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教学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62
随着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性颠覆。在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创新的探索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服务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既是学生个性化形成与发展的需要,又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必由之路。
一、运用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手段
在传统教学中,初中美术重视传授学生美术知识与绘画技巧,重知识技巧而轻鉴赏审美,这既不符合新课标要求,也不符合新课改理念。初中美术教学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手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落实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的实施。初中美术教学借助Flas、绘图软件、录像等信息多媒体手段,以动态的教学形态将教学内容与知识和四个学习领域串联起来,把技巧、鉴赏、审美合三为一,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主线与脉络,从而达到创新教学的目标。
以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绚丽的阳光》为例,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动画效果,将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通过故事叙述的形式,将画家绘画的背景、创作过程、鉴赏角度等都嵌入动画中,通过动画播放来梳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并给学生留下讨论与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个动画,学生的热情与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的想象,当结局呈现作品的时候,很多学生可以把自己学习与鉴赏的心得表达出来。不难看出,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四个学习领域。
二、结合信息化带来的科技创新,丰富初中美术教学资源
如果说多媒体手段是初中美术教学教法创新的话,那么通过信息化科技带来的美术信息课程,就是美术教学资源的创新与丰富,是初中美术在新课改中最大的亮点。信息化科技创新给视觉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创造了很多奇迹,无论是色彩的多样变化,还是美术资源的极大拓展,从大量影视作品的唯美画面我们可窥一斑。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而言,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不仅使教学与时代结合,与学生生活接轨,而且在信息化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丰富美术资源,从而更好地为学习、生活服务。
以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灯和光》为例,笔者将美国大片中的灯光运用及其发展的录像找出来,通过信息化科技创新将灯光作用编译出来,展示给学生一个气势恢宏的灯光效果,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灯与光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科技创新的展示,引入灯光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设计灯饰用品,将LED灯控效果、灯光运用及节能理念等结合起来,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从而使学生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理解教学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立足信息化理念发展,创新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信息化理念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特别近十年来的信息化科技发展,更是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初中美术教学要因势利导,引入信息化理念来发展、创新教学设计,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使美术教学适应新课改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学习服务的理念。网络信息化使全球一体化越来越紧密,地球村也应运而生,美术教学设计要贴近世界前沿科技与发展,把世界美术发展潮流导入教学中来拓展学生视野,已然成为初中美术教学创新的必然。
1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有一定间隔,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率以眼科学为例,临床理论课通常在第五学年的11月份集中进行,而学员进入眼科临床实习则因分组,分别从次年2月份开始一直到5月份最后一组才结束。按此计算,学员从学习理论后到应用于临床,最短时间2个月,最长则要半年。而且,由于眼科理论课通常和其他专科理论课同时进行,学员往往来不及消化吸收,很难有深刻印象;进入临床实习后,学员往往刚出一个科室就马上进入下一个科室,没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和调整的过程。
2实习人员分散,易受所在科室工作影响以我校03级临床医学院为例,该年级包括临床医学和麻醉两个专业,11月份理论课结束后,临床医学专业进入各专科轮转实习,而麻醉专业直接进入麻醉科实习,因此对眼科学的了解仅限于几次理论课。此外,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受所在科室工作影响,学员往往无法参加各学科安排的讲座。因此,实习的分散,使集中教学的缺陷更为突出。而如果开展小班课,将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重复教学不仅增加了教员的负担,也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所以也不是最佳的选择。为了方便、快捷、高效地开展临床课的教学,需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克服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不便。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包括教育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首要来源。网上海量、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一个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交互性很强的虚拟教学平台[1],从而消除了上述缺陷。这是因为:网络课程最突出的优点是开放式、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使得教师能够方便的对其体系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交互性不仅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共享性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入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从而可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跨时空的资源共享;协作性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合作完成一个确定的学习任务;自主性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通过应用网络课程教学,能够解决临床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习相脱节的现象,学员可以在进入科室实习前,学习相应专业的课程;在实习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学习;此外,网络课程提供了师生间的互动,学员可以把在临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员提出,和教员以及其他同学一起交流。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此外,将传统集中教学转变为网络课程教学,更能够节约集中授课的时间,使学员有更多时间进入临床实习。
通过应用网络课程教学,能够解决因实习人员分散而造成的学习内容参差,学员可以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学习。临床实习期间的小班课也可以通过各种视频或其他课件制作放在网络上。这样,可以解决因临床实习时间短,实习内容掌握不够全面以及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集中听课的问题。此外,网络课程教学还有其他一些优势,如多媒体课件、虚拟技术等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便于学员掌握等。
我校自搭建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后,很多基础课的网络课程已顺利实施并得到了较好的反响,而临床课教学由于某些原因尚未形成网络教学模式,鉴于“3+2”模式后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
