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爱情心理;爱情的概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

1.引言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Wstson(1924)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Freud(1922,1952)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Frommn(1956)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Rubin(1970)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Swenson(1972)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1975)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Skolnick(1978)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爱情是人生的重大课题,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处在青春妙龄、充满着幻想与浪漫色彩的大学生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3.1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

身处大学校园的爱情,由于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爱情真谛缺乏理解。2.恋爱动机的偏差。3.恋爱道德观念的弱化。4.恋爱行为的非理性化。而对于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王素珍(2003)认为主要有:1.爱情价值观错位;在其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后,发现大学生在爱情价值观方面,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但调查同时显示,也有一些人存在一些问题:①看重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②为了爱情影响学业。③推崇“爱情至上”。④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排他性”认识错位。2.爱情挫折。3.恋爱行为不当。。让人关注的是:如今的大学生“恋爱族”中,真正为爱情而相爱的人并不太多。詹灶福,汪琴(1997)据一项对11所大学近千名大学生的关于“你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学生回答的依次顺序是:满足生理和发展的需要、充实课余生活、双方接触产生爱情、作为一种消遣、寻求一种刺激、孤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对一行的好奇心、积累经验、为建立理想的家庭而选择伴侣。这一结果应该说是令人担忧的,。黄家兵(2005)认为有必要结合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探讨其中的心理问题:1、恋爱普遍化与焦虑感并存。2.恋爱“过程体验”的空虚感。3.恋爱轻率而导致的无聊感。

3.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面对如今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深化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增强恋爱道德观念。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3.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4.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王素珍(2004)则从爱情价值观、爱情挫折和恋爱行为不当方面阐述了调适方法,认为在爱情价值观方面应该做到以下自我调适:1.要学会思考。2.要学会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成才的关系。3.提高爱情的道德修养。在爱情挫折方面,要做到:1.要端正爱情认识。2.要分析失恋的原因。3.要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爱是道德的表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大学生的爱情必须健康、文明、高雅、大方,有利于促进身心发展。

4.爱情的测量

综观国内外有关爱情的测量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爱情观念的测量、爱情成分的测量、爱情类型的测量。

4.1爱情观念的测量

Rubin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的测量。Rubin(1970)认为爱情是可以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Rubin通过项目分析、信效度考验建立了13个项目的爱情心理量表和13个项目的喜欢量表,这是第一个区分喜欢和爱的研究;并确定了恋爱中人们思想的三个主题:依恋、关心和信任。这三个主题创造的爱情心理量表可用来测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情思想强度的大小。研究者们常在问卷研究和实验室实验中评估RLS的有效性。

4.2爱情成分的测量

1)Davis(1985)曾对爱情和友谊进行了比较和区分,认为友谊之中的喜欢包括8个主要元素:欢乐、互助、尊敬、无拘无束、接纳、信任、理解和交心;而爱情除这些因素外还包括集束:激情和关怀。研究发现这可以让人觉察到什么时候友谊已经转化为爱情关系,或爱情关系正在逐渐降格为普通的友谊。Davis和Todd在此论基础上设计出了关系评定表(Relationship RatingForm),此量表共包括6大方面由19个分量表组成,它被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友谊,并能预测不同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哪种类型的友谊。2) Sternberg(1997)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 (decision/commitment)。Sternberg通过比较爱情类型的结构模型和评价这些模型中对多种亲密关系的有效性发展了36个项目、3个分量表的三因素爱情心理量表。3)Yela(2006)使用stemberg的模型作为指导,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最常使用的爱情维度:关爱、、激情、亲密、尊重、承诺和依恋这些维度可以被合成为只有四个成分:激情、浪漫激情、亲密和承诺,并编制了相应的爱情测验量表。量表包含55个项目用来测量爱情模型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用15个项目来评价,每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作答。4)李朝旭等人则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爱情”一词为刺激,让27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再基于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内隐爱情理论包含以下5个方面:①伦理与责任;②浪漫体验;③冲突及痛苦; ④理性;⑤朋友式关爱。5) 王娟(2006)采用问卷法,以中国五个地区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为被试,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5个维度。编制了包含26个项目的中国人爱情心理正式问卷,采用6点计分,4个项目设为反向计分。

