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语言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的继承个性创造墨守成规
关于传统与创新似乎已是老生常谈。对它们的把握许多人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偏颇,重视一方面而轻视另一方面。有的“艺术家”研究了一辈子的传统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顽固守旧。不愿直面现实生活的美术家,他的审美观念永远得不到更新的机会,只能停留在陈旧和保守的基础上,他的艺术情趣因此也会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也就谈不上创新了。也有的“画家”对传统的精华尚是一知半解,就忙着抢夺“观念”,标榜“创新”,常是在建立空中楼阁,“墙上芦苇根基浅”,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这两种人其实都走入了误区。传统是一定要继承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延续的过程,个性创造、风格的形成是我们对艺术追求的目标,但只一味地继承或一味追求出新都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
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一种已经形成并对后世发生影响的东西。在艺术范围内,可以说传统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传统都在影响我们,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它。继承发扬有利于艺术发展的因素,清除掉阻碍艺术发展的因素,真正能吃透传统的应当是精神非常强大的人,他既不畏惧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涌入,也不非难各种对传统的批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既吸收前人的养分,又不为之所困,始终以明智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创作,使我们的艺术更加饱满充实。
中国绘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式,始终没有离开继承传统艺术的精神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感动人的作品。有人主张完全摆脱自然和文化传统的束缚,也就是完全割裂传统的继承与开拓创造的关系。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过于夸张个性,这种个性一定是单薄和短命的。我们从西方绘画史了解到:无论是野兽派、表现派还是立体派,不论其造型方法如何各异或者表现主观感受的程度如何不同,他们最终都有一个明显的继承脉络。
人类浩瀚的优秀文化成果就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山花烂漫的原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采摘,从而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回顾整个中外艺术史,有哪位大师不是踏着前人的肩头向上登攀的?独创性总是相对而言的,历史上没有绝对的、凭空的独创性的东西。艺术史上所保留下来的,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这些环节织成一张大网,每一种艺术品在此都有一席之地,这张网就是传统,没有传统也就没有创新。传统提供出一块坚实的平台,以便使艺术家向上跳跃,跳跃的结果构成另一高度,又成为下一跳跃的基础。我们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有创造,也是基于传统框架下决定的。
我们更应认识到,开拓创造是艺术传统得以发展的动力,只一味墨守成规那是对传统作无意义的重复,更难言发展了。傅抱石先生曾说过:“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其意义就在于他认识到了传统的真正精神所在的同时,也认识到突破传统的重要性。正因为他的这种认识,才使他创造出了“抱石皴”,事实上传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包容了诸多逆传统而行的因素,才使传统变得愈加丰厚。中国水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也出现过如徐渭、石涛、林风眠这些不守成法的艺术家吗?中国传统的精神历来是宽容创造鄙视守旧的。历史证明,守成型的画家多,开拓型的画家少,但美术史总是由开拓型的画家来书写的。
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如何做到借古开今,既继承优秀的传统精神,又不囿于古人成法、陈法,这关系到艺术家的创造力、生命力以及个人努力探索等方面。人人皆知艺术要创新,从古至今的从艺者可谓众矣,然而真正能做到创新者的并不多。这与社会人文环境、画家个人秉赋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原因。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应逐渐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判断力和认知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能使自己的感觉提升到一定水平,那么,艺术家的成年至老年很可能在其作品中显现感觉上的迟钝,表现出僵化保守。这就是有的画家一生都在画着同一个水平的作品的原因之一。有些大师如凡·高、高更虽然从事绘画较晚,但在此前他们一定具备敏锐的感觉,所以后来才有天才的发现。又如齐白石先生六十岁后的变法并不仅仅是陈师曾等人的提醒,关键是他具有敏感的艺术神经从而形成超常的创造力。一个艺术家如发展到高层次的感觉和感情的升华阶段,他可以靠敏感的直觉发现常人不易觉察的自然和内心之间那无限的丰富感,其艺术作品自然会表现出独到的新鲜感。:
在人类文化史上,尤其是艺术史上,每一次艺术形式、意识、审美经验的嬗变都是一些具有“先锋”性质的创新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西方艺术史上从法国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均产生于对陈旧的艺术形式的扬弃。艺术作品的创作没有开拓、没有创新,作品的价值就会降低。艺术的开拓与继承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关键在于你的认识、你的选择。学习过程不仅是技艺的提高,而是艺术品位、艺术素质的培养。这样就有了一个高度,我们尽可以在这个高度上再向上攀登。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设计的过程就犹如绘画创作一样,内在含有设计者的情感意识,外在具有物化的视觉艺术形态,即存在着表达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系问题。另外,设计的功能不仅在于表达情感,更为重要的是传达有效地含有商业意味的信息。而绘画的过程严格地说也是一种图形设计的过程,但是绘画的形式是一种纯艺术性的、纯精神性上的语言形式,而设计更亲近于我们的物质生活。
