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 测绘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48-01

近几年来,在国家教育质量评估活动的开展和推动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均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测绘实训为例,就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1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不按照传统的模式,教师不再一味的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手把手的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掘出学习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达到了自我评价还锻炼了相应的技能。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真正做到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

2 项目教学法在测绘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既要具有实际的意义,又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选择了在《机械制图》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识读和绘制方法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系统的讲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对学生做全面的技能训练,即零部件的测绘,它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2.1 项目任务

(1)测绘实训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测绘。(2)测绘实训目的:①熟练掌握零部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②提高画零部件草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技能;③熟悉零件图上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的方法;④正确使用参考资料、手册、标准及规范等;⑤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3)测试实训任务。零部件草图5张:轴一张、齿轮轴一张、大齿轮一张、上下箱体各一张;正式图纸3张:装配图A1号一张、齿轮轴A4一张、大齿轮A4号一张。(4)测绘实训要求:①明确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特点;②弄清楚组成零件的数目、名称和种类;③明确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配合类型、连接方式等;④确定清晰的表达方案,注意主视图的选择;⑤图面要求整洁、清晰,同类图线的线宽保持一致且光滑。

2.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及分析

2.2.1 了解测绘对象

对减速器进行全面观察,将减速器上箱打开,了解减速器内部结构,确定各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装配关系,同时确定出哪些是标准件、哪些是普通零件。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可简单讲述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了解各零部件的功能。

2.2.2 拆卸减速器

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拆卸减速器。首先确定拆卸顺序,然后按顺序将零件逐个拆下,并对各零部件进行编号(过盈配合的零件可以不拆)。在拆卸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减速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相互位置关系等。

2.2.3 画零件草图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每个零件只需一个简明标题栏,写明该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和数量。在此过程中,各项目小组成员需分工协作,且自行学习相关知识,最后由小组长向教师展示工作内容和草图,可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可采取答辩的方式批阅草图,这样可使学生直接得到指正而印象深刻,如出现与理论内容相关的知识,教师只引导学生看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自己的图纸。

2.2.4 绘制正式零件图及装配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草图的修改后,学生即可绘制正式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进行尺寸、公差配合等标注。各项目小组之间可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巡视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或纠正图纸上出现的错误内容。

2.2.5 项目评价

各项目小组可以选择一套完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教室进行展示,让教师和其他项目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评价项目有:零件表达方案的优劣,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清晰、合理,技术要求是否符合零件工艺性能,分析装配图能否较好地反映部件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检查图纸,一起分析问题。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团队及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先由学生讲解图纸的各项内容,总结测绘实训的意义,找到自己在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问题。教师检查评分,并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

3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总结

3.1 学生方面

在《机械制图》测绘实训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会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去完成尺寸测量、查阅资料、绘制图样等项目工作,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实现在团队中的自我价值。由于是团队学习,独立作业,除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绘制图样的综合表达能力以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学生发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去解决,因此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培养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多种关键能力。

3.2 教师方面

项目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技能,因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其引导、指导的作用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学生有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启发性、提示性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但对提出的问题印象深刻,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体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以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得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锻炼了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杨卫辉,谭梅.高职机电专业项目实践教学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92-95.

[2] 刘宇静.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3):110-112.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机械制图;工程化视角;工程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工程实践中不仅需要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科研型人才,更需要在一线从事制造、加工、运行、检验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宽广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经受一定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图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较多的实践。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承上启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素养,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基础。目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2],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课时少,内容多,知识点琐碎,教学单一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以投影理论为基础,侧重形体表达。内容枯燥抽象,知识点琐碎且涉及面广,教师讲课方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单调无趣。

2、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中强调课程体系的理论性与完整性,忽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实践与理论间缺乏过渡与衔接。

3、过度依赖计算机绘图软件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绘图成为近年高校教学的主流。这种教学模式忽视理论与实践教学,过分注重上机操作,使学生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操作绘图软件的大量练习,造成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目标成了“培养简单的制图员”,而不是具有读图、绘图能力的工程型人才。

