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文化论文

大众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众文化论文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大众文化现象在小说中的表现《孤心小姐》深受大众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本结构中。它是对商业文本的一种仿照,充满了大众文化的元素。丽塔•巴纳德(RitaBarnard)在她1995年出版的《美国大萧条和丰富的文化》一书中指出,韦斯特“抄袭或仿照一些商业文本的手法,而他的这种模仿带有情感色彩,充满滑稽和讽刺意味”。[4]这部短篇小说是由多个松散的故事串联起来的,每个故事还有附上的标题,如“孤心小姐与羊羔”、“孤心小姐在乡间”、“孤心小姐参加派对”等,呈现出的是一种报纸专栏的写法。故事的场景设定和人物的刻画也有大众文化的深深印记。故事开始于纽约邮报的一间办公室里,建议专栏的“孤心小姐”面对一摞未回复的信件一筹莫展。最后期限在迫近,他却还不能及时回复来信读者的绝望和无助,因为他自知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场景中的纽约邮报,这一主流媒体已经成为现代人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寄托和诉求,处于苦难的民众纷纷向它寻求慰藉和出路,它因而也产生了权威的效应。于是,专栏作者被赋予了心理治疗师和上帝的虚幻自我身份定位,将自己树立为成艰难时代的救世主形象,想要解救处于苦难中的大众。他“尽管穿着风格杂糅的廉价布衫,但是依然看上去像是浸礼会牧师之子。胡须与他十分相称,使他看上去更有基督教的风范。即便是没有它,也没有人会认不出他这个新英格兰的清教徒”。[5]尽管他提供的解救之道并不可靠却在受众者这产生了权威效应。面对遭受痛苦,处于道德、精神困境的大众,“孤心小姐”给出的解决方法是美食、酒精、性、艺术、宗教,无不反映出一种以商业、消费为主导的大众文化。韦斯特在他的叙事语言中也融合了大众文化的特点,文中多处出现广告、报纸头条、电影剧本、喜剧演员、戏剧舞台等大众文化素材。他的叙述为我们描绘出好莱坞的图景,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叙事。小说与电影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媒介语言和表现手段上,小说的侧重点是“故事因素”,它偏重于“故事价值”和“叙事形式”,“在小说中,你可以用一句话、一个段落、一页稿纸或一个章节,来描写人物的内心对白、思想、感情和印象”;而电影剧本强调“戏剧因素”和“戏剧形式”,“涉及的是外部情境,是具体的细节……一个用画面来讲述的故事,它发生在戏剧结构的来龙去脉之中”。[6]韦斯特在小说中引入电影剧本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在小说中插入了戏剧性场面,借助戏剧场景的形式来叙述故事,进行性格刻画和环境描写,突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情节的戏剧性。例如,在“孤心小姐和羔羊”这一章中,“孤心小姐”就曾梦见自己幻化成一名魔术师,站在观众满席的戏剧舞台上,正在表演门把的戏法。在他的指挥下,门把变换着各种形态,表演结束后,他引导观众进行祷告却发现无论自己如何挣扎,他的祷文总是停留在施拉克教他的———“孤独小姐的灵魂,光辉我;孤独小姐的身体,滋养我;孤独小姐的眼泪,洗礼我……”[5]韦斯特借助戏剧舞台这个媒介,勾勒出一个滑稽的布道者形象,呈现了“孤心小姐”内心在身份建构中的挣扎。“她”试图充当民众的救世主,却无可奈何。除了戏剧性场面之外,小说中还表现出明显的戏剧性冲突,这集中体现在“孤心小姐”与多伊尔夫人的丈夫“跛子”之间。在“孤心小姐”与多伊尔夫人的情事曝光前,“跛子”对他充满了崇敬,虔诚地向他讨教摆脱残疾困扰的良药,仿佛迷途的羔羊在向上帝恳求指引和救赎,为两人之间的对峙以及戏剧性的结局做好了铺垫。在最后一幕,伴随着门铃突然响起,“跛子”正在缓慢地向“孤心小姐”接近。此时双方画面交替剪辑,一方面,“孤心小姐”激动地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拯救“跛子”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内心充满按捺不住的拯救热忱;另一方面,“跛子”手中正揣着一个报纸包裹着的不明物,当看见“孤心小姐”时,停住了脚步,手伸了进去的同时发出警告的声音。“孤心小姐”绝对不会料想到自己要去拯救的人想要夺取他的性命。没有什么比一个狂热的“拯救者”与一个遭受背叛的复仇者的对决更有戏剧性了。这时气氛也越来越紧张,两个人撕扯在一起,冲突达到,只听见袋中一声枪响,“孤心小姐”拉扯着“跛子”滚落下了楼梯。这种戏剧性结构使小说具有电影作品的真实性和现实感,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表现出大众文化的特点。

