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班科学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是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多,通过学生们互相启发,引起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点评: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从一开始带领学生观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观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点评:学生学习
数学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对数感的建立、符号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课上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包括一句话,一个思考……)
活动三:有序观察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1.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子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5.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点评:观察的有序性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所必需的,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
活动四:找数字
目的:通过游戏使学生找到画面中的数学.从而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其实这里头藏着10个数字,你们找到了吗?数字就藏
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总评:这节课中教师从学生生活的校园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的物体,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带有数字的话表示出来.同时注重使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情景生动有趣,使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突出体现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教学设计点评
这节课中教师从学生生活的校园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的物体,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带有数字的话表示出来.同时注重使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情景生动有趣,使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突出体现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
探究活动
找数字
活动目的
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
活动过程
习题3.1答案
1.
(1)366012n(2)5105x(3)0.6a
(4)(2a+1)(a-2)(5)(x/40-x/50)
2.解:(0.9a+0.8b)元.
3.解:(16-2a)/2×a=a(8-a)(m)
4.解:a(1+30%)×80%=1.04a(元).答:这时该商品的零售价为1.04a元.
习题3.2答案
1.(1)(96-2a)(2)1.35m(3)2x(4)a/4π
2.(1)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之和
(2)这根弹簧挂上xkg的物体后的长度
(3)三个连续整数之积
(4)用100元钱买了4枝每枝为a元的铅笔和3本每本为b元的笔记本剩余的钱数
(5)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答案不)
(6)5本单价为m元的练习本与1本单价为2元的外文本的价钱之和(答案不)
3.解:(2a+5)箱.
4.解:m(1+25%)=1.25(万元).
5.解:(a+1500x)元.
6.解:(17a+13b+5c)元.
习题3.3答案
1.
解:
(1)2a+2b=2×2+2×3=4+6=10.
(2)2(a+b)=2×(2+3)=2×5=10.
(3)ab=2×3=4×9=36.
(4)(ab)=(2×3)=6=36.
(5)a+b=2+3=4+9=13.
(6)(a+b)=(2+3)=5=25.
(7)a+2ab+b=2+2×2×3+3=4+12+9=25.
(8)2(2a-b)-(2a-b)+8(2a-b)=2×(2×2-3)-(2×2-3)+8×(2×2-3)=2×1-1+8×1=2-1+8=9.
2.
解:表格从左至右依次填-15,-13,-11,-7,-5,-4,-2.2.
3.
解:图中从上至下依次填×2,-3,,5;
表格从左至右依次填-25,-20,-15,0,5,10,43.9.
4.
解:因为当tf=64.4°F时,tc=5/9×(64.4-32)=5/9×32.4=18(°c),所以这两地的气温相同.
5.解:(1)①a-πa/4;②a-πa/4;③a-πa/4.
(2)①100-25π;②100-25π;③100-25π.
关键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本科培养方案是培养本科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高水平的培养方案应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培养方案修订是总结反思原方案的经验和不足、系统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和手段。
河海大学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部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确立全面发展理念、多样化人才理念和研究性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面向需求,科学构建2012版具有河海特色的“刚柔相济”的本科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入学习,开展全面调研
学校自2011年6月起历时1年,经过学习研讨、调研分析、修订论证、审议答辩、修改完善、定稿印制6个阶段,至2012年7月完成了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实施。
为更好地推进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主要分为教务处牵头的整体调研和学院牵头的专业调研,两类调研同步进行。
一方面,教务处从方案整体设计出发,先后至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985工程”高校及与我校相似的行业性高校实地调研,同时展开国外知名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网络调研,基本情况见表1;并且召开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和教师建议等。
另一方面,各学院积极开展专业调研活动,明确要求各专业调查分析国内外排名前十的相同专业,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并对照自身进行本专业的优劣势分析;同时开展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通过前期充分学习与调研,我校了解了当前“985工程”高校以及国外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新举措,探索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人才的新趋势,明确了未来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指明了2012版培养方案修订改革的方向。
为切实加强对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学校还要求各专业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成员由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机构的有关专家及本校教师组成,其中校外成员至少占1/3,且必须有1名外国专家。这样从组织上确保人才培养契合社会、行业的新需求,并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培养高水平本科人才。
二、更新观念,明确修订思路
学校坚持“致高、致用、致远”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
一要更新培养观念,明晰改革方向。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培养途径;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校企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二要以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新方案要求各专业充分分析所面临的学生发展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国家发展需求以及国际发展趋势,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继承发扬本专业的好传统、好做法,形成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同时,梳理以往方案不适应新需求之处,理清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和重点。
三要优化课程结构,努力柔性多样。新方案运用弹性教育理念、个性教育理念、社会价值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减少必修学分,增设选修学分;扩大选修权限、实施全校性选修;注重学科交叉,推行跨学科/跨专业选修;注重文理交融,强化通识课程选修
四要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新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独立设置各类实践环节和项目训练型课程,增强学生科研训练,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等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列入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完善企业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走进企业,提高培养实效。