二、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设计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是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基于工程化视角进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要遵从工程教育(技能训练)的特定属性―实践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少理论讲解,多工程实践训练,强调以工程实践辅助理论知识掌握,基于工作过程与生产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化应用型人才。

三、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工程素质培养

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讲为主向学生练为主、教师从讲授型向指导型转变,因此,需对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探索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理论部分教学设计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工程实物的合理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在讲授投影基本理论时,利用实物模型或挂图授课;在讲授基本体时,请同学分组制作纸制模型;在讲授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时,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制作的三维虚拟模型进行展示辅助教学;在讲授装配体、标准件、典型结构、典型产品时,通过动画与爆炸图模拟工程实际中的产品装拆、运动及功能。

(2)请学生携带分组制作的纸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同时组内同学协作进行投影实验,归纳、总结、掌握投影理论内容。将往届学生实训制作的实际零件带入课堂,分组下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际零件的结构特点与绘图规律,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选用企业在产零件,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衔接。将工厂实际零件以及相关生产资料带进课堂,采用引导观察、理论讲解、分组讨论、练习绘制等步骤,实现讲与练的无缝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均可以组内讨论、自行查阅或请教老师的方式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生产实践、现场教学、多媒体课件虚拟演示、真实零件观察与测绘、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设计,使学生不但掌握工程语言,同时接触实践工作,提高学习兴趣。

(4)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资源空前丰富,结合机械制图的精品课程资源、微课、云班课、慕课等网络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讨论与互动,课后重点复习,加强理论教学。

2、实践部分的教学设计

(1)采用工程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制造企业参观实习,进行生产现场参观―专家讲座―生产线上正在加工的产品实物―产品实物的图样分析、讨论、阅读―表达方案分析―技术要求分析―工艺卡片阅读等过程,让学生尽量接近生产实际,培养读图及正确的零件表达能力。

(2)手工绘制零件图。依照所参观的制造企业的产品,分析此产品的工程图样(包括装配图和零件图),依照国家标准,要求学生在合适的图纸幅面上按比例绘制零件图,包括标注尺寸与公差,书写技术要求等,组内同学互相检查修改,最后提交。

(3)校外实践与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到各类制造企业参观,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对应图纸,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4)企业零部件三维绘制大赛。教学设计中,将三维造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结合生产实际,根据产品的设计过程,扩展构形及表达内容的深度,将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等内容,应用计算机绘图技术,进行零件综合表达的三维模型绘制,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理实兼具的综合性教学设计―典型部件测绘

典型部件的测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养。[3]

首先将学生分组,组内同学共同完成测绘任务。部件拆卸前,先观察实物、阅读参考指导书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部件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拆卸过程中,边拆卸边徒手绘制装配示意图。在拆卸过程中,练习使用常用测量工具、拆卸工具,讨论体会常用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精度。部件的拆卸过程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工程素质。

其次,部件的手工拆装测绘结束后,组内同学需要完成并提交如下作业:尺规绘图一份、计算机中进行的三维造型一份、由三维造型生成的二维工程图一份,装配图一份、爆炸图一份。在三维参数化造型软件中依次对部件中的各个零件进行三维建模、生成零件的二维工程图,进行零件的装配过程以及生成装配图。

最后,完善、补充所需提交的作业资料。典型部件的测绘实践中,涉及到的课程有公差配合、测量技术、拆卸与装配、参数化三维建模、二维造型、国家标准查阅、典型件的典型画法、工艺结构及安装顺序、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等,在绘制的工程图样上,将涉及到的上述内容进行完善补充,最后提交给教师。在整个测绘过程中,学生的工程素养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一方面学习了与制图相关的若干课程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实际的设计过程有了深入的体会,对徒手绘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四、结束语

机械制图是工程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因此,教学设计上必须要体现“工程化、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与工程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设计,结合工程实践中典型的零件测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调现实世界的直接真实学习训练,通过获取直接经验学习理论知识,符合工程化视角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静,耿向前,王鹤.机械制图精品课程中工程素质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81-82.