2.大众文化对人物的影响大众文化对人物的自我认知和身份构建影响深远。媒体为主导的大众文化已经被大众所信奉和接受。这从如潮水般涌来的读者来信就可见一斑。媒体在引导和影响大众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权威感,承当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等方面的诉求。它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使得文中的“孤心小姐”在它的影响下为自己建构起治疗师、救世主的虚幻身份。面对迷茫而痛苦的来信读者,专栏作家“孤心小姐”内心深受煎熬,因为他自知无力向苦难的芸芸众生指点迷津,无法满足他们的诉求。正如他所说的,“基督才是解救之道,如果他不想难受的话,必须远离基督的事业”。[5]可是处于主流媒体的位置,他不得不呈现出一种救世的姿态,继续做着基督、治疗师的事业。慢慢地,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构建了救世主形象,常常为世人的苦难而烦心忧愁,并开始在他的梦境中有所反应:在梦境中,他发现自己站在戏剧舞台上指引观众们祷告。在一次与一位老人的交会中,他自称是心理医生:眼看他们走了过来,老人跳了起来。“孤心小姐”一把将他按住,迫使他坐回到椅子上。“我们是心理医生”,他说。我们想要帮助你。“你的名字叫什么?”“乔治•B•辛普森。”“B指的是什么?”“你的年龄呢?还有你追求的性质是什么?”“你凭什么这样问我”“科学赋予了我这种权力”“算了吧,”盖茨说道。“那老家伙快要哭起来了。”“不,克拉夫特-埃宾,感情绝对不能妨碍科学的探究。”“孤心小姐”用胳膊搂住了老人。“告诉我们你的人生故事,”他用充满同情的口吻说道。[5]“孤心小姐”在老人面前呈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认为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信誓旦旦地称科学赋予了他权力,拯救是他的使命。这种救世主意识不断增强,使“孤心小姐”最终确信自己是基督的再生。在“孤心小姐”的一次宗教体验中,在光与暗的交汇中,他受到神的感召,确定了自己在世耶稣的身份。“他意识到两种韵律慢慢交织在一起,当二者合一时,他完成了与耶稣基督的完全认同,他的心就是上帝的心,而他的头脑就如同上帝的头脑”。[5]在救世主的身份确立之后,他开始计划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孤心小姐”之后将要去做的事。他“将自己专栏的拟稿呈报上帝,上帝对他的每一个想法都表示赞成”。[5]多伊尔的突然出现在他看来是上帝的旨意,是他能施行法力的一种征兆。他拥抱“跛子”,使他重新变得完整起来。这种虚幻的身份定位最终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结局。此外,大众文化影响并形成人物的认知,表现出明显的消费性、商业化特点。艺术和宗教是“孤心小姐”给读者提供的解救之道,但是在他的叙述中,两者都沾染上消费、世俗的含义。比如,对艺术的叙述,“孤心小姐”几次向他的读者强调艺术的作用,称“艺术是一种出路。艺术是人生最丰厚的馈赠。成为一名艺术家或是作家吧!当你感觉寒冷的时候,让提香火红的色彩温暖你;当你饥饿时,聆听巴赫的巅峰之作、勃拉姆斯的和声、贝多芬的咆哮来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5]这种广告式的宣传将高雅艺术渲染成能解百病的灵药,体现了一种商业化的目的。曾经的高雅艺术,在“孤心小姐”的宣传下,沦落为标准式、程序化、肤浅性的消费文化,带给读者一种虚假的感官快乐。宗教也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在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广告、消费色彩。在“孤心小姐和羔羊”这一章节中,“孤心小姐”就曾梦见自己幻化成一名魔术师,站在观众满席的戏剧舞台上,正在表演门把的戏法。在他的指挥下,门把变换着各种形态,表演结束后,他引导观众进行祷告却发现无论自己如何挣扎,他的祷文总是停留在施拉克教他的———“孤独小姐的灵魂,光辉我;孤独小姐的身体,滋养我;孤独小姐的眼泪,洗礼我……”[5]他的声音也总是像列车员招呼车进站一样。庄重的宗教信条被一种广告式、具有煽动性的语言所代替,表现出强烈的商业化气息。这时梦境切换成另一个场景,“孤心小姐”发现自己来到大学的寝室,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室友史提芬•加维和加德•休姆。他们整晚都在争论上帝的存在问题。当发现酒水不足时,决定去一趟超市。在超市中,他们闲逛到禽类贩卖区,停下来玩弄起了羊羔。他们商量着购买一只,作为贡品献给上帝之后再烤着吃。他们“驱赶着羊游行穿过超市,‘孤心小姐’拿着刀走在最前头,羊和其他人尾随其后,行进中还唱着低俗版本的‘玛丽有只小绵羊’”。[5]大量戏谑、娱乐化的语言与庄重、严肃的宗教话题形成了鲜明的冲击,表明大众文化对人物认知的潜在影响。饱含宗教色彩的意象———羊———已经沦落为销售区中的普通商品,被烙印下消费文化的色彩,而宗教也被赋予了一种世俗的含义。