1加快临床各教研室网络课程建设各临床医学院应根据临床医学院涉及的临床教学的各教研室,设立专项拨款供建设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可建立在校园网平台上,也可考虑开发更加适应临床教学的平台链接在校园网上,使学员在校园网覆盖范围内均能自主进行网络学习。
2建立临床网络教学中心,方便学员自由上网学习目前临床医学院的学员因生活条件等限制,需要有一个类似自习教室的地方,能够提供电脑供学员方便的登陆校园网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这样,学员可以不必因为课程设置等原因影响学习,能够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统一,也可以弥补人员分散造成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
在大数据时代,培养大学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决策相关信息的能力,成为当代高校培养创新型经管类人才的关键。管理会计是经管类大学生的重要课程,而利用管理会计实现分析决策职能,也成为当代高素质管理人才必备的能力。所以本文以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变革为例,剖析当代高校经管类大学生信息化创新教学变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措施,为促进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时代推动管理会计课程向信息化方向改革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共享经济的到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各项管理决策越来越需要借助管理会计,利用预算、预测、控制及绩效评估等工具和方法,进行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大数据时代促进了管理会计对信息化的应用,当前在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等技术驱动下,管理会计将突破原有的发展瓶颈,通过有效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型发展。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中国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财务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互联网情境下,充分利用大数据,有效支持企业的绩效管理、市场和盈利预测,这都是当代大学生培养需要关注的问题,大数据推动管理会计课程信息化改革的方向。
(二)企业商业模式转变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
随着信息化与经营管理结合程度的日益密切,企业商业模式逐渐演变为以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特点的新商业模式。一方面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动态实时地搜集和处理企业内外部的各类信息,灵活调整企业业务流程,按需组件,柔性生产,弹性化满足客户需要,企业业务呈现出多样化、弹性化、个性化和组件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企业业务环境从传统的机器化向网络化方向转变,加上各类虚拟手段的应用,使业务人员无需清楚掌握复杂业务的运行流程,而只需关注产品市场需求以及外在环境变化,并需要及时做出相关反应。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成本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内容的变革提出挑战,促使管理会计信息化变革进程的加剧。
(三)经济转型促使管理会计信息化要迎合“新常态”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常态”经济转型期,新常态要求不过分追求经济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管理应主动适应新常态,由传统依靠人力和资源投入来获得利润转向依靠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创新等赢得比较竞争优势。融合信息技术和管理会计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助力。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信息获取、传递和共享效率;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以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信息进行使用和评价,提高了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新常态对企业质量和效率的要求,转换到微观管理会计教学中,就要求高校教学要适时实时进行调整,将信息技术融合进管理会计模型中,培养更多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理论研究亟须深入
一方面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初主要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理论与方法,虽然经历近50年的发展,但目前并没有形成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管理会计缺乏足够的创新,学术界的很多研究流于形式,许多技术和方法缺乏实践可操作性,不能深入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另一方面随着ERP以及会计信息化应用的普及,目前企业业务流程、资金管理流程和信息管理流程等三大流程(即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已基本实现有机整合,以业务为事件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已基本建立。但资金流仅处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水平上,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应用。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等内容如何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并融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从技术和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亟须增强
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亟须提高。一方面企业对管理会计本身的重要性认识亟须提高。企业在制定各项决策、调控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进行业绩评价时,更多凭借管理者既有经验,缺乏对科学管理的应用,导致管理会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结果使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缺乏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视以及需求;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关注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要影响。虽然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已经由传统单一的业务流程信息化发展到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和集成共享的阶段。随着SOA架构的推广使用,企业管理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也逐步解决,企业通过信息系统调控业务活动、获取各种有用信息的目标基本得以实现。但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却大为滞后,在一项涉及全球100个国家及地区近3,000名高管的数据调查中显示,60%的高管无法有效利用所有数据进行管理分析。
(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
目前,在企业中应用较为成熟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有资金管理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此外,物资采购系统和风险控制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已搭建完毕。如果将管理会计的各个系统相互关联,与业务系统进行有效集成,那么企业业务就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完整地运行,但实际上却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由于目前管理会计主要强调对财务的管控,导致绝大多数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仅起到编制预算而没有发挥管控预算的功能。如果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物资采购系统相集成,同时把预算管理与采购的各项费用相关联,企业就可以达到管控预算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会计的各个系统是彼此相对独立的,这导致信息无法在各个系统之间进行传递、关联和共享。“信息孤岛”问题已成为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的严重阻碍。
