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振兴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创新方法,提高学习的广泛性

为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创学活动中来,我们积极创新远程教育学习的方法,使远程教育迅速成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一是支村两委率先学。我们要求支村两委干部在运用远程教育学习上要走到党员群众的前列。仙源村党支部书记贵大旺不仅主动向技术人员学习远程教育技术知识,还专门请来家教,在家学习电脑操作,成为全村第一个熟练掌握远程学习操作的人。皂果树村支村两委干部自费购买了电脑书籍,对照书本进行了系统学习。二是经济大户带头学。我们根据经济大户求知欲和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号召他们积极运用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做群众的带头人。仙源村蔬菜种植大户孙建民虚心向操作员学习电脑操作技术,基本掌握了利用网络查阅信息的技巧,如今他一遇到蔬菜生产技术难题,就在网上找解决办法,使难题很快得到解决。三是操作人员辅导学。我们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扎根村远程教育基地,对党员群众的学习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同时,每个村聘请了一名熟悉远程教育技术的专职管理员或学校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党员群众学习。四是培训骨干联带学。我们在每个村选拔了10名普通群众,在乡政府进行了为期5天的远程教育技术集中培训,并明确他们为村里的技术骨干,负责帮带其他党员群众进行学习。

二、选准内容,突出学习的针对性

我们根据党员群众学习需求的特点,认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学习重点。一是学习中央“1号文件”。各村均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制作了中央“1号文件”的课件,分期分批地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学习,参学率达到了95%以上。二是学习法律知识。我们根据各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需要,组织其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仙源村针对土地征用频繁,不少村民对国家有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政策不了解的情况,先后6次组织党员骨干、群众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邀请国土规划部门工作人员现场释法,杜绝了上访闹事事件的发生。三是学习实用技术。各村根据村民的种植和养殖习惯,利用远程教育精心选编了一批学习教材,向村民推介新品种和新技术。如《大棚鲜花栽培》、《芦荟种植技术》、《家鱼人工养殖技术》、《康达乐黄鸡》等。四是学习文化艺术。我们针对各村文化、娱乐设施简陋,村民精神生活匮乏,沉湎于打牌赌博的情况,精心挑选了舞蹈培训、戏剧学唱、乐器演奏等学习教材,将多煤体教学设施提供给村民进行学习。

三、健全制度,增强学习的规范性

为利用好远程教育,推动创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使全乡学习活动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一是集中学习制度。我们每月组织党员群众进行3次集中学习,50岁以上的党员每月必须保证参加1次集中学习,远程教育基地每星期开放时间3天以上。二是帮带学习制度。运用“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经济大户带散户”的模式,制定了利用远程教育学习的帮带计划,帮带农户面达到80%以上。三是学习交流制度。在每次集中学习之后,我们安排适当时间让参学者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和看法。同时,我们要求40岁以下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还要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体会,并在远程教育基地进行公布,加强群众之间的学习交流。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按照省、县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业从业者农业技能水平,大力推进技能强县建设,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取得较好成效,结合我县农业农村实际,制定如下培训方案。

一、目标要求

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农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农村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20年度我县下达农业技能培训任务300人。

二、工作任务

树立“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理念,遵循农民需求,遵循客观规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农业技能提升培训。

(一)明确重点培训对象。

遴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返乡农民工等。

另结合本地扶贫产业遴选部分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贫困户参与培训。

(二)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我县按照“县级申报、设区市审批、省级备案”的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了3家培训机构(XX县农民教育培训中心、XX县智睿职业培训学校和XX县农民大学生创业联盟协会),并录入机构库。经局党委会研究决定2020年农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由XX县智睿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并签订培训合同,按方案和合同要求严格实施培训。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师资和教材建设,培训教师原则上从师资库中遴选,及时将生产能手、管理精英、经营能人、专家学者等补充入师资库;及时将优质的区域教材录入教材库。

