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艺术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究其根源,是人们对高职教育自身的任务、特点认识不足,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特别是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校摹仿套用普通本科教育,致使高职教育失去自身存在意义,成为普通本科教育的翻版。新兴的高职教育如何找准定位,深化改革,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迫切。
一、专业设置
1.以市场为导向,按需培养。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是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有的甚至由企业直接负责办学,针对性、实用性极强。企业需要多少什么样人才,就培养一定数量什么样人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虽有别于日本、德国,但职业教育功能相似,即培养面向经济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瞄准当前经济走向,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设置专业,做到“按需培养”,“有的放矢”。如由学校、设计公司、企业人员组成研究小组。通过对市场、行业、企业的调查,预测人才需求,分析产业发展前景,审核专业开办条件、社会可利用资源等途径,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适应市场的专业。
2.关注需求变化,改造传统专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信息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变化性和不确定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走在了前面,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改造传统专业,拓展专业方向,注重专业的潜力与可持续发展。如服装设计与工艺,首饰设计与工艺,广告设计与企业策划,服装工艺与国际贸易等专业。
还有些院校从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着手,设置动漫专业、玩具设计专业、多媒体设计艺术等前瞻性专业。这些专业,既具有艺术特征,又与高科技密切相关;既能适应现代经济,又能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生命力。
3.服务区域经济,设置特色专业。意大利的皮具、首饰、服装享有世界盛誉,仅一双皮鞋,就要经过十几道设计工序。其设计艺术教育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以产业结构发展、技术特色作为“突破口”,玩具、珠宝、陈列、皮具、玻璃、家具等五花八门的专业设置令人瞠目结舌,针对性极强。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区域都有各自独特的环境、资源、文化、技术、特色经济。高职设计艺术教育应立足本地经济,结合其优势特点设置特色专业。如玩具设计、工艺品设计、钟表设计、皮具设计、服装设计等等。成功的专业设置,既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要求,又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服务于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学生高就业率,达到产销链接的重要保证。
二、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科研、设计、决策型人才;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专业素质训练,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的不同功能,体现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层面。然而,有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却大多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压缩。结果,偏离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造成人才结构缺陷,供求偏差,白白浪费了教育资源。
高职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切入,按需安排,以具体职业岗位的技术要求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参照,达到学用一致。如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设计理论知识,建筑学、材料学知识,熟悉报价、工艺技术,具备设计创新能力、计算机表现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营销能力。依据这些应知应会岗位知识,设计教学内容,制订培养措施,才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应用性。
高职学生以动手能力强为特征,但又不同于一般技术工人,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即高职学生除具有实践、应变、信息处理、分析、设计等多元复合的技术能力结构,还要具有以科学文化为基础,专业知识为主干,相关知识为辅助的立体知识结构,兼备开拓创新意识、合作竞争意识、职业道德、意志品质等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高职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涵盖这三方面,通过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四个范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育模式
1.尝试课题教学。在教育模式上,许多高职院校仍沿用普通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即由一位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负责完成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教学。这使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减弱,学生很难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针对这一问题,荷兰恩斯赫德艺术学院古斯塔夫教授进行了有益探讨。他在南艺设计学院为学生上了四周综合设计课,完成了素描、色彩静物、速写、雕塑、记忆画、自画像、综合材料浮雕、招贴画设计、版画九个课题的学习。表面上看,课程跨度极大,实则环环相扣。先画自画像,再据此用综合材料做浮雕,拍成照片,扫描入电脑。然后,通过电(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3页)脑设计招贴,用自画像作图形。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学生从原先的盲目被动灌输,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解决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课题教学极富现实意义。因为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对每门课程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高职学生要的是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通过结合职业岗位进行课题设计,涵盖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训练学生一专多能,可有效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发散思维。
2.实施双轨制教学。目前,高职设计艺术教育还存在着闭门造车、述而不作的问题。教学游离于现实社会大门之外,由老师先讲解,然后虚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作品的艺术性。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市场,缺乏与社会的交流碰撞,导致学生工作后发现理想的设计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上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聘用艺术家和技师对学生进行双轨制教学,培养了既有艺术素养,又有科学技术使用头脑的设计者。这对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颇具启迪。高职设计艺术教学可一方面可由学者、教师讲学,另一方面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设计师、高级技师授课。以生动形象的具体现实,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让他们懂得艺术与市场的融合。
【关键词】设计艺术教育 文化自觉 培养
一、《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运用引发的思考
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的情节非常简单,主要讲一个无名小辈熊猫阿波痴迷于功夫,梦想成为功夫高手,其意志坚定,虽然笨拙、懒惰、好吃,但最终演绎了“草包变英雄”的传奇。影片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导演斯蒂文森把这部电影称作是“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在思想设计上,《功夫熊猫》采用了中国佛学及道家文化思想,功夫秘籍和汤料秘方的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禅宗“悟”和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价值;在武打设计上,比武大会、师徒关系、飞檐走壁、点穴神功、以动物动作来展开的武术套路等体现了十足的中国文化气息;在场景设计上,运用了太极、面馆、庙会、鞭炮、针灸等中国元素,飞檐斗拱、红墙碧瓦、古味十足的建筑风格也比较到位;在道具设计上,影片中有无处不在的汉字、传统手推车、四人轿、筷子、碗、装点用的山水画、瓷器以及墙壁、柱子、桌椅绘制等;服装设计上,熊猫、兔子、鸭子等的服装都具有中国古代服装的风格。在人物设计上,5个“师兄、师姐”的生活习惯也符合中国古代特点(手拿筷子吃面或包子,就连螳螂也爱喝面条汤);外景设计上,有中国南方的美景,云雾缭绕、山水秀丽,一一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引人注目的“面条插筷子”的帽子、丹顶鹤写毛笔字、阿波坐轿子,还有“师傅”“乌龟”“豆腐”“冰棒”的中文发音,不仅具有视觉冲击,而且让人感到好莱坞动画片的东方韵味的亲切感人。虽然《功夫熊猫》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让很多外国人第一次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被激活后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来的夺目光彩和巨大力量,它以亿计的票房收入也让很多人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反观国内,对西方文化模仿和追逐,漠视本国传统文化的短视行为还大量存在。在此意义上,《功夫熊猫》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细微体察和深入挖掘,应该说给国人上了一堂加强文化自觉、自信意识的生动课程。
