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统计员工作总结

乡镇统计员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统计员工作总结

乡镇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为全面反映我区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反映区属工业产业结构及行业分布,尤其是更好的为区委、区政府指导全区工业发展,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制定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按照全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要求,根据马区长批示,近日,区中小企业局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组织专门人员对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沙河工业园及部分企业进行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调研,现就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困难和建议汇报如下:

一、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8月23-30日,我局走访了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沙河工业园等10个单位,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进行了数据取得途径、台帐建立情况和统计力量等方面的了解。

1、数据的取得途径。通过此次调查,目前中小企业月报、年报的数据中包括乡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数据,但不包括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数据。乡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据的取得主要是通过企业自已报送和乡镇统计人员实地考察后做估算。由于大多数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不愿真实、准确的上报出相关数据,加上企业配合差、存有顾虑,统计人员只有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不报、瞒报、漏报的企业进行数据估算后汇总。

2、台帐的建立情况。20__年,统计局曾进行过一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普查,普查后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村委会、居委会及沙河工业园逐级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台帐并统一购置帐本,要求定期上报统计局。但由于机构、人员、经费等实际问题难以落实下去。

3、统计人员的配备情况。经过调查,各镇、街道办事处、沙河工业园统计人员基本由企业办人员兼任,他们不仅要做乡镇企业、农业、商贸等专项统计,还要包村、完成招商引资、社保扩面和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工作量特别大,遇到几项工作同时进行时,难免有应付的倾向;有的单位频繁更换统计员,一两个月更换一个统计员,工作衔接不上。加上最了解当地情况的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没有专(兼)职统计员,不能从最基层掌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因此工作量大,力量单薄,任务与力量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此次走访调查,了解到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许多总是困难和问题。

(一)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的数据难以把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变化快。从目前情况看,个体工业生产很不稳定,并且变动频率(如改行、转产、消亡)较快,产生一批,消亡一批。这些企业尤以个体私营企业居多,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追求短期利益行为的欲望较为强烈,忽视企业生产安全,职工利益保障较差,企业整体素质低下。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左右。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小企业“船小好调头”,每年不仅有一些企业诞生,也有不少小企业停产、转产、搬迁或倒闭,使从事该项工作的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二是企业配合差。由于一些企业规范性不够,难以建立、健全统计台帐,或者是虽建立台帐,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帐目不全,从帐册上不可能得到真实材料。户主口头申报也心存顾虑,难以达到如实申报的要求。无证个体户就根本没有帐目可言,难度可见一斑。数据缺乏上报依据,导致统计数据时误差较大。三是数据质量难把关。目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所记录和所反映的只是企业的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即企业出具发票的部分。而不出具发票的部分,即企业现金交易部分就没有统计在内。尤其目前,一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争取利润,不索取发票,现金交易部分就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这部分统计成为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最大的漏网之鱼。调查中发现,由于个人精力有限,统计员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工业数据又无法取得的情况下,没有认真上门确定,就人为地将企业填报为关闭或停产,而实际企业还在生产。下季度联系到该企业时,再继续上报。导致数据缺乏连贯性,产生逻辑审核问题。此外,一些长期停产或季节性停产的企业虽已开工,但基层没有获悉并及时上报生产数据,仍以停产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无疑对数据推算产生影响。

(二)统计力量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中显得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人员配备方面。由于辖区范围大,企业变动快,加之规模以下统计员基本为兼职,统计人员工作岗位变动快等因素,使得统计工作量大,力量单薄,衔接不上,,任务与力量的矛盾非常突出。一些统计人员除分管统计工作外,还分管武装和驻村工作,统计工作本身又有农业、投资、商贸等报表统计,及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任务一项接一项,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完成催收工作,其工作量非常大。遇到几个专业同时上报时,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难免有被动应付的倾向。二是企业法制意识淡。经走访调查,部分企业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企业统计人员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现象;二是部分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执行统计制度不严格,填报的统计报表随意性大;三是企业重会计、轻统计。基本上都是会计兼统计,因此不知道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是对统计法所规定的义务不够理解。三是缺少经费。由于工作量大,又无任何专项补贴,统计人员缺乏积极性,村委会和居委会对该项统计基本不予理会,不会逐级上报。

三、加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它是我区经济总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台帐,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对成长性好的企业给予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供依据,对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工业经济总量,摆脱目前我区工业经济增幅在全市排名相对落后的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提高认识。事实证明,规模以下工业是全部工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提高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加强分析。要在季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规模以下工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下工业的数据使用频率,提升知名度。

(二)加强监督。要求统计局加强监督,在保证源头数据准确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数据监督,减少工作误差,使推算结果更趋于实际。一是实施质量抽查。在每季报表上报过程中,每次抽查不少于10%的样本单位,抽查内容为抽样调查表中的主要指标。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要求重新调查,并作为下一季度重点监测的对象。二是定期开展数据稽查工作。规模以下工业应作为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重点之一,也要有自查、重点抽查和工作总结三个阶段。三是进行复查。可确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样本总数的20% 和部分村的个体工业单位进行复查和评估。具体抽取一个小样本群,通过再次访问,取得复查数据,再进行评估。

(三)抓好基层数据管理。基层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根基,是提升统计质量的保证。基层提供的数据,支撑着整个政府统计工作的庞大体系。建议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由统计局直接管理,由统计局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统计数据进行监督及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基层建立好台帐。目前,原则上要求采用派员入户调查的方法,因此对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而言,基层的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源头数据质量过关了,整条链才不会脱节。基层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据乃至整体宏观数据的质量。

(四)加强统计培训。一是业务培训。由统计局组织,确保对具体统计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是经常性的,使统计人员能弄清和熟悉调查指标的口径、范围和对容易出错指标的把握。如期末从业人数是时点数、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的区别等等。同时,严格执行统计方案,按要求填报各项报表。对个体工业户的调查,要坚持原则,深入现场,登门入户调查取数。此外,要加强统计员的技能技巧培训,全面掌握统计技术要领,通过“看”、“问”、“算”等各种形式,采用现场估算、成本倒推、利润倒挤等多种方法客观评估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以降低现场调查的失真程度。二是道德培训。培训重点既要使统计员增强责任感,又要做到依法统计,要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实事求是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依法统计观念,坚决反对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培训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五)加强查补工作。未入台帐的企业也是源头数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台帐的必要补充。要使基层充分认识未入台帐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力量,确保村(居)委会有专职统计人员排摸未入企业个数,彻底了解本辖区内未入台帐企业存在的真实情况,并及时布置报表,始终做到不重不漏。

(六)加大执法力度。统计法是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力保障。日常工作中,通过统计执法,推动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效果较为明显。如通过下发《统计检查查询书》和《统计报表催报书》等法律文书,可以有效遏制统计违法行为,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因此,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要充分依靠法制保障,在《统计法》的保驾护航下,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使统计资料更加准确、及时和全面。

(七)确保人员配备齐全。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直至辖区内村(居)委会、沙河工业园都配备专职统计人员,且工作调动不能太频繁,确保统计队伍的完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统计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