(三)按需实施精准培训。

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成人学习特点,推广围绕产业周期的课堂教学、实训操作、参观考察等分段式培训模式。灵活运用“田间地头式”、“头脑风暴式”、“点单式”、“互动式”、“拓展式”、“模拟实战式”等培训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培训有效性。培训累计时间≥60学时(含跟踪服务10学时,每课时40分钟,约8天),理论与实训教学比例为1:1-1:2,每班人数60人左右。培训于合同签订之日开始开展,2020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四)合理使用培育资金。

要按照经费标准合理用好项目资金。培训补助标准具体为:1500元/人,全县共45万元。

专项资金用于培训的全过程支出。培训经费补助标准的90%用于教育培训,由承担培训的培育机构按规定列支;10%用于认定管理、跟踪服务等,由县农业农村局按规定统筹使用。主要支出范围包括:

1.教材支出,主要指文字教材、教辅资料和声像教材等方面支出。

2.师资支出,主要指用于授课教师(含实训指导教师和班级辅导员)的课时费、课件制作费、交通费、食宿费(或误餐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3.学员及工作人员支出,主要指用于学员及工作人员培训组织、食宿、交通、实习、参观交流、学习用品、实训材料(耗材)费、考试考核等方面支出。

4.信息化支出,主要指用于在线教育培训、在线信息技术支持及信息器材购置等方面支出。

5.其它费用支出,主要用于培训对象遴选、场租、宣传、档案整理、资料印刷、跟踪服务及认定管理等方面相关支出。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刻认识农业技能提升培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蜜桔产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县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要求、资金使用、进度安排,完善保障措施、监督考核等运行机制,保障培训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二)严格资金监管。

要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坚持“钱随事走”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培训资金,确保财政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农民培训。培训教师授课费按财政部门规定发放,采取预拨制(不高于总培训费的40%)和报账制相结合方式,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到培训机构。

(三)强化督导考核。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农民教育培训指标任务。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管,提高培训质量和资金使用效果。建立按月调度督导和抽查机制,及时掌握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模式;保护性

近几年,旅游业开始成为辽宁经济进步的的重要推手,辽西北地区凭借大量的宗教和历史文物资源,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了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乡村的遗留也更便于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灵活的旅游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乡村旅游在辽西北新农村建设推广的可行性

1.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辽西北地区乡村历史遗迹众多,如盘锦的田庄台集中了辽河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史上有“九庙同镇,五教合一”的盛誉;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阜新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绥中前所古城(又称中前所城)为当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所城,具有重要的军事考古价值;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建平县城西部,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位列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全国100个大遗址名单之中;朝阳市发现的锭光佛舍利和七宝塔,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葫芦岛新近发现了建昌东大杖子战国中晚期墓,无论规模和保存完好性在中国东北部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十分罕见,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优秀的地理环境资源。

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貌环境,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植被群落和生态自然景观面貌和色彩多变,拥有山峦、林木、药草、花果资源的特有的生物群落。可分别建立林木生产基地、药林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以资源为基础可以持续进行原材料的深加工,适合形成集观赏与农业贸易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3.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

辽西北地区是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和民族L情。辽西北地区的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拥有豁达粗犷的性格、独特的饮食习惯、鲜艳多姿的民族服饰、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趣的乡土建筑,他们现今仍然保留的传统的农耕和畜牧方式,都是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展带来了丰富的素材。

在为这些优质资源窃喜的同时,其实辽西北乡村旅游开战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开发节奏的同步性上的不对应;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受陈旧观念的制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拓展的局限性等问题。

二、基于保护性原则的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适应模式

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是促进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总结和归纳,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目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公司及企业化”模式、“社区化”模式和 “农户化”模式类型,这些模式存在各自的问题和优势,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要配合区域和位置进行组合。

