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招生;专业;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信息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这本该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招生数量。但实际上,高校计算机专业报考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对计算机专业发展以及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供给不利。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计算机专业招生工作经验及本校实际情况,就计算机专业招生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计算机专业招生现状分析

当前,各大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系,开设多个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但是这些专业课程的内容往往比较宽泛且笼统,缺乏特色,各课程的深度不够,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只能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较低。此外,很多家长及学生也逐渐认为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技能,大学生也都拥有电脑,通过自己的摸索也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操作,这样足以应付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学生进一步对计算机专业前景进行分析,认为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这也导致大学计算机专业招生数量逐年下降。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招生质量及促进专业发展的策略

1.调整专业设置,开办复合型特色专业根据计算机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单纯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及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的企业比较少,大部分的企业依旧只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辅的工作工具。为此,高校应针对计算机行业特点,将学校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以及区域支柱性的产业结合,创设计算机技能同行业技能相结合得到复合型专业,以便形成特色的高校计算机教育形式。比如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专业等课程删除,增加淘宝网页设计、微信公众号编辑等新兴的设计类专业。2.进行多层次、多方面校企合作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而言,需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具体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创建计算机专业班级,有学校负责招生,同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教材、师资培训、专业实践平台,保证特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顺利,或者可以在入学前就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职业适应性显著提升,进而使学生就业质量也明显提高。此外,学校还可以联合企业开展学生毕业实训工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当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将其作为实训内容。同时学生与教师还可以组成项目开发团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获得实验工作经验,还能够使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3.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在校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进到工作岗位后也不能立即胜任就业岗位,还需要在企业进行短期培训。此外,部分教师自身实践操作经验的缺乏也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此,高校应该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创造出有利的条件,鼓励相关教师需积极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具体可以鼓励教师兼任企业相关职位;参与社会计算机建设项目与工程;学校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与学习;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参与计算机行业认证考试,取得双师资格等。通过上述实践及培训以打造出一批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4.科学进行计算机专业招生宣传鉴于当前很多的大学生及家长对计算机专业了解不足,高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在招生工作中,对具有特色的专业进行重点宣传。宣传内容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到计算机的前景、用途,同时让报考生了解到学校计算机专业特色以及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工作环境以及薪资待遇等,通过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使学生及家长对专业报考作出正确合理的抉择。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招生环境下,高校计算机专业要想提高招生效果以及促进计算机专业的良好发展,就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复合型特色专业,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计算机教育。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专业实践指导、专业招生宣传等使计算机专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稳定专业生源,进一步公共及推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铁峰,赵智超.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招生改革中专业分流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4):210-211.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人才市场调研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就业需求的动向,能够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计算机人才而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借助人才市场调研,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此帮助学校提高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此,本文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城市进行调研,涉及调研单位和企业包括软件开发公司、传统制造业企业、服务类企业等,以此,提高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分析。通过对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反馈意见的整理,计算机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认为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计算机人才市场对于人才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层次结构、就业意向、综合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在就业市场需求大、人才素质要求高与各类计算机人才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换言之,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是由于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与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缺陷造成的,导致人才市场的供需结构不合理。通过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技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在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下,突出呈现出部分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忽视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技术技能同工作实际需求相脱节,部分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与技术基础知识的忽视,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能力不足,不能迅速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网络、编程以及多媒体等方面的技能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能够满足公司对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但对于公司而言,公司仍然需要对刚刚步入工作的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强化培养,绝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都是担任基本的公司任务,无法独立参与或者承担一个具体项目,日常工作中从事重复性简单工作,导致企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创新能力的短缺。并且,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相对匮乏。软件编程、网页制作、网络维护、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岗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但在同客户和上下级沟通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匮乏,这些能力给职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是毕业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努力克服的缺点。

