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生命》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渐渐地会开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生命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这一层面,因此,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是渴望了解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具体到对《生命生命》一文的阅读来看,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文中三个生命个体所展现的生命精神内涵,学生在体会时会因对作者的不了解,对生命话题的认识较粗浅而产生学习困难。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词,会背诵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叹之情和珍惜之情,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叹之情、珍惜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包括杏林子相关资料及文中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命话题,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生命生命》,这节课让我们同台湾作家杏林子一起继续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
(师板书课题,生读)
二、感悟生命形态
1、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小飞蛾的生命形态:
⑴ 导入:
第一个走入我们视野的是一只飞蛾。(生读第二自然段。)
⑵ 思考:
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找出印证自己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体会。(生读,思考,全班交流,练习朗读重点。学生思考的结果肯定是多方面的,如可恶的,可怜的,顽强的,了不起的等,师可相机引导生思考讨论:作者重点想表现的是哪一方面?)
⑶ 现场采访:
热爱写作的作者捉住飞蛾我们很容易理解,放了飞蛾我们也能理解,但为什么会“忍不住”放了它呢?假如你是作者,能否接受我的采访,为大家解开谜团?(师采访生,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评价,可适时引导学生再读“但……放了它!”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品读第三自然段,感悟香瓜子的生命形态:
⑴ 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⑵ 汇报读,生互评。
⑶ 学生再读。思考交流:你认为自己从香瓜子的生命故事中收获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是还可以相机组织生再读引人深思的句子。)
3、小结:
这些文字哪里只是在讲述小飞蛾、香瓜子的故事,这分明是一曲曲生命的赞歌呀!
三、寻找生命意识
1、了解作者的故事,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
⑴ 师深情讲述杏林子的生命故事:
(出示杏林子相关图片和资料)
简介杏林子:
她的文字曾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她十二岁时突然患上了至今人类都无法彻底医治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钻心的疼痛与她伴随,直到她六十一岁离开人世,她只上过小学,在关节坏后,她依然坐在轮椅上,膝上架着小木板,创作了数百万字的作品,这篇文章就是从她那苍白的扭曲的手指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流淌出来的。
⑵ 带着感受读杏林子的内心独白:
(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句子:这就是我的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组织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师可以相机引读,如:“咚、咚、咚……”听着那强有力的心跳,杏林子对自己说……听着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杏林子对自己说……,等)
⑶ 体验生命的存在。这就是杏林子的生命,单单属于杏林子的。你的生命,单单属于你的生命呢?(组织生静静感受生命脉搏的跳动后自由谈感受,并练习朗读这句话)
2、品读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⑴ (继续出示句子“我可以……对自己负责。”)师引读:杏林子接着写到:我可以……,也可以……,如果你是杏林子你会怎样好好的使用它?又有可能怎样的糟蹋它?(生在此可能会思维受阻,师可以相机补充介绍一些杏林子的生活细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⑵ 结合学生发言小结。
⑶ (引读“一切……对自己负责。”)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自己”,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谈自己的见解,师相机引导朗读)
四、探索生命意义
1、(出示课文末一段),生自由读。
2、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用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读着这句话,你想到了谁?(生思考,全班交流,师相机总结提炼出“无限的价值”的含义)
3、小结,指导朗读。
五、留下生命思考
1、全文小结:
杏林子已经用自己光彩有力的生命历程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也将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也许我们要用上一生的时间。
2、品读文题:
让我们在对课题的朗读声中结束这一课吧!(引导学生用多种读法读课题。)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飞蛾
价值? 香瓜子
1.1本节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抽象,难点较多,其中的相关知识涉及高中生物学全部教材。如必修一中酶的知识涉及蛋白质的催化功能,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涉及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必修二中染色体的相关知识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联系起来;必修三和调节有关的物质如激素、抗体等又涉及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及免疫功能。可见本节内容是学习高中生物各模块的基础,学好这节课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蛋白质承担生命活动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1.2教学目标设定
新课标与本节课内容对应的条目为“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该目标,必须在课堂知识讲授时以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作为主线,以此引导学生说出蛋白质的重要功能。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要求,将本节中的知识目标界定为:概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能力教学目标界定为:通过对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学生活动的实施让学生领悟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功能与结构、整体与局部相互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教学目标界定为: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敢于质疑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1.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2.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案