五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主动性。新方案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要增加国际元素,培养国际视野。新方案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致力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规则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开设全英文课程、增设专业国际规范课程、国际文化课程;支持与国外大学间的学分互认等。
三、科学构思,确立方案框架
培养方案修订的核心和落脚点是课程框架体系。本次修订工作中,我校以生为本,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精炼理论讲授,强化实践教学,倡导自主研学”的培养方式,科学构建2012版培养方案课程框架体系。
1. 方案总框架
总学分数由原来的180左右改为165左右。课程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组成,具体如表2。
2. 通识课程框架
通识课程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构成,旨在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如表3。
(1)大学英语类课程。学分数由16改为9。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将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英语课程和拓展英语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小班化教学。前3个学期每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3学分,此后广泛开设外语类选修课和专业方面的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等。对于大一期间已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不再修读大学基础英语,但必须选修拓展英语课程,以保证修满分的英语课程。
(2)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学分数由5改为3。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各专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程序语言。此后,鼓励各专业开设结合本专业的软件类课程。
(3)军事类课程。学分数4不变。以增强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的实效为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将学分分为1(课堂)+1(实践)+2(军训)。
(4)思政类课程。学分数16不变。以增强思想道德品质和素质的实效为目标,改革教学方式,将学分分为10(课堂)+6(实践),将学分分布到4年,其中6个实践学分要统筹安排、注重效果。
3. 实践课程框架
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或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训练等模块,是培养学生的工程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具体见表4。
四、整体优化,彰显方案特色
1. 研制个性化课程模块,提供个性化学习课程体系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新方案专门设置个性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修读一定学分的课程,理工类学生至少修读18学分、经管人文类学生至少修读23学分。个性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内选修课、专业外选修课。
专业内选修课是本专业推荐选修的课程,理工类专业分学术研究型与工程技术型两类,经管人文类专业分学术研究型与应用技术型两类,且与相关专业方向结合设计,供本专业不同方向的不同发展类型学生修读。
专业外选修课是为培养交叉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而设,含跨学科/专业课程、国际交流学习、辅修专业。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指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修读的课程;国际交流学习指学校认可学生在国外交流学习期间修读的相关课程,并按等额学分认同。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跨学科/专业课程或参与国际交流学习3~6学分。
2. 构建首席教授负责制的核心课程体系,推进精品化专业教育
为切实提高我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全力打造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是奠定学生专业素养的最为重要的课程。每门核心课程采取首席教授负责制,并 成立课程组或教学团队开展建设,团队成员由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
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公共核心课程、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公共核心课程指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指丰富学生通识知识结构的关键课程;学科基础核心课程指奠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关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指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与技术能力所需的关键课程。
学校共建立核心课程237门,其中公共核心课程9门、通识选修课核心课程30门、学科基础核心课程54门、专业核心课程144门,构成了具有“河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
3.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新方案将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增加到25%以上,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增加到20%以上。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技能训练、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训练等模块。
学校给学生提供诸多机会,让其进入科研与工程实训项目中,真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积极加强卓越工程师实效性培养,为试点专业单独设置培养方案;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搭建专利孵化平台,鼓励学生展开创新科研训练,并计入一定学分。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实践创新潜能,鼓励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新方案制订《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及认定办法》,素质拓展学分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只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术科技、道德修养、文艺体育等活动均能获取相应学分。
4. 开设新生研讨课,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方案中推行了新生研讨课,现已开设37门课程,如“水问题论坛”、“走进水的世界”、“化学与生活”、“走进数学”等。新生研讨课旨在让新生入学后即与专业教授见面,尽快融入大学学术氛围,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发掘自身研究潜能。新生研讨课不仅使新生学到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问题和本质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新生通过高水平教授的引导,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5. 加强大学英语改革,开设全英语课程、专业,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为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学校制订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分级教学、分类培养,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体系及教学评估体系。具体要求如下:大学英语课程学分调整为9个学分,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学生按成绩分为三级,小班化教学;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模块化,含“综合英语课程(读、写、听、说、译)”模块和“语言应用及语言文化类拓展课程”模块。
为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的实施,2012版培养方案还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了2门全英语课程,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学校传统优势专业中还将开设全英语专业,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短期国际访学、交流、会议和比赛等活动。
6. 推进研究性教学,引导教学方式改革
班级:
姓名
1、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解决了难题。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斜射
2、地形图上白色表示
(
)的山峰。
A、一年长青
B、终年积雪
C、四季分明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是因为植物生长(
)
A、适应环境
B、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4、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A、木星
B、点燃的蜡烛
C、萤火虫
5、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凹面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6、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最大了.
