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小学班主任案例分析报告》,以供参考。
如何教育好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一般无外乎以下几种:学习成绩差、不遵守校纪校规、家庭情景特殊。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他们,他们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制造点儿小麻烦送给你。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特点,我觉得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作为教师应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以激起他们的生活学习热情。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本着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的态度,也不能采用强硬的教育方法,要用爱心去接近他们,
用耐心去感化他们,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提高,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早日脱离人生的阴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注重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作为教师,应当关心护爱每一个学生使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即"鼓励优秀生冒尖,促进中间状况学生争先,帮忙后进生过关"有人说,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不易,而要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则更难,此言不无道理。我国有位教育家曾在中学生中举行过一次《假如我是教师》征文调查活动,结果发现,在征文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提到,假如自我是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有位中学生写道:"假如我是教师,我就要像太阳,把自我的光和热平等地洒向每一个学生,温暖所有学生的心房。"毫无疑问,这是发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呼唤。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陶行知曾语重心长的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首先要摆正自我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有的时候我们也发现有些孩子可能在沟通上与你有些障碍,比如说:你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却也只是呆呆地望着你,并不作答。在这个时候,教师往往容易心急,而没有办法心平气和的让谈话继续下去,到最终什么也得不到。碰到这样的学生必须要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真正地关心他,他才能对你说说他的心里话,我们才能解决问题。
2、帮忙学生找回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而我们关注的特殊学生往往严重缺乏自信,甚至有严重的自卑,他们的心灵极其敏感,可能在你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个动作就已经伤害了他们。所以,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忙学生消除这种自卑,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一向很自卑,平常都是低着头不说话,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是把头低得不能再低。可是在一次班队课上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重重地夸奖他平常认真,不调皮后,我发现他有了必须的改变,做事情更加进取了,并且平常的学习生活也变得活泼起来了,对于学习也有了信心。再经过与家长的及时联系,让教师与家长一齐,帮忙学生构建一个充满自信的学习氛围。
自信有了,对于学习更有了必须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学习成绩也会跟着有所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能养成,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忙特殊学生。
3、把爱洒向学生
从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看,读活这本书主要表此刻对自我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观其言行而察其心灵,摸透他们的性格特征、志趣爱好、气质性格,以及构成个性特征的内部环境和外在因素,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及时预见到某些正要发生而尚未出现的现象,以自我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过程。
关键字:情绪不稳定 ;一般心理问}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陈某,女,汉族,40岁,已婚,目前家庭主妇,学历:专科。个人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疾病史。家庭共三人,有一8岁的儿子。
(二)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从小生活在四口之家,有一弟弟。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父亲在银行上班,母亲家庭主妇。父母关系不好,目前也处于分居状态,父亲严厉,母亲较为软弱,且父母偏爱弟弟,重男轻女,忽视来访者,家庭缺乏温暖,所以来访者从小缺爱,自卑,但又好强,独立。
到上学时,来访者较为内向,朋友少,孤僻,但又好强,读到中专,来访者慢慢找到自信,更加独立和好强。工作后,单位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当时觉得对她很好,上进勤奋,便结婚了。婚后近年来无工作在家带孩子,生活单调,将关注点全放在了孩子身上,老公平日上班对其缺乏关心,近期常为小矛盾吵架,觉得现在的家庭也不温暖。个人性格很敏感、极端。
(三)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感到有一种无助感,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且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四)身体状态
身体健康,无躯体疾病。
(五)社会功能
能正常的生活和与人交流,但朋友少,极端,对喜欢的人是一个随和易相处的人,但不喜欢的就特凶,不搭理,爱恨分明。
(六)心理测验结果
SAS测试结果:标准分58,提示有轻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来访者目前表现为焦虑,情绪不稳定,爱打骂儿子心情低落且持续1个月,敏感、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
(二)个人陈述
我最近老是爱发脾气,每次看到儿子不做作业,我就想打骂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这样很不好。还有我对丈夫也不满,他平时忙工作,很少管家里,感觉他现在一点也不关心我和孩子了。我感觉家庭一点也不温暖,每天操心家里的琐碎事,也没有自己的时间,丈夫还这样不理解我,我觉得好难过,很焦虑。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神志清晰,说话有条理,回答问题清楚,情绪低落,偶尔会激动。自知力完整,求助愿望迫切,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二)朋友反映
案主的朋友反映,案主平时做家务,在家带孩子,平时特别在乎儿子,感觉她有点过于关注了。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1)求助者经三级甲等医院检查,身体无器质性病变。