2.1具体的教学内容
2.1.1蛋白质的重要性。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及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具有生物催化、运输载体及信息传递和免疫等作用与功能,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主要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同时还含有S、P、Fe、Cu、I及Mn和Zn等;在通常情况下,蛋白质分子质量都比较大,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
2.1.2氨基酸特点及种类。人类和生物活动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非必需的氨基酸有12种。实践中可以看到,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构成,而且均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之上。
2.1.3蛋白质的结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教学过程中,主要内容有二肽形成、蛋白质形成过程。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有氨基酸种类繁多,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存在差异,氨基酸排列方式多样,以及多肽盘曲折叠与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差别非常大。
2.2教师的活动
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教材图解、多媒体辅助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
2.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让学生认同蛋白质与生命的紧密关联,然后再通过对教材科学史话《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的阅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蛋白质相关内容的学习。“组成活细胞的物质中,哪种有机化合物占细胞干重最多?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在我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氨基酸与蛋白质有何关系,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药添加氨基酸?蛋白质的重要功能与其自身的结构密切相关,到底是怎样一种结构呢?”
2.2.2引导探究,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氨基酸及其种类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可采用学生自学探究,教师引导、点拨的方式处理。在给学生讲明氨基、羧基等几个必要基团的基础上,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观察这些氨基酸的共性,让学生分析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并尝试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相应特点。然后再利用学案中设定的习题对这部分内容加以强化,逐步突破重点。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为化解这一难点,教学中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先给学生观看氨基酸脱水缩合最终形成二肽的视频。看完后开始小组合作,各小组(共8个人)找7名学生代表7种不同的氨基酸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以氨基酸的身份切身体会并展示多肽形成过程、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等。在整个过程中将学生阅读课文、多媒体动画展示、小组角色演练等手段相结合,通过模型构建,深入浅出,明确脱水缩合过程,加深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的理解。
2.3学生的活动
对于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应当积极地进行思考,同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食物、营养保健说明书等,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蛋白质的作用。在讨论后,由学生代表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学生在仔细看图后,思考并发言;对比观察和分析几种氨基酸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写出氨基酸结构通式。学生的活动应当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积极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相互配合,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任务。在老师讲课时,学生要学会倾听,并且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读图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蛋白质空间结构是怎样的,多肽有无空间结构等。
3.课后总结和反思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教学设计,力求贴近生活,应当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式学习;以学生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数据对蛋白质的作用进行讨论,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采用分组讨论法学习蛋白质结构及其与氨基酸的数量关系。同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教学,积极回答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观察课本插图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讲解蛋白质的结构时,要与功能相联系,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innovative instance of teaching designs,from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analyses the cont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cedures" in the course "the basis technology of computer hardware".This case will focus on several aspects to analysis and describe such as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s,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task and the choice of teaching strategies.Each of the theory will be given a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the whole idea of the teaching.
