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1篇

,教师里立刻炸开了锅。“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走进科学〉〉!”我们一小组的一位同学说到,

“那里面可有趣拉!它告诉了我许多我不知道的奇怪事件,有些还十分吓人,我一个人都不敢看!”我

也不例外,说到:“我喜欢看〈〈购物街〉〉,那里面的许多活动也很有趣,赢了还能拿大奖,特别是

什么“妙手推推推”和“卡片总动员”,看的我也想去试试了,捧个大奖回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响个

不停。终于,老师让我们终止了讨论,开始点名上来演讲。一个个将的有头有尾,有些人讲了他们喜欢

的节目是恐怖片,于是他们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听得我们一些人心惊胆战的,鸡皮疙瘩都要出来了

,有些人听得入迷了,都在张大了嘴巴,还有些人在一边吃手指,一边听,津津有味的。老师还叫了几

个人,讲了有关于他们爱看的〈〈动物世界〉〉的节目演讲,说了有关于斑马一类的东西。最后有些人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2篇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在培训方面,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

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39-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几年来,很多教师都能够与学生一起践行课程的理念,体验课程实施的过程,感受课程具有的魅力。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所以我认为要想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校外活动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校外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国家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了不同学段学生要达到的基本教育目标,是每个3~6年级学生必修的课程;而课外、校外活动是学校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开设的,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划分应属于校本课程,也不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

2.从两者追求的目标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而课外、校外活动往往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特色来开设的,是以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目标的。

3.从课程的类型及开发的内容来看。二者都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都以活动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二者内容有交叉之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还包括班团体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而课外、校外活动的很多内容是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开展的。

4.从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来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采用长短课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来安排,有些内容还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外、校外时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平均每周要保证有3课时;而课外、校外活动的时间也是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来安排的,占用的都是课外和校外时间。

二、合理确定指导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水平。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或者专兼职相结合。

1.从学校教师中选拔。在学科教师自由报名的基础上,挑选出知识面宽、组织能力强、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教师来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同时,挑选出那些对某个领域有过钻研或精通某门学问、某种技能的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顾问教师。

2.设置教师指导小组。所谓教师指导小组,即学校在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将不同学科或课程背景的教师组建成若干个教师指定小组,并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班级分配给各个教师指导小组,实行教师指导小组班级负责制,每个指导小组设置一个组长,实行组长轮流负责制。

3.从社会上聘请。这门课程不管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实施乃至管理和评价上都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与社会密不可分,又因为它常常以社会问题作为主题而面向社会现实,需要与社会各界人士打交道,而广阔的社会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开发,可以获得大量的社会力量支持,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可以从社会中来。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与传统的学科相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教师的引导与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活动的前提。正确处理好学生的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要求。

2.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从内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同步的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的组织;从活动形式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也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协调;从活动过程来看,不同小组的活动时间、活动空间需要教师的指导;另外,学生不是永远在教室里进行活动的,一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调查、采访、观察、劳动、服务等,就涉及联系、安排、安全等问题,更需要教师的组织;从活动的评价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是倡导学生、教师(包括所有指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等方面评价的综合权衡与认定,也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3.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由于教师的信息储备、人生阅历、思维能力总体上比学生强,加上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首先还是组织者、指导者,因此,参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并进行合作研究,教师要参与进去。

4.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者。从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本质上看,管理是多元的,包括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会管理等,其中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管理是动态的,既有预设的“审阅计划”、“批准外出”等,更有生成的带有阶段性、细节性、偶发性的事项需要指导教师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4篇

1.误区

1.1部分学生语、数掌握较为牢固,成绩较好,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学也会,实则不然,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不是多个科目的拼盘,也不是一般的综合,而是横跨多个领域的有机整合,既是语、数掌握较好,也要虚心,努力地学习。

1.2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人为增加不必要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点过于探究,要注重基础性知识,培养自身整合性能力。

1.3在学习中,学生轻视活动实践,死记硬背知识,不能理解,不会联系自身生活,活动中走马观花,形成了比葫芦画瓢,试图走捷径。

2.关于走出误区的几点建议

2.1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围饶这些知识、技能,而归纳总结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包括创新、创作、绘画、艺术、折纸、科学六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重点考察学生理解、判断、分析、综合、表达与应用,艺术鉴赏能力等人文科技综合性素质。但部分学生,却错误地把该学科当作一种负担,他们认为仅语、数、外、音、体、美就难以学好,现在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有违减负之思想,学生只是硬着头皮去学,显然是一种错误观点,我仅举一个例子予以反驳,在该学科的基能中我们学到了一些图标,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安全行走,这些路标,路牌,红、绿灯标志对学生出行有很大帮助,然而这些知识点在文化课程中不会学到。

2.2“趣”陪学习。在学习中,教师可创设有兴趣的游戏,趣味的活动或从特殊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能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动内容的选题既围饶教学主题,又不拘一格。自然界的相关现象都可以编成活动课题,让学习活动灵活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开放;参与;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实际,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家长的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的“你”就是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虽然课改十多年,但是大部分老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很淡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很有必要,所以学校和社会必须为活动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家认识到综合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

1.综合实践需要教师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的“我”指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实践活动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变填鸭式学习为引导学习.传统教学,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实践活动开始之初,部分教师不明白综合实践的意义,还是会和传统教学靠拢.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拓展性,需要学生探究学习,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自己的积累和经验,当他们走进数学课堂时,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是张白纸,以知识权威的身份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预设的知识往这张白纸上书写;学生也不能再盲目被动地接受教师发出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依靠自己的智慧,构建课程内容,设计实施方案,完成课程活动.又因为教师在性格、兴趣爱好、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在数学知识经验、兴趣等方便也存在差异,所以要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活动,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活动体验.在一节《翻转纸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首先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难的,姑且不讨论这样的课题适不适合七年级的学生,老师却用最简单常见的纸杯吸引住学生,用幽默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大胆发言,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并且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彰显他指导者的身份,而是一位陪学者.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顺利完成了.

2.综合实践的组织形式

其次教师的组织形式也应该呈多样性.在我学习的几节实践活动课中,“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采用的最多,“个人独立研究”“全班一起探究”的方法使用的都很少.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参与者,活动是否顺利完成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充分动脑、动手,来和教师一起完成实践活动.对于实践活动课题,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更需要合作.如果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也不知道通过合作的方式探究发现,那么这节课就成了“死棋”,无法或者很难进行下去,教学任务肯定无法实现.采用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展开不同形式的活动,都会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3.综合实践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性格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完成的因素之一,不难想象一位性格开朗,语言幽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老师,和一位上课语言平稳,没有活力,严肃的教师对同样的课题,采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对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我们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综合实践需要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的“他”是指学生.实践活动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学习.由于实践活动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比如,《杠杆平衡规律》这节课中,不仅有数学知识,度量,列表格,列方程,解方程,还应用了物理知识.综合实践课的深度和广度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水平,要站在学生的现有基础上,选择定位,应该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而不是传统的“兴趣课”,要真正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设置合适的台阶,强调学生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注重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和体验.实践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功.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师充分备教材,备学生,教学设计合理有层次,虽然内容已经定位适合该班学生,但是学生的不主动还是会影响活动课的成功与否.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无论多新颖,教师不论多优秀,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体验,那效果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又对学生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