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 成本核算 探讨 研究

我国《医院财务制度》于1999年1月施行,该制度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公立医院的财务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医院财务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成本核算管理等需要,医院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的财务制度,真实反映医院财务信息,发挥参谋助手、效益管理及监督职能等作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贯彻落实医改精神和相关政策,遵循医改意见及医改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的对象和内容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经营过程中耗用人力、物资等所涉及到的全部资金成本的总和。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的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是以科室成本中心为核算对象作为基础,根据成本核算对象不同,成本核算可分为:(1)科室成本核算,即指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即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成本的过程。(3)病种成本核算,即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各单项病种成本的过程。(4)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即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诊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诊次成本、床日成本的过程。

根据成本核算结果,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成本形成和变化情况,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成本运作效率。同时,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按照预定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旧《医院财务制度》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等缺乏统一的、合理的规定,成本核算对象是以传统医疗指标作为计算医疗产出量的核算基准,主要是核算日/床和门诊人次的医疗成本,缺乏对病种成本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这样的医疗成本核算基准不能准确地衡量医疗成本的高低及合理性。同时,又将医疗成本机械地割裂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造成实践中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不一致、成本信息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难以为医院领导决策和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实施医院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医院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医院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未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未进行系统的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和分析,缺少科学性和连贯性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缺少监督评价机制,内部控制系统和程序尚未完善。如医院的一些大型医疗机械及设备的购置和基建投资等,未按照控制程序进行充分论证和考核,从而导致购置后的医疗机械及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产和医疗机械及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三)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目前,我国医院管理者普通存在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对成本管理仅限于降低成本,没有从整体战略目标及医院外部环境(如采购成本意识)去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对非物质成本管理,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及环境成本等缺乏成本管理。各科室也存在卫生材料、药品、水电的浪费,资源使用无节制,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等,造成许多浪费。

(四)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素质较低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较差。财务人员素质低,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造成财务监督、财务预算、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不得力,最后出现资金流失和浪费等严重后果。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医院成本管理及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通过成本核算和管理,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首先,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实行院长负责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在院长委托主管领导或财务科科长直接领导下,以财务科为中心,由成本核算会计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其次,制定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实行以科室作为成本责任中心计算其成本,建立科室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以及日/床医疗成本和门诊人次医疗成本等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最好是病种DRG的医疗成本核算,这样成本核算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医疗产出量的医疗成本,对于改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或者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补偿医疗消耗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进行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医院资产安全和完整,以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

医院成本核算是以科室作为成本责任中心计算其成本,因此,加强对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对科室购买的医疗机械及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登记,对实际的使用量进行核查,减少和杜绝医疗机械及设备的闲置和浪费现象,财务科要与各科室成本核算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同时,医院将成本核算的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科室的绩效考核中,增加医务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通过科室的成本核算找出经营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利于改善经营、为控制成本提供方便。所以,节省成本开支,减少卫生资源浪费,是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加强医院对科室医疗投入及产出管理的重要环节,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使人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意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节省成本开支,降低成本费用。对贯穿于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的核算与管理,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成本管理扩展到非物质成本管理,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及环境成本等。同时,加强职工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医院职工们都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主动地降低成本,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和执行。

(四)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新财务制度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法律法规,还需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熟练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软件操作和应用。因此,医院必须加强财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相关财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和更新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完善其知识结构,树立明确的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成本核算的管理和控制,明确成本核算对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营的重要性,在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起到财务监督和成本管理作用,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同时,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一套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各科室和医技科室的检查治疗等核算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及汇总等,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新财务制度实施后,要求医院要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医院必须按照新财务制度的要求执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控意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和成本核算组织体系,通过降低服务成本,节支降耗,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S

参考文献:

1.徐寿森.介绍一种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及绩效工资分配方案[J].经济研究导刊,2013,(6):99-101.

2.王东芳.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会计师,2013,(7):42.

