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营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探讨与研究

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它主要是以投资小,见效快,分布广等优点被市场所接纳,近年来,网络营销在市场上的规模越来越壮大。正是由于这种营销模式的重要性,致使许多国内的学者对网络营销的绩效评价进行了一些探讨与研究。经研究发现,要想更加准确地了解到网络营销的效果,需要在营销的初级阶段,建立起一个明确的销售目标,以及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对销售的效果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对下一步的营销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营销的特征

网络营销是指运用互联网来进行营销活动,强调个性,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主要是拉顾客,顾客会从以前被推销模式转变为主动寻找信息模式,可以主动选择卖家,并且与传统的营销相比,现代的网络营销的 范围更加开阔,针对性非常强,能够采用最低的成本,得到更高的收益。网络营销还具有较高的交互性,在营销过程中,顾客与卖家之间可以拥有更多的交流,有助于互相更加了解,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

二、网络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本特点

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财务指标以及会计指标,只是单一的注重结果,而不能对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主动的管理与讨论。而当今使用的网络营销绩效的统计范围非常广泛,除了传统的销售产品以及市场营销的预算,还能够针对顾客的个性、洗好来增加一些相关的投入。它能够在追求较高的企业利润以及开阔市场的同时,还能够考虑到顾客的需求,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综合目标。因此,网络绩效评价体系必须考虑网络营销活动的本身性质,注重营销的整体动态过程。

(二)评价指标的构成

根据近年来网络营销的特征以及流程,绩效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目标层、指标层以及数据层。目标层一直都是企业评价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测量指标、效率指标、成本指标以及影响力指标等等,这一层面主要是建立一个主要的目标结构,只在投入最少的成本,来得到最大的收益价值,增大企业在市场中的自身价值。指标层是指从各个角度来对营销绩效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测量指标包括网站及其用户的访问量,成本指标包括营销平台的维护费用以及建设费用,效率指标包括用户认知率以及企业的市场增长率。数据层具体是指用来描述绩效分析标准的一些数据,营销绩效的评价指标非常精确,每一个指标都是通过上千个数据的精准分析,重复计算才得到最终的指标值。另外,不同的企业由于营销产品的不同,而致使自己得到的数据也不同,这就使得数据层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结构。

三、网络营销绩效评价方式

网络营销绩效的评价,主要是对企业在一段工作时间内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最后根据数据来推算出评价的指标。在评价期间,需要运用定性以及定量等综合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预测出网络营销的效果,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

(一)数据整理以及统计

在对企业的网络营销绩效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综合一段时间内的营销状况,而不是只针对某一时间点进行统计,这样就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数据依据,帮助企业得到最好的决策。为了保证网络营销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就需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企业应该分派一些员工来专门管理数据这一块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对整理的数据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二)数据的计算与绩效的评价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网络营销的评价体系当中,需要秉承开放性以及连续性强,在得到一些需要的数据之后,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来进行相关的计算。

(三)综合指数的计算

目标指标值确定之后,就可以计算综合绩效值。网络营销的指标主要分为正指标以及负指标两个类别。影响力指标以及效果指标都是正指标,都是数值越大效果越好,而相反的成本指标作为逆指标,数值小效果越好。再运用综合绩效评价值的公式,算出最后的结果,评价营销效果的高低。

四、结束语

网络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体现出网络营销的绩效成果,同时,由于评价体系中的分类指标,又可以寻找出一些市场中影响到营销绩效的因素,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判断,寻找合适的发展方向,采用适当的发展方式。

(作者单位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文燕平,史佳华.网络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11):92-96.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71-02

一、研究背景

我国科研院所主要从事高精尖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承担着来自于政府、各部委、军方等多个渠道的各类科研项目,少则年均几十项,多则年均几百项。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日益重视和科技投入的明显增大,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项目难度也不断提高。科研项目任务量的迅速增长和项目难度的增强既给广大科研院所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又对科研院所传统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各院所必须加强项目统筹管理,转变项目管控模式,确保各项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那么针对科研项目开展积极有效的绩效评价,成为促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提升的重要方式。大部分科研院所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主要以项目验收,满足项目任务书要求为终极目标,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按任务节点进行非量化考核,以保证科研项目的按期完成率,但对其完成质量、对院所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缺乏有效的评估。因此如何对科研项目开展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如何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对科研院所科研能力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十分有益。

