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调查报告

医院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调查报告

医院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合服务夯实基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大病住院统筹为主的医疗合作共济制度。受条件限制,我院住院病房严重不足,设施条件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同时,也是制约医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积极争取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县局领导和镇党委领导的关心下,争取到雪灾项目资金40万元,自筹资金60余万元,兴建一栋十连三层,开放病床40张,内设卫生间,并安装空调、彩电、太阳能热水器和病房呼叫系统标准化的住院楼。住院楼的竣工和投入使用,使我院诊治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将大大缓解我镇患者住院难的问题,同时,使我镇患者有在农村享受城市住院的环境和条件,让群众满意得实惠。同时,为提高我院整体服务能力,我院在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是投入近十万元添置了脑电地形图机、阴道境、波姆光治疗仪等医疗器械,满足患者检查需要,为方便新农合住院病人结算,添置了一台复印机,为患者免费复印资料,深受患者欢迎。

二、制订医院管理考核细则,夯实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迎接和适应国家新的医改,强化医院质量控制管理,促进医务人员服务能力的提升,院支部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制定出台了《镇卫生院医疗质量考核实施细则》,新的考核实施细则的指标和内容,是根据全院各科室不同要求进行量化和细化考核的,考核内容包括:工作纪律、医德医风、各科执业要求、医疗文书和操作规范及相关指标要求共14大项,29小项。考核方法包括日常抽查和每季度由考评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分五个档次,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实行倒扣分制,总分100分,扣完为止。将考核评定作为效益工资之外奖励部分的核算依据,对年终超额完成任务的科室,实行全员加分奖励,特殊贡献人员和县局年终评比名列前茅的个人和科室实行加分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无经济任务的科室参照同档一线科室奖励发放50-80%。新的管理方案实施更加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行为,明确了服务纪律和方向,为医院持续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夯实职工素质基础

我院以县局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和“医疗质量管理年”等活动为载体,始终把强化职工学习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季节的变换和各自岗位,开展形式多样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一是开展政治学习,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二是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三是开展演讲比赛等各项活动,展示医院的良好形象。对这些活动,院领导要求人人当先生,个个是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讲述医、药、护、技新知识,特别是今年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人人参加学习,个个参与考试,并分专业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开卷和闭卷考试,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所学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丰富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成果,在5·12国际护士节期间,我院开展了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我为医院和青春添光彩”为主旨的演讲比赛活动,县卫生局和镇党委主要领导亲临了我院演讲比赛现场,并给获奖选手颁发奖金和证书,前三名获奖选手并应邀到县卫生局机关会议上进行了演讲,得到了局领导的好评,同时,医院的形象也得到了提升,全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扎实开展病人“回访”制,夯实基层信息网络基础

为贯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医院为社会服务、医生替患者着想、医疗让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就诊病人的需要,我院成立了社会服务科,专职两人从事住院病人的回访工作,重点对住院病人、孕产妇和部分门诊病人开展上门回访和电话回访,征求在院住院期间医院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了解疾病恢复情况,并做好详细回访纪录,通过回访有效沟通了医患关系,并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和整改。同时,为完善基层信息网络机构,我们将各村妇联主任聘为我院的社会信息员,开展病人回访和孕产妇情况的了解以及妇女疾病查治工作。今年,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对全镇各村妇女疾病的查治,按时按质量完成妇女疾病查治工作,还成功举办了全县妇女疾病查治工作现场会,得到了县局好评。

五、加强效能建设,夯实医院整体服务功能

按照县局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和一系列制度,全面实行行政值班制,上下班签到制,院长、书记、副院长四人轮流值班,当班人员保证24小时在院,负责院内各项日常工作和岗位纪律的巡查,对违纪违规人员现场处罚和批评教育,杜绝了迟到、早退、脱岗、溜岗、上班打牌赌博的现象,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纠纷,服务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上岗纪律增强了,服务态度更好了,患者对我院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六、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夯实医院组织基础

