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带新人心得体会

带新人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新人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带新人心得体会

带新人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带教;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271-0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联系实践穿插在整个护理学的教育中。临床带教工作至关重要,如何提高护生临床带教质量,培养职业能力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是临床带教的一项重要工作。人性化带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有赖于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互动能力。我院每年承担着多所学校大、中专护生的临床实习任务,通过这5年的临床带教,体会到临床带教工作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1 人性化教学理念

教师应改变教育理念。在带教时,教师不仅要面对知识,要面对“人”;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用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进行人性化护理教学。不把护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的机器,而是有着鲜明的个性、思维积极活跃的认识与发展的主体,并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重新审视。

个性化教学: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带教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和不同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安排管理不同的患者,让学生运用护理程序护理患者,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使其在业余时间主动查阅资料,利用相关知识及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解释患者各类资料,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实施,教师循循善诱,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果教师评估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某项工作,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这种灵活多样的,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中,学生还可通过观察老师在不同场合的行为、工作方式、如何与人交流等来进行学习。

引导为主:让护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以引导护生积极思考为主,充分的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老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是一个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教师并不直接将患者的综合情况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通过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以及问题教学法,针对护生的素质和性格不同,适时进行个性化的设疑、释疑,倾听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由“能教什么”,“会教什么”向“需要教什么”“应该教什么”转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激励其个性发展以及慎独的工作能力。

2 护生进临床科室前加强护生职业道德培养

现在校护生多为80后或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比例较高。自幼生活条件优越、娇生惯养、唯我独尊。进入医院实习,要求他们转变观念,把病人当上帝当亲人,成为为人民服务的白衣天使,这种角色的转变会使他们产生失落感。为了尽快帮助他们适应医院环境,完成角色转变,在进入医院后,由护理部安排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介绍、医疗安全教育、基础护理常规操作练习、医嘱处理等,介绍护理界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对他们进行思想及专业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希望他们热爱护理工作,忠于职守,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负责并充满爱心和同情心;要求他们进入实习岗位后,要衣帽整洁、仪表端庄,注意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关心、体贴病人,不怕脏和累,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3 护生到科室后,由护士长召开教育,明确教学

目标和任务,介绍科室特色,指定教学组长和一对一带教老师。再由教学组长首先介绍本科室环境,物品摆放的位置,专业开展情况、护理特色,提供带教老师个人档案,包括老师个性、教学能力、工作业绩等。护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同学侧面了解带教老师有关情况。

4 在带教过程中,根据护生特点实行人文关怀:

对性情急燥的护生,要强调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对动作缓慢的护生,强调操作完成的时间性;对外向型护生,要鼓励其多思考,提高观察病情、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内向型护生要主动接近,有意安排其发言与操作,培养其沟通能力;对自尊心强的护生发挥其长处,对护生的进步应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方法,使之心服口服。在带教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护生,充分激发护生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1]。让护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性化带教。

5 鼓励护生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实现自我价值。

在工作中,不仅要让护生明白怎样做,而且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如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时首先让护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复习相关知识,让护生先采用通俗易懂方法试讲,然后带教老师补充和完善。在技术操作方面,带教老师要先让护生预习操作程序,然后看自己操作,最后指导护生操作,在临床实践中做到放手不放眼。请护生参与科室护理质量分析及安全,鼓励护生对科室质量管理及护理安全讨论会议防范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讲评。另外,带教老师从生活上应多关心护生,多送温暖,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热情邀请护生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使护生对科室产生归宿感。

6 加强护生心理素质培养

由于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加之患者对护生操作不信任,会造成护生紧张焦虑、依赖、缺乏自信的心理。作为带教老师应具有乐观开朗、耐心细致、敏感而富有同情心的心理品质,做到“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应尊重护生,“请”字当头,“谢”字当尾,少批评,多鼓励,协调好护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帮助护生勇敢面对,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而应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重心,学会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虚心向同学、老师及周围的人学习。

总之,实习学生的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从事专业的早期给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有利于从学生到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有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因此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护理带教者的重视,适应专业的发展,不断改进并完善实习生的培训,以促进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叶弘.临床护理教学中隐性护理知识的运用及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67

带新人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可以说,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志愿者们无愧于“北京最好的名片”,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热情、真诚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朝气和自信的青春中国。现在,随着奥运会和残奥会落下帷幕,志愿者们也都陆续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如果想延续这种志愿服务的精神,显然除了一纸倡议书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七年前,在志愿服务上清华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2001年北京举办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候,清华游泳馆是大运会的比赛场馆,那时候在校内就曾掀起过志愿服务的热潮。不过在大运会结束以后,虽然学校也倡导大家把志愿服务的热情带到平时生活中,但由于缺少了大型比赛的氛围和相关的配套激励措施,此后的志愿服务和大运会期间的热火朝天相比黯淡了不少。

其实志愿服务本来就是个舶来品,登陆中国的时间并不长,虽然通过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志愿服务的,但这只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例子,奥运会百年一遇的重大性和参与其中给志愿者带来的荣誉感都是一般活动无法比拟的,认为通过一次奥运会就可以普及志愿服务显然有些过于乐观了。志愿服务的拓展与延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后奥运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建立完善和健全的志愿服务制度。

首先,我们应该在符合我国现行法律的情况下,适时出台激励机制,鼓励全社会开展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我国已经有22个省、市制定了促进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这是志愿服务制度化的一个好的开端。不可否认,我们的志愿服务政府主导的色彩比较浓厚。一方面容易造成个人和机构严重地依赖政府;另一方面,政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管理所有的社会公共事物。当然,政府部门也需要自我职能的转变,要把主要方向放在规范法律法规和监督执法上。例如,建立全国性的志愿者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志愿服务的确认和登记机制等,使志愿服务能成为社会公认的个人工作阅历和个人社会贡献的评价内容之一。

其次,应该大力加强志愿宣传,在社会上树立尊重志愿服务,崇尚志愿服务的风气。虽然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志愿者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背后他们还是承担了很多的痛苦和辛酸,一些工作人员管理的不人性化和对志愿者工作的不理解都挫伤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试想,如果以后这样的情况依旧,很难保证志愿者队伍不会慢慢流失。