(2)根据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可排除精神病。
(3)症状表现:生物症状:食欲正常,容易入睡;心理症状:情绪不稳定,觉得儿子问题严重,丈夫一点都不关心家庭,感到焦虑,被忽视;行为症状:最近常想打骂儿子。
(4)从病程上看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完好,无泛化现象。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郭念峰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来访者的问题是由现实刺激引起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一般由强大现实刺激引起,内心痛苦程度大,出现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无工作,生活单调,夫妻为小事情吵架,将所有的焦点放于孩子身上引起的,持续时间短,没出现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求助者为女性,40岁。
2.社会学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目前无工作,做家务在家带孩子,丈夫不够理解,近期常吵架,所有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性格孤僻,极端,朋友少,周围的人都没有支持的和可倾诉的,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学原因
(1)存在错误认知:把儿子当成中心,过度关注,一点的毛病都能引起她的不满。
(2)个性特点:求助者自尊心强,内向敏感,看问题极端,偏执性人格特质。
(3) 缺乏情绪调节方法和合理的认知。
五、 咨询目标的制定
(一)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帮助案主缓解情绪,多些个人兴趣,分散对家庭的过度关注,少对儿子发火,多看到儿子的优点。
(二)最终目标和长远目标
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对儿子的苛责其实也是源于自己的错误认知-看问题过于极端,性格过于偏执,还有将对丈夫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对儿子发怒,内在根源是错误的认知。因此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不合理信念为B,情绪和行为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许多学者对不合理信念B进行了归纳和简化,指出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况化以及糟糕之极是这些非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
(二)咨询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略,详见心理咨询书籍。
(三)咨询时间和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5次,整个咨询需要约1个月的时间。
2.咨费用:学校免费提供家长咨询。
七、咨询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一)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诊断
(二)咨询的中间阶段
(三)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如下:
第一次:20155年4 月288日 500分钟
1.目的: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收集其一般资料,做出诊断。
2.方法:会谈法
3.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2)与来访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3)在征求来访者意见后,对其进行SAS量表测验;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第二次:20155年5 月5 日 500分钟
1.目标:
(1)建立更加牢固的咨询关系,制定咨询方案。
(2)明确来访者的ABC,帮助来访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来访者者认识到她的情绪问题不是外界事件造成的而是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只有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才能摆脱或减少现有的焦虑情绪。
2.方法:
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诊断阶段)
3.过程:
(1)一起商定咨询方案
(2)咨询师向来访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找出相应的诱发性事件(A),以及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还有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使来访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第三次:20155年5 月100日 500分钟
1.目标:
深入寻找和确认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使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
2.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领悟阶段)
3.过程:
通过举例,启发、引导来访者领悟到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目前的情绪困扰是由于自身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使其认识到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和消除她的痛苦。并与来访者共同分析出其不合理观念。
与来访者列出不合理观念如下:
――把儿子当成一切的中心,觉得儿子问题极其严重,心情很糟糕,想打骂儿子(糟糕至极)
――对儿子要求多,看到一点不顺心的行为,就会生气(绝对化要求)
――觉得丈夫忙工作,不够关心她,不关心家庭。(过分化概括)
在与来访者的会谈中,发现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是“把一切关注点都放在儿子身上,过度的关注,将对丈夫和自己的不满情绪和状态发泄到儿子身上”,在这个阶段主要分析出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和一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4.布置家庭作业:进一步领悟ABC三者之间的关系,罗列出所有对生活中使自己感到烦恼的事情的看法,并认真思考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第四次:20155年5 月155日 500分钟
1.目标:
(1)巩固和加强求助者对合理情绪疗法原理的领悟。
(2)运用“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2.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产婆术
3.过程
(1)简单探讨上次咨询布置的家庭作业,加强其领悟。
(2)通过产婆术辩论纠正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利用不合理信念产生的矛盾进行面质,使求助者承认其中的矛盾,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
4.布置家庭作业:
(1)让求助者自己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运用RET自助表。
(2)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技术中的自我管理程序,当求助者出现积极想法时自我鼓励,当自己开始重新努力找工作时及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正向强化。
咨询对话节选1:(“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
咨询师:你觉得儿子全是缺点,问题很严重?