医院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应对措施;建议与思考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医药卫生人才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然而,面对伊春市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任务,以及人才竞争的新特点,伊春市区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政策环境亟待完善,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此,现对市中心区卫生人才情况进行调研,为改变全市卫生人才状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龄构成:市中心区五所公立医院共有医生603人。其中35岁以下医生182人,占医生总数的30.18%;56岁以上医生32人,占医生总数的5.31%;36岁-55岁医生389人,占医生总数的64.51%。

学历构成:第一学历中专毕业人数273人,占医生总数的45.28%;第一学历大专毕业人数199人,占医生总数的33%;第一学历大学本科毕业人数129人,占医生总数的21.38%;硕士研究生毕业9人,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3人。

职称构成:初级职称112人,占医生总数18.57%;中级职称197人,占医生总数32.67%;副主任医师163人,占医生总数27.03%;主任医师131人,占医生总数21.72%。

学科构成:内外科医生所占比例较大,儿科、病理科所占比例较小。

培养频次:有222人临床进修一年,占医生总数36.82%;有139人临床进修半年,占医生总数23.05%;414人次参加短期培训,有54人次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

二、存在问题

(一)所调查的医院中,本科学历医生占68.64%,其中第一学历本科毕业的医生占21.38%,医技科室本科毕业的医生所占比例仅占10%;硕士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学历结构不能适应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职称结构不合理,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医生比例过高,存在高职称、低能力现象。

(三)人才队伍分布不均衡,部分学科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四)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知识老化问题比较突出,高精尖人才、科研人才奇缺。

(五)培训力度不够,近40%的医生没有临床进修、30%的医生没有取得本科学历。

三、形成原因

(一)我市地处北疆,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学有所成的医生“燕南飞”,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由于工资待遇及编制等问题,对毕业生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三)人才工作氛围还不够浓厚。没有一支素质优良、精简高效的专业人才工作队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完全深入人心,论资排辈、论关系排位现象仍然存在。

(四)人才管理机制不够灵活。一方面,进口不通,出口不畅。另一方面人才评价手段单一。

(五)由于人才所产生的效益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管理者存在短期效益的思想,不愿意投入经费,缺乏规划性、目标性和延续性。

(六)缺乏人才激励机制。没有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四、应对措施

自古就有“得人才者得天下”的说法,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医院来说,人才是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摆上最重要的位置。以培养、吸引和使用好人才为主线,最大限度地开发卫生人才资源,为医院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一)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择优录取人才

根据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引进知名医学院校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招录考试,严格把关。在充分考虑学历的同时,更应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相同学历看能力;相同能力看学历。实行双向选择、自由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政策。对高层次的人才,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为他们打造一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

(二)创造良好环境氛围,大力培养人才

按照“创名流、建名科、树名医”思路和“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五大工程”。

“育苗工程”:对年轻医生要求基本学历达到本科,三基达标,轮岗培训;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到规定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根据医院专科和个人发展方向,选派人员到全国各大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方向和动态,为将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拔尖工程”:对一批中青年骨干实行重点培养,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让他们脱颖而出,这是医院的希望所在。鼓励参加学术交流,经常性地举办学术讲座,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展现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医院应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凡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医生,可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核销全部或部分学费。

“晚霞工程”:老专家是医院的宝贵财富,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返聘。通过出诊、查房、手术、带教年轻医师,起到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聘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为特聘教授,经常前来讲学、开展并指导工作,带动医疗骨干队伍成长,对拓展医院的专科业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培养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将起到积极作用。

“知识更新工程”:对45岁以下人员全面进行微机培训,不定期举行新知识、新技术讲座,进行严格考试,以达到不断更新知识,不被时代淘汰的目的。定期派中青年专家到基层医院为其解决专业技术难题、培训人员。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知识、增才干。

“包装工程”:以专科建设为重点,依托协作医院的技术优势,开展新的技术项目,推动专科发展,把部分专科打造成知名品牌。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把一批有真才实学、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宣传出去,推向市场,包装优秀人才。

