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调研报告

管理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调研报告

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1.1中心简介

贵阳南国花锦购物中心成立于2008年,地处贵阳潮流时尚的聚集地――最繁华的喷水池商圈,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且交通便利。是贵阳第一家集聚餐饮美食、娱乐、美发、服饰等为一体的购物中心。

1.2目标人群定位

南国花锦的主力消费客层主要针对心理年龄在20―30岁的城市新贵,以国际化妆品、进口流行时尚服饰、室内休闲会所为重点经营项目,组成年轻动态时尚的都市精品购物中心。

2销售过程

南国花锦购物中心销售产品种类繁多,每家店根据自身品牌的特点有不同的销售策略和待客方式。在笔者体验观察的几家服装、手表、香薰产品店中,其销售过程和众多商家一样,有如下几点。

2.1迎接顾客

促成一次交易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大多品牌店的销售员都会主动迎接顾客,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的气氛,这样有利于与顾客进行交谈以进一步了解顾客。

2.2了解需要

销售员会询问顾客想买或需要什么产品,来了解顾客真正的需要以及对产品的偏好。一般顾客的回答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销售员会认真聆听顾客的回答,这是销售的必要准备。

2.3推荐产品

通过观察及询问了解顾客需求后,销售员就会介绍相应的产品,向顾客展示该产品的性能以及如何满足其消费需求。同时,销售员会不断介绍该产品的优点,强化顾客的购买动机。

2.4连带销售

如果此次销售成功,那就是一个连带销售的好机会。销售员会介绍相关搭配产品等,满足顾客更多的需要,也能轻松地增加销售量。如果销售没有成功,销售员会马上将顾客的注意转到其他相关或替代产品上,激发顾客的另一个兴趣点,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2.5送别顾客

这是最后提升顾客剩余价值的阶段,让顾客购买产品并表示感谢,提升对该品牌的信赖感。如果有赠品或者其他售后服务,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顾客异议处理分析及建议

根据实地调研观察,笔者发现不同的销售员有不同的销售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因为产品或者服务等原因也会引起一些顾客异议,包括需求异议、货源异议、价格异议、产品异议、时间异议等。下面针对以下几种销售情景进行分析。

3.1需求异议

产生顾客需求异议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顾客确实不存在对推销商品的需求;

二是顾客不愿直接承认对推销商品存在需求;

三是顾客存在着对推销商品的需求,但其本身没有意识到。

以笔者的亲身体验来说。笔者在一家品牌手表专营店门口徘徊,因为不确定自身的需求,这时销售员热情地走过来迎接笔者并询问笔者的需要,而笔者仍然只是随便看看展示柜中的产品。面对这样的情况,销售员直接将手表取下戴在笔者的手上让笔者进行体验,然后对它的美观性进行了强调,并向笔者介绍手表的重要性。

首先,销售员的态度是取得顾客信任的开始,面对这种不明确自身需求的顾客,销售员就是要引导他的消费需求,循循善诱,并在过程中挖掘其兴趣点。不足之处在于销售员没有很好地观察到顾客的情绪,体验式营销是很好的方法,但是过量的体验就会引起顾客的反感。

以笔者之见,处理顾客需求异议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技巧:

①特殊的开场:向顾客说明自身品牌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新上市的产品,激发顾客的兴趣;

②销售过程中,销售员应注意捕捉顾客的情绪和面部表情,在顾客体验的同时向他介绍产品的功能、优势与特殊之处,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产生共鸣;

③应对顾客突然反悔的情况,销售者可以有保留地同意顾客的意见,通过询问法刺激顾客心理,但要注意不能伤害顾客的自尊心,在继续推进销售过程的同时自然地消除顾客的顾虑。

3.2价格异议

这是最普遍的顾客异议,讨价还价总是与商品买卖同时出现,无论产品质量、定价如何,绝大多数顾客都会有异议,以争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员在价格异议处理上有两个技巧可取:

①迟缓价格的讨论:当顾客第一次问起价格时,销售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以体验式营销方式,延长销售时间,引导顾客消费;

②阐述差异性利益点:顾客再次问价并表示犹豫时,销售员准确地抓住顾客心理,从产品的高性价比出发满足顾客需求,同时与其他品牌进行对比,将自身品牌的形象提高,最终促成购买。

