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文评语的首要任务是指出小学生作文的成败得失,但结合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批阅小学生的作文时,应针对学生作文的实情,联系实际,准确而恰当的辅予教育性的评语,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纵观小学作文训练,大致可分为三类:写人、叙事、写景。下面,就小学作文训练内容,如何对小学作文施予教育性评语,分类浅谈自己的观点。
一、写景作文
在小学生的写景作文中,学生往往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描绘出碎所写之景的特点及其优美、壮观。但面对如此迷人之景,却不能在文中表达出自己的赞叹、喜爱之情。针对此类作文,应引导启发学生在描绘好所写之景时,更应在文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描其景,抒己情,达到景情交融。此类作文的评语可如此:“这样的美景,你不喜爱吗?相信你一定会喜爱的,并为之而赞叹,请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这一感情,好吗?”或“面对如此美景,你会不能联想到大自然之神奇、家乡之优美、祖国山河之壮美,并为之赞叹吗?”这样的评语,可给予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写人作文
写人的作文,学生往往是写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如父母、亲友、教师以及同学等。学生大都能从衣着、外貌、神态等方面去描写,进而会写到他们对自己关心和爱护、教育帮助等。但面对所写之人对自己的关爱、教育、帮助,自己应如何做却常常忽略或很少提及。针对此作文,可结合具体作文作如下的评语。如:“你的爸爸、妈妈、同学等如此关爱你,你该怎么办?写出你的打算并付诸行动。”或“你的父母早出晚归、风吹日晒,你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他们吗?”这样评语,既能让学生明了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又能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教育启迪。
三、叙事作文
一、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常言道“言为心声,有感而发”这心声来自何处?来自生活,来自对五彩缤纷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生活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之本原。
学生写作文之所以深感困难,就是因为学生缺少了对生活的体验而头脑空白,提起笔来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无奈之余,被迫凭空而编,一个“编”字却难倒了许多人。我认为作文不应该是“作”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让孩子们充分尽情的玩,“玩”的过程就是“加工”写作素材的过程,用眼耳鼻舌“收集”身边的人、事、物、景,进行素材的积累;用心灵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对素材加以“提炼”;把见闻感受储存到大脑仓库中,为写作做好充分准备。
为充分发挥各个器官的作用,我经常引领学生走出“寂静”的课堂,指导他们搞活动,做游戏,观察自然,让他们到花坛里去看看有哪些颜色和形状,数数有多少花瓣,去操场玩老鹰抓小鸡;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让他们观察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受泥土的芬芳,春风的和煦,彩虹的绮丽,赞美落叶归根的悲壮,皑皑白雪的纯洁,伤感孤雁南飞的凄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做他们乐于做得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对生活有了体验,才能记忆深刻,形成自己的思想,变成写作素材。
二、广泛阅读,积累语言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有话写不出,不知该怎样表达,这便是缺乏语言的积累,没有生动的语言作载体,再丰富的思维也毫无价值,写出来的文章也只能是干瘪无味,有骨无肉。因此语言的积累至关重要,无论篇章还是词句,只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就能聚沙成塔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有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为丰富学生的广泛阅读,可激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如向学生推荐少儿版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阿拉伯故事集《天方夜谭》、《唐诗三百首》、叶圣陶的《稻草人》和福笛的《鲁宾逊漂流记》,高尔基的《童年》和各种童话故事、科幻小说。让孩子们快活的遨游于书海,并建立摘抄本,摘抄阅读中的妙词佳句、优秀篇章,多读多背。同时还要为学生语言的积累引导和创造条件。如安排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指导学生佳作赏析,收集成语谚语……,课堂教学时刻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时时渗透写作教学。
三、读写结合,积累写法
阅读教学是为写作教学服务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就是例子。”把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边学文边引导写作,从而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方面的运用技巧,并逐步领会、消化、吸收,如学了《桂林山水》后,知道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布置谋篇的,中间排比段的绝妙之极,更加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美;学完了《长城》知道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作的。为使学生掌握应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观察当地的清源湖水库或玉泉湖公园等景点,再依照课文有条理的写出《游清源湖水库》等文章,这样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作者的写作技巧,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写作水平,在作文时不用刻意去追求,就会达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境界。
四、反复修改,积累经验
修改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文章的深加工和包装,只有这样的文章才会更加完美。因此对作文的反复修改是搞好习作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要教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写好后,反复读,力求语言通顺,仔细想逻辑是否严密,认真看是否有字、标点等错误。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教学 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02-02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创造力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综合能力,富有创造力的人更具有社会竞争力。根据研究发现构成创造力分别有知识、智力和人格三大基本要素。小学作文教学也正是从这三方面出发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
