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省、市工作要求上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千方百计解决好各类突出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过程;要加大问题的化解力度,实施包案责任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争取做到抓经济、抓两不误。
在原则上必须始终坚持“五讲”、突出“六抓”、实现“六好”。
“五讲”是指讲感情、讲政策、讲效率、讲业务、讲创新。
一是“讲感情”,体现一个“亲”字。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接访工作全过程,注意接待来访群众的态度,关注接待的细节,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与上访群众真诚互动,并引导对象客观倾述,做好详细记录,带着责任和感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运用同情心从感情上沟通,赢得上访人的信任,消除对立情绪,避免上访人出现过激行为。
二是“讲政策”,重在一个“实”字。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按政策处理问题,克服推诿扯皮现象,强化主动服务,秉公办案。
三是“讲效率”,突出一个“快”字。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迅速果断决策,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调查取证时务求做到取证、答复、处理一步到位。对于在下班后或节假日来访的群众,干部第一时间接访、处理、化解问题。
四是“讲业务”,抓住一个“学”字。通过进一步熟悉精通业务,致力于机关形象的树立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高素质队伍”为载体,狠抓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五是“讲创新”,凸现一个“新”字。在继承传统好做法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进行探索创新,不断优化工作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机制。大力宣传、鼓励群众通过电话、网上等途径反映问题,有效减少走访。组织开展听证、律师参与接访,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度,提高息访息诉率和办结率。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把隐患第一时间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六抓”是指抓重点、抓典型、抓研判、抓督办、抓考核、抓机制。
抓重点就是突出抓好联名信、重复信、领导批阅信和建言献策信四个方面重点。通过这些重点信件的办理,有力有序有效地带动其他工作的落实。
抓典型就是着力培养和挖掘一批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和引路作用,全面调动各地、各部门高标准抓办信的积极性。
抓研判就是充分发挥“第二研究室”的作用,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报送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采取定期分析通报、聘请专家解析等方式,认真研究解决政策性、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和群体性问题,不断提升来信筛选、分析、提炼和综合的能力。
抓督办就是以“事要解决”为目标,把办信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不断改进督办方法,加大督办力度,采取发函、电话、请进来、走出去、与有关部门联合等形式进行督查督办。同时,严格审查事项办理情况报告,对不符合结案条件的坚决退回重办,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抓考核就是按照局党组工作考核的统一要求,突出抓好初信首办责任、联名信交办、重信治理、领导批阅件办理等方面的考核。
抓机制就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下力抓好登记、受理、复信、办理、办结五个环节的规范。
“六好”就是筛选好, 研判好, 沟通好, 报送好, 综合好, 反馈好。
一是筛选好。主要是从群众来信中选择反映问题比较集中、带有一定倾向性、影响大局的信件,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供党委、政府参考。
二是研判好。这是对办信处抓好日常工作的一条具体要求。坚持每月最后一周召集所有办信人员,集中对来信动态作全面分析,听取大家意见,汇总各方面的情况,为省领导报送有分量的《月群众来信情况分析》。
三是沟通好。要善于与上级沟通,与领导及身边工作人员沟通,与周围同事沟通。只有上下左右的关系顺畅了,事情才能办得顺、办得好、办得快。
四是报送好。对办信中好的做法、办得好的案例、需要上级协调和定夺的事项等,要及时报送。
五是综合好。要善于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善于以点带面进行挖掘,善于由表及里深入剖析,真正使整理出来的情况有血有肉、有汁有味。
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部署,围绕落实监督责任清单,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深化巩固三项建设成果,强化思想作风、能力素质建设和纪律约束,为推进四个全面、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促进我县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二、活动目的
纪检干部创三优就是要坚持打铁自身硬、践行六项承诺,做到政治素质优秀、纪律作风优良、工作业绩优异;铸利剑就是要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打造反贪惩腐之剑、巡视震慑之剑、正风肃纪之剑;树新风就是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弘扬新风正气,形成崇廉尚实之风、干事创业之风、遵纪守法之风。以期达到‘正勤实’队伍更加过硬、‘三转’更加到位、履职更加有效的活动目标。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动员部署阶段
召开本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动员部署会议,学习传达县纪委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组织本系统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省市、县、纪委相关文件、怀臣书记、市委李向志书记、县委书记等领导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开展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迅速掀起创铸树活动热潮。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
(一)开展问题会诊
1.查找三不问题。认真学习创、铸、树会议精神,特别是怀臣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三项建设两深三转工作取得的成效,查找问题,梳理问题清单。
2.开展三大讨论。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活动怎么看、工作怎么干、自己怎么办大讨论,进一步提升环保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对开展活动的深刻认识,增强自身建设和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水平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努力方向。
3.建立三本台账。运用台账工作法,建立问题、责任、进度三本台账。