笔者认为,在此销售的最后,可以附送赠品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因为顾客已经对该品牌产品产生了异议,若其他品牌有更低的折扣就会导致消费者的不满。企业可以设计与产品本身、品牌诉求有关联性的赠品来赠,并适当夸大赠品的价值,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消费者物有所值的感觉。

3.3产品异议

许多销售人员成功地吸引了潜在客户的兴趣,却依然在回答顾客疑问上缺乏专业性和灵活性。在笔者观察的一家护肤品牌店中,它的销售员就对产品有十分专业的认识。当顾客对产品产生异议时,能利用之前妥善的准备来处理问题。不足之处在于,从顾客浏览产品开始,销售员就不断地进行询问和介绍,这样会给顾客造成压力甚至反感。

针对产品异议,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首要任务是了解顾客“真正”的拒绝产品的理由,然后对症下药。

4结论

在企业的销售过程中,有许多章法和技巧可循,出现意见也十分正常,销售人员应对异议不应该感觉懊恼,而是视解决客户的异议为加强信任的推进器。[2]而且,顾客异议并不完全是不好的,它代表顾客对企业及产品感兴趣,企业可以通过异议更加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将销售更好地持续下去。所以,企业要从源头做起,从过程管理细化到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提升销售人员素质,更加灵活地解决顾客异议,努力提升顾客满意度以提高企业销售量。

4.1企业对销售人员进行过程管理

第一,与公司要求相匹配的销售人员是保证执行力的基础。找对适合的销售人员比后期进行培训更重要,其潜在能力更加雄厚;第二,企业要分配具体的目标,指导销售人员的方向,才能实现企业业绩的持续、稳定达成;第三,企业要进行细致的工作计划,这体现了销售人员的执行力,也能有效地提升其工作效率。

4.2有效的沟通

销售人员要完成销售,就要与顾客建立好沟通的桥梁,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人缺乏的就是沟通,所以沟通是挖掘潜在顾客的重要因素。

(1)语言交流。即包含以上各种异议处理技巧的销售语言,销售人员要善于倾听每一个细节,从中寻找顾客的消费倾向,引导其购买行为。

(2)肢体语言沟通。首先要以真诚的态度打动顾客,有的销售员过于热情会让消费者产生压力,有的又过于冷漠使其感受不到重视,所以要根据消费者的类型来制定不同的策略;其次是销售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给顾客传递好感,同时也要准确解读顾客的肢体语言,不浪费每一个销售机会。

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位于*市一市六县区,其中*市*区、*区、开发区、*市、*市沿江、沿河一带最为集中,目前有150多家船舶修造与装备重工制造企业,20*年拥有200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辖区内既有*中*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这样的产值大户、利税大户,又有近两年飞速发展的振华港机、熔盛重工这样的世界级的大型装备机械制造企业,还有如亚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这样的民营发展的后起之秀,还有20*年产值在100亿元的船舶配套加工企业。在如此众多的船舶修造及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中,近两年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异军突起,支撑起*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可以说,船舶工业及其配套产业已成为*市重要的区域经济版块。

一、调研基本情况

在今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展观,紧扣“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的工作目标,对*特色产业的计量管理进行了调研,对计量管理基础较差的企业进行了帮扶。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船舶配套产业计量管理状况,凸现计量工作的基础作用,2009年春节刚过,我所就在市局机关和*计量所的大力支持下,选出精干人员组成调研与帮扶小组,在平潮、五接、天生港等以船舶配套产业为特色的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企业内部,查阅企业计量台帐,现场查看企业计量器具管理使用情况,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帮助企业建立计量管理台帐,完善企业计量管理体系。到目前为止,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与摸底,共完成近40家船舶修造企业的计量管理调研与帮扶工作。

二、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现状

与近几年*造船与装备制造行业发展速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的计量管理基础工作却是参差不齐,大型企业如中集顺达、中*、中远船务、振华港机等计量台帐完整,制度完善,有专职或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计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工作做得比较好。而集中在沿长江支流九圩港和通扬运河船舶工业集中区的船舶配套生产企业,计量工作却几乎是空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上的差距