带新人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认同;集体自尊;群际偏见;威胁情景

分类号 B842.1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12.002

1 引言

群际偏见(inter-group prejudice)是导致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市民与农民工的群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亟需关注的问题。所谓群际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它是群际关系常见的结果(Hewstone, 2003)。许多研究者认为群际偏见与社会认同密切相关(Abrams & Hogg, 1988; Brewer & Miller, 1996; Giannakakis & Fritsche, 2011; Jackson, 2002; Pfeifer & Ruble 2007; Xin, Xin, & Lin, 2016),社会认同是群际偏见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Leonardelli & Brewer, 2001; Porter, Rheinschmidt-Same, & Richeson, 2016; Spears, Doosje, & Ellemers, 2009)。因此,解释群际偏见产生机制的逻辑起点来自于个体的社会认同。

群际偏见的产生以个体对内群体的社会认同为基础。Tajfel, Billig, Bundy和Flament(1971)通过运用最简群体实验范式(Minimal-Group paradigm),验证了群体间偏见的最小条件是对群体成员身份的意识。当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产生认同,就会产生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概念,随之而来的就会产生群际冲突和偏见(Al Ramiah, Hewstone, & Schmid, 2011)。Turner和Crisp(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内群体的认同与群际偏见之间存在相关,较高的内群体认同的被试表现出更高的群际偏见。

社会认同理论(Tajfel & Turner, 1986)认为“个体力求维持或提升他们的自尊”。个体为了满足提高内群体地位和自尊的需要,往往会对外群体产生偏见。此后,研究者们从社会认同视角探讨了群际偏见和自尊的关系(党健宁, 2015; Hogg, Turner, Nascimento-Schulze, & Spriggs, 1986; Mullin & Hogg, 1998)。但是,早期研究者们采用的自尊测量多数为个体自尊量表,探讨的是群际关系与个体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最近的研究则认为,对群际偏见最好的预测来源于个体的集体自尊水平。集体自尊能更好地预测群际态度(Crocker & Luhtanen, 1990; Hunter, Banks, O-Brien, Kafka, Hayhurst, Jephson, et al., 2011)。一些研究者认为个体的集体自尊水平在社会认同与群际关系之间起到一定的作用。Branscombe和Wann(1994)通过对其社会认同、集体自尊和外群体贬损的测量,得出受到外群体威胁的情况下,当个体对某一群体产生认同时,集体自尊水平对外群体贬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此外,一些研究者提出威胁情景而非自尊水平才是影响群际偏见和歧视更合理的因素(Effron & Knowles, 2015; Long & Spears, 1998),自尊受到威胁会增强对外群体成员的歧视(Fein & Spencer, 1997)。但是,对威胁情景的考虑是目前研究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的关系时所缺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以及群际偏见的关系时,加入威胁情景变量,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积极的社会认同来自于积极的社会比较,这正是个体为了满足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张莹瑞,佐斌,2006)。人们为了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以此来满足高自尊需求,而积极的社会认同是来自于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有利的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对外群体的歧视或偏见。Abrams和Hogg(1988)提出,人们有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当自尊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就会对外群体产生偏见。Crocker和Luhtanen(1990)通过使用最简群体范式,测量被试的个性特质与集体自尊,得出集体自尊是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的重要变量。Amiot和Hornsey(2010)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集体自尊能够预测群际偏见,相比低集体自尊组的被试,高集体自尊组表现出更多的群际偏见。Roth和Steffens(201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隐群际偏见与个体的自尊以及身份认同相关。Hunter, Banks, O-Brien, Kafka, Hayhurst和Jephson等人(2011)研究发现,剥夺外群体资源的被试表现出更高的集体自尊。因此,可以假设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应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当个体的集体自尊受到来自外群体的威胁时,人们通常会通过对外群体的偏见和贬损来保持或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同和集体自尊。多数研究发现,威胁情景对社会认同、集体自尊和群际偏见产生影响。Amiot和Hornsey(2010)以加拿大的大学生为被试,发现当受到外群体的威胁或批评时,被试会表现出更高的群际偏见,与控制组相比,高威胁情景组表现出更高的群际偏见。Dimofte, Goodstein和Brumbaugh (2014)以消费者为被试,从社会认同视角研究了社会认同与集体自尊的关系,证实了当集体自尊受到威胁时,社会认同会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

目前关于社会认同与群际关系的研究逐渐显示出多样化的趋势,在群体关系上分为三种表现,群际态度、群际行为和群际认知,主要研究包括群际偏见、群际冲突、群际攻击性、群际威胁、群际归因、群际信任等等。同时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学者们也提出了缓解群际关系的一系列措施,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目前很少研究者把集体自尊作为第三变量,来分析身份认同与群际偏见的关系,而且国内对于威胁情景在身份认同、集体自尊和群际偏见之间关系的干预作用也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依据,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和情景干预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集体自尊和群际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创设威胁情景,研究威胁情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和集体自尊以及群际偏见的影响。

2 研究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关系

2.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从哈尔滨与沈阳两个城市随机抽取340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被试入选标准为:1980年以后出生,年龄在16周岁以上,具有农村户口,并在1990年以后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工。剔除漏答或多选导致问卷数据无效的被试,最终获得312名有效被试(男性215人,女性97人),被试年龄在19~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其中,被试的受教育水平以初高中为主(78.4%),被试所从事职业包括建筑业、服务业、餐饮业和制造业等。

2.2 研究工具

2.2.1 社会认同量表

社会认同量表用16个题目的群体认同量表(Roccas, Sagiv, Schwartz, Halevy, & Eidelson, 2008),包含四个维度:群体重要性、承诺、优越感和尊重,每个维度4道题,均采用7级评分,共计112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社会认同程度越高。根据本次研究内容和目的,对原量表的部分表述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把“this group” 改为“农民工群体”),调整之后的问卷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0.84,0.82和0.88。