二、我国大学设计艺术教育中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文化元素是激发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和感受文化魅力的动力和源泉。设计艺术教育要调动对传统文化的兴奋点,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对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和学习,是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境界的必修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是文化输出的主体,后现代主义、快餐文化等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领域,也有一些片面追逐“拿来主义”的弊病,对西方艺术理论和学术概念空洞追逐,盲目而肤浅的模仿代替真正的独立和沉思,使设计艺术教育模式出现某种“水土不服”和“学术泡沫”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1.思想上短视造成的对传统艺术教育理念重视不够
中国有着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国学大师马一浮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①当前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高度重视西方设计艺术教育思想,对传统设计艺术教育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因此,要使艺术设计教育理论更加完备、深广并达到更高、更新的层面,我们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依托其精神内核、修学方式、教育理念等,能给予当代设计艺术教育极大的启示。
2.行为上的忽视,表现为艺术实践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足
艺术实践是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的合一,艺术实践不纯粹是艺术家对某一技巧的运用或激情的宣泄,它也是一种审美认知和向真、善、美境界迈进的人生活动。在设计艺术教育的影响下,艺术实践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仍很欠缺。“熊猫”和“功夫”这两个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挖掘出来?实际上,敦煌莫高窟艺术、画像石艺术、民间艺术等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仍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天然宝藏。
3.传统文化艺术因素的信息化和创新应用不够
影片《功夫熊猫》中的场景设计:云雾缭绕的晨风、暮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色彩搭配、细节刻画表现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电子媒介擅长于图像的生产和传播,其令人震惊的效果、视觉性和多项阐释性形成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现实,不禁让人惊叹好莱坞3D渲染技术的强大。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以科学方法提高院校师生艺术鉴赏力、感受力,激发其创新能力,是未来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课程基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的创新能力仍很薄弱,很多教材的创新精神不足,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的素养较低,传统的设计艺术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改革当前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提出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把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大学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1.文化认同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根本
愈来愈多的事实证明,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是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的契机。传统是现代化和未来的开端,认识传统、保护传统就是为现代化打下更好的基础。时代需要我们在设计艺术教育中重视人与物结合的人文思想,培养文化认同感,对传统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②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条件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真正实现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功能目标。
2.多学科教育: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对文化的自发调节,面对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我们要有争取文化主动的意识,敏锐地认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但是,传统文化“仅仅被发掘、被披露出来,还远远不够。因为并不能确定它在未来不被‘规划掉’,不被消逝掉” ③。因此,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十分关键,只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才可能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要多学科协作推进文化自觉意识教育,正确处理其中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发挥多学科协同推进的教育效益。设计艺术教育和多学科教育的联姻,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而且也是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3.多渠道合力: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键
在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去物质化的宏观背景下,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是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经济趋于全球化,科学技术也将趋于全球化,同时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才是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道路”。④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挖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为了宣传、推介民族文化,韩国首都首尔已建立起“韩流发祥园地”,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已建成了“韩流体验馆”,韩国文化振兴院也在这些城市设立办事处,被业内称为在文化出口战略地区设立“前沿据点”。笔者认为,文化自觉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是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事情,要创造条件,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地加大教育力度,营造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
4.多实践感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源泉
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文化自觉意识,首先应认识到传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在继承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一代代的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因此,在设计艺术教育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到博物馆、艺术宫、文化遗产地和各种民间节会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大大促进文化自觉意识的树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传统就能够活在我们中间”。⑤只有具备了市场经济意义下系统的文化自觉能力,从民族传统中得到某种切实的文化助力,并表现对母体文化的亲近和记忆,而不是在貌似文化表象下对其他文化加深记忆。那么,我们创作的作品在文化传播上,对传统文化贡献就非常大,我们就会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更加精彩的《功夫熊猫》等
作品。
文化自觉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于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思想,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其精神的解读、挖掘和传播,将是培养文化自觉意识的时代课题。
注释:
①马一浮.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M].复性书院木刻本,1940;中国台湾广文书局影印本,1964.