[2] 黄燕钧.基于工程实践教育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6)79-84.

[3] 赵军,商跃进,张慧.机械制图测绘课程教学改革与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1)277-281.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体系 职业能力

一 引言

机械制图属于工科类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联系密切,但该课程抽象、生硬、难懂,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理解力和动手能力,而高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为此我们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进行了相关的实践,对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高职教育思想,确立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教学理念,以体现“工学结合”的内涵;其次,改变传统课程陈旧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把教与学的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高等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并以较大的程度置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环境之中,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选取与安排

1.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

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我们从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按照“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采取感性认知的课程内容体系,并淡化其抽象性、理论性,突出其实用性、技能性,体现其职业性、先进性,围绕“机械图样”的绘制与阅读,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成四大模块,即:“制图基础”、“制图方法”、“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另设“机械零部件测绘”综合实训1周。

为使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深广度贴合本课程对“机械图样”绘制的要求,我们将“计算机绘图”模块有关内容分别融入“制图基础”、“制图方法”、“机械制图”模块,使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同步教学,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所选的内容如表一所示。

表一 课程内容表

内容模块 课程内容 学时安排

制图基础 绪论;国家标准及制图的基本规定;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平面几何图形的画法 8

制图方法 正投影和三视图的基本理论;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基本形体、切割体和相贯体三视图画法;轴测图的画法;组合体三视图绘制、阅读及尺寸标注方法。 32

机械制图 机件各种规定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标记和规定画法;机械零部件测绘及其图样阅读方法。 32

计算机绘图 AutoCAD基本知识;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文本及尺寸标注;打印布局;三维绘图简介等。 28

2.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以机械产品形体为载体,以适合高职生源学习特点的“感性认知”入手,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如下:

(1)以“体”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以实际机械产品为对象,按“基本形体—简单形体—组合形体—工程形体”这种以“体”为主线,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机械图样的绘制原理,易于建立“物”与“图”内在联系的感性认识,并逐步达到理性地看图构形的目的。

(2)以“图”为导学安排教学环节

以实际机械产品图样为载体,教学画图和看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融汇尺规绘图、徒手绘图以及计算机绘图三种绘图手段,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较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图样的阅读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轴测图作为三维形体二维表达、二维图形三维构思的重要手段,由浅入深地贯穿教学内容的有关部分,有助于学生将二维图形与三维实体相结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看图能力,同时又能适应三维构思、三维表达、三维造型的无图纸化现代生产的需要。

三 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抽象性,以高职生源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教师感到力不从心,为此,我们灵活运用“案例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导向式”等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法,满足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需要。

1.“案例式”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以工程实际中典型、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和机械图样作为案例展开课内教学,是我们在教学中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淡化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抽象性和复杂性,突出其典型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强化制图知识的工程背景,达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目的。例如:

对于形体的投影原理、三视图形成及绘制原理等教学内容,若按传统的“画法几何”的“由点、线、面,再到体”这种逻辑推理的知识体系教学,抽象难懂,不易接受。为此,我们以工程中常见形体,如拨块、压块、螺钉毛坯、车刀、轴承座、支架等,按“基本形体—简单形体—组合形体—工程形体” 这种 “体”的主线,将将绘图原理和方法寓于其中,使教学内容简明实用、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符合高职生源的学习特点。

2.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是阅读和表达图样,如果学生不能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被动地积极学习中解放出来,则将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看图和绘图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式”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所提出的任务既有综合性,又有实践性,学生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完成任务,使“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例如:

零件工作图阅读部分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教学时我们选择如齿轮油泵中的泵体、泵盖等,减速器中的轴、端盖和箱体等,自行车的踏脚等等实际生产所用零件图作为对象,向学生提出“零件工作图阅读”的总任务,并分为“图形识读”、“尺寸标注识读”、“技术要求识读”等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综合,明确该任务所涉及的零件类型及结构特点、图形表达方法、定形及定位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看懂零件图的方法,并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过程加深每个学生对看图有关问题的理解。最后由学生自述看图结果,并由教师补充总结,达到使学生学会看零件图并提高看图能力的目的。

