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素质专周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高专 舞台实训与实践课 夯实基础 延伸舞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78-02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多次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文件和规定,促使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理念明确指出: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培养模式。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强化教学、学习、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必须重新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使之与社会需求衔接得更好。
一、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训与实践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当今,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的教学延用的是影视表演专业常用的训练方法,或是采用艺术院校以排练歌剧、音乐剧为主的高大上音乐表演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些教学形式和方法固然可以借鉴,但确不能照搬。因为,高职高专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完全不同,授课的时间差距也太大(如本校就一年的时间)。高职高专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音乐表演发展需要,掌握音乐表演理论,具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实践技能,在舞台领域有突出特长的人才。因此,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的教学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定位。课程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精神、表演综合实践能力,为将来能胜任各类表演机构表演实践、表演策划、管理、培训、教学工作服务。
另外,高职高专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在于:专业文艺团体及电视台、电台;艺术院校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各地市县行政、企、事业单位文化机构宣传员、艺术工作骨干;基层厂矿企业工会及相关部门、机构的文艺演出策划、组织、编导者等岗位。因此,课程也要围绕这些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综合能力来筛选教学内容和制订教学计划,突出和彰显现代化职业教育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线;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各种舞台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体验各种不同艺术的表演风格、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这一广大的舞台,使学生有一种良好的专业学习与竞演的氛围,把理论、策划、创编与舞台表演艺术融为一体,实现高职高专“重实践、重操作”的培养目标。构建“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当前就业和终身学习的问题,体现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
二、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夯实舞台表演的理论和表演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生源相比艺术院校的相差甚远,因此表演理论本着够用、实用这一原则。例如,演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和素质要求;舞台的表演形式;音乐的表现手段;表演艺术的定义和对观众的影响作用;舞台的信念和想象力;形式不同的歌曲(民族、美声、流行、合唱、儿歌等等)表演风格特点、要求及训练和表演方法;作品的构思与创作;舞台的结构、灯光、布景、道具、音响;音乐会的节目安排与策划等等。舞台表演它既是一门有理论,更是一门突出舞台表演实践的课程,所以,这些理论知识必须是贯穿在舞台实践训练、视频欣赏、观看演出的过程之中。它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不断点拨指出,学生在不断观察学习、练习训练、归纳总结当中,使这些理论得以升华和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那么,这些理论服务于表演的功能将会大大减弱。
高职院校大部分艺术学生进校时,各方面条件和素质相对较差,对舞台表演一窍不通,表演的心理素质也较差。由此可见,增强学生的表演意识、表演心理和表演基础,是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的重中之重。学生有了良好的舞台心理的支持,有了丰富的形体和心理语言表现、有了大胆创新和创作的概念,就能更好地服务于舞台、服务于社会,把高雅的音乐和艺术传播给观众。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身姿到脚步的移动,从手势到眼神,从心理刻画到肢体语言的表现,无不是一个很细致的研究课题。而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程时间短、任务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发挥更大的教学效应,是我们努力实现的方向。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教学上的经验:
一是通过视频和观看演出,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表演意识和概念。每学期开始前两到三周时间,不是急着让学生上舞台训练,而是让他们大量地观看与本学期教学内容相关联的一些剪辑过的视频,从观看到教师的点拨和讲解,让学生思想上首先有了概念和心理准备,为后面舞台实践教学做好铺垫。课后也要求他们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上网观看其他视频(教师可提供网页和具体内容),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整体表演意识和概念,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前瞻性,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二是借鉴一些我国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舞台表演训练方法,重点在于学生的手势、步伐、眼睛和表情的训练上。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戏曲表现非常丰富和具感染力。例如,手势“引、定、开、合、托、错”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表现了人物不同的情感表达和渲染气势,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为表演起到辅助作用。传统戏曲中的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丰富的眼神表达不同的心态和情感,就像人们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心中的苗”。眼睛不精、不拢神,就无法抓住观众。戏曲表演中演员的面部表情动作是稍稍突出和夸张的,通过模仿、训练,可使害羞和腼腆的学生更敢于表演和做戏。另外,戏曲演员一上场,他们的“台步”和“身段”无不透出一种振奋的感觉,一举手、一投足体现艺术的风度,让观众感觉到艺术的美和一种热情。所以,借鉴我国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舞台表演训练,可以改变学生懒懒散散、随随便便的舞台作风,做到“神形兼备”的舞台形象,把美好和高雅的艺术带给观众。