4.3爱情类型的测量

关于爱情类型的测量主要是爱情态度量表(loveattitudesscale,LAs)。美国心理学家Hendrick和 Hendrick(l986)依据 Lee(1977)爱情类型理论,编制了包含42个项目,每个类型7项目的爱情态度量表,包括浪漫爱、游戏爱、伴侣爱、现实爱、占有爱和奉献爱6个分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的作答方式。

5.爱情的影响因素

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

5.1不同文化中的性别因素

David(2003)的一项涉及52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世界十个主要地区中的人们,男性普遍比女性要求性方面的变化和多样性。Roy,Jean(2002)认同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女性的都是受到压抑的。国内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例如李志和彭建国(2000)在对婚前性容许程度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常常使用“双重标准”,即男女标准不同,男人可以比女人更开放些。

5.2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因素

Donnellan,Larsen-Rife,Conger(2005)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青春期的家庭特点如何预测成年早期的爱情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关系状况会导致爱情关系能力的不同。家庭中父母的冲突对青少年的恋爱中的认知和情感都有影响。并且,早期的家庭关系能预测人们恋爱关系和婚姻是否持久。王娟(2006)采用Olsont等1982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量表第二版,共16个项目,后由我国研究者费立鹏等(1991)对该量表进行了三次修订,使其适用中国的家庭环境状况。该量表为5点计分,根据被试得分的高低,家庭亲密度量表将被试的家庭亲密度分成四种类型:松散、自由、亲密和缠结。研究发现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5个维度: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来自于亲密度过高家庭的被试在爱情心理上更倾向于对各个维度有高的感受。

5.3其他因素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他一些因素也对爱情心理产生影响,比如恋爱状况、恋爱目的和动机、家庭收入等。根据王素珍(2004)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发现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动机大多是为了情感的寄托。大部分学生认为,谈恋爱是情感的依恋,他们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对恋爱以后有什么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6.爱情心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普遍,而国内爱情心理研究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爱情心理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研究就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6.1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大多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而研究中学生和研究生的爱情心理的较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发育成熟较早,中学校园频频出现学生早恋现象,有关其对爱情的认识,因此,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而研究生虽然在年龄和心智上都比较成熟,但现有很多研究生处于单身,并从而有过恋爱关系,其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6.2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对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存在问题和教育对策的理论研究和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上,对于爱情心理形成的原因机制的分析较少,也没有具体探讨不同社会人群中的爱情心理。如何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以当今中国人的爱情恋爱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国人幸福满意度应该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6.3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单一

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质的研究虽然能够发现和说明一些问题,但要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做出大量的实证研究。从研究工具来看,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量表可以使用,大部分测量工具要么借鉴国外的量表,要么是研究者自编的量表,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来研究结论上的差异,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

针对以上不足,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爱情心理的理论问题,如恋爱观、爱情心理教育、结构模式、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关注,但是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的爱情心理原因机制。同时,对爱情心理的教育对策的效果评估也同步展开。

第二、探索并编制出结构合理、信效度高的中国人爱情心理量表,为有效地诊断和预测不正确的爱情观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第三、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将量表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结合起来,相互验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娟.(2006).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张于.(2009).爱情心理及其与人际关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武汉:化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常泓,侯赞华.(2008).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与对策.中国商界,10,223-224.

[4]王素珍.(2004).大学生爱情心理调查与思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4-17.