A.
红
B
.
白
C.
黑
7、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侵蚀
B、沉积
C、风化
8、我们知道1牛约等于(
)克的力
A
、10
B、100
C、1000
9、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挂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10、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
)运动的。A、反冲力B、重力C、弹力
11.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是(
)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12、检验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是(
)
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
13、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A.微生物
B.植物
C.沙
14.在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用温度计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用多面镜子比用一面镜子投射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
)A.高
B.低
C.差不多
15.夏天,人们常在摩托车黑色的坐垫上套上铝箔做的坐垫套,目的是(
)
A.吸热多
B.吸热少
C.美观
16.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
A、太阳
B、煤
C、石油
D、电
17.如果我们看到布满了细沙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18.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A.开山挖矿B.植树造林C.伐木烧炭
19.下图中哪个是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的示意图:(
)
20.用小车做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比较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小车质量
B.小车的运动方式
C.拉力
2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
A.西到东,长到短到长
B、东到西,低到高到低
C、东到西,长到短到长。
22、赛车的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B.美观漂亮
C.行驶稳定
23、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24、给小车装上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筋绕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大。
B、橡筋绕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小。
C、橡筋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越慢
D、橡筋绕的圈数与小车的快慢无关。
25、小明在研究小车后载重与运动时发现同一辆小车,其余条件相同,只有载重量不同,出现下列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不载物体,运动得快
B、不载物体,运动得慢C、载重物时,行车不走动了
26、下列现象中,增加了摩擦力的是(
)
A、滑冰B、刹车C、滑动变滚动
27、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
A.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光的反射
28、影子的长短是由(
)决定的。A、物体的高矮
B、物体的胖瘦
C、太阳高度
29、青蛙等动物在冬天冬眠,而狐狸等动物四季都很活跃,这些现象说明(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部分动物不适应
B.只有狐狸适应
C.青蛙不能适应寒冷环境
D.它们都适应环境
30、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4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1米,那么8米高的树木,它的影子长度应是(
)A、2米
B、1.5米
C、1米
31、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B、推力C、重力
32、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的装置。
A、滑动转变为滚动
B、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
33、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地幔B、地壳C、地核
34、中国的东部多(
)
A、高山B、盆地C、平原
35、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是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会(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36、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
汽车反光镜
B、放大镜C
家用穿衣镜
37、人们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
A、避免货物损坏
B、省力
C、增大摩擦
38、种子发芽需要最基本的条件有(
)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9、自然界中(
)、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
B、流水
C、森林
40、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A.去盖种水草放鱼虾
B.去盖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C.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41、下面的物体吸热最慢的是(
)A、白色纸
B、粉色纸
C、黑色纸
42、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形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43、橡皮筋小车是利用了橡筋有(
)的特性。A、弹力B、弹性C、拉力
44、我的小车2秒行驶了60厘米,如果我想让小车2秒行驶80厘米,你认为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加大拉力
B、减小载重量C、减小拉力
D、在更光滑的桌子上行驶
45、土壤是一种(
)A、混合物B、纯净物
C、矿物
46、下面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
)A、喷气式飞机
B、汽车
C、火车
47、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一会,测得长度为5.2米。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48.在物体的颜色和吸热实验中,下列中(
)升温最快。
A.黑色纸袋
B.粉色纸袋
C.铝箔纸袋
49.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是科学家用(
)解决的
A.用飞机飞的速度和时间
B.光的反射
C.长距离的望远镜
50.光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曲线
B.折线
C.直线
51.在观察太阳时,千万不能用(
)和望远镜一起看太阳。
A.凹面镜
B.凸透镜
C
.玻璃
52.下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是(
)
A.开山修路
B.植树造林
C.开河造桥
53.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大小时,应注意点,下面中错误的是(
)
A.拿起测力计,看指针是不是指着“0”
B.读数时,视线要高于指针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54.下列现象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轴承里加滚珠B旱冰鞋底装小轮C轮胎表面制有花纹
55、(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C、土壤