②.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③刘道广.保护与发展的矛盾[C].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
④张岱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N].光明日报,2000―10―17.
关键词:设计艺术;设计文化;大众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使美术教育更多的进入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近年来美术相关展览的增加,艺术品投资的火热,报考各大美院考生的急剧上升等,都昭示着美术教育正进入一个繁盛的时期。然而,在美术教育大众化呼声渐高的时代背景下,相对于精英教育,我国大众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还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影响我国大众美术教育的主要力量是什么?怎样才能不断提升和加强我国大众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本人认为,我国各种设计活动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对大众美术教育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我们从实现大众美术教育的目的来看,中国的设计在许多方面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设计作为一项面对大众的艺术活动,具有刺激和引导消费的作用,当然也具有教育的作用。几乎每个人每天都接触着各种各样的设计结果,或产品,或媒体,或建筑等等。随着设计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设计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活动。它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和传播力远胜过精英教育,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左右大众审美倾向的强大力量。而在设计的教育功能的体现上,设计的艺术与设计的文化无疑是直接影响着大众美术教育的主要力量,成功的设计结果传达出来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信息,不仅能与接受该设计的大众产生美与文化上的共鸣,同时还能使其接受对美与文化的再认识。所以,如何利用好设计所具备的教育功能,更好地提升和引导我国大众美术教育的水平和走向,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设计艺术对大众美术教育的影响
大众美术教育是以大众为受用者的美术教育,是大众树立正确审美理想,提高审美能力的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满足人类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Jones在《设计方法纵览》一书中提到“设计是表达一种精粹信念的活动”,是一种直接面对大众的艺术活动,设计艺术与一切艺术形式相同,必将向大众反映的是设计者的艺术思想、情感和技艺水平。各种各样的设计结果都向大众传达着设计者对美的理解,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情感,即设计艺术对大众美术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工业设计的艺术性是工业设计的生命。它与纯艺术不同的是,工业设计不‘炫耀’艺术,工业设计的艺术是完全属于‘大众’的。”[1]以苹果公司iMac产品为例,从1998年诞生,它与前一代电脑的唯一不同就在于产品外观极具艺术性的设计。这款拥有半透明的、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观,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与前一代实用功能相同的电脑相比,iMac产品巨大的销量说明大众接受的不仅仅是该电脑的实用性,更重要的还接受了其电脑外观设计的艺术性,所以至今iMac依然是设计师和大众公认的优秀设计。
同样,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也对大众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建筑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典卫城那些雄伟的建筑物早已失去了建筑本身的功能,但其具有的艺术性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帕特农神庙完美的柱式就来自数个世纪建筑师对其艺术美感的反复打磨而形成的。正是因为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的完美结合,其具有的巍峨不失秀美,坚强不失柔和的艺术形象使其成为建筑师的圣地,成为后来大众对建筑审美的衡量标准,虽然其形式不断演进,但其艺术性一直影响到了近现代建筑,成为古典美的象征符号。
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建筑设计或是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在其设计史上,设计师们对设计作品的艺术追求与对大众文化的诠释从未停止过。反过来对大众而言,设计作品所传达的艺术思想是以他们为目标的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这样的形式在符合大众现有审美眼光的前提下,逐步引导大众审美情趣的发展和大众审美观的形成。设计艺术对大众美术教育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设计文化对大众美术教育的影响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设计通过人为的创造活动来实现价值,其创造的结果都有着自身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设计文化。设计传播的人文文化,设计本身的主流文化,传统设计形成的经典文化及设计语意形成的行为文化等等对大众美术教育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设计不仅传播美的文化,也传播着人文社会的文化。德克霍夫认为“设计是文化的肌肤”,而文化是设计活动中艺术表达的基本观念,是艺术最核心的内容。例如设计艺术在色彩运用中,红色产生的美感来源于中国大众对民族文化的共识或国外在接受中国民族文化中产生的认同感。2008年奥运会标的设计就是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强烈的传达了民族文化的特点。这就是说设计结果体现的文化或创造出的文化能产生人们对美的共鸣或引导,设计传播着文化观念,改善着人们的审美观。
在室内设计发展中,不管是文艺复兴后古典式的繁复的装饰还是当今流行直线为主的极简主义设计,都在特定的时代,留下了当时主流文化的痕迹,让大众在接受设计文化的同时普及了当时的大众美术教育。在30年代的产品设计中出现的流线型到现在还影响着人们对美的理解。例如,汽车的设计自流线型设计诞生起,它的设计主流至今始终没有脱离以流线型设计为主线。这是流线型的设计文化带来的结果,这种主流文化深刻的影响了人们对产品设计尤其是汽车外观设计的审美意识。