2.2.2 集体自尊量表

集体自尊采用Luhtanen和Crocker(1992)编制的《集体自尊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包含16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分为四个维度:成员身份自尊、内在集体自尊、公共集体自尊和认同性自尊。量表信度为0.88,本研究集体自尊问卷的整体一致性系数为0.87,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8,0.84,0.82和0.60。

2.2.3 对城市人偏见问卷

群际偏见采用12个题目的群际偏见问卷测量(Ekehammar, Akrami, & Araya, 2003),问卷采用9点计分,其中反向计分题目6道,正向计分题目6道,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群际偏见越大。将其测试程序按照本研究的主题及研究对象进行文字调整之后,以测试农民工对城市人所持外显偏见的程度。例如:大多数城市人对我们是有敌意的(1:根本不是――9:完全是)。调整之后的信度系数为0.84。

2.3 问卷实测

本研究以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为主,同时,在问卷调查阶段也有部分被试是个别调查施测的。但指导语和受测环境一致,均在较为安静的房间填写。

2.4 研究结果

2.4.1 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相关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得分的均分为80.47,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工群体的认同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集体自尊总分的均分为84.69,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群际偏见得分的均分为62.58,处于中等水平。

由表1可以看出,社会认同总分与集体自尊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1,p

2.4.2 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分析

鉴于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之间的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的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集体自尊作为中介变量,探讨集体自尊是否在社会认同和群际偏见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采用因果步骤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2004)。根据表3所呈现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结果都是标准化解),社会认同对群际偏见的回归系数显著(c=0.35, t=6.62, p

3 研究二:威胁情景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集体自尊、群际偏见的影响

3.1 研究对象

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抽取社会认同得分在后27%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被试,共80人。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人,(男性26人,女性14人),平均年龄为25.1;对照组40人(男性27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为24.2。

3.2 研究工具

威胁情景创设材料

随机选取两段时长为3分钟的有关农民工被打的新闻报道,并用Excel绘制一个关于城市人对农民工消极评定的统计图表作为威胁情景材料。为了检验威胁情景的启动效应,随机选取沈阳市30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被试,且近期没有参与类似实验调查,视力、听力均正常。向被试呈现威胁情景材料,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被试对材料的的感受,问卷主要包括“看完视频和统计图表后,您的心情是?”和“您觉得材料中城市人对农民工群体的言行是否应该受到谴责?”两道题目。题目采用从1~7级评分,对题目得分进行相加,取其平均值。对于统计图表,被试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答题,被试对统计图表理解较为清楚。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威胁情景材料能够激起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人群体的不满和愤怒感(M=6.52,SD=0.88),在完成实验后,告知被试统计图表的虚假性,以及视频的片面性,从而消除其负面情绪。

社会认同量表、集体自尊量表以及对城市人偏见问卷和研究一相同。

3.3 实验程序

通过统计分析,抽取社会认同得分在后27%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新一轮的被试,共80人。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并把性别、受教育水平和从事职业作为协变量,对两组被试进行同质性检验,社会认同(F(1,78)=1.52,p=0.22)、集体自尊(F(1,78)=0.17,p=0.68)与群际偏见(F(1,78)=0.08,p=0.77)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两组被试具有同质性。其次,一周后(避免练习效应)随机把实验组和对照组分配到两个相似的房间,实验组观看农民工被打的新闻报道和消极评定统计图,对照组则不参与视频的观看。最后,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问卷的测量。完成测试后,告知实验组被试威胁情景材料是根据研究需要选取的,并不具有普适性,且统计图表是虚假的。

3.4 研究结果

3.4.1 社会认同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

根据被试在社会认同问卷上的得分,威胁情景下的实验组(M=86.38, SD=6.61),无威胁情景下对照组(M=50.40, SD=8.80),两组被试的社会认同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0.65, p

3.4.2 集体自尊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

根据被试在集体自尊问卷上的得分,威胁情景下的实验组(M=85.30, SD=9.24),无威胁情景下的对照组(M=53.90, SD=10.42),两组被试的集体自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14.25, p

3. 4.3 群际偏见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

根据被试在群际偏见问卷上的得分,威胁情景下的实验组(M=78.27, SD=9. 47),无威胁情景下的对照组(M=49.08, SD=7. 28),两组被试的群际偏见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15.46, p

4 讨论

本研究立足于社会认同理论,分析了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以及群际偏见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有无威胁情景的对比下,研究了威胁情景对社会认同、集体自尊、群际偏见的影响。

4. 1 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之间关系

从研究一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到,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Pfeifer & Ruble 2007; Xin, Xin, & Lin, 2016)。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Amiot & Hornsey,2010;Hunter, Banks, O-Brien, Kafka, Hayhurst, Jephson, et al., 2011)。此外,本研究证实了社会认同与集体自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集体自尊在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对内群体的社会认同程度会影响其对外群体的偏见,对内群体的社会认同程度越高,其对外群体的偏见就会越高;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自尊水平越高,相应的群际偏见程度也会越高。这一研究结果对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群际偏见的启示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降低对城市人的偏见,首要任务是降低其本身的农民工社会认同,并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对城市人群体的认同,只有顺利实现心理的市民化,才能缓解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人的偏见,提高其本身真正的市民化水平。此外,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到其所面临的现实处境,通过学习和再教育,在改变其对农民工群体的认同的同时,降低其对农民工群体的集体自尊水平,加快其对市民的认同程度,从而降低群际偏见和冲突。

4.2 威胁情景对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影响

研究二的研究结果表明,威胁情景会对被试的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以及群际偏见产生影响。与无威胁情景相比,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以及群际偏见的得分均得到显著提高。国外一些关于种族群体关系的研究也证实了威胁情景下被试的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提高的结论(Pfeifer & Ruble 2007; Xin, Xin, & Lin, 2016)。但是由于研究群体和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在对威胁情景下的集体自尊研究,结论却没有统一的定论(Branscombe & Wann, 1994; Branscombe, Spears, Ellemers, & Doosje, 2002)。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与无威胁情景相比,威胁情景的创设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程度、集体自尊水平以及群际偏见程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说明威胁情景激发了新生代农民工内心对城市人群体的排斥,更加坚定了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定位和认同。因此,要想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际偏见,不能通过威胁和强迫的手段,而是要处理好城市人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通过农民工与城市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市民化,逐渐降低其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增强城市的融入感,从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人之间的关系,降低群际偏见。