三、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的措施
(一)加快构建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是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的基础。一般将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三个层次,事务处理系统是最低级的处理日常事务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持中层管理决策的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支持企业高层战略决策的系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从职能看应归属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内部高层战略决策提供财务相关信息,如企业预测信息、长短期经营决策信息、绩效考核和评价信息等。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鼓励建立管理会计科研机构,完善现行的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不断增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管理会计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应用框架。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应在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应用框架基础上,结合信息系统模块化理论,建立以管理会计决策模型库为核心,包括资金管理支持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系统、绩效考评系统、成本管理决策系统、全面预算系统等在内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图1)
(二)加快创新型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建设
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首先要加强高素质管理会计师资力量建设,要鼓励高校设立管理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并完善师资队伍,在与企业合作创建管理人才实训基地的同时,不断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模式;其次要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改进现有的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推进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会计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和使用非财务信息的能力培养;最后,要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创新型信息化人才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
(三)加强面向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现阶段,不管是企业应用还是高校教学都亟须突破管理会计“信息孤岛”问题,加强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早期学者指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反馈控制和业绩评价等五个子系统。近年来,大量学者进一步从企业整体角度提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包括财务共享、集团管控、财务管控和全面预算管理等子系统。《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通过新建、整合或改造现有信息系统等方式,并从源头上杜绝“信息孤岛”问题,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实施。需要注意的是,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费用较大,鉴于我国会计信息化系统发展较为成熟的现实,笔者认为应注重将面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现有的会计信息化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加深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关联,引导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四)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内容建设
1、重视财务金融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财务金融资源的管理包括财务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管理。目前,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侧重成本管理与控制、投资决策、经营决策以及企业预算等方面。然而企业的财务管理所要面对的不仅是既有财务信息管理,还需要对金融资源信息进行管理。管理会计如何对这部分财务金融资源进行管理以及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这是原有的管理会计体系所没有的,因此财务金融资源管理将成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教学要考虑的重要内容。2、重视财务与非财务计量并重的绩效评价体系应用。为实现管理目标,企业首先要对其自身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评价。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绩效衡量的指标,无论是财务方面,还是非财务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推进现有绩效衡量体系的改革。管理会计信息化下具有Internet技术特征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和共享,为财务与非财务计量并重的绩效衡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契机。3、重视管理会计软件的教学应用。传统的会计软件主要是满足企业对会计核算的需求,而企业会计核算则需要遵循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因此传统的会计软件通用性比较强。而管理会计面向企业内部决策所需的管理学科,标准化的会计软件势必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引进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管理会计教学软件,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建设,为信息化变革提供动力,要强化管理基础建设,使企业自发产生应用和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在驱动力,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变革提供动力与源泉。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普及使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蜕变。21世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则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从传统会计核算向为业务管控和价值创造服务的方向转变。当前财政部鼓励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将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计划、控制、评价等管理会计应用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普及与应用,将企业内部不同业务单元之间分散而又重复的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处理,一方面实现了企业财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为企业战略管理决策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渠道,促进财务、业务与战略的整合,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管理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边志新.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
[2]冯巧根.创新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新趋势[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1.
[3]耿云江,赵晓晓.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会计之友,2015.1.
[4]廖家生.管理会计:企业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工具[J].财务与会计,2015.1.
[5]许金叶,陈丹仪.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与实务内容:会计转型的方向[J].财务与会计,2014.6.