在社会大环境下整体的设计活动形成的文化现象改变着大众审美的整体走向,由于设计文化的历史积淀,设计的经典文化同时还能对大众在具体某个设计结果的审美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就是说,不同历史形成的设计文化影响着大众对不同设计结果的美感认知,如具有东方特色的门环和现代L型不锈钢门把手的设计分别具有不同时代文化积淀所带来的不同的美感。门环的设计虽然不是当代设计的主流,但因为其历史积淀下的文化,同样能唤起大众的审美认同感。又如1938年推出甲壳虫汽车后,大众品牌在1998年再次推出了新甲壳虫汽车,时隔60年甲壳虫复古的外型在当代主流设计风格面前独树一帜,新甲壳虫汽车的外观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一实例说明了虽然延续至今的主流的设计文化影响着大众的审美意识,但过去形成的经典的文化积淀依然能引起大众对美的共鸣。
不同的设计语意引导不同的行为方式,设计语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行为方式。设计语意形成的行为文化必然影响着大众的审美观和行为方式的兴趣转变。大众对新的行为方式达成共识以后也就是形成了新的设计文化。这不仅冲击了大众对原有行为方式的审美态度,同时形成了对新的行为方式的审美观。例如从圆环状门环到L型门把手用不同语意形成了人们对直接推拉开门到旋转把手推拉开门两种行为方式的转变。又如,八十年代的电视机等电器产品上布满各种复杂的按钮,以显示其产品的科技美感,复杂的按钮设计传达的语意是一种复杂的操作行为,在当时大众的审美意识对这种复杂的操作行为认为是科技的美,是时尚的,是美的。而现在电视机等电器产品上按钮越来越少,甚至只有一个按钮。一个按钮的设计传达出的语意是使用时一键式的操作,这改变了大众原来的审美态度,开始逐步认为这种一键式操作行为才是时尚的,美的行为。
以上几点说明了设计文化较大的影响着大众美术教育。
三、我国设计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设计艺术和设计文化对大众美术教育有着教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设计艺术和设计文化必须摈弃对大众美术教育的不良因素才能正确引导大众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向。从大众美术教育来看我国的设计艺术和设计文化,中国设计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方面。
1、中国设计需要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
大众美术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这甚至出现在中小学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不同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并以此形成独特的生存方式,也就是会形成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依托,被一些学者称为‘精神植被’,它使得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使得一个民族拥有自尊的资本,使得一个民族获得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因此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接触日益广泛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显得尤其重要。”[2]当下中国设计对民族化设计的呼声很高,但始终还没有达成民族设计的共识。由于民族化设计的有无并不影响单独设计结果所带来的商业利益,民族设计并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借鉴日本的设计发展来看,它从1953年前后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到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强国之一。它的设计以民族化的、具有历史传统的设计和国际化的、发展中的现代设计并驾齐驱,在从模仿西方设计到成为自主设计强国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在设计中并没有削弱反而增强。模仿学习西方设计,对于中国设计的初级阶段来说同样是必须经过的过程。但在设计业快速发展了数十年的当今中国,设计已经不应当只从商业利益出发,更应该兼顾在设计作品中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体现。只有在注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使中国设计在吸收国外设计的精华的同时不至于盲目模仿而造成设计文化松散的局面。美国动画《花木兰》取材于中国,但纵观影片却是美国文化的基调。丹麦的家具设计世界闻名,但不管是中国餐椅,还是埃及凳,这些来自他国文化的元素,最终都成为丹麦设计具有平民化、田园化的设计文化的代表。设计强国正是因为形成了各自的民族化设计以各自的独特性格才能影响着国际设计的走向和环境。国外设计在很多时候也运用中国元素,但这并不影响其自身的民族化设计,这在于他们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独立的设计语言,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支撑。中国设计只有在不脱离国际设计大语境的基础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中国设计的独立语言,才能更好的利用自身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形成对大众美术教育的力量。否则,“民族的就是国际的”这句话只能成为空谈。
2、中国设计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形象
设计因其创造的结果形成了文化现象,而同时设计因为是人为的创造活动,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迪尔若特在《超越科学和反科学的设计哲理》一书也指出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依附于科技,也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值,是对科技产品的再创造。一方面,设计是具有独创性的艺术活动,另一方面,它是有条理的科学活动。正因为它的创造活动源于人对更好的设计的追求,包含了人的社会行为与文化思想。在整个创造过程中,设计行业的活动本身就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价值不直接作用于大众,但却会间接影响大众对设计者的观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设计需求变得十分紧缺,由于发展中企业和厂商对短期利益的追求,设计管理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设计周期缩短。设计流程和设计结果都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厂商对产品的最低要求为目标。