二、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1.未按重大节点进行有效考核,科研项目进度控制不力。大部分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虽在年度计划中明确了重大节点和一般节点,但对于节点的具体完成形式和考核方式并未具体确定,导致对节点的考核和把控不到位,流于形式。2.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项目团队效率无法有效发挥。目前科研院所一部分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是在全新的领域开展,缺乏积累,难度较大。然而从事这类创新性大、技术攻关难度大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与从事已有一定技术积累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基本没有差异,这样极大地打击了部分研究人员的科研攻关积极性。3.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目前大部分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后续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差,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有产品转化前景的科研项目缺乏后续投入和管理,同时缺乏有效的考核政策,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能持续创收的比较少。

(二)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科研项目考核管理效果不佳,大多流于形式,造成“考核处处在,结果不实在”的局面。具体问题在于:1.没有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绩效评价的操作过程走样,考核结果应用单一。2.项目评价周期不合理。大部分科研院所对于科研项目评价都是按照季度或年度进行,所有项目都按照这种方法单一考核,但科研项目本身重大节点周期各有差别。3.评价指标设置不够合理。指标设置主要是按照任务目标分解指标,缺乏差异性,没有重点和针对性。4.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根据经验判断的,缺乏科学性。

三、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综合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路,构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达到有效考核和激励。并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以最小的参与度达到最大的管理效果。希望通过有效评价,可以做到:科研项目按进度节点完成,科研项目完成质量有效控制,科研项目经费严格预算,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引导科研院所科研项目专业发展方向,鼓励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

四、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科研项目全过程阶段划分

根据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立项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及风险性等;实施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验收阶段主要考查项目成果与立项要求符合性、经费使用情况、项目成果先进性、成果转化情况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二)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流程

可以分四个步骤来设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详见图1。1.指标库建立。通过收集大量相关指标来建立指标库,主要采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管理专家头脑风暴的方式,建立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备选库,以供将来各类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时选择使用。指标库的建立为今后各类项目评价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指标的建立要遵循有效性、独立性、可行性的原则。2.指标的选择。对初步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筛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拟首先通过专家咨询,以管理专家评分等方式,了解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进而通过关键绩效指标法选择指标。选择时要注意考虑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性和非财务性指标的平衡和重点突出,并根据各单位自身的科研项目激励政策导向,选择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方案。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选择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后,下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就是这些指标权重的设定,将已选择的绩效评价指标按照科研项目评价各阶段进行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菲法分别确定其权重。不同的权重设计可能会使评价结果出现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选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即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德尔菲法,这样既简化了计算、提高了一致性,同时还保留了层次分析法较好的数理逻辑性,从而使得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4.评分办法设计。根据已知的指标权重设计评分标准,对每项指标的扣分和加分办法和极限值做出明确规定。设计过程中注意评分的公平、公正和可操作性,避免评分办法过于复杂,增大评价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三)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探索性地设计了以某科研院所为例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详见表1。具体评分时既可以根据各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评分标准,也可以简化处理,例如根据各个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将得分划分为三个档次,较好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70%(不含)~100%,一般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40%(不含)~70%,较差的得分范围为10%-40%。

五、结束语

传统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价,首先在周期上一般是按自然年度考评,并未针对项目本身研究周期评价;其次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关注技术性指标,往往技术指标达到要求了即可。因此根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开展绩效评价,符合项目本身研究周期的管理需求,更有适用性。同时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正是将财务要素和非财务要素紧密结合,也关注流程标准性要素和后期成长性要素,按照此思路构建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考评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更为细致全面。

参考文献:

[1]杨道建,赵喜仓,陈海波.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3)

[2]李丽亚,宋杨.科技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4(6)

