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自我考核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政治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二、教育教学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7、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作业格式工整、规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别的差生,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例如,自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落班辅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教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
三、遵守纪律方面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铸造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悉心育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根据上级主管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结合郑州市2019年“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主题活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具体实情,经过周密而细致地工作,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师德考核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宣传学习工作
组织教师学习了《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2019学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师对照自己的工作与表现,深刻地剖析自己。为做到考核工作深入人心,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人人皆知,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考核文件,宣传考核目的,明确考核时间和步骤。
二、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组织考核
1、学生评价。每班下发评价表,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任课教师逐条作出评价。一、二、三年级学生将表格带回家同监护人共同完成,四、五、六年级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教师的评价,填写完成后由学生直接投入票箱,统计结果之后作为考核的参考资料。
2、师德管理机构考核工作评分。学校师德管理机构考核工作评分,及时收集评分表,过期交表作弃权处理。过程强调保持公平、公正,以免出现“人情分”和教师之间互相猜疑、影响团结的现象。
四、统计成绩
1、将师德管理机构评分、学生和家长评价表等录入电脑,算出参评人数的均分。
2、及时进行公示,让每位老师知道自己的考核分数,进行自我的反思。
五、效果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加强了师德建设的力度,提高了教师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学校重视了师德师风建设,从教师个人师德考核分数来看教师队伍整体风貌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很强。一年来,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及师德师风水平提高的很快,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
激发状态不难,但保持状态就需要有结构的长效支撑。潘文新借用化学定律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区别,呈现出的是状态,隐藏着的是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定律,也是教育原理和管理哲学。科学的结构,可以让状态呈现得更稳定,让教育行走得更持久。”近年来,宝应中学以改造与优化结构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管理改革,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成功激活了教师主动发展的状态。
通过结构的改造与优化,激发并保持师生积极的生命状态,从而使师生实现人生的幸福,这是潘文新的教育之道与管理之道,也是宝应中学的幸福之道。
重建课堂,唤醒学生
2008年,当宝应中学开始酝酿课堂教学改革时,正值学校发展攀上一个重要高峰――高考本二上线率全省领先,学校声誉日隆。这个时候选择对课堂动“大手术”,显然不仅是为了分数和成绩。教育的一切问题都能在课堂中找到原因,也都必须经由课堂来解决。通过课堂改革,宝应中学力图改变应试教育对师生生命的摧残,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培养有自主探究意识、有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快乐健康的人。
宝应中学将这一课堂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称为“理想课堂”,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正是课堂结构的重建。
教室里课桌的数量没有变,只是由横竖一条线的井字形排列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头碰头并在一起;班级学生的总数没有变,只是由一个个独立学习的个体被分为若干个平行的学习小组;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总长没变,只是由一个单一的完整时段被分为了若干环节;教学的内容没有变,只是由教材上平面呈现的知识点整合提炼为有待学生探究的问题,呈现在学生手上的导学案中……原有元素的优化整合与重组,这是宝应中学的课堂结构改造最直观的表现。
除了这些,宝应中学的“理想课堂”结构上的特点还体现在“三段六环”的结构模式上。“三段”即:课前,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自学与自主探究;课中,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展示讲解,质疑释难,互助探究;课后,学生自主巩固,实现知识迁移。“六环”即课堂的六个环节:一是目标解读,引导学生解读目标;二是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组内与组外交流,开展小组内外兼修式学习;三是分组展示(静态展示),引导学生上黑板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四是互动质疑(动态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补充和评价等自我完善式学习;五是达标测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反馈,达成自我消化式的学习;六是循环预习,分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进入循环学习阶段。在这一结构模式下,一节课中教师引导、答疑、阐释的时间被限定在了15分钟以内,其余的时间都被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上。教师课堂上的“权力扩张”被削弱与限制,学生的“学习”被放大,自主学习的状态得到激活,学习的潜能被有效激发。
理想课堂强调结构制胜,重视课堂中各元素的科学架构,但不能简单地将理想课堂理解为一种课堂结构模式。在改革的初期,一些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或是惯性的原因,不敢或是不愿改变自己的课堂。为了实现“强行入轨”、规范教学行为,宝应中学在改革初期尤其强调结构、流程,对学生展示的参与面、学生小组讨论等各环节的时间控制、质疑与答疑的情况、教师的介入方式等都有严格而具体的要求。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宝应中学的改革者们逐渐意识到,对课堂结构“形”上的坚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抓住理想课堂的“神”――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才是理想课堂的“理想”所在。抓住这个“神”,就能更好地理解理想课堂的实质:它不是一个有着僵化流程的“理想的”课堂模式,它是不断“追求着理想”“呈现着理想”的课堂。
因此,宝应中学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在理想课堂一般模式(“三段六环”)的基础上,探索建构有学段特点、学科特点甚至教师个性风格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例如,语文学科建立了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炼总结――拓展迁移”为基本结构样式的语文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政治课堂尝试建构“课堂导入――目标解读――提出问题――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精致板书――学生讲解――教师点拨――知识小结――限时训练”的“五段十环”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5个时段10个教学环节。物理学科探索实践“问题教学法”理想课堂模式,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猜想假设――设计问题,验证假设――课后总结,问题反思――应用创新,解决问题”为教学流程。
这些课堂模式在结构上不尽相同,它们是不同结构的理想课堂。它们都相信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思路让学生自己去理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命状态得到充分激活,由知识的容器变成了有自主意识的人;学习状态得到根本改变,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由“孤独学”变成“合作学”,由“痛苦学”变成“快乐学”。
