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写景抒情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写景抒情散文范文第1篇

写景记游的抒情散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散文,它的语言力求如诗如画,力求收到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写这类散文时,既要写景,又要言情,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的那样,要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里,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

古今中外,自然之景,千姿万态,人类对它们的描摹不知已有多少,但流传至今的名句却少有雷同,其原因就在于作者笔下的“景”传达出的是作者个人的“情”。自然景物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我们笔下的景乃是眼中之景,没有寄托感情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感人;其实,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在写景的过程中,要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去,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通过对花、草、风、雨的大量描写,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文中既有绘画的色彩美,又有诗歌的韵味美。作家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融于字里行间,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流动的、立体的图画中表现了出来。

再如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名篇《荷花淀》中写道:“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则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孙犁笔下的荷花英姿勃发,杨万里描述的荷花绚烂热烈。为什么会有这种见仁见智的分别呢?这就是因为作者写景时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散文中的景物,是浸透了作者情感的景物;作者的情感,是附着于景物之中而升华的情感。所以,在散文中,“情”与“景”总是交融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情是第一位的。学生要学会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选景、写景,而不是根据写景的需要去抒情。面对相同的景物,因为抒发的情感不同,描写出来的景物特征就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运用不同情感色彩的字、词、句去写景,让“景”中含“情”。比如,同样是写雨景,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情感基调、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写成饱含喜悦之情的“喜雨”,也可写成满怀忧伤的“泪雨”。

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往往也少不了景物描写。只是这类文章中的写景,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要么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情;要么是为了交代环境,揭示背景;要么是为了为后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要么是为了揭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目的不同,用语不同,写法也不同。

其次,要注意景物描写与全文的联系,不能只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使对景物的描写游离于全篇之外,写景必须与全文有机结合在一起。

再次,在景物描写的方法上,必须明确: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写作的目的,尤其是在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作者描写山、描写水、描写花等,往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或为叙述事件服务的。所以在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应该经过慎重考虑,要有所寓意,要“别有用心”,这就叫“借景抒情”。

第四,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大多是粗略的,而且大多要有人。因为有了人,景物才会有灵性;而要想让读者被你所描写的景物吸引,你必须要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自己所写之景带有你的个性体悟。所以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要讲求“恰到好处”,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在其应该停止的地方停止。

第五,写人叙事的抒情散文大多借助细节来抒发真情。要知道,表达激越的情感,不一定非得浓墨重彩,也不一定非得连连惊呼感叹,有时使用细腻的笔触,把整个心力倾注于细节中,同样也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在这类散文中,借助叙事抒发真情,并不是重于叙事、捎带着抒情,而是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对事件的叙述中。这也需要学生在写作时对细节的处理下一番工夫。

写景抒情散文范文第2篇

现代文可根据文体的异同,按不同方法去阅读。

一、记叙文体。此类文章的阅读,要找准文章所记叙的事件以及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理清事件条理,找出所记之事的重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找到。

二、写景文体。此类文章在阅读时应善于找出所描写景物的特征,景物不同,则特征也不同。还要找出描写景物的次序,是从上到下,还是由远及近什么的。最后应注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否含着特殊的意义,是不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

三、说明文体。此类文章在阅读时应注意说明的物体的特征,只有把所说明的物体突出的特征找得准,看得透,才能找到被说明物体的本质,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找出说明文中写得生动的地方,找出其所用的说明方法,通常这也是考题。

四、抒情散文。抒情散文一般认为是现代文中较难理解的一种文体。因此你应试着揣摩作者的心境,用作者写作的心情去理解,同时也试着揣摩景物的特点,这样有助于对此类文章的理解。

写景抒情散文范文第3篇

“书”作为一种文体即指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汉魏六朝文人的尺牍重在实用,未写成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意识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来源:文章屋网 )

写景抒情散文范文第4篇

一、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着重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常见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及景物的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以抒发个人主观感情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彩的语言运用上。如笔者在执教《荷塘月色》一文,抓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一段,让学生充分想象夏夜月上之时宁静荷塘的美丽,再从空间顺序、动静结合、五官感受,拟人、比喻、通感等多层面多角度赏析美,孩子们的思维在瞬间爆发,感受到字面以外的意境美。再如《故都的秋》,紧抓住“不逢北国之秋”一段,指导学生感悟如古典诗歌般的意象组合和以冷色调为主的配合,品文字之美,悟画面之深沉,想象出小院秋晨的幽静之美。本单元课本中句式优美,手法丰富,富有个性的描写处处皆是,要学生认真品味。

二、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以及感悟作者在谋篇布局结构层次上的巧妙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辨别作者的联想部分,这对学生的写作思路拓展有非常大的启发性。例如《故都的秋》中,作者在写景中为何要在首尾提及南国之秋,很明显是为了对比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再如《荷塘月色》中当作者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寂寞之叹时,为何会忽然想起一系列的诗歌来,实则是他触景生情,用古代男女采莲时的欢乐热闹场景来衬托自己内心的孤寂,再用《西洲曲》女子对心上人痛苦的思念来衬托内心的冷清与痛苦。再如《囚绿记》的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床底的杂草,是为了反衬对绿的无比喜爱之情。