三是借鉴影视表演舞台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心理,丰富他们的表演形式。戏剧表演中的台词、诗朗诵、单一动作练习、无声和无实物训练、双人和多人训练、主题合理训练等,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舞台的创作素质,对学生舞台表演的信念与真实感、注意力、想象力等良好心理素质的获得帮助是极大的,也是构建表演者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点训练部分。
(二)结合本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和专业要求,努力尝试各种舞台表演形式
首先,对不同音乐表演形式进行尝试。音乐表演是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结合今后的就业方向,我们对一些常用的音乐表现形式、风格和训练方法都可以进行尝试训练。比如,独唱(美声、民族、流行,可根据自己的演唱能力来选择)、儿歌的表演方式、小组唱和组合类的表演方式、合唱曲的表演方式、歌剧(以民族歌剧为主)和音乐剧片段表演。
其次,可以尝试和创作一些小品、双簧等一些曲艺类的表演形式。因为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有可能到各地市县行政、企、事业单位文化机构宣传员、艺术工作骨干;基层厂矿企业工会及相关部门、机构的文艺演出策划、组织、编导者,而这些曲艺类的表演形式往往是这些单位开展晚会中常常出现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些舞台尝试、实践和积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整体艺术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以上这些教学实践内容,比较繁多,难度也较大。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此,可采取以下教学措施:开学第一周就把教学内容安排下去,让学生课后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排练;期中进行一次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和应该注意的地方,让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下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期末抽出三周时间进行舞台练习和实践,其中,教师对节目进一步进行点评和修改;最后,以晚会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样,学生既有安排表演基础训练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完成较大难度、完整性较强的艺术表演形式,而且,还可以整合成一台形式多样的晚会。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必须坚持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
三、延伸推进舞台教学实践活动,扩展舞台表演范围
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对此,应不断地延伸和推进舞台教学以外的实践活动,扩展舞台表演范围,让学生多进行热身运动,才能更好地稳定他们的表演心理和表演状态,经受起舞台的各种考验。具体操作: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精心组织同学们下基地实践,如:下农村、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上剧院、上舞台、上电视。通过各种渠道,打开实践范围。由此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和了解舞台的结构、灯光、布景、道具、音响与节目效果的关系;学会音乐会的节目如何安排与策划;舞台的礼仪和晚会的整体运作;节目的的完善与创作等等更广阔的知识点,把策划、创编、表演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组织开展音乐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所掌握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更加相接轨,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今,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快速地发展,作为高职高专的一名教师如何赶上时代的要求,完善和深化教学改革,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和使命。因此,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训与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规律和准则。
关键词:现代职教模式;校企合作化;联想专班
1实施背景
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在改革学生培养模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建立?如何使学生成为掌握最新知识技能的人?如何让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人?为此,只有积极主动引进“外脑”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在2015年年初,学校引入的联想集团校企合作项目正式实施,联想集团是IT行业的世界第一,并一直致力于“产业报国”。该集团从2003年起就开始涉及教育领域,不断与全国各职业院校共同打造适合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2014年年底,学校与中国联想集团教育与培训事业部就全方位战略合作签约,启动联想校企“一体化”项目,从创新型IT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讲师、企业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企业管理实践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目的:一方面大力发展我校职业教育,增强学生技术能力、实战能力,真正做到“学校、企业、师生、资源一体化”;另一方面,计划到2018年,必须建成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东北三省作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和职业教育项目。2015年3月,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首届联想专班”顺利组建完成,并正式开课,这标志着东北三省第一家联想一体化项目已经顺利“起航”!