4.3 本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首先,本研究的取样仅在哈尔滨和沈阳两个地方进行,这可能对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对于社会认同和集体自尊的测量仅通过问卷展开调查,单从外显层面进行调查,缺乏从内隐层面考虑其对群际偏见的影响;最后,对于威胁情景下的研究结论,是否是由于改变社会认同、集体自尊、群际偏见三者之中的一个变量而导致了另外一个变量的改变,本研究没有进行查证。以上问题仍需后续的调查研究加以证实。

5 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之间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集体自尊在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认同对群际偏见的影响中有部分作用是通过集体自尊实现的。威胁情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程度、集体自尊水平和对城市人群体的偏见程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党健宁 (2015). 不同来源自尊威胁对内群体偏爱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刘红云 (2004).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36(5), 448-452.

戴春林, 吴明证, 杨治良 (2006). 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29(1), 44-46.

张莹瑞, 佐斌 (2006).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14(3), 475-480.

张矸耄 江平, 王二平 (2009). 群际威胁的分类对群体偏见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17(2), 473-480.

Abrams, D., & Hogg, M.(1988). Comments on the motivational status of self-esteem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8, 317-334.

Al Ramiah, A., Hewstone, M., & Schmid, K.(2011).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conflict. Psychological Studies, 56(1), 44-52.

Amiot, C. E., & Hornsey, M. J.(2010). Collective self-esteem contingency and its role in predicting intergroup bias. Self and Identity, 9(1), 62-61.

Branscombe, N. R., & Wann, D. L. (1994). Collective self-esteem consequences of outgroup derogation when a valued social identity is on trial.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4, 641-657.

Branscombe, N. R., Spears, R., Ellemers, N., & Doosje, B. (2002).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evaluation effects on group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744-753.

Brewer, M., & Miller, N. (1996). Intergroup relation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Crocker, J. & Luhtanen, R.(1990). Collective self-esteem and in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1), 60-67.

Amiot, C. E., & Hornsey, M. J. (2010). Collective self-esteem contingency and its role in predicting intergroup bias. Self and Identity, 9, 62-86.

Dimofte, C. V., Goodstein, R. C., & Brumbaugh, A. M.(2014).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 aspirational advertising: Implicit threats to collective self-esteem an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3(25), 416-430.

Effron, D. A., & Knowles, E. D.(2015). Entitativity and intergroup bias: How belonging to a cohesive group allows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prejudi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8(2), 234-253.

Ekehammar. B, Akrami. N, Araya T. (2003). Gender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prejudi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8), 1509-1520.

Fein, S., & Spencer, S. J.(1997). Prejudice as self-image maintenance: Affirming the self through derogating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31-44.

Giannakakis, A. E., & Fritsche, I.(2011). Social identities, group norms, and threat: On the malleability of ingroup bia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1), 82-93.

Hewstone, M. (2003). Intergroup contact: Panacea for prejudice? Psychologist, 16, 352-355.

Hogg, M. A., Turner, J. C., Nascimento-Schulze, C. & Spriggs, D. (1986). Social categorization, behavior and self-esteem: Two experiments. Revista de-psicologia social, 1(1), 23-37.

Hunter, J. A., Banks, M., O-Brien, K., Kafka, S., Hayhurst, G., Jephson, D.,.. & Stringer, M.(2011).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involving negative outcomes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1(5), 1145-1174.

Jackson, J. W.(2002). Intergroup attitudes as a function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group conflict. Self and Identity, 1(1), 11-33.

Leonardelli, G. J. & Brewer, M. B. (2001). Minority and majority discrimination: When and wh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7, 468-485.

Long, K. M., & Spears, R.(1998). Opposing effects of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 on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comparison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8(6), 913-930.

Luhtanen, R., & Crocker, J. (1992). A Collective Self-esteem Scale: Self-evaluation of One-s Soci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8, 675-690.

Mullin, B. A., & Hogg, M. A.(1998). Dimensions of subjective uncertainty in 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minimal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7(3), 345-365.

Pfeifer, J. H., Ruble, D. N., Bachman, M. A., Alvarez, J. M., Cameron, J. A., & Fuligni, A. J.(2007). Social identities and intergroup bias in immigrant and nonimmigrant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2), 496-507.

Porter, S. C., Rheinschmidt-Same, M., & Richeson, J. A.(2016). Inferring identity from languag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informs social categoriz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1), 94-102.

Roth, J., & Steffens, M. C.(2014). When I becomes we: Associative self-anchoring drives implicit intergroup bias in minimal groups. Social Psychology, 45(4), 253-264.

Roccas, S., Sagiv, L., Schwartz, S., Halevy, N., & Eidelson, R. (2008). Toward a unifying model of identification with groups: Integrat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2(3), 280-306.

Riek, B. M., Mania, E. W & Gaeitner, S. L. (2006). Inter-group threat and outgroup attitud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 336-353.

Spears, R., Doosje, B., & Ellemers, N.(2009). Commitment and the context of social perception. In N. Ellemers, R. Spears, & B. Doosje (Eds.), Social identity: Context, commitment, content (pp.59-83). Oxford, UK: Blackwell.

Stephan, W. G., & Stephan, C. W. (2000). An integrated threat theory of prejudice. In S. Oskamp (Ed.), Reducing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pp. 23-46). Hillsdale, NJ: Erlbaum.

Tajfel, H., & Turner, J. C.(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W. G.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2nd ed., pp. 7-24). Chicago: Nelson Hall.

Tajfel, H., Billig, M. G., Bundy, R. P., & Flament, C.(1971).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 149-178.