(二)学生课程体系。本次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主要领域和企业集中在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网络安装与维护公司、物联网公司。而这些公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公司。对于软件公司而言,现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开设的C、C++、JAVA、SQLSERVER、JSP等专业课程对于实际工作而言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软件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但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导致理论脱离实践,需要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进行实习,以此帮助其在步入工作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此,高校在开设编程方法、编程理念等专业课程和授课过程中,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网络公司。通过网络公司的反映,我们发现网络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网络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公司变革加剧。然而,学校在授课过程中,教程改革和授课创新速度滞后,致使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应对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为此,为适应网络公司的发展,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市场和社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接触和了解,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能力。3.网络安装与物联网公司。目前,高校针对网络安装公司和物联网公司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应用型的,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等等。这些课程原理性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欠缺动手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兼具计算机编程、网络软件设计与阅读等能力,换言之,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二、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为应对我国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来袭,同时提高我国信息化技术的综合竞争力,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市场需求和认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本文结合市场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就业现状,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设心理分析课。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历、知识与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未来个人择业和成才的影响。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学历再高,若无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一方面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分析、自主阅读、个性养成、艺术素养的培养等,提高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思考人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创新计算机专业课程。以市场为导向,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和信息化技术变革,在学校开设有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除必需的软件、网络课程以外,还需要在不同计算机方向进行交叉学习,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邀请企业、产业等领军人物到高校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同时积极开设部分管理课程,为未来学生独立负责项目提前做好管理知识的储备。

(三)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技文档、演讲文稿的编写,在写作课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能力、修辞技巧、专业术语等的使用和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公众演讲活动中,构建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编程、网络管理等小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写作能力。

三、结语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

1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目标不符合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训学生的工作能力,然而却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教学目标。这部分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时重视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直至毕业也不知道怎样配置电脑硬件,怎样解决电脑中的软件问题,更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软件开发当中。这样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使得毕业生在应聘时综合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致使毕业生面临一次次的失败。

1.2 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有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较为紧张,学校的计算机设备硬件过时,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学校的硬件相联系,所选用的教材也比较陈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新进的计算机知识与以前的计算机知识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多,更有了许多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内容。因此,高职院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需求不符,无法顺利完成企业所给的工作内容。

1.3 教学模式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中学的成绩不太理想,英语基础和数学基础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要差许多,可能不符合计算机专业对数学和英语的要求。然而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甚至是摒弃对基础学科的持续培养,致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无法正确认识所学知识的含义,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知识的具体应用应该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照着课本死记硬背,编写程序时更要多用计算机编程软件练习,如果不使用计算机编写代码,有错误时就无法深刻认识到哪里出现了错误。除此之外,大部分高职学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核仅限于卷面考核,甚至编程题也只是在卷面上笔书,使学生无法将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

1.4 教师缺乏企业实践

学生要学习到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加强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的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然而,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在毕业之后直接任教的,并没有在企业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经验,不能根据社会需求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自然也无法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更无法传授工作经验给学生。还有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大学期间甚至并不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本身所具备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有限,并且也没有在就职期间进行深化学习,能传授给学生工作的相关知识就更少了。

2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内容

2.1 以企业需求为前提制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时,要根据目前计算机的工作类型培养学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一定工作所需的技能,能将所学知识与工作相联系。目前计算机相关职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硬件类,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的配置及组装、计算机的维修与升级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周边产品正确连接的能力;第二类,软件类,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学生应具备软件开发、系统及网络维护的能力;第三类,计算机销售及服务类,毕业后从事计算机销售及服务的学生要具备熟悉每一个计算机硬件、能为计算机配置适合的系统及软件以及简单的计算机维修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及该方向职位的需求为学生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与工作接轨,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就业率。