(二)强化党性锤炼。
4.开展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和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集中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等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党纪法规,对照提出的三严三实、七个有之、五个必须和省委提出的十类问题现象,开展学习讨论、对照检查和剖析反思,强化思想理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5.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党组学习制度,以及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等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
6.自觉践行六项承诺。以三优为目标,晒工作、比贡献、立标杆、树形象。到帮扶联系点集中开展党员义工日,每人每年累计完成义工服务时间不少于3天。
(三)推动改革落实
7.按照文件精神,配合县纪委完成全县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加强纪检组自身机构建设,强化两个责任的落实。
(四)提升履职能力
8.开展业务大培训。定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环保法律法规,熟悉环保法规体系,增强环保工作法律意识,确保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环境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规范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行为。
9.优化完善工作机制。一是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在环保执法工作中始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加强对环保行政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使环保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二是以明确职责为重点,逐步改善工作效率。通过进一步明确机关股室及单位的工作职责,做到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理顺了工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按照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实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促进环保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四是以规范程序为契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环境保护局环境行政许可工作程序》、《环境监察工作程序》、《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程序》等业务工作程序,建立健全高效的业务工作运行机制,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和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聚焦主责主业。
10.坚决惩治腐败。配合县纪委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及时排查和收集案件线索,并按要求向县纪委报告,在本系统形成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11.持续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各项要求,巩固深化七项专项整治成果,建立正风肃纪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新形式、新动向。
12.完善三早机制。升级完善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监察平台和干部廉政档案及预警系统,适时对环保系统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早发现、早处置、早纠正。加强和规范办案文书,完善管理、增添措施、堵塞漏洞。依纪依法,为受到错告、诬告的干部澄清是非。
13.强化警示教育。协助局党组抓好廉政警示教育,巩固提升5+8廉政系列教育工程,运用案例警示、情景演示、现场展示、模拟教学等方式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增强廉政教育的穿透力和震慑力。
14.扎紧制度笼子。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完善A级风险防控体系,全面落实纪检组对环保局党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纪实制度。探索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紧扣权力运行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预防腐败创新项目建设,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完善权力分解、流程控制、定期轮岗等制度。按照县纪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案件问题回访分析。
15.推进阳光行权。深化为民服务阳光行动,强化事项清理,实行事项目录管理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六)严明纪律约束。以打造纪检铁军为关键,严格执行省纪委监察厅五个严守五个不准十六个决不允许的要求,严格干部选任,健全内控措施,用铁的纪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正勤实纪检监察队伍。
16.加强干部监管。坚持纪检组定期向县纪委报告工作、定期述职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17.健全防范机制。围绕三转后职能定位,全面排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问题。重点对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执纪监督、干部选任、综合部门权力行使等六个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梳理权力清单、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风险预警、责任追究,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按照全面履职、转变方式方法等新要求,分别建立业务清单,实现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18.选准用好干部。配合县纪委做好对新提拔对象的考察考核关,按照组织程序选配好纪检监察室主任。
19.狠刹不为之风。坚决查究问题,纪检监察干部要敢抓敢管,率先垂范,狠刹为官不为之风。
20.守纪律讲规范。严格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审查纪律、廉政纪律,定期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分析,查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限期整改。
(七)树立先进典型。以健全机制制度为保障,坚持以人为本,选树先进典型,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激励措施,关心爱护干部,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
第三阶段 总结考核阶段
