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问题一直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绩效,对比差距,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研究过去三十年上市银行绩效体系,旨在为我国上市银行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上市银行 绩效评价发展阶段

一、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对象,功能多样化,业务综合化的金融性企业。我国商业银行为适应多方面的要求,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但在操作中仍存在许多具体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有目的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适合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有着关键的作用。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为经营原则,高效率的运用自身资源,提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所体现出来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第一阶段

在国外,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西方银行业经营环境稳定,监管严格,银行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存贷款利差。银行盈利仅取决于其市场份额,业务的发展必然导致绩效的提高,所以经营目标主要是增加市场份额。产品单一,市场风险较小,考核重点仅仅在于存贷业务的增长和市场份额。银行基本不需要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开始进入财务绩效评价时代,出现了大量著名的财务分析或评价模型。杜邦公司在1903年首创了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核心的杜邦财务体系分析系统,模型将ROE分解为资产净利率(ROA)和权益乘数(EM),整体分析各种因素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而后,在1972年,美国学者戴维•科尔第一次将杜邦分析系统应用于商业银行领域。1928年,美国的亚历山大•沃尔更是提出了沃尔评分法,利用综合评分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评价,该方法随后普遍应用于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中。

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进入80年代后,整个西方银行业处于放松管制的转变时期,利率管制的松动、汇率的逐步市场化,银行经营的大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单纯业务发展不再能带来盈利的增长,相反,盲目发展贷款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导致了大量的损失,银行在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甚至走向破产关闭。此外,商业银行在产品种类,业务范围上进行了开拓和发展,许多非金融公司也进入了金融服务行业,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为提高经营效益,保证竞争优势,银行试图以绩效评价作为手段改进内部管理,剔除不能创造效益而增加成本的工作环节和服务,并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

因此,商业银行在不断开拓新的盈利来源的同时,意识到业绩管理的必要性,并试图通过绩效考评改进内部控制。在1979年,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评议委员会制定了骆驼评价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流动性。该体系对以上5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然后对商业银行的总体经营水平进行评估,最后评定综合等级。骆驼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三性”原则,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但骆驼评价体系仍然主要从财务角度方面对银行财务绩效进行审核和评估。由此可见,传统银行的绩效评价是以财务指标分析为主导,辅之加以非财务指标分析。

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定义在90年代以后,消费者所获得的各种金融服务产品的来源更加广泛,银行经营在高度竞争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银行逐步将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评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成本。wi1lam D Miller在《商业银行评估》中提到评价银行绩效必须在关注影响银行的财务因素的同时,也要关注非财务因素。由此,提出了10P评估法。10P是指利润、资产、资产和负债的组合、产品、营销渠道、业务流程、战略计划、人事制度、潜力和银行个性。分析以上10个因素可见,willam主要上是从非财务指标来分析银行绩效,扩展了银行绩效的分析方法。哈佛商学院的教授RobertS•Kaplan和复兴集团的总裁David P Norton在1992年《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以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管理系统的论文:《平衡计分卡一绩效驱动指标》。首次提出平衡计分卡概念,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新型战略管理体系。由于平衡计分卡有很多优点,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它运用到银行的管理活动中,世界前400家大银行中就有50%在绩效管理中使用了平衡计分卡。

参考文献:

[1]周习华.外资银行进入动因、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研究.现代财经.2007(8).

[2]刘金贺,姬虹,李俊.中外银行的二大战役.商界评论.2008(3).

[3]易红兵.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统计研究.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4]卢国锋.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暨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 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 高校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 这就促使预算单位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 提高编制预算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 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

【本页关键词】职称论文 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正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国库管理制度, 是被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公共财政管理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我国, 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 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将所有财政资金存入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单位在支付款项时提出申请, 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 将资金直接从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收款人的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实行这种制度, 能从根本上避免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缴拨制度的种种弊端, 对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1. 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去财政资金支付层层拨付, 财政收入层层汇缴, 流经环节过多, 资金沉淀在预算单位的问题, 也能从制度上解决以往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截留、挤占和挪用等问题, 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2. 能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预算支出所需资金由财政账户直接拨付, 减少了中间环节, 使预算资金到位及时, 从而有效地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 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改变了资金由预算单位层层转拨, 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既有利于财政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 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又能有效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3. 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加大财政监管的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预算单位支付每一笔资金的付款金额、用途、交易时间、账户余额等信息, 都可以在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中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由此, 对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大大提高, 监管的力度也明显加强。

