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石头剪刀布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范文第1篇

4年前,这个被视为儿时的游戏,被学者用到一项科学研究中。现在,这项花了四年时间、20万元科研基金,此前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砖家好无聊”“浪费科研经费”“可获诺贝尔闲得蛋疼奖”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

这项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共同完成的成果,叫做“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解释了“剪刀石头布”的制胜原理。这项研究采用经济学控制性实验方法――也就是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利用“石头剪刀布”这一家喻户晓而又在博弈论中处于元博弈模型的框架进行研究。这其中,包含了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内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胜算。

然而,看看这次研究获奖之后的网络舆论,大部分声音依然是吐槽,依然是戏谑和嘲笑。

媒体评点:一部短片,从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雾霾根源开始,凝视着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呼与吸之间,生存并生活着。雾霾之下,谁都不是局外人。所以,贾樟柯希望通过这一短片呼吁全社会一起来改变空气污染现状。同呼吸、共努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负责任、有担当的态度。

话题拓展:追问空气污染;环境保护;改变;行动;从我做起……

(资料来源:网易娱乐、澎湃新闻等)

吐槽“石头剪刀布”的现象并非孤例,在去年,《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等学术论文就不断引发争议。但其实,这种“吃饱了撑着”的研究并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是2009年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兰斯・德瓦尔和萨拉・布罗斯南关于“猴子与公平”简单有趣且意义重大的研究。科研人员在实验开始给每一对猴子同样的奖赏――黄瓜,后来他们给每对中的一只吃甜葡萄,本来很高兴接受黄瓜的猴子看到同伴得到葡萄时便不再接受黄瓜,并用黄瓜袭击饲养员。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要求公平、公正的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其他灵长目动物也有。再比如,牛顿苦思冥想苹果熟了为什么落在地上,陈景润证明“1+2”的问题。以实用主义去衡量,这些问题于我们有什么用呢?可是,前者却凭着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后者通过证明“1+2”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科学史上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时,曾经有人问:“这有什么用处?”法拉第回答:“一个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处呢?”不到100年,“新生的婴儿”已经是人类不可须臾或缺的“巨人”。

由此可见,单纯地用“有用”与“无用”“有没有用”的标准,特别是眼前的“有没有用”的标准,来评价科学研究的结果,是短视的,而这种短视背后则是浮躁。正像学界所反思的:“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和脱离实际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学术的创新性发展。”

媒体评点:一般而言,大众舆论的态度,并不会左右一项科学研究的走向。所以,纵使“石头剪刀布”被吐槽至死,也一样还是获得了学界的充分认同……与之相较,真正的风险其实在于,动辄对“学术劳动”充满敌意的社会族群,永远难以发育出健康的科学文化。这意味着,普罗大众与学术精英之间,将会加速疏离;也意味着,本就巨大的知识鸿沟,将越拉越大。“石头剪刀布”研究,也许只是一个极为偶然的案例,可其确乎在提示人们,对基于专业分工的学术劳动保持尊重,对不了解、不理解之事保持敬畏。围观所谓的“奇葩研究”,少些莫名其妙的傲慢,少些人云亦云的附和,多一份理性与耐心,我们可能便会有不一样的判断。(然玉,光明网-时评频道)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范文第2篇

一、挖掘生活资源,感受数学存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

例如:我在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如下教学。首先,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售货员卖书本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的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华到书店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本《一课三练》。一本《故事书》的价钱是4元7角,一本《一课三练》的价钱是4元3角,小华付出10元钱,售货员应找给小华多少钱?

其次,让学生说出在“买卖”过程中是如何找退的?(1)从10元钱中减去《故事书》的钱数,再减去《一课三练》的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4.7—4.3=1(元)(2)从10元钱中减去《故事书》和《一课三练》的总钱数,列式为10—(4.7+4.3)=1(元)。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1)“10—4.7—4.3”求的是什么? “10—(4.7+4.3)”求的又是什么?(2)两种不同算法结果怎样?(3)想一想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到:10—4.7—4.3=10—(4.7+4.3)。由于学生已有钱币在实际计算中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不难概括出减法的运算性质。通过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使学生体能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借助生活现象,创设数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于展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充分利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利息”时,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小银行”的情境,并在黑板上公布存不同年份的利率,让学生亲自到小银行存款 ,并算出利息 ,同学们在课堂上活动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通过“小银行”存款的情景令学生感到无拘无束,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数学,达到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

三、 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自主探索

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验证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现象、熟悉的生活事例、常见的自然现象、亲近的社会生活中导入新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并不那么神秘 ,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这样安排:我这里有10克盐、90克水,谁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顿时学生兴趣大增,提出的问题有:

1、盐是水的百分之几?