近几年船舶工业集中区发展迅猛,但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工作、计量基础工作对企业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企业内部计量管理工作的缺失,造成企业计量管理滞后。在认识上,企业不懂计量或不愿在计量方面投入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一大型新兴重工制造企业和一大型船舶配套加工企业,他们的负责人就跟我们讲:“我们没有计量器具!”(其实企业厂门口有一台80吨电子汽车衡),该重工制造企业还拒绝我们进行的计量监督检查。另一规模较大、起步较早的原国有企业改制的民营企业老总表示,办厂几十年,从没听说过计量管理与计量器具!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搞不清楚什么是计量器具,反映出企业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相当差距。

2、管理上的差距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反映在企业计量管理上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计量器具的配备上偷工减料,有些必备的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相互借用情况较多,有的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工作场所如舱段内喷吵、刷漆等部位应配备的可燃气体测爆仪也不愿配置,现场焊接用的钢瓶上的氧气表、乙炔表配备少,且损坏现象严重。对用于焊接质量检查用的射线探伤机也缺配严重;二是管理层面上,部分企业无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大部分企业计量器具无台帐,强检与依法管理计量器具没有按期检定,不检、逃检、少检、拒检情况较为严重。对于国家要求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汽车衡、氧气表、乙炔表、集中供气站用的压力表、钢卷尺、测爆仪等检定率相当低,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射线探伤机、焊条烘箱、焊机用的电流、电压表,电工用的万用表等几乎没有进行检定或校准。

3、质量控制方面的差距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就造船、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过程向企业进行了咨询,特别是焊接质量检验用的射线探伤机的配备向企业进行了调查。企业的质量控制主要还是依赖外部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验,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还是凭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造船企业很少配备生产过程自使用的质量控制设备,也不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于行业内部组织的检查或认证,采取外检一部分应付或相互借用计量器具敷衍了事,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企业加强自律,从标准计量、质量检验、特设检验等方面加强管理,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入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企业、服务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摆在我们质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调研取得的成果

这次调研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企业,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在企业的积极支持与大力配合下,检查人员按照计量管理的要求,逐家企业、逐个厂房、逐个仓库进行现场查看与登记,帮助企业建立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与依法管理台帐,协助企业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指导企业配备必要的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我们建立了与企业的沟通管道,向企业宣传了计量法律法规,基本摸清了企业计量工作的现状。检查人员还向企业发放了质监服务联系方式,企业也对我们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手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加强后续服务打好了基础。

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业绩,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管理已被世界500强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国内有些行业也在推行。

一、电网企业推行绩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绩效管理是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的潮流和趋势

全球最优秀的公司都把绩效管理作为首选的管理方式,对这些公司迅猛发展与进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国外著名的通用电气、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公司,国内海尔、联想、华为等公司都采用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的潮流和趋势。

2、绩效管理是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实施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绩效管理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保证了双方目标的一致性,荣辱以共,共同发展;二是促使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指导,培养和激励,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和技能水平;三是发现员工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从而使其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四是持续改进员工工作绩效;五是促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效沟通,增强凝聚力,培育团队意识。

3、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与配置、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薪酬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这五大部分构成人力资源管理有机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绩效管理在这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绩效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要以绩效评估为前提,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和薪酬管理是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绩效管理成为其他四个环节的中介与枢纽,所以说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与关键。

二、电网企业推行绩效管理的困难与障碍

在电网企业推行绩效管理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一是员工思想观念难以转变,长期的垄断经营,有待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已造成部分职工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危机感,弱化了竞争意识,对推行新的管理方式难以接受;二是对绩效管理认识上有误区,开展绩效管理,在某些基层单位,管理层认为是自找麻烦,职工认为是要受约束,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怕得罪人心态存在,在某些基层单位,怕管事不敢管事的思想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绩效考核评估的结果,员工队伍就会有个优劣之分,这必然会触及到少数人的思想与利益;四是推行出偏有可能造成推行工作半途而废,比如指标设置不合理、考评不公正、绩效辅导不正确、评估结果应用不当、太理想化又没结合本单位实际等等,都会造成推行工作的半途夭折甚至引发职工队伍不稳定;五是对员工绩效管理理论培训不到位,点对点辅导不够,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电网企业推行绩效管理的对策

抓好绩效管理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即做到“六好”:

1、配备好工作专班

选拔合适人员,配备好工作班子是绩效管理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要选拔责任心强、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思路清晰、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敢抓善管、对绩效管理有一定研究的人员。同时明确职责,包括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岗位说明书编制、实施方案制定及对二级单位指导等责任到人。