带新人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在实习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两三年都学不到的东西,接触到了从没接触的领域,见识了从未见识的人,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不足,感觉受益匪浅。我的工作总结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下面一些:

第一:心态——累与不累都是自己的想法。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尤其是第一个星期,师傅教我的时候,什么都得干,做筷子,做酱料,做早,加冰,带位,点单,送杯,传菜,收桌,做单以及最后的整理,通通都要做,而且当时所有人都会盯着你,回到宿舍还腰酸背痛的,身体累心也累。心底里不想干,干什么都累。可是过了这一个月,什么都熟了,别人也不会老看着你了,而且也干顺手了,心里也就没感觉了。其实干的数量上跟以前差不多,就是顺手了干的也快了就不会累了,所以累与不累都是个人心态问题。只要心态好了,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也没有人会特意针对你。在工作中,作为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像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哪里有需要就得去哪里,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其他员工也不会满意,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也能给大家一个好印象。

第二:学习——学与不学都是自己说了算。工作后不再像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会给你经验让你少走弯路,在店里如果自己不主动学没有人会主动教你,刚开始我把所有的基本东西都学会了的时候,基本的做早,整桌,传菜都会了的时候,他们就不教我了,刚开始还挺满足的,到最后觉得学的真的太少了。于是,在他们打单的时候我就仔细的看他们怎么打,出现情况怎么办,打折怎么处理,换菜怎么办,退菜怎么办,刷卡visanets怎么换,最后怎样算钱做单整理,以及把钱投进银行。这些都需要自己去学,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样大家看你爱学也会乐意教你。其实,学的东西越多,你的工作就越轻松,才会脱离完全的体力劳动。

第三:合理利用员工关系。刚进店里实习的时候,什么人都不认识,可是首先交流的还是跟他们。只要大家关系好了工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了。还有每到元旦或过年的时候老板都会请所有店里的员工出去吃饭,而且为调动大家的情绪,促进关系融洽,在吃饭的时候老板最活跃了。而且华人年的时候,老板都会带大家去吃火锅,而后还会发红包。虽然不多可是这些都使员工做工更有动力了。而且也要充分利用兼职,只有这样在忙的时候他们才会随叫随到,吃饭人少的时候就减少了员工支出。而且只需要简单的方法,把他们当成一部分就可以了。最后就是充分利用了实习生,投资少见效大而且影响也大。

总之我觉得实习对店里而言,可以让他们降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尝试不同的工作并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学会与他们交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接待客户,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各个角度换位思考,在店里尤其要站在顾客和老板的角度上,服务要好而且要以店里的利益为主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带新人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暑假,经过朋友介绍,我来到本地中国邮政局进行实践学习。以下是我的实践心得体会。

在邮局实践的半个多月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拓宽了知识面,也学到了很多的社会实践经验,受益匪浅。同时也对中国邮政这个百年国企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原本以为邮政局是一个很简单的单位,只是在前台办理一些储蓄业务,但真正融入到这个单位当中,你会发现它是很复杂的。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门:营业前台、邮政通信营业厅、储蓄前台、计划财务科、函件局、报刊局、集邮公司和速递物流公司。

在这二十多天中,我主要实践部门是在营业前台、函件、报刊局这三个部门。

函件是中国邮政的基础也是核心业务,直接关系到整个邮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的工作就是把送来的信件,报刊,快递按地区分配好并加以记录,再把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这些工作是枯燥无味的,但必须得细心,如果记错了地址那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在发信件之前,我们都会核对很多遍。

在营业前台的实践工作中,我认为还是蛮有趣的。在此,我学会了什么叫做服务,比如在语言表达上和肢体表达上。当有用户走进营业厅离柜台一米时,要立刻起立并面带微笑说:“您好!请问您办什么业务?”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有一些语言是不能说的,像“为什么”、“什么事”、“快点,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呢”,也不可以态度冷谈,对用户不理不睬。如果用户要办理非本台业务时,要说“对不起,请您到号柜台办理。”而不能说“这不能办”或“该找谁找谁去”等等一系列的话。

我们当地支局虽然不能像市区一些大邮局那样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环境,但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自身更加完善。没有专用的提示牌,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门得保洁人员,我们可以早到十分钟来打扫,顾客搬动费力的邮件我们可以提供帮助。点点滴滴,其实都是为了能让顾客在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下办理业务,更好的为顾客服务,“用户是亲人”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是放在心里的一份真情。我想这些服务之道,对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2

在本学期暑假中,我们进行了一次以"北京市卫生和环境状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走访了相关的单位和部门,搜集到了我们自己认为较为真实的资料。这不仅仅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收益非浅。这次活动之中,虽然我们竭尽全力的搜集我们所能找的的资料,但是对于这次的活动也仅仅是让我们基本满意。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小组成员是由我和留宇慧同学组成,当然人员是很有限的,也就对我们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一定的限制,我们所调查的一些资料基本上仅限于我们的居住地,延庆县和海淀区和丰台区,自然就缺乏了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我们的数据和资料是亲力亲为的相信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的。本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内容:

一北京市卫生建设调查

二公民综合卫生素质调查

三北京市防疫工作在这三大项的调查工作中,我们竭尽全力,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当然也就克服了不少的困难,让我们收益非浅。

一在北京市卫生建设调查中,为了了解北京市近五年来的卫生发展状况,我和刘宇慧同学相继走访了北京市延庆县石合营社区居委会,和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卢沟桥街道办事处,及一些餐厅,如新城服务楼。天外天烤鸭店等一些相关的单位和社区。通过这些单位和社区的走访,我们已经调查了居民健康教育状况,城区除四害,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状况,餐饮业的卫生状况。在这一项调查工作中还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我和刘宇慧同学都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大多说情况都能顺利的了解我们所需要的情况,我想也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单位大多数均为我们所熟悉的吧。在《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实施具体实施情况的调查中,我走访了海淀区卫生局了解情况,但在调查初步就被相关人员以"这一情况归环卫局管"的理由拒绝了我的调查,因为只有一份介绍信,当我再去环卫局时又被以证件不符合标准的理由没能进行调查,而且态度很不好,让我十分反感。我只得回到所在地区的居委会搜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汇总了一份调查报告。除此之外,这一项工作的调查都是我们这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此而已。