两者的创作目的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绘画作为一种纯精神层面上的创作,更注重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绘画的意义在于创新,而创新只有通过“个性化”才能够得以实现,重复的绘画没有生命力。回顾绘画发展史就会发现,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每一位杰出的大师都曾经创造过极端个性化的作品,每一位巨匠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画家、设计师们,尤其是现代派大家,他们在创作时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其作品的社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正表现在个性化上,通过作者对美的形式法则的特殊理解而存在着。任何一个伟大的画家、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创作者必须把自己个人的主观意志潜能释放出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即使是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的创作,虽然当时绘画作品多为宗教服务,但是那也是为了表达统治者或人民大众的信仰而创作。近现代的绘画艺术更注重个性的宣扬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所以说绘画更注重创作者自我的表现。
在设计中虽然强调创新性,但设计者更注重实用性。因为设计是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一种视觉语言,特别是工业革命带来机器大生产以后,依附性是现代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本质反映。设计作为商品在为市场服务时必须具备“包装”价值与“使用”价值。要想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满意、最终实现设计的价值,就必须通过市场竞争的考验。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通过美化产品而最终实现促销的目的。现实中几乎每一位设计师在为客户提供设计服务时,都会尽量去迎合和满足客户的需要。一方面,设计师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体验消费者的心理,以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得以通过;另一方面,客户可能对市场的把握、了解远胜过设计师,设计师不得不服从客户提出的要求。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绞尽脑汁去思考、去解释自己的作品,也许自己认为很满意了,但最终的评判者还是客户。设计对商品的依附性还体现在“市场”是设计的指挥棒,市场的强劲与疲软将直接影响设计行业的起伏。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要投入到市场的竞争中,对于产品的外观和图形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美观的产品竞争力势必要比粗陋的产品有市场。所以客户和商家对作品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设计者就必须要附和大众(消费者)的审美观点去进行设计。这势必在设计的创作中要考虑加入消费者的观点来设计,这样就阻碍了设计者个人情感的表达。所以说设计与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商品的依附性存在上。对美的追求是绘画艺术的本质体现,绘画与设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个性化”与“依附性”方面,还体现在对形式美规律追求的差异性上。“混沌”一词是“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中国人喜欢含蓄,认为“含蓄”就是美。“混沌”本身就体现着一种不确定的、耐人寻味的特征,这和中国的古老哲学及宗教有关。中国古典绘画所表现的“空灵”“气韵”,以及“墨分五色”,用有限的笔墨表现无限的意境等美学思想,都在于这种“混沌”之美。这些手法在设计中也偶尔能见到,但一般来说仅是借用绘画的表现手法,以增强设计的艺术性而已;但它们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我们从杉浦康平等大师的作品中就可以体会出这一点。具体来说,杉浦康平为敦煌设计的系列丛书,从表面上他是在追求中国画“空灵”“气韵”之境界,而更深刻的内涵是他把敦煌中的图形元素运用现代设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加以组合了。这种“空灵”美的境界只是作为设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希望最终能真正反映出这套系列丛书的内涵,这充分表现在大师的独具匠心和对绘画与设计关系的把握上。
绘画对“混沌美”的追求还体现在对材料肌理的选择上。何种题材、何种效果需要何种肌理,是绘画追求混沌美的表现之一。尤其是现代绘画,在一幅作品中选择综合材料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境地,多种材料的运用旨在加强画面的“混沌美”的效果,通过扑朔迷离不确定的材质肌理的运用,以达到变化多端的目的。所以在形式美的追求上两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综上所述,绘画与图形设计有着巨大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功能区别;是多层次、多社会性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宣泄的差异;是表现个性才气的与服从社会需求的关系;是体现工业化的生产技术水平与个体艺术者之手工技巧的关系。虽然在此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但并不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性。如早期绘画与设计的起源、艺术规律的相似性、图形设计必须具有绘画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等等。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绘画与图形设计的异同,掌握其中的奥秘,理解二者的共性与个性,才算对两者之间有了客观、深刻的科学认识,才能很好地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庄稼编译.现代色彩设计.轻工业出版社,1962.
