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教学论论文

美术教学论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学论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教学论论文

美术教学论论文范文第1篇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作品的成形和心理经验的整合已经不分彼此。这里不妨将此观点引申到美术课堂教学的范围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经验,即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紧密联系,不能脱节。要做到让学生在所学书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之间建立一种认知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经验,越是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得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现代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帮助、引导学生很好地把个人直接的生活经验与间接的美术教材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讲,融入艺术治疗的美术教育就发挥了极大优势。具体举例来说,当学生绘制作品的时候,其艺术表现形式就不再是一个定式,既可以画得具象也可以画得抽象,可以画得很丰富,也可以画得很简单。总之,艺术创作重在内心的表现、感情的抒发和精神的独立。

2.尝试以积极取向为切入点,规避其病理性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目前国内针对艺术治疗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一种病理性治疗模式的倾向。近10年来,国内已有的艺术治疗项目多应用于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病人辅助治疗、成瘾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在笔者看来,当艺术治疗被应用在普通美术教育中,教师工作的重点就不能完全放在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学生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上,而应该以积极的心理学视角为切入点,将艺术治疗与学校美术教学相交融,这是更为可取的方式。举例来说,在教师运用绘画投射分析技术时,把绝大部分画作中的积极元素用对应的积极概念加以解释,将相对消极、负面的元素及对应的消极解释也罗列出来,并将其解释转化得相对积极或中性一些。在积极心理学产生以后,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艺术治疗还是一个全新的应用、实践和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通过校外资源深化课程影响

美术教学论论文范文第2篇

在教师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的优势,让学生最大程度的获取信息。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多媒体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对教学而言,教学目的是第一位的,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出发,合理的选择媒体,各取所长,合理安排。例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广泛的利用网上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信息;通过网上美术馆、图书馆、画廊和艺术工作室获得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感受;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资料。

二、借助于网络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网络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及丰富大量的信息。我们“可以自由地进入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点击任何一幅画,点击任何一位艺术家,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图象和音响资料涌入你的眼帘,点中任何一个词句,都会链接到层出不穷的解释与新的文本的生成……昂贵沉重的画册和零碎失真的幻灯片将有可能成为一种辅助教学参考,艺术史的学生将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世界各国的著名博物馆,在那里欣赏作品,观看和聆听艺术编年史,和著名的艺术史专家进行网上可视对话……”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自己收集信息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自主判断、自由探索,非常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借助于网络加强师生互动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由于课件先行,上课时,教师注意不要变成键盘和鼠标的奴隶,忽视了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若学生体验不到传统教学中教师那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生动的手势,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要注意的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板书,电脑字体虽然工整清晰,但它毕竟是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代替教师手写的汉字。因为“面对面的关怀是一切道德的起点,也是真理的起点”。计算机和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和措施,它要服从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决不能过分出现现代化手段的优势,花大力气将所有的板书内容等都通过多媒体教学呈现出来,可是学生却无法消化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改进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堂的人文关怀。所以在网络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注意学生听课的反映,在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时更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

美术教学论论文范文第3篇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全国各大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传统的教学体系与课堂气氛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又导致教学改革的效果不理想。在这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

(2)内容不协调

近年来随着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各大高校在美术教学中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突出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在我国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分离,具体来讲就是,在现如今的美术教学中,它的整体形式是与现代美术教学改革要求一致的,可其本质其实是教学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的。

2.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

从我国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效果来说,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使得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理念

其实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东西,我国的绝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而这些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贯穿并根深蒂固的存在在我国的整个美术教学中,它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却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以教学改革内容为标准,并结合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改变教学理念,解放学生的思想,进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2)加强教学思路设计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基础,也是课程教学的总体思路,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情况,而老师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重视教学思路的设计,不可马虎了之。详细说起来,就是教学设计要以课本为标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熟知课本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时代进步,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将课题制教学模式引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老师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给予他们表现自我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调整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应该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得到正确结果。它应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过程及成长历程,及时调节和反馈学生在动态教学中的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结束语

美术教学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培养;成功体验;艺术灵魂

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如苏藿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个人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那么,在美术教学的中如何去做,心理学家说过:“教师应当是一个播种、诱发和培养情感的园艺家,而不是一个冷淡无情的教书匠。”由此,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情感环境便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以下是笔者从教余年之所悟,提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培养兴趣,激感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要素,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美术教学、美感的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情感,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激趣的教学情景

大自然是培养情感的最好导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多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通过对自然的写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热爱生活,增强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同时还要通过语言、演示、图片、录音、电视等方式,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自然环境是引发学生丰富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引起他们的联想,从而激发他们特定的情感,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学生不同情感活动。

(二)要挖掘教材中的美

美术教材中的作品,对学生来说,仅是一幅幅陌生的画面而已,要循序渐进地向他们展示教材内容的美,从造型、构图、内涵多方面来讲解,使学生体会其中寓含的深层的美,是美育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个学生内心深处,触动他们的心弦,引导他们去思想、去领悟、去深思。美育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可量可算的,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感,爱美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要实施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在美育中是尤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既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高尔基说:“不爱孩子,就不可以教育孩子。”苏联斯卡特金所言:“教是要用全部力量来把教学工作由学生沉重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教师要真情的爱学生,使学生有亲切感。反过来,“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接受教师的引导。这一点,在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感性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需要一种心理相融,感情相通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向教师敞开心扉,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美育的引导,激发爱美情感。