宝中人曾这样描述好的课堂:“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获得幸福。”仔细琢磨,“愉快”“满意”“幸福”都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它们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积极的状态。如今,宝应中学的学生正在理想课堂中无限接近这种状态。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所评价的:“理想课堂致力的是生命的唤醒,提升的是‘生命性质量’。因此,理想课堂不仅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而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尤其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变革管理,解放教师
2012年“小高考”(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揭晓,宝应中学获得4A的人数位居全省前列。“小高考”是江苏高考改革的关键,体现着新课程的理念,是测量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全员发展的重要标杆。接到报告,坐在校长室的潘文新兴奋不已。
很快,分管高二A部的副校长李志勇打来了电话。潘文新正准备祝贺,却听到李志勇语气凝重地说:“非常对不起,我辜负了全校期待,我所领导的学部没有考好!4A人数比B部少了几个人。”刚刚放下电话,B部分管副校长靖国飞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出乎潘文新意料的是,靖校长也是向他道歉的:B部没能取得预期成绩,拔尖学生中还有人没过4A,有负学校厚望。
事实上,AB两个部的4A成绩,单独拿出来都足以雄视省内很多县中。考试成绩固然让潘文新欣喜,但两位副校长的电话带给潘文新的是更多的骄傲和信心。从这两个电话他看到了学校教师团队永不满足、不断挑战自我的积极状态,而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保障。
多年的教育行走,让潘文新认识到,学校的发展有无数的可能性,决定学校发展高度的关键因素是人。而对一个人来说,决定他事业高度的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状态就是事业的状态,人的精气神就是事业的长宽高。”
刚到宝应中学主持工作的时候,潘文新发现学校的很多干部教师满足于现有的成绩,缺乏上进的动力。他们常常强调本校生源、师资上的先天不足:“要是我们有XX学校的生源,我们的成绩肯定比它强得多”,“市里的学校条件好、待遇高,优秀的教师当然优先选择市里的学校,我们怎么跟人比”……潘文新则跟教师和干部强调:“一个一流资质、二流用心的教师,不及二流资质、一流用心的教师。”
为了打造“用心”的教师团队,激发并持续维持整个教师团队积极的精神状态,潘文新从改造管理结构入手。正如金刚石和石墨作为“同素异形体”,因碳原子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潘文新相信好的结构能使原本普通的教师团队焕发出钻石般坚硬的状态,成就钻石般璀璨的事业。“一级双部制”就是潘文新对学校组织结构的一种创造性变革。每个年级所有班级分为A、B两个平行的部,每个部都有一个分管的副校长。两个部在组织、管理上相对独立,业务上互作比照、互为激励、相互竞争,共同进步。
2011年暑假期间,宝应中学正式回归公办体制。教师从民办身份变成公办身份,不少人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认为自己拿到了“铁饭碗”,教好教坏一个样,出现了懈怠情绪。潘文新敏锐觉察到了教师队伍精神状态的细微变化,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管理机制上的变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备课组长的考核和聘任制度改革。潘文新认为,简单的级部改革,只是一种行政结构上的变革,学校作为一个学术机构,要想从根本上变革其管理,就必须提高备课组和备课组长在学校中的地位。因此从2012年起,宝应中学推进备课组长聘任及考核制度改革,每学期对备课组长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组内青年教师发展情况、理想课堂实施情况等多个方面;平时考核与学期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不理想的,由校领导进行帮扶谈话,帮助改进;每个年级两个级部所有备课组中考核成绩排在最后两位的备课组长将被组内考核优秀的教师取代。备课组长的经济待遇得到明显提高,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其经济地位超过中层干部甚至校级领导。这一改革激活了学校的教科研状态,提升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品质。同时,对备课组的考核着眼的是团队整体的提升和发展,充分发挥了骨干力量对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弥补了师资上的先天不足,这正是结构制胜的体现。
【关 键 词】素质教育/教师评价机制/“发展性”转变
【 正 文】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一系列……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2](P301)应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指标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较差
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而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则是实施评价的关键。所谓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有时也被称为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指标系统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3](P79)一般说来,构建指标体系包括四项具体工作:一是分解评价目标选定指标;二是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也就是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三是确定评价标准,即对各项指标所应达到要求的程度进行规定,这可以说是评价的最关键要素,对结论的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将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按照评价对象的某种逻辑结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而教师评价必须注意指标的完备性。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对于“师德”这一评价指标,应该怎样设计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呢?指标的绝对量化并不意味着评价活动的科学性,要知道,离开对事物质的把握而单纯追求可操作的量,恰恰违背了科学的基本精神。另外,尽管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了“德、勤、能、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且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上。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项评价,其惟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分数”,其它指标都是软指标。事实上,不少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高,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的科学有效
应试教育观下教师评价主要以“他评”为主要方法,如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一般以领导评价最为普遍。近几年,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评价又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不能否认,“他评”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前提。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由于对“他评”的过分依赖,难免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多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常用的学生评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尚可进行,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于对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掌握不当,而出现凭个人喜好随意评价的做法,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此作为取悦或报复某位教师的手段,因此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因此,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探索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教师评价方案。
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实现评价目的观的“发展性”转变