[2](瑞士)约翰尼斯·伊顿著.朱国勤译.设计与形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3]陈池瑜.现代艺术学导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活跃和市场的扩展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均贫富的格局,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格局,而且使政治、社会、文化格局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权威、道德权威的衰落以及经济权威的崛起。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农村社会财富分配的平均化趋势,用财富无法划分不同家庭的阶层,农村相应地也缺乏经济权威。村干部所拥有的政治权威几乎是惟一的权威。但农村实行市场化经济改革后,不同家庭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率先富裕起来的人脱颖而出,从而在政治权威之外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权威。村干部的政治权威和新出现的富裕阶层,成了乡村管理和秩序重构的最主要的两个博弈力量。总的来说,村干部的政治权威和新富裕阶层的经济权威之间的博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村干部的权威的衰退和新富裕阶层权威的上升相对应。村干部权威的衰退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乡村社会总体上从政治至上时代转变到经济至上时代;二是村干部所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少,村民有求于村干部的事务也越来越少。相对应地,农村企业家的影响却越来越大。他们不仅影响到本地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还影响到本地的资金周转。有的企业家通过捐款等慈善行为,还能够改善本地的基础设施或村民福利。所以,农村企业家的影响总体呈上升趋势[14](P131-206)[15]。村干部和农村企业家的关系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合作关系,即村干部和企业家保持相对良好的关系。二是竞争关系,大多数情况是企业家对村干部的权威构成了挑战,甚至企业家直接竞争村干部。
2.农业劳动者的减少和务工人员的增多。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从表1可以看出,从1980到2012年间,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从事第一产业劳动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1%,还不到1980年(78.9%)的一半。表2展示了更详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从行业分布和从业时间两个指标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虽然逐年下降,但仍占到50%左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虽然有些人看起来仍在从事农业,但实际上用在农业生产上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因为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都已经外包给农机服务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农业劳动力者人数会越来越少,而务工人员的人数则越来越多。这是农村阶层分化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
3.知识取代经验,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导型因素;相应地,老年人地位下降,年轻人地位上升。在传统中国,经营或生活模式都比较固定,所以经验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老年人有更多的经验,所以主要由老年人主导社会秩序。但在农村改革后,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农村工业的兴起,还是农业新技术的应用,都超出了传统的经验。因此,知识相对于经验就显得更重要。由于年轻人在学习新知识上的能力更强,所以在经营方面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笔者在章丘市白云湖镇调研时,就证实了这种说法。当地最主要的产业就是废品回收。收废品需要一定的知识,不同种类的塑料、金属,价格差别很大。年纪大的人在辨别能力方面,显然不如年轻人。所以,这里的年轻人地位更高,甚至家庭财产的支配权(主要是现金开支)也主要由年轻人掌握。知识对于经验的取代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或经营上,而且还体现在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上。日新月异的家用电器、新式服装、新的文化娱乐形式以及新的交往方式,都与传统不一样。在新风气迅速取代旧风气的情况下,老年人不得不感叹自己落伍了,且不得不将更多的决策权移交给年轻人。例如,在家庭消费品购置和翻盖房屋方面,年轻人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4.在社会组织方面,家族让位于新兴组织和政府组织。家庭和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元。1949年以后的集体化运动打破了这种格局,建立了超越家庭和家族的组织———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但因为这种组织的无效率,以大包干为主的农村经济改革又恢复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格局。农村改革之初,超越家庭的生产和经营并不普遍,村委会仍然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组织。但在农村市场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大量超越家庭和家族的经济组织已经发展起来。首先是企业,大量存在的企业已经成为农村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例如,威海市大量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都是在企业就业的。其次是合作社。2012年,山东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784个,合作社总量达到70336个。2013年,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社员数量为53户,入社农户比例达到了16.1%。可以看出,各类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村的一个重要经济组织。同。在传统的地方秩序维持中,家族起了很大的作用。各类纠纷基本都靠各个家族有威望的人物协商解决,家庭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族。但现在,家族势力有分化、衰落的迹象①。各类民事纠纷,也更多地靠公权力解决,而不是靠家族协商或调解。例如,在纠纷中如果发生打斗现象,很多人会打110,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叫自己的近亲来帮忙。通过诉讼来解决民事纠纷,也逐渐成为农村的时尚。
5.传统伦理的衰落和物质欲望的泛滥。改革开放以后,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最终归结为对金钱的追求。财富的变化导致了村庄阶层的重新分化,财富成为衡量家庭在村庄中社会地位的主要指标。原有的社会秩序和伦理秩序遭到破坏。在此环境之下,拜金主义盛行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是不可避免的。拜金主义不仅打破了传统社会的人情,而且导致了很多违法现象的上升。例如,在目前的农村,儿女不养老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房产、养老等问题而导致兄弟姐妹反目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更甚的是,很多人不以违法为耻。只要能够挣钱,即使是违法,也会受到很多人的效法。