2、落实好专项经费

绩效管理是个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过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需要一定经费做支撑,聘请咨询公司、软件开发、理论辅导、宣传等都需要专项经费开支。

3、选择好咨询公司

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是一种借助外力的方式,可以起到两个好效果,一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利于转变大家的观念,易于为员工所接受;二是咨询公司可以带来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教训,避免少走弯路。

4、抓好制度设计

(1)诊断组织现状。对组织文化、氛围、管理风格、推行中会遇到哪些阻力等进行分析:为什么要推行绩效管理?它能给公司和员工带来哪些好处?公司战略目标是什么?谁来实现这些目标?如何衡量绩效?文化背景对绩效及其评估的影响?为了支持绩效目标的实现,公司应该做那些事来改进员工的技能与业务?如何将绩效与员工进行沟通?评估结果对员工行为有什么影响?阻力究竟在哪里?组织诊断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2)开展工作分析与岗位说明书编制。工作分析是最基础的工作,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岗位工作规范,并明确上岗人员履行职务上应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责任,在此基础上抓好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形成完整的岗位说明书模版。

(3)绩效指标体系建立。设立KPI(关键绩效指标),KPI是用来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具体量化指标,它来自于对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分解,反映最能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通常采用方法有:“鱼骨图”分析法、“九宫图”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工作目标设定,它是衡量被考核人员工作范围内一些具有相对长期性、辅、过程管理中难以量化的关键任务考核方法。职能部门员工工作目标是KPI的补充,基层员工工作目标是全年的绩效计划,设定时只选择对公司价值有贡献的关键领域,所选工作目标不宜过多。

(4)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计划是实施绩效管理的主要平台和关键手段,进行绩效计划的过程就是各级管理层与员工充分沟通、确定并填写绩效计划及评估表的过程。绩效计划可以以绩效合约形式确定。

(5)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绩效辅导是持续不断进行绩效沟通、数据收集、记录,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下属汇报工作进展或就遇到的障碍向上级求助;二是主管对下属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过程主要有:绩效面谈、绩效改进、员工辅导等。

(6)绩效评估及其结果应用。绩效评估作用有三个:一是影响公司的生产率与竞争力;二是作为人事(任用、岗位异动、薪酬、培训)决策的依据;三是有助于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管理。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对硬性指标评估,包括工作数量统计法、工作质量效果法、工作安全记录法和日常工作出勤比率法等;对软性指标评估,包括工作人员比较法、工作成果评估法等;工作行为评估法,包括关键事件法、行为确定等级评估法、行为观察量比较法、行为差别测评方式等。

5、选择好试点单位进行试点

鉴于绩效管理实施的复杂性,推行中会遇到一定阻力,建议采取先试点再推广,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可在一定范围内先行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行试点,力争用六个月时间试点初见成效。

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工程项目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实施、全面监管

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及时扭转工程建设监管不到位、质量监管难落实等问题,加大协调和督办力度,确保路网遗留工程顺利实施和各项新的建设目标顺利完工。工作中,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建设程序,完善管理细则,制定前期工作流程图,建立质量管理行为检查表,确保建设项目规范运行。二是规范技术标准,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行业监管,派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规范资料整理,路网工程内业资料进行重新编排。

二、公路养护重预防、除隐患、有准备

加大养护力度,尽量避免大修中修。修路现场督办一定要到位,保证质量合格;整治桥梁安全隐患,探索出桥梁维修与改造的新方法;预防性养护及时,对高压路段实施洒油罩面、压浆、灌缝和水毁等修复工程,遏制路面破坏的进一步发展;对道路绿化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保证道路两侧山体的牢固安全;建立一整套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及时处理,确保公路桥梁渡口的安全畅通

三、执法人性化,服务文明化

大力开展依法治路的各项工作,确保公路安全工作的和谐稳定。路政管理切实地加大四种力度:一是超限治理力度加大,对具体路面的承载力全面调研,同时建立专项规章制度。二是公路控管力度加大,对路段实施集中整治,加强非交通公路标牌的管理,强化红线控制,加大对涉路案件的查处力度。三是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举办培训班,对路政管理干部进行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四是文明执法力度加大,加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同时,保持公路收费的形象良好,继续完善“文明、便民、温馨提示”三大特色服务。在各个单位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全面展示行业形象和工作动态。

