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一新生寄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积极心理学
1亟需突破:传统意义生命教育的弊端
当今大学生“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的生活方式使传统的教育形态发生了改变,为生命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1缺失了的生命意义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无组织性使得网民可以同时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类群的道德伦理文化,因而主流的道德文化很难控制到受教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普遍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走进学生宿舍,首先入眼的杂乱无章的物品摆放,而在宿舍的学生,不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就是在桌前打电子游戏,弥漫着一种思想颓废、不思进取的气息。大学中流传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在大学中恋爱,就在大学中变态”、“DOTA穷一生,魔兽毁三代”的俏皮话折射了大学生缺失生命意义,虚度青春年华的现实。
1.2淡薄了的生命意识
打开媒体,大学生校园暴力、自杀和伤害他人等极端恶性事件触目惊心。表现在:①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生命为代价,如药家鑫伤人事件中仅仅是因为他主观上认为农村妇女会比较难缠;②对非己其他生命的漠视,如在校园中每到毕业季,校园被遗弃的小猫小狗随处可见,同时采折花枝、践踏草地等行为也比比皆是;③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异化,严重者甚至分不清楚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直接把虚拟世界中杀人的游戏复制到现实生活中去造成悲剧。
1.3边缘化的生存技能
现在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生活常识都很缺乏,笔者经常接到学生让人哭笑不得的咨询电话,比如电话卡丢了应该怎么办,或者家里寄东西来了应该到哪去收等等。有的学生宿舍被整改,问及原因时,有些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如何打扫卫生,折叠床被。日常生活基本技能尚且如此,更别提一些防电防火、保障个人财产、疾病防护、应激状态下的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了。在大学校园里,违规用电引起火灾、游泳溺亡等危及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以上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寻求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并且能够持续性的发挥效能的新的方法,而积极心理学理论无疑是担当此任的理想工具。
2异曲同工: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其理论关注点在于个体本身具有的优势与美德、积极能量和积极潜力等人性积极方面,致力于使个体生命更富于意义和获得幸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其原理,从心理意识层面进行。
2.1两者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引导学生尊重所有生命形态,继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积极心理学同样重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强调个体内在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的激发,两者殊路同归,终极目标一致。
2.2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大学生生命教育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价值取向必须与当今倡导的和谐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保持高度一致。而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人性论,要求发掘人性积极本能,两者价值取向都是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生命力量的激发。
2.3两者的研究内容是一致的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为:认知层面、情意层面、实践层面;积极心理学则将人的心理机构分成三个系统: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层面意在了解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即正确的对生命的认知;情意层面意在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即对生命的情意层面;实践层面在于掌握生存技巧,提高生命质量,这个与积极心理学中的行为相对应……从上分析可见,积极心理学与生命教育无论是从目标方向、价值取向还是研究内容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在积极心理视域下进行生命教育实践探索是完全可行的。
3另辟蹊径: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培养探索
3.1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优化高校生命教育生态
高校首先要创设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校园文化,以陶冶大学生情操,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可以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建筑布局等物质载体,将一些尊师重教、珍爱生命等名言警句或者典型事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于无形中接受感恩他人、珍惜生命等观念的熏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高校应该开展各种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知。如通过组织参观医院里的产科、手术室、太平间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体验生命可能遭遇的喜悦、恐惧和生命的无常,从而懂得敬畏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体验在一些应激状态下如何判定生命的价值,从而学会热爱生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和承担责任,从而知道增强生命的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监狱、看守所、戒毒所或防爱滋病展览等,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从而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
3.2培养积极的生命观,掌握心理危机自救技能
大学生要培养生命存在观、独特观、质量观与超越观,要能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敬畏生命;要理解到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懂得努力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价值的,要积极发展和完善自我,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历程中,难免会遭遇困难与挫折,会给大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要教会大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危机自救技能。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到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遭遇多大的挫折,都要首先学会积极的正视现实、正视危机,坚定正确的生存信念。还要学会从逆境中获取积极的意义,认识到正是在不断的克服困难,超越挑战中丰富了生命的意义,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学会用积极的认识来调整心态,培养自己积极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潘明芸,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2]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周巧红.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学工广角,2011(10).