(三)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大胆任用人才

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要注重管理观念的更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的人才使用机制,打破管理干部任用终身制,公开选拔学科带头人。通过公开报名、竞聘演讲和综合测评,使不称职的中层干部落聘,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打破以往干部管理上论资排辈、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树立面向青年骨干、竞争择优的荐才思想,大胆培养和启用年轻后备人才走上业务、技术管理前台;不求全责备,坚持看人才发挥作用的闪光点,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人才进取提供空间和平台。

实行评聘结合,合理使用人才。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技术职务聘任,每三年聘一次。为加强聘后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简便易行、科学有效、动态管理、适合不同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受聘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分配、奖励以及聘用、解聘、调整岗位的主要依据。受聘人员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医院可以调整该受聘人员的岗位或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

五、建议与思考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一个医院的技术水平、医疗质量的高低关键是人才;医学科学进步关键也是人才。所以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突出伊春市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完善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政策,推进医药卫生人才全面协调发展,为人民健康及伊春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医药卫生人才支撑。为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促进人才强院战略的实施,建议如下:

(一)引进人才方面:坚持高点定位,拓宽引才渠道

紧紧围绕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大力实施“招才引智”战略规划,可以通过参加跨省市的大型人才招聘会、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人才猎头公司、报刊网络等求职信息来拓宽招聘渠道,招聘高层次人才。解决部分学科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由于我市地处小兴安岭山区,经济欠发达,很难引进高层次人才。所以,应实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提供科研启动基金和安家费用,发放相应的岗位补贴,解决好住房、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二)培养人才方面:创新育才方式,提升发展能力

“筑巢育凤”与“筑巢引凤”同步推进,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应做好自身后备力量的培养,做到既输血,又造血,“招婿不伤子”。建立人才培养激励约束机制,把继续教育培训作为上岗、任职、晋升的必备条件。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卫生人才培养的核心,重点培养卫生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建立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全面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教育机制,大力发展卫生人才知识结构更新工程。

(三)留住人才方面:强化激励措施,健全留才机制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优化内部环境,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在公平竞争中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使人才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医院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排队时间长最受诟病

年龄越大看病越勤

综合多项数据可知,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上海社科院建议,未来医疗改革应着力降低药价和看病成本,让低收入者看得起病。

一成人买药治小病

当出现一般疾病(如感冒、发烧、咳嗽等)时,近四成居民会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地段医院(社区医院),有近三成居民选择区县级医院(二级),近两成居民选择市级或国家级医院(三甲),另有一成居民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吃,另有极少数人选择私人诊所或私立医院或不就医,硬挺着。

年轻人更愿自己对付

医院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2017年度)

审批:

审核:

编制:

总体调查情况:总分:83分;

满意度调查:2017年12月28日

本次调查共发出《员工满意度调查表》260份,收回210份,有效问卷190份,在本次调查中,其中公司一线员工有:125人,一般职能人员有:41人,技术骨干人员有:14人,合计18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4.74%;公司主管级及以上有10人,合计1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26%。

以下数据所得,绝大多数员工都比较满意公司的各项工作,员工满意度综合达88%,基本上达到公司各部门的目标值,但仍有部分工作需要改善,具体详见调查内容数据分析。

一:调查问卷分析与总结

(一)通过统计,员工对公司整体的满意度

通过车间员工、职能人员对公司总体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出:

1)车间、职能人员对公司持一般态度;

38%车间员工和17%职能人员持不满态度;只有7%的车间员工和8%的职能人员持满意态度;

2)与2016年(2017年未调查)满意度相比有所降低,2016年分别为满意员工占37%,一般态度员工占44%,不满意员工占19%。

(二)员工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1、薪资情况与工作强度的满意度

通过对员工关于薪资与工作强度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大部分员工认为工作强度大,付出得多,收入得少;

2)大部分员工不知道薪资的核算方式。

2、公司食堂员工的满意度

通过对员工关于食堂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大部分员工对工作餐的干净度、就餐环境满意;

