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车间班组长工作思路

车间班组长工作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车间班组长工作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车间班组长工作思路

车间班组长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班组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班组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郏县供电公司对基层所站的生产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修缮,在供电所建设花坛,草坪,建起餐厅、厨房、活动室,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等。推行办公定置管理,办公桌、椅、柜等办公物品整齐规范,工器具、备品备件排列有序。同时,我们加强班组信息化建设,各基层所站、班组重要岗位配备了电脑,建成覆盖各个基层班组的信息化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为鼓励先进,我们把班组长的工作经历作为选拔中层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去年以来,先后有四名班组长提升到中层干部岗位任职,极大提升了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

供电所设立文化室,充实了图书,购置了体育用品,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鼓励所站班组创建市、县文明单位,广天供电所被授予市文明单位,安良、李口等8个供电所荣获县文明单位称号,文明单位(班组)占13个供电所的62%。

郏县供电公司将继续在省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班组建设工作力度,对存在的问题改进提高,以建设标准化班组为目标,以提升班组业务技术能力、安全生产能力、政治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班组建设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激发班组“细胞”活力,让班组建设真正起到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作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这些无疑对班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单位班组建设发展还不够平衡,基础不够牢固,效果不够明显,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班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班组都没有深刻理解班组建设的重要内涵、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只注重生产任务、生产指标和安全生产的完成,忽视班组管理和基础台账的建立。特别是当生产任务繁重时,此问题尤为突出。

2、对班组建设的管理手段不先进。在班组长岗位有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这些同志担任班组长时间长,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但管理方式上仍然是传统型和经验型,由于自身素质所限,难以将现代管理知识、微机应用和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落到实处。

3、未能建立有效的制度化管理,考核制度不落实。班组长未能很好的按照制度进行管理,奖勤罚懒,公开透明,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机制在班组内部并没有真正形成和落实。有些班组长工作图省事,怕得罪人、怕承担责任,不愿批评,不愿考核。对工资分配实行大锅饭,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4、班组的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工作上遇到难点问题,不钻研、不攻关、不思考,拿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创新能力不强,实质就是争先意识不强,结果造成工作被动。

5、创建和谐班组的氛围不浓。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很多班组并没有真正树立;班组长不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不善于解决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班组的民主意识不浓,亲和力不高,凝聚力不强;职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二)原因分析。

1、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与班组建设的要求不适应。班组建设的好与坏,班组长起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班组长应该具备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组织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工作有激情等基本任职条件,但实际情况是,在有些班组难以选出完全符合条件的班组长,以往配备班组长主要倾向业务能力和工作资历。这些班组长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善于吃苦,能较好完成车间交给的任务,但抓管理、抓创新,就显得力不从心。

2、班组长的待遇问题,也是影响班组建设水平的直接原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班组担负着繁重的生产和安全工作,千条线一根针,所有的工作都需要班组去落实,指标完不成,班长没业绩;安全出问题,班长有责任;职工有违纪,班长受牵连;管理上不去,班长有责任。特别是近几年来,对班组的考核力度不断加大,班长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工作中,他们需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付出的要比别人多,承担的责任要比别人大,但回报并不多,这样就难以调动和发挥班长的积极性。

3、职工的观念跟不上当前的形势和集团公司发展,大多数的职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相对薄弱,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严重的影响班组建设的质量。

二、加强班组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班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搞好班组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地全方位着力营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理顺各种工作关系,调动相关积极因素,才能使班组这一企业“细胞”充满新鲜活力,发挥能动作用。

第一、党政的重视支持是班组建设的动力源泉。将班组建设工作纳入队长和书记绩效考核,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是搞好班组建设的前提条件,建立由行政掌管的班组建设奖励基金,用于班组竞赛奖励,定期召开班组建设工作会议,专门研究讨论班组建设工作并积极解决问题,制定并逐步完善班组建设的管理措施,对班组建设的不断发展提出建议和要求。