但在实际学习中,孩子们在阅读时往往囿于局部而缺乏整体意识,这些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又深藏,以至于宝玉难识,只能窥一斑而不能见全豹。在实际作文中学生往往笔下有景却无情,须知“散文可以偏重于风景,但必须有思想”(丁玲)。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在执教作文训练时,侧重于要求学生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独特景物以及借助恰当的艺术手法来描写对象。现将所教班级优秀习作摘录如下,并作分析。

《残荷,生命的遗珠》

胡森林

池塘的四角各有一棵松柏,池边与池水之间有几级台阶,台阶上有几根弯曲伸长的枯黄的藤蔓。顺着藤蔓向池中望去,不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壮观景象,不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淡雅,也不见“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的美丽鲜艳。只见被季节折卷了的枯枝和折曲了的茎秆的残荷。

残荷,正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颓枝败叶,余晖残蓬,然能清风秀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要用尽其一生所积攒,在生命尽头呈现出另一种美丽与精致,仿佛哀伤与己无关,它们把自己已卷曲的头部尽力得高高昂起,把腰身也挺得直直的,它们要望见远方,更要远方的人望见它们。它们展现出的是一种生命中不曾有过的自信与坚强。它们有序地排列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共同构成和谐的姿态美韵,直逼你的眼球,仿佛可以渗进你的内心,告诉你它们正与众不同地存在这世上,让你平添一种感怀,一种敬意。那一刻,残荷的余香浮满整个池塘上空。

本文小作者从深秋回故乡所见所闻有物是人非的感伤写起。从对古诗句的引用铺垫出残荷的景象,着重刻画荷的头部腰身的自信昂扬之态,再联想到荷花曾经的鲜艳明亮,丰满之美,蓦然发现“凄凉也是生命的延续”这一生命主题。他在结尾出写到“残荷,生命虽已衰败,但是美却还在延续。它残而美、残而优、残而雅,残得别有一番韵味。残荷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轮回。世间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文章从感伤到欣然的转变自然而然,情感充沛。

《寒菊》

马雅丽

那是绿化带上常有盛开,并非名贵品种,只是路边的野菊。花朵极小,极坚韧,片片花瓣笔直地伸展出去,黄色的身影在一片绿色中极为显眼,花朵并无香气。我常常将它采下,泡在水中,喝起来一股凉意直冲喉咙。这是一股极其清凉以至于冰凉冷冽的寒意。只要一小朵,其中的寒气也不可小觑。

这,恐怕是要经历无数的风吹雨打,无数的寒风冰冻才能成长起来的。想到它的细小的花瓣,恐怕其中凝聚的不是水珠,而是寒泉。就像古时的,不但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闲适,更是有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高傲。

在无数个冰冷的夜里,满天的寒星闪烁之时,寒菊都傲然挺立,任大风吹刮着她的脸颊,任雨水捶打她细嫩的身姿。风儿吹吧、吹吧,吹不断她那坚强的身躯。雨儿打吧、打吧,打不垮它那坚定的意志。舍弃了香气,舍弃的美丽,舍弃了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只剩下傲骨,只剩下傲气,只剩下一颗坚强勇敢的心。

写景抒情散文范文第5篇

丰腴是一种华美的气质,是一种丰富的内涵,展现出女人的气韵胸襟,流动着女人的妩媚柔美。其实文章也如女人,充实是一种美,不能“内容空泛,言之无物”。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充实”这一考点。

“充实”是对作文内容而言的,这一考点有三个具体要求: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做到这三点,文章就会是具体、充实而丰富的。首先说形象丰满:这里的“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也包括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景象、生活场景。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叙文、抒情散文写作中一定要学会描写,善于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生动的生活场景。其次是意境深远: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行文中要着意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第三是材料丰富:这主要是指议论性的文章,用以阐明观点的材料应是充足的,具体的,而不应是单薄的,空泛的。这就要求在展开论证中思路开阔,广征博采,引用名言警句,援引古今名流,钩沉中外史实,纵横人间世象,积累历史文化,积累生活,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或议论,或发表感悟。

下面就结合上面三个要求,具体谈谈如何使文章充实。

一、形象丰满添新鲜。要做到形象,一是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来表情达意;二是要运用修辞手法使情感与所选取的具体事物水融。仅做到形象还不够,还要给人以新鲜之感,不落俗套。这就需要作者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创造性地发现新鲜事物。如高考满分文《路是月的痕》中有一段:“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本段妙不可言,运用细节描写,描绘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笛声,这看似在写笛音,实则在写父亲,虚实相生,形象生动且丰满。同时运用比喻,将路比作“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既而抒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又不落俗套。

相关期刊更多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连市教育局

语文教学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德州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