二、大众文化观的探究

在韦斯特的众多作品中,学者早已觉察其中流露出的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态度。他的朋友巴德•舒尔贝格(BuddSchulberg)就将他对好莱坞的愤恨称为“深入骨髓的消极”,很多评论家也很容易将他归为“消极的古典风格”。帕特里克•布朗特林格(PatrickBrantlinger)认为:“这种风格将大众文化被视为社会衰败的一种标志。”[7]《孤心小姐》体现了对大众文化的一种否定性倾向。这种否定性的现实呈现表现为主体虚幻身份的构建、媒体的欺骗性以及媒体对公众需求的不充分满足。大众文化对“孤心小姐”的消极影响就折射出作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态度。作者还通过“孤心小姐”这个专栏名称暗示主流媒体对大众的欺瞒性。大众不知道“孤心小姐”的真实性别,而给他们提供建议的专栏作家面对自身的精神困境也无计可施。另外,不论是报纸、电影、戏剧、通俗文学还是其他有关大众文化的一切,韦斯特都是用来表达大众的集体渴求。正像菲茨杰拉德所指出的那样,“公众尽管看上去仅仅渴求欢娱,但是这种渴望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是大众文化所不能够满足的”。《孤心小姐》就通过建议专栏的形式探讨了大众文化是否能够满足大众对精神抚慰的诉求,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承载着他们诉求的专栏作家“孤心小姐”因不断向读者许下虚假的承诺而备受煎熬,他在“某个时候意识到给读者提供的解救之道不是痛苦的解脱,而是短暂的逃避,这就违背了大众文化对大众最根本的许诺”。[2]小说描述众多深处困顿中的人,所有大众文化的产物包括建议专栏、电影和各种娱乐形式在内都无法真正满足他们最迫切的需要,无法使他们从苦难和折磨中解脱出来。就像一个读者的来信所说的一样,“生活于我就是毫无慰藉的荒漠。美食、美酒、女人,甚至是艺术都无法让我产生愉悦。一切都是荒芜的,只剩烦闷的灵魂。我感觉身处地狱”。[5]