2.2 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教材

高职院校要时刻铭记自己的教学目标,要将企业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更适合工作性质的应用型的教材,放弃原先过多的更适合本科院校的理论型教材。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也时刻为工作做准备,应聘时更对招聘者的胃口,就业时也更轻松更易上手。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有着丰富的计算机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工作者编写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教材,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最专业最适合工作性质的知识,进一步的保障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2.3 注重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企业中计算机相关职位的增多,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逐渐增高。由此可见,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接受更多的针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对于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授课时应采用“人机交互”的模式,计算机专业的课堂应主要设置在计算机室,让教师的主电脑与学生的电脑进行互动,使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看到教师的详细操作,也有利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上机实践,学期考核时也可以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以此来督促学生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多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多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几年都不知道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没有方向感,如果学校能与企业协商,给学生提供暑期企业实习的机会,并鼓励甚至强制性要求学生进行暑期企业实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参加过暑期企业实习的学生更能明白自己的欠缺点与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实习后就会更有目标的学习。

2.4 针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前文已经讲过许多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不具备教授学生工作相关知识的能力,致使学生无法学习到有利于今后就业的知识。那么,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提供针对教师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

3 结束语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应以企业需求为前提进行适合当代社会的教学改革,为计算机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也为目前缺口较大的计算机相关职位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胜女.论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1(02):214.

[2]胡洋,苏琳,李伟群.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刍议--以计算机专业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Z2):78-80.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实训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1

Training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Computer Teaching

Ning Hanlin

(Hunan Anhua Vocational School,Anhua413500,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environment,both with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But also has a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Able to adapt to the actual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graduates more likely to find the ideal work units and jobs,hands-on ability,adaptability to the practical work,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needs of high-quality practical teaching support.

Keywords:Computer education;Training courses;Practice

实训教学体系在组成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的课程中,有多门课程除理论教学外,还有相应的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承,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课程的内容。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牛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十分重要。

一、实训教学的作用与概念

实训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所谓高质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专业中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需要经过实训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如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编译系统的基本原理等。如果只是听教师的讲解和看书,没有相应的实训环节,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冉如高级语言程序设汁、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如果不实际编写、分析一定量的程序,也是很难提高程序设计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的。实训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训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个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实训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多的是通过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来完成的。

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内涵

无论从学科、从人才培养还是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分类来说,计算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技术在相应专业的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当我们把教学的目标从“教了什么”转向“学生会做什么”的时候,在学生的教育中安排和实施实训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理性层面上的实训才能排除低层次、简单重复的实训,这也是现代创新的基点。所以,理论可以使自己“站到巨人的肩膀上”,而通过理论指导下的实训就是要用智慧的脑,练就一双灵巧的手,去开创一个新世界。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训。要实现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训,就要强化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真正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不断体验创新的乐趣,体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仔细体味,还是要落实到“实训”二字上。从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性来看,也是如此。因为“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做过的才能理解”,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应用,才能有更多的创新。课程教学中,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训的紧密结合。

三、实训教学模式的构成

专门技术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环境。实训教学环境由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构成。校内实训基地可由职业基础实训基地、专门技术实训基地和校内实习基地组成。

学生在学校通过课堂学到的内容有很多是停留在书本上,通过校内的实训教学基地得到了动手能力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实训技能。除此之外,社会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毕业后要走上社会,到社会上工作与在学校的情形是有差别的,学生在毕业后适应工作环境要有一个过程,往往不能马上承担工作,需要工作单位培养一段时间,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用应届毕业生,愿意招收有实训经验的大学生的原因。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就在于动手能力比较强,毕业后能马上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校外的实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对于这一点,学生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们对社会实训的要求也非常迫切,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同学要求尽早接触社会,尽早到工作单位去实习。通过实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加了工作经验。

教育机构,既要重视和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又要重视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模拟实操培训。校外培训基地则是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校内、外实训基地相辅相成,紧密结合,以全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实习不是临时,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是一种持续性教学活动。如果没有稳定的实训教学基地,学生进行分散实习,实习时间、教学目标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训的必要条件,是完成教学计划的有力保障。建立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可以和校内实训教室相结合,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工作氛围和实际的需要,通过实际的锻炼,在实训中增长了能力和才干。建立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实习,学生增加了实际工作经验,企业考察了学生,学生了解了企业,很容易进行双向选择,由此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工作。