(一)全面自查自纠。各单位逐项对照活动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深入剖析原因,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形成自查报告。
(二)接受考核评估。接受县纪委监察局组织的分类考核评估,将创铸树活动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
(三)总结交流提高。认真总结交流活动中创造的好典型、好经验,提升实践成果,强化建章立制,形成一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纪检组要主动向局党组报告,争取重视和支持,加强本系统创铸树活动的组织领导,纪检组组长要不知不扣的参与县纪委和县级部门联组组织的创铸树活动,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多来,议题管理在慈溪走过了从不熟悉到基本熟悉、从不了解到基本理解、从未知到基本认同、从质疑到自觉实践的过程。有关运用议题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调研论文、简报、专题介绍先后被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推介或发表:议题管理首次人选“200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大事件”,并获得中国品保委的认同和当地政府、上级工商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上述介绍和报道包括深化推广都仅侧重于现实操作层面,至于议题管理为何首先在慈溪提出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和关注,“议题管理”的内核是什么,议题管理对深化和完善行政执法有何启示等,这正是本文试图要探讨的问题。
一、议题管理导入的动因分析
动因之一:监管实践的总结。近10多年来的监管实践证实,慈溪工商部门一直处在市场整顿的“风口浪尖”,仅大的事件就有:1995年,减压阀产品质量问题被省政府确定为22个重点区域34个重点行业之一:2001年,轴承假冒问题被列为全省整规重点;2005年,假冒火花塞,引起国务院领导关注,吴仪副总理批示要求严查;2007年,网络配件事件又成为中国品保委重点关注对象等。上述事件处置中,工商无一例外重任在肩,也是冲锋在前、攻坚克难。虽经多方努力、协同作战,基本上都得到了妥善处理,社会评价却不高。同时,在当今行政供给能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化需求倾向明显,工商要履职到位,就必须革新这种被动整治、疲于应付的做法,务必对监管对象进行轻重缓急排序,走出“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管理困境。这是议题管理导入的历史背景,
动因之二:慈溪产业的特质使然。近30年来长期发展积淀,特色产业主导下的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群成为慈溪经济一大“品牌”,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家电、纺织服装、化纤、轴承等块状行业30个,个体私营企业65000多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9.17亿元。通过产业细分却发现,慈溪产业基本处于全球或全国同类产品价值链的下游、价值曲线的底部,相对于高附加值的摄计、品牌、营销,生产加工投入大却附加值低、缺乏长远规划且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行业竞争能力弱小,“模仿”便一度成为慈溪块状经济的主色调、主旋律,行业性、普遍性、地域性的产品质量和商标侵权“危机”事件频发。工商部门作为商标监管执法的主要职能部门,面对辖区经济特色和现有监管体制,就必须积极行政,努力实现从简单、专项低水平重复执法转向综合监管、事前预防、主动服务。这是议题管理实施的产业背景。
动因之三:工商资源整合的结晶。合理、科学设定议题是议题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2007年度7大重点行业的选定,还是2008年6大重点行业、2大市场的设定都是工商现有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原生性数据和继发性数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工商现有的登记数据提供了特定行业甚至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区域分布状况:监管数据提供了特定行业生产经营的动态情况和发展趋势:案件查处数据提供了特定行业违法集中度、受国内外知识产权机构及权利人的关注度:12315申诉举报数据提供了特定行业的产品质量状况、诚信经营水平等。在数据分析和行业整体评估基础上,确定可能会引发普遍性、行业性问题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随之列为“议题”。上述“议题”随着整顿深入和行业规范程度实行动态管理。这是议题管理实施的技术背景。
动因之四:工商监管求变的探索。2007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相继提出的“四个统一”、“四化”战略目标,要求各级工商机关走创新监管机制之路,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南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南突击性、专项性治理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南传统向现代化转变,从而,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求工商在加强监管执法的同时,更要增强监管的针对性、长效性,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助推地方经济有序发展,这正成为了议题管理实施的制度和政策背景。议题管理的初步实践――从被动整治转向主动服务、从单一处置转向综合运筹,从无限低效管理转向有限高效管理――基本符合这一要求,也探索了商标专用权保护变革路径。
二、议题管理的内核
议题管理源于企业管理,发展在公共管理,是因公共服务环境而生的管理哲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单个问题处理,也不同于事后为主的危机处理,而是一种全面、系统、互动式的管理过程,它包含了从认知到回应、公关,再到反馈的完整步骤。以商标专用权保护为例,议题管理的内核是深挖工商现有信息数据资源并综合利用,提高监管执法的精准度,加强对市场秩序的可控度,牢牢把握市场监管执法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以监管促发展的宗旨。它具体包括:
第一,议题认知:蕴含事前防范的前瞻理念,即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议题认知主要是指力图对“潜伏危机”进行识别、研判,发挥有效侦测市场环境的功能,使危机在潜伏期就能被有效锁定。如通过对历史数据和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研判,火花塞、轴承、洗衣机、电熨斗等4个行业被列为2007年“议题”,2008年又调整为鞋服、制笔、洗衣机、饮水机、服装、冰箱、网络配件(电脑耗材)等行业以及胜山布角料服装市场、工业品市场等2大市场。通过事前引导、整顿规范,有效防止了“危机事件”再次发牛,
第二,议题回应:凸现务实高效的执法能力,即精准打击、治患于已然。议题回应主要是指对“现实危机”进行有效甄别,对该危机作出精确反应,务实高效处置危机。根据议题可能性识别到现实情况的差异程度,又可细分为顺应性回应和调整性回应,顺应性回应,根据议题可能性识别所确定的既定方案,聚集力量,有序推进,完成目标;调整性回应,则根据情势变化,及时调整议题,随后按计划实施。如根据国外权利人的集中投诉,慈溪工商将火花塞调整设置为2005年议题。与此同时,一方面综合运用工商职能,对违法行为进行准确打击基础上对该行业进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与权利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及时公开执法情况,既有效处置了“危机”,还有效约束了公司的违规行为。
第三,议题公关:营造良性互动的监管氛围,即开诚布公、除患于已