2主要目标:引入企业标准培养技能人才
(1)达成职业教育核心的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优先目标,教会学生生存本领和感恩的心态,教会他们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专业技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升学前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责任、团队、诚信和积极的心态”。
(2)引入企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以行业标准的联想IT服务人才培养能力模型和认证体系为标准(LCSE,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培养符合IT服务行业最新需求的学生和教师。
(3)培养社会需要型学员。联想与学校共同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LCSE专班和联想讲师培训班。联想安排企业认证讲师到学校在两个学期内为80名学生授课及为教师培训。安排联想高级工程师在实训中心指导实训,并安排优秀学员与我校教师在服务中心进行岗位实践,目标是将第一批8名学校教师培养为联想认证的“双师型”讲师。
3校企“一体化”项目建设管理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哈尔滨市现代应用技术中等职业学校与联想集团在项目起动前经过五次研讨和大量的数据调研工作,从企业和职业学校共优选10名成员,组成了联想校园“一体化”项目建设小组,对整个项目建设的推进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2)明确项目目标。精确的日程安排与工作目标细化,每项动作都会有明确和具体的交付物。大量一手素材可为项目本身质量负责,并可用于“复盘”工作。
(3)明确具体的人员分工。做到权责明确、职能清晰。校方负责协调相关资源。联想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小组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人员分工模式。
(4)多建立种沟通机制。建立校企双周例会制度,并制定了相关汇报模板,做到例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汇报结果明确、精确。另外,在沟通方式上,增加了QQ群、微信等方式,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沟通效率,减少了时效沟通成本。
(5)明确保障措施。①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由联想企业4人、学校2人组成。②校企例会对项目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进程、具体问题定期布置和检查。③建立网络汇报制度,对项目中涉及到各部门的问题及时通过QQ、微信汇报,小问题当天解决,大问题在一周内必须解决。④经费保障,本项目拟投入资金594万元,其中联想集团投入385万,学校投入209万元。由项目小组在校方监控下,对经费进行管理和使用。
4联想专班课程安排及学生管理模式
(1)联想专班学生课程安排。具体操作为三个阶段的课程:①职业素养课(2个月):通过职业素养课,使学生感性地认知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增强专业认同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通过每天的晨会,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②专业技术课(2个月):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意识和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入课堂开展校内实训,并严格按照企业的工作制度进行工作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社会,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零距离”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实施“顶岗实习”(2个月):通过到联想集团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提升职业能力。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上岗培训的最终叠合,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教学目的。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管理联想专班,共同培育学生。采用“项目制”,分组学习,各小组之间又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将联想专班的建设和管理划分为“筹备、启动、磨合、规范、发展”五个阶段。
(2)筹备阶段(培训开始前4周)。本阶段工作目标是为保证教学做充分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教师人员准备及物资准备。联想专班班主任选拔标准:①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有爱心,责任心强。②认同联想企业文化与教育理念。③工作经验,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者优先。④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注重自我学习,善于总结与应用。环境设置标准:教室面积及桌椅摆放根据参加培训的人数,分为四到五组,每组人数6~8人为佳。教室配备投影仪、幕布、无线麦克风等电子设备。
(3)启动阶段(专班成立2周内)。本阶段目标是初建积极正向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集体与教学环境。阶段工作内容包括:①开展拓展活动(1周左右);②第一次班会(破冰分组);③在班会中通过组织游戏、活动等让陌生的学员迅速熟悉,让学员间迅速建立连接,游戏帮助人们放松,乐于交往,建立学习型团队,即“半军事化管理+半公司化管理”的学习型团队;④讲师1对1沟通,深入了解学员状况,进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的了解,对学生态度的初步分类:积极、一般、不积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⑤树立正面氛围,通过记名字、搭对子、日表扬、今日之星评选等方法树立正面氛围;⑥营造学习氛围;⑦组织启动阶段的团队活动(桃花朵朵开、萝卜蹲、大风吹、叠报纸等)。
(4)磨合阶段(专班成立4周内)。本阶段目标是使学生们喜欢班级、有集体荣誉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与任务安排、懂得关心关怀老师与同学,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①坚持双周总结例会与下阶段安排,双周总结的内容包括小组成绩汇总、小组发奖、星星大使评选(选前三名)、阶段考试成绩分析、评比最佳搭档(每组一对)、最佳学习周志评选。②启动阿拉丁神灯活动。③开展大型团队活动(与讲师配合),变形虫寻宝(至少做三遍,每人换不同角色)、负责任的传递、挑战60秒。④礼仪活动训练,校门迎宾、食堂迎宾、见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
(5)规范阶段(专班成立五周内)。本阶段目标是使专班学生有大局观、正确对待竞争与协作;班主任可初步授权、班委能够主动分担工作,学生初步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迟到、上课不看手机)、提升学生的自信与表达能力。阶段工作内容:①上一阶段总结班会;②团队活动,爱的传递、盲人方阵、挑战60秒———详细方法见附件;③创造精心时刻(为同学过生日、给妈妈突然打电话);④启动我爱我家活动(教室与宿舍);⑤才艺展示晚会;⑥演讲训练与比赛。
(6)发展阶段(专班成立5周后)。本阶段目标是让专班学生学会思考、反思自我,初步建立自我认知;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包含有责任感、有大局观、有主人翁意识、有抗压耐挫能力、沟通能力较好;建立公民意识。阶段工作内容:①组织一次感恩活动(让学生们自己表达,给父母写封信);②社会实践活动(为全校师生清洁、调试电脑);③做义工;④20km的定向越野;⑤组织一次技能大赛;⑥组织学生参加一次非本校内比赛;⑦毕业典礼(邀请家长参加)。
5主要成果与成效
(1)培养80名联想LCSE认证工程师。学校与联想集团共同设计学员培训方案,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师授课方式,同时安排学生到联想服务站顶岗实践,使学员完全成为社会需要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学员通过联想专班的课程,学会了“感恩”和“作人”,这才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2)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联想专班采用“教练式”教育模式,学生就开始向真正的职场人迈进,他们不迟到,穿正装,佩戴工牌,开企业的晨会,做企业实训。通过一系列实训活动铸造了自信、乐观的职业心态。联想实训中心完全模拟营造了企业环境,学生轮流扮演服务场景中的各类角色,并按照企业内同岗位的职业要求考核学员实训成绩,真正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关键词:高素质 人才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82-01