[3]王凭慧.科技项目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业绩评价;勘探项目;平衡计分卡

一、引言

绩效评价是地质勘探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衡量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经营者行为和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何大伟(1998)探讨了油气勘探的三种勘探项目评价模式,指出资源量计算、地质风险分析、经济评价是评价重点[1]。刘先涛(2003)提出从项目前评价、中评价、后评价、技改项目评价四部分讨论了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2]。张树林(2011)根据海外新项目评价工作的特点制订了以项目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养及项目沟通管理为重点的项目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措施[3]。卫建荣等(2013)进一步研究了石油勘探开发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构成,并建立了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的指标评价体系[4]。长期以来,勘探项目评价重视技术性,对经济性特别是战略利益的评价重视不够,方法也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本文通过把平衡计分卡与勘探项目绩效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应新时期勘探项目项目管理需要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二、当前项目绩评价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地质勘探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是利用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的评价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其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资产现金回收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一)地质勘探企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管理就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激发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改善员工、部门乃至整个项目和企业的绩效。因此,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但是目前,勘探企业对项目绩效管理仍然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状态,考核指标单一,主要偏重一般财务报表和分析指标。不能体现地质勘探企事业单位的岗位杂、人员多、分布广的特点和要求;未能区分野外人员与后勤人员的差别和施工区域差别。现有的评价系统未能对地质勘探企业绩效管理的难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风险和收益平衡的理念尚未完全体现

目前地质勘探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中,还存在者追求速度和规模扩张的冲动,过度追求收入增长。对项目管理的水平、项目管理风险及其内控管理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绩效考核内控、合规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导向作用。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中基层机构为完成任务必然忽视成本和风险,造成风险和收益失衡。

(三)重短期的战术性激励,轻长期的战略性激励

近年,地质勘探企业不断完善业绩评价体系,业绩评价的指标设置日趋合理。但评价指标更多考核的是当前的经营成果。“评价什么就干什么”,导致勘探项目只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能力的建设。对与企业长远发展、员工长远利益、个人发展前景等相关的激励较少,不能有效改善项目工作效率和员工业务能力,也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四)绩效考核的系统性有待提高

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关键驱动力来源于项目各种细分目标内在的因果链:员工成长目标(形成精干的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素质)――内部运营目标(组织创新、流程重组、风险管控)――客户目标(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客户规模和VIP客户比例)――财务目标(项目盈余、投资回报、资产质量)。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应覆盖关系链中的所有环节,并通过各环节的相互作用实现地质项目管理成熟度的不断提高和项目绩效的持续改进。

三、构建基于BSC的勘探项目绩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地质项目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BSC的业绩评价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全行业绩评价体系的一套整体方案。

(一)构建以BSC为架构,构建多维度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本指标体系以平衡计分卡(BSC)四个维度为框架,在对广西某地质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基础上,结合BSC在我国应用的具体经验,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

2客户维度:客户维度反映了地质项目的受青睐程度。该指标把客户对地质项目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否满意转化为客户满意度,是一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过程,而市场份额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反映了地质项目各项业务的规模。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该维度是BSC中的核心指标,地质项目内部业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地质项目的运营能力,收益能力,因此内部业务流程在BSC中的权重较其他非财务指标要大一些。

4学习与成长维度:是站在地质项目自身,具体来说即地质项目员工自身的角度来设立的指标,该指标通过对员工培训使员工的工作效能提高,从而给地质项目带来长期的发展潜力。此外,摒弃经济人观点,注重人性化发展是地质项目业绩评价指标的一大突破,因为它反映了员工的满意度。

(二)该指标体系的特点

上述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根据全局战略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绩效考核平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准确计量部门业绩、服务业绩、机构业绩、员工业绩以及客户贡献度的需求,调动各参与地质勘探项目主体的经营活力和价值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融合了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指标。将员工、部门、机构、客户、产品五个维度的业绩报告采用以主机明细交易数据为基础,实现五个维度信息的集成,达到内部财务管理与外部客户的衔接。在四个维度中,财务指标是结果性指标,其他三个维度的指标是动因性指标。通过员工的学习和能力的成长,以及内部运营流程的持续改善,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取得更好的财务成果。

3指标体系自成体系且简单可行。本指标体系各个维度相互联系,指标覆盖领域无冗余,做到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量化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指标根据现有报表数据计算,所依赖的数据可获得性较强,进一步增强了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三)评价指标的权重

