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记总结发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控制系统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相对短缺,石油和天然气 每年都要依靠进口,其次由于其能源利用率低,所以在每平方 米建筑中的能源消耗约为发达国家的 2 至 3 倍。因此我国建 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电气能源供需矛盾 激化,建筑用电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所以我国建筑电气节 能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 如大量使用节能产品,不仅每年可节 约用电数十亿度,同时可以延缓温室效应,这样同时造福了经 济与社会环境。
1、传统建筑电气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
传统的建筑电气技术在当前的建筑体系中应用较为广 泛,而且产品的种类也很丰富,从某一个产品而言,技术发展成 熟,总体上讲传统的建筑电气技术在应用中相对独立,特别是 末端电器产品,缺乏相互联结,随着产品本身功能发展的复杂 化,人们对于办公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传统的
电气技术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方面包括:使用的繁琐性,建筑电 气技术非节能性,管理效率地下,安全性低。
2、主要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
2.1 风力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方式包括独立运行方式,风力发电与 其他发电形式结合,或是在一处风力较强的地点,安装数十个 风力发电机,其发电并入常规电网使用。 在传统建筑电气节能 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国主要开发研制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并 将其作为农村独门独户使用。由于电网不能实现为偏远地区 供电,所以近六十万居民正在使用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 但目 前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的风力发电机制造由小功率向大功 率发展,为满足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用电需求。 其次不再实 行独门独户的风力发电形式,而是采取联网供电,由村庄集体 供电等形式。 从长远角度看,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 扩大,不仅单纯用用与家庭,更扩大到众多公共设施及政府部 门。
2.2 太阳光伏发电技术 在北欧的部分国家正推广一种“零能”住宅的理念,这种 住宅是由“太阳能屋顶”提供该建筑的全部能量的。而这就 应用到了太阳光伏发电技术,在屋顶安装太阳光伏电池,当阳 光充足时太阳光伏电池可以适应某一家庭的全部用电需求,并将剩余电量反存于电网,供用电不足时使用。 目前由于太阳 光伏电池的价格过高,我国仍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计划。 据专家 预测,这种光伏发电技术通过技术革新与大规模生产,可于 2030 年后在市场上大规模出现,并对传统的建筑电气节能技 术产生冲击力和竞争力。
3、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不能盲目使用,不能以 节能为目标损害了建筑的原本功能,更不能为了节能而忽略 其成本的规划。所以在建筑电气的节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 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适用性。满足建筑物照明的亮度、色温,满足空间 的舒适性或满足某些建筑的特殊要求。这是对于满足建筑物 内的人工环境完整而提出的条件。建筑电气的技术应用必须 要满足建筑物创造的环境要求,为建筑设计中的设备提供能 源供应。 其次,实际性。 节能问题本身应从国情和经济条件角度考 虑,不能盲目为追求节能效果忽视其经济效益的考虑,要对合 适的节能设备与节能材料进行性价比比较,使节能所增加的 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未来的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得到回报。 最后,节能性。 作为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必要条件就是其 节能性的考量。 必须要采用必要的措施,来减少甚至消除建筑物中不必须的消耗,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着眼于建筑电气 设备自身电能消耗,传输线路上的电能消耗等问题。
4、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方向
4.1 利用天然光源 作为节能工作中最为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照明工程 的节能应用。而照明节能工程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天然光 源的利用。 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重视,建筑物中充分利用天然光 源来节约照明用电已经广泛应用在各建筑电气技术中。天然 光源作为一种无限再生资源,在照明节能的实施过程中必须 要扩大应用。 制定一系列建筑物的采光标准和采光方式,并推 广于日常生活中。
4.2 太阳能照明技术 太阳能和天然光源一样,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 能源。 太阳能照明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节省资 源,保护地球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太阳能照明节能技术,可 以将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台阶,这可以将其 最为本质的原则和内涵得以展现。