二、农村社会结构和阶层分化的基本动因:农村专业化趋势和农民职业分化
(一)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都没能摆脱自然经济状态。从表3可以看出,1952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95%。1980年,虽然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降低到了32.1%,但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仍然达到93.0%。可见当时产业是非常单一的,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都在农业部门就业。此后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化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农村多年以来的自然经济格局,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也逐年下降,1990年下降到了74.9%,2000年下降到了67.7%,2012年进一步降到了46.8%。也就是说,农业劳动力不到总数的一半,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已经到工商业部门就业。以前农民的财富积累几乎完全靠农业经营,而农村改革以后,工商业成为农村财富积累的新来源,而且工商业财富的积累要比农业快得多。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导致了家庭财富的迅速变化。由于家庭财富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阶层分化,所以产业分化是阶层变化的重要动因。从表4可以看出,2012年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全国达到了43.55%,山东则更高,达到了46.40%。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全国和山东分别是44.63%和44.83%。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全国仍有大约23%来自二三产业。家庭经营收入,2012年山东没有三次产业的数据,但从2011年的数据看,其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也达到了25%以上①。由于工资性收入基本是通过在非农产业就业得到的,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到了纯收入的50%以上。这说明,来自农业的收入已经不再是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主要的收入都来自二三产业。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商业部门就业,农业生产专业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持了较快增长的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6.1%。2012年,山东全省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了81.5%,其中粮食机械化程度达到88%,经济作物达到58%。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收率超过97%;玉米机收率达80.8%[20]。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的很多作业环节都已经外包给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或个人,农业专业化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专业分化导致的农村人员流动性增强,社会交往的距离拉长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相适应,中国传统乡村是相对比较封闭和稳定的,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但农村改革以来,更大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导致了农村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大为增加。其中对农村阶层分化和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的流动。直到20世纪80年代,能够经常到外地特别是城市的人,在农村仍然是少数人。农村改革之后最早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基本都是与外界联系比较多的人。随后逐渐形成的企业家阶层,基本上都是由这部分人构成的。但此后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流动规模越来越大,以致于出现了“民工潮”、“春运”等中国特有现象。从表5可以看出,山东农村劳动力虽然跨省流动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在省内流动的规模和频率还是比较高的。2010年,外出劳动力达到了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67%,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2.41%。从外出劳动力就业地点上看,乡外县内和县外省内的占到了绝大多数,而其中地级市和县级市是主要的就业地点,出省就业的人很少。在外出劳动力中,大多数人都从事第二产业,从事农业的人微乎其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之所以对农村阶层分化和形成造成影响,一是外出劳动力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新的阶层,即务工人员阶层,而且这个阶层将不断壮大。二是外出劳动力对本村原有的阶层形成了冲击,从而刺激着原有阶层的变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外出打工人员回家创业,从而从务工人员阶层跃升为企业家阶层。
(三)现代知识多途径输入农村农村阶层的变迁与现代知识向农村传输不无关系。现代知识进入农村,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改变着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现代知识对农村的影响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科技向农村的传输,不仅改变了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构,而且提高了年轻人的地位。因为年轻人接受现代知识更快,在积累财富方面的能力也就更强。二是现代知识和现代风尚改变了农村的风俗和风气。例如,在传统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孝”,所以老年人的地位比较高。但现代知识显然更注重平等,从而间接削弱了老年人的地位。三是年轻人显然更熟悉法制和正式制度,他们对正式制度的接受也间接地削弱了传统的风俗和家族地位。例如,对110警察快速反应机制和法庭的诉讼机制,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四是在现代知识影响下,年轻人更注重自我和公平,更不容易接受权威主义,从而间接地削弱了村干部的权威。现代知识向农村的传输最主要的途径是媒体。电视的普及以及网络在农村的普遍应用,都能够使农村居民特别年轻人以最快的方式接触到现代知识和文化。电视和网络不仅打破了城乡的界限,而且打破了国家界限。此外,人员流动对现代知识向农村的传输也起了很大作用。无论是农村居民流动到城市,还是城市居民流动到农村,都能够将城市文化和城市思维方式传输到农村。公共服务向农村的普及和推广,显然加快了现代知识向农村的传输。交通设施的改进有利于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交流,特别是人员交流。现在,年轻人没有到过城市的微乎其微。有线电视、无线网络在农村的普及,都成了现代知识在农村传播的有效途径。