为了获得综合评价分值,可设定系统综合计分为百分制。这需要对各项指标设定权重,对各项指标按其得分和权重相乘计算指标的实际分值。各项指标汇总得到项目绩效综合总分。达到标准值的可按照100分计,低于标准的按完成程度计分,而实际完成情况高于标准值的,可在实际得分基础上,增加附加得分。根据上述基于BSC架构、以EVA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在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评价内容中,赋予财务维度最大权重(43%)。其中经济利润EVA的权重为15%,在权重的赋值中突出了EVA值为核心的战略财务绩效的理念。由于EVA可以反应资本成本,并且纵的可能性小,因此将EVA设置为主要指标,取代传统的净资产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回报率(ROA)等指标评估财务。同时由于财务指标是结果性指标,其他三个维度的指标是动因性指标,且财务指标能够显示出企业和项目运营的直接目标,故占有43%的权重合情合理。

各单项指标分值确定之后,可确定综合分数:

综合分数=∑(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权重)附加分

四、结语

BSC体系的优点在于它实现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果与动因指标的平衡。除财务指标外,还包括了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也进行了以EVA为核心指标的改良,实现了短期和长期目标、外部和内部利益的平衡,从深层次分析影响项目业绩的各种因素。同时该体系摆脱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只专注于内部评价,忽视对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的缺点,平衡了外部利益和内部利益的冲突。以EVA为基础的财务指标全面考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利润操纵的行为,而且对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都具有激励作用。当然,该系统也有缺点,如BSC的财务指标沿用了一般传统指标,合理性有待改善;一些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将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评价体系的实施;偏重视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重视不够,而且没有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如客户等。

总之,本文针对地质项目系统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BSC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了战略指标,考虑了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成本,并将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指标相结合。这一体系,不仅实现了更全面的绩效评价,而且体现了目标导向和资源驱动,能全面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地质项目业务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大伟等,勘探项目评价模式[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02): 43-48

[2] 刘先涛等,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评价系统探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05): 84-86

[3] 张树林与廖伶媛,海外油气资产与勘探新项目评价管理初探[J]石油科技论坛,2011(04): 22-27

[4] 卫建荣,刘炳宇与杭雅洁,石油勘探开发项目评价研究[J]化工管理,2013(06): 27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方法

1前言

企业时代跟着“新经济”时期的到来,已经进入了经营战略时代,综合、长期竞争能力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间主要的的竞争形式,企业的经营所以应由原来追求最大的短期利益(投资报酬率)转变为追求最大长期利益的经营战略。显而易见,在“新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评价轻未来业绩、评价重短期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已远不能适应新企业评价绩效及经营管理的要求。传统的评价绩效指标体系的改革己势在必行。

2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评价内容的外在表现和客观载体称为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也是用评价指标来具体表达的,通过指标设置评价思路和评价思想得以贯彻实施。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并且几个以下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1) 全面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体现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设计指标体系是否完备、企业绩效的评价内涵把握是否正确、处理数学方法的逻辑是否严密等,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时,应该包含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根据全面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各有关环节和各有关要素的联系,以及彼此的相互作用。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指标结果的可比性和直观性是采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的最大优势,但是也有其本身的不足,由于采用财务指标定量评价时本身是计量一种短期业绩,并且企业绩效反映出很多难以量化的因素,由定量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已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采用定性评价即非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是以开放、动态、整体和综合的角度为出发点,与定量指标相比,定性指标所含的信息量的广度和宽度要远远大得多,所以定性指标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同时能够纠正过于强调定量指标对企业所带来的负面长远利益影响,这样可以让企业绩效的评价结果更具导向性和综合性。

3)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应当全面具有可比性,主要包括与与不同时期企业的比较、预算的比较、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等。选取指示时,为保证指标的可比性,应尽量选取在不同企业中普遍可获得的指标。并且在能够满足评价目的前提下,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价指标的概念时要清晰,用简单易懂表达方式,要易于采集数据来源,规范可靠的获取指标计量结果,这样才能保证获得可操作性的指标。只有有机地使二者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使绩效评价体系真正适应加强监管企业的客观需求。

