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子论语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语十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 能读会写“愠、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3.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能力目标:
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2 . 理解、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
德育目标:
1.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
2.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点评《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的意蕴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
2. 探究法。在教学中,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质疑释疑并加以评点,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设计1: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和做人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2: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长途跋涉、一路跪拜的虔诚的藏传佛**向着布达拉宫或者伊斯兰**向着麦加前行的壮观情景。而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也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吗?人们多称孔子为“圣人”,曲阜是他的家乡。据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长九尺有六寸(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古圣的教诲。
设计3: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她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不少光辉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然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二、交流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可以投影显示)
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被尊为圣人。孔子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写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 《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对象。清朝时有一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有一天到庙里住宿,听见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一个蠢人,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的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课文第一至第第九则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第十则属于这种体式;叙事体,其中多少有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扫清文字障碍。
2、听读,听老师示范朗读,把握节奏语气。
3、正音释词:①论语(lún)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③愠(yùn):生气,发怒。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⑤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⑦弘(hóng)毅:强毅。⑧凋(diāo):凋谢。 ⑨矣(yǐ):语气词。
4、分则朗读,疏通文意,并且翻译。
四、研习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纳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①为每则语录分别批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评语。
②学习笔记
A.成语类——
B.格言类——
3、问题设计:
①“学而”一则
三个反问,尽得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还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②“温故”一则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子曰:“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在掌握旧知识的同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可以为师。
③“诲女”一则
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⑤“岁寒”一则
孔子用松柏后凋比喻什么?
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五、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和格言,并说明理由。
2、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格言归纳并板书:
一、《论语》学习思想与医生职业特点和医学教育要求概述
《论语》中的学习思想广博丰富,涉及到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对象等学习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并且贯穿全文。《论语》全文共20篇,522节,其中直接出现“学”字65次,与“学”相关的语句约80句。在此范围内,“君子”与“学”共同出现了12次;“学”与“思”相结合的语句有3处。另外,孔子本人直接论述有关“学”的语句有17处,孔子与他人对话中谈论学习相关内容的有47处,他人所述或他人对话中与学习相关内容语句16处,可以说,学习是贯穿《论语》全篇的主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其长时期拥有思想统治地位。《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书目,其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内容和注重内在人格修为的理念,在我国文化传承发展与国民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在其影响下,成就了以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代表的大医名家,他们内外双修、德术双馨、精诚双备。医生是十分特殊的行业,世界卫生组织订立了五星级医生的标准: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高质量、综合的、持续的和个体化的保健;保健方案决策者:能够选择花费少而效益较好的措施;健康知识传播者:通过有效的解释和劝告,开展健康教育;社区健康倡导者:满足个体和社区的卫生需求,并代表社区倡导健康促进活动;健康资源管理者:利用卫生资料,在卫生系统内外与个体或组织一起工作,满足患者和社区的要求。这个国际标准对医生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医生不仅仅是会看病治病的人,换言之,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仅仅是其职业标准的职责之一。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其中涉及7个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毕业生必须具备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笔者认为,作为医学生,是未来医疗行业的接班人,医学生的培养在结合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我国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脉络与潜在的深层影响,可以说,只有根植于我国深厚文化的积淀,基于两者间的融通,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二、《论语》学习思想对医学生的启示