三、结语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文学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具有深奥性、抽象性、理论性、枯燥性的特点,现在的学生对纯理论性质的课程不感兴趣,即便学习了理论也不会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文学理论的枯燥、难理解使得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不能把文学理论学到的知识很好的用于实践活动中,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其实通过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研究发现,文学理论课程蕴涵丰富巨大的信息量且近来发展迅速。这就给文学理论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大众文化时代,是个开放彰显个性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们大多数是伴随着电子媒介、影视、网络成长起来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对新艺术、新形式、新媒介有很强的适应力、亲和力、接受力,比如他们对网络文学、动漫作品、大场面大制作的奇观电影感兴趣,而对于传统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疏离,他们喜欢收看动漫作品、奇观电影,不喜欢阅读纸质文学作品,更不爱看同样是电视节目的京剧、越剧等表演艺术。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是一些形象的艺术形式,因此他们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这样就很难适应由具象到抽象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因而学习文学理论这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就比较困难,感觉很难融会贯通,认为文学理论比较难学习难理解。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难接受、枯燥的理论学习,适应大众文化的时代特征,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例证的选择、分析就举足轻重,在教学中所举的案例尽量适合大众文化时代的需求,尽量迎合学生的兴趣点。由此可见,文学理论教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案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说明一个原本十分枯燥、深奥的理论问题。翻阅多部文学理论教材发现,大多数教材多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例证,这些例子虽然能够达到有效说明理论问题的效果,但是太古板、生硬,缺乏新鲜性、时代性、活泼性。与当代大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相差比较远,难以调动他们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文学理论的教学,我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奇观电影、动漫、电子读物、网络文学作品等方面,如果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大众文化现象引入到文学理论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巩固了大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又提升了大学生分析理论问题的应用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补充了文学理论自身的涵盖力。例如在讲到“叙事结构”这一节叙述视角内容时,我选取了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加以分析,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打破了以往抗日片中人物形象模式化、平面、视角单一的叙述模式。放弃线性叙事手段、采用独特的叙述视角,将日军的“反角”作为主角,采用了一个日本士兵角川的视角来经历。《南京!南京!》虽然是历史片,但是视角很独特。把侵华日军还原成人,采用了一个日本士兵的视角来经历。以一个日本兵的视角,一个占领者的视角来叙述,比较独特,新颖,比较能让现代观众接受,这表现出中国人已经有觉悟从更高、更开阔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而不仅仅着眼于民族情绪。但处理起来也有一些局限。陆川把角川这个日本人描写得太有血有肉,整条脉络和整个形象通过种种优美的细节自然铺陈。总之,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理论教学所面临着枯燥的理论如何选择合理的论据加以论证的困惑,选择什么案例对于讲课效果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体系中,当老师试图讲解、说明某一枯燥理论问题时,大多数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论据。这样的论据用得多了,就不新鲜了,学生不感兴趣,另外有时举到的文学作品的例子,学生没有读过,感到陌生,起不到说明理论的问题。然而,在大众文化时代,作为文学理论教学授课对象的大学生,他们经常面对的、感兴趣的恰恰不是所谓“文学经典”的文学作品,而是“应运而生”的众多身边的大众文化现象。他们感兴趣不是审美活动,而是大众文化产品如何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因此,他们的接受经验、接受能力大多数是由消费性、娱乐性、游戏性产品的讯息刺激而形成的。这样,当文学理论老师用“文学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说明抽象、枯燥理论时,大学生因为缺乏体验,没有读过作品,具体情节不熟悉,始终处于隔膜状态,这样最有说服力的经典例子也就失去了说明理论问题的经验基础。因此,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引用经典文学作品作为例子,而且要大胆的引用当今热门的大众文化产品的实例。这样不仅是为了适应当代大众文化语境的要求,尽可能地吸引当代大学生学习文学理论课程的兴趣,关注大众焦点,而且也是为了通过对当代大众文化产品的解释、赏析,使文学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从而促进大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

