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教育

大学生心理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教育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策略

随着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新一代军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运用中最积极活跃的军事群体,其固有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和交往模式正在被悄然改变,新媒体俨然已成为军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正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迅捷的传播方式,强烈地影响着军队院校心理教育模式。积极关注新媒体的影响,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丰富心理教育手段,开拓心理育人新空间,是增强新媒体时代军校心理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一、新媒体的概念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指依托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2.0技术等新技术,以计算机媒体和手机媒体等为代表,向大众提供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的新型媒介。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讯无屏障”。相对于报刊、书信、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广泛的参与性和强大的互动功能。新媒体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和舆论的掌控;迅捷隐蔽的传播渠道使信息传播环境变得更加迅捷和复杂;平等自由的传播理念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信息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使社会大众享有最充分的话语权,他们不再仅仅充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者,美国《连线》杂志称其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二、新媒体对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交互性好等特点。新媒体的这些特点既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途径,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新媒体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途径,有助于增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新媒体资讯传播的“无屏障”增强了心理教育的信息量、时效性和辐射力,拓展了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新空间;二是新媒体构筑的虚拟环境和虚拟角色,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消除了人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有助于开辟师生交流新渠道,实现真实心态的交流;三是新媒体打破了信息量与时空的限制,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以增强,构筑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四是新媒体环境中的平等交流,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了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和虚拟性冲击着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对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首先,新媒体信息的丰富性与流速的逐渐加快,已经超出了大学生个人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许多人来不及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也无从选择,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和精神疲惫。其次,新媒体的虚拟性和自由性与现实世界存在极大的反差,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在新媒体世界可以迅速得以掩盖,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与梦想也能在此得以实现,这使得不少大学生沉醉其中,难以清醒面对现实的人生。再次,新媒体的高度自由与隐蔽性使受众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部分大学生忘掉自己了的军人角色和社会地位,个人主义倾向被强化,社会责任感即随之淡化。

三、新媒体时代加强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已经慢慢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军校大学生获得知识、交流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媒介。军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在现代军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军校心理教育的多方面影响,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将数字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心理教育工作中,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心理教育手段,开拓心理育人新空间,增强新媒体时代军校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1、树立“尊重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媒体时代,信息渗透的开放性、平等性和自治性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他们既可以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心理教育资源,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最合适的学习形式:或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上课,或是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与教员、同学们交流探讨。学生还一改被教育者的单一身份,在借助新媒体的教学活动中担任着参与者和建构者。为此,心理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尊重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动态学习共同体,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心理教育目标。首先,要变“教育者”为“学习者”,抓紧学习和了解新媒体知识,掌握新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具备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要树立平等、民主的心理教育理念,借手机短信、QQ群、E-mail等交流方式,积极与学生开展真诚对话,营造心理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再次,要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模式,主动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提升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要有意识地在学生中培养新媒体“心理骨干”,发挥他们在学生团队中的影响力,真正化被动为主动。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2篇

由于在内心上一直处在不自信状态,贫困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自卑的想法总是环绕自己的内心,在实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情绪以及行为过分关注,并且总将这些与自己扯上关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逐渐的将自己关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发展成自我孤僻的状态。据有关专家研究,利用层次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显示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以人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而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贫困”处处需要遮挡自己的这个短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过多的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这又与心理上急求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实际生活的贫困状态,让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郁郁寡欢的状态总是伴随他们的心里。长时间的这种状态,逐渐将他们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产生茫然情绪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觉得社会极度不公平,对社会产生一种畸形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自信逐渐将贫困大学生推向了郁郁寡欢的深渊。

二、内向和不稳定

因为贫困的事实导致了贫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信心,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总是认为这种现实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内心变得极度敏感,情绪上缺乏稳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维容易偏激,造成冲动的行为,而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并不强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如此,极有可能导致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行为。

三、自卑

根据心里学家的解释,自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胸怀不够宽广,过分计较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并将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能力不足,进而转化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满的情绪。贫困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中学以及小学生活阶段,因为相对封闭,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来源于学习成绩好坏,经济上的差距还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因此,在那阶段中自己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较开放,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装扮自己,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体现出来,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显得没有中学时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无长处,与自己身边经济优越的同学比较,自己简直没有可比之处,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自我否定情绪的影响之下,不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生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之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理论,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贫困大学生的敏感内心促使了自尊对自己更加重要,过分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总是逃避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学生的这种经济的匮乏、特殊的心里、环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们心里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茶话会;大学生;心理教育;创新思路