第二、抓好班组长的选拔、培养与使用。一是坚持标准,把好入口关。选好班组长是班组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议对新任职班组长的选拔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班组长的任职条件,个人推荐、民主选举、组织考察,竟聘上岗或行政组织任命的形式进行。既要考虑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又要考察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否具有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对新任班组长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因素,有些不完全具备班组长的基本条件,对这些同志强化培训刻不容缓。一方面应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自学管理知识、管理方法、拓展知识面、增强管理意识;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三是动态考核,注重业绩评价。班组长的业绩要同班组所承担的各项考核指标挂钩,我们采取每月对班组生产任务、指标、安全、成本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每季度对班组建设综合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评出季度先进班组。

第三、实行班组管理指标化。每年召开职代会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班组、各岗位、每个职工身上,做到区队有目标、班组有指标、个人有责任,充分的依靠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班组这个平台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第四、班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班组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指标管理、资料管理、两纪管理等等,这些管理工作都需要人去完成。说到底,班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是班组长要善于做思想工作,用理想信念教育职工,用形势任务激励职工,用美好前景鼓舞职工,达到职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增强凝聚力的作用。二是要尊重职工、信任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增强民主意识,通过民管会、班员大会、“班组建设大家谈”、“危机来临我为企业做点啥”等活动,广泛发动职工建言献策、征集合理化建议,对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能解决的要认真处理和答复。

第五、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建立班组管理档案。确定班组管理记录员,对生产指标、产品产量、安全操作、质量管理、设备管理、降本降耗、劳动竞赛等各方面情况进行准确及时和完整的纪录和反馈,把班组和个人的目标完成情况同绩效考核挂钩,奖惩兑现。

第六、开展班组之间的竞赛,以点带面,激活班组建设。每季度开展优秀班组评比,每季度都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班组的生产任务完成、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班组凝聚力、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评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育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班组。

第七、实行班组管理制度化和班组考核民主化。首先,班组长应对一些新规章制度、工作措施的出台,都要进行正面的解释、引导,使广大职工真正的清楚和理解它的含义。其次,班组管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各项考核管理办法执行。在工作安排上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存在关系户;在考核上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随意性;在利益分配上要杜绝不合理性。必须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服人,对职工的任何考核都必须及时反馈到职工,对受到处罚的职工要做好正面教育,使其心服口服的接受处罚。

第八、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是提高班组战斗力的有效手段。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怎样使广大职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来应付工作中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首要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难题。以班组为单位的自主培训和学习是很有效的解决方案,班组长要了解本班职工所欠缺的知识,有针对性的对班组成员进行辅导,班组内部可以建立学习标兵,以比、学、赶、超、帮的形式来开展学习,以次来提高班组的战斗力,增强适应企业发展的能力。

车间班组长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劳动力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区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期大多是以投靠亲友为主,属于小规模、零散的盲目流动,经济效益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对外出就业存有偏见、怕上当受骗、怕有风险,宁肯在家受苦受穷,也不敢走出去。虽然目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外出的观念。为改变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区劳动、农业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发表电视讲话、现场采访、制作专题、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政府对外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规定,打消人们外出务工的种种顾虑,鼓起他们走出家门的信心和勇气。今年1—10月份,共发放宣传单和用工信息30000余份,制作专题节目3期,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到场欢送外出务工人员5次。同时利用外出务工致富典型开展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这些先进典型到城乡巡回报告,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在我区农村营造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打造经济平台,创造转移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我区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积极培植就业岗位,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作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采取各种手段,引导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地转移一批。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培强做大一批、引进新上一批、巩固发展一批的办法,培植一批农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全区现已形成源大实业、东方变性淀粉、海石花蜂蜜、小杂粮加工、天缘乳业、盛源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培育粉皮、地瓜枣等农产品加工专业村8个,专业户200余户,带动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3万人。

二是壮大民营经济,就近转移一批。按照强产业、壮载体、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民营经济发展与镇(街)企业改制、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今年1—10月份,全区新上招商引资项目109个,完成实际到位资金11.33亿元;全区新上及续建技改项目91个,累计投入资金4.64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0户,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12000余个。