二、针对学生文学活动体验薄弱的情况,采用“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各种文学活动的兴趣

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反过来又去指导文学实践,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就是文学实践,学生只有具备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知识。“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文学活动的体验,包括文学创作、文学阅读等体验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中涉及的各种文学现象、各种文学原理。采用“情景模拟”、“对话”审美体验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各种文学活动的兴趣。“情景模拟”就是讲到一些枯燥、抽象的理论时,通过设计一些直观、形象的情景,使抽象的理论尽可能的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掌握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的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自己的空间。比如我在讲到文学风格这一章时,为了证明有无文学风格,我就设计了“情景模拟”,即“一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个彩票的漂亮姑娘,你模拟一下琼瑶、金庸、柯南道尔会怎么写。”我分别找了三个女生,三个男生,一个男生与一个女生自由组合成一组,让他们分别以琼瑶、金庸、柯南道尔的风格来模拟表演,学生调动了自己的想象力,生动演绎出了琼瑶、金庸、柯南道尔的风格,由此得出不同的作家创作风格是不同的,学生兴趣很高,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表演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易懂。再比如讲到戏剧时,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戏剧作品,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评价,这样戏剧的特点、分类等理论知识学生就自己总结出来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多幕剧《抢坐》、独幕剧《电热棒的故事》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采用启发性互动式教学方式。具体应做到:一、在教学中多使用疑问句,反问句等形式以启发引导学生对文学理论问题的积极思考,多给学生总结发言的机会,帮助他们养成边学边思考、边运用的良好习惯;二是课堂对话和课下对话同时进行,课堂对话是在教授文学理论的课堂中,老师围绕本堂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环节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或根据课堂学生反应情况,即兴提出一些引导性话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用以来培养大学生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利用课外业余时间,课下进行,如采用电脑播放古今中外的经典电影,或播放当今一些学生喜欢的热点视频,组织学生观看,观看后安排学生讨论、对话交流,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有直观的心灵接触,然后再布置学生去阅读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原著,了解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通过比较文学经典与根据文学经典改编成的影视剧,学生发现文学经典作品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后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蕴。这样提高了学生比较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审美趣味。课下“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就是下课后给学生提供适合对话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场所,比如宿舍、餐厅、草坪自由结合畅所欲言地讨论,下次上课时再提供机会让他们阐述讨论的结果。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要不断总结改进“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学生。全方位确立学生在文学理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文学理论的教学模式往往剥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存在只是单纯的灌输、单纯应试等多方面的弊端。“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模拟”、“对话”式审美体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它不但把课堂上与课堂下完美结合为互动状态,而且把审美教育、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强图像意识,大力推进文学理论课程改革

大众文化语境下,对文学理论的教学从对象到观念都提出了诸多挑战性问题,我们应该看到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大众文化语境中,文学理论的教学应合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合理吸收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的优点,大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图像意识,更好的推进文学理论的课程改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鲜活性和丰富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存在以下两点优点:第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形声兼备的视像效果,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文学的形象性”内容时,我结合学生每天使用的手机,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影片《手机》的精彩片段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手机短信是文学吗?让学生踊跃回答,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我搜集了许多有关手机短信的视频资料,包括有审美价值的手机信息、手机短信连载小说《城内》、“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等,把这些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用以辅助课堂教学,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一内容既在讲解的范围之内,又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而很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大增,他们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再比如在讲解“文学意境”内容时,我结合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影片《英雄》的精彩片段后,用张艺谋的话来说明意境的重要性,张艺谋曾经说过:过两年以后,说起《英雄》这部电影,你肯定把整个电影的故事都忘了。但是你可能永远记得一些有意境的画面。你会记得在漫天黄叶中,有两个红衣女子在飞舞;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两个男子在以武功交流,在水面上像鸟儿一样的,像蜻蜓一样的。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我搜集了一些有意境的绘画,如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第二,多媒体容量大、直观、形象。多媒体教学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应用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文学理论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重点、难点,可以通过多媒体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采用鲜明的图片,生动动画和视频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更直观更形象!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形象有趣,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单调的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图像意识,更好的推进了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心话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把矛头指向大众文化,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法兰克福学派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些批判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