(四)农村专业化与组织多样化农村的专业化导致了很多新兴经济组织的产生,例如,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这些新兴组织和政府组织无疑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阶层状况。打破了传统的家庭和家族结构。家庭已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单位,越来越多的人正走出家庭,加入企业等经济组织。家庭的收入也已经不再依赖于家庭本身,来自企业、公司、合作社等组织的收入越来越多。几千年来牢固无比的家庭结构,在市场和经济力量的侵蚀下正逐渐瓦解,农村正在进行千年未遇的结构重组。政府组织向农村的渗透,也极大地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和家族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村干部的权威:村民们可以越过村干部,直接与政府组织打交道。以上四种农村社会变迁现象,都可以用分工深化来解释。是农村的产业分化导致了劳动力转移和新兴组织的产生。现代知识输入农村,则是城市发展和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分工深化的结果。
三、农村阶层变化对社会管理的后果和影响
农村阶层变化虽然有积极的效应,但同时导致了很多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城乡交流的不断增加在促使大量现代因素输入农村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优质因素流入城市,导致了农村的贫血。1.农村经济精英的流失。农村的经济精英通过两个途径流失:一是农村的企业家正大量地向城镇转移,目前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和各地出台的吸引资本进城的优惠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个进程。城市优良的生活环境,特别是文化和教育环境,对农村的富裕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农村高收入群体,特别是企业家群体转移到城市居住。二是青壮年劳动力正大量流失。在发达地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镇寻求就业,导致乡村出现了空心化。例如,在威海的乡村,很难找到年轻人了。在不发达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也导致了村庄的空心化。2.农村政治精英的流失。在城镇化浪潮中,大量的农村政治精英也流入了城镇。例如,在平阴县、章丘市等地方,都出现了大量村干部到县城购房并居住的情况。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农村的治理。
(二)管理队伍的频繁更迭和农村治理的内卷化农村治理内卷化是指农村治理陷入一种停滞或徘徊的圈子,而无法进化为另一种高级状态。当前农村治理有内卷化的趋势。首先,村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不仅在公共服务供应上,农村没有达到城市的标准,而且农村居民的财产权利一直没有保障。农村土地仍然保持着集体所有制,政府可以随意征用农村的土地,而土地补偿款却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农村的住宅却一直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农村的财产无法用市场价格定价。在社会治安方面,以警察为主的国家机器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护乡村安全,以致于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劳务输出较多的地方,出现了盗匪横行无人敢管的局面。例如,在鲁西南某些劳务输出比较多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盗贼偷牛主人不敢出面制止的现象。农村赌博现象也很常见。其次,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虽然村委会名义上是选举出来的,但由于选举过程弊病百出,所以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时有矛盾发生,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问题。虽然在绝大多数地区土地都已经承包到户,且一定30年不变,但村干部及其亲属多占耕地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土地问题仍然是村干部与村民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村集体财产问题。在一些仍然保留了部分村集体财产的地方,如何使用或处置这些财产也是一个矛盾的焦点。三是宗族关系问题。在一些宗族关系和谐的地方,村干部往往成为某一个宗族的代言人,或者村干部换届选举成为宗族竞争的焦点。在资源丰富的地方,村民委员会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贿选、家族式竞争非常突出。例如,在集体财产数量比较大、征地数额比较大的地方,村干部都可以借机获得大量的好处,村干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贿选现象很严重。村民委员会竞选的白热化导致了农村管理班子的频繁更迭。另外,在一些空壳村,则没有人愿意出任村干部。
(三)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的混乱由于传统的治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已经濒于失效,市场扩展以后新的治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所以农村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矛盾或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秩序的紊乱。市场经济是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的,但在农村,并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关制度有待完善。首先,由于农村居民法制意识淡薄,信任体系不完善,合同法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违约现象非常普遍。其次,农村金融和信用制度体系很不完善,个体农户较难从正规的信用机构借贷。其结果是高利贷普遍存在,因此而发生的经济纠纷也不在少数。虽然各地都出台了一些办法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如几户联保,但总体来说,农村贷款难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后,国家监管制度在农村地区比较薄弱。在城市难以生存的假冒伪劣产品,大多转移到了农村。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对农村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机制。2.社会保障机制仍不完善。近几年虽然各类保障制度已经延伸到了农村,对农村的生活改善起了很大作用,但力度仍然不够。例如,农村大量的贫困人口仍然无法得到足够的救助,虽然新农合已经普及,但农村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2013年,山东新农合覆盖率达到了99.88%,实际报销比率达到48.99%,新农合的大病报销比例达到了50%以上[21],但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自费支付的那部分仍然是很大的负担。2013年,山东农村低保标准平均达到2406元,256万人受益[22]。但总的来说,一是低保的比例仍然偏低,二是额度还有待提高。而且在不少地方,低保户的选择还有问题。很多村干部都优先选择自己的亲属,不管他们是否符合低保标准。