4.3 能源综合利用 控制能源问题的主要方式并不单纯依靠电力使用上的 细节,此外还包括对风能等自然的,可再生的能源的综合运 用。 这就需要技术的革新发展,也是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5、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节能体系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一些发达国 家已经建立起的各具特色的建筑节能体系稍有不足。如英 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先后建立起了节能评估体系, 在各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实施过程中都依靠该体系的规范和 准则,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电气节能的效果和电气节能技 术进行评估。 相比之下,我国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评估体系并没有建 立,显示出了相对的不足性。 因此需要我国尽快学习先进国家 的经验并分析自身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这将有利于我国在 短时期内取得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的巨大进步。我国现在 实行的建筑节能标准和规定对电气节能内容没有做出具体 的规定,加大了操作的难度。所以,国家建筑行业的相关部门 有必要对电气节能和建筑节能测评体系的建立采取硬性措 施和实施内容的规定。 近几年我国开展的基础数据统计的工作,对各地区不同 气候特点评估,已着手对当前用电情况和建筑电气运行的数 据统计,在进行比较分析后,就将进行定量分析,针对不同的问 题和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节能技术改造,针对各 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国家出台对应的鼓励措施,这都有助于科研效果和科研动 力的加大,使科研成果快速传换为大 范围应用的产品,从而形成科研进步和生活节能的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国家可指定出操作性强、 实施审核简便的科学测 评体系,明确划分一些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强制性措施,在实施 过程中加强管理,使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挥实效,以取得长足 的发展。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直接关系到建立 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大计,将创造我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 丰收。
参考文献:
一、在科研领衔方面
1、参与组织集团公司级科研项目《松辽盆地北部石油精细勘探技术完善与规模增储》中有关常规油录井精细解释评价技术研究
该项目深化研究储层含水判别方法及产能预测方法,完成阶段研究内容及指标:①开展荧光显微图像大视域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建立了荧光图像处理参数流体识别方法及解释标准。②求取、优选轻烃评价参数,分别建立了岩心、岩屑储层含水性轻烃识别方法。③开展储层含油性和物性综合评价指数研究,建立了综合解释评价标准。④开展油水两项产能预测方法研究,求取产能指数,建立了产能预测方法。
2、参与组织油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海拉尔项目有关录井部分研究工作
组织项目组针对海拉尔地区储层类型及油气层类型的特殊性开展预研,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技术指标、技术方案等,2019年拟在油田公司或钻探工程公司独立开题立项
3、负责组织钻探公司级项目《录井成果图综合处理平台研制》工作
录井绘图软件是96-97年研制,受软件开发技术、开发环境限制,现有录井综合图绘图系统,已不适应目前技术发展及生产科研需要,所以重新开发具有独立版权录井成果图综合处理系统平台。目前完成录井成果图处理平台设计、录井成果图处理方法研究及模型建立,完成外协招标方案及相关材料编写报批。
4、负责组织钻探公司级项目《松辽盆地北部深层钻井、地质设计研究及应用》录井部分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起止年限2017.9-2020.11,由钻研院、物探、测井、录井四单位承担,以测井、录井单井分析预测技术为依托,以地震反演技术为推演手段,实现井震结合的点、线、面、体的深层全地层岩性、岩石可钻性及三项压力分析研究,为井身结构设计、钻头选型和提速方式优选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形成一套地质资料准确预测和工程技术合理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提速技术。2018年为公司创收40万元。
二、在技术把关方面
1、负责评价中心2018年新开科研项目的开题立项、研究过程、成果总结等工作的审核把关工作。
①科研选题立项:基于科技创效及生产需求,2018年新开油田公司级生产项目1项《水平井、大斜度井综合录井工程及储层含油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钻探公司级科研项目1项,《录井成果图综合处理平台研制》,对项目的研究内容、技术指标、技术方案等进行审核把关,项目顺利通过各级专业技术委员会开题评审。
②过程检查指导:加强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及时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遇到难题积极参与项目研究中,解决出现的问题,阶段成果均通过各级专业技术委员会验收。
③成果总结验收:一是指导项目负责人如何对成果进行总结,如何编写总结报告及多媒体,指导项目负责人如何汇报;二是加强技术成果的审核把关工作,保证数据齐全准,推理正确。2017年验收项目获钻探公司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8年科研项目及重大技术革新项目均顺利通过各级专业技术委员会验收。
2、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致密油储层是大庆油田重点勘探目标,多采用水平井,为降低勘探成本,取消部分测井项目,在没有测井物性资料情况下,创新性的应用X衍射技术分析岩屑矿物成分,采用“矿物成分交汇法”识别储层物性。该项技术在勘探、开发水平井中全面推广应用,见到较好效果,有效解决了致密油水平井没有物性资料情况下储层分类的难题,同时节省勘探成本。
三、在决策咨询方面