1 累积语文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古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方也有句谚语叫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两句话都说明了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逃脱不开知识积累的过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需要经历长期坚持的知识累积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为学生培养创造力提供积累知识的条件,也是一个积累知识的重要过程。根据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要求,学生需要累积的语文知识包括以下几方面:
1.1通过作文教学累积语文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学会写作文并且写好作文,首先需要通过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们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会读会写从简单到复杂的汉语言文字,明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会组词和造句,懂得如何遣词造句和修饰文章等。
1.2广泛阅读,提高作文创作素养
除了课堂教学外,广泛的阅读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了解不同情况下语句的运用方式,累积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为提高作文创作水平创造条件。此外,学生阅读量的积累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语感,能让学生在创作作文时思维更为顺畅自然。
1.3模仿借鉴,激发产生创造力的“灵感”
在作文教学中对模仿借鉴的理解是为了深化记忆和深入理解以往累积的知识。在模仿和借鉴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对以往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这一点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无论是行为、语言和还是写作方式和技巧等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模仿出来。这种超强的模仿能力有助于小学生更快的掌握创造力培养所需的各项知识、技能。
1.4加强练习,提高创造熟练程度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小学作文教学中,再多的理论教学和知识积累都需要经过实践练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作文写作的精髓。经常进行创造性练习的人在创造力培养上也比一般人更胜一筹。
2 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助力
培养创造力首先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便是作文教学。
2.1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造力本身便是一种综合能力,那么在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与之相关的其他各项能也无可厚非。根据学生创造力培养需求,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作文教学锻炼一下学生的各项能力。比如,分析、解析作文题目,寻找写作突破点的练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出更为敏锐、独特的观察力。定期进行作文练习,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的构思、写作过程,也是一种为学生培养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的操作能力的好方法。
2.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力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为创造性思维方式,一方面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思考逐渐养成创造性思维的思考习惯,常用做法是要求学生打开思维讲“老题材”写出新意的作文,或者结合社会发展发掘新题材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另一方面则需要阻止和降低非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影响力,比如集体环境中最容易出现的“惯性思维”和“头羊效应”等思维方式。
2.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技巧
创造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外,还要有合适的技巧。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某些技巧同样适用于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比如,从作文教学中学习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或者利用当堂写作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推动和引导学生“急中生智”。
3 培养高尚情操,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动力
个人素质对个人的创造力极为重要,也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内容。小学生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出符合创造力构成需求的优良素质对推动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3.1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创造力的培养还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造素质,比如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恒心。对小学生而言,小学作文教学是最佳的实践机会。学生完全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学得到锻炼和提升,在作文创造活动中养成最符合创造力发挥需求的创造意识。
3.2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学生发挥创造力需要以优良的个性品质做支撑,这种个性品质主要包括了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还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这些精神品质也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也多秉承“作文先做人”的原则,对学生个人品质修养的要求从不放松,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提供保证。
3.3为作文教学创设合适的培养环境
环境是现代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良好的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了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小学作文教学中思想自由的状态和活跃积极的课堂气氛。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心中奇思妙想,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发学生的惊人创造力。
总之,知识、综合能力和优良个性品质都是创造力的主要构成因素,通过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能有效的推动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小学作文训练固然可以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朱云浩.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学习(上),2012(08).
[2]段凤兰.试论小学作文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新学术论丛,2013(04).