四、基础管理精细化

管理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宿迁市区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现状

(一)涉税风险正在转化为税案,涉税案件频频发生。

(二)潜在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剧增。

1、企业总数增加,带来管理半径增加,进而风险增加。近年来,宿迁经济飞速发展,GDP和税收收入都快速增长。企业总数急剧增加,但税务人员受编制限制,没有随之增加,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潜在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增加。以宿豫区为例,2001年,一般纳税人数为180户,小规模企业210户,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为内资2户,外资8户;2007年,一般纳税人数为450户,小规模企业720户,企业所得税户纳税人内资为655户,外资36户。企业总数增加,在管理人员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带来管理幅度的增加。管理幅度的增加,在人员素质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带来管理质量的下降。2001年,宿豫区国税局税务人员总数为95人,管理半径为400/95=4.21,2007年为91人,管理半径为1861/91=20.45。管理半径增加了4倍。2006年,宿豫区国税局增值税企业的零申报、负申报比例为47%,2007年则为38%;2006年查账征收企业亏损面达63%,2007年则为52%。企业长期无增值、亏损意味着投资在“打水漂”,这样的投资人会多吗?潜在的答案就是肯定有企业存在涉税违法行为,税务机关自然也存在涉税风险。

2、企业的结构性变化,带来管理难度增加,进而风险增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企业的结构性变化在宿迁表现比较突出。以宿豫区为例,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企业所有制性质多元化:2001年前,国有、集体等所有制性质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0%左右,2007年,私有、股份等性质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个人资本的逐利本性必然带来两套账、不建账、核算混乱等增加涉税风险的因素。

税制结构性因素企业大量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和用废企业、享受其他税收优惠企业逐年增加,这些企业的税收控管难度大,问题多,危害性强。以宿豫区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和用废企业为例:2001年仅有1家回收公司,2007年最高峰时有24家回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01年仅有宿迁玻璃厂1家用废企业,且用废规模为年500万元,2007年有用废企业15家,其中2家钢厂用废钢在5000万元以上,2家铜厂用废铜在1.5亿元以上。

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企业(民政福利企业)退税激增:2001年,宿豫区民政福利企业退税规模不超过100万元,2006年民政福利企业退税超过500万元,2007年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企业退税则达到2000余万元。

外地客商投资企业增加: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外地客商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宿豫区每新办10户企业,就有9户是外地投资,外地人任法人代表,外地人负责日常管理,目前,“三外”企业已经超过本地企业总数,并呈加速增长趋势。外地人的纳税信誉、诚信程度对当地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而言是一片空白,管理难度是本地企业的倍数。

3、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迫切心情,出台的保护措施,带来税务机关执法难度增加,进而风险增加。

宿迁是江苏落后的地级市之一,没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要想发展更快,只有靠上级制定和自己创造的政策优势。市委市政府和县区政府都制定了初衷是为保护企业快速发展、做大作强的若干规定,其中一些条款如检查准入、处罚报批等都增加了税务机关税收执法的难度,会使一些企业产生一些非分的想法,从侧面增加了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

二、加强宿迁市企业涉税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的宣传。加强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宣传。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不是阻碍经济发展,从税收是国家政权运行的命脉和基础,从税权是中央集权、税法不受干预等角度,多层次、多频率、多场合地向地方党委政府宣传。加强对企业的宣传。从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和利益,从化解企业风险而不是增加企业风险等角度,进行经常化、制度化、职责化宣传。加强对社会宣传。可以制定以县区局为单位的年度社会宣传计划,采取报刊、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深入社区、农村、机关等进行宣传。力求取得社会各界对税收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加强对税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教育。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都与税务人员有关,预防风险的意识和处理风险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税务干部,要通过教育,让他们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二)制定防范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制度。制度中要对风险企业进行分类,以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可以将存在潜在税收执法风险、符合纳税数额较大、销售数额较大、享受税收优惠数额较大、主要使用废旧物资进行工业生产、连续三年亏损或增值税连续零负申报、两年内受过两次以上(含两次)国税机关税务行政处罚、产品位于增值税抵扣上游环节等条件之一的企业列入风险企业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税源结构等因素确定合理标准,既要防止管理半径过大,也要防止管理半径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