(四)文化变迁和道德秩序的瓦解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实际上是指新教伦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了一种新文化。中国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有的文化系统逐渐解体,而新的文化系统尚未建立。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和文化体系的变迁,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0](P37-71)。1.从人情社会到拜金主义。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从传统农村盛行的婚丧嫁娶“随份子”的风俗,就可以看出人情社会的基本特征①。改革开放以后,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最终归结为对金钱的追求。财富的变化导致了村庄阶层的重新分化,财富成为衡量家庭在村庄中社会地位的主要指标。在此环境之下,拜金主义盛行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是不可避免的。2.社会约束的弱化由于中国农村传统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封闭性的社会,所以,农村的社会约束基本上是靠诺思所谓的非正式约束,亦即依靠惯例、习俗、习惯等。传统农村的封闭性使得农村社会基本上是个熟人社会,特别是在村庄之中,熟人社会的特征就更明显。非正式约束是与熟人社会是相互契合的、有效的约束。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分工的深化和农村流动性的增加,村庄的封闭性被打破了,人们越来越多地与陌生人打交道,非正式约束的效力就大为削弱。村庄的秩序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无序状态,村庄中骗人和被人骗的事例大为增加。赚钱的欲望甚至使很多人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从事非法交易,个别村庄里的很多人因为与盗窃犯勾结或为盗窃犯销赃而被捕。令人惋惜的是,人们并不以盗窃和销赃而感到可耻。相反,因此挣钱的人反而感到非常骄傲。3.社会达尔文主义:是非观念的弱化在市场经济和金钱欲望的冲击下,农村社会出现了某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在村庄内部,往往金钱的多少决定着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地位,物质欲望成了最大的追求。传统的乡绅阶层受到了冲击,在市场经济中社会阶层有了新的划分。一批富裕起来的人进入了社会上层。在现阶段这个转型期,原有的社会约束正在失效,新的社会约束尚未建立起来。在金钱欲的冲击下,不顾社会约束而追求财富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出现了笑贫不笑的倾向。社会平等观念缺失,是非观念也大大削弱,金钱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惟一标准。在这种风气之下,消费攀比之风盛行。有些村民频频更新住房,在一个侧面体现了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
四、结语
【关键词】会话礼貌理论;中日电话会话;跨文化语言教学
一、引言
中国和日本虽同属汉文化圈,但两国在社会风俗、语言习惯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造成文化冲突或误解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要透视两国语言间的差异,了解两国人民的语言习惯,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及误解的产生。在众多言语行为中,笔者选取电话中的请求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请求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容易伤害他人面子、造成他人不快的言语行为。而且,以电话的方式实施请求时,双方均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动作,只能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因而有利于我们研究语言本身的技巧及策略。本文从“礼貌”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差异进行考察,为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借鉴。在礼貌理论中,布朗与列文森的礼貌理论及宇佐美的DP理论颇具影响力,从而成为分析言语行为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真实再现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本文中的语料均选自中日两国的影视作品及书籍。
二、会话礼貌理论
“礼貌”本身是日常生活中一项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准则,是人们为了维护人际和谐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本文涉及到的礼貌是一种语用学概念。早在20世纪,Brown和Levinson(1987,以下略称B&L)提出了礼貌的定义。他们指出,“礼貌就是典型人(Model Person)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他们的礼貌概念本质上是策略性的,即通过采取某种语言策略达到给交际各方都留点面子的目的。”①根据B&L的理论,人们都有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或理解的积极面子,以及其行为不受他人干预妨碍的消极面子。而人们为了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些语言策略来避免或消除威胁面子的行为。B&L礼貌原则的提出对当时的礼貌现象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B&L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B&L理论仅用于对单句、单个表述层面进行分析,而不能用于分析整个会话表述是否恰当。为了填补这一不足,日本著名语言学家宇佐美真有美(宇佐美まゆみ)提出了会话礼貌理论(Discourse Politeness Theory,以下略称DP理论)。她提出研究语言不能只局限在单句或单个表述本身恰当与否,而应该纵观整个会话表述过程,研究这个过程的“基本态”,即某段特定会话的连锁模式(発話の連鎖のパターン)。以下笔者以中日电话会话为例进行说明。
三、中日电话会话的“基本态”
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14个电话会话的连锁模式类型,归纳如下。
表1:
笔者通过对71段中日电话会话的分析,分别得出这些连锁模式类型的使用率,如表2所示。
表2:
根据DP理论,凡是使用率超过了50%的会话连锁模式就可以认定为此会话的“基本态”。因此,从以上两个表格就不难得出中日电话会话的“基本态”。
中国电话会话的“基本态”为: 「注意喚起「身分表明「挨拶「事情説明「依頼「追加説明「会話終了
日本电话会话的“基本态”为:
「注意喚起「身分表明「配慮「事情説明「依頼「追加説明「再び依頼「後話題の挿入「会話終了
四、对跨文化语言教学的启示
以上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中日两国电话会话的不同的“基本态”。中国电话会话的“基本态”显示,中国人打电话时在表明身份和简单的寒暄之后马上进入主题、表明打电话的目的,而委托完事情以及进一步补充说明后就结束通话了。而日本电话会话的连锁模式就相对复杂,在表明身份以后,日本人通常会顾虑到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而向对方进行确认,得到肯定回答后再继续对话,而且日本人习惯委托事情后再一次拜托对方,随后闲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然后再结束通话。
