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从业资格考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范文第1篇

2003年2月1日颁布的《证券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从2004年起要求证券从业人员执证上岗,同时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门槛大大降低。按照新的考试政策,凡年满18周岁、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考试合格者可申请从业资格,申请时不再有金融或证券工作年限的要求。

提示:此项考试虽然降低了报考门槛,但报考者还是应慎重对待。从往年考试情况看,只有具备一定的证券和财经知识,才能顺利通过考试。此外,许多港澳台人士也来大陆发展,证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机会也愈增加了难度。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考试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面向社会开放,凡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社会从业者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可以像考注册会计师、建筑师一样报考出版专业职业考试,并通过考试进入出版界。

提示:出版单位是目前人才市场上的大热门,此项考试可帮助有志于此的人进入这一行。但出版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相关的市场运作知识。因此没点真工夫,很难通过考试。

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

2003年,国家人事部门对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做了重大调整,在报名条件上降低了对报考者工作年限的要求,具体变化为:1、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的,对其从事经济、法律工作经历的要求,由原来的8年变为6年;2、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的,对其从事经济、法律工作经历的要求,由原来的6年变为4年;3、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的,对其从事经济、法律工作经历的要求,由原来的4年,变为2年。此外,从2004年起,该考试成绩有效期延长1年,也就是说,考生通过考试的年限延长为连续3个年度。

提示:注册税务师是考证市场上的热门项目,很多人考完注册会计师证书后,都打算再考一张注册税务师证书,以扩大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2003年注册税务师大幅降低工作年限要求,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福音”。

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范文第2篇

(1) 关于会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B: 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C: 会计的对象针对的是某一主体平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D: 货币是会计唯一计量单位

答案:D

解析: 货币是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故选D。

(2) 期末编制试算平衡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算平衡,会计记录正确

B: 试算平衡,但会计记录不正确

C: 试算不平衡,但会计记录正确

D: 试算不平衡,会计记录不正确

答案:D

解析: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如果试算不平衡,即借方发生额(余额)合计不等于贷方发生额(余额)合计,则账户记录或计算肯定有误 ;如果试算平衡,即借方发生额(余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余额)合计,可大体上推断账户记录或计算正确,但不能绝对肯定记账无误,因为有的错误是不影响借贷平衡关系的。故选D。

(3)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

B: 只要试算平衡,说明账户记录正确无误

C: 如果试算不平衡,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应该认真查找,直到平衡为止

D: 即使试算平衡,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答案:B

解析:试算平衡,只能说总分类账的登记基本正确,不能说绝对正确。如果试算平衡表借方余额合计数和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并不一定表示账户处理完全正确。有些错误的发生不会导致试算平衡表中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的失衡。故选B。

(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最大区别是( )。

A: 保持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B: 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 进行发生额试算平衡

D: 总括反映同类经济业务

答案:B

解析: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最大区别就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故选B。

(5) 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更正方法应当是( )。

A: 由会计主管人员更正

B: 由出具单位更正并且加盖公章

C: 由经办人更正并加盖公章

D: 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答案:D

解析:原始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如果金额有错误,按规定不能更正,只能由出具单位重开。故选D。

(6)企业对于已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存货盘亏及毁损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 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B: 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 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

D: 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

答案:A

解析:题中B项应计入营业外支出,C、D项应计入其他应收款。A项应计入管理费用。故选A。

(7) 以下属于对账中账实核对的是( )。

A: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

B: 总分类账户的期末的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

C: 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

D: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

答案:A

解析:题中B项总分类账户的期末的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属于账账核对,C项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属于账证核对,D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袁核对不是对账内容。故选A。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 )。

A: 历史成本

B: 可变现净值

C: 沉没成本

D: 重置成本

答案:C

解析: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故选C。

(9) 财产清查时,( )为盘盈。

A: 实存>账存

B: 实存

C: 账存=实存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范文第3篇

自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全面参与到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来,随着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幅持续保持在20%以上,对外贸易依存度仅2004年就已达70%以上,外经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扩展之势,按目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速估计, 5年内国内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36万家,是现有企业的2 倍,按新增企业每家需要10 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就需要新增180万人,再加上现有企业的人员更新和扩招,市场对外贸专业人员的需求将会更大。