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仅是使中国设计的设计结果缺乏独立的艺术与文化而失去竞争力,我国设计的文化形象也就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以国产手机的设计为例,大量的模仿国外的成功案例的外观,以期从中获得利益,其结果就造成了国产手机品牌在大众心目中低人一等的现状,大众对中国设计的文化观感和信任度也不断下降,不少自主开发的设计成果也得不到认可。难以形成象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设计的良好口碑。近年来我国产品对品牌意识已经觉醒,不少品牌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开始提升。例如,联想手机作为国内品牌,以其自主开发的外观设计,多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机型,已经开始开拓自己的市场并逐步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中国设计应该赶上建立自我形象的好时期,作为附着于设计结果的文化活动,各种产品形象应该互相依托提升,祛除抄袭模仿等留下的不良影响,建立起我国自己良好的设计文化形象。
3、中国设计需要加强艺术与文化的统一
当下中国设计气氛活跃,设计从业人员增长迅速,也不乏产生优秀的设计作品。中国设计正处在摸索中崛起的阶段。除了上述两点需要改善之外,在设计活动中,艺术与文化的整合是完善以上两点后急需解决的问题。艺术脱离文化就没有了内容,文化脱离了艺术就没有了形式。目前艺术与文化的相互脱离已造成了中国设计力量的松散。一方面,民族文化和审美价值需要通过设计艺术的再创造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设计艺术缺乏文化的支撑,尤其缺乏中华文化的体现。1988年曾经轰动酒业的“酒鬼酒”的酒瓶设计可以说是个很好的例证,正是因为黄永玉设计出的“酒鬼”酒瓶独特的,极富民族风味的艺术造型的成功,才使中国酒文化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使“酒鬼”打入了国际市场,创造了极高的商业利润。湘泉酒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但之前湘泉酒的包装设计十分平常,直到湘泉酒推出“酒鬼”酒瓶独特的艺术形式湘泉酒业才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同时,“酒鬼”酒瓶的艺术性来自于酒文化的支撑,其造型来自中国文化的普遍认同。若失去了文化的支撑,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土罐。从上可以看出,中国设计只有加强艺术与文化的统一,才能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总之,从实现大众美术教育的目的出发,大众美术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好设计这一直接面对大众的艺术活动,同时设计艺术和设计文化需要民族文化的支撑,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并在艺术和文化的统一上加强。这样才能真正使中国设计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影响中国大众美术教育的一股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为大众设计 艺术与技术 纯艺术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现代设计是构建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的,其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全社会的大众消费者。
早在80年前,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就提出“设计为大众服务”的基本理念。他明确指出:“艺术不能再仅仅为少数人提供快乐,而是为所有人的生活带来快乐。”他强调现代设计必须把艺术理想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经济世界、工业技术的结合,并“通过艺术设计来改变环境,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正是格氏的革命性理念,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基础,使艺术设计不再是“为我”的,而是“为他”的;不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全社会大众服务的。格氏设计理念从根本上阐明了现代设计的基本性质:首先是现代设计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精神享受。它要求反映时代的精神,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它必须具备现代性和普遍性的基本特质。因为现代设计的产品本身,其服务对象就是普通大众,它的艺术性既要具有时代的前瞻意识,引导大众消费潮流的趋向,又要为大众喜欢,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要求。
现代设计产品是通过大批量工业化加工、生产的,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广大消费者。从本质上讲,现代设计仍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它服务于经济,同样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了“让德国公民的每个家庭都能享受6个小时的阳光”(格罗佩斯语),现代设计强调设计结合实践,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功能,这与传统艺术、纯艺术有很大的区别。后者虽然同样具有经济价值,但它不是以经济发展或普通大众为最终目的。所以,现代设计以科学、理性的思维取代了自我表现的艺术观,迅速适应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今天,现代设计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产的广泛领域,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科学技术因素,这是又一个反复强调的重点,而且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的。格罗佩斯明确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非常需要技术,还进一步阐明:“只有持续地去追寻新科技的发展,跟上新材料和新创作方法的发展,设计者本人才可能获得注入传统设计新的活力的能力,形成全新的设计态度。” 此前,艺术躲在精神的象牙塔里,技术似乎只是它的仆人或帮工。格罗佩斯颠覆了这个观念,把材料学、机械学、工业技术,甚至光学、声学的法则纳入现代设计的体系,奠定了现代设计发展的科学基础,使现代设计从单一的艺术范畴向更宽广的领域发展,激发出强大的活力,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值得提及,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数码、多媒体等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些传统的艺术、学科领域呈现出日渐萎缩的状况,与此相关的理论和观念也愈显陈旧。与此现象相反,现代设计却在这些新兴的技术革命领域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会。