3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吸收传统财务绩效中科学合理的内容,并把前面改进的各项财务指标吸收来,最终评价指标体系(企业财务层的绩效)认为应由评价经营获利能力指标、评价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盈利能力指标、评价偿债能力指标、动态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筹资盈利能力指标分四个层次组成[1]:

1) REVA(经济增加修正值)

经济增加修正值就是资本收益,即企业经营净利润减除掉所有资本(资本包括权益和债务)机会成本所得到的,也就是经过调整后的余额,即企业净营业利润与资产市场现有的价值的机会成本之差。

2)修正经济增加值现金保障率

指标说明:REVA现金保障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现金流量除以REVA。企业净现金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筹资活动和投资所产生的现金、企业经营及其等价物的流入量减去流出量,数值取值于《现金流量表》。REVA现金保障率指标在企业当期经济增加值中反映了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REVA的质量。这一指标值与企业REVA的质量成正比。即指标值越高,质量越高。

3)净资产收益率

指标说明: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除以平均净资产,自有资本(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由该指标可充分体现,投资与报酬的关系也由此值突出反映,是企业资本经营效益进行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企业未作任何分配前的税后利润叫做净利润,净利润受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较少,能够比较综合地、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可以用净利润准确体现。企业所有者权益年初同年末的平均数是平均净资产,利润分配前的所有者权益为年末所有者权益,这样年末所有者权益就不会因为利润分配中选择以股票股利还是现金股利而影响。

4)总资产报酬率

指标说明:企业全部资产包括负债和净资产在内的总体获利能力以总资产报酬率来表示,是企业资产运营效益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当年实现的企业利润总额与实际支出利息的合计数叫息税前利润总额。企业年初资产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为资产平均总额。企业全部资产的投入产出状况和获利能力可由该指标全面反映。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指标,对企业提高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在企业资产经营状况方面增强各方面对企业的关注。一般而言,企业可用市场资本利率和这一指标相比较,如果市场利率小于该指标,那么表明企业财务杠杆能够充分利用,负债经营可以进行,获取的收益可以尽可能多。这一指标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成正比,这一指标值越高,企业全部资产也就有越高的总体运营效益。

4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只能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某一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某项评价指标的好坏,就判断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若企业单方面追求某一项指标,而其他指标被疏忽,纵使取得短期业绩,最后也会导致不好后果,使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受阻。显然,如果单独采用一、二项指标评价,也会产生相类似情况,因此,只有采用一连串指标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企业绩效。在经营企业绩效综合考评时怎样将这些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按照我国目前基本情况,有如下几种评价综合方法:主要表示为分析主成份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功效系数分析法、分析因子法等。评价综合法是对以多属性体系对象的系统做出整体性、全局性的评价,即根据已知条件对全体的评价对象,对每个评价对象用一定的方法赋一个评价值,再根据实际情况得出判断结果。把各项指标(能够对评价对象做出反映)结合起来综合进行考评,对经营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者业绩和经营效益做出准确和公正、客观的综合评判称作为综合企业绩效评价[2]。

此方法的特点是:虽然方法不同,但评价的基本步骤与其他方法大体相同,评价步骤大体如下:

(1)对象系统明确化。因对象的系统特点有其特有性,所以评价对象不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2)指标评价体系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正确是否,基本上直接决定了是否有客观准确的综合评价结果。具有阶递结构的指标体系,特别是复杂的对象系统具有子系统,系统规模大和系统因素多,有错综复杂系统内部关系等特点,从而使其指标评价体系的特点呈现出多层次结构、多目标。在解决和认识复杂问题上,我们也应遵循从全局到局部、从粗到细的分层递阶的人类思维来选择指标体系,从而明确指标之间的从属关系[3]。

(3)综合评价参与的人员必需明确,从而方便选定相应的评价原则和模型。

(4)综合进行考评。包括主要三个方面:l)指标评价的属性值量化:2)评价主体将评价系数赋值给各类不同的指标子集。确定权数,也即在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企业综合绩效的评价中,指标评价体系中由于每个指标对企业绩效有不同作用,因此,加权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在加权处理时,评价的综合结果取决于各指标权数,随着权数的变动,不同时期企业的优劣顺序或企业也将发生变化。所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数时一定要合理正确;3)逐层地综合评价。在获得企业综合绩效的评价值时采用加权合成各指标的评价值的合成方法。