作者简介:王爱巧(1975-),女,汉族,河南巩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了“虚拟世界”,由于虚拟世界的半隐蔽性、便捷性,很多学生更愿意在其中发表感受和观点、看法,忽略了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往,这就使得学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孤僻、不愿意沟通交往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逐渐减少,学生也不愿意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这使得整个心理教育工作开展极不顺利,效果比较差。此外,当前网络上,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和把关,学生所看到的信息五花八门,其中一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对学生心理成长造成误导,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1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90后”群体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群体,这一年龄段学生的“信息接收快”、“更喜欢独立”等等一系列特点逐渐明显。但这一群体学生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学生之间缺乏团结、信任与沟通,个性太强,不能妥善处理师生关系、同学之间关系等等,这些都是90后群体的共性问题。然而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变化,整个心理教育还停留在传统认知基础上,导致心理教育成效不大。随着教学环境进一步复杂,解决学生心理障碍迫在眉睫,必须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充分做好教育创新与发展工作。

1.1教师“备课”不足———未能清楚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想要做好心理教育,“备好课”很重要。所谓备好课,实际上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清晰了解,知道学生成长存在什么问题,知道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知道怎么和学生实现高效沟通等等。只有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帮助教师与学生实现高效沟通。心理教育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其更需要做的就是怎样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效沟通、全面信任,通过学生的坦诚布公,让教师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学生沟通。然而当前心理教育开展时,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教师不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不知道如何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这一问题解决不彻底,整个心理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学生心中,效果可想而知。

1.2教学“方法”落后———未能与学生“高效”沟通

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不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高效沟通,及时互动。然而当前心理教育开展的方法极为传统落后,多数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开展心理教育时,教师如同开展文化课教学一样,只是机械地向学生讲解健康心理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时代特点,未能有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心理教学沟通效率。

1.3教学“形式”单一———未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如今教学活动可以构建“课堂讲述”与“视频宣传资料”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但在心理教学开展过程中,由于所采取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素材内容过于单薄,缺乏实践性,很难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和理解。同时心理教育应该采取的方式是学生问题阐述为主的教学思路,而当前采用的仍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思路。教师索然无味的理论讲解,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整个心理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同时也无法发挥课程应有的心理疏导作用。可以说,创新形式,改革体系,丰富内容极为重要。

2心理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开展心理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疏导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缓解压力。与传统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不同的是,心理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的终生成长,学生可以不掌握某些理论知识,但不能出现心理问题。

2.1心理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分析

实际上,当前庞大的高校学生规模群体,加上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负担,都让学生有着较大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全面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能培养出具一定心理素养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而不只是掌握了丰富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的人才。同时,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教育是高校教学的要求。

2.2心理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开展心理教育,极为必要。首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甚至是生命健康。现在高校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相互之间的正常沟通却越来越少,比如,复旦大学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案等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就是由于学生心理出现了问题,而又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最终酿成悲剧。其次,高校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随后就将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可以说对学生的培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从目前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情况看,并不太乐观。不少学生在遇到问题和挫折后,要么认识不到严重性,要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盲目慌乱,无所适从,实际上这些表现都是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不足等所造成的。由此可见,大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体系化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意识相当重要。最后,开展心理教育是高校教学中必须完成的内容。一方面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有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化解学生心理障碍的职责和义务;另一方面,心理教学也是实现老师与学生深度沟通、有效交流的必然要求。当前教学活动效率之所以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并没有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机制,老师不知道学生存在的困难问题,而学生也不知道能否、该如何向老师阐述自己的困难与问题。所以,必须构建一个沟通机制,确保老师与学生之间能有效沟通,从而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2.3心理教育开展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正确开展心理教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其次,通过有效开展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障碍化解方法,使学生在遭受成长困难和挫折时,可以实现自我有效修复,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最后,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升华课堂氛围,不仅实现“亦师亦友”,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情感。

3茶话会形式下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施思路分析

事实上,无论是教学要求,还是教学创新发展的趋势,都需要我们变革当前大学生心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方法。通过有效创新,更好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引入茶话会形式,无疑是对当前大学生心理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

3.1茶话会形式的定义与内涵分析

茶话会是一种以喝茶谈话为开展形式的活动,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有“喝茶”这一环节。所谓喝茶,只是说明这一形式比较轻松自由、风格随意。茶话会与茶会和茶道不同,其形式更自由,不用任何理由和规矩。任何参与者在茶话会中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其发言内容也不受过多要求。可以说,茶话会形式是实现师生、学生间有效沟通的最佳方式,也是一大创新。这一方式,让学生更能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