实际上针对辽西北地区不同位置条件组合选择发展模式的同时应注意以文化和如何保护两方面问题的贯彻和具体实施。

针对辽西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设历史乡村、文化乡村则能更持久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的提高,集中辽西北地区乡村文化遗址和非遗资源,形成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化、国际化品牌。目前仍旧面临的辽西北地区乡村文物遗址受损严重、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如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新庄子村的大量汉墓和古代寺院遗址地貌损毁严重,未经修葺等问题,国家与政府应积极加大资金和调整政策,需要高度关注,尽快加以改善。

循环经济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而且与社会系统之间也要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上与“新乡村旅游”的发展内涵相一致,这种理论应渗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

三、乡村旅游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

所谓的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主要指的是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这种合作包括网络平台的互助与活动的互通。针对于乡村旅游知名度普遍不高的现状,需要将发展视角转移到与优势城市链接合作之中,比如乡村旅游可以与城市著名旅游景区联合构建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网络,实现旅游信息共享与客源共享,在这方面实际上辽宁省已经有所行动,比如位于省会地区的辽宁省博物馆在游客参观时设置了辽河文化历史演变展厅,而辽河文明的发源地朝阳则成为了国际游客来沈阳游览之后的另一个必去之处;应围绕主题品牌构建旅游大品牌,按地区划分后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力推乡村旅游地品牌,兼顾其他相关系列品牌的开发与发展。

2. 乡村旅游季节性调整与劳动力转换。

辽西北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淡旺季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村民在淡季时收入不保,经济收入不稳定,因此,除了提倡季节性旅游项目转换的同时,除了冬天设置冬季如滑雪等运动项目之外,针对辽西北宗教文化资源进行调配,如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掌握了本地的宗教资源,大力发展明性寺宗教文化,此地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各地信徒积极前往。

而那些宗教遗迹缺乏的乡村则可以综合考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典故,更完整和系统的开发相关内容,并且吸收国外在这方面的优秀经验,如日本熊本县吉祥物熊本熊衍生品的开发,加深了世界对这个地区的印象,进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解决冬季劳力闲置的问题,其生产模式也不可主要停留在家庭作坊水平,更多考虑手工性和民族元素的深化。

乡村旅游在辽西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开发和经营也随之会更深入的影响辽西北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演变,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各地区的区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是推进产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种模式的科学化势必会给整个辽宁省的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和新农村改造带来前所未有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农村社会虽然缺少城市社会中设备齐全的各种展馆,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利用这些资源,学生会感到异常亲切,会大大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陶冶了情操。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品读乡土佳作,激发学习兴趣

溧水县位居百里秦淮之源头。溧水自唐代以来雅称为中山。因此,清代形成的溧水八景也被称之为“中山八景”。它们是:琛岭神灯、芝山石燕、观峰耸翠、金井涌泉、龙潭烟雨、洞壁琴音、东庐叠遄、臼湖渔歌等。溧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可谓人文荟萃。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诗人李白到溧水一带漫游。此时的李白,因得罪李林甫和外戚杨国忠等权贵,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人生正经历着大失意。然而,丹阳湖的美丽风光浸润了他这颗失意的诗心。他提笔即景,一首关于丹阳湖的美丽诗篇便成之于胸中,出之于笔端,传之于后世。这首诗大气而不失细腻,豪放而又清丽缠绵,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

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家乡的石臼湖竟然与大诗人李白有关,学生惊喜之余,反复吟咏,学生张龙强抑制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一段赏析文字:一个天朗气清,艳阳高照的日子,李白乘扁舟一叶,载酒行吟于湖上。当西天布满了落日的余晖,美丽的丹阳湖水天相接,朦胧间,他仿佛置身于人间天上为一体的奇妙境界。商旅的归帆、渔妇的歌声,让他看到了也感到了劳动的美好和收获的愉快。他想起了自己曾有的抱负,宦海的沉浮,一切是那么虚无缥缈,相比之下,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是那么真实可爱。