2)大部分员工对工作餐种类、工作餐干净度不满意。

3、对上级领导的工作关怀度与指导的满意度

通过对调查上级对下级的关怀度、工作支持度、沟通情况等方面,可以看出:

1)员工认为上级经常或者有时关心、鼓励员工,沟通状况良好,指令明确;

2)员工对认为上级应加强提升上下级沟通。

4、对设备设施、安全预防措施的满意度

通过对员工关于设备设施、安全预防措施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员工对安全预防措施、设备提供的及时性与充足性满意;

5、其他方面的满意度

通过对员工上述6个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有31%的员工愿意介绍亲友到我司工作,大部分员工无所谓,有27%的员工不愿意介绍亲友到我司工作;

2)员工认为同事工作积极性高,人际关系和谐;

3)员工对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好的方法;

4)员工认为工作能力强,执行力好才能得到赏识;

5)只有18%的车间员工想长期在公司发展,46%的车间员工在没有更好机会下继续在公司工作,有37%车间员工等待机会跳槽。

(二)职能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1、对薪酬状况、劳动强度的满意度

通过对职能人员关于薪资与工作强度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职能人员60%认为工资属于中等水平,29%认为工资偏低,只有11%认为工资中等偏上;

2)大部分职能人员知道薪资的核算方式;

3)60%认为工资与付出不成正比,32%疲于应付工作,55%认为工作勉强能够完成。

2、晋升、提升的满意度

通过对职能人员关于晋升与学习新东西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71%的职能人员不了解员工晋升通道,对晋升计划不清楚;

80%的职能人员认为目前工作能够学到新东西,可以提升自己。

3、工作本身的满意度

通过对职能人员上述6个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职能人员的沟通路径非常好,工作存在疑问时78%人员都会跟直接领导直接沟通;

2)职能人员72%认为工作量大,只能够勉强应付或者疲于应付;大部分喜欢目前的工作,但认为自己能力达不到公司的要求;

3)职能人员75%经常做工作计划,且认为工作计划有用;

4)大部分职能人员认为公司的流程不符合“合理、高效、方便”的原则;

5)职能人员57%认为相关部门配合度不够、较差,43%认为较好。

4、公司食堂、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通过对职能人员关于就餐、工作环境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大部分职能人员对工作餐的干净度、就餐环境、工作餐口感、工作环境满意;

2)职能人员80%对工作餐种类不满意、36%认为工作餐口感较差。

5、上级工作沟通与支持的满意度

通过对调查职能人员上级对下级的关怀度、工作支持度、沟通情况等方面,可以看出:

1)大部分职能人员认为上级经常或者有时关心、鼓励员工,沟通状况良好,指令明确;

2)职能人员51%认为有时存在多个领导分配任务,指令不一。

6、其他方面满意度

通过对职能人员上述4个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

1)只有少部分的职能人员愿意介绍亲友到我司工作,34%职能人员无所谓,另有42%的员工不愿意介绍亲友到我司工作;

2)职能人员的54%认为同事工作积极性低,46%职能人员认为同事工作积极性高;

3)职能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好的方法;

4)职能人员认为工作能力强,能够获取外部资源才能得到晋升。

二、问卷调查的分析

根据员工满意度调查方案,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与员工流失率和员工沟通会回复情况,统计员工满意度总体得分为83分,具体统计如下:

指标

比重

总分

统计口径

统计数据

最终得分

问卷结果得分

40%

40

(得分/总分)*100%

65分

26

员工流失率

40%

40

2017年1-12月流动率平均分

8.31%

40

员工沟通会

20%

20

(回复数/问题数)*100%

83.33%

17

合计

83

本次调查按车间员工和职能人员分类,采取单选和多选题的方式进行。单选题主要从工作量、薪资福利、领导关怀、分工协作、工作环境、食堂等方面进行打分统计。从统计分析过程来看,本次调查形式统计难度较大,但利用结果导出和效果分析。

通过此次满意度调查,大部分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满意、对工作本身有很高的热情度,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关怀等满意,但是对公司一些方面又不满意,导致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强,部分岗位离职率高,员工内部抱怨较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车间员工和职能人员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工作效果难以控制,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2)部分职能人员认为管理者采用负激励较多,官僚主义严重,有时候管理方式粗暴;