—方面是计算机软件设计,数码图形技术及多媒体、数码技术等在现代设计领域的介入和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却是现代设计在互联网络、动画游戏、影视媒体、电子出版物等领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例如,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制图的劳动效率,不仅如此,它还极大地丰富了设计表达的视觉领域,随着计算机智能化的进程,它还必然介入到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而恰恰是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的介入,使现代设计掌握了数字图像等新的视觉语言,并因此迅速进入到互联网、动画影视、多媒体数码等新兴领域。由此可见,现代设计非但没有衰落,恰如格氏所言,因它始终追寻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吸收它的成果,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反而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概括地讲,格罗佩斯构建的现代设计体系中,这些基本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质。它要求“为大众设计”,体现时代精神,要求设计贴近生活,满足社会需要;强调设计与新科技、新技术的结合。使得现代设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处在开放、吸收和不断丰富的动态中,不断开拓着新的领域和空间,始终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现代设计的人才资源基础,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却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主体至今承续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套教育体系。其状况是:“从30年代、60年代,一直延伸到90年代,乃至跨入了21世纪。这种教育固然是有它无可厚非的—面——逼真,但它也有极可怕的副作用,那就是它将美术对社会关注的方式僵滞化了。”首先是纯艺术,“自我表现”的艺术观念未曾离去,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纯绘画越来越呈现出自我、主观的倾向。设计艺术教育不同,它不可能是创作者个人的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它的服务对象是大众,本质上是“为他”的。因此在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创作者是自由的但又是受对象限定的,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这与纯绘画艺术教育存在很大的区别。而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都仍处在“为艺术而艺术”的主观状态,缺乏“为大众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其直接的后果,是“天马行空”的纸上谈兵,必成自我欣赏的艺术,学生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普通大众的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继续在为广告公司、装饰公司、生产企业培养成批的“画家”;而企业因为缺乏自主创新的设计,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继续接着外来加工的大批订单。高雅而又封闭的艺术设计教育,隔离于市场经济,脱离普通大众的消费需求。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它是为介入生产消费领域的设计培养人才,它“应该把设计教育的起点与终点连接起来,把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与社会消费终点连接起来,把生活的现实与期望的未来联系起来”。
再谈科学技术因素。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单一的艺术门类,它横向交叉于生态学、材料学、人体工程学及心理学诸多学科;它的设计最终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实现;甚至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已经介入到它的视觉语言表现和创意思维的过程中。它带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性质,正逐渐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体系。用格氏的话说:是艺术非常需要技术。可是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至今仍是,硬件设备:画室、教室、画板、画架、丁字尺、绘图仪;软件系统:画石膏头像、画静物、画人体、绘设计效果图。在此我们不想否认艺术设计需要具备造型基础能力和艺术素养,问题是一味地追求造型能力,大课时量的造型基础训练,可怜的相关学科知识,其结果必然是学服装设计的认不出几种服装面料,学环艺的识别不了几种建筑材料,更谈不上熟悉工艺技术和加工手段。殊不知,现代艺术设计的大多数领域已经与现代科技、新材料及计算机数字化融为一体。许多学艺术设计的毕业生,为找工作不得不花上三五千元,再去进行诸如广告师、室内设计师或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培训,这不能不是我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悲哀。90年代中期,笔者在东京造型艺术设计学院参观,看到的是—排排计算机室,一间间印刷排版设备的车间,一个个灯光照明影棚,这些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在现代设计的服务理念上我们尚存差距的话,那么在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及应用上,则有更长的路要走了。