(5)输出评价结果,同时解释其意义。

5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如何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力,宋志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新方法.会计研究,1999,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渠道和经费投入的大幅度增加,高校可申请的科技经费渠道和数量也越来越多。科研经费的增长,使高校科学研究工作有了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并使得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由国家科学研究队伍中的方面军快速发展成为了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而对于高校而言,一个科学、系统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模式的建立是对于学校经济的良好运行和高校教育、科研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工作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各个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其实质是通过一系列、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测评指标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科研经费收支情况的分析,掌握科研项目支出比例;通过财务状况的分析,有利于科学决策,统筹调度,合理运用资金;通过科研经费效益比较分析,科学评价科研经费产出效益(成果应用率、成本效益率、科研经费节约率、新增销售收入、利润、上交税金等指标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原则),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国家对科研管理改革的客观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一)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信息不对称

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包括两方面: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及使用控制,并定期与财务部门的相关账务进行核对。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造成的结果是:不少高校的财务部门不了解项目资料与信息,无法积极主动配合科研部门跟踪、评价经费的使用情况,并进一步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而科研管理部门也只重视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谈不上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跟踪,从而导致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各成一体,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相对脱节。而且目前的绩效评价工作尚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绩效评价结果对于项目执行的成效与相关责任的直接约束力欠缺,在财政支出管理和科研管理中应有的参考作用、导向作用和制约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也影响了该项工作的权威性和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重核算而轻预算”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对科研计划实行课题负责制管理,即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立项、组织、经费管理、结题、科技成果转化等全过程。然而由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对专业性较强的财务预算意识和认识不足,对预算科目内容不清晰,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完全随意进行经费预测划分,造成课题经费在使用过程中预算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并且在科研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其他费用,科研项目承担者也没有将这部分经费预算到科研经费之中,且有的项目承担者在实施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时,有的将教学经费混作研究经费,有的不同科研项目资金交叉使用,致使科研收入与支出无法匹配,给成本核算带来困难。这样就会使得科研课题成本,无法得到真实反映,进而导致预算失真,给科研项目的进度、管理和监督带来困难。

(三)科研活动自身特点造成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复杂性

科研活动具有前瞻性、探索性、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使科研部门或财务部门对其制定准确的经费绩效评价体系难度较大。一方面,高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环境将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具有某种不可预测性和隐蔽性;另一方面,只有具有法律、科技、财政、管理等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员才可能对科学研究的特征、内容、项目有较清楚的认识,从而恰当地对科学研究究竟应在什么范围内进行、科研经费预算应在什么范围内支出、如何规范各科目的比例等做出评价。然而目前科研管理队伍中缺乏这样的人才。

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第一,科学性。科学性原则要求各项指标的设计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互为补充,能基本反映财务核算和绩效评价的主要特点,从政策导向的意义上抓住评价的中心,保证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二,系统性。系统性原则要求将每个科研项目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科研经费的预算、科研经费的使用、科研经费的财务分析等一系列全过程来分析科研经费的绩效,并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作为考核评价科研经费绩效的基本方法。在设计科研经费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重视经济指标,也要重视科技含量指标,既要考虑绝对指标,也要考虑相对指标,既要采用定量指标,也要采用定性指标。

第三,可比性。可比性原则要求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具备可比性和适用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对高校经费管理的绩效进行核算和评估,而这种评估只有通过高校之间类似科研项目的比较、科研项目预算与决算指标之间相互比较,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第四,实用性。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的实用性,包括以下含义:要考虑评价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有关数据易于获得,以便为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创造条件;应给定性指标制定评分细则,使专家易于理解、判断和打分;考评指标应具有中长期的适用性,利于在同一指标体系下不断总结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法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是指在分析工作中用来测算数据、权衡效益、揭示差异、查明原因和明确责任的具体方法。