大众文化批判是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它借助于市场化,技术化,全球化这三大推动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全面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在其理论视野中,大众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且是经济、政治统治现象。从文化视角切入进行政治经济批判是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西方大众文化的主要差异和分歧所在。

(一)剥夺人的情感,巩固陈旧的社会秩序

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体文化,它把特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强力加给民众。在德国,“传播机器每日通过报纸、电台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论等按时按量硬塞给公民。”马尔库塞则以“单向度思想”(它是由政策制定者及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系统的推进的)来阐释人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下思想和情感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丧失。

(二)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化,剥夺了个性和创造性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缺乏个性的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刻的描绘:“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电视、收音机、书刊杂志等是一个系统,每一个领域都是独立的,但所有的联系又都是相互联系的,甚至政治上的对手,他们的美学活动也同样颂扬铁的韵律。"z大众文化按照标准化,齐一化大军生产出来的文化复制品,它不仅扼杀了艺术的独创个性和生命,而且抑制了文化消费的想象和主观创造能力。

(三)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促使人们对现实的认同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费,消解了人们内在的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了思想的深度和反思生活的能力,在平面画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与平庸、痛苦的现实相认同。正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那样,这种欺骗性还显示了其温柔的一面,即“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有民主的不自由的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

(四)大众文化堕落成为维护现实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己经消解了文化原有的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它通过“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所有的人从工作到休闲都受到影响。大众文化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丧失了否定性、超越性文化商品的催眠和灌输,也就习惯了对现实采取顺从和批判的态度。同时,大众文化还是统治阶级权力意志时‘传声筒”,表达的话语是统治阶级的权力意志和权力话语。

二、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具有乌托邦式地艺术观和对大众文化的片面否定及浓厚的悲观主义文化情绪。

(一)艺术观的空想性

从理论本身来讲,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乃至艺术所做的是一种政治道德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一种审美判断。这就使得他们的文化批判理论已与文化艺术有着较大的疏离。他们认为真正的艺术具有自由超越的特征,以“完美’标准来要求艺术。最终,在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排挤下,他们的现实领地越来越小。

(二)价值霸权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故意抬高精英文化而打击和蔑视大众文化。他们以精英文化自居,以精英文化的价值标准为唯一标准,一厢情愿的认为文化应该是什么,然后指责大众文化不是什么,挑剔的结果是大众文化一无是处,丑陋不堪。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与自己倡导文化不同的文化,便是落后的文化,应将被淘汰的,很显然这是一种画地为牢,价值一元的做法。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霸权主义,这无疑是不妥的。

(三)民众观的消极性

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有着深深的失望和不信任感。在他们的批判理论中,处处体现了对民众主观能动性的低估,以及对民众被动性和受控性的夸大。他们把民众看成是一群原子状态的,被‘魔弹”一击倒地不起的靶子,看成是倦怠、麻木、简单、肤浅、盲从、无独立性、无品味并追求感官刺激的“单向度的人’,。这种偏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理论在政治上的有效性。