4. 有利于促进预算单位提高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 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 高校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 这就促使预算单位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 提高编制预算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同时,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专项经费必须事先提出详尽的论证报告和预期效益, 预算的执行与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在时间上一致, 这样就促使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水平, 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5.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敬丽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简述压力测试的发展与基本方法,并简要介绍香港金融管理局压力测试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

【关键词】银行信贷 压力测试

经过20年的发展,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由于估计非正常市场条件下经济损失的优势被国际银行及金融机构广泛应用,与传统的Value-at-Risk (VaR)模型一起被认为是当前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市场的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无法完全由正态分布假设下发生的频率测算,因此,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分析尾部风险的工具得到了学术界和实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发展概述与基本方法

从2000年开始,国际清算银行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定期开展银行压力测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先后的《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和《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中,都强调了银行压力测试的重要作用。中国银监会也相继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压力测试的方法在欧盟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不同的实践规范和风险情景设置,进行不同的压力损失限制保护。但是,压力测试的核心仍然是“罕见但仍然可能”(exceptional but plausible)事件的定义与这一事件的数学模拟,因此,也一直有人认为压力测试更多体现的是“艺术”。

压力测试的一般方法是选择测试方法,选择情景,模型冲击,界定冲击资产等。测试流程的各个环节在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演化出了众多方法,例如极值分析、历史模拟情景与假定特殊事件等等。

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研究方法

(一)压力测试框架建立

测试对象为香港地区零售银行的信贷风险,框架包括宏观经济信贷风险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为金融固化指标,为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为误差项,误差项简化计为0,因此实际意义为数学期望,但是从精确计算的角度,这一误差项的取值仍然十分复杂。

和通过半相依回归模型(SUR)建立的宏观经济环境评估方法。设为第个部门第个时期的平均损失率。

令,

建立以下半相依回归与自回归模型,

(1)

(2)

限于篇幅,略去系数矩阵的阶数的说明,以上阶数按照矩阵计算规则限定。

假设序列不相关且方差为满足正态分布,方差协方差矩阵为。

(3)

(二)数值计算与模拟

选择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一季度历史数据平均历史损失率数据为基准值,以某一时期贷款总量中超过到期三个月的贷款额的比例换算损失率。根据方程进行迭代计算,需要指出的是,为随机生产序列(风险因子),随机模拟产生出历史数据外的10000个基本数据,根据历史和模拟封闭求解风险值。

(三)回归计算与测试

选择香港地区GDP,大陆GDP,港币实际有效汇率和香港地区物价指数作为宏观经济变量。以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8年第一季度作为基本数据,对方程组(1)-(3)进行半相依回归(SUR),得出银行损失率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结论显示:香港和大陆经济恶化,香港地区物价下降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会导致香港银行损失率升高。

(四)主要研究结论

给出损失率与宏观经济的极端状况(例如汇率在第一、四季度分别升值300基点,第一季度GDP下降3%,物价出现第一季度4.4%,第二季度14.5%的下降等状况),进行上述的随机模拟,判断正常情况与极端情况下的损失率变化。

结果显示,传统的VaR模型下,90%置信度时,银行仍在赢利,但是在99%时,银行损失率将达到最大5.56%,而99.9的极端情况下,损失率最大能达到8.95%,虽然这样极端损失的情形发生的概率极低。

三、启示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宏观方程与模拟方法进行压力测试,是简洁和主流的测试方式。根据本省的信贷规模与主要流向选择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合理的压力测试是判断和预警金融信贷风险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将是当前金融稳定和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朱元倩.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学家,2010(02).

[2] Jim Wong, Ka-fai Choi, and Tom Fong,A FRAMEWORK FOR STRESS TESTING BANKS’ CREDIT RIS[C].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Research Memorandum 15/2006.