[5]林艳艳, 李朝旭.(2006).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40-44.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2篇

情感专家周小燕指点女研究生择偶。

独子难教啊,我们为什么把下一代的成长搞得那么难?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研究放开二胎政策刻不容缓。

孩子入托过早更富有攻击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警告说,把年龄不足3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心理发育。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行为及其他的心理问题。牛津大学的研究则显示,过早上托儿所不仅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还会让他们的身体发育变迟缓,神经萎缩。

人们不断地在前进,可爱情在倒退。上个世纪,我给我的爱人写一封信,起码要两个星期才能到,还要两个星期才能回信,这四个星期是美好的。但是现在,情人们随时可以发短信、打电话,3天之内就把爱情耗光了。爱情是需要想象的,从前你收到3页情书的时候,可能要读20次。爱情准备的心境比爱情本身更有意思。我觉得以前的男女在一起比现在更幸福。

摘自克劳德・勒鲁什访谈

我们的表现让球迷心寒,我们真诚地道歉,踢不好球,收钱有愧。作为补偿,球队会如数退还球迷的门票钱。

德国科特布斯足球俱乐部网站在球队大比分输球之后的一封公开信。

学龄前的孩子午睡并非好习惯。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对学龄前儿童的一次测试发现,睡午觉时间越长的孩子,成功解决难题的数量就越少,而且晚间睡觉的时问越晚,他们的表现就越差。那些在白天睡觉的孩子,晚上平均需要59分钟才能入眠,在周末则要花更多时间。睡午觉的孩子晚上入睡困难,早上起床时又很费劲。

长期靠窗坐容易晒伤。

台湾皮肤医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长期靠窗坐,靠窗一侧的脸出现的皱纹会更多,皮肤老化更明显。皱纹数量是另一侧的2.6倍,色素黑斑的差异更高达3.9倍。专家提醒,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靠窗坐,一定要擦防晒霜哦!

父亲用胡子扎孩子可传染疾病。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多位男性的胡须,并用色谱仪对其分析,发现上面存有苯、甲苯、丙酮等数十种有害物质。专家表示,胡额具有吸附有害物质的特性,加上表皮油脂分泌较多,清水较难洗去,更容易沾染灰尘和微生物。对抽烟的人来说,烟雾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也会在胡须上停留。所以,那些喜爱用胡须扎孩子的爸爸们,很可能将病菌转移到孩子柔嫩的面部,引发某些疾病。

我妈妈每天都要听收音机。我现在70岁了,她还担心我是个孩子,她早上听到我的声音后,就知道我在哪儿,知道我挺好的,知道我在干什么。

美国橄榄球节目主持人约翰马登说,他不再主持电视节目,但为了自己92岁的母亲,他还要继续主持电台节目。

高龄孕妇的孩子更容易患自闭症。

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高龄孕妇生下的孩子出现自闭症的风险要高于其他孩子。

数字

27岁

维吉尼亚大学最新研究指出,许多智能退化的征状在年轻时便会出现,而人类的脑力高峰约在22岁,27岁起便会开始老化。

30秒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新生儿出生缺陷逐年上升。每30~40秒就有一个出生缺陷儿降生,每年新增的先天残疾和智障儿童总数高达120万。卫生部门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孕前及孕期环境污染,导致父母的和卵子质量受影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婚检率偏低,一些传染病发现不及时,会经母体直接传给孩子。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在怀孕初期补充叶酸,可降低将来婴儿出现唇裂和神经管畸形的几率,最多可降低40%。

22对

济南民政部门一项数据显示,去年济南市离婚人数为7 92 5对,平均每天22对夫妻分道扬镳。至于离婚理由,八成夫妻在离婚协议书上写的是“感情不和”。

关键词

天赋信号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发现,宝贝自愿做的和能给他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在向父母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父母通过仔细观察这种信号,就能发现宝贝的天赋,尽早开发就能使他们的这种潜在天赋获得最佳发展。比方说,如果宝贝几乎还站立不稳时,就会按音乐的节奏摇晃,那么宝贝可能有音乐天赋:那些从小好动的宝贝可能有运动天赋。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观 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62-01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2.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3.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4.物质至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2.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3.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4.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参考文献

[1] 王洪波,石德时.当前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9):23.

[2] 余逸群.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恋爱道德教育[.丨].北京青年政抬学院学报.2003(6):31.

[3] 孙景艳.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价值的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1(10):30.