(一)学习目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154(《宪问》)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4(《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5(《学而》)将这三句参看,可以对《论语》中学习目的的阐述有所领悟。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职位,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有本领,而应当是为了自己本领的加强,为了自身的提高。相比于功名这些外在之物,学问对一个人自身道德修为、精神内涵的作用才更为关键。后两句孔子所言与子夏所言意思十分相近。孝顺父母、忠心为国、诚信交友,博爱大众,亲信有仁德的人,这些外在行为正是一个人内心向善力量的外显,是学习具体知识的先决条件和终极目标。医学,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工作对象,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一门科学。医学是最贴近人性的本质特征和体现人文关怀的科学[2]。在医学生培养中,应当有意识地融入人文学科的思想和内容,通过开设讲座、设置选修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医学学习和实践中,建立包含仁义道德的伦理标杆。子曰:“君子不器。”[1]17(《为政》)“君子”一词贯穿于《论语》全文,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词多寓有政治意义,“君”字从尹从口,有发号施令、治理国家之义。到孔子时代,君子一词与道德品质相联系,“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155(《宪问》)这是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即仁、知、勇,其中仁的地位十分重要。“器”意为器皿,这里指只有一定用途的东西。有人批评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但孔子以“君子不器”作了有力的反驳,君子不应只专于某个方面,如器皿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博学多闻。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化到专业化再到整体化的过程。当前,医学整合性更趋明显,医学正在突破传统的局限,向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发展。可以说,“君子不器”的思想与医学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无论是医学专业教育还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应把握这一方向,以“君子”的高标准、高要求引导学生全方面成长成才。如果将“不器”简单地理解为多而全,那未免有失偏颇。在《子路》篇中,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135在孔子时代,《诗》是外交辞令,是各国外交家的必读书,在酬酢和谈判场合,主客双方一般都用背诵《诗》当中的语句来传达意思。结合这一背景,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学以致用的。如果不能灵活应用,仅会死记硬背,再多的知识也无用。医学正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方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医学教育要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除教学安排的临床实践外,在学业指导上也应结合注重医学专业特点,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临床技能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为自己道德的高尚而学,为追寻无穷尽的学问而学,为解决现实的难题而学,这正是《论语》在谈论学习目的时给当下医学教育与医学生们的启示。
(二)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对学习成效起着重要的影响。《论语》中不乏论述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6,孔子认为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话也不会掌握得牢固。笔者认为,孔子所谓之“重”与“威”,有持重、威信的含义,包括了认真、稳重、诚信等意思。在《为政》篇,有一句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9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诚然,医学难题的攻克离不开质疑、创新,但要以严谨精密的实验为前提。当前,科研诚信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在英语中,诚信(integrity)一词有完整、可靠,甚至完美的意思[3]。“诚信”两字在古代意义相通,是儒家提倡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孟子有:“是故诚者,天之道也”[4]的语句。科学要建立在信任和诚实的基础之上[3],在医学生的培养中,不妨借鉴君子风范,用传统儒家人格理想影响学生,使其树立规范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专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37(《里仁》)这显现了孔子对真知的热切渴望,也说明学习的态度应当是主动、积极,或者说是迫切的。现代医学一方面向高精尖发展、一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空白。作为医学生,要有向未知领域挑战的强烈意愿,在学习中变被动式接受为自主式学习。孔子是终生学习的典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12(《为政》)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71(《述而》)关于年纪,古人皆举成数言之。“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不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当理解为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论衡•知实篇》上有“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5]从15岁至老,每一个阶段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并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境界。当然,这里的学不是狭义上所指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指课堂教学的学,而是从生活中学习,是广义的学。孔子用他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学习应该是伴随一生的追求。医学卫生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医学生终生学习的理念与习惯不应是离开学校后才建立的,而应在进入学校的专业思想教育时即传达给每个学生,这需要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不弄虚作假、不空泛浮夸、不半途而废,培养审慎庄重、诚信守实、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学风,这是每个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方法