[4]范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发展[J].学术交流,2013(6).
[5]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3(11).
[6]张晓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 出生地因素 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Difference Based on the Birthplace
SHAO Bintao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University is the cradle for the enterprise, national and state cultivate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College education is not only impart knowledge more should be innovation ability inherit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grandeur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while exposed some questions. In recent years, China hel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while exposed some questi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novation differences and causes, and provide some solving experienc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birthplace factors; difference analysis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形成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转化,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环节,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较多的个人时间和精力,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更早的在为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忙于准备各科考试,没有足够的兴趣参与其中。据统计,在学校招生人数增长的情况下,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所占的比例反而呈下降趋势。此外,目前可供学生使用的创新活动场地和设备还比较匮乏,这也限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本文针对河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意愿及出生地发出问卷调查,并非出于歧视的目的,而是为了调查出生地因素是否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意愿造成差异,并以此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表1
1 调研及分析
首先,我们随机通过访问200名学生以获悉他们加入科技创新项目的意向来分析结果。我们将这200个回答分成4类统计如表1。
(1)原假设:H0:Oi = Ei。总体中打算加入创新项目的人数占总体的比例不受出生地的影响。而在:HA:Oi ≠ Ei中,总体中打算加入创新项目的人数占总体的比例受出生地的影响。
(2)统计检验:使用单一样本卡方检验来将观察到的分布与假设的分布进行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是因为回答被分为名义种类,并有足够的观察值。
(3)显著性水平:假设=0.05。
(4)计算值:
通过确定被访问的200个学生中属于每个群体的百分比来计算处期望分布,然后将这些比例应用的那些打算加入大学生创新计划的人数,在进行如下计算:
2 =+++
= 4.48 + 0.08 + 1.33 + 4.0 = 9.89
d.f. = (4-1)(2-1) = 3
(5)临界检验值:在卡方分布的临界值表中找到自由度为3和显著性水平为0.05的临界值为7.82。
(6)解释:计算出来的值大于临界值,所以拒绝零假设。
根据这次调查我们得到以下结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出生地依然以农村为主(至少在我校表现十分突出)。受出生地影响,各个群体在加入创新项目的意图不同,一般而言城市高于小城镇更高于农村。
所以笔者认为出生地因素是困扰我国大学生创新意愿不足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约翰・沙德认为大学教育负有为学生树立良好品质(包括创新精神)的责任,但是更多时候他们受到早期影响的塑造,从而作出实质变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不论是学校义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城市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并且能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必要物质条件支持。而农村学生则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家庭与学校教育强调升学
和未来出路,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
2 问题的解决
《论语・微子》有句话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是说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创新意愿(或许原始创新能力也存在)等方面落后于城市学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不应是我们大学教育工作者抱怨的对象。当然我们在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尤其是开展各项创新活动中也不能忽视出生地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试想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一因素,单纯进行各种宣传号召,永远都是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人数远远低于预期并且城市学生为主体。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一创新短板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就像修水桶一样,短板上去了,水平也就上去了。
笔者所在学院和项目组十分重视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并通过实验检验培训的效果。项目组受学院委托选择了22名出生地为农村的在校大学生,将他们随机地分为两个实验组:一组接受培训;另外一组不接受培训但告知最后要进行对比并对他们鼓励。在一年期后,通过对这22名大学生参加创新项目人才汇总对比,得到如下结果:
根据标准检验程序,我们可以确定培训优于普通的号召和鼓励。
(1)零假设:H0:鼓励和培训对大学生创新活动没有差异。
H1:培训方法结果要优单纯宣传产生的结果。
(2)统计检验:选择t检验,因为数据至少是区间数据,并且样本是独立的。
(3)显著性水平: = 0.05(单侧检验)。
(4)计算值:
d.f.= 20
每个样本中的自由度为n-1,所以总的自由度为:
d.f. = (11-1) + (11-1) = 20
(5)临界检验值:在临界值表中找到自由度为20的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临界值为1.725。
(6)解释:由于计算出来的值大于临界值(1.97>1.725),所以拒绝零假设,得出接受培训的A群体成果突出的结论。
3 结论
虽然我们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当前就业压力和其他因素造成的社会背景之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不足,然而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通过面对面的引导和支持效果还是很突出的。问题就像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曾经指出的“过去总的策略是驱赶,但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强迫的时代必须让位于知识的时代,未来的策略将是教育和引导”。过去我们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在只有宣传没有切实指导的情况下,给学生们“放羊”,学生们自然会因为包括出生地因素在内的自身因素的不同出现差异。因此改观这一局面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培训,尤其是对于自身背景处于劣势的来自农村的学生。