[4] 骆文炎.高职生恋爱观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23):183-]84.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行为;引导对策

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后女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普遍。“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女大学生恋爱行为与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其青春的特质、生理的变化、心理的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女生尝试着在大学恋爱,在她们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行为呈现的特点

1.情感性的需求

高校女大学生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从人类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她们在生理方面已经趋于成熟,”加之学校、社会系统教育的引导,她们的心理也日渐成熟,从而对爱情有着正常的向往和需求,另外,个性意识,对爱情体验的渴望与好奇也使得女大学生在思想与情感上充满了对恋爱的向往。

2.积极性的促进

高校中有一些女大学生秉持传统的恋爱观念,倾向于从同学、朋友慢慢相处成恋人,对爱人的要求更多的倾向于为人,是否有上进心,是否有正直、善良的品质,这些女大学生的恋爱往往能带来较好的过程和结果,能在恋爱过程中控制自身的行为,在学习上、工作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思想上有良好的沟通。

3.盲目性的寻求

一些女大学生进入大学,从高中紧张学习的状态转变到大学自主学习的状态,一开始的不适应让人无所适从,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在空闲、无聊的大学生活中,在还没有树立大学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开始盲目的寻求情感的慰籍,遇到对自己有好感的或对自己好的男生,不能理智分析自身的情感需求,就选择接受,这类女大学生一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生活过于随意,甚至对男女恋爱中行为的把控能力也比较弱。

4.幻想性的体验

高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是“90后”,正值青春的年华,对爱情充满幻想与渴望,偶像剧的追逐让她们多了很多对爱情的向往,于是,在大学里,一些女大学生就开始带着幻想体验爱情,在她们看来,恋爱是浪漫、美好的体验,是纯粹无暇、无忧无虑的美好过程,但当她们处在恋爱中,就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性格、兴趣及观念不同会产生各种矛盾,就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不快,最终导致争吵或分手。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恋爱让一些女大学生只注重精神慰籍而缺乏爱情责任意识。

5.冲动性的崇拜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生活中,个体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即个人的认知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迫于所处群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高校的女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似,当看到周边的同学或朋友都开始恋爱时,心底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与相同命题的渴望驱使着她们崇拜的冲动,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因为想恋爱所以恋爱,步入恋爱的圈子。

6.利益性的追求

因为成长环境和思想观念所致,一些女大学生对恋爱进行了功利化的塑造,把恋爱当作某一目标的跳板,她们认为有力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自己未来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可以通过攀附高枝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功利性的恋爱追求缺失了真善美的爱,也让女大学生缺失了提升自我的思考与动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在恋爱中如何达到目的的伪装与应付中。

二、高校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在高校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了诸多的特点,身处象牙塔中的女大学生恋爱行为普遍比较正常,但也有一部分女生在恋爱思想与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沉迷影响学业

有些女大学生崇尚恋爱至上的理念,将恋爱视为肯定自我的一切,享受恋爱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与慰籍,希望课余时间都能和对方在一起,过度沉迷于恋爱中不能自拔,整日思忖着如何浪漫,一旦遇到分手的打击,很有可能一蹶不振,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2.恋爱受挫导致失常

在恋爱过程中,有部分女大学生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一旦发生争执,不能很好的调适自己的状态,导致情绪低落,反复无常,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大学生活,有一些女大学生不能忍受对方提出分手的决定,情绪异常激动导致失常行为的发生,如自残、自杀、酗酒等,如2010年10月某高校在一女生因感情受挫跳湖自杀。心理学专家陶云曾说:“据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因素很多,而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而轻生的占了75%。”

3.恋爱导致交往缺失

过于注重与男友的相处的女大学生,往往会忽视与同班同学、同性朋友的相处,在人际交往方面欠缺主动性,久而久之,就缺少了周边的朋友,当恋爱不在或者不再恋爱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和分担,导致失落情绪的叠加和蔓延。

4.功利观念导致分歧

功利化是有些女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将恋爱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阶梯,通过不断的讨好和迎合获取对方的心意,这种恋爱往往让女大学生丧失个性,一味求全,甚至伪装自己,在没有自我的恋爱中,迟早会出现问题,如若对方发现她对自己的好仅仅是出于利益所求,那往往这段感情会无疾而终。