3.孟令秀.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3,(3):135-136.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范文第2篇

摘 要 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社会效益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经济水平的重要内容。就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增强医院自身实力,提高医院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核算 财务管理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的成效。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何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呢?显然,有效掌握营运成本是关键。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构成要素、成本资料收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等,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

一、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缺乏市场机制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本核算方法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的构成要素、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成本资料的收集方法按时间分有前瞻性、回顾性两种,按登记方法分有自上向下 和自下向上两种。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而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医院成本核算级次划分的问题、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 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均与经典理论相悖,从而导致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去甚远,成本核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2.很多医院以不完全成本核算为主。医院目前开展的核算基本上都是不完全成本核算,主要是对直接成本计算,没有做到间接成本和费用的合理分摊。少部分医院尝试进行全成本核算,主要是通过医院内部的历史数据和人工经验进行成本费用分摊,而且不少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奖金分配,因此这项工作也具有暂时性,容易受不同时期管理目的和各方压力而对相关系数作出调整。

3.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医院各科室、各收费项目种类繁多,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但不少医院 各科室、各费用或项目之间的代码不统一,造成信息数据的孤岛现象,形成数据流程、上报的断裂,无法形成完整统一,可以比较和合并处理的成本信息,对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形成很大障碍。

4.很多医院在现行财务报表中的结余无法反映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收支 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支出一视同仁,没有区分费用,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他收支结余。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

5.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即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自然产生。传统的财务部门虽然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已被后起的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多数医院设置的经济管理办公室与财务部门的角色有分工又有合作,但部门的分离造成工作上的沟通不便。总之,目前公立医院基本都己遵循责任会计思想,制定了相关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建立了科室两级核算体系。但由于成本核算基础薄弱,以及观念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目前的医院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奖金核算,或者科室直接费用的简单控制,加之管理上的种种原因,医院成本管理离成本预测、成本目标、成本决策等阶段还相距甚远。

二、加强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就具体操作而言,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同时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对于差异账户,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以经济核算 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配备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全员互相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统。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科室、班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医院在医疗活动中,要使原始记录正确,就必须有完善的计量验收、领发等制度。医院内部各种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认真计量,并认真填写材料物质流转凭证,严格办理好各种收发领退手续。对消耗量大的水电气,应由专职人员经常检修计量 器具,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无误。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成本分析报告体系是根据有关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它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值得强调的是,其中事前成本分析是成本分析的第一步,是成本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本预测,也是成本分析的重中之重,可以利用成本核算的结果,提出可行的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为医院节约开支。通过以上策略来看,医院开展医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明确经营所投入的成本、收回的资金和补偿,更重要的是能够明确扣除成本后真正的收益。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公立医院,由于受国家财政拨款补助和价格政策的控制,正确效益评估和合理比较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实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同时,经过对效益评估和分配方案的几次修改,使效益更加真实、评估更加合理。这样,不仅有效地强化了科室人员的经济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科室人员自觉减少铺张浪费、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积极性,确实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4.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医疗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劳动,为了完成某项医疗服务有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与协助,为了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班组之间的流动,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采取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5.转变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模式相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也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分析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组织 机构的现状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实施的有效途径。以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医院经济管理机构,应当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采取权力相对集中和分工负责的扁宽型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赵存现,李景波.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重庆医学.2007(1).

[2]胡兴军.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措施.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院;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132-01

1 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1.1 医院总成本核算 医院总成本为医疗服务成本与药品经营成本之和。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关于支出项目规定,将医疗服务成本七大类分为十四项:(1)工资:(2)补助工资:(3)其他工资;(4)职工福利费;(5)社会保障费;(6)公务费。为便于成本分摊,将公务费分为水费、电费、燃料费和其他公务费:(7)卫生材料;(8)其他材料;(9)低值易耗品;(10)业务费;(11)购置费。根据成本测算需要分为提取房屋修购基金、提取设备修购基金、提取其他资产修购基金、小型设备购置费。在成本测算中,购置费前三项构成固定资产折旧值;(12)修缮费。为便于分摊成本,分为三项,即房屋修缮费、设备修缮费、零星工程;(13)租赁费;(14)其他费用,指以上十三项中未包括的业务支出。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经营成本除上述十四类成本外,还有药品和原材料,共十六项。十六项成本之和为经营总成本。