然。议题公关主要是指在议题管理中充分运用媒体宣传、座谈沟通、第三方评论等公关手段,正面展示议题回应成效,与核心受众沟通态度,引导舆论向有利于增强行政执法部门主流话语权的方向发展。如在2007年处置网络配件事件中,慈溪分局针对中国品保委关于慈溪网络布线行业假冒侵权投诉,核实投诉内容,结合议题实施情况,及时与投诉人沟通,消除误解,增进共识,同时又积极对个案进行有效处置,起到了事半功倍、多方共赢的效果。
第四,议题反馈:彰显永续改进的监管服务导向,即调整充实、城防治患。议题反馈是对议题认知、回应、公关的总结回顾,一方面科学分析行政组织实施中的优劣势,另一方面整合外部需求信息,不断改进监管服务手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如慈溪分局通过议题管理的初步实践,提炼了知识产权保护区域性立体保护机制,包括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区域性协调机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品牌创建机制、打击预警机制、经营者防范制假售假机制、行政司法双轨制、执法督查机制等,有效提高了监管服务效能。
三、议题管理对行政执法的启示
虽然议题管理在慈溪还仅限于商标专用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功,尚需以创新、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和改进。但其作为一种独特监管执法理念已充分彰显其生命力,对深化行政执法丁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是有必要发挥体制优势,实现对复杂多变的监管对象有相对准确的整体把握。这既是部门职能到位的前提,也是不断改进行政执法的基础。工商监管执法对象的多元化、监管执法内容的多样性、监管执法环境的复杂性、监管执法队伍的客观差异,决定了工商监管执法任务的艰巨性,这也是在责任政府背景下工商主动实现监管执法转型的难点所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追根溯源,唯有充分运用工商恢复建制30年的积淀成果,发挥体制优势,加强源头监控,多途径充实完善工商数据库,形成对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的客观评价,确定工商监管执法的着眼点和突破点。议题管理模式架构中的“议题”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议题管理的实践说明这也是可以做到的。
二是有必要遵循挖潜增效的惯例,对丰富完整的工商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深度挖掘。工商部门掌握的市场主体信息数据,是其他行政执法部门所不具有原生性的独特优势,有鉴于此,工商部门更要有效激活和盘活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尚处于“休眠”或“闲置”状态的信息资源,将这一原生性优势变为持续发展的“永动力”。当前的重点应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整体开发、综合运用,这是成功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和繁重艰巨监管任务实现职能到位的长效治本之举。“神七问天”和顺利出仓就是航天领域方面的成功案例。宁波企业信用信息建设主导权的成功争取、包括商标发展在内的宁波系列主体报告的高度认可、消费维权约谈制度在慈溪的成功破冰已从工商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议题管理的回应、公关也以监管执法的实践从运用的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一、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审计工作,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一是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强化“五个意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将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的方方面面,增强审计工作宏观性、总体性、建设性和效益性,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自觉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增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审计资源,讲求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推广运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技术方法,增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不断强化绩效意识。坚持开拓进取,敢于跳出旧的条条框框,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审计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技术,增强审计工作的创造性,不断强化新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在履行职能上以民生审计为本,在监督服务上以审计对象为本,在队伍建设上以审计干部为本,把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维护民生中充分建设性作用,不断强化民本意识。
二是确立科学审计思路,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坚持把推进法制、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上,放在为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放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上,放在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上,真正实现从重审计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从重真实、合法性审计,向真实、合法、效益性审计并重转变;从重治标轻治本,向标本兼治、重在预防转变,进一步增强依法审计的意识,强化审计监督,提升审计质量,注重审计成果运用,切实加强审计执法能力建设。
三是紧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重突出“三个重点”。坚持以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反腐倡廉建设为重点,把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放在监督检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注重揭示和反映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示和反映违规建设“两高”和产能过剩项目,以及浪费资源、环境污染、乱占耕地等问题;揭示和反映不顾客观条件,乱上项目,造成重大损失浪费问题;揭示和反映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揭示和反映体制、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提升审计为宏观管理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二、 围绕促进审计事业发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加强审计业务建设,提高审计执法能力。要提高绩效审计在全部审计工作中的比重,实现由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结合。在所有审计项目中,关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审计,加强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探索重点项目中聘用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参与审计的模式和新方法;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扩大适用范围,2012年,力争所有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结果,除和不宜对外披露的外,全部对社会公告。探索将审计整改列入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范围的工作协作机制,建立审计整改通报制度,对不予整改或因主观原因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保证审计决定的落实,维护审计的公信力;重视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探索的结合,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审计理论研究,用以指导审计工作。