高技能型人才指的是那些在生产、服务等这些领域的一线岗位上,并且兼具专门的知识、技术及精湛熟练的操作技术,同时能在工作应用中解决核心的技术问题及在工艺操作中出现难题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国高技能型人才在数量、结构及素质上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企业最缺乏、最急需的人才就是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市场营销人才,且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及阻碍产业升级的因素就是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的市场营销人才。
1 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
结合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特点和企业的调研结果这两方面来分析,社会对这个专业需求有以下主要的两个特点。
1.1 从专业需求要求的层面上分析,素质要求比较高
(1)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质量上不断地提升。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的加速,国家对外资的进入逐渐的放宽了政策,使国外的产品能方便的在国内销售,这给国内相类似的行业造成一定的压力。这就迫切的需要我们的企业在制定营销及人才培养的战略时,要考虑更多的数据及科学的方法。但是在这个方面,我国的营销专业人在专业水准和素质、营销的观念及在市场发展的能力等方面上,还存在好大的差距。因此,营销人才会因为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得更加的抢手,造成营销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的短缺。
(2)营销人才的需求已由知识结构层次趋向复合型层次提升。从近几年业内对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对于应聘者的要求一定要是市场专业的营销人才,但是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就比较少。从长远看,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将逐步转向那些不仅掌握专业的营销技能,而且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这样复合型的人才将逐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1.2 从专业需求人才层次上分析
从人才市场来看,总体上大专生的情况是供过于求。但是在市场营销专业这一块上,大专生的求职和本科生的差距并不大,就仅仅差了几个百分点。出现这种情况是与这些年来大专学校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观念和他们的教学理念分不开,他们更加的注重知识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全面的发展。对这一个专业的制度,现在很多的院校都采取“双证”的制度―― 获得学校毕业证的同时,也必须要获得其他相关的营销职业资格证书,才可以毕业。同时,学校方面也积极和各类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能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复合型营销专业人才。我们还从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企业并不太注重学生学历的高低,但是特别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尤其在企业的实习。
2 营销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的探析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营销素质人才,在培养人才的工程中应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课堂、各种社会活动及考核成绩等教学的全部过程,建立起“理论+技能+素养”的人才培养概念。
在课内的教学中,提高课堂内实训模块的量,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打好学生实践基本能力的基础。研制出更多的实训方式,增大实训强度,充分的利用学校里面的实训室等各种实训场所,使学生在相应的模拟工作岗位环境中,熟悉岗位的操作及技能,让学生能更加顺利的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建设校外的实训基地,保证学生能够顺利的进行实训和顶岗的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顺利的完成工作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减少适应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校外对学生的实训及顶岗实习的工作是真正的工作环境。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单个的企业是无法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供其实习,不能进行集中实习,只能进行分散实习,这样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大大的提高。这就要学校与企业一起设计实习管理制度、工作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与用人企业合作,严格管理实习过程,并进行最终考核。分散实习时,应引领学生组成小团队,培养团队精神,让小组能在技术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任务,成绩由教师及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共同考核。
在校外的实训和实习过程中主张以实行任务为主,由企业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学校的专业教师组成教师队伍,进行综合实训。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融于一体,进行岗位技能的训练与实践。以设定的项目为主要任务,让学生从工作机制、工作模式及实践活动中,感受职业的情感、工作的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熟练工作的操作流程,并能灵活的运用职业综合技能,完成由学生转向专业营销工作的人员,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在引领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的安排好学生的职业道德、情商、素质的考核制度。
在实训和实习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道德教育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还应安排专门的专业教师及时和学生沟通,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指导,并做好相应的监督记录,最后也要要求学生写实习的周记、月总结以及报告,完成教学任务。
3 结语
我国目前市场上对的需求情况大于供给情况,而企业现在最缺的就是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市场营销人才,所以市场营销人才就业前景较好。而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更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培养人才要注意在培养人才的策略,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制定出更优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 实训 改革
[作者简介]李刚(1968- ),男,四川仪陇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及英语教育;李兵(1969- ),女,四川汶川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及跨文化交际。(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7-0149-02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简单的“英语+商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复合型、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融合语言学习、商务知识、商务技能培养,有效衔接商务知识学习和商务操作技能训练,对培养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正是融合和衔接相关知识,针对有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促进各项技能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们在专业的实训环节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理论研究滞后,实训目标不明确,实训项目不具体,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不突出,实训方法和实训手段单一,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不强且难以量化考核等问题,这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改革的探索意义重大。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现状