3)公司管理干部认为公司各种会议或其他干扰太多,工作量大、私人时间太少;

4)职能人员认为薪酬与外部相比无竞争性,同级之间差距不合理,感到不公平;

5)车间员工和职能人员认为工作餐种类少,管理干部认为新入职人员管理难度大;

6)职能人员认为各部门配合力度不够,时间观念差,流程不清、职责不明。

三、调查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和对问题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我们能够做得更好一点,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员工会增加对公司的满意度、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更愿意与企业一起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那么有如下的建议

1)完善员工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是改善与员工关系最直接又能最快见效的东西;首先,建议公司每年都进行薪酬调查,了解外部薪酬水平,对比内部薪酬,做到“对外具有吸引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其次,改善员工的福利;再次,大部分公司员工认为工作量大,压力大,建议公司增加带薪年假,缓解员工压力,提高员工满意度。

2)各部门工作进行梳理并增加培训、鼓励员工自我学习

本次调查中,车间与职能人员都反映工作量大,只能勉强应付或疲于应付;但是62%的职能人员反映对工作本身喜欢,但个人能力有待提高。那么在工作要求和个人能力间有一个差距,建议公司投入时间与资金用于员工培训,同时员工也希望增加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首选内部培训,在内部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增加外部培训的投资。同时公司可以鼓励员工自学,在员工获得相关证书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奖励。

同时建议公司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非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的培训,提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使沟通成为公司的软性激励措施,通过更好的人员管理方法,增加员工的满意度。

3)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

让员工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部门间的沟通活动,延续开展户外拓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增强各部门配合力度。

4)增加工作餐的种类

大部分员工认为公司工作餐种类太少,吃来吃去就那几个菜,几年都没有换过种类,建议公司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工作餐的种类,抓住员工的胃,也是留住员工的一个方法。

5)有效的控制会议

管理干部反映公司会议太多,大量时间占用,建议公司对领导干部进行会议管理制度培训,公司会议严格按照会议流程办理。

医院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内分泌科,广东广州 511495

[摘要] 目的 探讨中青年医护人员骨密度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358名20~49岁祈福医院医护人员,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SAHARA临床超声骨密度仪,筛查其跟骨超声骨密度Z值,使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非固有危险因素量表进行资料收集,并与来我院同年龄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50例比较。结果 医护人员组骨密度Z值明显低于体检中心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护人员组Z小于-1 SD占本组总人数50.3%,Z小于-2.5 SD占本组总人数2.2%,与我院同年龄体检中心病人骨密度Z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护人员组与体检中心组非固有危险因素比较,医护人员长期饮用咖啡及体力活动缺乏较体检中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护人员组骨密度低于正常的人群中工作年限大于5年的占78.9%。结论 中青年医护工作者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患者不容忽视,其原因可能医护人员特殊工作性质导致长期饮用咖啡、光照缺乏等生活习惯不良有关。

[

关键词 ] 中青年;医护人员;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 R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186-02

[作者简介] 陈先明(1972-),男,汉族,湖北枣阳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chen_xming@sohu.com。

骨质疏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除了人种、老龄、女性绝经、家族史等固有危险因素外,低体重、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浓茶、咖啡、体力活动缺乏、偏食等非固有因素的长期影响,对骨质疏松的形成亦起了重要的作用[1]。目前,中青年人的生活习惯已发生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医护工作者,长期需要饮过多浓茶、咖啡保持精力,加之体力活动缺乏,生活不规律,具有多种骨质疏松的非固有因素。而这种改变是否对骨密度产生影响,目前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调查广州番禺区祈福医院中青年医护人员358名,并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随机抽取20~49岁医护人员358名,以及本院同年龄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150例。排除既往慢性疾病史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病史患者;近1个月内有妊振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病患者。研究对象其年龄、性别、BMI等基线情况见表1、表2。