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一)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所掌握的信息,外经贸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多为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技能人才,企业都要求毕业生持有国家职能部门统一考试取得的通用的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工作,没有相应从业资格证的将不受欢迎和聘用。

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的国际贸易精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能力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具体来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能在外经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商务谈判、签订合同、跟单、货代、单证、报检、报关等业务工作的零距离

上岗操作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及主要岗位面向,高职院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业务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知识。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规、世贸组织规则;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市场营销知识;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及外贸英语口语等基本技能;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商品学、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与保险、外贸单证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和国际货款结算等方面的业务知识。

专业技能。作为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备从事同外商进行磋商交易、拟订合同条款、签订合同,实现交易目标的善于沟通交流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具有从事跟单、货代、独立处理履行合同各业务环节的单证操作、办理托运、投保、报检、报关和货款结算等能力;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技能。

(二)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为准绳,培养能干实事的顶班上岗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要能准确把握外经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适应职业岗位职责的变化,结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岗位标准的变动和趋向,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重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实行动态的教学过程。

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岗,就是外经贸企业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所设置的工作岗位和该岗位对业务人员的职责和业务素质能力的要求,以保证各岗位工作的高效率运作,保证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外经贸企业的工作岗位分工呈现越来越细化的趋势,以达到专而精的工作效果。现在的主要岗位分工有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货代员、报检员和报关员等,这些岗位的职责就是国际贸易精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范文第4篇

职场上像小李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职业资格制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考证大军之中,盲目跟风考证不仅浪费时间,有的甚至还会上当受骗。如何正确地认识职业资格制度,客观评价各类资格证书的含金量,理性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资格证书,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晒晒常见的从业资格证书

就目前的考证热而言,职场人士以及高校学生考取的证书主要有3类:一类是传统的与取得学位有重要关系的资格证书,比如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另一类是与自己所学专业或所从事工作有关的证书,比如会计专业考生考取会计职称证书,法学专业考生考取司法考试证书等;还有就是学生为了就业、扩大知识面或出于本人兴趣而考取的其他从业资格证书,职场人士参加此类考试无非是为了充电,增强自身竞争力。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会计类、证券类、银行类和法律类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这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考取该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该考试是目前报考人次规模最大的一类从业资格考试。

北京地区每科收取考务费20元(初级会计电算化45元),培训费每科200元左右。因此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要求,所以对于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具有较高含金量。另外,会计人员需求量大,且工作、收入较稳定,这也是含金量的一个有力体现。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据统计,证券从业者是近几年薪水最高的人群,平均月薪近万元。而按规定,证券中介机构不得聘用无资格证书的人员,因此对于立志从事证券业的人来说该证含金量很高。该证书考试难度不大,在校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大都会报名参加。但由于证券行业较辛苦,而且具有一定风险性,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仅凭此证很难立足。

该考试为全国统考,报名费为每科70元,培训费每科200元左右。分为基础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基础科目和一门专业科目,即取得从业资格;通过基础科目和两门以上(含两门)专业科目,取得一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全部通过取得二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

银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该证书也是职场人士以及高校学生喜欢报考的一类。开展时间较短,但颇受银行从业者青睐。2006年开始试点,2008年步入正规,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公开考试。考试分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其中专业科目包括个人理财、风险管理、公司信贷、个人贷款。考生可自行选择任意科目报考,但是通过公共基础考试是获取专业证书的必要前提。

每科报名费100元,培训费用为每科200元左右。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此考试主要目的是改善银行从业人员素质,为银行从业者提供一个可以被银行和消费者认可并接受的标准,也为中国银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可比的规范。随着中国银行业的不断完善,相信该证书含金量也会逐渐凸显。

司法资格考试 该考试是目前公认的难度最大和参考人数较多的一类职业资格考试。从2008年开始,由于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司法资格考试在报名条件上做了新的调整,允许在校本科(大四)学生报名参加,同时还将原来全国统一执业的司法资格按地区做了分类,对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在报名学历条件、考试合格标准等方面采取适当的优惠措施。