1.对商务英语实训目标的认识模糊不清,教学组织过程不够周密细致。高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能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虽然高职高专院校开始重视实训教学,也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操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教师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边教学边摸索,对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较清楚的认识,导致部分实训指导教师无法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实训的教学目标无法明确告知学生,对于学生的问题解答不够耐心,对于核心技能和实训难点的时间安排不适当,使得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复学习和操作,并且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较好地激励和约束学生,教学秩序涣散。
2.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匮乏。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它既包含普通英语的内容,又包含商务知识的特定内容。商务英语专业是高职院校较年轻的专业,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现有非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非商务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但专业和实践能力薄弱,达不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教师“除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外,还十分强调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从而导致在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上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实训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制约商务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实训内容条块分割,没能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实训模式。由于以前对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认识模糊不清,所以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各课程任课教师进行的单项训练,实训教学内容则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自行拟定,如“英语视听说”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外贸函电”和“写作实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单项技能,但局限性很大,不能适应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因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外向型企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学生如果只具备单项技能,是达不到要求的。
4.没有与实训相配套的教材,没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教材建设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只有单一的专业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建设的滞后同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学校组织教师自己编写实训教材,但大多数还处于编写简单的实训指导书的阶段,而实训指导书往往过于简单或流于形式,没有发挥指导的作用。
而且,商务英语专业大多还没有建立真正长期稳定合作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多名学生在一个单位实训(很难实现一个学生去一个实训单位),给接收实训的单位增加了负担,接收单位难以或不会放心地让学生顶岗操作,从而使实训变成参观;二是实训时间按照教学顺序来安排,难以正好与校外实训的起始时间相一致,从而影响实训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三是校外实训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与规定的实训内容和要求不完全一致,难以保证实习实训计划的完成。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改革的思路
1.准确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目标的构建是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基础。商务英语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构成是“英语交际能力+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综合技能”,凸显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我们确定了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了解(国际)商务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主要业务文件和单证缮制,满足相关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使得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更清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破传统的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专业的框框,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来设置课程,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高职院校能否顺利完成这样一场革命,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素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在专业上必须是“全能型”,即在理论上要能讲得清,在实训指导上要过硬。要把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方式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专业理论功底深、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出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第一要务。一方面,立足校内,多途径提高教师个人基本素质。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采取岗前培训、在职进修、出国留学或考察、下企业实习和顶岗锻炼、考取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等渠道让教师参与外贸企业商务英语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从企业中聘请既具有丰富实际经验又具有相关理论水平的人员来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这样既可弥补实践技能操作课教师的不足,保证教学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能加强专业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兼职教师收集、反馈用人单位信息,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保持师资结构的灵活性;还能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达到缓解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的目的。