56、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右边B、左边C、后面
57、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运动的。
A、反冲力B、弹力C、摩擦力
58、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形状不同
C.方向相同
59、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长短不同
C、方向不同
60、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
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
61、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
A.基本上都在海中
B.沙漠或荒野中
C.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62、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
A、滚动B、一样大C、滑动
63、在阳光下,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
)。
A、形状相同
B、方向相同
C、长短相同
64、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微小生物等,这样的水族
箱可以看作是(
)A.食物链
B.生态系统
C.食物网
65、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
)。
A、乱砍乱伐
B、保护环境
C、任意放牧
66、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土壤中有(
)
A、空气
B、生物
C、水分
D、杂质
67、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汽车反光镜B、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C、放大镜
68、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蓝色通常表示(
)。
A、海洋
B、高原
C、平原
69、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中不适合的是(
)。
A
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
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C
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70、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林还耕”“退耕还草”的原因和目的是(
)。
A、人们更需要产品
B、人们更需要木材
C、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71、
下列交通工具中,是用拉力作动力的是(
)。
A、飞机
B、轮船
C、黄山缆车
7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盖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
A.是不科学的
B.是科学的
C.完全正确
73.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食物链:(
)
A.
螳螂蝉黄雀
B.
蝉螳螂黄雀
C.
树蝉螳螂黄雀
74.泡在水里的种子不易发芽是因为(
)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水温太低
75、阳光下,将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为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3米。这时旗杆的实际高度大约为(
)米。
A、3米
B、5米
C、6米
D、1.5米
76.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都是(
),这样为了更多的吸收热量。
A.在阳光下水平放置
B.在阳光下直立放置
C.和太阳光垂直放置
77(
),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
坡度大,有植被覆盖,降雨量小B.
坡度小,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C.
坡度大,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
78.“治水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A.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持水土
C.减弱噪音,防止噪音污染。
79.小车在3~5秒钟内行驶100厘米,要使小车在这段时间里行驶60厘米,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A.在接触面上涂上蜡烛油
B.增加载重量
C.增加垫圈
80、夜晚,小刚朝前走慢慢地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的变化将会是(
)
A、短---长---短
B、短---短---长
C、长---短---长
参考答案
1-10
ABAAB
CABBA
11-20
BCBAB
ACBBB
21-30
ACAAA
BACDA
31-40
CABCC
BBCBB
41-50
ABACA
ACABC
51-60
BBBCA
AABBC
61-70
CCBBB
CCACC
71-80
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应从身边取材,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有趣的膨胀》教学活动设计基于《纲要(试行)》《指南》精神,从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因此我选择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萌发对物体膨胀的探索欲。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2.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初步了解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难点:比较、操作的方法观察事物。
活动准备:
1. 温水、吸水珠、橡皮、紫菜、银耳、压缩面膜纸、积木、螺丝钉、胖大海、玻璃弹珠等若干。
2. 供幼儿操作的透明盒子、小篓、毛巾等操作辅助材料若干。
3. 观察记录表,小号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泡大珠旅行记
1.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位新朋友,看,是谁呀?他叫泡大珠。小朋友一起跟他打个招呼吧。(出示未发泡的泡大珠)
师:有的小朋友会问,他这么小,怎么会叫泡大珠呢?答案都是接下来的视频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泡大珠发泡过程的小视频)
2.认识泡大珠。
师:现在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叫泡大珠了吗?老师这里有一些没有发泡的,也有一些事发泡好的泡大珠,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吧,泡大珠本来是长什么样啊?原来的泡大珠非常小,像米粒一样,颜色很漂亮,摸上去有点硬。(出示已经泡好的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遇水后,它变得像玻璃球一样大了,而且还特别漂亮,摸上去软软的。原来,泡大珠的变化是因为吸收了杯里的水份,变得胖嘟嘟的,这种物体遇水后通过吸收水分让自己慢慢变大的过程我们就叫做膨胀。
二、泡大珠找朋友
1.展示材料。
师:泡大珠告诉我,在水里不仅它会变胖,还有很多好朋友也会变胖,它想请小朋友们帮他找出他的好朋友。它说它的好朋友很可能都藏在这个小篓里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篓里都有什么啊?首先出场的有:橡皮、紫菜、银耳、压缩面膜纸、积木、螺丝钉、胖大海、玻璃弹珠……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过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找出泡大珠的好朋友吧。
2. 猜一猜。
在开始操作之前,请小朋友们先猜猜看谁会是泡大珠的好朋友,
师:你觉得谁可能是泡大珠的朋友?为什么呢?(展示2~3个小朋友)