现实情况是,虽然过去的几十年,格罗佩斯倡导的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已经深刻影响着西方现代设计教育,推动着现代设计的全方位发展,但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仍是举步维艰,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作为主流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仍滞留在前苏联的“纯艺术”模式之下,积重难返;二是许多教育者本身是“象牙塔”中人,不愿下嫁到市场经济中去,不去研究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拘泥于“纯理论”的研究,造成教学与社会实践、市场经济的脱离。倘若不转变观念,不尽快改革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使其在新经济社会的框架中重构,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试想,如不做一些积极的改变,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将如何应对已经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和新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艺术 设计 设计教育
一、从社会的责任看待当今设计教育问题
目前,设计和设计教育的话题得到了普遍关注,引发设计与教育界同仁对设计教育诸多问题进行批评和探讨,这对设计教育的发展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我们探讨设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办法。中国现代设计与设计教育脱胎于“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真正得到快速发展是近二十几年的事。虽然设计与设计教育目前还未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成就,但从事设计、设计教育和学习设计艺术的人群已迅速扩展,给人以一片繁荣的景象。也正是这一“繁荣”引发出一系列引人关注的发展问题。
从理念上说,目前国内设计教育尚缺乏文化精神的培养,缺乏艺术与设计理念的支撑,缺乏对设计实践的理论探索。在设计与教学中一些模仿抄袭之风,限制着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教学只认识到就业、创收的迫切,忽略当今社会发展中设计的社会责任。而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手段,也不是美化商品形式的附加,它应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环节。
从教育者方面来说,存在一些不重视艺术学科的重要地位和特有规律,教与学的急功近利,行政大于学术,课程中忽略艺术教师个人对专业课程的实验发挥,忽略教师的个人艺术见解和个性化阐释的现象。一些教师不能专注于教学与设计研究,“灵魂的工程师”忙于解决个人物质生活的“工程”。
从学生方面来说,目前的高考现状使一大批不适合或不情愿从事设计职业的学生步入学习设计艺术的大门,给设计教育带来更大的难题……
当代中国艺术与设计教育发展规模之大是惊人的,突显出诸多问题,反映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上,不是简单的专业设计和设计教育问题。无论如何批评设计与艺术问题,发展规模和速度对中国设计教育的促进还是显而易见的,用积极的态度探索和梳理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计中的艺术概念的再认识
随着设计教育在更多院校中的开展,一些设计教育人士纷纷发表意见和见解,论述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将设计完全脱离所谓的“纯艺术”,所谓的“纯艺术”对设计而言成为初级的造型基础训练的应用需要,甚至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
设计作为年轻而发展快速的学科,需要从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去探讨设计的根本,否则很难触及设计内涵与边界问题。从设计本质上看,设计与经济、文化、科技、生活关联紧密,但艺术还是它的根本属性,审美化、艺术化是设计品质的要求。离开艺术维度去谈设计,便如同“盲人摸象”,虽感知真切,但区别巨大。
设计总是来源于生活,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类文化、艺术、思维、生活方式的冲击。从设计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设计是与技术、观念、艺术同步进行的。让学生从知识、技能学习中学会创造、创新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意图。也正因为如此,设计教育非常重技能、重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基本功训练,有极强的职业色彩。
然而,创新、创造能力不是口号,是艺术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训练和启发。艺术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是创作、设计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从经济、文化、科技和艺术维度来考量设计,设计是具有多重属性的。设计常常被定义为有计划地制订和实现计划的方法和程序,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设计艺术的发展表明,只有是艺术的设计才能成为设计的经典。随着市场经济和大众艺术的发展,设计的艺术本质和生活属性逐渐被人所关注。在当今,人类环境和资源倍受威胁,设计艺术成为人们解决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当代艺术现状来说,艺术非常关注社会发展问题,有着明确的语汇和表达途径,其设计意识和形态也越来越强。不关注和引导社会问题的设计,将逐步失去与国际优秀设计对话的可能,也将无法适应中国市场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设计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艺术的审美和思维训练不能是简单的古典写实艺术或包豪斯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教育,而应该是结合当代艺术思想和成果,强调视觉形象的创造和艺术设计的概念。现在一些设计一味迎合市场的单一需求,将设计教育方向切分得越来越细、越来越窄,殊不知市场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设计人才。要从更广泛的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角度思考设计艺术教育,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不是局限的职业技能教育。重要的是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具备更加宽阔的胸怀和眼界,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自身。这就是说,设计教育要更加强调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从更大范围的艺术教育来思考和研究设计教育的问题是提升设计教育的重要课题。