素质教育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可以说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相应地,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评价也不应是“鉴定”、“分等”的工具,而应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其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鉴于此,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并要加强平时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二)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可测性
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全面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教学是否只面对几个“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并经常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2.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增强指标的可测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评价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具体说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对于很难用简单数量来表示的因素,如奉献精神、思想观念等应使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分析,而且要使用操作性语言来表述,并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力求使每项指标都具备较大的区分度。由于定性分析具有不够明确、缺少可比性的缺点,对于容易进行数量化处理的教师行为,如工作量、出勤量、批改作业量等应尽量以数据形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量比较。但必须注意到,定量评价的适用范围较窄,定性评价应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恰当地结合起来,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增强评价的可测性与可操作性。
(三)强调“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自我评价,评价对象由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评,这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中小学校应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其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积极采取自我评价,一方面能增强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评价的民主性,增进评价内容的客观真实性。绝大多数教师会因为受到尊重和信任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当然,自我评价难免有时也会出现自我夸大的现象,因而有必要和“他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进行“他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评价者要坚持综合性评价原则,把教师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指标逐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彻底摒弃“惟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是取”的价值观念。
2.评价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工作,要求评价者不但要懂得本门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评价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P27)。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误差。
3.评价者要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核实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切忌主观臆断。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对每位被评价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羁绊,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下教师评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远军.学校人员评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总结2021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1)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方面,我按照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认真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使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一同构成,全面发展。具体工作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构成。
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潜力不强,对于错误的舆论容易附和盲从。这直接影响到班风的建设。对于班级舆论,我注意加以引导。开学初,我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还订出切实可行的、为绝大部分所能遵守的《班级公约》,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为学生理解。
2、鼓励竞争。
没有竞争机制,群众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务必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我让班里的学生结为竞争伙伴,这个竞争伙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够不断更替,当他们到达自我的目标后,又要重新选取一个有实力的竞争伙伴,所以他们在超越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而后者具有求知内驱力。内驱力源于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理想的层次愈高远,目标愈明确,带给的动力就愈强劲愈持久。为了提高学生的用心性,我收集了一些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的事迹报道、传记等,适时介绍给学生,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职责感,成就欲。另外,我不注意抓住契机,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例如:中国申奥成、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等,从而焕发出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
2、变苦学为乐学。
变苦学为乐学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科本身的价值以及学习它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因此,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学科的价值和好处。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握好教学中的度,即教学的深度、练习和考试的难度,作业量的适度,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第三,注重情感激励,少批评多表扬。
3、变学会为会学。
为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我一方面让学生真正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潜力的重要性。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的文盲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潜力的重要好处。二是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有整体上的指导,又要注意个别指导。三是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学期中段,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学习交流会,还特意把上一届语文学习较好,以前在xx区和xx教育办主办的作文中多次获奖的xxx同学请来谈经验。收效甚好。
三、团结老师,精诚合作。
作为班主任,个性是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有职责团结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建设,同心协力,共同把班集建设好。一学期来,我与数学、英语和其他各学科老师愉快合作,协调发展,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群众奠定不结实的基础。