[3]周颖颖,等.小样本下两阶段MCMC参数估计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0(02).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东亚经济奇迹 关系为本 政府主导 现代化

一、东亚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东亚主要由儒家思想支配或以其为官方思想体系的社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文化起源和语言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儒家思想都是源于中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大发展。在当代怎样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的真正发展,少走一些弯路,就需要用正确的发展观来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

自1949年建国以来,早期并没有采取一种本土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追随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基于工业国和集体农业的。并且,没有依赖世界经济,一方面是中国主观的原因,即要终结帝国主义的干预,另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制裁,使中国不得不放弃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经过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显然没有那么有效。因此,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修正苏联模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经历了坎坷与挫折,最终发展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快,而且,中国经济的改革无疑使东亚崛起的重要因素。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当时无疑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造成的社会隐患也在不断显现,比如,环境的恶化、腐败现象的频繁出现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东亚的经济发展模式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东亚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上的,以政府主导(推动)、外向战略、赶超目标为本质特征,具有亚洲文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1、“东亚经济奇迹”的产生

6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保持了30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从根本上看,东亚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亚洲国家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稳定而均衡的“关系为本”制度分不开,在市场规模不大的赶超前期,利用政府主导下的“关系为本”制度,不仅平均交易成本低,而且可以再短时间内集中国力,模仿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在东亚国家(地区),是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发展。

2、从金融危机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隐藏在“东亚经济奇迹”背后的也正是这种制度的局限,即“关系为本”的制度只能将市场扩展到一定的限度。继续依靠“关系为本”的平均交易成本就明显要高于使用“法制为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关系为本”的制度中,竞争会导致投资(或投入)减少,显然是一种负面效应。更为严重的是,在分权化过程中发生的这种非连续的制度中断,很难被外界所观察,“关系为本”通常是黑箱作业,信息不透明。因此,当危机出现后,要在“关系为本”的制度与“法制为本”的制度之间建立一个跨国的治理结构来共同应付危机的成本十分昂贵,外国投资者因此产生了更大的恐慌感,导致大量资本抽逃也就不难理解。

3、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模式只能是一种相对的稳定,而不是绝对地静止不变。 当初东亚模式造就了东亚经济奇迹,后来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东亚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亚经济的复兴使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东亚模式的价值。东亚各经济体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行经济改革和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复苏。

首先,知识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活力。再次,灵活汇率降低货币风险,建立大量的国际货币储备。最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构建。以日本、“四小龙”、东盟以及中国为主的“东亚经济圈”的形成,实际上是资本、技术、货物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各国间自发流动的“非制度性安排”的结果。

三、东亚发展模式与拉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1、经济发展的不同

东亚在各个时期都比拉美经济发展迅速。尽管东亚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时期也有发展快慢的变化,但平均来看,基本上都能保持在高增长范围。拉美则在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持续方面,都表现出严重的问题。

2、城乡、区域发展均衡程度不同

很多拉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忽视农业甚至歧视农业,致使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均衡。一方面,政府重工轻农政策和农村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得大量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造成了城乡劳动力比例失调,农村和城市的贫困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城市化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城市二元”经济与“城乡二元”经济现象。

相对而言,东亚比拉美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方面要好得多。但是,在城乡、区域发展方面,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调问题。许多东亚国家目前超过50%人口集中于城市区域,包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

3、国家干预的有效性不同

东亚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了强干预。与拉美国家相比,东亚的干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灵活性,即政府愿意并且有能力随时随地调整各种经济政策。

第二,合理性,即政府的干预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为基础。

第三,公开性,虽然东亚社会常常被视为“关系为本”的社会,这种关系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的干预活动以及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具有较强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李情.论当代中国发展观[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2.

[2]单玉丽.从亚洲金融危机看“东亚模式”[J].亚太纵横,2000(3).

[3]沈静.东亚模式----东亚经济[J].财经研究,1994(4).

[4]邵志勤.东亚经济复兴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J].东南亚纵横,2009(2).

[5]刘洪钟.论东亚地区经济的关联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5).