报名费用为220元,培训费用较高,一般在1000元以上。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目前分为四份试卷,必须一次性通过。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此证书含金量可见一斑。

除了上面列举的4类,还有保险、评估、税务、拍卖、医疗、房地产、审计、统计、出版等领域的从业资格证书的参考人员也都在逐年增加。

考证要与职业规划挂钩

考证热不断升温,一些职场人士和高校学生开始迷信职业证书,有的人甚至认为证书越多工作就越好找,还有的人认为收入高的职业,其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就一定高。这些认识其实不完全正确。

资格证书要专业对口

加强职业准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这一点是明确的。职业资格制度打破了传统的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为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施展抱负提供了条件。还有许多职场人士因为职业资格制度的实行,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职业资格证书也在找工作时使不少毕业生如虎添翼。

参加专业对口的职业资格考试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帮助的,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司法资格考试、会计专业的学生参加会计类职业资格考试、保险类学生参加保险类职业资格考试等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毕业就业时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迷信资格证书越多越好,盲目跟风考证热是不值得提倡的。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为了考证,不安心本专业的学习,虽然考了一大堆证书,但却因专业考试不及格连毕业都成了问题。

含金量并非一成不变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保险营销员;制度缺陷;法律定位;激励约束机制;外部监管

近年来,安徽省保险营销员规模快速扩张,实现保费收人持续增加,保险营销成为保险业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但由于保险营销员制度缺陷及声誉机制弱化,其行为短期化、人员流动频繁、诚信缺失及销售误导等问题对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实现行业利益、保险公司利益、社会利益和营销员自身利益共赢,保险营销员体制需在法律定位、激励约束机制、外部监管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1.保险营销员队伍不断壮大,营销员体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保险营销员队伍规模快速扩张,其对保险业发展贡献显著。二是保险营销员管理渐趋规范。三是制是安徽省保险营销员管理的唯一模式。

2.保险营销员体制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1 法律地位模糊,保险营销员归属关系难以理顺,社会地位较低。《保险法》、《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保险营销员的资格身份尚未明确界定,其与保险公司应为关系,却不具备法定保险人资格条件,无法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证,没有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和领取营业执照。人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性质区别,不能享受正式员工福利待遇,激励机制缺失;实际关系又包括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从业关系中的角色冲突,致使保险人收入缺乏保障且受保险公司管理,保险营销员社会地位较低。

2.2 保险营销员脱落率较高、产能效率偏低及展业行为短期化等问题突出,保险业持续发展压力增加。

2.2.1 收入、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不健全,保险营销员脱落率较高。(1)个人制保险营销员不属于保险公司员工,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保单佣金和奖励,没有或极少有工资底薪;对于长期型险种,保险公司通常将营销员佣金集中在保单生效后最初3-5年内付清,不再续付佣金。(2)制保险营销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多数保险公司没为营销员缴纳“三险一金”。(3)保险营销员所需承担税种主要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及个人所得税,税负压力较大。

在销售欠佳或不能完成销售任务时,多数营销人员选择退出。营销员脱落率较高,对保险公司负面影响明显:续期收费无法保证;易形成孤儿保单;营销员极力促成新单,易导致不规范销售或劣质保单。

2.2.2 保险营销“1+l”增员模式下,保险营销员产能效率偏低。保险公司多采取以增员奖励和血缘保护为激励手段的多层级组织发展模式。依赖廉价资源进行低成本经营,通过感情展业方式挖掘营销员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获得保源。保险营销队伍长期低素质膨胀,在全行业形成一种惰性,行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2.2.3 保险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不健全、持续教育制度缺失,保险营销员素质难有根本性提高,保险业持续发展压力增加。

《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对参加保险营销员从业资格考试的学历要求仅为初中以上,对年龄、专业均无明确规定,准入条件过低。