(四)大众文化的历史现实发展和历史作用的忽视

法兰克福学派一味的否定大众文化,这是未真正估计到大众文化的历史作用,大众文化兴盛并遍及全世界,这充分说明了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一味否定,是与文化艺术时展相背离,具有某种阻滞艺术生产发展的功能。并且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只从一个角度—文艺美学的角度,抑或是从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是有失片面的。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联系到中国实际,我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新启动,市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突然间汹涌澎湃的商品潮和拜金潮,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众文化、商品文化的平庸性,精神和价值的失落,引起了不少文化人的反思和忧虑。有些人突然发现,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自己的处境和心态似乎和西方者一样,他们感到一种“资本主义式的而非从前那种斯大林模式的压迫。”他们发现,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可以用来做抗拒和批判现实的武器。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在西方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的批判当属西方,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作的批判。1942年,在霍克海默与洛文塔尔的通信中,他们共同探讨了“大众文化”的问题。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解释,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溶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故喻之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1944年,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手段的启蒙》一书中,霍克海默又与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的概念来取代“大众文化”,定义为用以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法兰克福学派还对文化工业的主要特征做了系统的阐释。首先,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也就是商品性。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制度下,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使文化成为商品,其生产和消费遵循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服从于市场交换的原则,从而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它们完全堕入了商品世界里,为市场而生产,以市场为目标”。①在对文化工业的思考中,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是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说:“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再加上普遍地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就更加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而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②也就是说,阿多诺借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来衡量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时,他是从商品的角度,并非艺术品。所以,“拜物教性质”也就成了文化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其次,大众文化生产具有标准化、同一化的特性。商品生产中的标准化原则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中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文化工业的制造者在本质上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而这种生产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工厂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被大众购买。“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③

这就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伪个性和非个性化倾向鲜明的呈现出来。霍克海默在谈及大众娱乐方式时说:“在闲暇时间里统治人的这种机械性和在工作时统治人的机械装置绝对是一样的。”④这种特征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艺术创作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大众文化永远带有了“批量生产”的物化特征:一件大众文化产品和另一件往往没什么明显差异。第三,大众文化的强制性和操纵性特征。也就是说,文化产品通过强大的时空性剥夺了个体的自主性。霍克海默指出:“个体和社会的对立以及个人生存与社会生存的对立,这些使艺术消遣具有严肃性的东西已经过时。以取代艺术遗产而产生的所谓消遣,在今天不过是像游泳和踢足球那样流行的刺激。大众性不再与艺术作品的具体内容或真实性有什么联系。在民主的国家,最终的决定不再取决于受过教育的人,而取决于消遣工业。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他们成为的那类人。”⑤

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强迫性,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文化工业试图决定娱乐商品以何种方式生产、消费者以何种方式接受,成了一种主宰人类文化的力量。虽然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艺术领域明显显现出阴暗、腐朽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领域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出了无数的文化艺术家,并且有着不断的突破与创新,这些贡献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的批判,又确实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文化领域的消极腐败的方面。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艺术特征———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性、强制性的批判,使得个体的主体意识、创造性、想象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的深刻反思。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联系;区别

就文化的层次、特征和普及程度,或文化消费的主体而言,文化可以划分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对大众文化的内涵及其与精英文化的关系的探讨中,法国精神状态史学家和美国文化史学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彼此消长已成为社会文化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在探析这两种文化及其关系之前,理清一系列相关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有一个常见的概念混乱在于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相提并论。“实际上,精英文化严格说来应同大众文化相对应,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并称,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相呼应,专业文化同群众文化相反对。一般说来,大凡精英文化主要为高级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更多包括通俗文化。”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不论是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不论其风头正劲还是暂趋弱势,这两种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整体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各自不可或缺的个性角色,因此,只有实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合理建构,形成二者和谐共生的文化语境,才能满足全社会的不同文化需要,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大众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

1、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性的消费文化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供大众消费是其突出特点之一。

因此,它要迎合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契合大众的文化消费热点,通过市场机制加以快速传播,实现自身的消费价值,由此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大众文化是一种流行性的时尚文化

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它从内容到形式的通俗性,更能为现代媒介所认同、接收、传播,以致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3、大众文化是一种庞杂性的多元文化

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造成了它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因此,它具备了内容庞杂、形式多元的特征。

二、精英文化的内涵

我们这里所说的精英文化,是指以探求真、替、美的价值为基本职能的高雅文化、严肃文化。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关于精英文化,主要从与大众文化的对照中剖析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从创作主体来看,精英文化的创作者具有更为强烈的人文精神,更加推崇“文以载道”的文化观念。

2、从创作内容来看,精英文化中蕴含着更多的忧患意识、悲剧精神、人文关怀、价值理想、道德祈求,它具有个性化、精致化、理想化的特点。

3、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来看,精英文化的地位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文化的猛烈冲击,甚至招架无力,气势日衰。