[6]卢伟.东亚经济模式与拉美比较[J].亚非纵横,1994(2).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调控经济;比较研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199-02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贺思文(1988-),女,湖南益阳人,硕士,从事商业银行管理研究。

政府调控经济竞争力是指政府调整与控制经济社会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金融手段、计划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法制手段等来规范与调控社会与经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法律法规,确定发展战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的行为。政府具有的经济职能也决定了其对社会和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性。衡量政府调控经济竞争力的指标选取了GDP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

一、泛珠九省区各政府调控经济竞争力的现状比较

1.GDP增长率。表1中可以看出,泛珠九省区各省GDP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率最高的是海南省为15.8%,其次分别为四川、湖南、广西和江西,GDP增长率分别为15.1%、14.5%、14.2%和14%。GDP增长率最低的是广东省为12.2,但广东省GDP总量基数较大。需要指出的是,海南、四川、湖南、广西和江西几省还处在经济发展阶段,虽然GDP增长率较高,但这一增长对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而广东省已经进入比较成熟阶段,经济增长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较低。

GDP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的总财富,对于单个个体所创造的财富,常用人均GDP来衡量。从人均GDP增长率来看,泛珠九省区内各省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2%,其中贵州省以16.9%列泛珠九省区第一,最低的却是广东省为10.8%,这与广东省的的人均GDP基数有较大的关系。

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几乎总会影响金融市场走势。表1中可以看出,泛珠九省区内各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都在15%以上,处于高增长区间。具体来说,增长率最高的是云南省为21.9%,其次为海南、江西、贵州、湖南和四川,其增长率分别为19.5%、19%、18.9%、18.8%和18.7%,中国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为18.3%,泛珠九省区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广西和广东,分别为17.2%和16.9%。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一个滞后的数据,但却是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它还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上页表1中可以看出,泛珠九省区中各省的CPI均在5%以下,并且大部分在3%左右。具体来说,最高的是海南省为104.8,其次是云南省为103.7,其余7个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3.3,这就是说泛珠九省区内各省在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经济运行比较稳定,政府调控恰当,且市场行为比较理性。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同CPI一样,也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以上页表1中可以看出,泛珠九省区内各省PPI有一定的差异,最高的是江西省为115.3,其次是广西自治区为112.0。另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5的还有云南、海南、湖南等,这几个省虽然高于平均水平,但都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PPI最低的是广东省为103.2,与其CPI103.1基本对应,属于调控能力比较强的表现。

4.城镇登记失业率。就业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既是一个对失业率控制的指标,又是对其他指标状况的一个综合反映。从上页表1中可以看出,泛珠九省内各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5%以下。具体来看,云南省与湖南省失业率最高,并列第一位4.2%。最低的是广东省为2.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泛珠九省区都清楚的认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民生的改善就无从谈起,也都很重视控制失业和促进就业,在这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

二、对于加强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指标的分析,明确了泛珠九省区各政府调控经济竞争能力的情况。九省区各省所处情况也有所区别,因此应结合各自的特点给出不同的对策建议。

1.对于东部地区的广东省与福建省来说。根据上文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广东、福建两省政府在调控经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对于这两省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一是促进政府向民生型政府的转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于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于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二是加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的改革与调整,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真正实现法治政府。

2.对于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南和四川省来说。江西省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内陆对外开放省份,但其调控经济竞争力并未完全地发挥出来,主要的问题是稳定物价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对于江西省的建议主要有:一是促进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搞好公共服务,降低政府成本,提升政府效率;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制定完善的市场支撑体系,稳定物价。湖南和四川省经济发展在中国处于中游水平,调控经济竞争力比较薄弱,有上升的空间。因此,对于这两个省的政策建议有:第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第二,增强调控的预见性,加强对商品价格的管制。

3.对于西部地区的海南、广西、云南和贵州省。上述四个省份情况类似,均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就需要政府在调控经济面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上述四省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逐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改善民生状况,日益提高偏远、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二是推进社会事业体制创新,推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王丽娅,陈弦.泛珠九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徐贤春.地方政府能力评估——浙江省11个城市的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