老师在你们的椅子下面放了一张记录表,请你们轻轻地取出来看一看,能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吗?(简单解说记录表)把你自己猜想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卡的第一列上。你觉得会膨胀的请在第二栏打√,不会膨胀的请打×。
3.幼儿验证操作并填写记录表第三栏。(小朋友操作的时候老师也操作一份,防止个别由于着急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不一样的)
三人一份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先摸一摸、看一看,再猜一猜。
师:我们知道,放到水里就会膨胀的才是它的好朋友。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试一试它们会不会膨胀变大,看看我们找得对不对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出示材料,交代操作要求)请你们找一个不太挤的位置去试一试吧。如果会膨胀的请在第三栏打√,不会膨胀的请打×。不要着急,也许它们需要等一等。你要仔细观察泡在水里的和不泡在水里的有什么不一样?发生什么变化?哪些变大了,哪些没有变大,找出泡大珠的好朋友。记住,你操作的时候,只能轻轻的摸,不能用力,更不能用手去撕,不然你就永远也找不到泡大珠的好朋友了。
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师:好了,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已经完成了记录表,老师也做了一份表格,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对照一下,我们为泡大珠找的朋友一样吗?(个别找错的找出原因,再去看一看,原来不同的材料在水里膨胀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三、总结及延伸
1.小结。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棒,把泡大珠的好朋友都找到了,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泡大珠一样遇水会膨胀变大,谁知道还有什么遇到水会膨胀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PPT)
2.活动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有些物体遇水能膨胀,其实有些物体遇热能膨胀,还有些物体遇气也能膨胀,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还有很多很多,请小朋友留心观察,如果有新的发现请小朋友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里分享给老师和小伙伴哦。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观察膨胀现象,激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实物:木耳,银耳,海底,粉条,玉米等若干。
2、瘪的乒乓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膨胀的兴趣。
1、出示爆米花
教师: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知道爆米花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观察:木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引导幼儿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幼儿操作:银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木耳、银耳放进水里侵泡后,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
小朋友想一想,你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3、引导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幼儿操作,感知膨胀现象。
1.提供海带,粉条,紫菜,茶叶,干香菇等。
2.幼儿操作后介绍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海带、紫菜、粉条,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
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玉米:
请幼儿观察玉米放进微波炉里遇热发生的变化。
观察结果,玉米遇热后变成了玉米花。
请幼儿品尝玉米花。
2、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
(1)教师:哎哟,这个乒乓球瘪了,还能让它变成圆的吗?
请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2)教师操作:把乒乓球放入杯中,倒入开水。
幼儿观察并讲述观察结果。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
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3、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请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
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现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3、萌发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膨胀的食物图片ppt、
实物准备:、木耳、乒乓球、黄豆(干、湿)
活动设计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遇水膨胀
1、 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陪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泡过的和没泡过的两种黄豆)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小客人吗?
幼:黄豆
师:咦,这两种黄豆怎么不一样呢?
幼:有一种用水泡过了。
师:对,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用水泡过的,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泡过的大,没泡过的小。
幼:泡过的是软的,没泡过的是硬的。
2、 豆宝宝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木耳
师: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颜色的?
幼:黑色
师: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你们再用手摸摸,什么感觉的?
幼:硬的
师: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们给它洗个澡怎么样?你们想想,洗澡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分组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木耳泡过后变大了
:像黄豆、木耳这样经过用水泡之后,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就叫做遇水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遇水膨胀现象呢?
幼:
出示紫菜、茶、茶叶、银耳的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膨胀前后的变化。
二、引导幼儿认识遇热膨胀
出示玉米
师:小朋友,你们摸摸什么感觉?
幼:硬梆梆的
师: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把玉米放在炒锅里经过高温不断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变大了,变成爆米花了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放视频)
师:小朋友,玉米经过高温变成什么了?(爆米花)爆米花 好吃吗?请问你们吃过爆米花吗?吃过的是什么感觉呀?
幼:甜甜的、脆脆的
师: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贪吃,像爆米花、虾条、薯片这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对小朋友身体可没好处,所以我们平时要少吃。那像玉米这样经过高温加热变大的现象是膨胀现象吗?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热膨胀现象呢?