3.采用“项目导向式”法,并体现“工学结合”的内涵

有效地获取本课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其方法不是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解释性陈述,或推理性讲授,而是学生通过一些模拟或真实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具体情境,考察实例和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有关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式”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教学行动。通过这些“取之于工、用之于学”的项目,使教学“回归工程”,把教与学的过程以较大的程度置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环境之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工学结合”的内涵。例如:

我们以减速器、柱塞泵、虎钳、顺序阀、叶片泵等机械产品为对象,模拟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设计一系列“机械产品的拆装与测绘”项目,供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特点选用。在完成这些项目时,学生按照部件拆卸、绘制零件草图、测定零件尺寸、绘制部件装配图、绘制零件工作图等工作任务的顺序,在模拟生产一线的情境中学习。并将学生绘制的图纸与企业实际的生产图样进行对比,找出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扩充工程应用知识,提高实际绘图能力,形成职业素养。同时,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给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个性发展的空间。

四、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应用性、职业性,必须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学习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校内学习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相结合、空间想象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因此,若固守某种教学手段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教学过程中,并与传统的经典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1.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自制模拟仿真功能较强且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集教学提纲、电子挂图、作图步骤、机械产品加工录像片等于一体,能够生动、高效地辅助教学。例如:

在解决组合体的叠加和切割及其形体构思等教学难题时,它以高效、逼真、清晰的效果帮助老师与学生实现空间思维的交流,辅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并激发创新思维,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教学中,能实现部件三维模型的模拟拆装,并快速、生动地展示出部件组成、零件结构、装配关系等,这样既可提高授课效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教学

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三维造型和三维向二维转换等功能,把抽象的几何元素与生动的实体、把二维图形与三维实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那些抽象、枯燥、难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速学生对作图原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

3. 教学资源网络化

在学院精品课程项目资助下,我们建立了“现代机械制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它包括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资源,如学习指导资料、教学设计案例、机械产品三维动画、典型机械产品加工录像、模拟工作过程、学生作品与成果等,以极大的信息量,为学生课后进行同步学习、课外进行扩充性学习、完成项目进行探究性学习等提供丰富的资源,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沟通和互动。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1 工学教学改革运用

理论是制图课程的基础,加强理论教学改革依然重要。在加强理论的基础上,本工学结合的改革引入了泡沫切割机,检验理论并加强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的成绩真实地反应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同时,泡沫切割机是基于机床的理论设计而成的,为学生后续的机械加工起到了较好的基础引导作用。

1.1 理论教学 由于零件种类繁多,作用各不相同,结构各有特点,往往给学生造成畏难情绪,本章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首先拿出一个如图1的托架作为案例,不用面面俱到地讲解,精炼介绍读图的步骤及方法:读标题栏-分析零件表达方案-尺寸分析-分析技术要求-综合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由标题栏开始读图,步步深入,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由易到难,逐步分析出零件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并掌握零件的工艺结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了解零件图的内容、功用、视图选择等。

从标题栏得知零件名称为托架,由HT200材料制成,图样比例:1:1,属于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常带有弯曲、倾斜等不规则形状及较多的细部结构。用了三个视图表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视反映了托架是由Ф40空心圆柱、倾斜板以及连接的肋板组成,A向斜视图反映了倾斜板的实形,断面图反映了连接的肋板的实形。此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Ф40圆柱的轴线,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Ф40圆柱的上端面。托架的Ф25H9的孔有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倾斜板上Ф40H7和Ф56h6有尺寸精度要求,说明此处要与其它零件配合。