2、水是盐的百分之几?

3、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

4、水占盐水的百分之几?

5、盐比盐水少百分之几?

盐、水、盐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学生很熟悉,因此学起来就很轻松。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厚兴趣。

四、 利用游戏,学习数学知识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根据某些需要适当的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探究学习。这样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剪刀、石头、布”是同学们常玩的游戏,现在我们约定:“布”赢“石头”得9分,“石头”赢“剪刀”得5分,“剪刀”赢“布”得2分。(1)在小东和某同学玩游戏的过程,小东赢了21次,得108分,其中“剪刀”赢“布”7次,聪明的同学们请你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出小东“布”赢“石头”、“石头”赢“剪刀”各多少次?(2)如果小东与某同学玩了若干次,得30分,请你探究一下,小东各种可能的赢法。

这种题目贴近学生生活,不但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使每个同学都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以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在这种亲切自然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会产生求知的愿望,感受到游戏也有着数学学问。

五、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范文第3篇

我认为这个故事的价值在于点亮孩子发现的双眼,帮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故事的展开,孩子们也会去寻找生活中能代替石头、剪子、布的物品,他们也会像故事中的小动物一样乐此不疲。

如果将这个故事用于绘本教学,可以让幼儿自主阅读“小鸭子这下来了劲……我们有燕子的尾巴来当剪刀”,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动物们都寻找到了哪些物品来代替石头、剪子、布;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用哪些物品来代替石头、剪子、布,将这些想法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一本自制图书。

杜鹃:读完之后动起来

《石头、剪子、布》给予的价值在于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后,在开展体育游戏“石头、剪子、布”的活动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用手和脚这身体的两个部分变换石头、剪子、布进行比赛,还可以拓展身体的其他部分来当作石头、剪子、布。并且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创造集体动作表示石头、剪子、布分胜负,能让幼儿通过集体的智慧合作想出更多取胜对方的方法,从而达到合作、创新的目的。如设计为活动,其侧重点应该在让幼儿观察对方动作的变化规律,利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变化以及小组合作变换动作来赢得比赛。

王胤敏:故事里的科学价值

一个好的故事当然值得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石头、剪子、布》如果设计成大班科学活动《工具》,也能让孩子收获不少:

1.通过工具的使用,了解常见工具的用途。知道工具的作用:能更好为自己服务。

2.根据工具的外形、属性或其他特征进行有序的分类。

怎样教学更好:

1.鼓励幼儿大胆探究、尝试、动脑、动手,自己探索材料,自由发现,待幼儿充分活动独立思考后教师给予归纳、小结。

2.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发现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大胆交流。

白贵鹏:数学游戏更有趣

《石头、剪子、布》这个故事的情节很能吸引幼儿,我们应让幼儿通过故事学习遇到困难能积极动脑思考,坚持不放弃的品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认为可以从故事的内容出发(小螃蟹和小鸭子经过多次比赛但都没有比出结果),把教学定位于判断比赛的输赢,通过幼儿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出怎样才能用最快的方法判断出输赢的办法(比如运用数学的统计来完成),以达到教学的目标。

刘海英:根据不同材料进行组合加工

故事《石头、剪子、布》中多次出现各种生动形象――与“石头、剪子、布”相似的物品以及百玩不厌的游戏,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可以让大班的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美工创作,这有利于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形成,也能加深幼儿对环保的认识和体验。在制作活动中,幼儿进行捏、剪、撕、折、插、拼、拆、装等手的动作,同时伴随着设计、构思、选择、分析等思维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双手小肌肉锻炼和手眼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并且在幼儿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激发幼儿的主体创造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此外,制作中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交流还能够增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本活动的侧重点应放在幼儿的构思设计,能根据不同原始材料的特性来进行组合加工创作。

胡卓毅:发现规则,学习自律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范文第4篇

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存在着无限的潜能。所以,一定要及时开发宝宝的左右脑功能。那么,究竟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

有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小宝宝聪明一点,会刻意去发展他的左脑功能,而右脑的感性职能却常被忽略弱化。事实上,最好的方式是开发左脑职能的同时激发右脑职能,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当然,这种开发和培养不能过度,你不可以把宝宝的头脑当成一个无边的容器,想放什么就放什么,这样往往会物极必反。如何才能“左”“右”齐头并进呢?对小宝宝来说.没有什么比做游戏更快乐的事情了。所以如果想开发左右脑,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宝宝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左脑、开发右脑。