3.2茶话会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融合思路分析

事实上,当前学生对心理教育认知存在着偏差。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提出心理问题,容易被人嘲笑,或者自己不愿意将自己的秘密与他人分享。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当前心理教育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自己反映了相应问题,也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所以就干脆不反映。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顺畅,缺乏合理的沟通形式。借助茶话会这一创新平台,更有利于心理教育的开展。心理教育本身所沟通的内容就是带有较为沉重色彩的事物,如果还是以课堂教学、教师讲台讲课的方式开展往往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上,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压抑,即使教师反复咨询学生是否存在问题和障碍,也很少有学生愿意回答和分享。而通过茶话会的开展形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相处的朋友关系,双方可以更自由、更随意地沟通。可以说这一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将自身问题分享给大家。巧借茶话会,也可实现心理教育沟通方式的创新。沟通方式的革新对解决心里问题有着重要作用。询问,被动讲与主动分享、坦诚陈述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沟通方式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认同观念,借助茶话会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能让学生在更放松的氛围中,丢下手机,将自己的问题及时说出来,从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可以说,使用茶话会开展心理教育,是集体沟通的最佳方式与途径。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学生更愿意将问题和困难诉诸于虚拟世界,这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障碍,起不到任何实质作用。而通过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学生会放下手机,积极参与到心理教学上来,通过使用茶话会形式,能够为学生集体沟通问题,寻找到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4结语

一直以来,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问题。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学生用“亦师亦友”的理念和态度来对待老师。构建“亦师亦友”的课堂环境,不仅让课堂气氛更加适合学生成长,同时也是教学的极大创新和发展,而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想要看到的状态,创新心理教学开展形式,就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邢彦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山东教育,2013,1:33-35.

[2]刘智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J].文教资料,2013,7:35-39.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89-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婚姻观点的改变,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一些带着孩子的父(母)没有再婚,就形成了逐渐增加的单亲父(母)群体。家庭支离破碎给孩子带来的打击根植于心,时刻影响着他们,久而久之,便形成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关注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本文旨在分析类似这样的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以积极地态度从正面探索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手营建有利于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考。

一、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心理特点

笔者通过近三年对在校单亲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着比正常学

生更多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卑心理。自卑,是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存在的最明显的心理问题,他们中很多人做事常常没有信心。当他们做错事受批评时,更没有一种正常的、积极心态去面对,往往觉得很自卑,他们总是认为没有父亲(母亲)会低人一等。这类孩子往往怯懦悲观,狭隘自私,缺乏自信,缺乏进取精神,总有一种不如人的感觉。

2、情绪敏感多疑。调查研究发现,与正常家庭大学生相比,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敏感多疑率普遍高5%左右。情绪敏感多疑,是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心理异常的突出表现。单亲家庭子女由于被父母所疏远,容易产生“我是多余的人”等被遗弃感。由于缺乏亲情以及父母双方的疼爱和有效保护,再加上家庭的变故受到一定打击,使孩子对父母原有的敬佩感、依赖感等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进而引发对家长的不信任甚至厌烦。由于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处于发展阶段,这种不信任感的范围容易扩大到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都产生敌视、戒备、厌烦的心理。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父母的离异和家庭的缺损,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

3、存在明显的焦虑心理。经调查研究发现:在对人焦虑方面,单亲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有着明显的差异。很多孩子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入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安全感,感到焦虑。

4、冲动倾向严重。冲动倾向指遇事不冷静思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极端行为。调查发现:冲动倾向较为严重的离异家庭子女占了总体检出人数的32%。离异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在调查中,有许多离异家庭予女表示他们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有很多子女曾经有过想离家出走或想死的念头。

二、根据上述现状和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进行教育

1、积极弥补家庭角色缺失。父母在孩子生活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在孩子教育中难以完善的相互替代的。母亲给了关爱,父亲给了孩子勇气。单亲家庭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一种榜样。离异单亲家庭父(母)不能因为个人矛盾剥夺子女享受另一半家长爱的权利,应该鼓励他们彼此互相接触。

2、建立社会帮助机制。单亲学生社会化问题不仅仅是家庭问题和学校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街道、社区可定期组织单亲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妇联、共青团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单亲家庭的思想工作,增强单亲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公共舆论环境建设,排除世俗偏见,为单亲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学校建立父亲类、母亲类关爱教育制度。“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者”。当单亲孩子在家得不到完整的爱时,他们渴求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幼小心灵。特殊家庭的青少年更渴望教师的爱与理解。因此,对这些学生,班主任、教师要具有热情和同情心,要富有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首先要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失的爱,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更多的温暖。