艺术创作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艺术思维重感性,这是设计师培养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现在,综合型大学中纷纷设置艺术设计学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能够综合艺术家和工程师的眼光来把握事物,避免艺术类学生用简单的感性而排斥或疏远对其他学科的认知和理解。这对于设计师在未来的设计实践和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
要培养艺术家素质和科学精神的设计人才,就要突出人文精神,学会用审美眼光和艺术思维方式,从艺术维度来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设计方面的问题,实现应用价值的体现和高层次审美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责任感和全面的素养。
专业历史和理论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艺术与设计鉴赏上,关键要使学生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设计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了解设计艺术与其他艺术和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思考事物发展的本质,是设计艺术中直觉判断和理性思辨的综合能力培养。把艺术基础和设计理论贯穿于学校培养过程的始终,使艺术思维有效地渗透到设计实践中去,真正做到从人文的视野来解读设计、研究设计。设计师在社会中起到的是精英作用,设计师的人文观、伦理观通过设计产品影响着社会,其行为应该在社会中起到示范作用。艺术家、设计师如果没有必要的人文素质,谈不上搞艺术创作和设计。当代艺术与设计已从个人取向转向社会,社会科学成为研究艺术与设计的基础。艺术已成为大众的艺术,设计已成为大众的生活艺术。
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艺术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还要有解决专业问题的具体技术和知识,来修正创作和设计的思维轨迹。技术的培养要基于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积累之上。(转第107页)(接第118页)重技术意识和能力不等于培养低端的职业技能,艺术设计教育不能搞成职业技术教育。实质上,我国一些高校的设计教育是低端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唯市场论”干扰了大学生正常的独立思想、创新能力和前卫意识。
四、设计教育需要正确的设计理念为前提
设计与设计教育要以正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观为前提,才能保证设计教育目标符合设计发展趋势。当今的设计已不是狭义的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而是为人类美好未来的设计。作为设计研究与设计教育者,对设计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的形式和功能上,而应对设计概念进行延伸和拓展,让设计承载更多的社会伦理和社会文化属性,这是未来社会对设计的必然要求。
艺术思维不是单纯的形象思维,而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倾向的思维,逻辑思维在艺术创作和设计活动中是必须的。将灵感和理念实现为创造,必须具有整体的思维。设计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人的体验的设计。从设计效果表达到重视设计思维过程的表达训练,要更加强调设计分析过程训练,使学生在设计全过程中学会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市场的引领者和开拓者,而不是单一的市场适应者和跟随者。
五、设计艺术的教学需要艺术的设计
艺术教育需要宽容、开放的学术环境,多元互动,和而不同。不同教学方式和观念的共存,才能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和批判,这是艺术家、设计师培养环境的特殊需要。大学教育必须具备这种环境,使学生摆脱在未来生涯中必须面临的种种功利性的考虑和限制,进行自由的学习和思辨。
设计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同时,注意对“80后”艺术类学生素质和特点的研究,这与国外设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设计教育更多从视觉表述入手,激发每个学生的文化发现、内心感悟、形式解决的主动性和原创性,而这恰恰是我国设计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和缺陷,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设计行业人才的绝对阵地。如何教学,培养什么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学校必须要认真设计的。从国外设计教育发展来看,美国、北欧形成了鲜明的设计教育模式。美国设计突出培养学生对商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营造潮流的能力,北欧设计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细腻感觉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中国设计教学必须逐步建立特有的教育模式、文化底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核心的基础。强调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和实验性,课程内涵的结构与衔接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节奏与效果,而课程的实验性是学校学习和研究艺术与设计的特质,没有实验艺术和设计的存在,很难谈艺术观念和设计思维。实验性是设计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实验性往往与实用性相矛盾,但从设计的本质与教学的前瞻性来理解,实验性设计应是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一教学问题上,市场性、商业性、实用性应该给实验性让出位置。让学生既掌握实用的设计方法和程序,也具有实验性设计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超越观念、挑战世俗的设计品行。在课程内容中,关注设计文化和艺术的审美,关注社会生活突出的主题,提升设计的审美层次,增强学生的设计欲望和创造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设计应该是能够表达我们时代的设计,艺术的创造才是设计产生的本原,设计是艺术直接融入人类幸福生活的创造行为。艺术之中的设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崇尚设计,在社会生活的进步中体现设计创新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