四、结束语

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来讲.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比较扎实的掌握汁算机基本理沦、基本知识及先进的软硬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要具备较强的程序没计能力、较强的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软硬件结合系统)开发及维护能力、较强的网络组建及维护能力.了解汁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实践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注重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云端,熊春秀.计算机实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4

计算机专业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针对以上现象,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方向,我们从2012年4月份到10月份期间,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方法深入企业,对石家庄高新区的近60家相关企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为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提供依据。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竞争大 工资低 形势严峻”

大部分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该类专业毕业生总体数量大。面对蜂拥而至的求职者,用人单位普遍提高了门滥和降低了工资。根据调研统计,部分企业过分强调高学历和工作经验等,这对高职毕业生来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滥。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工资偏低,比如从事网站方向的,工资水平大部分在1500-2000之间,软件编程的毕业生工资相对较高在3000元以上。

(二)“需求大 发展主趋势 前景仍然乐观”

我国的IT行业发展比较滞后,造成短期内计算机类专业相对就业难的大气候。但是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世界范围的现象,随着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合作的加强,全球新一轮的产业正在推动我国向着IT强国的转变。据测算我国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以上,因此IT行业是朝阳专业,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计算机学生要找准方向,积极应对。

二、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几个因素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高薪诚聘,人才缺口很大,一方面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求职者的就业难。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短缺还是过剩?经过调研认为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不够高,就业观念陈旧等。

(一)动手实践能力普遍差

大多数学生都忙于应付考试、考级、考证上,实践环节不够。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企业反映很多学生只会基本的操作,不能把知识灵活用于实践中。很多企业必须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才能上岗,这就造成部分企业不喜欢招收毕业生,而是偏重有经验的从业人员。企业希望应聘的学生具有熟练的应用技能,希望学生有研发思路,因此动手实践能力差是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

(二)市场需求与校园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

经过调研,企业和毕业生普遍反映高校的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跟不上IT行业的发展要求。毕业生从业后发现需要面对新的技术新的应用,都是大学没有接触到的,压力很大。现在为数不少的高校教材更新慢,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快速进入课堂。同样,高校里为数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多年来工作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由此师资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跟紧计算机科学前沿的发展。这也是影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难的关系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互相攀比、讲条件,从而出现就业难。不少学生幻想一步到位,求职定位不当。不少学生幻想高工资高待遇,而不考虑能不能胜任的问题。

三、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现从高校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来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院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重视实践,鼓励创新,建立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多种形式的实践实习教学与培训基地。

紧跟社会发展步伐,高校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观和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学科课程的改造力度。一方面更多的引进外聘老师和本校老师要进行培训,及时向学生传播最新知识,有选择地增设些新课程。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在校内参与到课题或项目研发中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用双师型教师、共建实验室等,打造富有实践经验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师资队伍,用教学和科研两种手段使学生在“真刀实枪”的训练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顶岗实习,锻炼技能。

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适时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克服人才市场需求与校园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

4.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设计。

(二)个人方面

1.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高职毕业生当下要调整就业思路,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不要幻想一步到位。高职毕业生要学会低姿态求职择业,只有转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才能真正应对就业难的局面。同时,将要毕业的学生还要积极主动和毕业班的同学或已经毕业的师兄们接触联系,学习借鉴他们在就业方面最直接,最有参考价值的经验,避免走求职上的弯路。

2.突出优势,找准就业切入点。高职毕业生应沉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何在,客观地评价自己。要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具备的能力,去定位工作岗位,找准就业切入点。

3.做好规划,苦练内功。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英语,计算机等硬能力的打造,更注重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勤奋敬业、吃苦耐劳等软能力的培养锻炼,勤于思考,精于实践,苦练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