Keywords: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class teaching design;teaching objective;teaching task;teaching strategies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总部修订的《军队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一个新的评价标准——课程教学设计。然而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实施情况,而课堂教学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之一[1],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那么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含哪些方面,哪些是关键要素呢?又要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来体现出教员各自的特点与个性呢?这些是教学评价为我们提出的新挑战,同时这也是我们年轻教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软件生命周期同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需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一般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把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使得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使规模大,结构复杂和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变的容易控制和管理。通常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与开发项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可以将这些活动以适当的方式分配到不同的阶段去完成。
本案例将以简要的以软件工程的工程化思想着重从计划、需求分析以及设计等角度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任务的分析几方面进行分析描述。
2 计划方面(Plan)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和总的要求,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开发计划等,同样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即是首先设置教学目标。
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了解本节课的目标,首先要把握了解课程的总体目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建立计算机硬件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会把以前所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知识运用到计算机硬件论文技术的学习中。通过课堂讨论与作业,加深对CPU部件与整机系统两个层次、计算机内部硬件逻辑组成及内部工作机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另外,通过计算机硬件发展史的典型事例及其在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兴趣。通过研讨式教学方式,学员将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的目标的指引下,再来定位本节课的目标,即掌握指令的执行过程和相应的发展方向、最新技术。
3 需求分析方面(Requirement analysis)
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是由系统分析人员对被设计的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对该软件的各项功能、性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确定对文档编制的要求,对应到教学设计的过程,即是分析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进行分析与定位。
3.1 定位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说好课的前提[2]。本节课的特点,阐述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比较抽象,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初步的理解微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程序的执行过程,从宏观上去体会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说教材处理: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①处理的原则。
这节课教材分四个部分,把它重新整合为四个内容:
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
CPU对内存的操作。
指令的执行过程;程序的执行。
程序执行技术的发展。
②重点的确定和依据。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微机的工作原理和程序执行的过程两大部分组成,重点定为程序的执行过程,其中又以指令的执行过程为重点内容。确定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教材的知识体系,微机的工作原理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而程序的执行过程又是其中的重点内容,而指令的执行过程是程序执行过程的核心内容,因此将它确定为重点。
③难点的确定和依据。
本节课的难点有两个,第一个是CPU对内存的操作,第二是指令的执行过程。确定的依据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教材一个是学员。在教材方面,不管是CPU对内存的操作还是指令的执行过程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相对有些困难,难以掌握。由于学员之前接触是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这样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硬件技术基础是新接触的内容,并且纯属理论同时很抽象,所以学员同时接受这么多知识信息的能力有限,另外记忆,想象空间事物的能力也有限,所以把它列为教学难点。
④说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3.2 分析教学对象
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主要从学员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学员的心理、生理特点两方面入手,进而根据其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对策。
本节课是本硬件技术教材中的核心,对学员的情况做四个方面的分析。