来访者:是的,特别是不做作业,给我气的!
咨询师:这时候你很想打他?觉得他问题太严重了?
来访者:是滴,这是我心情糟糕透了。
咨询师:那排开这些,难道儿子就没有一点的优点吗?上次有布置家庭作业,让写写儿子的优点,您能谈谈么?
来访者:恩,好的。我儿子特别喜欢小动物,很有爱心。也很爱我。有一次,在路上走着,我让他走到边上,拉着妈妈的手,他就说:为啥?我说:“因为妈妈爱你,怕你遇到危险,妈妈要保护你。”结果我儿子就哭了,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我以后也要这样子保护你。”当时我的心都快融化了。
咨询师:说到儿子的优点时,我感觉你很开心,那你还认为儿子真的一点优点都没有吗?或者儿子的问题真是像你所描述的那样严重吗?
来访者:额,我好像明白了,我有点以偏概全,夸大自己的问题了,事情本来没我想象的那么糟糕,是我认为它变的糟糕至极了。
咨询师:是的,由于过分概括,你夸大了自己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判定标准,使自己处于负性情绪中。
来访者:(思考)好像是这样,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咨询师:是的,只要改变了你的不合理信念,就可以从这些负性情绪中走出来了。
第五次:20155年5 月255日 500分钟
1.目的: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
模式,减少以后生活中出现的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倾向。
2.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是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问题,以便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咨询对话节选2:
咨询师:上次你有意识到自己看待儿子的问题是过份概括,夸大的问题。那你还觉得自己在咨询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来访者:我觉得通过这几次咨询,我慢慢面对自己的问题,我觉得不仅仅是我自己太过极端了,还有自己也不够好,不够勇敢。咨询让我学会了面对自己。
咨询师:很高兴能听到你这样说,我相信你已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知,和情绪产生的
原因,希望你在未来的生活中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度,勇敢面对自己!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自我评估
通过咨询、治疗和训练,我认识到了自己情绪波动的原因和认知上存在的偏差。现在能从更多角度去看待儿子和自己的问题。
(二)心理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预期目标已基本达到,来访者放弃了以前的不合理信念,意识到自己将焦点过多的放在了儿子身上,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儿子身上,现在懂得了调控自己的情绪,也意识到丈夫并非完全不关心家庭,也懂得去体谅对方,彼此关系得以缓和。此次的咨询目标设计合理,方案构建良好,咨询关系融洽,咨询方法恰当,咨询效果较为圆满。
(三)来访者周围人评估
根据来访者的朋友反映,来访者目前情绪稳定了,还常常帮助朋友分析题,也开始去上班了,平时也喜欢去做瑜伽,关注点不再全是儿子了。
(四)心理测验评估
经过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低于50分,说明来访者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人际关系敏感;合理情绪疗法;模仿法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39-2
小芳(化名),女,16岁,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中等身材,未患过重大疾病,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病史。小芳来自农村,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亲性格顽固,不苟言笑,从小对她要求较高,常受到责骂,在家中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和做错事。前几日其因与室友发生矛盾,影响情绪,主动前来咨询。
一、求助者主诉
自上学以来,小芳一直与老师、同学相处和睦,关系融洽,是大家心中的“老好人”。因为不管同学们有什么事情,都有求必应,即使心里不愿意,还是会一口答应。如果拒绝了别人,她就会忍不住地想:他会不会不高兴?我是不是得罪他了?考上高中后,来到县城的中学,开始住校。跟室友的关系也都挺好,感觉她们挺喜欢自己。上个月的一天,由于感冒浑身酸痛,住上铺的同学叫帮她打水,没有去,从此以后就感觉跟她疏远了。最近一个月来,小芳心情很低落,一见她就觉得不自在,不敢看她的眼睛,也不敢跟她说话,就怕说错话做错事。在寝室时,不管做什么事小芳总觉得她老盯着我,所以尽量不呆在寝室,做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很想摆脱这种状况,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面容清秀,衣着整洁,双手环抱,动作有些拘谨,意识清楚,谈吐流畅,谈话过程中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偶尔低头并扯衣角,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求助欲望较强烈。
求助者室友反映:来访者近段时间好像有什么心事,心情不太好,言语很少,在寝室呆的时间很少,几乎不怎么说话,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在寝室时经常呆在蚊帐里,不知道在干什么,特别是她上铺的同学在时,她的话好像更少,做什么事都一个人,不再跟大家一起了。
三、 评估与诊断
1.评估与诊断
根据来访者的相关资料以及郭念锋提出的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看,来访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相统一的,其反烦恼是由现实事件引起的,对自身变化有所觉察,有自知力;来访者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来访者主动求助,迫切希望摆脱烦恼,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排除异常心理。