幼:面包、馒头、豆腐、油条、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出示瘪了的乒乓球
师: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把瘪了的乒乓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呢?想想办法
幼:用手捏捏、扎个眼儿吹吹、用热水泡泡(让幼儿逐一操作)
:像乒乓球这样受热以后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也是遇热膨胀。
延伸活动
小朋友,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现象呀?一种是像黄豆、木耳那样遇水膨胀的现象;一种是像玉米那样遇热的膨胀现象。你们回家再找找除了食品以外的膨胀现象好不好?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观察膨胀现象,激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实物:木耳,银耳,海底,粉条,玉米等若干。
2。瘪的乒乓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膨胀的兴趣。
1。出示爆米花
教师: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知道爆米花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观察:木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引导幼儿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幼儿操作:银耳遇到水膨胀的现象。
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木耳、银耳放进水里侵泡后,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
小朋友想一想,你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3。引导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幼儿操作,感知膨胀现象。
1。提供海带,粉条,紫菜,茶叶,干香菇等。
2。幼儿操作后介绍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海带、紫菜、粉条,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玉米:
请幼儿观察玉米放进微波炉里遇热发生的变化。
观察结果,玉米遇热后变成了玉米花。
请幼儿品尝玉米花。
2。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
(1)教师:哎哟,这个乒乓球瘪了,还能让它变成圆的吗?
请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2)教师操作:把乒乓球放入杯中,倒入开水。
幼儿观察并讲述观察结果。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3。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五、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现象。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3、萌发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膨胀的食物图片ppt、
实物准备:、木耳、乒乓球、黄豆(干、湿)
活动设计过程:
一、引导幼儿认识遇水膨胀
1、 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陪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泡过的和没泡过的两种黄豆)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小客人吗?
幼:黄豆
师:咦,这两种黄豆怎么不一样呢?
幼:有一种用水泡过了。
师:对,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用水泡过的,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泡过的大,没泡过的小。
幼:泡过的是软的,没泡过的是硬的。
2、 豆宝宝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木耳
师: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颜色的?
幼:黑色
师: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你们再用手摸摸,什么感觉的?
幼:硬的
师: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们给它洗个澡怎么样?你们想想,(.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洗澡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分组操作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木耳泡过后变大了
小结:像黄豆、木耳这样经过用水泡之后,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就叫做遇水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遇水膨胀现象呢?
幼:
出示紫菜、茶、茶叶、银耳的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膨胀前后的变化。
二、引导幼儿认识遇热膨胀
出示玉米
师:小朋友,你们摸摸什么感觉?
幼:硬梆梆的
师: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把玉米放在炒锅里经过高温不断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变大了,变成爆米花了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放视频)
师:小朋友,玉米经过高温变成什么了?(爆米花)爆米花 好吃吗?请问你们吃过爆米花吗?吃过的是什么感觉呀?
幼:甜甜的、脆脆的
师: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贪吃,像爆米花、虾条、薯片这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对小朋友身体可没好处,所以我们平时要少吃。那像玉米这样经过高温加热变大的现象是膨胀现象吗?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热膨胀现象呢?
幼:面包、馒头、豆腐、油条、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出示瘪了的乒乓球
师: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把瘪了的乒乓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呢?想想办法
幼:用手捏捏、扎个眼儿吹吹、用热水泡泡(让幼儿逐一操作)
小结:像乒乓球这样受热以后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也是遇热膨胀。
延伸活动
小朋友,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现象呀?一种是像黄豆、木耳那样遇水膨胀的现象;一种是像玉米那样遇热的膨胀现象。你们回家再找找除了食品以外的膨胀现象好不好?
大班科学《有趣的膨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
设计意图:
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一直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例如:在班级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黄豆、绿豆,让幼儿观察这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幼儿看见后就说它们都鼓起来了,而不知道黄豆、绿豆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另外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因从身边取材,这样就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以及新《纲要》的精神,选择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小组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
活动准备:
1、海带每组一份。
2、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银耳每组分别一份。
3、瘪的乒乓球每人一个。
4、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出示海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操作并观察海带遇水膨胀的现象。
2、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3、教师小结:干海带放进水里有,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那么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4、请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5、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所提供的物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6、分组派一名幼儿来介绍实验结果
7、教师小结:海带、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黄豆、红枣、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教师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原样?
2、幼儿操作并观察、比较。
3、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
四、幼儿观看录像资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五、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下次活动我们再来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遇冷膨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