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角色

一谈起数学,大部分人的第一感受就是枯燥无味。尤其是初中的数学具有抽象性,与小学数学的生活性相比,更显得索然无味。加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又有些叛逆的、强烈的自尊心特质。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此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自己的教学设计,认真仔细地分析授课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一、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

韩愈在他的文章《师说》中谈到他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这种思想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影响了几十代人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认为教师就是教书匠,是孩子王、是搬运工,是知识的储存器。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学生的任务就是学。

现在教学双主体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者、活动组织者、合作学习者和共同进步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比如在初中一节“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数学课,教师不是直接的把求和公式呈献给学生,而是循循诱导,从最简单的三角形、四边形探索,以三四个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逐步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教师只负责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点拨,道而弗牵、开而弗达。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教学设计前的必要程序,倘若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即使教师完全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的课堂教学,也像是没有灵魂的木偶在演戏。既不能起到对学生情感的共鸣,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看来,课前准备很重要。

首先,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研究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与之前学过的内容有何衔接关系。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这此前学过的相关内容了解多少,在这节课中能否与之前的知识有效的结合。最后要列举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需要精讲,在什么地方需要着重提醒,在什么地方需要放手让学生试一试。

三、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一提起数学课,就感觉很无聊,学习的精神就会萎靡,学习的兴趣也是大打折扣。容易混淆的公式,一连串的数字符号,还有一些看着就很晕头的图形……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比较新颖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比如,在讲有理数加减运算时,会涉及正负数的加减法。课本上常用的就是向东走,向西走的方式,期初学生还是能够跟上教师步奏的,若是多次反复,就容易出错。而有教学特色的教师就改用输赢比赛计分的办法导入。相比较东正西负的导入,青春期的更愿意接受后者。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在《学记》上就有这样的论述,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班级管理上手段,也是上好每一堂数学课的绝密武器。在一堂数学课上,倘若教师能够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用通俗的语言讲一些相关的数学故事,学生们听起来津津有味,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数学也不是那么的枯燥了。

在课堂上,教师要是能够用多种方法对一个证明题进行例证的话,学生私下里就会觉得这个教师好厉害,因而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课上愿意和教师探讨数学问题,课下也愿意和教师交流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敬而远之,不敢和教师亲近,不敢主动找教师交流数学习题,在和教师有不同意见时,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五、数学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课堂辅导

初中数学课尤其是几何课,表现出很大的抽象性,需要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思考,花些时间构建解题答案。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于共性的问题,比如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采取普遍指导的方法。对于个别学生遇到的难题,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解答。对于优秀学生,可以适量地给出一些有挑战性的,属于跳一跳才够得着的题目,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探索。

着重要提的是对差生的辅导,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有一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对待差生要一视同仁,挖苦、讽刺都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课堂上的公开的负面的批评词汇,极有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感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部分学生因此逃课、厌学,甚至记恨教师。

六、实行多元有界的评价方法

传统上只以成绩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早就为人们所诟病,因此,必须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学生成绩时,既要注重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结果,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的进步之处。在教学目标评价上,既要关注学生的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表现为考试成绩形式,又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情况。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肯定他们优秀成绩的同时,劝告他们还得谦虚谨慎,不能因此沾沾自喜,骄傲不前。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表扬他正面的进步的地方,发现他的闪光点,使他们重新拾回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到指导者转变,让学生从我不太想学变得我想学、我会学、我愿意学的转变,让教学课堂从师讲生听到师生合作探究的转变,评价学生的标准也从单一的成绩评定转向多元评价。相信学生的能力,配合学生的青春气质,使得数学课是一门有趣的课堂,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小歆.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信息技g时代的发展,为教育科学资源提供了新型教学方式.相关文件中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从多种形式表现,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形式下进行学习,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能够有效地适应各种教学内容,对于数学探究尤其重要.”可想而知,信息技术时代,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很大冲击.信息技术和数学科学地进行融合,对于数学教育的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内容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设计形式单一

教师在备课时会对教材进行处理,在教学中以完成教材内容为主,虽然很多教师会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但是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方式上也过于单一,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一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为主,大多数教师不会在课堂中提及问题反馈或者总结评价.

(二)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较缺乏

教师用PPT和视频教学比较少,一般还是采用讲授的方式,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减少时间,加快教学进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必须在课堂上不能分神地听教师讲课,对于学生来说,害怕有些知识在课堂上漏掉了,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这样只能被动去学习,而且学习压力大,最终的结果就是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不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对于目前的数学教学,很多教师比较重视学习的结果,对于学生数学的能力并不是很看重,教师们认为自己只要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加工后传授给学生,短时间内就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就是一直讲解,对于学生学习的感受和反应未关注过,是否真的已经掌握了知识,理解了学到的知识,甚至很多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忽视,学生不能自主探究学习,不能独立思考,更不能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堂上学习气氛紧张,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培养,长期下去学生的创造能力薄弱,并遏制学生数学能力的成长.