三是发展工业经济,吸纳转移一批。围绕工业兴区计划,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膨胀经济规模的重要举措来抓,突出抓好续建和新建项目的落实。今年全区4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38个,开工率95%,累计完成投资11.3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8.9%,其中过亿元的项目6个。截至目前,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3亿元,同比增长31.81%;实现销售收入44.92亿元,同比增长72.61%。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农村在岗职工1500人,其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矿山企业的工人劳动力达1000余人。

四是致力发展服务业,拉动转移一批。把服务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行业,在加快发展餐饮、流通、维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中介等新兴服务业。目前,全区从事商业、运输、餐饮的农民已近2.6万人,已形成运输专业村22个,商饮服务专业村19个,庭院经济专业村17个。

五是建立健全农民中介协会,带动转移一批。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农民中介组织建设,带动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今年以来,全区新成立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养殖协会4个,全区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2家,入社农户7143户,带动农户30306户,帮助农户平均增收3900余元。

(三)发展劳务输出机构,健全输出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输出。

一是规范本地劳务输出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通过市场就业,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加大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原峄城区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人力资源合作中心,专门负责劳务和劳务输出的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内供与外输的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有偿服务,互惠互利。推行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建成了峄城区的人才和劳动力的交易集市。严把民办中介机构资格审批关,实行劳务输出定期回访,建立劳务输出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是建立驻外劳务输出机构。在用工单位需求量大且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并健全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负责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协调劳务关系,解决务工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开拓新的用工市场,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服务、权益有保障”。目前,我区已在黄岛、南京、苏州建立3处劳务输出基地。

三是健全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员和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为延伸,充分发挥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信息员的作用,摸排富余劳动力情况,建档立卡,建立基本数据库,变以前的被动报名求职为主动推荐择业,形成了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力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输出信息网络。今年以来,除镇(街)保障所外,还在徐楼、桃花、邵楼三个村(居)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区共聘任村级信息员423人,并为其颁发了信息员证。

(四)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技能培训,打造峄城劳务品牌。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单一是制约就业再就业的瓶颈。为此,我区一直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基础性措施来抓,制定了先培训后输送的输出机制,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

一是整合教育资源。今年以来,我区以实施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实行“订单”式培训,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提高了农民就业和择业能力。围绕该工程实施,全区确定培训基地6个,规范劳务中介机构8个,设立劳动保障联系点7处,配备兼职联络员130人,形成了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膨胀教育规模,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根据企业和市场的用工需求,进行订单培训,实现了市场需要什么样劳动者,就培训什么样劳动者,企业需要什么工种,就培训什么工种。近年来,依托区就业训练中心、区职业中专累计对1200余名务工人员进行了系统的技能培训,逐步实现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人,就业安置率在到90%以上。其中,为无锡华丰公司培训的陶瓷彩工150人,月工资都在1000元左右。

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择业观念、竞争意识、社会生存能力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输出人员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区劳动保障局还编印了《外出务工人员须知》小册子,发给每个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狠抓以诚信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峄城外出务工人员深受各用工单位的好评,先后有600余名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180余人走上了生产班组长、车间主任等重要工作岗位,树立了峄城外出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进一步膨胀职业教育规模、大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镇(街)成教中心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岗位定向教育,争取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鼓励引导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所主动与当地及外地大中城市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确定用工岗位,根据岗位工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二)广开输出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植蔬菜、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运销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得到就业。

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创造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放开政策,放宽限制,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同引导民营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繁荣城镇经济,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切实畅通农民工异地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和我省青烟威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与外地劳动力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三)依法维护权益,保护和调动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成立专门的农民工维权机构,认真清理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监督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受理劳动争议,对招工后不办理用工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用工单位,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强领导,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造宽松环境。牢固树立转移农村劳动力也是政绩的观念,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劳动力转移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是落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责任制。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切实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