保险机构营销培训主要针对新增营销员,对其他层次营销人员的培训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后续教育培训多以晨会形式介绍短期性业务拓展技巧;对元工作经验的新进从业人员,保险公司均选择集中培训、按时到岗、定期重签信用协议书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约束和继续教育。目前很少有保险公司为专职保险营销员设计国际上标准认可时段的职业生涯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仅限于险种介绍和销售技巧,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投资理财等方面的需求;部分保险公司对新老人、不同文化水平的人采用统一培训模式,不注重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培训,可能引致营销员平均素质的被动下降。

2.3 声誉机制弱化、违约成本较低,保险营销员道德风险累积。多数营销员与保险公司间进行的是有限博弈,缺乏长期利益预期,关注短期交易结果,易发生误导客户等违约行为,而保险公司很少主动采取措施及时回访客户,通常是接到客户投诉才有所了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竞争激烈、增员困难及人员留存率较低等因素累积影响,保险公司对营销员违约的惩罚通常仅限于追缴佣金等经济措施,营销员违规成本较低。

3.推动保险营销员体制建设的意见

3.1 在《保险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框架内,对保险营销员进行多元转化,明确其法律定位与权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营销员队伍进行精简、分流、重组,弱化多层级的营销管理模式,明确保险营销员的法律定位与权责。路径选择包括:①转化为保险公司的销售员工,通过劳动合同确定灵活的用工关系和合理的薪酬标准及奖励制度。②保险中介机构逐步分流销售职能,营销员是中介机构的员工,走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道路。③将营销员转化为以保险公司为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公司员工,三方通过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明确保险营销员为保险公司销售保单和提供保险服务。④引导精英营销员注册为个人保险人,模式可参照律师、会计师等职业形态,保监会则参照专业保险机构进行监管。

3.2 完善市场准入标准、增员考核和薪酬体系,减轻营销员税负,建立有助于营销员展业的激励机制。

3.2.1 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制定保险营销员从业资格准入新标准。增加保险营销从业人员学历、信用状况等约束条件,提高从业资格考试的专业水平;督促保险公司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完善保险营销员教育、学习、考试及专业晋升体制。

3.2.2 完善保险营销员考核机制和薪酬体系,可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评价保险人的长期发展潜力,要求取得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学习与创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客户满意、流程、学习与创新)、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客户满意)、过去指标与未来指标(学习与创新)、落后指标与领先指标(客户满意、流程、学习与创新)的平衡。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薪酬结构。

3.2.3 鉴于当前保险营销员岗前培训和见习期间的人员流动性较强、收入不稳定状况,可采取免征保险营销员营业税或提高其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保险营销员个人所得税税前费用扣除比例,适当降低其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减轻保险营销员的税负,提高保险营销员社会经济地位。

3.3 建立职业责任保险机制和保险投诉赔偿制度,完善保险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消费者投保安全感,提升保险产品信任度。保险营销员须参加职业责任保险,保险费支出由保险公司负担,弥补保险营销员失误造成的投保人损失;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如发生虚假宣传、误导销售并给投保人带来直接损失,投保人可以投诉申请赔偿。建立客户反馈信息系统、保险售后服务体系及保单脱落处理机制等,增强消费者投保安全感,提升公众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度。

3.4 加强外部监管,规范保险公司市场行为和营销员的从业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大依法查处保险欺诈等侵害投保人利益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保险公司竞争行为和营销员的绩效考核方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保险营销员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完善保险中介信息监管系统,加快建设营销员展业信息子系统,将营销员从业经历、展业现状、信用水平、学历、技能等级等信息纳入;拓宽公众查询渠道和范围,接受公众监督。

3.5 健全保险行业协会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公约建设,倡导健康的保险营销文化。行业协会建立营销员职业评级制度,将营销员可从事的业务范围与其从业年限、工作绩效、学习能力相联系,重点考核实务技术和职业操守,根据考核结果评定等级;复杂的保险产品须由具备较高等级资格的营销员营销。制定营销员职业操守和自律公约,制定营销员有序流动的管理办法;建立行业自律信息公布制度,提高保险行业信息透明度。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行业协会应加强营销员合法权益保护,倡导健康的保险营销文化,鼓励保险公司打造特色营销品牌。

参考文献

[1]杨济时.个人保险营销体制的变革与思考.中国保险.2007.11

[2]张桢国.对现行保险营销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国研网.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