1.2 科室成本核算 确定成本科室。成本科室的确定依成本归集和便于计算为原则。可将医院二级测算科室定为测算责任中心,包括:①直接成本科室:是指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的科室,其确定依据以需要计算的单位成本为准。②间接成本科室:是指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而直接为直接成本科室提供服务的科室。包括:全院性间接科室:是指为全院所有科室提供服务的间接科室,包括全院性行政科室和全院性后勤科室。①确定直接成本科室若测算项目成本,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为直接成本科室,其它为间接成本科室;若测算诊次床日成本。临床科室为直接成本科室,其他为间接成本科室。②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分摊,通过分摊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归集到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加上分摊到的间接成本构成各直接成本科室的总成本。医疗服务成本分摊方法目前国内主要开展的有三种方法,分别为阶梯分摊法、双分配法和联立方程法。而使用最广的是阶梯分摊法,分摊层次按等级从高到低,行政科室成本首先分摊到其它科室;其次是分摊后勤科室成本:再次医疗辅助科室成本;最后分摊医技科室成本。

1.3 项目及单位成本核算 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计算科室每小时基本成本。即汇集科室的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低值易耗品耗费、科室公用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设备、办公用品、被服)折旧费、科室公用的卫生材料费及间接成本,再除以科室的总工时。

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系数涉及折旧年限、工作量、人员配备、日查例数等。

2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新成立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经济管理部门一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和合作关系。由于两个部门或机构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原财务部门或机构在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新建的核算部门或机构掌握全院经济的基础数据和管理思想处于主动地位,在医院经济整体管理工作中两部门或两机构难免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局面。同时,大多数医院局限于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对医院成本的事后控制一成本核算、评估、反馈等环节,往往忽视了事先控制(成本预算、决策、规划)、事中控制(各项成本的控制),缺乏对医院成本的全程控制意识。

2.2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内容有待完善 医疗服务成本是卫生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为了“生产”或提供一定的医疗服务所消耗的所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总和。因此,医疗服务成本管理不仅要重视物化成本,还要重视劳动成本及技术成本,使医疗服务成本内容综合完善,真正反映医疗服务的全部价值。然而,由于医务劳动计量标准不规范,大部分医院在成本核算中只简单地以门诊人次、住院天数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病人病情轻重、诊断的难易程度、诊疗中存在的风险、医务人员在“生产”中不同的技术含量没有得到真正反映,从而挫伤了一部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改的深入,医院经营管理迫切需要由宏观粗放型管理向微观核算型管理发展,这给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范文第4篇

成本会计正在经历显著的变化。随着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成本核算及管理已成为整个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及医院管理者越来越重视成本核算。因为医院各项成本的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的制定、医院人员及管理者绩效的考核与评价、财政补偿政策及水平高低的确定等均需成本核算来提供各项成本信息。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满足各相关部门的对成本核算的需要。而且由于医院的经济活动与企业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因此,无法将企业的一套成本核算体系照搬到医院的成本核算中。

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1日实施,运行已有13年,随着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及2006年以来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一系列会计规章的陆续颁布,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行《医院财务制度》没有对成本核算做出具体规定,不能满足全成本核算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我国医改不断深入,医院成本核算亟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12月新的《医院财务制度》颁布实施。新制度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在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分摊的流程等方面做出了与现行制度不同的规定。基于此,本文从医院成本管理目标出发,对以上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加深对新制度成本核算的理解和认识。