3.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实训课程。实训课程设置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一条主线、一个重点。作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以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线,使之贯穿于各个实训环节;作为应用型商务人才,以商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实训把商务技能训练放在突出地位,以英语为实训课程的教学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商务技能的训练,从而融合语言训练和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的设置特别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开设针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必备技能的实训课,如商务洽谈实训、商务函电实训、进出口单证制作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通过商务软件和模拟教学,使学生进入仿真的商务活动的场景,得以“体验”商务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商务技能与英语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同时,实践教学应加强“开口”和“动手”训练,强调“能说会做”。通过诸如“商务英语洽谈”“商务英语函电拟写”类实训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能说、会写、能操作”,体现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实训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实训形式,尽可能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模拟真实的业务情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法,推行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实施实践课程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验、操练和实践。例如,“商务洽谈”实训采用模拟训练法,以“模拟交易会”的形式设计和实施教学。实训中,学生仿佛置身于职业气氛浓郁的交易会摊位,完成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价格条款、签订合同整个磋商环节的演练,使各个洽谈环节所涉及的英语表达用语和基本商务谈判技巧得到强化训练。再如,在“商务实践”实训课程中,带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带学生参加交易会和各类商务会展,使学生既可以学习了解相关商务工作,又有机会接触外商,提高口语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
4.把考证嵌入到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高职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职业性及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这种认识,各个学校明确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多证书”,即毕业证、计算机证、英语等级证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某一技能上掌握较高深的知识及实操技能,同时也可以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因为教师要辅导学生考取技能证,就必须熟练操作并懂得处理考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职业资格证书”的实训可以通过社会上组织的各种活动,特别是针对学生在暑假职业培训过程中获得相关职业内容,在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进行职业总结。在单证员资格实训中,可以邀请外贸公司单证人员讲授单证制作、审核工作的相关内容和技巧,使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和现实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长三角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对具有较高素质的报关员的需求越来越大,海关也在不断完善报关的规章制度。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应该将原先培养目标不甚明确的职业资格实训课程明朗化,使之与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持证率。
5.建立稳定规范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环节是高职高专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训基地是实训课程的平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商务英语专业除了加大对教学实验设备建设的投入,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必要的模拟实验外,还应建立稳定可行的校外实训基地,把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锻炼,可以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毕业后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在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惠互利的合同,逐步建立“协作型”与“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
三、结语
要改变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符合本专业特点和规律的改革之路。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实训课程改革,逐步实现实训课程规范化和常规化,才能最终形成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特色,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各项技能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关键词:软件职业教育;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2+3+2”组织模式;过程化管理
近年来,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规范,明确指出“充分认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特点”、“计算机科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IT专业中,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软件职业教育的定位由知识传授改为能力培养,确立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把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作为软件IT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全面均衡地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实践教学是推动软件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的基本手段和途径。软件职业技术教育将职业技能作为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强调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文章针对软件职业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实践阶段独立化、实践内容重复过多且缺乏渐进性、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且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等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软件职业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尝试,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在软件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对软件职业教育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针对软件职业教育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我们总结出了“3个目标”,即课程教学以满足学期实训为目标、学期实训以满足综合实训为目标、综合实训以满足毕业实习为目标。通过设置3个目标,我们使教学环节条理化了,并明确了教学方向。