页岩气成分分析技术:该项技术是油田勘探生产急需,目前大庆录井没有这项分析手段,通过调研不同地区页岩气成分、浓度范围等,建议采用炼厂气分析方法,分析C1-C5饱和烃、不饱和烃、N2、CO2、He、H2、H2S、SO2等,建议被采纳,设备已申报。
四、学术带头方面
2018年9月在本单位针对项目负责人开展《科研项目如何提炼总结,提高科技成果水平》的交流,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写开题报告、成果总结报告、多媒体、如何汇报等,提升项目负责人的成果总结汇报能力。
1.1产量损失大
据统计,2012~2016年因小麦赤霉病损失产量较大,5年来全区实际损失+挽回损失计3587.71万公斤。在全力防控情况下,仍实际损产993.4万公斤,其中2012、2013、2014、201 5、2016年实际损产分别是890.64、0.01、10.86、80.30、11.62万公斤,尤以2012年损产最多,占5年的89.66%。
1.2病害发生重
病害发生重表现在自然发病重和经防治后。5年来本区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比较大,除2013年外,年年超过小麦面积的95%。自然发病情况较重,每年自然发病病穗率均超过14%,即便是最轻发生的2013年,自然发病病穗率仍达22%,大发生的2012年为35.00%,2016年最高达39.47%;2014、2015年自然发病病穗率分别是14.11%、23.7%。在大力防控情况下,最终病穗率依次是25.69%、0.34%、3.37%、6.61%和1.51%。
2发生特点
2.1病情显症期
5年来,赤霉病病穗初始显症时间在4月中旬末至5月上旬,以大发生的2012年为最早,为4月18日,2015年最迟为5月7日,其余年份在4月下旬;显症高峰在5月中旬至下旬初,以大发生的2012年高峰期来得最早,为5月13~20日,2016年最迟(5月18~25日);病情稳定期在5月中旬末至下旬,以大发生的2012年最早,为5月15~17日,轻发生的2013年最迟,为5月24~27日。生育期早的初始显症时间和显症高峰比生育期晚的来得早,如:2014年调查生育期早的显症时间比生育期晚的早5天左右。
2.2区域发病程度差异
通南地区重于里下河地区。如:2012年通南地区平均病穗率31.37%,里下河平均病穗率l 5.9%;2014年通南地区平均病穗率3.47%、病指1.36,里下河平均病穗率2.03%、病指0.95%。2013、2015和2016年据踏田目测通南地区均重于里下河。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防效好于大面积防治。2014年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病穗率平均1%左右,而大面积病穗率平均8%,高出7个百分点;2015年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平均病穗率2.5%左右,而大面积病穗率平均10.5%左右,高出8个百分点,重病田病穗率高达20%;2016年丰产方、种田大户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区病穗率平均1.15%左右,而大面积病穗率平均6.43%左右,高出5.28个百分点。重发年2012和轻发年2013年均如此。
2.5品种发病程度差异
5年发病情况比较,宁麦系列品种发病相对较轻。在大发生的2012年宁麦系列的病穗率为2.17%,病指0.99%,是扬麦系列的l/3不到;轻发生的2013年为0.11%和0.04%,扬麦16高达0.93%和0.25%,其余品N均比它高;其次镇麦系列;最重的是扬麦系列,其中2015年病穗率和病指高达16.79%和7.55%,是镇麦和宁麦的2倍多和4倍多。
2.4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差异
5年调查,生育期早病穗率低,生育期晚病穗率高;但病穗严重度相反,即生育期早病穗严重度高,生育期晚病穗严重度低。
3原因分析
3.1秸秆等植物残体田间存量大,菌源充足
赤霉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既能侵害活的麦穗,也能利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生长繁殖,稻麦连作区以稻桩上潜藏的病菌数量较多。近年来,耕作栽培措施调整,免耕面积大,秸秆还田量大,特别是田间稻桩田间存量大,得不到掩埋或清理,给赤霉病病菌提供了滋生的条件,病菌在土壤中得到积累。
3.2气候变暖,温湿度适合病菌发生发育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气候型病害,气候变暖,温湿度变得适合病菌的发生发育。根据资料,赤霉病发育起点温度为15℃,病菌菌丝体发育、分生饱子产生萌发形成、子囊饱子产生萌发形成、子囊壳产生的适宜温度均在22~28℃。从4月15日到5月20日大发生的2012年平均温度最高19.3℃,其中平均温度22~28℃也多达16天。5年平均湿度超过70%的年份有4年,唯轻发生的2013年平均湿度最低,小于70%,为65%。易感病生育期(抽穗扬花期)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相吻合机率高,赤霉病病菌侵染和扩展流行风险加大。
3.3多数小麦品种不高抗
该区近年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扬麦13、16、23,宁麦13、16、19,镇麦8、9,扬辐麦4号,扬富麦101。这些品种均不高抗赤霉病。
3.4病菌对多茵灵的抗性逐年提高
若干年来,本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药剂主要用多菌灵或其复配剂,年年的单一用药,使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较强抗性。据浙江大学测定,2012~2016年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菌株比例逐年提高,2012、2013、2014、2015和2016年平均分别是24.35%、28.67%、40.55%、47.37%和55.71%。抗性菌株比例逐年提高,使多菌灵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逐年下降。
3.5农户防控不力
2012年重发原因之一是农户防控不力,由于2012年之前多年发病较轻,农户侥幸心理严重,忽视防治,造成流行。加之小麦被赤霉病菌侵染后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显症,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以及农户见病防病思想,造成错过防治适期,防效明显下降,至而暴发流行。
4防控对策
4.1轮换灭茬栽培