二、医院新旧财务制度成本核算问题比较

(一)关于医院成本核算对象问题 成本核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核算对象决定着成本信息的内涵,成本信息是为管理服务的,因此,确定成本对象必须以成本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成本系统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成本对象。如作业、产品服务和客户成本。罗宾·库珀等认为,成本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基于财务报告的目的而计量的存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二是向生产作业人员和员工提供的关于他们的工序是否有效率的经济性反馈;三是估计产品、服务、各项作业及客户的成本。由于我国医院公益性的特点,在以上三个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应再增加一项,即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有用的成本信息。所以,为了满足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医院总体成本水平的了解,医院提供财务报告,应该核算总成本;为了满足医院员工及各级管理人员对成本信息的需求,进行医院成本控制和内部绩效考核评价,医院需要核算作业成本或部门成本;为了满足医疗物价定价、财政的支出、补助等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需要,医院必须核算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等。

现行制度中,医院成本核算对象体系不健全。成本的核算仅仅是单位内部作为奖金分配的依据,不能适应财政、物价等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需要。现行的成本核算对象包括科室层面的成本核算,且成本核算科室的划分又不科学。其中科室成本核算仅包括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的核算,辅助科室的费用支出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提取的修购基金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分别计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间接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分摊计入医疗科室和药品部门没有涉及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新的财务制度成本核算对象比较全面,包括三个层次,既有医院总成本的核算,又有科室成本核算,还有病种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

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层面上,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开展全成本核算的医院,必须将由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纳入到成本核算的范围。这样,扩大了原来成本核算的范围。

(二)关于医院成本项目问题 医院的成本项目是按经济用途来划分的费用,说明生产支出的用途是什么。成本项目的分类要根据管理需求来确定,决定着成本信息的经济内含,企业成本一般可设置三个成本项目:俗称“料、工、费”即“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这种企业成本项目的分类方法也适用于医院成本核算与分类,但是医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企业的成本核算。

医院强调社会效益,同时兼顾效率,因为我国的公立医院是公益性单位,所以在成本项目设置上,既要体现医院自身核算管理的要求,也要体现政府部门对医院公益性管理的需求,因此,提供的成本信息既要满足医院内部管理需要,又要满足政府定价决策及政府财政补偿政策的需要,从而,在医院成本项目的设置上要进行合理地规划与制定。在设置以上成本项目的同时还要考虑财政补助成本。所以综合考虑医院的成本项目,应包括直接药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折旧费用及部门费用和管理费用,而且应设立财政补助成本。如果进行绩效考核、成本控制,则核算全部成本;如果进行政府定价,则考虑成本减去财政补助。而现行财务制度中,成本项目设置不合理。

一是没有设置专门核算成本的会计科目,只按照医疗部门和药品部门设置了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行政及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在二者之间分摊。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没有设置累计折旧项目,而是设置修购基金项目,而修够基金是根据医院收入或结余来进行计提的,而不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成本的核算,另一方面与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脱节了,计提的折旧部分可能已经超过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计提得固定资产折旧不足,从而对固定资产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账面上反映的永远是固定值产的初始成本,这会导致医院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有虚假成分,资产负债率也不准确。

二是没有考虑到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助的成本项目。新制度对成本项目的划分上,在基本的成本项目分类的基础上还考虑了政府的财政补助成本:在成本项目设置上对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合并不再设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而直接设置“医疗业务成本”弱化药品加成的核算。再将医疗业务成本进行成本项目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部门费用。将医疗、药品放在一起进行会计核算,这种核算更加符合医院的实际的需要;在科室层面上进行全成本核算时,还加入了管理费用成本项目;在成本项目中设置了累计折旧,扩大了成本核算的范围,让资产负债更加符合实际,极大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如除了一般的医疗业务核算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成本项目外,新制度还规定:在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的地方或医院,应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医疗业务成本除了包括基本医疗服务测成本项目外,还包括财政基本补助发生的归属于医疗业务成本的支出,如政策性亏损补贴。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不同的资金来源形成不同的成本信息。新制度的成本项目中若包含了财政支出成本,可以用来进行绩效评价和成本考核。但是却不能用在政府定价上。

(三)关于成本分摊流程问题 企业成本划分为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其中产品成本又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间接成本要进行分摊。根据管理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结合医院的业务流程,医院成本的核算有三个层次:一是总成本,包括基本医疗成本、公共卫生成本、科研成本和教学成本;二是部门成本或作业成本;三是产品成本,包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因此,成本的分摊流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总成本的归集与分摊。需要按照医疗、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分别进行成本的归集和分摊。