二、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设计

(一)课前

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设计.设计教学活动时,理论支持应选择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严格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课件的设计当中,应适量利用动画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展示.不然会让学生对动态事物更感兴趣,却对知识的重点内容不能有效地掌握.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上传,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且做好备课,能够在课中和学生进行更好的分析和讨论.

课前学习就是学习新知识、完成进阶的时刻.学生应该按照教师安排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完成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哪些是自己掌握的,哪些还有问题未解决.发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必要前提,它是课中阶段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

(二)课中

课前学习后就是课中阶段,这是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时刻,这也是学生个性化特点养成的关键时刻.

课堂中师生的沟通很关键,通过沟通交流可以使学生对所探讨的知识深入理解,并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合理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的解决.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自我意识强,教师应该多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三)课后

内化知识的环节,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的关键.学生在课前和课中已经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但是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内化.想要很好地内化这些知识,学生需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对视频和教材反复研究,或者进行交流探讨内化知识.最后,对课程学习进行评价,这样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作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给数学教学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创新,将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型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结合,才能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具体情况,找准教学的真正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起点应从学生的头脑中的真正基础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材的逻辑体系上去考虑问题。例如,教学打折销售问题,如果按照按惯例出示书上的引例:一家商店将某种衣服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衣服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由于刚上初一的学生的生活背景及经历的局限,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些商业名词,这样教学只是盲目地照本宣科。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举例:老师想买一件衣服,我来到了一家时装店,看见门口有一块牌子:本店商品一律六折出售。店里有外套200元、上衣120元、裤子80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件衣服实际售价是多少钱?老师便宜了多少元?这样就能让多数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以上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不能凭直觉凭经验设计教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到教学真正起点,学会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和相关经验。二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学过多,掩盖了学生的差异,特别是教学起点的差异。三是教学设计要关注部分超前学习的学生,既要鼓励他们超前学习,又要设计恰当的问题以引发他们更深刻、更广泛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

二、教学设计要注重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段话揭示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高效有力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灌输式的传授知识为发现知识,避免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和对知识片面理解,要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吃透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知识实质,加强理解和记忆,真正理解数学,提高认知事物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出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

教学数学概念,不能把定义直接抛给学生,让他们死记,必须要重视形成概念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如在教学“无理数”概念时,可充分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揭示“无理数”产生的曲折历史,然后再由“有理数”概念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二)注重数学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

数学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公理、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规律的教学要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猜想”得到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为观察、比较、联想、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结论,还要鼓励学生寻根问底、追本溯源,弄清结论的由来,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参与结论的导出,对结论经常多问为什么,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养成。

三、教学设计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自主学习的思路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评学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即经个人努力后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最后,通过课堂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导学

在自学之前,教师应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例如,教学“分母有理化”时,出示自学的目标和要求:A.了解分母有理化的概念;B.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根据;C.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方法;D.思考分母有理化的目的。开门见山的导学能给学生自学的方向、目标,让学生对所要的内容一清二楚。

(二)自学

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始自学的时候,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可以给“走错路”或“迷路”的学生捎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明方向。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表扬速度快、结果正确,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学生。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为“评学”做好准备。

(三)评学

通过自学,学生已经解决了部分问题,但还有一些问题学生弄不明白,需要通过教师点评或生生互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提醒或讨论学生易出错的地方,以免下一次走弯路。评学是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关键,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训练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差异教育

将差异教学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教师更好、更有效缩小学生间的差距的有效措施,针对初中生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掌握课程知识程度的差异,探寻差异教学具体应用办法,首先应尊重差异、设置教学目标,然后研究差异、关注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根据差异设计具体教学计划,以缩小差距,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与自己的上一次成绩相比,进步或是后退,真正落实基础教育。

一、尊重差异:制定教学目标

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并掌握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尊重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让基础好层次高的学生充分发挥特长,让基础较差层次不高的学生得到提升,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制定整体数学教学目标上采取一定策略,面向全体学生制定最低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和差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水平,参考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性以及性格特征,将学生划分为A、B、C层,A层是数学学习成绩突出、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独立完成教材中习题、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优秀同学,还能给需要帮助的B层和C层的同学提供帮助;B层是数学成绩位列班级中等的同学,能够基本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不会的题目能够主动向A层同学寻求帮助,共同解决;C层是成绩较差,对教材内容不能够完全理解掌握的同学,能在A层和B层同学帮助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这样,教师就可根据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针对性的提高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成绩,能够更好的掌控课堂学习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对自我的肯定也能够让学生有满满的成就感。

二、研究差异:教学过程关注整体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适当的加入电化教学手段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最关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将差异教育切实有效的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在分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A层和B层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为题能力,可以分小组进行探讨,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进步。A层同学还可以配合教师帮助辅导C层部分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同学,教师也应给予C层同学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消化课堂内容,多关心、鼓励,让C层同学回答一些与其水平相当的问题,给一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通过投影仪、电子板将例题展示,节省写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给出不同的题目,让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缩小差距:分层布置作业