1.2 零件的泡沫切割机操作 泡沫切割机是由我校制图教研室自行研制的教学实训设备,它是一种车床式电热丝切割加工发泡塑料制品的机器。由机体和切削刀具两部分组成:机体是完成产品加工总程序中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以及相关功能机构的支撑体;切削刀具除能完成直线切割外,还具备均匀旋转切割功能。泡沫加工机可用来加工各种内外圆面、平面。主要用于模型的单件个性化的加工。泡沫造型是由抽象的空间想象转换为具体的三维实体制作,是对大学生进行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技能并进行演示,讲解应主次分明,抓住要点,示范的动作要规范准确,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教师及时给以指导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此举既激发了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是很好的工学结合模式。托架的泡沫造型的过程是:先分别加工出Ф12、Ф40的空心圆柱、倾斜板和连接的肋板,再进行粘合,如图2:托架的泡沫加工图。

1.3 评价方式的改革 以往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以试卷出题的考试方式,而且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样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改进考核方式,应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对学生全面考核,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将机械制图理论、实体造型有机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将理论笔试、造型过程及作品评价等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模具制图;教师素质;教学模式;考核手段

模具制图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工程语言,是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的桥梁媒介。设计师通过绘制图样来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通过对图样了解,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模具产品。为了适应行业的需求技工院校的学生必须掌握这门技术语言。但知识结构的单调、投影规律的抽象使得原本基础不好的学生很容易对该课程散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抵触情绪。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制图老师需对提升教师素质、变革教学模式、创新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素质差异

生源总量逐年减少、民办职教兴起、地方保护意识的加强促使技工院校生源量、质齐下,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无论应届还是往届,无论分数高低都被当场注册录取。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给实施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注重理论教学

在课时量不多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以本为本,应用“填鸭式”模式进行灌输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关理论知识,实际的测绘能力、读图能力、应用能力未得到有效锻练,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学生在没有主观探究的状况下学习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3、绘图手段单一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模具制图的课堂练习、课程设计、测绘实训等基本靠手工完成,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使学生无法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需求,降低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4、没有针对教材

一般技工院校模具专业属于机械大专业,所以大多制图教材采用通用的机械制图教材代替,两者在基础知识部分基本一致,但在零件图和装配图部分机械制图的例题往往未涉及模具方面的知识,学生实际专业能力得不到锻炼。造成学无所用。因此,编写一本针对专业的项目任务驱动教材显得非常迫切。

二、提升教师素质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行业知识结构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模具制图老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科技术的发展动态,通过网络和展会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防止知识结构单一、老化,促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了解了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

教师讲课泛泛而论,照本宣科,不能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不光学不到行业的新知识还失去学习的兴趣。要想把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老师要走出去,尤其是到相关企业去吸收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我专业水平。讲课时才能信手拈来生产中的典型实例,让模具制图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与“活教学”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手工已经不是制图的唯一手段,计算机绘图技能已成为行业的必备。制图课教师除了有较强的制图理论外,还应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图软件(CAD、UG、CAXA等),以便采用计算机进行项目教学、辅助教学。

三、变革教学模式

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我们老师可以设计新颖的项目课题。用模具配件来进行零件的测绘和计算机绘图练习。当学生看到这些造型迥异、功能齐备的实物零件时。往往兴趣激增、跃跃欲试,学习的主动性瞬间得到激发。具体项目实施步骤由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然后将班级成员分成若干项目小组。由组长带领成员自主分析—实施—总结项目课题。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起引导答疑的辅助作用。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学习的自主性。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任务”为线索,探索知识、技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四、创新考试方式

考试是学习评价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的调控与监督,从而不断矫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工院校的模具制图考核一般在期末对知识点的掌握进行闭卷考核,只能单方面检查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不能很好的调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探讨,期终考试不再是技工院校唯一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依据,每一次的项目评价也被融合入考核体系。教师通过对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考核,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的要求。以便学生展示优秀项目作品。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学生最后所得到的成绩为:平时成绩×20%+项目课题×50%+期末考试×30%。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种考核方式可大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五、结束语

模具制图是模具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们制图教师需结合课程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消除了原有教学模式的被动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利用项目“完成”来驱动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与绘图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韩庆祥,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