知识掌握上,前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软件技术基础相关的基本知识,但却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会些许遗忘,另外许多学员在这一方面没有总体的知识框架,所以应系统的去讲述。
心理上,引导学员认识到硬件技术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生理上,学员比较年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教员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员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员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员发表见解,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学员学习本节课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CPU对内存的操作很抽象,学员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应深入浅出的分析,采取宜于理解的方式去体现。
4 设计方面(Design)
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是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在反复理解软件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多个设该软件的结构、模块的划分、功能的分配,以及处理流程,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这个阶段即可把握成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课程设计的环节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说教学方法和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理论。
4.1 说教学方法
本堂课总体上采取的是总分总的教学方法,从观察现象到分析本质,逐层深入,易于学员理解。
首先通过问题引入,观察现象来让大家分析得出个结论,从宏观上理解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然后初步深入的从微观上去学习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程序的执行过程。
通过计算机处理器发展的典型事例及其应用,认识计算机硬件技术在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学习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兴趣。通过引导式教学方式,学员将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过程
4.2.1 发现问题(问题导入)
首先通过幻灯片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然后打开任务管理器进行演示,让学员来观测当中的CPU利用率和页面使用率(内存的使用情况),了解其中的现象,然后在相继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和影音文件,这时再来观测其中的变化。
程序执行的时候CPU和内存是工作着的,以此推出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图1)。
4.2.2 分析问题
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通过对上述过程的分析,总结出这个程序执行的一般过程(图2),程序在没有运行之前是放在外存上,当要执行时就要双击,这时程序从外存调入到外存。由此说明出各部件中重要的部件为CPU和内存(衔接)。
CPU对内存的操作之前清楚了程序的执行是CPU与内存间的数据频繁操作,但是CPU与内存间的信息是怎样传递的一个过程呢?引出CPU对内存的两种操作-读操作和写操作(图3)。
方法与手段:对读写操作过程进行动态演示讲解,使学员更清晰明了的理解读写操作过程,使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
指令的执行过程。程序的执行过程就是CPU对内存的读写操作过程,那么具体CPU对指令如何来控制的呢?(衔接)有此可以进一步去讲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在该部分中大家观察到,在内存中存放的都是二进制代码,是机器语言,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在我们软件设计中用的却是高级语言,如何实现这种转换呢?引入汇编语言的概念,用助记符的形式来完成与机器语言的一一对应。
方式与手段:通过在DOS下的debug调试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去明白助记符与机器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一个题目来具体的讲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方式与手段:通过动态过程的模拟来讲解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
每条指令都是这样一条条的一步步去执行的,整个过程就被分为各个独立的小部分,就像我们的生产车间一样(图4),把原料(数据)送到生产车间,加工完送出去,需要永久保存的放到存储器,然后送到硬盘或显示器上显示,对应下来就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指令译码),取操作数和执行指令。由此下去一条条指令执行起来后就是程序的执行。
4.2.3 解决问题
CPU执行指令内部就是这样一条条的去做的,有人就会说这是不是效率太低了啊?当执行到后面的时候前面的部件就空闲出来了,有没有好的办法去充分调动它呢?以此引出流水线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发展,逐步出现了相应的微处理器机,引出系列机微处理器程序执行的技术发展。
回顾计算机内部的信息流向问题,将整节课的内容穿了一条线,理清脉络,这样最初抛出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2.4 思维拓展
80x86系列微处理器程序执行技术的发展以8086为基本。
4.3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属性。教学理论不一定是一个单独的设计环节,可以贯穿在以上所有的环节中。
例如本节课的几个环节设计,首先将采用问题引入,然后观察现象并采取图表示意法进行讲解,最后分析得出结论,分析分为三步进行,第一,设疑。CPU利用率和内存的使用情况发生了怎么的变化;第二,程序的执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CPU和内存的关系怎样呢?第三,解疑。通过分析,得出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是程序未执行时放在外存,二是程序执行时CPU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在学员动耳,动眼听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动脑思考,动嘴说。第二,促进学员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第三,使学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将这节课推向。