第二步是部门、科室的成本核算。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和间接费用分摊计入的原则进行部门、科室成本的核算。在科室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两次分摊:一是分摊不能直接得到的科室消耗。二是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向直接成本科室的分摊。

第三步,产品成本核算,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按病种,按不同病种分别核算成本。二是将项目作为分摊的基础,以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作为核算的对象,对每个服务项目的全部成本进行定期核算。

现行制度规定医院成本核算包括医疗支出核算和药品核算。直接费用是直接计入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管理费用按一定的比例分摊计入。这种人为分摊管理费用的方式容易因数据处理不当造成误解,而且容易造成医院收支结余不准。管理费用在会计报表中被分摊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并不作为科室成本核算的指标考核,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医疗活动的成本。没有提及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的分摊。

新制度在进行医院总成本核算的同时,科室成本的分摊中,“管理费用”不再像原制度中要求的要二次分配,将不再分摊至“医疗成本”中,这样,设置的医疗成本科目将更能客观、真实、单纯地反映出医院从事医疗服务活动所需的耗费,这样政府进行投资决策就有了直接的依据。在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时,本着成本效益性关系,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以下科室进行分摊,如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再将医疗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最终将所有的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病种成本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核算。这样整个医院的成本分摊体系就比较健全。

三、医院新财务制度成本核算的意义

(一)新制度成本核算实现了与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对接 引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念,建立和完善了成本核算财务体系。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和公共的信息资源,会计信息之间相互可比、并且真实公允,从而对各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新制度加强医院财务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及分摊上极大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实现了与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对接。再如把累计折旧作为一个成本项目在成本中进行核算,成本项目的划分和成本费用的分摊流程上,建立了适合各方管理目标和医院实际的成本核算系统。

(二)新制度成本核算与《新医改》要求保持一致 新医改明确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和发展非公立医疗卫生,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发展,将逐渐形成多元化社会办医格局,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逐步由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在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利润平均化、市场相对稳定和产品价格上调窄间狭小的环境下,开展内部潜力挖掘,即成本核算。新制度中建立适合医院实际的成本核算和各方管理目标的系统,为了使成本信息的适用性更强,避免成本工作的盲目性,所以一切从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和需求出发,这必将使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医院内部成本核算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以及政府价格制定、宏观决策制定等中产生重要作用。

(三)新制度中的成本核算管理表明预算会计向成本会计的过渡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的颁布是医院财务管理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本核算管理从成本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归集与分配流程上进行,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从会计工作角度来讲,是由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核算向企业单位的成本会计过渡。不论是选择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项目和成本分摊流程及分摊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是医院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医院成本管理对医院会计核算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促进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医院核算方法的完善。

(四)医院的成本核算日益由宏观管理向微观核算发展 随着我国医院逐步被推向市场,医院在实行成本核算之初的管理和指导思想是对医院经济实施宏观的、粗线条的管理政策,在这种管理政策指导下的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思想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同时,医院也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宏观粗放型的成本核算方式,而是要求医院的成本核算能起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作用,确实能作为医院日常管理的一种具体方法和制度,从而,医院成本核算也逐渐由宏观管理向微观核算发展。具体表现在由原先医院的会计核算向新制度下的病种核算、医疗项目核算和科级统计核算等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飞:《成本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医院成本核算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ERP;成本作业法;医院全成本核算

一、引言

在医院的管理中,经济成本核算工作一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就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诸多难题。因而,科学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各个机构的正常运行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成熟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更是对成本核算和监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首当其冲的,是应该将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统一起来,丢掉科室差异的旧思想,将所有资金消耗纳入计算之列。此外,我们知道,医院的服务业务流程多而繁杂,若是使用手工进行核算,势必会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尚且还不能保证准确度和速度。因此,在医院内普及信息化流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是切实紧急的。当然,各机构部门的联系也是要考虑进去的,实现不同科室的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送,是保证医院管理保质保量、合规经营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ERP系统在数据收集和计算上具备良好的优势,还能实现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综上所述,ERP系统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体体系,必将对医院的全成本核算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如何完善二者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二、作业成本法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作用