4、监护人承担双重角色教养关怀。单亲监护人在子女面前应该多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在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和孩子及时、并尽可能多的与孩子交流、沟通,多对他们的所为感兴趣,给他们的努力和成功予赞扬和鼓励,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并主动与他人交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因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必将呈日益增加的态势,由此产生的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广大单亲家庭和教育培养机构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只是对学校中出现的问题做基本探究,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多观察、多总结、多探索,为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 玲.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教育对策,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李晓杨.中国单亲家庭研究述评[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4(20)2:37;

[3] 王诗堂.王海燕,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2005,5:42-43;

[4] 邓志军,张贺青,单亲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5):81;

大学生心理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一)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地域,离开家乡进入大学,他们已不满足于狭小圈子内的人际交往,他们把交往的触角伸展到不同系科、不同院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别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友好往来,由于交往对象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不少大学生带来烦恼,感到知心朋友少了,交往动机由重情轻利向注重实利的方面转化;同时,现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缺乏生活锻炼和生活自理能力,常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交往能力的减弱,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或缺乏心理准备,不知怎样交往或交往失败。因而感受到强烈的“人际危机”,故封闭自己的心理,导致性格孤僻和心理焦虑。

(二)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障碍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和展示,容易产生失落感,受到挫折。挫折是在个体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状态。挫折对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客观因素,即挫折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以及受挫目标的重要性;二是主观因素,即个人主观上对挫折的感受、态度与反应。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遇到某些心理挫折,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失落、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之就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使得相对缺乏实际生活磨难的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容易导致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严重者甚至发生一些不应有的恶性事件。

(三)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

一方面,从生理发育来讲,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由于高中阶段高考的压力,会忽略同异性的交往。进人大学,由于身处思想活跃的骄子之间,生理的成熟,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但由于缺乏经验和不会处理恋爱问题,常会为感情纠葛而产生焦虑情绪,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要么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甚至产生毁容、他杀或自杀等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情感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许多方面的自我体验都比较敏感,尤其当涉及到的是与他们相互联系的事物时,很快就会引起情绪、情感反应。他们尤为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时,他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会在他们心头掀起轩然大波,有时,他们还会联此及彼,引发一连串的联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由于人际交往的障碍,闭锁心理的形成,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

(四)弱势群体的心理障碍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生理上或身体上,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从家庭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来说,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讲民主、讲礼貌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自信、向上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专制、溺爱充满矛盾和纠纷的家庭,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自私、孤僻、清高、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一方面父母的溺爱,过于保护,造就了任性、依赖、适应能力差、交往能力弱、骄横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父母对考试、升学、成才过高的期望值,又使得他们背负沉重的压力,产生焦虑、恐慌、内疚等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二)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使我们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体制转型引发的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产生了危机,缺乏了主体的社会信仰标准,自我观念不确立,自我同一性难以形成。加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而感到仿徨,对未来的命运,人生价值的体现产生不安和焦虑,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突,大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同时,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传统的道德思想观念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当今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道德困惑、认知失调。

(三)学校环境因素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而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面对高考的压力,大多数是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埋头苦读,在生活上依赖于父母,在学习上依赖于老师,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弱。进人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觉性和自学能力,老师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如果不能迅速地改变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就不能适应学习的要求。另外,还有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不满意,精神上空虚,无以寄托,由此会感到挫折,产生焦虑。

(四)个人因素

1.情感闭锁性与交往心理的矛盾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当走进高等学府的时候,不仅需要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还面临着重新融人新的群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问题。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越来越强烈;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使他们交往的内容变得丰富;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为人处事不墨守陈规,无论在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与交往对象的选择上,虽不能避免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却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喜欢用自己逐步形成的观念和尺度去评价社会事物,交往观念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同时,更渴望理解、尊重。但在现实中,又会采取一种封闭自我的做法,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情感,担心被同学瞧不起,有的甚至觉得自己的真诚得不到同学的理解,换来的是别人的虚伪或误解。闭锁的心理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形成极大的反差,因而易产生心理的郁闷和情感的焦虑。

2.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自尊感和自卑感是自我体验中一种两极的反应形式,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情感。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自尊感特别强烈。首先,他们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当自尊感与其他情感发生抵触、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维护自尊放在首位。其次,自尊的情感体验、反应特别强烈,尤其当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尊感受到伤害时,常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恼羞,容易引发激情。第三,大学生对自尊感特别敏感。由于自尊感强,而对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什么事才涉及到自尊又难以把握,以致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也会被他们联系到维护自尊的“重大问题”上去。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具有自卑感。有的还十分严重,甚至自暴自弃,以致达到自毁的地步。其产生原因,除与他们的身体生理、知识能力、家庭经济、以往的挫折经历等客观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三)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四)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六)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

[2]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3]黄书泉.将人文精神引入大学生心理教育[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4.

作者简介: