加高效精确的方向发展。信息沟通的程度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高度,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信息是庞杂巨大的,不仅数量多,类型多样,而且信息之间的交换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为了建设更加高效快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需要施工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也逐年增加。政府的指导作用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管理平台的研究中。

1.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意义

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当今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工作效率较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有了明显的提高。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根本就是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信息网络,使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通过这个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2]。有些建筑行业的佼佼者,已经开发了适应本企业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

该课题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参考一些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已有的理论基础,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具体分类,最终构建项目信息管理的集成网络。研究伊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是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对不同层次种类的信息分门别类,设计出科学系统的整体框架。对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最后根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设计最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则是验证理论的有效途径,对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不断改进,以期构建更加合理适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2.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效果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每个研究阶段都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阶段,采用最多的就是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涉及的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在项目集成框架构建阶段,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论。在最后实际开发验证阶段,则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安装和实际应用、项目共享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参考“需求指引、技术推动”的指导原则,从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对系统的整体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进行实际的设计规划。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就要求设计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各个管理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式,全程控制工程管理的各个子项目。交互性是指人机交互的程度,用户能否从信息系统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以及系统能否对用户的信息及时反馈就是系统交互性的判定标准。对于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指信息系统能否及时应对施工过程的不断变化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促进突发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的科学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户界面,所以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简单易操作,是否符合用户的差异性标准就是信息系统的主要评价因素。用户界面一般需要包括信息的输入控制、多窗口协同控制等功能。在进行界面设计时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体验,就要避免界面的杂乱无序,种类太过繁多等问题,种类太多不仅会增加用户的信息处理负担,还会由于信息处理太过频繁而导致错误频率增加。最后,考虑到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还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达到项目管理方式的个体差异性。

3.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包括了业主项目管理系统、采购系统、工程监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个子系统。下面以采购系统为例进行实际分析。采购部门主管在接到新的采购任务之后,将具体的采购任务分配到各个采购业务员。采购业务员在分析采购任务是否可以直接执行后,对可以直接采购的任务,直接进入采购流程。根据不同的采购方式应当进入不同的采购流程,如果是招标方式的设备采购,就应当指示招标业务员来执行具体的招标工作,最后才能进入采购合同签订流程。询报价类的设备采购与招标采购流程不同,它需要按照询报价标准业务的具体流程进行。这些采购项目进行过程中,系统会自动生成计划费用和实际费用的对比图以及实际执行进度,这为采购人员及时管理采购流程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4结语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传统教学理论的学习观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而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我们认识学习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本文拟通过对传统学习观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比较,揭示学习的本质,阐释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目前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是改进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有利途径。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意义论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或者说,它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下,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相互合作,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是通过新旧知识与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扩充、精致、改造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对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比,本文阐释了传统学习观的缺点与不足,揭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优势所在,从而为更好地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一、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起源于18世纪哲学家维柯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开始作为一种主流学派在美国兴盛起来,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相对于传统教学理论来说,是一次教育思想领域的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理论及其模式越来越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其局限性和弊端主要在于它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对学习者能动性的开发与学习自主性的提高。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诞生是教学理论上的新突破。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念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学习观的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体验知识和构建意义的过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背景知识紧密联系。建构主义又强调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新日知识的互动,从原有经验世界中重组教学内容,通过假设、提问、探索、验证、自我反馈等方式,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传统学习观比较

(一)传统学习观的局限性

传统学习观是人类长期教育教学经验的结晶,历史上曾经对教育教学产生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大量应用,传统学习观的不足越发明显,越来越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其局限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传统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现实映象的过程。历史上曾经流行的“白板说”和“空桶说”是这种学习观的始作俑者。传统学习观只注重知识本身,而忽视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导致了教学活动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它使得学习成了同一性和统一性的集中表现,而不能体现学习者学习中的个体差异。这既不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与要求,更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2.学习是“教一学”的单向过程。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认知过程。传统的教师观与学生观又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具有权威性;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这种单向线性教学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忽视,甚至压抑、压制,学生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独特思想、情感、个性等不能得到教师的尊重,教育主体势必不能产生双向流动。教与学双方具体、生动的关系得不到体现,而且使得教学成为按照某种套路进行的功利性活动.

3.学习方法过于单一化、程式化。由于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角色,传统教学理论过分强调知识的教授方法,严重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生围着教师转,学习以“教”为中心,学习过程中完全漠视学生的认知背景和学习自主性,结果造成了学习方法的简单划一、按部就班,程式化色彩严重。这样既抹杀了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又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违反了学习的本质规律,势必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课堂气氛毫无生气。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教育教学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形势,传统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必会对教育教学造成严重的影响。

4.学习活动缺乏体验性。由于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过程,它否定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果造成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认知体验的严重忽视。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往往是把所学的知识简单抽象化,排除无关紧要的信息,突出事物的关键特性和规律性,而不与知识的具体情境相联系,缺乏知识与情境的互动。这些简单化的知识处理以“教”为中心,既没有考虑到学习主体的认知特性,又没有考虑他们的社会交往属性,这往往使得学习者无法灵活地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使得学习者常常难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难以从抽象走向具体,学不能致用,因而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是在康德的理性主义、杜威的进步主义和皮亚杰的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信念、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为基础来构建知识。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解释现实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不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而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取了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建构主义把学习定义为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不仅是要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对既有知识的改造。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主动建构知识,他们要么是自己、要么是求助他人或其他信息源的帮助来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表现为认知与社会两个方面。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去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它将心理的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做是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互作用的重要性。认知的建构主义从认知建构的角度来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它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过程看做是同等的。而社会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团体文化的过程,是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它强调和重视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超压出流是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两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这部分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且其流失又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隐形”水量浪费。此外,超压出流会带来如下危害:①由于水压过大,龙头开启时水成射流喷溅,影响人们使用;②超压出流破坏了给水流量的正常分配。③易产生噪音、水击及管道振动,使阀门和给水龙头等使用寿命缩短,并可能引起管道连接处松动、漏水甚至损坏,加剧了水的浪费。为了解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现状,笔者对此进行了实测分析。

1测试对象

选择11栋不同高度和不同供水类型的建筑作为测试对象,其中多层建筑3栋,均为外网直接供水;高层建筑8栋,一般均分为2个区,低区由外网供水,高区由水泵、高位水箱联合供水或由变频调速泵供水,有的楼层住户支管上设有减压阀。

通过对目前建筑中普遍配置的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以下简称“普通水龙头”)和陶瓷片密封水嘴(以下简称“节水龙头”)使用时的压力和流量进行测试,了解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现状。

2测试装置

由于测试是在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中进行,为不妨碍用户的正常用水,采用了图1所示的试验装置,即用塑料软管与一新安装的试验用水龙头相连,试验用水龙头前安装压力表,测试时只需将软管的另一端与原水龙头紧密相连即可。

测试采用φ15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各1个;天津市星光仪表厂Y—100型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0.6MPa,最小刻度为0.01MPa)及附件两套;φ15塑料软管、1000mL量筒、秒表、三通、管箍等管件若干个。

3测试内容和方法

3.1测试点和测试时间

对每个楼体中测试点的选择一般为:从第一层开始隔层入户测试(但实测中因有的住户家中无人,测点有所变化),测试点水源为室内已有污水盆水龙头或洗涤盆水龙头出水。测试时间为上午9:00~10:30。

测试建筑内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在半开、全开状态下的出流量及相应的动压和静压值。

3.2测试方法

①流量测定

采用体积法测定流量,测试时水源水龙头全开,测试用水龙头分为半开和全开两种状态。记录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在两种开启状态下水的出流时间t及相应的出流量V。每个测点在同一开启状态下测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此状态下的最终测定值。

②压力测定

在每次测试用水龙头开启前读压力表值,此值为该测点静压值;测试用水龙头开启后,在记录流量的同时记录压力表读数,此值为该状态下的动压值(工作压力)。

4结果及分析

两种水龙头半开状态时的动压、流量测试结果及回归曲线和曲线方程分别见图2、3。

4.1普通水龙头半开状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中规定:污水盆水龙头当配水支管管径为15mm、开启度为1/2(半开状态)时,额定流量为0.2L/s。根据上述规定,对67个用水点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有37个测试点的流量超过此标准(超标率达55%)。

4.2节水龙头半开状态

节水龙头与普通水龙头相比,在管径、水压相同时的全开、半开流量均小于后者。节水龙头虽然出流量小但水流急,在较小流量下就可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因而节水龙头的额定流量应小于普通水龙头的额定流量。结合现行的和送审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充气水龙头和单阀龙头的额定流量范围,笔者认为应将0.15L/s作为节水龙头额定流量的参考值,以此作为判别现有建筑水龙头是否超压出流以及新建建筑采取控制超压出流措施的依据。

由图3可见,节水龙头出流量为0.15L/s时对应的工作压力为0.08MPa,其与普通水龙头出流量为0.2L/s时对应的工作压力(0.06~0.07MPa)非常相近,这进一步说明将0.15L/s作为节水龙头额定流量的参考值是比较合理的。

节水龙头以半开状态并以流量为0.15L/s作为其额定流量时,实测中有41个测试点的流量超标(超标率达61%)。

5结语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普通水龙头和节水龙头的超压出流率分别为55%和61%,实际上水龙头出流量的超标率要大于以上数值。以普通水龙头为例,有的水龙头(如洗手盆)的额定流量不是0.2L/s而是0.15L/s;有的水龙头额定流量虽是0.2L/s,但要求的开启度不是1/2而是3/4或全开(全开状态下有60个测试点的出流量超过0.2L/s),这样就使得水龙头出流量的实际超标率远大于55%。

测试中普通水龙头半开时的最大流量为0.42L/s,全开时最大流量为0.72L/s;节水龙头半开和全开时最大流量分别为0.29L/s和0.46L/s。不论是普通水龙头还是节水龙头,在半开状态时最大出流量约为额定流量的2倍;在全开状态时最大出流量约为额定流量的3倍以上。

综上所述,在现有建筑中水龙头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由此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是不容忽视的,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大量的现场勘查和测绘等工作表明,影响山西南部早期建筑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屋面,屋面不仅是最重要的文物建筑的一部分,它对保护其他附属文物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屋面翻修常常是最重要的修缮步骤之一。而影响屋面耐久性的除屋面整个结构、构造和材料工艺之外,屋面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屋面乃至整个建筑能否得到长久保存。因为古建筑屋面结构破坏和梁架糟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气降水对各种材料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大气降水能否进入古建筑屋面的第一道关口即是屋面的瓦。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尚缺乏对文物建筑屋面瓦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屋面瓦的透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得屋面构造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以霍州观音庙元代戏台屋面为例),屋面上部第一层为望板层,厚约2.5cm,且为整块木板;第二层下层灰泥背(苫背),厚约2.5cm,材料为土加少量麦秸,可能含有少量石灰;第三层为上层灰泥背(苫背),厚约3cm,材料为土加石灰。筒瓦下为单独的灰泥层,厚约5cm,材料为上加石灰。从功能上看,上述屋面在防水方面具有“堵”、“储”、“疏”三个方面的功能,核心是保证水进入到望板、梁等木材中,而保古建筑长治久安。堵:指主要通过瓦及灰浆将雨水及时排泄掉,瓦及灰浆的质量,特别是屋面瓦的抗1渗性能决定了堵的效果。储:指一旦瓦面发生渗漏后,渗水能够储存在灰背等内部,而不进入到望板等木材中。所以要求灰背具有高孔隙率、高吸水性和足够的厚度。疏:指储存在屋面的水汽在干燥的季节能够快速扩散蒸发掉,由于水汽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从内向外,所以,没有上釉的粘土瓦比琉璃瓦更有利湿气的扩散。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起到“堵”的作用的屋面瓦的质量检测方法、山西南部旧屋面瓦的性能及新瓦质量技术指标。3旧瓦的质量检测方法目前我国在传统砖瓦质量检验标准方面存在着标准缺失或不全等问题,现有的《建筑琉璃制品》(JC/T765-2006)标准、《烧结瓦》(GB/T21149-2007)标准主要针对新的屋面瓦,不仅检测方法不适合历史旧瓦,而且部分指标为定性的(表2)。刘大可于2006年对传统砖瓦提出了技术指标,其中提出重量吸水率作为瓦的质量的评定指标。参照欧洲DINEN539对烧结屋面瓦的质量要求及相应检测方法,可以看出,中欧在瓦质量的检测方法及技术指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从屋面构造的防水功能角度,屋面瓦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为透水率、吸水率、耐久性(以抗冻性为代表)。在透水率检测方面,本次研宄将卡斯特瓶进行改进,并采用15分钟吸水率换算成与欧洲标准DINEN539-1可对比的透水率。

2旧瓦的检測结果

通过对山西南部不同时代瓦的厚度、密度、总孔隙率、透水率等比较测定可以看出,古代的瓦厚度比较大,而且随着年代越近,厚度越薄。从霍州观音庙的观测发现,从金代到现代,筒瓦的厚度越来越薄,古代瓦的厚度普遍大于或等于15mm。在相同吸水性能的前提下,瓦的厚度越大,其阻水和储水的能力越大。而从高平市定林寺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瓦的厚度与透水率的关系来看,旧的板瓦和筒瓦的透水率均低于新瓦和不太旧的瓦。尽管大量的实验研究仍在进行中,但从己有的研宄成果来看,不同时代的瓦具有不同的特点。古代的瓦特别是筒瓦厚度明显大于新瓦,而孔隙率小于新瓦;古代板瓦和筒瓦的毛细吸水系数均远小于新瓦,说明古代不同时期的瓦的透水性能均低于现代的瓦,对于古建筑的屋面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3屋面瓦的质量指标建议

住建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1.1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概念分析智能建筑是建筑物带有信息功能的系统,而对其进行互联网及控制技术的管理,就被称为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也被简称为IBMS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等,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撑,能将各个系统中的功能和信息等进行充分的共享,然后再进行集中的分析处理,最终达到准确、高效管理的目的。

1.2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特点分析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优势:首先,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要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是比较困难的,正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它数据搜集、整理、监管和分析的功能被建筑管理所引用,不仅可以实现附近近程管理还可以对远程发现的管理问题及时反映并进行维护。其次,智能建筑管理的子系统结构和功能各有差异。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网络通讯系统CNS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等,每个子系统之下又包含了更多的子系统,而且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也是各不相同,从而使智能化管理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再次,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功能强大。它包含的子系统能搜集管理所需的信息,尽管各个系统的程序非常复杂,但是它们仍能辨别出各种异端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访问、提供计算环境、对各种信息进行集体的管理分析等。

2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构建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B/S模式),该模式是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将原本纷繁复杂的客户端得到有效的统一,将智能系统的主要功能都集中到了这个服务器上,而客户机只要安装浏览器就能直接实现系统的研发、使用和问题的维护,而且这种操作不受空间的限制,只要电脑能够连接上互联网即可。现在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对于时间的意识非常强,进行任何一项活动都追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效率,而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通过浏览器模式,就能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文本、图片和视频等材料,通过访问这些材料就可以实现远程操作。这种处理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操作程序简便,如果需要管理的程序或者指令非常简单,则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直接进行处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数据则通过互联网技术直接传输到数据总库进行分析处理,而且处理完后还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技术反馈给用户。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该模式首先需要得到网络和数据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的获取可以从客户机/服务器(即C/S)的分解中得到。客户端与网络服务器连接、网络服务器又会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当用户利用浏览器发送管理请求后,数据库服务器就开始运行,经过动态服务器页面ASP进行格式上的转化后再传输给用户。第二,该模式自上而下的采用了三层结构,分别是表示层,其作用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具备监控、查询和配置的功能;数据采集存储层,其作用是对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并存储导入数据库里面,当出现问题时就会及时的发出警报给相关的管理人员;系统控制层,其作用是提供不同的接口。通过这些结构来完成系统的研究、升级和维护等工作。第三,它是目前最先进和最好的选择计算分布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根据智能建筑管理模式的实际需求来实现远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互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中的现实应用

3.1提供互联网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对建筑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也进一步提升,由于网络是一个充分自由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搜集大量的信息,来解决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如新闻、在线学习建筑管理、网上购物等,在提高建筑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管理人员的生活。

3.2建筑管理中监控的自动化在智能化的建筑中,消防、供水、监控和电梯运行等,都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进行信息的搜集、编码、解码来传送到管理的主机上,从而对建筑的整体情况进行仔细的监控,随时掌握建筑内各环节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的运行正常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其中通过浏览器可以实现多种监控方式,如进行单个摄像头的监控,四画面、九画面的实时监控等。

3.3构建安全的门禁系统现在社会人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尤其是大型建筑内更是彼此都不认识,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一般都采用了先进的门禁系统。而先进的互联网系统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它可以采用非触摸型的智能卡技术,没有持卡的人员是难以进入建筑内部的。而通过互联网的监控技术就能准确的了解到各家各户的出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事故已经发生需要查找证据的,这种智能管理系统就能及时、准确的提供所需的监控资料。

3.4停车管理系统的使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购车的用户越来越多,因而停车管理也成为一项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智能建筑管理的重点环节。采用了互联网终端服务器技术,就可以在车辆入库和出库时借助智能卡进行管理,如果不打卡就不能进出建筑内的停车场,这就大大降低了车辆的管理难度,同时也是对业主利益的一种保障,而且这些管理的数据不会马上消除,如果有可疑的停驾车情况发生,也能及时的提供管理的数据,真正做到了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提高管理质量的目的。

4结束语

相关期刊更多

住宅科技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地名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钛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