二、培养积极情感,提高审美热情

美术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地去发现美,创造美。“有激情,一切才有可能。”教师要唤起学生潜藏的感情来求得共鸣。

(一)减少学生心理负担是培养积极情感的前提条件

青少年学生随年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患得患失、胆怯、自卑、对立性等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应该还把目光放在学生成绩上,对于美育工作者来说,更不能盲目扼杀学生的天性,不能盲目地说这个学生画的好,表现得不错,而另一个学生画的不好。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学生自身所长,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发展的自由心理空间,给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减少刺激,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其思想境界。教师也可因材施教,发挥他们每个人的特长。从而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让美育潜移默化地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源于此,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全身心

地进行审美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理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种接触中,教师效应无疑是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

(二)用教师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望,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在美术教学中,美术的感性特征,决定其必是有感而发。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有这种热爱美的强烈感情,才能够不断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为之动情,激起内心深刻体验,产生一种移情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自己对艺术的强烈的探索精神,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使针对学生的感情培养和情感教学起到连续的滚动作用。

(三)培养“童趣”是培养积极情感的捷径

儿童对什么都是好奇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充满诱惑的。在美育教学中学生的心态如儿童一样,心无杂念,有的只是对美的好奇、发现和探索这种最基本的求知欲望。体会这种心理心态,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自由地联想、创新。比如说在黑板上画个圈,幼儿园小朋友会七嘴八舌地毫不思索地说是个太阳、是个地球、月亮等等。而对于中师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十分谨慎地说是个圆形,而绝大多数不可能或不敢想象成其他的物象,原因就源于学生在不断的学习、接触、影响和进步中,学生的思维已经被知识、表象禁锢起来。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很好地解放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想象。想象是创作的翅膀,是培养童趣的关键,对培养积极情趣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三、稳定情感,创设美育氛围

中师学生是好动的,兴趣广泛的,而美育又不是一日之功,它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稳定学生的情感,创设一个有声有色的美育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一)展开积极讨论,增强美育氛围

不管是欣赏课、工艺课还是创作课,都需要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学习,由此而获得的美术知识要比教师言传身教得来要深刻,有趣的多。情感正是在这种讨论中得以进一步发展稳定,美术素质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学生之间的互相研究和学习。“知识不能像往杯子里倒水一样灌进学生的头脑里去,相反,知识是使学生在求知和探索的动机驱使下通过自动选择和发现得来的。”让陌生的美育在学生讨论中逐渐融入学生的心中。

(二)创设成功体验,增强自信情感

有些学生美术方面的知识是横向的。绘画课上布置这样一幅作业,要求“以较抽象的形式创

美术教学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仍然处于少年或儿童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部分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之后,容易自然或不自然地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进而仔细认真地关注身边的一切。学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才能得到新结论,才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创造时间。

(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

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后,很容易对表现对象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注意,并且自发地进行记忆。学生观察的事物多了,自然记忆能力也得到提高,还会对本来毫无联系的事物重新随意地组合,进行增添或删改。一段时日后,学生的想象力就会不由得丰富起来,逐渐在自己脑中形成创作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介绍教材中出现的事物,比如讲到自然界时,教师不仅应该跟学生提到花草树木,还应给学生讲解一些森林中的动物,勾起学生兴趣,通过对动物外形特征的描绘,让学生想象出一幅自然界的景象,并激励学生将头脑中形成的世界以画笔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能够培养学生敏捷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教师描绘的自然界的景象到为学生营造出一幅和谐、多彩、丰富的场景,给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也为学生日后将要学习的“自然”这一课题的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十分频繁,传统的美术教学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利用多媒体来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学方式多元化,也促进学生形成活泼、向往自由的性格,进而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当遇到学生难以想象的情况时,学生很难与教师互动,只能保持沉默,学生不理解教师所述内容,自然不能跟上教师教学的步伐。这时,教师就不该急切地直入主题,可以先跟学生讲解这个概念,让学生对抽象事物有一定理解,在脑中形成自己的想象产物,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动手画出脑中所想的事物,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在课堂前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效果,“这样上课学生是否能理解”“应该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吸引学生注意”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画好自己的作品后,再由教师播放幻灯片,以图片和视频等途径让学生直观观察抽象事物的外形、颜色和特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内容中,很快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也证明通过多媒体可以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接受,能使学生很快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由于每一位学生对美术的敏感程度、天赋和兴趣、实际绘画能力以及美术基础知识等的不同,教师有必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比如,在课堂刚开始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出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阶梯式地一项一项完成,鼓励学生细心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发掘他们在美术方面的潜力,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学习;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的培养,引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在美术学习的不同时期,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师科学的学习评价,可以让学生自主地热爱美术学习,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