二公民综合卫生素质调查中,主要是以问卷调查方式,向城市居民发放《综合卫生素质调查表》,发放调查表对象主要是以我们熟悉的地区为主,比如说我的调查表主要发放在所居住的青塔小区及附近的研究所单位里的人员所填写的,而刘宇慧同学的调查表主要是以她高中的同学及父母的单位的人为主,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所发放的调查表都可以收来,但是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人员集中,不能有很好的代表性,因此我和刘宇慧同学也在不熟悉的人群中间发放调查表,以求我们的数据更准确,更具有代表性。但是所能收回来的调查表是有限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不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我所调查的难度,但是我们还是竭尽全力的收回了我们所能收回的调查表,因为我们希望我们可以更好的完成这一项工作。

三在北京市防疫工作的调查中,主要包括非典时期城市防疫工作,及其他疾病的防疫工作。在非点时期城市防疫工作的调查中,我们走访了相关的社区,了解了社区居委会在非点时期的为防疫工作所做的努力,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是相当辛苦的,他们所做的工作为抗击非点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社区工作人员,才减少了非点在社区的传播。另外我们还走访了总参第六十一研究所,了解基层单位在抗击非点所起的重要作用,关于学校我们调查的是北京市育英中学,我们看到了老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他们在抗击非点的过程中,尽力保护学生不受非点病毒的侵袭所做的努力是让人感动的。我想这次实践调查活动中最为困难的可能就是海淀区防疫站和海淀区环保局的走访了,因为这一环节我们碰了不少的钉子,对于我的走访他们表示了不十分的欢迎,于是加大了我们工作的难度,虽然是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们仍然尽力搜索所需要的资料,真是十分的不易。我想这就是我们在这次实践过程中的经历,虽然很是普通,寻常和一般,但是我们却是在认真的去做,竭尽全力的去调查去走访,也许结果会不那么让我们自己满意,但是我们相信这一调查的经历却让我们难忘,让我们收益非浅。

3

第二次来到广州中院了,但感觉跟以前的很不同。

首先,可能是刚刚学完刑事诉讼法的缘故吧,接触到刑庭的卷宗文件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不如上年在执行庭面对文件的一脸茫然。因为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很多诉讼的程序也都比较熟悉,到哪一步应该做什么也算是心里有数。这样的感觉特别好,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有用武之地了。另一方面也在检测我这个学期的刑诉法和以前的刑法学的效果如何。不过说来真有点惭愧。那一次把中级法院的受案范围和指定辩护人的情况混淆了就暴露出我对刑诉法法条的熟悉程度还不够。中院的受案范围其中一点是“可能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而指定辩护的情况只是“可能判处死刑的”的犯罪嫌疑人才有权利,并不包括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由于我的误解,差一点将一件案子中那可能判无期的犯罪嫌疑人的指定辩护函发到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去,幸亏发现得早,并得到书记员的提醒。

第二,今年接触司法文书的机会明显比去年要多,而且由于不再是表面的感性认识,我逐渐了解到各种文书的用途性质和填写步骤。法院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按部就班,每一项操作都需要依据并留底归档。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司法文书,稍有差漏就必须重做或艰难地复查改正。要知道,文件是清一色的白纸黑字,大小质量也都完全相同,除了逐份查看,并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尽快找出想要的资料。一件稍复杂的案件就有堆得像小山似的卷宗,案件的原始材料还比较好办,因为可以对着正卷和副卷的目录表分拣整理。整理好两大沓就可以装订成册了。最麻烦的是后续的执行过程的变化,例如罪犯接受教育后悔改表现好,就可能得到减刑或假释。本着改造为目的,惩罚为手段的宗旨,公安局每次都有大批的减刑假释申请书提请中院批准。大批的这类情况关乎到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这个基本的人权,中院在审批时候当然不能有一点的松懈。由一次减刑产生的文书就多达四五份,申请书、裁定书或决定书、宣判笔录等,在看守所要经过看守人员、驻所检察员的签字,然后送报公安局有局长决定是否批准,送上法院后要请经办人和审判长签名,经过重重审核才可以得到最后结论。结论有了就必须尽快到看守所在服刑人员前宣判。该放人的要求看守所办好相应的出监程序至完成,才算是完成了这一项工作。程序的严谨和细致化体现了保障罪犯人身权利的重要性,但也同时考验着每一位司法工作者要有紧迫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刑事案件的经办人员,要把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羁押时间列明并记下,因为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仅次于剥夺他们的生命权利,在牢房的一天也不远不能用在监外的一天来衡量。尽管在整理和书写同一样的大量减刑假释文件的时候显得很枯燥乏味,在计算他们的已服刑期和剩余刑期的时候头脑会很机械并容易出错,但是可知道他们的希望就紧紧地被经办人员手中快速的敲打键盘中捏着,就如生命垂于一线的感觉。当我的工作有所松懈的时候,我就会这样提醒自己,计算刑期一定要多留点心眼,否则,正义和公平就会在这不经意的一刹那间被抹煞。这只是一个例子用以说明法院程序的严谨和细致。为了提高办案结案的效率,往往是批量处理。即同类型的司法文书在同类案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起出具,流水作业。这种定势思维的工作方式确实可以快速不少,且差错率也会适当降低。但这也并不是万能的。根据我的经验,这考验着我的耐性和条理性。面对一大叠类似的文书需要填写打印,一是要“冷静沉着”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热情能使促使事半功倍,收效较佳。二是就是细心,不放过任何要填写的地方,因为模板中的字眼有时候会因为具体案件的变化而变得不适用的,这就要修改。以为模板万能的心态不要得。万一写错了虽然可作后期的改写和补救,但若该文书是送达给当事人,改写就未免有损法院的权威和尊严,严重的可能惹来笑话。法律在每个人心目中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法院出具的文书又岂能马马虎虎呢?司法机关这个社会的安全阀、权利救济的最后防线的作用又怎么最好地发挥呢?对法律文书的斟酌对较就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负责、更是对全社会的安定和繁荣打下一支强心针。三是就是要有条理,思路清晰。因为每个人同时处理的不可能只是一两单案件,往往达数十数二十件。每一件案子去到哪一个阶段,哪些文件未处理好,哪些即将到审理期限,哪些需要延长审期……都需要十分清楚,不能有混淆或模糊。再者刑事案件的审结期限只有一个月,开庭、宣判的时间都十分紧迫,这就要求刑事案件的法官们具有更大的魄力并能果断,还双方当事人一个公道,而不能久拖不决。