0~1岁宝宝篇

0~1岁的宝宝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右脑形象思维为主,发展最快的就是视觉,他们可以轻松记住刚刚看到的东西,然后将这种印象反馈给大脑。

当然,0~1岁也正是为宝宝左脑开发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快点带着宝宝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右脑开发:

1、躲猫猫

几个月的宝宝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躲猫猫。可以当着宝宝的面,把他最喜欢的玩具用东西盖上,然后让宝宝自主地去寻找。宝宝会将刚才看到的通过视觉反映给大脑,然后支配四肢运动,找到并抓住玩具。

这种视觉加触觉的整合练习,有助于宝宝右脑的锻炼和开发。

2、换换手

当宝宝抓握能力没有问题时,可以尝试带着宝宝做一下换手游戏。让宝宝通过手、眼的协调练习,锻炼宝宝的右脑。

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个宝宝平时特别喜欢的小玩具放在他的左手,然后再用另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吸引宝宝注意。这时宝宝也许会扔掉手中那个,而去抓这个。爸爸妈妈要注意指导、提示宝宝,或者示范性地教宝宝把手中原有的东西换到另一只手,然后腾出手来再去抓眼前的东西。

左脑开发:

1、听故事

由于0~1岁宝宝的左脑还处于启蒙中,所以爸爸妈妈要抓住这个时机,为宝宝今后开口说话打好基础。

妈妈可以每天抽出15~30分钟,为宝宝讲故事、读儿歌,或是将宝宝正在看到的东西用语言描述给宝宝听。尽管宝宝还不能开口说话,但是妈妈说的话以及所使用的语言逻辑组合都会在宝宝脑中留下印象。这可以为宝宝将来的语言发展打下不错的基础。

2、抓抓看

在床上依次摆三个宝宝喜欢的玩具,妈妈先做示范,从左至右依次一个一个地抓起再放下,这样对着宝宝重复做几次。也许开始宝宝会乱抓一气,妈妈要有耐心,慢慢让宝宝明白,要一个一个、有顺序地抓。这样的“顺序印象”对开发宝宝的左脑很有益。

1~3岁的宝宝,因为语言能力日益发展,所以左脑的作用也开始渐渐变得明显,而右脑也变得异常活跃。宝宝的语言逻辑能力迅速提升,并可以读图、识字,甚至可以通过画图的形式将看到的东西简单地表现出来。

右脑开发:

1、哆(口来)咪

可以常常放音乐给宝宝听,并可以鼓励、带动宝宝跟着音乐挥动小手。这种听觉与肢体协调的训练,可以促进宝宝的右脑发展,同时也能让他对音乐的节奏感有一个初步的体验。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强调节奏感就给宝宝播放一些重金属、快节奏、高分贝的歌曲,这样的强硬灌输对宝宝的听力有害而无利。所以,要选择节奏欢快、轻松的音乐。

2、小蜡笔

1~3岁的孩子很喜欢的一项活动就是信手涂鸦,一张白纸,一支蜡笔就可以玩上好一会儿。应该多鼓励宝宝这种自主的绘画行为。因为这是宝宝将看到的东西反映给大脑,再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宝宝的观察力,又激发了右脑的图形知觉和想像能力等。

左脑开发:

1、讲故事

左脑能力最显著的外在表现就是语言能力。1~3岁正是宝宝语言显著进步的年纪,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充分的表现时间。鼓励宝宝说话、念儿歌、讲故事,不要因为宝宝断断续续地表达而打断他。

平时可以买些图片大、色彩艳丽的书教宝宝看图识字。在问宝宝问题时,可以多出现些名词、动词等,以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算盘

准备一个小算盘,通过拨弄算珠,让宝宝认识1~5这五个数,然后试着让宝宝自己拨弄算盘,练习拨出与1~5对应的算珠。

这个游戏,既练习了宝宝的数字能力,又通过按顺序拨动算珠,让宝宝对“秩序”、“顺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常常做类似的练习,促进宝宝左脑的运转。

左右共进

当宝宝学会说话以后,左右脑就都已经处在活跃状态了。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能同时调动左右脑的小游戏。

这样的游戏并不需要占用时间精心设计,只要用心观察其实随处可见。比如大家最常见的“石头、剪刀、布”。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宝宝左右脑的游戏。

右脑对“石头、剪刀、布”的形态进行描述记忆,再由左脑同时反映出“布”是可以包“石头”这样的逻辑关系,然后再由右脑支配手展现左脑的判断结果。于是孩子的大脑出现右――左――右的交替运动,如此反复多次,就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同时刺激左右脑发展的练习活动。