所以在日本电话会话的教学过程,单纯教授电话会话相应的日文表述是不够的。如果不对日本电话会话的“基本态”进行说明,让学习者充分了解日本人打电话的语言习惯,而是让学习者按中国人习惯的电话会话模式进行的话,很可能在以后与日本人的交流中给对方带来唐突的感觉。同样,在日本人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中国电话会话的基本模式,如果还是生搬硬套日本那一套的话,可能会让作为听者的中国人觉得啰嗦或另有深意。
通过简单的电话会话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语言教学不能只局限在逐字逐句的研究之中,同时也要对场景会话的整个结构模式进行把握,了解不同文化中不同的语言习惯模式,才不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会或摩擦,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Thomas(トマス).[浅羽亮一監修].『語用論入門―話し手と聞き手の相互交渉が生み出す意味―.研究社,1998
[2] 宇佐美あゆみ.『談話のポライトネス.国立国語研究所,2001
[3] 宇佐美あゆみ.「対人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言語問題.『国立国語研究書巻冊の報告書.凡人社,2001
[4] 小泉保.『入門語用論研究理論と応用.研究社,2001
[5] 小泉保.『言外の言語学-日本語語用論.三省堂,1990
[6] 小泉保.『言語学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大学書林出版,1995中国語:
[7] 何自然、陈新仁编著.《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社会文化 学习风格 教学风格
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风格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同时,第二语言的本族语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外籍教师的教学风格往往会产生文化冲突,影响语言学习效果。如何协调风格的跨文化冲突是语言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的定义和属性
“文化”的范畴涵盖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文化具有自身独特性,不同的民族、国家、社会、人群都有特殊的文化。了解文化的定义和属性,有助于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学习中遭遇到的学、教风格冲突问题,以期更好地加以解决。
1.文化定义。19世纪以来,国外学界对文化的理解逐步脱离神学体系和自然主义的束缚,开始转向科学的理解。这种转向源自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对文化的解释,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定义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其是第一位在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学者。
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文化定义”,综合各家观点,文化的定义具体如下:(1)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和习俗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的总和;(2)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获致和传递;(3)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其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和价值;(4)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5)文化是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系统认知”;(6)文化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2.文化属性。学者普遍认为文化具有如下属性:(1)文化是可被后天传授的。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亲身实践、口口相传或者书面语言进行传授。(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文化可被理想化地推定槟骋簧缁峄蛉禾逅有成员的共享行为。(3)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随着时间发展、时代更替而不断演变、进步。(4)文化是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连接的,触动其中一处,其他部分就都会受到影响。(5)文化具有约束性。文化具有教化功能,能指导约束人们行为。(6)文化具有民族、种族中心和群体中心的特点。特定的民族、种族和人群在特定的环境下,长期在一起生产、学习和生活,逐步形成了思维模式、价值观、交往方式、社会习俗。
文化是一个复合型概念,既抽象又具体。只有了解文化的具体定义和属性,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不同社会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扎实地探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冲突现象。
二、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定义和类别
“语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用以感知学习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稳定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特质,是学习者吸收、处理和储存新信息、新技能的方式,也是学习者吸纳和理解新信息的内在特点。学习风格会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习环境、社区背景和家庭背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Reid,1987,1995)。
“语言教学风格”则是教师在自身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的倾向性。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本人的学习风格具有一致的特点,是其学习风格的直接反映。
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可分为如下类型(按对应组别分类):
1.感知型―直觉型(Sensing and Intuitive)。感知型学习者/教学者倾向通过“感官”观察和收集数据,喜欢具体的事实和细节,强调记忆,喜爱规则和标准的程序,不喜欢过于复杂的事物。直觉型学习者/教学者往往不重视细节,倾向通过“下意识”感知、记忆。这类主体往往更为抽象,富有想象力,处理概念和理论的能力更高。
2.视觉型―口头型(Visual and Verbal)。视觉型学习者/学习者习惯以视觉方式接受或呈现信息。口头型学习者/教学者则习惯口头指导。
3.主动型―反思型(Active and Reflective)。主动性学习者/教学者具有强烈的实践动机和倾向,他们喜爱动作实践活动。反思性学习者/教学者喜爱充分思考的环境条件,思考更有助于他们的记忆。