同时,来访者的烦恼是由现实因素引起的,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已持续一个月,不能自行化解,来访者的反应不是特别强烈,仅限于室友一个人身上,没有泛化,能在理智控制范围内,能维持基本的学习和生活。由此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敏感。
2.鉴别诊断
根据郭念锋提出的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来看,来访者属于心理正常范围,可排除精神分裂和其他精神障碍。
根据来访者病程来看,持续时间一个月不足两个月,诱因为对个体威胁不大的事件,来访者有一些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社会功能遭到部分破坏但能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且反应对象没有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根据许又新提出的确定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法,病程不到三个月,评1分;痛苦程度须靠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2分;能够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评1分;总分4分,再综合来访者的其他信息和现实状况,可排除神经症。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评估与诊断,与来访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与具体目标:帮助来访者剖析来访者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消除其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构建新的认知行为模式。换言之,改变来访者认为拒绝别人就会很糟糕、会被人讨厌的错误观念,消除其情绪低落状态,恢复与同学的正常交往,同时学会拒绝他人,建立健康的交往模式。
2.终极目标与长远目标
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行为模式,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激发潜能。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根据来访者的症状表现,比较适合用合理情绪疗法,并辅之模仿法。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找出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合理观念,使其认识到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运用模仿法,特别是角色扮演可以训练来访者建立健康的交往模式。
(1)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2)模仿法。
模仿法(modelling),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角色扮演是模仿法的一种具体方式。该方法是由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扮演一个确定的情境,咨询师扮演求助者生活中遇到的人。这个方法常常由几个类似于生活中人际交往情景部分组成,用来帮助求助者学习和别人交往的技巧。
2.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相关的个人资料;有权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训练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诉求助者。
六、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自我评估。
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发现了自己以前人际交往中的许多不合理的想法,现在这些想法已经不再形成困扰,情绪已经平复,跟上铺的室友恢复了正常交往,学会了拒绝他人,只是偶尔还有点担心,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更喜欢自己了。
2.来访者室友评估。
人又开朗起来,愿意呆在寝室,跟大家在一起,跟上铺同学关系较好,相互帮助。
3.咨询师评估。
通过观察、回访,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来访者情绪状态良好,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更加悦纳自我。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6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摘 要:这是一例因厌学而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本文通过对这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的过程,并与求助者共同商定,采取了合理情绪疗法。咨询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通过4次心理咨询,来访者厌学情绪缓解,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
关键词 :厌学 错误认知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1.1人口学资料