5.行为大胆形象受损

有一些女大学生大胆开放,和男友相处不分场合,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一些亲热举止,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女生而言,这种形象的否定就等同于对她整个为人的否定,更不用谈在学校的个人发展了。

6.两性生活影响身心

开放型恋爱观让现如今的女大学生追求个性,享受被人关爱和关爱别人的直接表达,一些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两性问题,对于对方的需求不能拒绝,觉得有性的恋爱才是有爱的爱情,于是,一些女大学生过早的偷吃禁果,在不知道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和防护知识的情况下,出现怀孕、流产、妇科炎症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三、思考有效引导的教育对策

1.加强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引导

高校应对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宣传媒体、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等手段,在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大学时光吸纳知识、增长才干,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倡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恋爱,提倡慎重的选择,提升责任的意识,摆正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女大学生自尊自爱,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注意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影响。

2.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的校园活动

高校应着力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各项校园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女生的大学生活,引导女大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展大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学业生涯学习培训,帮助女大学生明确未来努力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上。如一些高校开展的女生节,会设置一些专门针对女生的小贴士、风采展、服务资讯等,有效的提升了女生的被关注度,提高了女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自爱意识。

3.开展女大学生的系列礼仪教育

高校应注重女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可以开展中外礼仪文化等有独特文化底蕴的知识学习,开阔女大学生的视野,注重言行举止的文明。通过系列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恋爱观,时刻注重女生良好形象的塑造,得体的行为、应有的德行会教会女大学生适时而为。

4.加强女大学生的青春知识教育

高校应注重女大学生的青春生理、心理知识教育,虽然现今网络发达,很多知识学生都可以从网上得知,但处于恋爱中的女生往往缺少理性,很多都是冲动而为,高校应通过邀请医生专题讲座、班主任会议、女生会议等途径传达相关的知识,应坦诚的从专业的角度和女性自我保护的角度去谈,也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导师团培养学生相关领域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宣讲一级一级分层分类的去影响其他学生。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恋爱消费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地迅猛发展和社会地不断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而作为社会消费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尤其是处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有其特有的消费理念。本文将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恋爱消费状况与行为特征,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处理好恋爱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我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老、少、边、山、穷”的广西百色,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较不发达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其恋爱消费的行为与心理合乎自身条件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我校医学生的恋爱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研究了其恋爱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征,以期得出我校大学生恋爱消费现状存在的弊病和非理性因素,探讨出相应措施和对策,希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处理好恋爱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1 基本数据分析

这次我们以问卷形式对位于民族地区的右江民族医学院的

部分本专大学生进行了恋爱消费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其中男生112人,女生153人。有恋爱经历的占总数的65%。

1.1 月生活费 400元以下占54%;400~600元占39%;600~800元占5%;800元以上占2%。

1.2 经济来源 家庭给予占86%;课余打工占10%;勤工俭学占3%;奖、助学金占1%;其他则是0。

1.3 问卷调查

1.3.1 问题一:你的恋爱消费主要用于 饮食(38%);服装、日用品(15%);礼物(11%);通讯(23%);游玩(12%);其他(1%)。

1.3.2 问题二:如果你是男生(女生),在你看来恋爱消费的目的 取悦对方,巩固感情(25%);显示自己潇洒大方(必须的,没什么目的)(29%);其他(46%)。

1.3.3 问题三:你认为自己的恋爱消费合理吗 量入为出,合理(68%);不合理,但有能力接受(30%);难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费(2%)。

1.3.4 问题四:如果你是男生(女生),你怎样看待恋爱消费中的AA制 理所当然(58%);很没面子(认为是男生穷酸了一些)(28%);根本不能接受(14%)。

2 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恋爱消费行为特征

2.1 消费形式多样化,总体消费结构趋同 当今的大学生恋爱方式不再只局限于花前月下,往返图书馆。总体来讲,学生恋爱消费主要在饮食和日常通讯方面。服装、日用品、礼物、游玩这四种消费基本均分比率,分别占到总数的15%、11%、12%。他们对自己的恋爱消费各有“偏好”,但是总的消费结构并无大的分别。