赤霉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多年来,该地主要以大面积稻麦连作的耕作制度,玉米、棉花等作物种植面积较小,加之直播稻、麦套稻面积大,小麦少免耕面积大,大面积田间植物残体量大,带来赤霉病病菌广泛存在,菌源充足。因此,大力提倡耕翻种植灭茬栽培,减少田间植物残体,恶化病菌滋生环境,减少菌源,是防控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减轻下茬病虫害防控压力。
4.2加强监测
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否及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感病品种、易感病生育期、适宜发病的暖湿气候条件与大量的菌源这三大因素及其吻合程度。因此应加强多因素监测,综合分析,精准预测,有利于控制其为害。一是准确掌握大面积种植品种的生育期(特别是掌握小麦抽穗扬花期)、抗病性性状;二是及时掌握天气情况,以及与易感生育期的吻合程度分析;三是分两次调问菌源,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及时调问稻桩子囊壳带菌率,以便及早知晓菌源情况。
资料与方法
收治陈发性室上速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8~60岁,手术时间1~4小时。
方法:此项技术均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并进行术中监护。置电极至相应部位进行消融。消融成功后拔出电极导管,穿刺点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常规做好各种抢救和开胸手术的准备工作,备好整套的心肺复苏设施如除颤器,临时心脏起博器等,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各种危症。
结 果
本组20例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死亡,但有5例出现并发症。1例血栓栓塞,其余4例均属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经仔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护理,均痊愈出现。术后随访0.5~18个月,均无其他并发症。见表1。
讨 论
原因分析:①穿刺股动脉部位出血、血肿:本组2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其中1例由于术毕整理衣裤,术侧肢体弯曲,抬高发生出血。另1例,患者术后平卧1天,因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在未告知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擅自从床上坐起,造成穿刺处出血。2例血肿,均由于压迫位置、方法不当或患者撤除沙袋或活动较早造成。②血栓栓塞:血栓栓塞与穿刺动脉血管时使用肝素剂量不足,及导管的移动刺激导致血管内膜破损,引起动脉血栓或栓塞。或穿刺口包扎过紧也可导致动脉血栓形成。本组1例小动脉栓塞患者,29岁,男性,术后1天,突然感到穿刺侧下肢,小腿内侧及足底部疼痛,触摸时疼痛加剧,不能忍受,检查足背动脉有搏动,肢体温度和颜色均与健则相同,给予肌注杜冷丁50mg,局部热敷等处理,疼痛缓解不明显,经静滴5% GS 250ml加蝮蛇抗拴酶0.75U,1次/日,1周后疼痛逐渐缓解并痊愈出院。 预防及护理:
⑴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介入手术的目的、大致过程、需要配合的地方及该次手术的疗效及优点,必要时请接受类似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情绪。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心理稳定,避免因精神紧张而不予配合,以至不能准确进行“靶图”标则和定位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②为防止插管切口处出血,术前需常规作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元测定,对出凝血时间异常的患者术中慎用肝素,术后可适当应用止血药物。③检查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中、术后搏动情况对照观察。因术中、术后均有可能出现血栓栓塞,首先造成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④术前30分钟给予肌注安定10mg,减少患者精神紧张,使其与术者配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⑤准备好抢救器材及药品,以备急用。
这个月与上个月相比没有那么的忙碌,主要是研究预应力倒T形叠合楼盖技术。由于我是学机电的,对建筑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研究此项技术之前必须了解楼盖的结构以及发展历程,现在最先进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是我会时刻努力的,和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讨论,一起努力。感觉这个月过的很快,一眨眼,这个月又过去了,下面将我这个月的具体工作做如下总结:
(1) 讨论和修改吊车梁加工工艺和箱型梁组装加工工艺。通过我们小组讨论,发现工艺中的问题,然后改正,但是通过讨论,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在网上查的资料直接复制粘贴过去就以为自己完成任务了,并没有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甚至有些专业词汇自己根本就不懂,也没有再去查,导致在讨论时别人问什么意思,自己也是一问三不知,这个做法很不好,自己以后一定要改正这个缺点,以后组**排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好,在做好的基础上再提高效率。
(2) 国内外预应力倒T形叠合楼盖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这个月我们的主要研发项目的是预应力倒T形叠合楼盖板,而研发这项项目的首要任务是这项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经过查询和一些资料的收集,国内外研究报告已经完成,但是经过小组讨论,认为这个报告虽然把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已经说明,但是缺乏分析,为什么这种技术好,好在哪里,总体上显得有些枯燥,没有自己的见解,这也是自己写报告的一个缺点,在以后的书写过程中,自己要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