王某,16岁,男,汉族,高一,独生子,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1.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性格偏内向,在熟悉的人面前话语较多。在家中是独子,父母均是农民,父母文化程度均为初中文化。自上学以来,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小升初顺利考入县城重点初中,数理化拔尖,英语有些偏科。中考顺利考入省重点中学的统招生,高一入学成绩排名第一。高一成绩基本上能保持在前十名。但是,高一下学期,家庭的突然变故,对其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求助者的母亲突发脑血栓,对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从此求助者的心思越来越重。一是心疼妈妈,二来觉得自己成为了家里的累赘。从此以后,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对其家庭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找他谈话,效果甚微。求助者有天给他爸打电话,说他想回家不想上学,曾经也向其父表达过想要外出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都被拒绝了。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
1.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整齐,举止得体,面带愁容,紧张不安。动作有些拘谨,但谈吐流畅。说话过程中,和咨询师有目光接触。言谈思路清晰,感知正常、记忆力、思维状态正常。自控能力基本完好,言行保持一致。求助者欲望强烈,主动求诊。
1.4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史,对英语学习感到焦虑、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并且失眠。
1.5社会功能
老师上课的内容都听不进去,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成绩呈直线下滑,与舍友关系还算融洽。
1.6心理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38N-68P-45L-40;情绪不稳定,温和。
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1.50,强迫症状2.10,人际敏感1.67,抑郁1.77,焦虑2.30,敌对1.67,恐怖2.00,偏执1.83,精神病性1.70,其他2.00;总分166;阳性项目数58个。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常模。
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6分,在53-62分区间,为轻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7分,在50-59分区间,为轻度焦虑。
2.主诉和个人陈述
2.1主述
家庭突然变故后,求助者心理压力日渐增长,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英语基础一直薄落,加之上课听课效率降低、课后敷衍作业,导致英语的成绩一落千丈。英语成绩的滑落,也影响到了数理化学科。求助者担心同学会知道家里的变故,心里不安,觉得同学会以异样的眼光看自己,甚至疏远自己。在持续高压下,对学习失去兴趣,性情变得冷漠,任课老师和同学都注意到他的异常。他感觉无法在学校学习,深感压抑,自己无力解决,前来咨询。
2.2个人陈述
“越来越对英语学习失去动力和兴趣,老师上课压根听不懂在讲什么”;“觉得学习无用,还不如外出打工算了”;“对未来很迷茫,不知该怎么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母亲突然病重,父亲的担子更加重了,想帮父亲分担重任”;“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上课就是煎熬,一刻不想待在学校”。
3.观察和他人反映
3.1咨询师观察
虽然求助者的英语一直是个偏科,但是数理化总是能够带分。坦然是因为母亲的突然病重,自己也成为家庭经济压力的一大部分,表示心理压力很大。一开始谈及英语学习表现得挺厌恶,谈及厌学更是情绪激动。老师和同学以前对自己很友善,因为平时很爱助人,经常为同学讲解数理化难题;自从自己成绩滑落下来,感觉老师和同学戴着“有色眼镜”看他,老师不再是那么重视他,同学也渐渐疏远他。只想离开学校这个大集体环境,对人际的敏感也仅限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无泛化。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应答切题,情绪略焦虑,面色忧郁。
3.2父亲的反映
有1个多月,我儿子感到学习吃力,在学习上无法提起兴趣,甚至有不想再学习出去打工挣钱的念头。问他为什么,他也不愿意说。我也在想这情况是不是跟他母亲突然病重有关。自从得知母亲患了脑血栓以后,在家总是闷闷不乐的,话语变少,很迷恋电子游戏。以前放假回家还会和我们分享学校里的生活情况,现在回到家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也不太喜欢出门,和儿时的伙伴更是很少接触。偶尔谈到学习情况,情绪比较激动,表现得非常反感学习这个话题。明显感觉出来从以前好学生一下子过渡到厌学的学生。
4.评估与诊断
4.1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偏内向、自卑、较难适应外部环境;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敏感,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心情低落;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为睡眠不良。病程不到两个月。
诊断: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厌学,睡眠障碍等)不足三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内容尚未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近期(家庭突然变故之后)发生的,内容只局限在学习,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2鉴别诊断
与精神病相鉴别: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紧张、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症状不是很严重,且只在特定情境下才会发生,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也没有泛化和回避。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3原因分析
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家庭突然变故)。心理因素:存在不良认知(家庭变故,学习变得无能);个性特征偏内向、自卑、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缺少人际沟通。