表12组的基线情况(x±s)

表22组患者的性别比例情况[n(%)]

1.2 筛查方法

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SAHARA临床超声骨密度仪,筛查其跟骨超声骨密度Z值,参考2011年中国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使用自行设计量表进行资料收集,其收集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医护人员和同年龄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中骨质疏松非固有的危险因素,如饮用咖啡、光照缺乏、饮酒、吸烟等生活习惯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组间不同变量相关性比较用χ2检验。如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x±s)表示,若方差齐,组间比较成组t检验;若方差不齐用t&acute;检验或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骨密度筛查情况

医护人员组与体检中心骨密度Z值相比,医护人员组骨密度Z值明显低于体检中心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护人员组Z小于-1 SD占本组总人数50.3%,Z小于-2.5 SD占本组总人数2.2%,与我院同年龄体检中心病人骨密度Z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表4。

2.2 统计医护人员组与体检中心骨质疏松非固有危险因素情况

分析其骨密度低下原因。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组与体检中心组非固有危险因素比较,医护人员长期饮用咖啡及体力活动缺乏较体检中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医护人员组与体检中心骨质疏松非固有危险因素情况[n(%)]

2.3 医护人员组骨密度低于正常组180例与骨密度正常组178例对比

分析其骨密度低下原因。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组骨密度低下组与骨密度正常组骨质疏松非固有危险因素相比较,骨量低下组长期饮用咖啡较骨密度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其工作年限大于5年的占78.9%,与骨密度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6。

表6医护人员组骨密度低于正常组及骨密度正常组原因分析情况[n(%)]

3 讨论

医护工作者工作性质有其特殊性。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及熬夜班,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而广大医护人员往往长期需要饮过多浓茶、咖啡,加之长期的室内工作、日照及体力活动缺乏,使医护人员具有多种骨质疏松的非固有因素。骨质疏松目前以研究老年患者及绝经后患者为主[3],但骨质疏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4],中青年人群的多种危险因素很可能对老年时产生影响。

但是,目前对中青年人骨质疏松研究甚少,尤其是医护工作者这个特殊群体。本研究通过筛查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中青年医护工作者跟骨超声骨密度(Z-Score)。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组骨密度Z值为(-1.13±0.76)明显低于体检中心组(-0.32±0.8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医护人员组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分别为172例、8例,体检中心组分别为27例、1例,医护人员组Z小于-1 SD占本组总人数50.3%,Z小于-2.5 SD占本组总人数2.2%,与我院同年龄体检中心病人骨密度Z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医护人员组与体检中心骨质疏松非固有危险因素情况相比中,体力活动缺乏为主要因素,分别为120、53例,各占33.52%、35.33%,且在医护人员组中,与骨密度正常组相比,工作年限大于5年也是骨量低下的最主要因素,所占比例达78.89%,这与王新宴,李毅 ,孔冬梅,等[5]在关于北京地区银行退休人员骨健康情况调查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医护人员组与体检中心组非固有危险因素比较,医护人员长期饮用咖啡及体力活动缺乏较体检中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护人员组骨密度低于正常的人群中工作年限大于5年的占78.9%。导致医护人员骨密度低于正常的原因可能与医护人员特殊工作性质导致长期饮用咖啡、光照缺乏等生活习惯不良有关[6]。因此,关注中青年医护工作者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患者的不良日常生活习惯乃重中之重。

[

参考文献]

[1]Sunita K Sandhu,Geeta Hampson.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J].J Clin Patho,2011(64):1042-1050.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3):2-17.

[3]Alexandra Papaioannou MD MSc, Suzanne Morin MD MSc, Angela M. Cheung MD PhD,2010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in Canada: summary[J].CMAJ,2010,11:182(17).

[4]Morten Frost, Kristian Wraae, Bo Abrahamsen.Osteoporosis and vertebral fractures in men aged 60-74 years[J].Age and Ageing,2012(41):171-177.

[5]王新宴 , 李毅 , 孔冬梅,等.北京地区银行退休人员骨健康情况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8):85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