4.连续型―整体型(Sequential and Global)。连续型学习者/教学者以单元的相互关联性为基础来进行语言的理解和指导,喜欢分解词汇和句型,偏好结构化的教学。整体型学习者/教学者习惯在整体层次上理解学习材料,倾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材料。
5.归纳型―演绎型。在归纳型学习与教学中,主体倾向观察现象,推理论证,总结原则。在演绎型学习与教学中,主体以原理、规则为基础,推导现象的结果。
三、社会文化对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人们形成价值观和学习理念的主要环境。因此,语言学习者和教师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形成其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重要原因(Oxford,1992)。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教学风格的影响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各种类型的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研究者们发现,不同国籍和民族的社会成员有不同偏好,分析如下:
1.整体型和分析型风格。拉美人更倾向整体型风格,如预测、推测(从语境中猜测),他们总体属于高度的场依赖主体。中国师生多为整体型主体,他们会努力在不同事件和事物之间寻求统一性。欧洲裔、美国人多具有清晰分析和低语境化的抽象风格,他们把观点基于逻辑推理而非人际关系之上,以寻找差异,找出因果关系。
2.场依赖型和场独立型风格。欧洲裔、美国人的场独立风格高于非洲裔美国人、拉美人和亚洲人。对中国人和日本人而言,他们多具有场依赖和场独立的双重特征。中、日的社会文化允许这两种风格的同时存在:一方面,中日师生会根据社会语境做出整体的认知联系,具有场依赖风格。另一方面,中日师生在严谨态度的引导下,讲求细节,这促成了他们的场独立风格。
3.情感型和思考型风格。拉美学生多为情感导向,具有明显的群体导向。同时,他们倾向公开表达情感,属于情感冲动型。日本学生期待教师尊重他们的隐私,不善表达个人情感,倾向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日本学生喜爱高度结构化的演绎方式,倾向不断纠正细节上的失误,具有分析型倾向。同时,日本人注重反思,追求细节的完善,尽量减少冒险行为。非洲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尤为倾向思考型风格,这与土著美国人对生存环境的反思及非洲裔美国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思考有关。
4.冲动型和反思型。拉美人具有一定的冲动型风格倾向,这与其外向型风格相关。日本学生则表现出更积极的反思型特征,他们追求准确性,但不愿冒险。日本人往往深思熟虑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但不适应猜测式的方法。土著美国人往往表现得反思性过强,他们自尊心强,但在尝试新事物时显得过于被动,害怕“丢脸”。
5.具体连续型与直觉随意型。东亚文化与阿拉伯文化注重具体连续的学习风格。中国、日本、韩国和埃及的人群具有具体连续型的学习风格,他们经常利用重复、强记、计划、分析、列提纲的方式进行学习。欧洲裔美国人多数为直觉随意型,他们在抽象思维、想象力、理论性、智力性和原创性等方面表现得更好。土著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总体偏向具体连续型学习方式。
6.封闭型和开放型风格。亚洲学生往往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如韩国学生坚持教师的权威性,以教师意见为重点。日本学生渴望得到教师快速而经常性的纠正。阿拉伯学生往往以排他性的观点对待正确与错误,界线较为分明。非洲裔美国人比土著美国人表现出更多的封闭性特点,而土著美国人则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变化性,喜爱非结构化的课堂。
7.外向型和内向型风格。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群喜爱交际、健谈,偏好以整体班级为基础的外向型学习方式。西班牙学生也表现为外向风格,他们高度社会化,合作性强,热衷实现社会目标,对他人的需求敏感,并渴望与教师形成密切的关系。非洲裔美人相对外向,喜爱社交学习,喜爱在群体中分享,喜爱有新意的事物。非洲裔美国人在群体交流时还喜爱非口头语言,如眼神交流等。土著美国人也表现出外向特点,合作性强,但对外来者怀有戒心。相对而言,亚洲学生谨慎和内敛。如日本和韩国学生属于内向型风格,他们不喜欢公开的身体接触,也不愿意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总是显得安静、腼腆。
8.视觉型和听觉型风格。东亚学生倾向视觉型学习风格,其中,韩国学生的倾向度最高,远高于美国学生。同时,中国和阿拉伯学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倾向,中国学生同时具有较强的听觉特点。但是日本学习者则最不擅长听觉学习。
研究表明,不同社会文化的成员具有自身倾向的风格偏好。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接触的是迥然不同的语言和社会文化及教学风格迥然不同的外籍教师,他们必然产生不适应乃至诧异的感觉,形成跨文化的风格冲突。
四、语言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冲突及解决之道
根据相关研究和笔者的观察实践,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往往不适应外籍教师的教学风格,他们的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经常发生冲突,导致语言学习效果的削弱。比如,Oxford等人的研究就反映了这样的跨文化冲突。该研究对中韩研究生、美国教师、美国研究生和中国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具有不同的风格,导致跨文化的差异。中韩研究生对美国教师的整体型、开放型、直觉型和动手型风格感到压力和焦虑,而美国研究生对中国教师的分析型和具体顺序型风格不适应,这样的“不适应”影响了学习效果。
据此,我们认为以第二语言为本族语的外籍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一方面,他们可以在教学风格上“契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即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和拓宽自己的教学风格,以适应学生风格,减少跨文化冲突,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故意“不契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在不适应的“教学风格”中调整自我,拓宽学习风格,提高跨文化适应性(吕玉兰,2000),适应新环境,成为全面的学习者(All-round Learner)。无论是契合还是不契合的方式,第二语言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习者的背景文化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和言语行为特点,为学习者创造理想的语言教学环境,增强他们的文化适应和第二语言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Reid,J.M.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TESOL Quarterly,1987.21(1):87-111.
[2]Reid,J.M.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5.
[3]Oxford,R.L.,Hollaway,M.E.,and Murillo,D.H.Language learning styles:research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eaching in the multicultural tertiary ESL/EFL classroom.System,1992.20(4):43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