5.咨询目标的确定
结合求助者的实际,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5.1具体目标
缓解烦恼、抑郁、焦虑的情绪。
5.2近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
②SCL-90测试总分降至正常范围内。
③SDS测试标准分从56分降到53分以下。
④SAS测试标准分从57分降到50分以下。
5.3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寻求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完善。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咨询方法和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该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和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的关系。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由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
6.2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6.3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预计进行3-4次咨询,免费服务。
7.咨询过程
7.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填写咨询登记表,摄入性谈话,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特别说明咨询过程中的保密原则。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高一上学期母亲又患了重病,上课注意力不再集中,成绩开始直线下滑。英语老师是年轻没有经验的老师,曾对他有言语上的否定,认为他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求助者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的自测;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咨询师告知其为一般心理问题,进一步说明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目前其睡眠障碍就是躯体化表现之一,需定期进行心理治疗。
7.2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三次)
第一次咨询:认知领悟、深入了解疗法。求助者说“回去后感觉轻松了许多”,他还是第一次向别人诉说自己心里的苦闷。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耐心倾听他的诉说,态度亲和,这让他很感动。说明建立的咨询关系既是尊重、信任的,又是温暖、亲切的。咨询师在良好咨访关系基础上,帮求助者分析他的现实处境。如何面对英语课,如何面对家里的突变?根据求助者目前的现状,讨论了未来的打算、想法。设定一个近期和一个长远目标。
第二次咨询:求助者这次衣着更加得体,表情放松,面带微笑。爸爸反馈:求助者放假回家很少玩电子游戏,主动和家人交流聊天,帮助爸爸做一点家务。接着,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研究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分析求助者目前的学习成绩。除了英语学科吃力外,其他落下的学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去。咨询师告知了学英语的一些方法,要求回去实践,下次来时谈体会。此外还跟求助者一起制定了日常作息时间表,其中给上网玩游戏留出了他能够接受的时间。
第三次咨询:求助者在家主动跟家里人说自己学校发生的事情,比以前更爱说话。自诉几周来用咨询师建议的学习方法,效果显著,英语成绩有提升。支持疗法,咨询师充分肯定求助者的所作所为,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又与其一起探讨了其他等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
7.3结束与巩固阶段(一次)
支持疗法汇报学习成绩,期中考试在班级里是第24名(原来是50名,全班人数为56人,他倒数几名)。每天严格按照作息时间来安排日程生活,每周只能玩一次游戏,一次就玩两个小时。咨询师对求助者目前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他的改变给予了鼓励,希望他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找回以前的自己。
8.咨询效果评估
8.1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观察,来访者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和同学相处友好,自我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学习和生活都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8.2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不再像以前那样厌学,能够开始正确面对家庭的变故,觉得自己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开始重新和朋友交往,主动诉说自己家里的情况,不觉得这是有什么好自卑的事儿了。
8.3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135分,总分下降了31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
SDS标准分46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缓解。SAS标准分44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已缓解。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249-323
[2]许又新.神经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