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中,主要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其中,直接成本主要来源于直接医疗类科室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成本在医院成本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是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正是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为产品或者服务消耗成本等同处理,力求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而管理费用作为医院中一种特殊的存在,在医院成本核算中,一般是将其分摊到具体的科室、医疗服务项目和病种中。当然,这就需要借助作业成本法来进行合理分配。医院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作为医院成本核算的最基本的三级核算结构。存在着级次越高,核算方法越简单的属性。这是因为,级次越高,涉及到的分摊成本问题就越少。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中,间接成本来源广而杂,在本文中,间接成本主要有主要作业成本和辅助作业成本。其中,主要作业成本是成本对象直接承担的成本,其余的则是辅助作业成本。利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则,医院可以自行计算出各个成本中心耗费的资源,然后把各辅助部门的成本分摊到合适的、对应的成本中即可,具体的分摊原则有以下五种:其一,收集直接成本的原始数据:直接计入能够分清的成本费用;余下的成本费用按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其二,分摊后勤科室和辅助科室的费用。对于后勤科室,主要依据其耗用量的大小,依标准来进行分配;而辅助科室,大多采用其对应的成本科室分摊的办法,譬如,药物辅助科室费用就由门诊和住院药房的具体情况来分配到各成本中心进行分摊。其三,将行政管理科室费用按比例划分。其四,汇总成本费用,要注意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要求。其五,对第三级次进行分配,即计算各个医疗项目成本费用,依据各分属成本中心的成本将其分摊下去。

三、ERP系统下的医院成本核算框架的构想

除了需要科学的计算方法外,还需要合理高效的运算平台,ERP正是符合标准的这一计算系统。所谓ERP,简单说来,是一种先进管理思想和手段的集合体。ERP系统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层级式的数据统计系统,有效保证了数据查询,数据提取的及时性、科学性和逻辑清晰性。此外,ERP系统还支持多模块核算的功能。具体说来,医院里使用的ERP系统具有七大子功能系统,依次是设备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总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应付应收管理。七个模块既是独立运行的系统,又具备关联性。各成本核算模块会依据成本预算动机,来对各模块的数据进行详细计算,从而对各模块进行投入经济。

四、构建医院ERP系统的全面成本核算工作的建议

1.细化相关ERP系统的相关模块

对于不同的医院,依照其实际情况,开设需要的ERP信息管理平台,如此一来,医院内要设定专门的信息平台维护中心,确保ERP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是需要具备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才能完成的。医院的信息开发部与维护中心也可以合并为一个部门,方便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传达,同时财务会计人员站在其专业的视角,反馈的信息也能帮助信息平台开发人员促进信息平台的优化和进步。

2.确保子系统操作人员的专业性

平台搭建好了,如果使用的人不会,那也是形同虚设。因此,一方面,医院要做好信息平台后台专管人员的职责工作,确保合适专业的人员来但此重任;另一方面,医院要加强各成本中心、辅助科室和成本科室人员的平台使用决心和能力的培养,对不习惯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老员工,要做好其帮扶和助手的安排工作,以确保各个成本中心的子系统操作人员都能用有所学、学有所教以及学以致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在结合作业成本法和ERP系统的基础上,能够完成全面成本核算工作。其中,作业成本法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法,ERP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实操平台,二者双管齐下,有助于医院从细节处理上管理其成本分配问题,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体系。在此系统下,医院各层主管和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把握医院各科室的情况,以便能及时做出指导和调整,有利于医院实现现代信息化和提高其科学管理水平。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医院借助这一系统,能对各个科室进行合理、科学的成本分配,以保证医院的合规、合理经营,为其良好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晋,郑天容,方建芬.ERP系统在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9):93-94.

[2]张艳.医院全成本核算基于ERP下的应用及问题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