一学期来,尽管取得必须的进步,但也有不少的问题:中下生面广,学生的学习用心性还有待提高,学生还需今后的常抓不懈,今后的工作要力争有创新精神,找出更好的方法开展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总结2021
本次过关课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在教务处和教研组的具体负责落实中,在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对语文、数学、英语以及部分常识科目的考核,对我校教师作了全面考核和基本功的培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凸显了我校教师过硬的教学功底,彰显了我校教师的.教学风范,不过其中也稍暴露了一些学科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现对此次过关课作一个全面总结,具体见下:
一、教师方面:
由于此次考核是临时通知、规定课题、借班上课,所以说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较高。但是教师表现突出,有很多优点绽放于课堂教学中:
1、教师都能够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能够体现一节课的教学框架和主线。
2、教师借班上课,面对陌生的学生,能够较快地与学生交融在一起,从而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3、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能够切实在课堂中去实施,并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基本上能够体现出一节课的课堂效果。
4、教师能把创新意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学生方面:
此次考核,学生面对的都是新教师,这让学生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适应能力,这也恰与我校的教师流动性的实际相吻合。课堂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其实是很棒的!
1、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配合教师并且主动地去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教师、适应课堂。
3、学生的点评很精彩,既让教师知道学生对课堂的要求和看法,也让学生知道他们自身在课堂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够对以后的课堂产生促进作用。
三、合作方面:
1、每一位教师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听课、去记录、去一同探寻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做到了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2、教研组充分发挥了团队意识,既能够做到对学校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又能够积极主动地带领本组教师公正、公平、负责任地去完成此次考核。
3、部门与部门之间更加紧密;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加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信任;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加合作。
四、改进方面:
1、要在教学语言和环节的过度方面进一步提高。
2、要继续加强自身以及学生的普通话训练;语速还可以稍慢点;注意板书的规范性;注意一些课堂上习惯性的动作和语言。
3、要逐步提高并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授课艺术和说课艺术。
4、要充分运用黑板、团队、视听等课内外教学资源。
5、要加强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增加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6、要考虑到接受主体的差异,适当安排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层次度。
7、要加强学生小组交流的实效性,不然学生讨论环节太生硬,流于形式,浪费了教学时间,效果还不理想。
8、要加强预习课的目的性和规范性。
以上是对本周开展的教师过关课考核的总结,希望每一位教师在此次考核中有所感、有所获。同时也希望每位教师能够认真吸取其中的优点,并继续发扬;同时针对其自身不足之处,要在以后的教学当中逐步改进并完善。最后希望我们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和工作当中能够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一支更加和谐的教师团队。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总结2021
过去这一学期中不管成绩多么辉煌,都已是逝去的。我们学校们学校对这学期总体工作总结如下: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
1、师德为宗,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为此,我们学校坚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开展师德承诺、行风建设等活动,尽量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思想道德规范、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生活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语言道德规范、交往道德规范”,自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一是塑造完善自我们学校形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开展“学习讨论,教师自我评价——相互督促,寻找榜样——教师自我设计,对照规范——教师自我完善,榜样形象”的系列主题活动。
二是关爱相信每个孩子。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为出发点,开展“微笑服务”系列主题三是提高自我们学校生命质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之路”为落脚点,开展“,教师自我生命真谛——,教师自我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系列主题活动。
2、师能为上,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核心,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关键。
一是突出学习。
教师是学习者,教师培训并不只是培训者讲和受训者听的活动。校本教师培训中教师本人的自我们学校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途径。坚持按照自己制定的阅读计划。
二是突出“自训”。
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从“教材钻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能力”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开展扬长补短式的自训自练,学习和吸纳教育理论和新的教育理念,强化推门听课,互帮互学,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我们学校教师都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学校教师的工作态度一向是积极主动的。我们学校教师对教学工作更是不敢丝毫怠慢,平时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组内同学科老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们学校对这学期思想工作、教育工作方面的总结:
一、思想工作方面
我们学校的教师在这一学期以来,一直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下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教书又育人。在工作中,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敢于创新,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育工作方面
一学期来,全体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尽量补充资料。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在本学期,我们学校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们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们学校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们学校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们学校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立足于之,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换句话说,在学校学的那些具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学校们要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
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们学校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我们学校的精神生活中将会有一份常人无法比拟的欢愉。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们学校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