第三,去年在执行庭的时候到外面跟法官们出差的机会比较多,令我感受到法院执行工作的艰难以及对法官们处理当事人纠纷矛盾的实际能力要求之高。面对有能力支付却无赖的被执行人应如何采取强硬的措施执行,面对狡猾转移财产的当事人怎样查出他们财产的真正去向并与他们在语言的交谈中斗智斗勇等等,都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处事技巧。因为从“达官贵人”到“三教九流”各种类型的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抓住他们的特点并加以利用,因地因时制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今年在刑一庭可大不一样。刑一庭处理的主要是暴力案件,其中以故意伤害、杀人,以及抢劫和贩毒的居多。可谓是人们心目中最“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们的人身危险性确实是比较高的。这几个星期里我跟着法官跑过广州的很多间看守所。深入牢房区,面对面地接触过一些犯罪嫌疑人和短期刑的罪犯。看守所环境依地点的不同也大有差异,其中可能跟该区政府的财政和监所建成的时间有关系,但我窃认为这样是对在押人员的不公平对待。(涉嫌)犯了同样的罪行,就因为“选择”犯案的地点不同,就会被关押在卫生和劳动环境相差十分之大的看仓。就那全广州市牢房环境几乎最差的白云区看守所为例,据我了解那里在整个走廊上也充满了刺鼻的臭气,仓内的空气更是溷浊不堪。但这里却是困有最多在押人员的地方。而番禺区看守所的卫生和伙食情况就明显改善,且每个仓内还有独立的阳台。这样空气的流通和在仓内人员的精神面貌会提高很多。致力于改善监所的环境,有利于保障在押人员的基本生存权利,对于提高改造的效果会有积极的影响。当然由于时间先后等的原因,不可能要求所有看守所在他同一时间内都改善得一样地好,但统一的设施和卫生标准的落实确是刻不容缓的,在押人员也是社会中的人,不能因为身份的差异而置这种差别的对待于不顾,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违背法律公正平等的精神。在看守所的日子实际上也是对他们的考验,对于那些因“疑罪”被暂时关押的人来说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无可否认,现在的公安机关还存在着重口供,轻实物证据的情况。对犯罪嫌疑人也是多采取“关了再说”的措施,防止他们潜逃。也许这是打击罪恶的需要,但由此也产生许多运用严刑逼供,“轰炸式”盘问等强迫手段获取被告人供述的情形。在实物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如凶器上并没有被告人的指纹,被害者的伤痕并不必然是该凶器造成的等,公安人员可能会在向检察院提交证人证言时候避重就轻,“想法设法”连成“证据链”去支持对被告人的控诉。与家人和朋友的隔离,孤独和绝望的心情满溢,这种状态下的人最为脆弱,他们在看仓内正焦急地等待着法院公正的判决——有罪服刑,无罪释放,了结心头的大事。在法院未作出判决之前,每个人都是无罪的,他们为什么又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呢?

法院的每一项工作都牵动着双方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心,他们每一双注视焦急的眼睛都注视着事态的进展。作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员,包括我这样的实习生,都深深地感到身上肩负起的责任。面对一件案情简单的案件要作出一个判决或者裁定也许并不难,在电脑上修改的时间可能只消十来分钟,但我们保证的是判断的正确,符合“内心的确信”、法律的规定。法院的责任在于重新分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的角色是中立的,一方当事人不管是被害者还是加害人,应该承担的需要承担,不需要的不能强加。主观臆断或者有感情倾向都不是一位裁判者应该具有的。还记得看守所一位在押的妇女向我们下跪的那一幕:她等待多时的判决终于宣判了,她觉得多时的压抑得到释放,尽管她因故意杀人被判了死缓,但她仍然感谢我们,还说早离开不用再连累家人,对得起死者。一见到法院的人来了她就仿佛看到了救星,滔滔不绝地向我们哀求起来。每件案子的情况有不同,但当事人祈求这个社会纷争的最终解决途径——司法能给予他们一个合理的答案。人民群众倾注的希望和信任都使法院的工作更神圣和庄严。

4

暑假期间我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沈阳。作为一个大学生,可我已成年,希望自己能独立,希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检验并证明自己的能力。出身农村的我体力活没问题,可是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沈阳我能否自立?我用事实证明了我自己。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为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找到了沈阳德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希望能在他们的汽修车间当一个月的学徒。但是被拒绝了。而正好他们保安部缺人,于是我便成为了一个兼职保安。

作为一个兼职保安我总是以队长的要求和指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每天坚持在岗位上。沈阳的夏天不亚于福建,每天都是煎熬。没当保安之前,队长说在他们那当保安很简单,工作也很少,挺轻松的。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在我看来当保安就是站岗巡岗保证公司财产不受损失,人员安全,工作环境稳定罢了。其实个中滋味且让人无奈。我只能说社会生活就是这样,就像世上没有不起波浪的海。

上岗的第一天我就以一个全职保安的身份要求自己,同时,我也队长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在门前岗站岗时,我就像起当年军训站军姿时的点点滴滴,想起了那留着汗的脸颊,想起了烈日那一个个疲惫的身影。似乎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从前,每当这是我就会挺直腰杆,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一样。此时我的耳旁还不时的回荡着当时教官教我们站军姿的要领,还有那些铿锵有力的斥责声。烈日下,我感觉自己好似一个军人,有种莫名的自豪感。每当到正门岗时我希望来的车多些,一是因为其他岗位太无聊了,队长说不能玩手机不能聊天(其实基本没人跟我聊天,面生),二是因为我觉得想交警似的指挥车辆,也能多了解一些车。在自由岗,我们的任务还是指挥车辆的停放。不同的是会更自在些。不需定点站着或坐着轮到汽车修理车间时我经常进车间转悠,看他们修车,观察各种品牌的车的构造,保养。以此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同时让自己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其他保安的关系相互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闲暇时我也能和他们聊一些家长里短。知道我们是大学生后他们很是惊讶,于是公司里的一些机修工人有时还主动跟我们搭讪。不过保安的生活还是很单调,有时闲得都有些空虚。