【关键词】《论语》;心得体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近两个月我潜心研读并教授了《论语选读》一书,真正体会到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可谓是受益匪浅。《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和早期儒家学的最为可靠的史料。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其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许多基本观念成了整个社会的规范,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即使到了今天,它对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不可小视。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既要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又要分清“原生”的孔子与后人“改装”的孔子,还孔子以本来面目。文中的精华我们要借鉴和吸收,例如“民无信不立”“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等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当今社会更应提倡以人为本。又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道,尊老爱幼的传统至今都不能缺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勤奋、执着、乐观向上处世态度等等处世之道、教育思想、修身哲学方面都很值得去探讨和学习。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也有一些思想是不可取的。如“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阶层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这种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是不可取的。又如在治理国家中过分强调德治忽略了法治,“知其不可而为之”从斗争策略上是不可取的,我们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我们应使学生区别原始的孔子和后世改造过的孔子。例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通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懂得要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实事求是,既不能像封建时代那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像某些特定历史时期那样全盘否定。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社会,投身社会,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文言阅读能力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继续加强文言阅读训练,应该是选修阶段相关课程的一个任务。在教授此书时,每节课都通过自主学习与老师点拨相结合来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解决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逐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另外把课后习题与许昌教研室编著的《学与练》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训练,夯实了学生的文言基础。最后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难易的程度要适宜。讲究科学性,反对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笔者觉得这一段时间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突飞猛进,尤其对一些常用通假字如“女—汝,道—导,弟—悌,没—殁,知—智”等等了如指掌,对一些古今异义词、文言虚词(焉、诸、然、与等)、古今异义的成语、特殊句式等等更是牢记在心,翻译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实《论语》中有很多典型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帮助很大,对于学习文言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这个重要的平台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借助《论语》,提高个人精神品格
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建设,重视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这对我们及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语选读》的5-9章重在对修身的论述,例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教导我们对人应尽心竭力,待人仁爱宽厚。“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告诫我们只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怕没人赏识自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让我们懂得功名利禄变幻无常,应淡泊名利。“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告知我们应尊敬父母长辈,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作风。像这种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在《论语选读》中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教书的同时应及时达到育人之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四、《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他在《论语选读》中论述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这些名言让我们懂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应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淡泊名利,坚守住那浮云之志。其次是引导我们注重先做人再做学问,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再次传授于我们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如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材施教原则,如子路、冉有同时问孔子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但孔子的回答却前后截然不同,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还有学思并重,学行并重的学习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其言观其行”。
最后在教育中还形成“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孔子一贯主张“当仁,不让于师”,他强调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有助益,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学生在积极思索后作出的反馈,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思考与教学。
五、注重诵读积累,采撷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星
《论语》的语言简明流畅,含蓄隽永,其中的许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了格言、警句、成语,典故,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敬鬼神而远之”等等,丰富了民族的语言宝库,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所以,在教《论语选读》时,诵读尤为重要,每一课中都有不少的名句,让学生标画出来,重点背诵和默写,尤其是《君子之风》和《周而不比》这两课,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另外还让学生整理每课出现的或源自这些课文的成语、熟语,注重积累。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由想起去年在妈妈单位举办的联欢会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位年仅三岁的,超可爱的小弟弟,表演了一个令大人们惊叹的小节目:背诵<<三字经>>全文。这个连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小男孩,一边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一边十分轻松、流畅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次停顿和迟疑。全场不由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更令这位小家伙意犹未尽,如何都不肯把话筒放下,全场又是一阵大笑•••••
这搞笑的一幕或许触动了妈妈,第二天,一本崭新的《论语》出现在我的桌前。
于是,我也开始像一只贪吃的小虫,吸吮、品味起《论语》这片绿叶上的露珠。
子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狗夜里要看门,公鸡早晨要报晓,动物都有所作为,
人如果不学无术,如何可以称为人呢!这生动又精炼的语句难道不比家长们一句句干巴巴的“一定要好好学习呀!”更耐听、更管用吗?
子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也就是说:“爱心、公正的言行、礼仪、才智、信用是五项应当遵守的守则,是不容忽视的。”这和目前社会提倡的综合素质对我们的要求不正是异曲同工吗?
啊!我真想走进时光隧道,回到二千多年的春秋时代,向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道上一声“谢谢!”你经典的话语,仍让我们——当代小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
关键词: 论语 乐 政治美学 生活美学 哲学指引
《论语》产生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斯所谓的文化“轴心时代”,他在《哲学指导》一书中提到“世界史的这个轴心似乎就在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发生的精神进程。出现了我们与其他生活至今的人。这个时代该简称为‘轴心时代’”,在这一轴心时代中“发生了人类的精神奠基,他们至今靠它生活”[1],《论语》作为华夏文明轴心期的核心思想代表,在数千年的传承和领悟中,只有区区两万余字的短小文章变得博大精深,它俨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圣经”,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民族的文化血液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遗传DNA,是中华文化的“心魂”所在。正如李泽厚所说:“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2]。
在《论语》一书中,核心思想基本围绕着“仁义”、“礼乐”、“中和”等展开,而“乐”在《论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从《论语》中多次出现的“乐”字为线索,探讨在不同的篇章中“乐”字所包含的不同含义,并且分析这些“乐”字背后所产生的远及千年的重要影响,及其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乐感文化。
“乐”在《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共出现48次,多数章节提到,但在不同的章节中,它的含义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按照思维层次由生理到心理、由感性到超感性的由浅入深的顺序划分的话,本人认为《论语》中的“乐”包含着三层意义:
一、音乐之“乐”,作为政治美学的建构
“乐”的第一个层次,也是其最基本的层次是《论语》中屡次出现的音乐的内涵,其中有孔子推崇和力举恢复的“雅乐”,也有应该丢弃的“郑声”(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论语》一书中,出现的“乐”字直接指音乐的地方大约有十四处,其中有一章专门谈论音乐与舞蹈,即《论语・八佾》,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尽善尽美邵乐”;子曰:“《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等。
音乐首先作为一种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样式之一,对于这一层次的美来讲,“是通过它的音律及歌舞的形式而见,这种美虽然还是通过欣赏者在特种关系中发现而生起的,但它自身毕竟是由美的意识进而创造出来的美的形式;毕竟有其存在的客观的意味”[3],对于音乐的感性美,《论语》也有涉及,如上文提到的“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从乐曲的节奏、章节、音色、声响等对音乐做了详尽的描述,这就是孔子对音乐形式美以及聆听时的心理愉悦的“审美感受”。
但是,紧接着,孔子说:“尽善尽美邵乐”(《论语・八佾》),在简要地记述音乐本身之后,孔子立马用“尽善尽美”这一伦理标准来限制音乐,并且除此处直接涉及音乐本身之外,其它章节鲜见。由此可见,儒家谈论音乐,绝少就音乐本身来谈,而更关注于音乐本身之外的东西,具体说来是音乐所承载的道德责任和政治建构的功能。与西方以宗教恫吓和法制约束建构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是建立在宗亲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而外扩泛化而成,带有天然的情感色彩和人伦气息在里面。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是中国传统政治结构的最简化的公式,中国儒家政治制度的建构过程是把整个权力结构变成我们人的情感结构的一个过程,在这一“政治情感化”过程中,由于音乐天然具有激发人类情感,引起人类普遍共鸣和心灵相通的动荡,如狄德罗说:“只有在戏院中,坏人才会流下和好人同样的泪水”[4],正是由于音乐具有文字、图画等传达思想感情的媒介所不具有的先天优势,儒家的哲人就巧妙地把音乐加以利用和规范,对音乐所感发的情感的方向和内容加以规训,并且和另一个核心观念“礼”结合起来,“礼乐”并称,体现出《论语》中所探讨的音乐是政治美学达成的一种手段和策略。在《论语》全文中,凡“乐”字出现之处,“礼乐”并称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卫灵公》)。