二是加强审计项目管理,积极推进审计管理创新。继续推进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坚持和完善审计业务“三权分离”、外勤经费自理、报送审计、审计组长资格认定、审计项目工作量定额管理等制度和措施,及时发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积极探索审计项目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审计项目以质量和效率为考核标准的激励机制;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加强审计项目立项前调研、论证工作,把制定审计项目中长期计划与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有机结合。到2012年,初步形成立项调研、审计目标确定、项目论证、立项协调、项目确定、计划调整等各项环节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计划编制程序。探索编制重大项目滚动计划,实行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建立审计专家库和审计信息资料数据库,规范聘用中介机构参与审计的工作程序;探索建立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审计责任问责机制,加强审计质量责任追究。
三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探索和完善审计项目审理制度、审计后评估制度,加大抽样审计、内部控制测评、风险评估等现代审计方法在工作中的应用,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研判力度,严格审计报告的审核把关,提高审计报告的层次和不平。继续探索各专业审计间的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审计案例和查处案件线索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工作发展。建立统计台账、报表考核登记制度,提高结果分析利用水平,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重视抓好废、改、立的工作,认真清理了2003年以前制定的6各方面59项制度规定,对需要补充的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内容重复的作了合并和删除,修订和完善制定了《陕西省审计厅工作规则》、《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建设节约型机关实施意见》、《审计纪律规定》、《文明礼仪公约》、《抓落实工作暂行规定》、《聘用中介机构和人员参与审计工作办法》等13项新的制度规定。着眼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按照科学审计理念,制定和完善了《陕西省审计厅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陕西省审计厅惩防体系工作五年规划》,8个业务口和综合处室结合各自的职能任务,制定了22项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意见。
三、 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重点研究解决事关影响和制约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重视解决审计能力与审计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把加强教育培训和实战锻炼相结合,努力培养一批核查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和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培训需求工作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每年计划培训干部1100人次,5年累计培训干部5500人次,基本达到处级干部轮训2遍,一般干部轮训1遍。每年统筹选派10名左右业务骨干外出参加各类专业培训。采取“以审代训”、“以会代训”、“送教基层”等方式,抽调基层业务人员参与省厅大型项目审计,帮助基层培养骨干。争取在5年内,培养一批审计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专业人才。建立全省审计人才资源信息库,逐步完善人才入库的资格条件、工作程序、考评备案以及管理使用等配套制度。
二是注重解决审计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构建具有审计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从严治理审计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逐步形成审计干部使用和管理的新机制。深入开展审计机关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审计机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审计干部队伍。
2014年,全市市场主体总户数20.69万户,同比增长18.08%,居全省第四位,__4市第一位。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1318.88亿元,同比增长55.83%。全市已有37561户各类市场主体进行了年报公示,企业年报公示率居全省第五位。全市共有注册商标8655件,总量居全省第五位,__4市第一位。全系统完成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4.8万件,按时办结率99.99%,提前办结率99.6%。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连续12年被评为全省优质服务窗口。全市工商系统共开展重大行政指导25件,一般行政指导128件,即时行政指导1.54万件。
去年以来,市工商局围绕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先后开展了____整治流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集中行动、__网剑专项行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__护农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014年,全市工商系统查处经济违法违规案件2613件,其中,____整治流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集中行动查办案件863起,万元以上案件78起,案值198.2万元;__护农行动立案查处农资案件663起,案值202.02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47.7万元;查处流通环节食品案件499起,案件总值93.37万元;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27起,案值247.51万元;共查处无照经营案件1009起,取缔无照经营户1214户,引导办照3549户;共立案查办传销案件11起,违规直销案件 1 起,端掉传销窝点5个,教育、遣散传销人员85名,解救受骗大学生16人。