无论怎样,我还是受益匪浅。在公司上班的这段时间我对快速理赔,划痕定损,划痕保险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程序,事后处理方案也算略知一二。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些待人处事的道理。

这次特殊的经历让我了解了一个企业的如何运作,运作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问题烦恼;让我了解了形形的人;让我更能体会“忍”字的价值。也为我将来如何去管理人员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觉得这次经历让我的人生增加了一段很有滋味,又有价值的回忆。很可能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再当保安了,但当我老去的时候我会很开心,很有自豪的跟后人说我曾经也当过保安等各种角色。我的人生如此多彩。

5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古人得之于实践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回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耳际。如今,即将离开象牙塔的我,也应在一番寒彻骨之后寻得人生的梅花香。

年1月15号,我正式进入了重庆的一家广告公司——派信(重庆)品牌策略机构。

中国的广告业虽然已有数十年历史,重庆的广告业也是如火如荼,广告公司不胜枚举。然而,比较国外的特别是美国等有着上百年广告历史的国家,中国广告业还只是刚刚起步,需要完善的方方面面还有待提高。于是,造成广告人才供不应求,与广告公司对新人培养的青睐,这也是我选择广告公司进行实践的一个理由。

一、公司介绍及实践工作内容

重庆派信广告公司秉承“立足本土企业,创建一流品牌”的经营宗旨,以中国化的思维方式借鉴国外经验,培养和发展中国的民族品牌,志在成为中国品牌的成长摇篮。重庆派信广告公司分有客户部、策划部、创意部、行政部等部门。

我十分幸运的应聘进入广告公司的生产部门——创意部,做了一名美术助理。作为一名实习的美术助理所进行的实践工作其时也是十分有挑战性的。因为就一个广告公司而言创意是相当重要的,而广告创意就象是脑海中莫名物质摸不到,看不到,甚至感觉不到,只有当无数次的突破大脑的禁锢才有可能让广告创意顺产,很遗憾的是我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日子里,所想的创意几乎都胎死脑中。

我更重要的工作是配合资深美术与美术指导将符合策略的创意构想用画面表现出来。通过工作使我获益良多,从而把课堂上的美术理论联系到社会需要的平面或cf表现于实践,领悟美学的真正含义。

二、社会第一步是我的面试

第一次上公司进行面试,对于经验尚浅的我少不了紧张,焦急的情绪。我知道,要给主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我的面试合格与否。面试那一天我并没有很刻意为自己“涂脂抹粉”或“狠下重心”为自己买名牌衣服,而是打扮的朴素大方,洁净整齐。因为我知道:一个人脸上的表情,要比她身上的衣装重要多了。除了衣着方面,我更注重时间。我一向是一个守时的人。守时是我个人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次我也不例外,因为我知道,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应该是公平的。拖延时间即偷窃时间。任何的早到或者迟到都会扰乱别人的正常工作。因此我把时间控制得很好,既不早到也不迟到。这样就为我们的谈话奠定了基础。

见到主管,我始终脸带微笑,说话的声音恰到好处。我为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舒缓紧张的心情而感到高兴。这是与我平时在学院里参加各类比赛,大胆表现自己所取得的经验有关的。我首先介绍了自己,整个谈话过程都比较畅顺,气氛也比较轻松,由于我只是实习生,而且操作比较简单,主管并没有刻意刁难。终于我被录用了

三、不断超越自我的工作过程

初次接触工作我非常紧张,也都给了自己很大压力。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总要对自己说:“这是你的工作,千万别出差错!别出洋相!”可是,常常事与愿违,因为经验不足导致稿子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回。每到这时,我都不自觉打起退堂鼓,开始想象着也许是我不太适合这个工作,而后,又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这个想法,我让自己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不适合我的工作,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完成。

我本来就是学美学的,对美术绝对是专业的,于是,我开始不断的加强广告其他方面的知识,例如:跟策划师了解项目的推广策略,与广告撰文探讨受众心理需求,向美术指导学习广告平面的构思与表现……。终于,我可以慢慢的独立完成一些美术稿并让客户满意,更让我感到兴奋是我也能为公司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广告美术是一项博大精深的艺术,是我在学校从未了解的学问,虽然做广告平面不能同油画、国画大师那样受万人所仰。但是,广告的美术是给所有人看的,而且是是一种他们能看懂的艺术!与大众为伍,与天下同行,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四、同事相处让我学会如何做人

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靠这种或那种的关系联系着的,曾经有项调查,其结果显

示,健康是成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其次是——如何了解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使人喜欢你,如何使别人想法同你一样。以前我会很幼稚地问;“人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起工作效率和能力,与别人有何干呢?”现在我体会到,如果和办公室的同事不能好好相处,就等于把自己排斥到这个公司之外,无法投入工作,没有一个轻松友好愉快的心情,就会严重降低办事效率。

想要搞好人际关系,首先就是懂得合作和分享,即多跟别人分享看法,多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一点做到了,无疑推动了我的工作顺利进行,而且还能获得同事的接纳和支持。其次就是微笑,我认为微笑可以使同事间由陌生而熟识,这样工作也不再那么枯燥。再者,我喜欢聆听,空闲的时候我很喜欢聆听,听办公室里同事们谈谈生活的趣事,办公室的趣闻,偶尔还略谈公事,由于我只是个练习者,我没有资格给她们更多的意见,于是我就选择聆听,她们都是专业人士,经验比我丰富,从中我可以学到一些技巧,听听她们处事的方法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时我会恰当地加点个人意见,使得我和她们的距离拉近了。

相关期刊更多

热带农业科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热带农业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热带农业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