三、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文化。大众文化从历史发展中看,是一种文化的提升。精英文化的失落并不完全等于全部知识分子的失落。人文知识精英依靠政权用意识形态主导社会的时代结束了,但是知识分子的整体地位并没有动摇。科学技术专家仍是受到尊敬的权威,社会科学家也在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对社会和经济的实际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思考,这种历史性进步也导致了文化的泛化,文化成为一种可复制的、唾手可得的东西,是一种平面性的、无深度感的、无深刻含义的东西。(当然大众文化并非全部如此)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或曰人们对它主要功能的理解,是娱乐、游戏和消遣的方式,往往忽略它的思考性、启迪性和教育性。有些人把大众文化的生产也调侃为“玩”文化。这虽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但确显现出与精深的高雅文化在创造功力与态度上的不同。精英文化亦可在平等对话中感受来自大众的脉动和冲击,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以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在大众文化中,知识性文化消费与娱乐性文化消费是严重失衡的。人们往往把大众文化喻为“精神快餐”,“量大,也吃得饱”,但长期一味的依赖,就会患“营养不良症”。我们知道,各个国家和民族不但创造文化,根本上也是靠文化养育和维系。只有大众文化的发达,没有高雅的精英文化的繁荣,没有精神上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没有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在今天的世界上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第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更多的追求经济效益。大众文化以市场为导向,读者、观众、听众等等为“上帝”,其创意、题材、艺术、作品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转化为经济效益。所以,大众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炒”,也就是商业宣传或称之为“包装”。它对大众文化偶象――各种“星”的盲目吹捧有时会达到很浅薄的地步,如在流行歌曲领域从“四大天王”到“憨哥”、“甜姐”。除了一味的捧,很少见到象样的真正的音乐评论和音乐批评,这显然是票房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所致。由此大从众文化还往往透出一种“媚俗”的倾向,如从商标到名称滥用洋文洋名的“假洋”文化,热衷于鼓噪“宠物热”、“选美潮”、“贵族消费”这类“贾府的焦大也爱林妹妹”的怪异现象。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顾城杀妻自杀事件。本来是于道德法理所不容的恶性案件,却被大众传媒“炒”成浪漫离奇的三角恋情,以满足小市民的猎奇,却丝毫不见对杀人犯应有的遣责,是非观念和严肃的思考都烟消云散了。

第三,现代社会是文化发达的社会,精英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中的先锋、灵魂和瑰宝。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呈两种明显不同的流向.与大众文化的崛起相对应的另一极,是向精英文化的顽强挺进,这集中表现在建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文化高峰上。因为它们最能展现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班立在世人面前的民族精神的丰碑。相反,如果没有领先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先锋;没有高深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灵魂;没有黄钟大吕、振聋发联的文学艺术力作的问世,整体文化就无以奉献出享誉时代和世界的文化瑰宝。精英文化在整体文化和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人们的共识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要发达,就必须集中精力建设发达的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虽然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两者在产生和发展上都有着很多联系,甚至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吸收借鉴的关系。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有着大众和精英的区别,其分别最早基本可以从纸媒介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分野点,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发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多的文化知识可以更好地传播,这时候才可以说有了大众文化有了可以依附的土壤。而真正能接触到教育权利的人却是很少的,因此文化阶层的分化也开始形成,少数掌握教育权利的人慢慢形成了所谓的精英,他们一般是由那些阶级地位较高,有一定特权,能够接受教育的人组成。而普通大众则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各自的不同群体范围内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出现了中国古代多彩的文化现象。

总体而言,对待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合理的选择是:坚持“大众”的现实和“精英”的理想,正视大众文化需要由精英文化来引导的现实,使“大众”的现实合乎“精英”的理想,在大众的现实与精英的理想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和恰当而持久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黄华新,顾坚勇.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8.

[3]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学海,2001(5).

[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85.

[5]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