教师在课堂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就是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以往,教师们会布置相同内容的作业,但大都是根据B层同学的水平布置的,对于A层同学的进步和提高没有较大帮助,对于C层同学又较难,大部分同学不能完成,时间久了会丧失对数学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将同学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将差异教育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去,教师根据不统筹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针对A层同学布置拔高题,B层同学布置附加题,C层同学布置提高题,批改作业时,教师要发现同学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对于做错题目的同学,面批面改,相应的加一些类似题目多做,彻底鞏固课堂知识,整体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缩小学生们学习成绩的距离,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肯定,不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四、共享差异:评价要落实互补性

现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方式主要是考试,无法改变,但教师可以在差异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来达到差异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学生在差异教学中的学习成果检验,把“自我”进步作为学生学习成功的标准。理想的评价体系是将纵横两种评价体系结合互补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应尊重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更多的让学生与自己相比,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情况,是进步还是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的同学,也不能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比较,这样学生的差异就能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共享和缩小,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五、结语

差异化教育策略的开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更深入的发展,通过差异教育在数学课堂上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数学学习不再是难攀的高峰,使学生都能突破自我,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并且将差异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当中去,也能让各层次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把“学会”变成“会学”,使学生成为数学教学的主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让学生走出成绩差的自卑阴影,勇于挑战、创新,全方位发展,整体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尹志玲.浅谈初中数学差异性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08(13). 

[2]管彦民,张世相.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2):54-56.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原则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以新颖性和改革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很多地方开始试行。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它通过学生在家或在其他地方观看教学视频来实现教师授课的目的,这就使教学场所和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有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之后,回到课堂,与教师、同学交流,以习得知识。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解除学生视频学习中的困惑,与学生讨论、探究更多问题,这样就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使课堂教学成果得到最大的呈现。

初中阶段,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在这个阶段里,他们自我意识发展迅速,有较强的对比观,因此,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能更大地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视频学习的进度,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地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

从学习效率上看,“翻转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从初步学习到深层学习,从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究,最终实现深层思考的可能,使师生沟通更具有效率。

“翻转课堂”是由最初的帮助学生补课到“可汗学院”等演化而来的,随着各种信息运用、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翻转课堂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适应这个过程,并使翻转课堂效率更高,值得每个中学老师思考和探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1.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多样的“翻转”,首先,是教师的“翻转”,教师的作用在“翻转课堂”中会有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他们在讲台上将自己的学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最主要的平台,而到了课下,教师的作用也只是简单的答疑。在初中阶段,个别学生会有“畏师”心理,不敢和老师交流,因此,课下的答疑效果不显著。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引导和答疑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和任务,这样,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时间无疑会增加很多,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和把握也会更精准,因此,教师在“翻转课堂”上,不应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应将学生当做主体,以更多的时间,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问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是学生的“翻转”,学生的角色在“翻转课堂”中也会产生很大变化,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收者,也不再是在课堂上不论有兴趣与否、能接受与否都要参与的人,他们可以在“翻转课堂”中选择暂停或者重听,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及时解除小的困惑,从而实现知识点真正的融会贯通,实现学习兴趣的最大化。同时,到了线下,他们成了问题的提出者和探究者,每一节课都会让他们产生新的问题,他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将这些问题整理记录下来,以利用更多的学校课堂时间,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

正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新的模式,教师应该十分明确地认识到这种变化,在这一模式的促进下充分发挥引导和帮助作用,指引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更自主、更高效,更突显主体的地位。

2.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能学、乐学为准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更应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理清教学难度,以让学生有学习的“循序渐进”之感。“翻转课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他们能更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但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大多数同学遇到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或在学习中因为内容的不熟悉而受挫时,学习的兴趣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虽然学习条件有了提高,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不高,学习效率肯定也十分低下,因此,在设计“翻转课堂”内容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结合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题目,同时,用心挖掘,不断创新表现方式,通过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模式,结合图片、视频等等新方法,将抽象复杂的数学公式或题型转化为更适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内容,让他们在更快乐、更开心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奥秘,进而不断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实现方式与效率的双丰收。

3.在课堂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切实针对学生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翻转课堂”强调师生交流,学生有疑而问,教师应该有问必答,引导学生学会问,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强化师生互动是“翻转课堂”的重要原则,只有充分利用互动的时间和机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才有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在下次教学设置中体现或者强化相关知识点。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更多了,他们可以思考更多问题,可以充分地利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进而更好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都需要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翻转课堂”中,每个数学老师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适时做教学策略的调整,也可以通过诸如集体备课、明确分工、制定不同辅导计划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更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教师也应注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学习是一个需要督促和监督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在“翻转课堂”的模式里,教师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多元,可以通过督促学生自己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等等方式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真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产生和发展必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其优点是十分明显的,数学教师在实际践行这一模式时,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内外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更好实现知识的内化,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钱研,陈晓慧.南加州大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5.6. 

[3]高志敏.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分析[J].生活教育,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