项目来源:地方院校管理专业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2009SJGLX143),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2009-JKGHAZ-0067),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赵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改进措施的探讨及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费玉莲、姜波.提高工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3.
[3]唐纳德R库珀.商业研究方法(第7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 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转贴于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研究使用人际信任量表(ITS)与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对许昌学院的19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家庭来源上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家庭来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差异显著;3.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信任;生活满意度;独生子女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31—02
收稿日期:2013—10—25
作者简介:郭冰冰(1986— ),女,河南濮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一批心理学家开始对人际信任领域进行实验研究,而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 的囚徒困境实验第一次对人际信任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1]发展到今天,对人际信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调查显示,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人际交往并对他人书面陈述及口头承诺的信任度较高的大学生仅占17.44%;而不能协调好与他人关系且信任度一般的大学生达到70.93%;最后的11.13%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较低,他们在团体中往往只考虑自己而不顾他人的感受,不能进行恰当的角色定位。[2]由此表明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情况不容乐观,且人际信任水平不是很高。且有资料显示,现代人幸福感悟能力的弱化源于对信任的缺失。[3]因此,人际信任是一种精神资源,是构造现代人幸福感的道德基因,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很多,但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却很少。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简单随机抽取许昌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其发放问卷共计200份,有效问卷为190份。其中女生99人,男生91人,独生子女38人,非独生子女152人,城市54人,乡村136人。
(二)测量工具
1.人际信任问卷
该问卷采用的是由美国心理学者Rotter(1976)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该量表共有25个项目,采用5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被试得分越高则人际信任度越高。该量表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是关于各种不同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到不同的社会角色。测查所需时间大约为10~15分钟。
2.生活满意度问卷
该问卷采用的是由Diener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其中包括5个项目,用于评价整体生活满意度。要求被试评价对5个句子的赞同程度,每个句子分值在1~7之间,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对生活越满意。31~35分:特别满意;26~30分:非常满意;21~25分:大体满意;20分:无所谓满意不满意;15~19分:不大满意;10~14分:不满意;5~9分:特别不满意。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84。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家庭来源上的差异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家庭来源上均差异不显著,但男生的人际信任(M=82.44)高于女生(M=80.55);非独生子女(M=81.70)高于独生子女(M=80.45);来自乡村的人(M=81.47)高于城市(M=81.41)。
(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家庭来源上的差异
经过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与家庭来源上均差异不显著,且女生的生活满意度(M=19.26)高于男生(M=19.13),来自城市的人(M=19.41)高于来自乡村的(M=19.12)。但独生子女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比非独生子女高,并且存在显著差异(t=2.00,p=0.046<0.05)。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双侧)结果: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7,在0.05水平上显著,人际信任程度高,则生活满意度高,反之则低。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家庭来源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差异。与卢光莉、陈超然[4]的研究结果不相符。他们的研究一般认为,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上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男女不同的个性和角色有关。由于男女大学生同处在同等的、和谐的大学学习环境中,无太大的利益冲突,且经常会要求同一小组的男女同学同心协力完成共同的任务,通过交流相互影响,从而缩小了性别对人际信任的差异影响。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信任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张杨[5]的研究结果一致。无论是否独生子女,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以及学习背景与成长经历类似,且他们是在学校中度过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集体生活时间的延长,其差异性逐渐缩小。
大学生人际信任不存在城乡差异。之所以不存在城乡差异,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影响,乡村不再闭塞,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使得人们接收的信息更快速、更丰富,视野更开阔,且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城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