我们溧水的无想寺早在南朝时就颇有名气,在吟咏无想山的诗篇中,最为有名的则是北宋大词人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也正是因为周邦彦的这首词,无想山和无想寺的名声才更为大噪。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上阙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无想山初夏景色的优美,对实境的描绘刻画入微,山下的卑湿,引起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怀念,身世相同,深有感慨,从而引发了下阙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漂泊的悲哀。自称为“江南倦客”,曲折地传出了作者流宦他乡的苦楚,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燕子,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安宁。这首词的特点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也都隐约不露,特别是“憔悴江南倦客”是作者自况的真实写照。学生读到此词,如获至宝,工整摘抄之后,吟咏成诵,课后饭余,时而来上几句,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当学习的内容一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那学习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溧水山水风光无限,学生徜徉其间,探寻名人古迹,吟咏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文,兴致极高。学生归来以游记的形式写成随笔,颇有文采,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溧水的历史,进而让学生更热爱溧水,振兴溧水。

二、收集民俗传说,传承传统文明

寒暑假期间,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假期闲暇时间,多方收集家乡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开学后交上来的收集材料非常丰富,涉及范围广,且多篇有人文思考的深度。比如某学生的《蒸团子》,详细介绍了团子的制作过程,又将过年的热闹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结尾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出他对家乡的一份挚爱之情。另有同学:“嗅一嗅,今年的年味似乎特别香:混杂着煮咸货香,油炸豆腐果香,团子香,还有花香,雨后春泥香,众香齐集,聚出了浓浓的年味”,等等众多对传统的描述和热爱将铭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新桥河小白龙救母,不忍离去,频频回望,有了新桥河九九十八湾的传说。赵氏寡妇捐赠出全部家产,建成蒲塘桥;狮子山上贪婪和尚……每一个传说背后,都表达出家乡人对美善的褒扬和对丑恶的贬抑。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挖掘传说背后质朴的传统美德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最底层的也是最质朴的,学生们深深地为此而感动,很多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民间传说不屑一顾了,反而去收集更多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

三、记录乡村生活,感受纯朴乡情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而农村学子的亲情因生活的艰难而更显纯朴和珍贵。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记录真切的亲情,记录美好的乡村生活,很多生活细节令人难忘,引起共鸣:在村口张望儿子放假归来母亲的背影,突然回家发现饭桌上只有一碗老腌菜……每读到这些,无不勾出记忆,令人热泪盈眶。

纯朴的乡情也令人神往:春天碧绿茶园里的欢声笑语,秋收时节村人的相互帮助,农闲时一日三餐总爱端着饭碗聚在巷口;邻居的热情,村人的善良,乡村的生活总以美好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渗透,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亲近,感受自然风光的秀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理解家乡人文精神的美好。与自然对话、与名胜古迹对话、与农村现状对话,在对话思考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

乡村振兴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田灌溉;渠道防渗;施工技术

由于各地地形结构等的复杂性,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渠道渗漏情况,每年实际带来的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不利于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建设。通过合理应用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可以非常好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实际灌溉面积,传统农业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对于解决各种次生盐渍化问题也有着重要帮助。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各地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依托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可以更好地优化配置水资源。结合水利部门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超过50%的水资源都应用到了农田灌溉,但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渗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增加了水资源的整体消耗,对新时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为此,需要加快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这样才能让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1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根据水利部门的统计,2010—2020年,我国基层一线水利工程新建、改建及扩建数量显著增多,每年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优化我国基层水利工程布局网络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对于满足不断增多的用水需求也有着重要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分蒸发越发严重,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如何做好渠道防渗工作是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着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影响着新时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因此对于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符合当前我国大力实践的节约型社会发展理念,能够更好地减轻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的压力,对于推进整体层面的绿色中国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基层农业生产而言,传统的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因此深化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综合性的社会效益。传统的节约用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上成效并不特别明显,渠道防渗施工技术是在传统技术上的丰富发展,在实际应用上也较为成熟,从而让农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在农业灌溉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相应的成本开支,必然会增加农业生产的整体产出,因此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受到了各个层面的广泛认可,从而推动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发现,渠道防渗施工技术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表现出了良好的可行性,而且在优化生态环境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我国各地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快,水资源对于农业现代化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为此对于渠道防渗施工技术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也形成了非常多的技术应用种类。