根据教学环节设置,每个阶段有对应的实训或实习,且多阶段实训或实习之间有支撑关系,即前阶段的实训实习均为后阶段的实训实习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Java技术开发方向,专科两年制)为例,我们构建了4个阶段的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的职业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要以满足第一学期实训为目标,并为第二阶段实训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要以满足第二学期实训为目标,并为第三阶段实训和综合实训(即岗位仿真)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的专业课程要以满足第三学期实训为目标,并为第三阶段综合实训(即岗位仿真)和第四阶段毕业实习(即岗位实习)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为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以满足当前社会IT岗位需求为目标,在第三阶段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基础上,完成毕业实习(即岗位实习),为就业奠定基础。
2、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与过程化管理
2.1 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我们围绕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这一核心,依据“2+3+2”模式进行组织实践教学。
“2”是指一个理念和一种模式。“一个理念”即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要始终坚持“学中做、做中学”这一理念;一种模式,即实践教学要全程采取“校企合作”这一模式,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引入企业优质教学实训资源,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达到职业素质与能力教育的良性持续循环。
“3”是指3个实践层次、3个目标和3种机制。“3个实践层次”即学期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实训;“3个目标”即课程教学以满足学期实训为目标、学期实训以满足综合实训为目标、综合实训以满足毕业实训为目标;“3种机制”是指小助教机制、专业教师协助教学机制和实训跟踪机制,用以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最后的“2”是指一种活动和一个竞赛。“一种活动”即“我的第一堂课”活动,以强化角色定位;“一个竞赛”即参加全国性、省部级和行业性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
2.2 实践教学过程化管理
针对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我们在每个学期期末均设置对应的实训实习环节。为了保障实训实习环节的实践教学质量、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过程化管理。实践环节过程化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开展“我的第一堂课”活动、3种保障机制、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参加IT技能竞赛。下面对前两项措施进行介绍。
2.2.1 开展“我的第一堂课”活动
针对大一新生对IT缺乏认识的现状,在开学第一周,学校组织专业负责人开展“我的第一堂课”活动,重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计划进行讲解,对之后两年的学习路径进行统一规划,强调学生尽早调整角色与定位,及时纠正学生对IT职业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培养学习IT的兴趣,建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2 “3种机制”保障
如前文所述,“3种机制”是指小助教机制、专业教师协助实训教学机制和实训跟踪机制。3种机制用以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课程环节采用“助班+小助教”机制。新生第一学期伊始,学院应为每个班级配备助班和小助教,引导学生转变角色,根据个人特点定好自己的方向,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
学期实训环节采用学期负责教师协助实训工程师教学机制。通过协助教学,建立与企业实训工程师的沟通通道,及时把握教学动态。为达到协助教学目的,完成协助教学任务,协助教师应定期到实训场所跟踪教学。协助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掌握外聘教师的教学进度,协助实训工程师做好教学考勤,了解和反馈实训工程师、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给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环节采用专业负责教师和班主任全程跟踪机制。实训实习前,专业负责教师与实训机构进行联系沟通,并要求实训机构在实训教学前提供实训大纲、实施方案和实训指导书;实训教学过程中由实训管理人员和实训工程师考核学生出勤,填写教学日志,及时反馈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必要的话对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和总结;实训教学结束后需要提供实训作品、学生考勤表及成绩、项目评审成绩和实训总结等实训资料。
3、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
我们以两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Java技术开发方向)为例,对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实践。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对Java技术开发方向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了调研和岗位培养定位,在设置的课程体系结构中嵌入实践教学体系,并给出了对应的实践教学路径。
3.1 实践能力需求与定位
职业岗位能力调研要实事求是,做到实践教学方案切实可行。以国内IT市场需求为调研目的,设计详细的调研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通过调研分析得出IT市场岗位及能力素质需求,为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提供依据。我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网络访问等多种形式对15所IT机构的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进行调研,明确IT企业岗位群的划分与职业能力要求。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其职业岗位定位为底层(低端)技能型服务人才,即“软件蓝领”,如初(中)级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运维人员等。我们还对10所省内大专院校软件专业的设置和专业改革作了深度调研,汲取部分高校软件专业建设的宝贵经验,通过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管理模式的横向比对,理清了职业教育主要模式。
3.2 实践教学过程设置
依据IT实践能力需求及定位,我们设置了Java技术开发方向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分层原则来设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分4层:素质层、支撑层、核心层和实践层。实践教学设置在实践层。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课程体系结构采用“3+1”模式,即第1.3学期主要学习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第4学期进行毕业实习。
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采用“3+1+1”模式,即第1-3学期期末分别设置为期2周的学期实训,第3学期末2周的学期实训之后设置为期4周的综合实训,第4学期设置为期13周的毕业实习。学期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引入IT企业优质教学资源,由企业实训工程师负责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尽快进入实战角色,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3 实践教学路径
根据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设置,实践教学路径设置为3个层次的实训实习,即学期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实训,通过3个目标条理化3个层次的实训实习教学环节,明确实训实习教学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与学习路径如图3所示。
4、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围绕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这一核心,依据“2+3+2”模式进行多阶段关联渐进式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11-2012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并获得二等奖1个,区域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获得2011年度校级实践教学创新创优奖励,学生毕业率达97%以上,专升本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