(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与家庭来源上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随着世界日益国际化,人们的思想更开放,而大学生深受男女平等的教育,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使之不受到性别歧视,性别差异也因此逐渐缩小。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家庭生活中独生子女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得到父母全身心的关注,更多的得到了父母的宽容和理解。还由于大部分非独生子女还要承担起家庭的负担,长子长女有时会因为照顾弟弟妹妹而辍学赚钱养家,他们的生活比较艰难,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相对来说很低。所以,独生子女的生活满意度比非独生子女高。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不存在城乡差异。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大家平等相处,并不会因为来自乡村而受到不平等待遇,也不会因来自城市就给以优待,并且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且大部分的大学都在城市中,不管城市还是乡村的学生都可以到大学里学习,大学给学生们提供了自习室、图书馆等条件,使得每位同学在追求理想并为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得到适宜的帮助,所以,在生活满意度上没有城乡差异。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人际信任程度高,则生活满意度高,反之则低。生活中,人际交往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同时也是其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而正常的交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对他人的怀疑、不信任会使个体不能够友好合作与相处,不能共同进步;而倾向于信任他人的人往往会体验到更多满意感,从而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高。所以,学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Deutsch.M.Trust and suspicion[J].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88(2).
[2]石梅.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王洪法.信任:现代人幸福感的社会资本[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分类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专家们指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至少包含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应该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自我实现的人生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能够符合社会要求,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状态可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个层次。心理困扰属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属于不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大多数人多数时候处于心理健康的状态,但由于现实生活、学业、家庭生活中受到压力,遇到突发变故或遭遇挫折后,会引起内心的冲突从而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当困扰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又自行恢复到健康状态;但若困扰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经受过心理困扰,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是环境适应、自我认识、学业发展、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择业困惑等发展性问题,表现为:依赖性较强,独立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自制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意识差,情绪调控能力弱,耐挫折能力差。形成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受家长保护过多;另一方面与应试教育制度有关,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心理成长,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对等;再者是当下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使大学生时时处在各种竞争压力之中。当已形成的心理困扰不能自行解决,又不能得到老师、亲友的帮助而及时解决时,则可引发心理冲突,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造成危机事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和危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学会化解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健康是相互作用的,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可以引发多种身体疾病,可见,心理状态对促进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促进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具备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就会取得更全面的发展,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纳入高校的基本教育功能之中,成为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四)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
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否具备调解心理困扰,化解内心冲突的能力,从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对待家人,是维护家庭幸福的重要支撑。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也是构成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学生学会自助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出现偏差,要改善状况就要从改变认知、改变心态开始,只有自助,才是走出心理困境的唯一出路。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适,客观的评价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消除焦虑和自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二)高校注重培养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个体心理咨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是决定个体咨询有效程度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高校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三)高校尽快构建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杀人等严重危机事件逐年增加,高校急需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增强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包括开展心理危机教育,组建心理危机信息网络,创建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培训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等。
(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健康工作档案
高校选择适当的量表定期对大学生时行心理健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结合日常个别关注,发现心理问题的易发对象,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学生辅导员或专兼职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跟踪辅导,对确有问题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档案。同时,教育大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心理测试,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组建由班干部、心理委员、宿舍长组成的心理信息网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