2.2 消费水平不高,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本次调查对象位于老区,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故而消费水平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人月均恋爱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8%,50~100元的为30%,100~150元的为10%,150元以上的仅占6%。大学生恋爱消费主要从月生活费中支出,扣除每月必须其实所剩并不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家庭经济大都不富裕,家庭所供给的生活费并不宽绰。在调查中月生活费在400元以下的占54%,即使在民族地区,四百元的生活费支出也会稍显紧张。我们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到,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家庭经济拮据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个比例在各个班级中大约占到了50%。经济制约成为恋爱消费直接的“关卡”。所以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就比一般大学生多了一份克制。

2.3 理性消费为主,但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尽管在调查中68%的大学生自我评估恋爱消费是量入为出,合理,然30%的大学生也坦言在处理恋爱消费存在“不太合理,但有能力缓解”,2%的大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费”。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独立掌管自己的生活费多在上大学后才开始,他们中间很少有人会刻意培养和加强“财商”。部分同学经常没到月底生活费就已经用光了。情侣在一起消费的增加让两个人都感到有压力。可见大学生恋爱消费存在弊病。

转贴于

3 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主战场。但对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追求与现实相矛盾的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有其独特的恋爱心理。

3.1 家庭经济跟不上恋爱消费步伐,产生心理误区 今天的大学生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受到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1]时,如果自己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老师、家长的指导帮助,很容易出现相同的心理趋向,自卑、虚荣、把感情等同利益化等,正因为这些思想的作怪,他们在恋爱的过程中就很容易用金钱来衡量感情的好坏,然而我院大学生家庭状况普遍一般,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为爱缩紧裤带”的现象,甚至出现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同学因为跟不上高消费恋爱的步伐而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来。从表面上看,恋爱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这种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这种心理和意向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大学生对爱情浪漫的追求高,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爱情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矛盾。

3.2 大学生恋爱心理各异,消费易受群体影响 由于对自己的把持力不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易在群体引力下走入误区。例如:(1)从众心理。进入大学,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不自觉地希望寻求异性知己。尤其是看到身边双双对对的景象,“跟大流”心理也就无可厚非;(2)虚荣心理。有的大学生只顾追求物质追求,贪图一时享受,为搏红颜一笑出手阔绰、费尽心机。尤其是看到周围的恋爱轰轰烈烈的时候自己也想让制造点希奇的事情来炫耀一下,这样消费开支也就大大超支。(3)忧患心理。学生情侣在消费分担上存在着隐患。性别角色在恋爱中会得到强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认为AA制很没有面子或根本不能接受的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男生。也许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有男生在,就不会让女生买单,在恋爱中由男方买单更是人之常情,如果由女方买单,男生会被看不起。因此,虚荣心作崇,在外出消费时,男方就很容易成为买单者。此外,当和对方闹别扭的时候,许多同学通常通过买礼物来为自己弥补错误,从而使开支又 大大提高。

4 思考和建议

加强大学生包括恋爱在内的消费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处理好爱情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学教育重要内容,同时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均衡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尤其不能疏忽。作为大学生,加强对爱情的认识,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消费观、理财观是提高修养的“必修课”。引导健康的恋爱消费理念,需要集合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4.1 普及高校开展对民族大学生恋爱消费的教育和引导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他们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但我们了解到,目前针对大学生恋爱消费引导的课程相对缺少,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恋爱消费没有明确理解。开展校园互动交流活动,开设理财的讲座,增设学生勤工俭学岗位,这些都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理智的消费环境。

4.2 积极融入社会角色,加强大学生自我定位和理解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由于长时间厚此薄彼,养成了大学生缺少对社会的认知与适应。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支出来自于家庭供给,所以他们在支配经济的能力上尚欠缺,在恋爱消费的掌控上尤显薄弱,恋爱消费的目的和具体安排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都是模糊的。身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在消费上应当遵循量入为出,统筹规划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既能促进大学生合理消费,又能使大学生对于爱情有正确的理解。恋爱消费并不是大学爱情的“新衣”,它只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做到科学消费,关键在于大学生始终不忘自身角色,加强个人修养的提高,提高约束力和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