5 结论(Conclusion)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新的评价点,使我们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3]。而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尝试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任务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描述,以软件工程的工程化思想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既是本人以一堂课为例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总结,也是本研究的具体成果体现,由于实践应验较浅,还没有认识的很彻底,以后会继续努力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曾文婕.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祁 薇(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领域:信息隐藏,多媒体处理,软件工程,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设计基础 生命力 设计教学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至今仍采用单一、传统的单元制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为:课程与课程之间泾渭分明,学生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学完一门专业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并完成作业;教师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提交教学成果。长期以来沿用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忽视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和掌握了知识的弊病。
针对以上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学生在一年级基础阶段能够拥有理想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为目的,2013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部教授郑美京提出将工作室教学模式引入基础教学中。以两个班级组成一个工作室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由三名教师为主导师负责这两个专业班的教学,打通教学课程,延长每门课程的教学周期,增加Workshop的教学形式,使专业知识的教授更加丰富,学生亦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学院的肯定与支持,笔者参与了穿插在常态教学中的两次实验性教学,并对Workshop的教学过程作了详细的记录,通过这种国际教学交流和自身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相长。
2013年10月,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纺织品设计系主任Steen Halbro与郑美京在工作室进行了第一次Workshop,以“秩序与非秩序”为教学主题进行了色彩教学。这次工作坊为期一周,时间安排在素描课程和考察课程之后,教学内容沿用了素描课和考察课程中对上海的观察与记录,把学生混合平均分配成A、B两个小组,每小组32人,先后分别完成两个学习任务:长卷绘画作品和40x40cm独立绘画作品,最终再把40x40cm的画面进行“非秩序”重组。
工作坊第一阶段是长卷绘画,意图是让学生比较放松地把对上海的印象画出来,所以选择了尺寸比较大的画纸。这一方法很有效,学生们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绘制完长卷。之后在长卷上用裁好取景框的白卡纸重新构图,在每位学生的画面处重构出四张40x40cm的色彩作品。
工作第二阶段让每位学生根据回忆,创作40x40cm独立绘画作品,一幅黑白,一幅彩色。创作之后,Steen Halbr让学生用三种“非秩序”方式把黑白稿“破坏、重组”,分别是:第一把黑白稿撕成条状后平行摆放在色彩稿上面;第二黑白稿撕成块状,分散放在色彩稿上面;第三把黑白稿和色彩稿都撕成条状,编织起来。通过这三种方法重组后,再用裁好正方形或圆形取景框的白卡取景,并拍摄下来,获得更多的色彩作品。
课程中的“非秩序”是打破原有的规律秩序,去意外发现一些新东西,找到新的学习方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找到一种创作上的自由。这次Workshop提供了更宽泛的教学思路和更多的学习方法,在“秩序”和“非秩序”的转化变幻中,体验绘画的自由度和生命力。
2014年3月25日,Steen Halbro再次来到工作室,同行的还有两位法国表演艺术家,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跨专业的合作实验教学,以“工具和工具箱”为主题,开展了素描和三维教学,为期10天。这次Workshop给工作室带来了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设计师和表演艺术家的合作也产生了非常独特的教学效果。
工作坊第一阶段是素描的观察与记录。通过观察把对象记录下来,关系到对象的形态、材质和其他各方面的情况。当然在工具静止的时候,还谈不上有生命,所以教师给出的要求是画一张工具静止时的速写和一张工具使用时动态的速写。中国学生写生的造型能力普遍较强,教师做了一些训练,启发学生进入状态。比如画一个工具之前先去感受、触摸,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去表现。之后教师给学生快速练习的要求,如限定几分钟时间去画、闭眼睛去画、不看对象默画等,都是希望学生的画里能出现与素描写生时不一样的线条。这个阶段,教师的要求是大胆地画,细致地看。同类型的工具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如锯子有粗加工和精加工时使用的不同种锯子,这种细致的分析也是必要的,观察手中的工具每个部分的细节很重要。造型、材质等要素,都在观察阶段解决。
在表现对象材质的时候,学生通常只用比较熟悉的工具――铅笔。其实在表现对象质感的时候,需要动很多脑筋,用什么工具表现?如何运用工具准确表现?在表现工具特征时,学生往往不能很投入地去感受工具的材质特征,理解对象各个不同部位的材质特征。在工具运动时,工具的不同部分还会发生变化,也许原本看似最强硬的部分会转成为最柔软的部分,这时画面就应该有人为注入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也是非常不同的,有时安静,有时猛烈。每个工具的不同部分通常是由不同材质制造的,有的是由工具的功能决定的;有的则要考虑安全的因素采用木质或橡胶的材料,起到缓冲、保护的功能。不同的材质就需要仔细考虑用什么方式、如何去表现,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在用同一种工具表现时,应该考虑到手的动态以及发自内心的感受。同样一种工具也可以表现出硬朗和柔软两种不同质感的。这种对材质的感受,对学生今后成为一名设计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从记录、绘画时就有细腻的考虑也是一种设计师思维的养成。