用“礼”,即一整套严格、繁琐的外在程式化的行为流程来约束人们的衣、食、行乃至与思,来向人们传达儒家学者们建构的“美政”观念。但是,如果仅仅靠外在的礼仪制度来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不仅会使儒家的政治制度变得枯燥、无情,而且在实行起来必然会受到民众的反感甚至反对,使“美政”变为“丑政”,“王道”变为“霸道”,这无疑是孔子所不愿看到的,于是,在外在的“礼”之后,孔子紧接着把“乐”的观念提出来。如果说“礼”是儒家学者为上至国君,下至草民制定的一整套完整严密的外在行为规范的话,那么“乐”则利用人们生理、心理“通感”的原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调节人们的思想,平和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心甘情愿的认同儒家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这样,“礼”和“乐”分别从外在、内在互相协调一致,“乐从中出,礼从外作”外在的“礼”要和内在的心境修养(“乐”)能够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中,从而建构起情感化、审美化的政治体制,这样的政治制度无疑达到政治美学的境界。
二、人生之“乐”,作为生活美学的表征
《论语》中提及的“乐”除了作为音乐及其引申的伦理、政治意义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较为鲜明的含义,那就是“喜爱”“愉悦”“欢乐”。这种含义在《论语》之“乐”中也占有相当比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八佾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卫灵公篇》)等。
对此岸生活的肯定,对现实幸福的追求,一贯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他们并不将幸福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来世或者遥不可及的天国(如佛教和基督教),也不会对此生苦痛采取冷漠的逃离和回避(如中国道教),而是力争在日常普通的生活中发现快乐、找寻幸福,使冷淡灰色的生活变得温暖多彩起来,这也许是最早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因为儒家文化相信:“现世便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原则上都是平等的,即使有差异,也仅是程度上的差异。”[5]。由于对现世世界的绝对肯定,孔子思想中对生活中的快乐放在突出的位置。如《论语》开篇第一句即是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短短两句话,“悦”和“乐”都是在讲述不同的生活,同样的快乐,一个是学习之乐,一个是友谊之乐: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并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心中悦之,这是一种充满收获的沉甸甸的喜悦;而远方的朋友前来相会,或探讨技艺、或观花饮酒、或互诉衷肠,三五之夜,相知一二,上下九万里,古今五千年,岂不快哉?这些都是此世间的快乐,是带着朴素的生活气息的,带有温度的快乐。
但是,《论语》对生活中的快乐并不是一概加以认同,在孔子看来,所有的情感,必须纳入到政治体系之中,符合“礼”才是值得肯定的快乐。具体说来:第一,要有“度”,即“执中而用”,守“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中和之美的表现,孔子在谈论音乐时提出一个重要命题“乐而不,哀而不伤”,“”和“伤”均做过度、过分讲,说诗歌表达的快乐和悲哀的情感都要恰当,不能过分。过分就会伤害个体身心、伤害社会群体,所谓“过犹不及”是也。因为中国是以黄土文明为代表的文明模式,缺乏西方地中海文明“酒神精神”的那种精神的放纵和情感的狂欢传统,相反,黄土文明(主要是儒家思想)对任何情感包括快乐都要有所节制,要在理性的制约下进行适当的快乐,而非纯粹的动物本能式的宣泄。而这个适当的“度”则是一种有益于政治统治、有益于维护身心健康的又非静止和绝对的一种动态平衡,即是一种“和谐”。第二,要有“益”,儒家美学很大程度上是围绕政治美学来建构的,讲“礼”讲“乐”,无非是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益。它毫不避讳自己鲜明的社会政治功利目的,“立功、立言、立德”从来都是儒生们孜孜不倦的人生信条。同样,儒家文化的所谓“快乐”必须是将这种本来纯粹的情感经过理智的指引、控制、过滤,并且将理智引入、渗透、融化在情感里面,这时所谓的“乐”,已经不是纯然“尽美”之情感,而且还带上了“尽善”之德性要求,“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卫灵公篇》。“乐”之损益,判然有别,《论语》已经给我们做出鲜明的分类,只要对社会国家有“损”,尽管其“乐”,一律唾弃之,放流之。
三、超然之“乐”,作为走向哲学境界的指引
上面讲《论语》中的“乐”主要是作为建构政治美学的“音乐”和建构生活美学的“快乐”两层含义,这两层含义都是关乎现世,关乎人们实际功利的道德伦理要求。除了这两层含义之外,孔子又将“乐”提高到一种超道德、超感性的哲学境界。这种快乐,已经脱离了具体和繁琐,达到一种超然的愉悦,使“乐”上升至一种“天地境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朱注》程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概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乐”在这里虽然不脱离感性,不脱离心理,仍是一种快乐;但这种快乐已经具有某种超越性,已经是一种经由道德而达到的超道德的稳定境界和超然心态。又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壅也》),此处讲的即是一种美善合一、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乐山”“乐水”其实是一种“人的自然化”(李泽厚语),即回归自然,免除各种自然的异化,重拾那份久违的自然之美和自然之乐,使人恢复和发展被社会或群体所扭曲、损伤的各种自然素质和自然能力,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灵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宇宙节律的同构合拍,这绝对是一种审美的“天地境界”,具备了形而上的高度。
不管是“悦耳悦目”的礼教音乐,还是“悦心悦意”的生活之乐,乃至“悦神悦志”的超然愉悦,都在《论语》中通过一个简单的“乐”字体现出来。而这三个层次的“乐”合起来,就构成了极富中华文化特色的“乐感文化”(李泽厚语)。乐感的存在,引导着我们去过一种充满内心喜乐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就是一种“乐感”的生命存在方式。这样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我们的生活充满感恩和乐观豁达,而且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层精神:乐感文化,这种“乐感文化”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同时,由于“乐感文化”是一个立体的建构,在强调此岸世界的立足点的同时对彼岸又有所展望和希冀。所以,中国的“乐感文化”并不浅显庸俗,而是在平凡中见伟大,世俗中有高远,“既世间又超世间”,又以乐观、豁达、进取为情感底色,这就是以孔子及其《论语》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哲学、美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思贝斯.哲学指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9.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