在维权方面,市工商局以新《消法》的实施为契机,结合商丘实际情况,重点突出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等商品和服务,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行动,加大商品质量监测力度,共抽检重点商品700组,合格率为96%,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厉查处;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896起,案值393.07万元。2014年,市12315投诉热线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4076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2.6万元;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946件,调解187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5.2万元,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15年,作为与市场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然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呈现新常态。围绕认识工商新常态、适应工商新常态、积极引领工商新常态,市工商局党组明确目标一要“定好位”,二要“履好职”,三要“带好队”。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服务法治化,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积极推进注册登记制度便利化,真正放权于市场,放权于企业,进一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探索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理顺企业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市、县、所三级企业服务体系,明确统一的企业服务联系协调机构,把注册、商广、监管等职能科室建立的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企业联系点制度、企业走访制度等,进行整合和统筹,并跟踪督导问效。加大商标行政指导力度,扎实推进“商标战略进集聚区”工作,着力培育商标战略实施示范点和示范企业,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促进全市注册商标增量提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打造自主品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推进监管法治化,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执法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探索建立行政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等重大案件监督函告制度,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探索分级管理体制下跨区域大要案上下联动执法机制,建立健全大要案督办制度。建立执法办案精品案件和办案能手年度评选制度,提升精品案件和办案能手表彰奖励层级,充分发挥精品案件和办案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定期学法机制,加强公职律师的培养使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继续指导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即时信息公示,狠抓信息公示催报,防止6月份前企业扎堆公示年报。要积极推动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积极推动信用监管平台互联共享。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行市场禁入。
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重点查处社会反映强烈的各类限制竞争行为,继续开展重点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集中整治,依法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虚假注册、串通投标等行为,严厉查处假冒仿冒、虚假宣传、虚假表示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商业欺诈行为,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无序竞争和限制竞争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全力推进网络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强网络市场监管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深入开展2015年__网剑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非法主体网站,严厉打击网
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强化合同监管,加大对重要行业领域“霸王条款”的整治力度。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引导企业树立商标意识和品牌价值理念,大力推进品牌经济发展。要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以高知名度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为重点,加大商标案件查处力度。要继续实施广告战略,宣传和落实好新修订的《广告法》,继续指导广告业健康发展。推进维权法治化,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维权平台建设。加强12315数据的深度利用,分析研判消费维权数据变化与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秩序状况、消费维权状况的内在联系,对12315投诉举报数据、重点商品质量抽检数据、行政处罚数据以及市场主体信息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建立完善工商部门监管执法数据库,探索将投诉举报信息、质量抽检信息等资源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结合运用机制,研究建立消费维权重点领域、重点指标的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防范、应急处置体系。综合运用工商职能,严厉查处质量违法、假冒商标、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切实规范消费市场秩序。
发挥消协组织作用。新《消法》赋予了消费者协会8项公益性职责,要结合新《消法》的实施和县(区)消协换届工作,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以及其他维权组织的作用,主动搭建消费维权社会平台,努力建立企业自律、消费者参与、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新机制。加大“一会两站”建设特别是12315“五进”工作力度,创新消费维权机制,积极促进消费维权便利化、一体化、效能化,提升消费纠纷调处能力。探索成立市消协律师团和消费维权专家团,大力发展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