2.1土料防渗技术

在当前渠道防渗施工中,土料防渗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实际选择的施工材料也不是特别复杂,一般可以在施工区域获取,施工的工序比较简单,从而提高了施工技术应用的可执行性,施工的整体成本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更容易得到施工企业的重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实际导致渗漏的因素非常多,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有效维护,就会扩大渗漏面,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为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将土料进行粉碎处理,水渠当中表层的杂物需要得到有效清除,结合渠道所处的自然环境、地质结构、水文特点等,合理配置混凝土比例,严格遵循先干后湿的施工顺序,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时,需要确保施工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合。其次,在进行实际的浇筑时,需要分层进行,在完成渠道防渗施工作业后,需要对防渗能力进行严格的检测,并进行严格的工程验收,从而减少后续返工等的可能性。再次,对于渠道要突出抓好后期养护工作,这样一旦渠道出现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从而最大化增强渠道防渗的整体效果。

2.2混凝土板防渗技术

在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实际应用到的混凝土材料数量在持续增多,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板防渗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技术应用一般较为复杂,这样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这也是影响混凝土板防渗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原因。其次,围绕着混凝土板防渗技术的应用要求,需要对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了解,详细了解混凝土板铺设等基本要求。再次,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材料的比例进行科学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防渗基本效果。

2.3塑料薄膜防渗技术

为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更好地提升渠道防渗效果,可以选择塑料薄膜防渗技术。在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专门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的气候情况、地形特点等做好提前勘察作业,压实薄膜的限定区域需要提前挖掘好,位置的选择一定要合理,确保覆盖区与薄膜有效衔接,实现薄膜的高质量覆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薄膜的浪费,而且还可充分发挥薄膜的防渗作用。塑料薄膜要选择质量达标的,薄膜容易受到各种物料的影响而出现破裂等情况,不利于保障防渗效果。选择塑料薄膜防渗技术,一般施工耗费的时间比较短,应用到的人财物力资源比较少,而且涉及的复杂机械设备等也不多,从而提高了该技术的应用频率,该项技术在东北等地区的农田灌溉防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实际取得的防渗效果也比较理想。

2.4地下管网施工技术

应用地下管网施工技术时,为了提高沟槽挖掘施工的精准度,确保相关的配套操作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对施工区域的沟槽深度及宽度进行有效确定,而且对于管道中的杂物等要及时清理,还需要确保管道处于整体平衡状态。对于管道的拐弯位置要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基本质量。安装作业时,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对接头位置进行打毛处理,还需要做好刮水去污,实际打毛处理的长度要控制在5~10cm,对管道接头要进行粘结,这样才能将出现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的科学控制

3.1落实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施工开展之前,施工部门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专门的勘察,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综合勘察掌握的数据信息指导施工图纸设计等。施工人员需要与当地群众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从而全面掌握可能影响施工的环境因素,这对于施工方案的合理制定、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施工中应用到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技术人员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更好理顺后续各个施工环节,减少各种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3.2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在材料购买时严格控制质量,规范施工材料的购买与储存流程,加强对材料性能的检测,从而防止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水泥作为最为常见也最为主要的防渗渠道施工材料,它的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来保证水泥的质量能够符合施工标准。

4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渠道防渗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渠道防渗施工技术,这对于加快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静.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灌溉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分析:基于山东省47个粮食主产县(市)的调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68-76.

[2]汪小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1):58,61.

[3]山立,韩冰,邹宇峰.中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制约因素[J].世界农业,2016(3):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