第一,比较法,又称对比分析法,它是将有关可比的数据进行对比,测算出相互间的差异,并找出原因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第二,图解法,能直观地反映现象发展趋势及规律。

第三,比率分析法,它是将可比的项目加以对比,求出比率,进行分析,借以说明项目与项目之间关系的方法。

第四,趋势分析法,指在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比较,用于说明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方法。适于动态分析法,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事物变化趋势及其规律,为决策和预测未来提供比较有价值的资料。

四、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科研经费进行评价应该考虑到科研经费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设计科研经费评价指标。

(一)定性分析指标的设计

设计科研经费绩效评估定性指标,要根据承担科研项目研究的不同领域和理论、应用、推广等不同的类别,设置相应的指标。一般来讲,在评估时很难用数字来计算和表达的指标应当设置为定性分析指标。定性指标设计情况如下:

科研项目意义:表示科研项目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影响大小;总体影响:表示科研项目研究在国际和国内所达到的水平高低程度;创新性:表示科研项目研究对本学科或学科某一领域的创新突破程度;复杂性与难度:表示科研项目研究本身的难易程度;对学科贡献:表示科研项目研究对本学科的未来贡献;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表示科研项目成果推广的广度和深度及应用前景;社会效益:表示成果应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程度。

对定性指标的评估,要考虑科研项目成果是否被采纳应用。根据科研项目研究的不同类别作为权数,确定适应的评分办法,尽量使定性指标定量化。

(二)定量分析指标的设计

某科研经费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估的定量指标可设置如下:

1、科研项目完成率:主要反映高校科研项目按期完成情况。完成率高说明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效率高,反之则低。

计算公式:科研项目完成率=按期科研项目完成数/到期应完成科研项目总数×100%

2、有效资金率:反映科研单位特定期间内科研经费耗费与成果积累的关系,说明资金的有效使用程度和科研项目的按期完成情况及成功率。

计算公式:有效资金率=成果累计总费用/科研经费支出数×100%

科研经费支出数是指在特定期间内为完成科研活动而消耗经费的总金额,具体包括仪器设备费(购置费、试制费及其他费用)、相关业务费(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测试及化验费、会议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等)、承办学术会议费(印刷费、会议资料费、住宿费、专家讲座酬金等)、研发的劳务费(研究生的助研津贴、临时工工资等)、课题管理费、科研协作费等。它是反映科研经费支出的水平与规模。特定期间是指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从科研计划、经费投入、科研项目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广的周期。具体年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定。

3、经费支出结构占比率:反映科研经费支出结构情况的指标。通过对构成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的各科目占总支出的比重分析,反映科研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根据分析结果,把握科研经费运用的动向。

计算公式:经费支出结构占比率=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的各科目/科研经费支出数×100%

4、科研经费结余率:反映高校特定期间科研经费使用的节约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科研经费结余率=(1-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科研经费总投入)×100%

科研经费总投入是指特定期间内科研经费投入总额,它是反映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筹集投入的规模。

5、成果应用率:反映高校在特定时期内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程度的比率,也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比率。

计算公式:成果应用率=成果推广个数/科研成果总数×100%

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科研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及授权的专利等等。科研成果推广是指将研发成功的成果应用于军工、民用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6、人均效益:反映科研单位一定时期人均的效益水平。

计算公式:人均效益=成果总效益/科研单位总人数×100%

7、科研效益:它是成果总效益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之差,反映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取得的纯效益。

计算公式:科研效益=成果总效益-成果总成本

成果总效益是指科研单位通过科研合作、技术转让、推广应用、咨询服务等所取得的收入。科研效益也包括科研项目经费的节约数。其中科研经费资金节约数=上年科研经费结余+本年科研经费收入-本年科研经费支出-科研经费的其他应收款余额。

8、科研成果得奖率:反映科研成果得奖的比率。

计算公式:科研成果得奖率=获奖成果数/科研总成果数×100%

此外,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数和利用率、科研活动所消耗学校公用的水、电、气、网络资源等间接成本的比例分摊等问题需要在评估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评估指标,进行考核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艳,崔贞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守夜人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汤贺凤.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J].教育财会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