关键词 观察 思维 表达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十分困难的课题。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一提起作文,老师、学生、家长都怵头。搞好作文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确是学校、家长、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看来,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涉及的面是比较广的,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比较多的。现在仅根据我个人的肤浅认识谈谈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规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为我们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提出的新措施。为此,这三种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就要注意培养。
一、观察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应该先明确什么是观察?所谓现察,就是让学生学会听、学会看、学会感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观察中通过比较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因此,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引导学生开放五官,感受生活,让他们去听听、看看、摸摸、动动、闻闻、尝尝。
究竟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学会观察的方法
如观察人物,就要注意观察人物的眼神、音容笑貌、步态、衣着、语言、行动等等。
如观察景物,就要注意观察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风雪云雨等等的形象特征,及千变万化的姿态,诱人绚丽的色彩等。
如观察物体,就要注意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功用等等。
如观察动物,就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和它们的某一种活动或某一个生活片断。
如观察事情,就要注意观察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事情发生的原因、变化经过和结果等等。
(二)做观察记录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游玩,要求学生当场记录,这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观察训练活动。教师边带学生参观游览,边指导学生观察;学生边观察,边进行口头描述或记录。回校后让他们朗读自己的观察结果,大家评议,教师再进行指导讲评。
(三)让学生自由参观写“放胆文”
所谓自由观察,就是把学生带到参观地点,不讲参观目的,不提参观的具体要求,而是让他们随便去看,看什么就写什么,观察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参观后让他们谈谈印象最深的东西,最感兴趣的东西,再亲自动笔,试着写一写。“放胆文”就是让学生放开思想、放开形式,不拘内容、不受任何压力,使学生在思想解放、心情愉快、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写作文,写片段、写整篇都可以,只要能写出来就好。各自在自己的基础上前进。课内外结合,训练形式多样,逐渐地把文章写顺,把笔头写开。
(四)搞好现察练笔的训练
观察练笔就是用语言文字练习“素描”、“写生”。素描、写生都是美术教学的一种方法。“素描”就是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色彩的画。可以用铅笔,也可以用钢笔或木炭画。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写生”就是对照实物或者风景绘画。作文教学借用“素描”和“写生”的方法,训练学生对物体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独立习作奠定基础。
(五)写观察日记
我们的老前辈叶圣陶曾向我们提出这样的建议:“能不能从小学低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我们很多老师按照叶老的建议认真地培养学生,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思维能力
强化思维训练是习作教学的关键。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高效率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根据思维的特征,科学地安排思维训练。
(一)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维,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独特性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维,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从选材来看,反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
从立意来看,可以通过审美立意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表达能力
高尔基曾这么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写作的材料。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文贵在新,要想写出好文章,一定要具备一件崭新的语言外衣。
(一)引导表达的语言外衣
1.注意用字用词。要使作文语言新颖脱俗,鲜活生动,必须要求学生注意用字用词。我们不要求学生以文学角度,锤炼字词,但注意用字用词准确还是必须的。如一位老师在学生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恰当之后,让学生拿出以前的任一习作,说说这篇习作中哪个词或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写一段话。我认为,经常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作文语言定会有“绿”的创意。
2.巧妙运用修辞。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如比喻的巧妙运用:“‘减负’了,同学们苦瓜似的小脸一下子开朗起来。”
3.语言力求风趣。比如:“男生们越吹越带劲,吹得牛儿满天飞。”这善意、风趣的语言写绝了同学们的“超级特长”——吹牛,也表现出集体生活中少年儿童相互取乐的生活情趣。
4.旧词新用。如“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桌子上的‘边界’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展示同学们的“创意”果实,“创意”的花朵也必然竞相开放。
(二)引导表达的生活经历
周一贯老师曾经说过:生活经历的最基本特点是因为不同生命的活动所构成的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如果学生能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去写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事,那么作文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就不可能雷同,也自然地富有创意。然而多少年来,作文的一大弊端就是学生造假,写自己没有经历、没有感受乃至根本不知道的事。比如:拾到一个钱包上交、下雨时老师为我打伞、我修车时师傅不收钱等等,我们承认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
(三)引导表达的体验感受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情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叙事的过程中把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也写进去,由于儿童由于心智水平的差异和生活境遇的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和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因此,表达也就不同。
1 创设情境,深挖题目内涵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作文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因此,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给学生出《可爱的家乡》一题,不是对学生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来写家乡的可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是发动学生深入调查,并要求做好记录,通过调查使学生一致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激情,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依据情境创设,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扣住作文的重点,为作文的“航行”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2 合理命题,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命题作文要结合现实生活,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犹如火种投入干柴,使之熊熊燃烧。反之如果题目不当,脱离实际或者公式化,学生作文就会感到无米下锅。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不说空话、假话,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那么我们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此,作文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使每次作文在学生布局谋篇时,突破一个难点,突出一个重点
教师必须思想端正、目的明确,在教学前要想出好题,从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为出发点,不要在命题上为难学生。
2.2 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班级里,学生有家庭状况的差异,如有的随父母坐过飞机,看过大海,登过高山,有的则从没出过远门,若教师让学生写大海、高山之类的文章,一些学生就无法可写。为此,我们可能出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爱……》,让学生去补充完整后再去写。此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还必须注意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及时性。
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注重语汇积累
积累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小学生开始习作时,往往不知道怎样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要想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其实质就是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汲取知识,用自己的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词语量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空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上的字、词、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好词佳句摘抄本”,开展积累好词佳句竞赛活动。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从中吸取了营养,吸取更多的词汇,从而写出许多优美的句子,为写作文奠定基础。如《古都文集》一书中写道:“他的文章散见于各种报刊.......”作者为啥要用“散见”而不用“发表”,虽然意思相近,但“散见”要比“发表”用词好,词语新颖。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巧用佳词妙句,为文章添彩。
4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5 从生活入手,写体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