左右脑的作用

左半球 右半球

理性的

感性的

语言

直觉

逻辑分析

情感

推理

图形知觉

抽象

形象记忆

计算

美术

语言记忆

音乐节奏

书写

舞蹈

阅读

想像

分类排列

视觉、知觉

复杂动作顺序

辨认复杂数字

整理顺序

同时理解

石头剪刀布的故事范文第5篇

1.乐意参与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

2.通过对绘本画面的观察、猜想和讨论,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妈妈对乐乐浓浓的爱。

3.学会正确判断指甲的长短以及是否需要修剪,知道勤剪指甲、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绘本书,背景音乐,两张指甲图片(一张为无需修剪的指甲图片和一张为长长的、需要修剪的指甲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剪刀、石头、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师:你们还知道剪刀能剪什么呢?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和剪刀有关的绘本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操作PPT课件,出示封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一个小男孩、一位阿姨)小男孩的名字叫乐乐,这位阿姨是乐乐的妈妈。看,妈妈的手上拿着什么?(剪刀)乐乐在哪里?(沙发的后面)他为什么要躲在沙发的背后呢?(幼儿猜想)不着急,我们接着看。

教学心语:一本书的封面设计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着读者是否继续阅读。绘本图书封面,大多数是取自正文里的一幅图画。当然,也有特别设计的,独立于正文任何一页画面,但内容却紧切主题。从封面我们还可以猜故事,因此我希望通过对封面的观察,发现“妈妈背在身后的手上拿着一把剪刀”以及“乐乐偷偷躲在沙发背后”的画面,从而抓住小班孩子好奇的心理,引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部分画面,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1.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第8~9页,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游戏的时间到了,看看乐乐的小手都干什么了?

2.阅读第10~11页,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讨论画面中的情节。

师:吃饭的时间到了,乐乐在用什么吃面条?你们是用什么吃面条的?你们觉得乐乐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3.阅读第12~13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龙的表:情,猜想乐乐在做什么。

师:家里的墙壁上画着一条乐乐最喜欢的龙,猜猜看他站在椅子上想干吗?仔细看看龙的表情,我们来学一学,你觉得龙的心情怎么样?

4.阅读第18~19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透过画面细节发现镜子中的手是可可的,并说说妈妈为什么更喜欢可可。

师:妈妈的手上拿着一个镜子,镜子里有一只手,猜猜看这是谁的手?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妈妈更喜欢可可呢?(因为可可爱干净)乐乐爱干净吗?怎么不爱干净了?

5.阅读第22~23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想妈妈要做什么。

师:妈妈拿剪刀准备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剪指甲呢?你猜猜乐乐会让妈妈剪吗?(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妈妈帮乐乐剪指甲的场景)

教学心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由此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最好的阶段,因而抓住此年龄段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此绘本中我想基于“讲究卫生”这一点,去引导孩子对绘本中的相关画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知识的积累、认知的提升,更是需要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帮助,因而需进一步询问孩子相关问题,将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迁移,来与绘本内容相结合,从而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

三、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绘本,细心感受故事内容

1.师:乐乐的指甲是在什么时候被妈妈剪掉的?为什么妈妈会等乐乐睡着的时候来剪?睡着了剪指甲有什么好处呢?

小结:因为睡着的时候剪指甲,乐乐就不会因害怕而乱动了,这时候剪指甲也不会剪到乐乐的小肉肉,所以妈妈最放心,这样也最安全!

2.师:你们的指甲都是在什么时候剪的呢?(白天或晚上)你们会觉得疼吗?为什么不觉得疼?

川、结:不管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帮你们剪指甲,你们都不会觉得疼。因为你们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他们很爱很爱你们,剪指甲的时候他们都会很小心,你们会很安全的,所以不用害怕喔!

四、出示两张指甲图片,学会正确判断指甲的长短

师:你们看看哪张图上的指甲需要剪?为什么要修剪长指甲?

小结:当指甲长得超过指头上的小肉肉时,就需要请爸爸妈妈来帮忙修剪啦。因为指甲长了里面就会藏泥土、细菌,这样不卫生,会很容易生病的。所以大家都要做一个勤剪指甲、讲究卫生的好宝宝哟!

五、活动延伸

师:幼儿园老师就像妈妈,现在自己检查一下指甲长不长?需要修剪的赶紧到老师妈妈这儿来,老师妈妈来帮你修剪喔!

读后留言:

小婷:乐乐的妈妈拿的剪刀是大大的,我家的剪刀是小小的。

津齐:乐乐剪指甲了,我也剪指甲了,我都不害怕!

相关期刊更多

名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人与生物圈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陕西水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