一、财务管理教学现状概述
(一)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教师将课程内容采用填鸭式进行知识灌输为主,这就造成被动式接受知识的教学后果。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提出了信息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教学方式上并没有可以参照的课程标准,还是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领用的教学设备也过于老旧,导致财务管理教学单一化,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成效性不高。
(二)缺乏现代化教学平台
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应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需要使用相应的教学平台,以往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进行课堂板书教育,现在则要求教师使用MOOC课程等网络视频教学。但是目前高校所普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平台,没有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平台,探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缺乏教学资金,导致无法建设现代化教学平台,使学生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意识,无法实现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三)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财务管理专业是为金融管理储备人才,这要求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力。但大部分高校仅仅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忽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难以胜任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这不但降低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也造成就业难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财务管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强化教学理念
高校应该将先到化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在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学观念发生实质性改变,最大限度地将信息化环境引入财务管理专业当中,创新改革传统教学。专业教师还应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高度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充分发挥信息化环境中财务管理教学的特点。腰围学生划分教学中出现的重点以及难点,让学生在嘻嘻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学习,节约学习时间,可以有效利于学生创新思考。
(二)建立混合式教学
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活动时,根据信息化环境时代要求,可以将教学模式分为任务式、互助式和探究式三种。任务式是指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为每位学生分派不同的学习任务,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互助式是由教师指导,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置财务管理的问题,期间由小组成员进行协作商讨,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互助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模拟工作时会出现的管理问题,学会组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有效沟通,可以发挥学生发散式和创新性思维模式。最后的探索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将课堂上传与网络当中,教师进行网络视频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学成果兑现。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应用,可以从根本上促进财务管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实际教学背景下,针对性地使用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专业操作能力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提升教师的信息教育技术
在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提升社会信息的掌握。提升教师的时间算计实际操作能力,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进修,指导教师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课堂知识传授。教师应当自身加强对于前言细心的掌握,并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时刻掌握最新社会动态。教师应当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并积极与社会的相关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了解社会需求。
(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科技的不断进步引发教育的革命,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必须实现学生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的转变,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助学习能力,学生应该使用时代要求们不断探索新的学习平台与方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动力和思维创造力,学会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寻找学习途径,而不是一味依赖于传统教学的书本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等职业服装工艺课教学中尝试利用信息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势在必行。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服装工艺教学质量和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广泛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职服装工艺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1.利用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技能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需要分组演示同一个教学内容很多次,同时学生分批围着一台缝纫机看教师操作示范,有时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掌握。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把某些复杂的制作工序做成课件,可以重复播放,细致讲解,使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2.启发学生自主式学习,使教学变得更有效
在服装工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停地巡回指导,但仍然有同学要等待教师的指导,长此以往就容易使得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在缝制工艺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各类服装工艺的模拟动画,学生可边看演示边做,逐渐领会制作要领,这样教师可抽出时间巡回指导,使教学变得更有效。
3.抽象的知识变具体,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一般只有一次机会观看教师的演示,同时由于学生所站位置的不同对教师的演示领会也不同。如采用多媒体组合演示教学,形象直观性与动态可视性能够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知识变具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中职服装工艺课信息化教学创新与探索
1.搭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的作用
服装工艺课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抽象,缝制操作过程复杂,如果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师傅带徒弟”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满足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发展,所以更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改善中等职业服装工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在原有服装工艺实训室的基础上搭建一个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教师示范操作上缝纫机上配有计算机,数码摄像操控台,在教师前面安装能够全方位转向的数码摄像机,同时在每个学生的缝纫机位前面安装了电脑显示屏。这样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缝纫机位上操作示范的同时,数码摄像机全程录制,同时播放显示在每位学生缝纫机前面的电脑显示器上,是原本抽象的设计流程和制作工艺变得生动直观,改变原先许多学生围着一台缝纫机观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通过操控台设置摄像头的录制角度和位置,解决以往学生由于位置角度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2.通过多媒体教学 变“偶然”为“常态”,让服装工艺教学“活”起来
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重复播放和演示的特性,为进一步提高服装专业实训课四十分钟的效率,节约师资成本,在课前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实训操作技能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当学生在观看教师的操作示范后,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缝制过程和要领,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更清晰直观展示教学重点,同时利用彩色图片来详细说明重点部位缝制方法和要求,匹配的文字说明简单明了,易学易懂,最终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很好地效地掌握服装工艺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我们在讲解男衬衫领缝制过程时,教师按步骤操作演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男衬衫领分步缝制图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播放,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对自己没有理解掌握的步骤,可以随时对照反复琢磨,加深理解,提高缝制水平和操作速度,同时学生可以把掌握不好的知识环节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或手机里复习观看,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重复操作和讲解。
3. 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变“教学”为“导学”,让信息资源“活”起来
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数码摄像机将示范操作过程录下来,把服装部件的工艺操作步骤、加入动画、图片和解说制作成微课、微视频。把这些教学资源放在学校网络资源平台上,让学生课前课后都能下载观看,使教学内容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信息量,视频播放、动画描述、分步解说生动形象,还可以反复播放重、难点,起到对教学了事半功倍的较果。同时引导学生借助信息化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的实现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