这一阶段素描的要求就比上学期的素描课上除了观察、构图、表现的要求更加细腻,更强调一张素描作品中的灵魂。光是画面画得漂亮,但是缺少自我表达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第二阶段是从空间去考虑问题。教师给出了让工具在大空间、小空间,或者在空间中规律排列或者在空间中无序排列几组不同要求。第一组画一种工具以一种秩序排列,以及一种工具以无序状态排列,排列方式可以是重复、渐变等。这里讲的排列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很多排,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有角度的。只有在尝试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新的效果。例如,像仪仗队一样排列是间距完全相等的,列队的间距如果太大就会减弱力量感和威胁性。第二组画一个在大立方体里的工具和一个在小立方体里的工具,要求体现工具的状态。第三组在立方体里面放置数量更多的这种工具,像下班高峰时地铁里的拥挤人群一样,表现这个群体,表达出工具的个性,有拟人化的表现。在这组训练里面可以看出,教师要求素描不是要画得像,重要的是个人的表达。时代变了,造型能力是重要的,但个性更加重要。工具箱中的工具有体量很大的榔头,有体量很小的螺丝钉,但工具都有各自的特征,学生要考虑如何在创作中利用这些特征。教师所设定的要求正是要求素描要有生命力、有灵魂,一个艺术家一个设计师在做作品的时候,自己本身没有活力和生命力,是无法让画面有生命力的。
第三阶段涉及了三维立体造型。四人一组,每组分到一只纸箱,把这只纸箱的内部作为舞台。要求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关于工具的故事。用工具组织出一个故事的画面。画面本身是静止的,可以通过灯光的变化使画面活动起来。
每组要求团队合作,首先确定主题,如表现战场厮杀、红毯走秀、海洋世界等。然后根据主题去创作工具所扮演的角色,想象故事的主要情节,自选材料,根据要表现的主题装修纸箱内的界面,考虑纸箱四面的材质、色彩,以及打开和合拢的部分。考虑灯光的位置、强度,并尽可能地隐藏起来。物体也要采用隐藏固定的方法(鱼线等),要求做工精巧。小组成员分工,一人负责布景,一人负责工具的动作,一人负责打灯光,一人负责拍照,合作记录整个过程。组织舞台布景、确定角色、拍定格照片、表现角色动态、配乐(可以自选音乐,也可以用工具发出合适情节的节奏),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新鲜的事情。从平面地表现对象到三维立体地表现对象跨越很大,这些都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模式,对想象力、动手能力、材料的运用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虽然这些内容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但在法国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很快都领悟了要点。在最后一天的结课展演中各个小组都完成了动态演示,其中也不乏精彩的亮点。在整个Workshop过程中,法国艺术家还把肢体语言的训练带入了课堂,每天课程的前半小时,把学生带到户外进行肢体语言的练习,这种训练把欢笑带进了课堂,学生的激情与活力也被激发出来,课堂上充满了愉快的气氛。
这次跨专业的合作教学实验工坊让学生们了解了另一种学习状态。习惯从范画、参考教材中揣摩教师意图的学生从茫然不适到渐入佳境,经历了一个巨大的思想转变过程,受益匪浅。也许十天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未必能马上消化,真正理解,但是这样的课程已经种下了未来的种子。Workshop虽然结束了,但是工作室其他的课程还将延续“工具与工具箱”这个主题继续发展。
结语
学院开设工作室的初衷是要围绕大纲,设想在一学年中能把素描、色彩、二维、三维这些课程打通来上。通过两次Workshop,灵活的主题训练很好地让这些课程融会贯通来起作用,并围绕这些主题做了铺垫和继续深化的教学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断地进行微调。
工作室制的这种教学改革还在探索和实践中,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是一种新鲜血液,教师与学生紧密捆绑。责任教学,有利于工作室制成为教学和研究个案,从国际的视野出发制定教学理念,调整课程结构也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认为,小学生正处于对科技充满兴趣的阶段,是实施科技启蒙教育的良机。基于以上的认识,学校在保持原有科技特色基础上,突出对全体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建立“基础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数字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四个课堂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将科技综合课程和科技文化活动纳入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继续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利用学校信息资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设数字化课堂的目标;继续通过校本资源的开发与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向科技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科技专业辅导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在辅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效果上达到两个提高: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科技普及活动覆盖率,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伴随学校规范化办学工程的落实,加大对学校科技设施的投资,预计建设一座较为先进的科技综合训练中心。
学校将科技综合课程和科技文化活动纳入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为“创设适合每一名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课程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每年至少两次的劳动基地实践、关注重大主题开展的特色科技夏令营与冬令营、走出国门科技之旅等已成为学校科技品牌课程,实现了学校“创设适合每一名学生的科技教育”的目标。学生在不同的科普课程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兴趣、寻找自我发展空间。
2010年4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彩虹行动伴我成长科博会”,在班级准备、校级选拔的基础上,科博会当天有7个科普剧、19个科学小实验、20名故事员、102名航模选手、108名赛车手和144名海模赛手,以及274件科技类作品参加了展示。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上,学生们零距离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奥妙,亲身体验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现中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